跳转到内容

中华民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久遠留言 | 贡献2010年6月20日 (日) 13:49 (恢復被破壞頁面。請編輯者先閱覽並回答討論頁中的質疑,達成共識以後再行編寫。)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华民族一词起始于二十世纪初。最早提出來時被認為是漢族[註 1],而後在一種將滿清疆域視為一整個中國來拯救的思維下,又被擴大詮釋為包括漢、滿等大小民族[1]。後來以三民主義為憲法第一條之中華民國憲法定義下,被認為大多數中國人都是漢人,完全是ㄧ個民族。[2]。使憲政官方定義中華民國是以漢族為主體,以及輔以其他少數民族為組成[3]。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定义,則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4]

中华民族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一个近代學者觀察历史进程不断演变而產生的概念[5][6]並从宏观上勾勒出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得出的结论 [7]可以說是相對於日耳曼民族的論點。但也有不少學者並不予認同,認為那是為霸權統治人民的政治意圖才被建構出來的名稱[8]

历史演變

中華一詞出現甚早,來源的有《資治通鑑》記載的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又明太祖朱元璋對抗元朝時也曾提倡「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至於“中華民族”一詞,乃由近代的梁啟超首先提出。梁啟超將中華民族視為漢族的等同,并認為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一個血統單一的民族,而是由多種民族融合而成。[9] [10]十九世紀初由於一個不斷喪失主權的政府使愛國主義盛行,因而在清末革命中,一種意圖將滿清疆域境內各民族視為一個整體的中國來拯救,支持此種思維的梁啟超稱其為「大民族主義」。另一種則以分裂與割據滿清疆域著手,鼓吹漢族獨立建國,復興單一民族的中國,進而與列強競爭,梁啟超稱其為「小民族主義」,即漢族本位的民族主義。[1]。 其意原只包括漢族,之後被擴增而包括漢、滿等大小族。

1912年以前,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宣言上提倡「驅逐韃擄,恢復中華」主張,以推翻滿族政府為目標,而在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改口提倡“五族共和說”:“今日中華民國成立,漢滿蒙回藏,五族合為一體”。後孫中山中華革命黨正式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以後,又推出中國境內不只五族,所以民族主義應為將中國境內所有民族融化為一個中華民族的“民族融合”的說法[11]。不過在1920年改其前說法為:「自光復之後,就有世襲的官僚,頑固的舊黨,復辟的宗社黨,湊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並自承這是國民黨的錯誤,而改明確主張「‧‧‧故將來無論何種民族參加於我中國,務使盡化於我漢族。」[12]且又在演講軍人精神教育時強調並主張五族共和乃是無知妄作之徒所編攥的欺人說法,且改其主張為要求藏蒙回滿等族人民盡皆一起漢化,與漢人一起自決為大民族國家[13]。 至1924年,孫中山所演說的最新版三民主義中表示,藏回蒙滿等外來民族人口乃是少數,而就大多數來說,中國人皆為漢人,完全是一個民族[14]。 後歷經多次戰爭,傳述孫中山之中華民族思想的三民主義最終於1946年,被「制憲國民大會」列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規範了中華民國的憲政基礎。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遷台後,依據此三民主義主權在民的中華民國憲法,至今依舊在台實施。

至於1982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則在憲法序言中明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維護民族團結的鬥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1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政定義了中國人為統一的56个民族族人。並不是漢民族國家。而是與滿、蒙、回、藏、苗、猺、玀等等五十個以上不同民族的複合民族國家。 [16]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费孝通則在其著作《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认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換言之,中華民族並非傳統中國裡的民族,而是中國建立了現代主權國家後,經由「自覺」所「創造」出來的國族團體。他还认为,在过去的三千年中,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由若干民族集團匯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入了這個核心。他擁有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的東亞平原之後,被其他民族稱為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壯大,而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繫關係作用的網絡,奠定了以這個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礎,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成為中華民族[17]

2002年中華民國桂宏誠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091-078號研究論文《中華民族的凝成:國家認同與文化一體》中亦認為中華民族被孫中山使用在其政治主张中,其概念随着时间的演变不断扩大,并最终称演变成了建立在文化認同基礎上的國族團體。文中认为,作為一個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中華民族概念的形成,即是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形成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先有了中國民族主義,然後才有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中國傳統的民族主義思想,主流上是以文化認同居於首位,但主權中國建立後,國家已是一個亟需建構的政治概念,也使得國家認同不得不被提升到所有認同之首位,因此,孫中山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了凝聚國家認同基礎,就是將血統種族認同包融於文化認同之中,在中國境內藉由文化認同先凝結成一中華民族,並以中華民族做為國家認同的基礎。[18]

定義

  • 中華民族雖然有民族之名,但在概念上與國族較為接近,如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於民族主義第六講中提到的「結成了國族團體」。[19]若以中華民族为中國境內各民族的統稱,以中共所界定的56个民族而论,有的是黃種人有的是白種人,他们在宗教語言文化習俗與傳統皆不盡相同,若以「民族」來理解甚不合理。此外,於中華民國憲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民的範圍已經包含所有國境內的各民族,在意思上其實就是等於本國民族,在性質上偏國族而非族群。但在中國人的民族性質詮釋上,三民主義把漢、滿、蒙、回、藏五族,歸成一個漢族,並組成民族國家。[20]。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則主張中國人為56个原生民族。
  • 學界認為“中華民族”作為中國民族國家的稱謂,乃為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族、與國家三種認同的合為一體。例如芮逸夫曾詮釋孫中山之说,將中華國族、中華民族和中華國家三個稱謂,說是『三位一體』。[21]
  • 中華民國憲法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表示:「所以就大多數說,四萬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漢人。同一血統、同一言語文字、同一宗教、同一習慣,完全是一個民族。」。「就歷史上說,我們四萬萬漢族是從那一條路走來的呢?也是自帝國主義一條路走來的。‧‧‧由此便可見在漢朝的時候,中國便不主張與外人戰爭,中國的和平思想到漢朝時已經是很充分的了。」[22]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維護民族團結的鬥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23]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政定義了中國人為統一的56个民族族人。並不是漢民族國家。而是與滿、蒙、回、藏、苗、猺、玀等等五十個以上不同民族的複合民族國家。[24]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主張那是用来指代由古至今主体曾经在中国(为避免政治争端在现代可理解为大中华地区)长期居留且有较深层次的相互交流、融合甚至同化的一批族群的统称。[25]中华民族并不是从古代中国起就被用于正式宣告的名称,而是近现代中国在处理关于各种民族问题及矛盾的需要下产生的一个概括性理念。[26]

文化與思想意識

中華思想指的是傳統上中國內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繼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稱之為一種擁護中華文化的意識型態,其亦包含了對待異族、異國的態度和思想。中華文化和思想具有最高的價值,不承認漢民族以外的異族的獨自文化的價值,「化外之民」是教化的對象。也被稱為「華夷思想」。

小中華思想是一種由中華思想派生而來的,在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中國以外的漢字文化圈(東亞文化圈)的國家內存在的「文化認同」和「文明繼承者」的思想。

中華民族的文化

由於歷史上與國際間涉及對中華民族其文化內涵定義的差異,亦使不同國家建設文化產生極大分歧。

中國大陸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定義中華文化為56民族文化總匯,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政策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界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的“結合”,表示這是雙向“化”,一方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與制定出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改造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方是要使馬克思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化,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增添新內容。中國共產黨人認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28]

現時的中國大陸文化主要表現為傳統中國文化和中國共產黨文化的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稱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9]

漢文化圈

歷史上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而以「文化圈」概念的设定和命名时,冠以地名、文化因素、宗教名、书面语言名等等的情况都是存在的。对汉字文化圈而言,「东亚文化/文明圈」、「儒教文化圈」等名称都被并行使用。然而,「东亚」是一个现代地域名称,无具体的意义和内涵[30] 從地理角度可以稱爲東亞文化圈, 從文化角度可稱爲儒家文化圈儒教文化圈),以器物戏稱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日本語言學家龜井孝(1912—1995),想找一個描述古代東亞共同使用漢字地區的述語,故從德語“Kulturkreis”譯成“文化圈”。也就是漢字文化圈“Chinesischer Kulturkreis[31]。曾擁有類同漢族的意識型態,如華夷思想[32]中華思想小中華思想)、天下思想。亦曾被稱為「漢文化圈」[33]

台湾《远见》杂志2010年3月19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受访台湾民众有79.6%自认是“中华民族一份子”,有6.3%认为不是,不表态的有14%。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立场倾向泛绿的民众也有70.1%同意自己属于中华民族。[34]

争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界並認為清朝末年,革命黨提出“驅除韃虜,回復中華”的狹隘民族主義口號 ,把“中華”與漢人劃了等號,這在客觀上非常不利於中華民族各群體團結一致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鬥爭。而後民國打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新旗幟,使“大清帝國”演變為新型的“中華”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无论是汉族、藏族、维吾尔族还是其他民族,包括跨境居住的蒙古族、朝鲜族等,只要是居住在中国的土地上并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的任何人,其身份就是“中国公民”,不可把“中华民族”(或“中华”)与汉族之间划上等号[35]
  • 然而也有不同的觀點予以反對,學者李筱峰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毫無民族人類學種族學文化關聯根據的虛構名詞。李筱峰亦表示大漢族主義是指孫中山理想中的中華民族[36]是為了吞併滿、蒙、回、藏等民族祖籍土地才建構出來的名稱。[37]。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38]。孫中山於辛亥革命前主張要驅逐韃虜才能恢復中華,革命後又把韃虜變成中華民族,可見「中華民族」名稱是隨霸權的需要而編造的虛擬封號。[39]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永熾也认为,馬關條約以來,台灣漢族與中華民族早已形成不同的「民族」(nation)意涵。[40]黃昭堂等學者認為中華民國的建國者孫中山,當時並不承認滿清為「中國」,所謂的「中國」乃是長城以南的「土地」。而所謂的「中國人」就是漢族人。以漢民族觀點,則滿、蒙、新疆,西藏的祖籍土地,就不是中華民國的領士。孫中山為了吞併那些領土,才高唱「五族共和」,以便於展開對滿清領土主權的繼承,且發表「臨時大總統公告各友邦」的聲明承認滿清對外倏約,而中國共產黨也是抱持著這種沙文主義。[41]
  • 中華民族屬於人為的、空想的、虛有其表的民族。這理由很簡單,因為回人的祖籍在麥加,而藏人的精神依託在拉薩,漢、滿、蒙、回、藏,事實上並沒有共同的文字、文化。[42] 1929年時任中華民國考試院長戴季陶曾表示,「中國所以能團結為一體,全由於人民共信自己為出於一個祖先」,因此,三皇五帝的歷史真實性,只能局限於學者的討論,卻萬萬不能在教科書中明白點破,「否則動搖了民族的自信力,必於國家不利」。[43]
  • 有人認為[谁?] ,使用“中华民族”这个词有許多不妥之处:中华民族是中国所有民族的统称;但在国外,沒有大不列顛民族 、也沒有“西班牙民族”(包括卡斯蒂利亚人、加泰罗尼亚人、加利西亚人、巴斯克人)这种稱呼。[來源請求] 也有人認為 ,李筱峰論點錯誤,事實上有西班牙人是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西班牙的主體民族。同時也有歐洲民族日爾曼民族大和民族等稱呼存在。[原創研究?]
  • 他们[谁?]对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合理性提出异议。有人认为[谁?],由于中华民族这样的概念是由人口占绝对优势汉族设计出来,用以合理化统治较少数、较边缘的弱小民族,防止该民族建立民族国家的一种政治笼络手段。无论是否在中国统治之下,一些民族或地区的独立运动,就是反对将该民族或地区视为中华民族、甚至构成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
  • 中華民族形成的時間和地理局限性上,是指近現代,在中國領土內的民族。在時間上,不能倒推,比如蒙古族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籍蒙古族占全球蒙人的2/3强),并不能推导出古代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等。在地理上,今天的中華民族包含了俄羅斯族朝鲜族京族等,不能推导出俄羅斯聯邦朝鲜半岛越南等境内的相关民族亦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等[來源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為中華民族國家爭議

自1949年中共建立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華人社會出現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性的探討與質疑。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曾以標題:「為何漢奸必亡侵略必敗」中撰文指出:「但是要知道我們反共戰爭,不是臺灣對大陸的戰爭,而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俄帝侵略主義的戰爭。」,明白指出中共為俄帝侵略主義。[44]作家辛灝年更提出「中共在1949年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中華民族的中國。誰的中國呢﹖是馬列子孫的中國。」,以及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共洋教政權」的看法。[45]泰國學者乃木則認為:「中共與滿清一樣是一個外來政權。中共成員雖然不是外國人,但她的主義是外國(德國)的,她的主子也外國(俄國)的。中共的領導人是如假包換的漢奸、賣國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並以此對全國人民洗腦、灌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時期,提出「保衛蘇聯」的口號;1953年,蘇共頭子史達林死了,全國為他下半旗,勒令全國人民為其戴孝弔喪;毛澤東、周恩來將人民血汗錢大把大把拿去「支持世界革命」,而不譲人民吃飽穿暖,十足是滿清「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信條、心態。」[46]學者劉念冰則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北京洋教政權,並認為共韃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滿韃子的“大清”一樣,絕對不是祖國。並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是共產國際滅亡中國的血淚史。[47]

中華民國是否為中華民族國家爭議

  • 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毛澤東於1949年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藉以變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戰爭,組成了美國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個重大的部分。」「美國的空軍除替蔣介石運兵外,又炸沉了起義的重慶號巡洋艦。所有這些,都是直接參戰的行動,只是還沒有公開宣布作戰,並且規模還不算大,而以大規模地出錢出槍出顧問人員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為主要的侵略方式。」明白地指出蔣介石的中華民國為美帝侵略主義。[3]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政當局並且主張該國才是孫中山先生事業的繼承者。並主張“新三民主義”和國共合作是孫中山“對於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並表示孫中山的革命未能取得勝利,而無產階級與馬克思主義結合產生的巨大能量,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其前途是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48]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界認為孫中山倡導“三民主義”,提出“五族共和”,主張“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並沒有實現。孫中山逝世后,國民黨政府完全背叛了三民主義,對少數民族施行壓迫和同化政策,使歷史重任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肩上。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實現民族平等,也是馬克思主義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體現。[49]


中華民族是否類同大東亞共榮圈法西斯主義爭議

[可疑]

文化學者李筱峰認為這套「中華民族主義」充滿著霸權心態。特徵是誰不接受這套神話,誰就被壓迫而成了分裂民族的罪犯。它和戰前日本人編造的「大東亞共榮圈」類同。當其時,誰不參與「大東亞共榮圈」,誰就是成了破壞東亞和平的罪犯,要接受懲罰。並表示,中華民族毫不尊重其餘少數民族是否認同這個虛構的名號,便私自貼上中華標籤。顯現出「中華民族主義」有著凌駕於民主原則、自由主義與法治人權的價值之上的政治迷思。又舉例表示,如『新疆』(東土耳其斯坦),操烏拉阿爾泰語系的維吾爾人可以被冠上『中華民族』的稱號,則同屬烏拉阿爾泰語系的哈薩克、烏玆別克、吉爾吉斯等人,是否也可以稱為『中華民族』?另外維吾爾人既然都能算是『中華民族』,那與漢族類同的朝鮮人、日本人、越南人,為什麼不屬於『中華民族』了呢?因此李筱峰認為這套歷史意識發展出來的國家觀不是「主權在民」的現代國家觀念。這種「中華民族主義者」可稱之為「中華教」或「中國教」。例如說,目前被世界人權組織Freedom house評列為「完全自由國家」的中華民國,與被評列為「完全不自由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上是兩個國家,但是中國沿海的數百枚飛彈隨時對準台灣,正是「中華教」信徒為維護其大一統教義,不容被質疑信仰之舉。[36]這種以中華民族主義為本質的專制反民主政權,是政治學上典型的法西斯政權。[50]

中华民族的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定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51]



参见

參考文獻

  1. ^ 1.0 1.1 張玉法. 1985/5/8. 中國現代史略. 台北市博愛路105號: '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19 [1985].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 版臺業字第零柒貳丁號〈六七零二八〉。 
  2. ^
  3. ^ 参考三民主義,其中蒙、藏兩族之事務在中華民國憲法中有部會等級的蒙藏委員會,近年修憲後,台灣將原住民及相關之多元文化民族政策入憲。
  4. ^ 参考[中華民族#中华民族的组成]
  5. ^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
  6. ^ 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7. ^ 李喜所,“中华民族”是谁首提的?
  8. ^ 参考中華民族#爭議
  9. ^ Hughes, Christopher.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 3 [1997]. ISBN 0415157684. The very term minzu... was only introduced into the Chinese vocabulary in 1899 by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er Liang Qichao (1873-1929) (Minzu cidian 1987). The Chinese term for nationalism (minzu zhuyi) was probably also used first by Liang, in 1901. 
  10. ^ 梁啟超是提出"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 [此名詞"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 人民網. 9 [02/09].  已忽略未知参数|accessyear=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author_zh= (帮助);
  11. ^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国民党本部会议. 孙中山全集第1卷. '中华书局'. : 394 [1981]. 
  12. ^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国民党本部会议. 孙中山全集第5卷. '中华书局'. : 474 [1981]. 
  13. ^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国民党本部会议. 孙中山全集第6卷. '中华书局'. : 24 [1981]. 
  14. ^ 孫中山. 1920年11月在上海国民党本部会议. 孙中山全集第9卷. '中华书局'. : 241–243 [1981]. 
  15. ^
  16. ^ 彭明敏 黃昭堂 著 蔡秋雄 譯. 1995年5月. 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ISBN 9579361010. </
  17. ^ 费孝通(2003年),《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8. ^ 桂宏誠,中華民族的凝成:國家認同與文化一體
  19. ^ 沈松僑. 召喚沈默的亡者:我們需要怎樣的國族歷史? (PDF). 
  20. ^
  21. ^ 芮逸夫. 〈中華國族解〉. 《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 台北: 藝文印書館. : 4 [1972]. 
  22. ^
  23. ^
  24. ^ 彭明敏 黃昭堂 著 蔡秋雄 譯. 1995年5月. 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ISBN 9579361010. </
  25. ^ 史式: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中华民族的真正含义
  26. ^ 费孝通(2003年),《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政策
  28. ^ 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29. ^ 和諧社會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
  30. ^ 「東アジア」自体、政治的ニュアンスを帯びた「東亜」の代替として戦後に新しくつくりだされた用語であり、むしろ余分な意味内包をもたない中立的用語であることが求められたのである。
  31. ^ 《漢字在日本》頁174,何群雄著,香港,商務印書館,ISBN 962-07-1404-0
  32. ^ 東アジア文化圏:「……冊封体制の原点たる封建制と華夷思想が成立し、周辺地域が中国文明の影響を受けて未開から文明へと移行し国家形成を始める。……」(西嶋定生、總說、岩波講座世界歷史4)[1]
  33. ^ 「漢字文化圏」とは
  34. ^ 民调显示超七成台湾民众承认自己属于中华民族
  35. ^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与共同历史
  36. ^ 36.0 36.1 李筱峰. 2006/12/22. 李筱峰專欄續集(2004-2006). '新自然主義'. [2006]. ISBN 9576966205. 
  37. ^ 彭明敏 黃昭堂 著 蔡秋雄 譯. 1995年5月. 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ISBN 9579361010. 
  38. ^ 桂宏誠,中華民族的凝成:國家認同與文化一體
  39. ^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特區」如何?
  40. ^ 馬關條約與台灣意識的形成
  41. ^ 彭明敏 黃昭堂 著 蔡秋雄 譯. 1995年5月. 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 ISBN 9579361010. 
  42. ^ 「台灣人」的民族學
  43. ^ 沈松僑. 召喚沈默的亡者:我們需要怎樣的國族歷史? (PDF). 
  44. ^
  45. ^ 辛灝年談中華民族與「中共洋教政權」
  46. ^ [2]
  47. ^ 討北京洋教政權檄
  48. ^ 正確理解毛澤東的論斷"我們是孫中山先生事業的繼承者"
  49. ^ 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好完善好落實好
  50. ^ 從一張漫畫談國共合流之必然
  51. ^ 新华网. 中国56个民族. 中国政府网. 2006年04月17日 [2010-06-18]. 
  52.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 [2010-06-18]. 
  53. ^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2010-06-18]. 

註釋

  1. ^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梁啟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使用了「中華民族」七次,並明確表示:

    「今之中華民族,即普遍俗稱所謂漢族者」,它是「我中國主族,即所謂炎黃遺族。」

参考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