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胄(?—233年)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南夷首領[1]

蜀漢建興九年(231年),張翼庲降都督、綏南中郎將。張翼性格剛毅,執行法律嚴明,不迎合世俗的喜好。建興十一年(233年),南夷首領劉胄反叛,戰亂波及多個郡,張翼率軍討伐劉胄。劉胄尚未被打敗,恰逢張翼受到朝廷徵召要返回,庲降都督一職由馬忠接任,眾部下都認為張翼應該迅速騎馬前去請罪,張翼說:「不能這樣,我是因為蠻夷部族騷亂,不稱職而回朝的,但是接替我的人還沒有到,我正身臨戰場,應該組織運輸、屯積糧草,作為消滅叛賊的物資,怎麼能因為免除官職的緣故而荒廢國家的政事呢?」於是統領事務毫不懈怠,接替的人來到後他才出發。丞相諸葛亮聽說張翼的事跡後,非常讚賞他[2]。馬忠依靠張翼打下的基礎,在同年打敗劉胄,平定蜀漢的南方地區。蜀漢朝廷加封馬忠為監軍、奮威將軍,封博陽亭侯[3]

在征討劉胄的戰鬥中,馬忠的屬下張嶷經常表現出眾,並最終斬殺劉胄[4]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朝廷追論張翼征討劉胄的功勞,封張翼為關內侯[2]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