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6月14日) |
方臘(?—1121年10月7日),又名方十三,一名方朕[1],原籍安徽歙縣,後遷居睦州青溪縣(今浙江省淳安縣)[2]。北宋末年著名明教領袖及農民起事首領,江浙一帶「喫菜事魔」之徒[3][4][5]。
生平
[編輯]方臘是僱工出身,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較強的組織才能,利用明教傳教,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跟隨他;當時宋朝統治者窮極奢侈,人民終歲勞苦,不得一飽,江浙地區還遭受花石綱的掠奪,宋統治者對遼夏貴族歲奉財物,屈辱求和。
宣和二年(1120年)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事(一說在今淳安縣萬年鄉清溪幫源洞起事。),在漆園中誓師,指斥宋王朝罪惡,自號聖公,年號永樂,以巾飾為標誌,自紅巾以上分六等;分兵出擊,教徒蘭溪朱顏、吳邦、剡縣仇道人、仙居呂師囊、方岩山陳十四、蘇州石生、歸安陸行兒等也紛起響應;其後攻占杭州、歙州等,建立了橫跨今日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六州52縣在內的政權,東南震動,在當時危害極大;他擬劃江而守,漸圖進取,計劃十年內推翻宋朝。
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王淵的裨將韓世忠,潛行清溪溪谷,向一婦人問路,前搗清溪幫源洞,生擒方臘,後來忠州防禦使辛興宗領兵截住洞口,佔為己功。方臘及部下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於八月在汴京被處決。史稱方臘之亂,「凡破六州、五十二縣,戕平民二百萬。所掠婦女,自賊洞逃出,裸而縊於林中者,相望百餘里。」(《續資治通鑑》)
文藝作品
[編輯]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有描寫關於方臘起義反抗宋朝的故事,並描寫了許多方臘的大將,還有方臘立太子方天定等。為「四大寇」之一,最後為魯智深所擒獲。而在民間傳說中,活捉方臘的是武松。「武松獨臂擒方臘」最早見載於南宋筆記《林泉野記》,後編入元雜劇,比《水滸傳》流傳更早。後來拍攝的影視劇,例如邵氏電影《蕩寇志》、央視版《水滸傳》、新版《水滸傳》、長影版《武松》,大多都加入了「武松獨臂擒方臘」的情節。
以小說為原型改編的電視劇《水滸傳》中,方臘由崔岱、吳卓翰飾演。
影視形象
[編輯]電視劇
[編輯]年份 | 地區 | 作品 | 演員 |
1998年 | 中國 | 《水滸傳》 | 崔岱 |
2011年 | 中國 | 《新水滸傳》 | 吳卓翰 |
參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張端義《貴耳集》:方臘舊名朕此,童貫改曰臘,後亦不知所終,就擒者非臘也。
- ^ 見《宋史》http://www.hoolulu.com/zh/25shi/20songshi/t-468.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佛祖統紀》:「吃菜事魔,三山尤熾,為首者紫冠寬衫,婦人黑觀白服,謂之明教。」明教保留了一些摩尼教的基本教義。尊張角為祖,敬摩尼為光明神
- ^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紹興四年五月》:「起居舍人王居正言:『伏見兩浙州縣,有喫菜事魔之俗,方臘以前,法禁尚寬,而事魔之俗,猶未至於甚熾。』」
- ^ 芮傳明認為:「宋代江南地區的「吃菜事魔」信仰乃是融合摩尼教、佛教、道教、土著傳統信仰等多種文化成分的一類大眾信仰。它大體上以素食和聚眾誦經為共同點,但是各支派又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更像摩尼教,有的更像佛教,有的更像道教,如此等等。所以,我們既不能因為它們具有某一宗教的鮮明特色而遽然指稱它為某宗教,但亦不能無視它們與這些宗教的密切淵源關係。大體而言,每個支派都包含了一定的摩尼教成分。」見〈論宋代江南之「吃菜事魔」信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