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艋舺青山宫

坐标25°02′24″N 121°29′58″E / 25.04000°N 121.49944°E / 25.04000; 121.4994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艋舺青山宫
艋舺青山宫三川殿
基本信息
国家 中华民国台湾
位置 台北市万华区贵阳街二段218号
坐标25°02′24″N 121°29′58″E / 25.04000°N 121.49944°E / 25.04000; 121.49944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青山灵安尊王
例祭农历10月20日21日(暗访)
农历10月22日(正日、暖寿绕境、艋舺大拜拜)
农历10月23日(圣诞大典)
建筑详情
本殿构造单檐硬山式
建立时间大清咸丰6年
1856年​(168年前)​(1856
地图
地图
艋舺青山宫
艋舺青山宫三川殿
位置台北市万华区贵阳街二段218号
官方名称艋舺青山宫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评定时间1985年8月19日
详细登录资料

艋舺青山宫,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为肇建于1856年(咸丰6年)的民间信仰庙宇,主祀青山灵安尊王,现列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该庙自清治时期以来就是艋舺地区泉州三邑惠安人的王爷信仰中心之一,每逢青山灵安尊王寿诞日前夕都有隆重祭典,正日为万华区年中惯例迎神中最盛大者,俗称“艋舺大拜拜”,为台北市三大庙会之一。现今,艋舺青山宫与艋舺龙山寺艋舺清水岩西门町天后宫合称“艋舺四大庙门”[1]

沿革和特色

[编辑]

肇始缘起

[编辑]

艋舺在1854年(咸丰4年)发生瘟疫祖籍泉州府惠安县渔民,于是特地将惠安青山宫的乡土守护神——青山灵安尊王神像分灵至艋舺,在旧街(今西园路)闹区处暂立小祠奉祀,想借此弭平疫情。随后由于祂灵验的神迹广为流传,使得善信日增。1856年(咸丰6年)另在货物贸易集散的蕃薯市街(今贵阳街现址)建筑新庙,1859年(咸丰9年)落成。[2][3]

建筑特色

[编辑]

艋舺青山宫坐南朝北,基地184,为三开间、三进两廊矩形纵深的街屋式建筑。前殿为重檐歇山顶,檐间有“敕封大宋明神”字样,明间华丽精湛的八角形藻井,完全展现出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师作风,门神秦叔宝尉迟恭为刘家正绘制[4],入口立面初为土木结构建筑,1938年(昭和13年)重修时佐以花岗石青斗石的石雕门面,石狮是典型日式风格,蟠龙石柱为谢万来所作,石柱和石垛乃源自台湾神宫所遗留石材。拜殿台基前方有云龙御路,由于拜殿抬高台基与正殿同高,且拜殿屋顶与正殿硬山顶相连,更增添正殿巍莪宏伟的气势。

正殿神龛也是金碧辉煌,上方悬挂匾额以1954年考试院院长贾景德所题“固圉宁民”最为醒目,此外尚有1869年(同治8年)淡水同知富乐贺“以答神休”、1882年(光绪8年)福建花翎知府衔补用同知何恩绮献“神灵昭著”、1889年(光绪15年)魏建勋所献“化险为夷”、1981年中华民国副总统谢东闵所献“百世馨香”等诸多匾额。

后殿同样雕梁画栋,原为旧式殿堂,目前所见是1979年改建后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阁式建筑。[5]

该庙建筑本身因具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所以内政部在1985年公告为国家三级古迹,现为直辖市定古迹[5]庙方在2003年报请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重修,由文建会(今中华民国文化部)分四年补助新台币1,500万元,加上信众集资,最终得以新台币4,000多万元于2006年底完成修缮。[6]

祝融之灾

[编辑]

2013年11月19日晚间因电线走火,致使三川殿和左右过水廊的天花、凿花、雕作等木构件受表层损伤,灵安尊王二祖[注 1]软身神像衣袍和邻近十余尊神将遭波及;[2][8]所幸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补助新台币1,000多万元,庙方筹得檀越寄付新台币2,000多万元,于2014年11月8日完成修复。[9]

信仰与祀神

[编辑]
正殿神龛内的青山灵安尊王神像。
镇殿的青山灵安尊王二祖神像端坐于神轿内,准备暗访及在正日绕境。

18世纪中期,大量泉州府移民跨海沿着淡水河靠岸定居艋舺,与当地平埔族通婚后人口大增,加上艋舺县丞艋舺营于1809年(嘉庆14年)相继设立,[10][11]使艋舺在清宣宗道光初年迅速发展成为“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全台湾第三大城市。未料1853年(咸丰3年)发生顶下郊拼分类械斗,艋舺的泉州三邑人击溃艋舺的泉州同安人,泉州三邑住民自此在艋舺扎根奠基[12],而落败的泉州同安人不得不带着守护神霞海城隍、整族举家迁徙至大稻埕经商。

青山灵安尊王是泉州惠安人信奉的神只之一,简称“灵安尊王”,俗称“青山王”;相传其生前为汉献帝建安17年(212年)孙权派赴驻守泉州惠安地区的武将张悃,殁后曾停柩于惠安县衙东配室。又明世宗嘉靖时编纂的《惠安县志》说:“青山在县南,闽时将军张悃,尝立寨于此以御海寇。既殁,乡人庙而祀之,至今不废。”主张是五代十国闽国的将领张悃,人称“张将军”;因为奉命镇守惠安一带,军纪严明、爱民如子,逝世之后屡屡显灵,故在青山附近建庙祭祀,尊称其为“青山王”。[2][12]

艋舺青山宫正殿主祀灵安尊王,印童、剑童侍于两侧;正殿龙虎边祀奉阴阳司、奖善司、长寿司、监察司、福德司、罚恶司、增禄司、速报司等八司,以及枷锁将军、马使爷、虎爷、依附于艋舺青山宫各轩社的神将(“义英社”的谢范将军、“义安社”的谢范将军、“凤音社”的文武判官)。艋舺青山宫后殿一楼奉祀灵安尊王妃显庆妃(大妈)与庆安妃(二妈),配祀释迦牟尼佛观音佛祖地藏王菩萨、一组阴阳司与八将的神尊及义英社、凤音社所属神将;后殿二楼奉祀瑶池金母太阳星君太阴星君天上圣母关圣帝君;后殿三楼凌霄宝殿供奉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齐天大圣及西天大圣等诸神祇。

组织型态

[编辑]

艋舺青山宫相关组织由信徒共同组成,分为管理组织、祭祀组织与信徒组织三种型态。[13]

管理组织

[编辑]

管理组织负责管理庙务、庙产及日常事务。1988年以前实施“管理人制”,庙方管理人多由当地富具名望的绅商或对庙方有实质贡献者为主。清末以来,常以艋舺地方头人如区长、里长等为管理人,日治中前期以来由于泉州三邑人士在早期同时主导了青山宫与艋舺龙山寺的筹建之故,青山宫管理人有时会同时兼管二庙事务。由于庙方并未详加记载创庙以来的历任管理人,可考者有日治时期的李孙浦、林礼仁以及战后时期的黄昆、洪查某、吴永言等人,管理人一职无任期限制。[14]

1987年政府采取寺庙管理政策,时以黄应时为青山里里长、蔡章文为青山宫首任主任委员。黄应时以其女从事执业代书的职务之便将原属私人土地的青山宫地权归属庙方。青山宫于同年9月26日重新办理寺庙登记,并于1988年之后成立青山宫管理委员会,以现今管理委员会之形式管理庙务。

祭祀组织

[编辑]

祭祀组织主理青山宫例行祭典,采头家炉主制度[15],每年于青山王祭典活动结束当晚由参与报名的信徒中选出,由去年炉主掷筊卜出来年的值年炉主一人、副炉主二人,新任正副炉主将于来年代表当地居民主理全年例行祭典。

信徒组织

[编辑]

信徒组织由当地信徒参与之祭祀团体组成,有“神明会”性质者如金进扬会、金进兴会、协福堂会。因地缘关系组织而成的“子弟团”有义英社、义安社、凤音社;另外有神轿会及八将团,为青山宫附随组织,参与庙会活动,其领导人多由地方仕绅担任。[16]

青山王祭典

[编辑]
艋舺青山宫暗访暨绕境
青山灵安尊王于“正日”踩街绕境
位置台北市万华区
官方名称艋舺青山宫暗访暨绕境
类型登录等级:民俗
登录种类:仪式、祭典、节庆
评定时间2010年7月26日
详细登录资料

青山王祭典之肇始,深受艋舺青山宫灵安尊王消弭1850年代的瘟疫和蟾蜍精危害、1904年(明治37年)的鼠疫等说法影响。当时迁居艋舺的泉州惠安移民,一方面为感念所信奉神祇除疫镇煞的灵验性,庇佑信众度过种种天灾和不同族群冲突造成的外在困境,于是透过艋舺青山宫庙会活动的举办来酬谢神明。另方面借着年复一年的年度例行祭典,重复加强其神格和传说,逐步演变成为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会力量的王爷信仰中心。日治时期政府对于宗教采取宽容态度,青山王赛会活动于1907年(明治40年)起扩大举办并跃上新闻版面[17];1935年祭典适逢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邀请北港朝天宫糖郊妈前来艋舺共襄盛举。其后历经1936年开始的皇民化运动[18]、1950年代以降提出的“改善民俗”、“节约拜拜”和“春秋二季拜拜”等诸多统一祭典政策,使活动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台北市政府在1953年将本属秋祭的灵安尊王祭典推为龙山区的秋季拜拜,以及戒严时期全市唯二可以办理迎神赛会的庙宇;1975年起又列为全市七大民俗宗教祭典之一,实则让艋舺青山宫的祭祀信仰圈进一步扩大到了双园区[2][3][19]。2003年爆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于青山王祭典绕境并恭送瘟神王船完后获得控制[20]

青山王祭典为期四天,祭典前夕都会迎请艋舺清水岩清水祖师、艋舺龙山寺观音佛祖、西门町天后宫(原艋舺新兴宫)天上圣母,及阁艋神尊莅临艋舺青山宫作客和看戏[19];每年农历10月20日、21日接连两天会分别在南、北万华区进行暗访,以探查阳界善恶、接受冤魂告状、缉捕凶神恶鬼和驱逐瘟疫邪秽。前殿明间龙柱会高挂“风雨免朝”虎头牌;庙内轩社的神将,于午后率先出庙、进行过金纸火等仪式;欲参加暗访的各个艺阁阵头,先行抵达艋舺青山宫参礼和整队;待引路童子、八将团、神轿团由青山八将团团长完成“恭请王爷升堂”[21]喊班仪式,傍晚便引导灵安尊王神轿出庙暗访。灵安尊王代天巡狩[22]查察善恶及巡视祂在艋舺的惠安子民时,早期是由惠安裔五大姓氏子弟担任轿班工作,一般不行拜庙仪式,当神轿途经艋舺清水岩、艋舺龙山寺、艋舺新兴宫(今西门町天后宫[注 2])和艋舺集义宫等其他族群势力范围的庄头庙,会熄灯快跑加速通过;传言是展现对不同祖籍乡土神之尊重,亦避免发生冲突意外或再酿分类械斗。回驾时,神轿以面向外倒退方式入庙,在庙内进行“恭请王爷退堂”[23]喊班后才结束每一天的行程。[2]

艋舺青山宫八将团(青山八将)中的引路童子及枷锁将军

农历10月22日的“正日”绕境是祭典重头戏,参与赞境活动的单位较暗访大幅增加,依照庙方规划至艋舺青山宫参礼,或是直接前往集合点取齐,通常于上午九时整头阵出发。踩街绕行万华区400余间宫庙、红坛及香案的队伍大致上有[24]报马仔、头旗灯、路关牌、五方旗、土地公轿、艋舺青山宫醒狮团、艋舺龙山寺、西门町天后宫、其他境内暨各地交陪宫庙神轿和轩社阵头、值年炉主阵、艋舺青山会、艋舺凤音社、艋舺义安社、艋舺义英社、天地扫、阴阳司、仪仗队、八将团,以及压轴的灵安尊王神轿与随香信众,阵头规模可达200余阵[25];昔日这一天沿途家家户户摆设香案和供品祭拜,办桌宴请亲友,规模盛大轰动,有“十月二二”、“迎青山王”和“艋舺大拜拜”等说法,为台北市三大庙会之一。农历10月23日是灵安尊王之祝寿典礼;待掷筊选出来年值东炉主头家、出巡的灵安尊王软身二祖神像昇座回正殿神房、送境内友宫诸神佛回宫、进行祭天、犒军、晚上举办平安宴,祭典才正式落幕。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已于2010年将此暗访暨绕境活动列为无形文化资产予以保存。[2][12]

2020年,北港朝天宫正驾糖郊妈睽违85年后再次搭乘火车莅临艋舺青山宫赞境,白沙屯拱天宫、四湖参天宫、淡水清水岩新庄地藏庵和大甲圣母宫等宫庙亦受邀参与盛会[26]。绕境前夕炉主坛登殿大典发生斗殴事件[27]

电影拍摄取景

[编辑]

拍摄《艋舺》广宣片

[编辑]

2010年2月5日上映,由钮承泽执导,阮经天赵又廷主演的电影艋舺》之“广告宣传片”即在艋舺青山宫取景。

图片集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已于2014年1月20日举行开光安座。[7]
  2. ^ 艋舺新兴宫在1943年(昭和18年)被政府征收土地、拆除,信徒遂将神像及神器暂奉于艋舺龙山寺后殿。此后在1948年迁至西门町现址,数度易名,今名为“台北天后宫”,俗称“西门町天后宫”。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台灣景點票選 艋舺龍山寺.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8). 
  2. ^ 2.0 2.1 2.2 2.3 2.4 2.5 林美容, 辜神彻 编著. 《迎神在臺北——臺北迎城隍、艋舺迎青山王、臺北靈安社陣頭》. 台北: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2013-12. ISBN 9789860372557. 
  3. ^ 3.0 3.1 詹千慧. 《臺北艋舺青山宮之象徵意義·第三章 艋舺青山宮的建立與發展》. 台北: 国立政治大学. 2011-05. 
  4. ^ 門神彩繪.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9-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5. ^ 5.0 5.1 艋舺青山宮.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1985-08-19 [2019-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6. ^ 青山宮修復竣工 官民合資修復古蹟再添典範. 大纪元. 2006-12-10 [2013-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7. ^ 江慧珺. 青山王浴火重生 上百人歡慶. 台北: 中国时报. 2014-01-20 [2014-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8. ^ 江慧珺. 艋舺青山宮遭祝融 波及神轎. 台北: 中国时报. 2013-11-21 [2014-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9. ^ 吴思萍. 北市市定古蹟 艋舺青山宮修復. 台北: 联合报. 2014-11-09 [2014-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10. ^ 戴炎辉. 《清代臺灣之鄉治》. 联经出版公司. 1979-07-01, p622. ISBN 9570818026. 
  11. ^ 刘宁颜 编. 《重修臺灣省通志》.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4. 
  12. ^ 12.0 12.1 12.2 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 台北: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0-07-26 [201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13. ^ 林美容《台湾民间信仰研究书目》(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7)页Ⅵ。
  14. ^ 徐育建,《台北市第三级古迹艋舺青山宫调查研究与整体修复计划》(台北:艋舺青山宫管理委员会,2002),页2-25。
  15. ^ 陈禹齐,〈风华潮涌的历史泊岸—艋舺历史文化与龙山寺精神民俗之考察〉,《木栅高工学报》第九期,2005,页Ⅵ。
  16. ^ 苏省行,〈艋舺旧街名考源〉《台北文物》第二卷第一期,1953,页2-25。
  17. ^ 青山王之賽會. 台北: 台湾日日新报. 1907-11-29, 第五版, 第2873号. 
  18. ^ 青山王祭典. 台北: 民报. 1945-11-27, 第二版, 第49号. 
  19. ^ 19.0 19.1 辜神彻. 《臺灣清水祖師信仰:落鼻祖師的歷史與文化》. 台北: 博扬文化. 2009. ISBN 9789866543166. 
  20. ^ 艋舺青山宮 靈安尊王對抗SARS. 三立新闻网. 2019-11-05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21. ^ 艋舺迎尊王/一切的熱鬧 都從「恭請王爺升堂」開始. 2019-11-12 [2021-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22. ^ 铃木清一郎. 《臺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 台北: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34-12. (日语)
  23. ^ 艋舺迎尊王/恭請王爺退堂!歷時22小時 遶境圓滿落幕. 2020-12-07 [2021-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24. ^ 庄琇闵. 青山王夜巡起駕 林昶佐搖滾開唱. 台北: 联合报. 2016-11-20 [201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25. ^ 邱绍雯. 青山宮夜巡擾眠 居民連署抗議. 台北: 自由时报. 2011-11-22 [2014-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26. ^ 周有朋. 睽違85年!天王天后來相會 北港媽祖北上會青山. 三立新闻网. 2020-12-05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27. ^ 李育材. 青山王遶境流血衝突畫面曝光 青山宮臉書告誡說重話. 镜周刊. 2020-12-02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