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桿兵
外觀
白桿兵,是明朝女將軍秦良玉成立的一支軍隊,因持白桿長矛(長槍)為主的軍士而得名。[註 1][1]
歷史
[編輯]白桿兵威鎮四方,令四川石柱一帶長年太平無事。在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宣撫使楊應龍勾結當地九個苗人部落舉旗造反,圍攻成都城。他們以播州險峻的地勢和山高水險的優勢作為天然屏障,猖獗一時。當時朝廷派遣李化龍總督四川、貴州以及湖廣各路地方軍合力進剿叛匪,馬千乘與秦良玉率領三千白桿兵清剿叛匪。[2][3]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建立後金向明朝進攻。兩年後,明軍在薩爾滸之戰慘敗。秦良玉於是派其兄秦邦屏與其弟秦民屏率領白桿兵支援遼東軍隊。[4]秦良玉亦都籌馬集糧,保障後勤供應。在渾河之戰中,秦氏兄弟率白桿兵渡過渾河迎戰滿洲兵。當八旗軍得知白桿兵勇悍而長久時都感到膽寒。結果秦邦屏戰死而秦民屏突圍而出,兩千多名白桿兵也戰死沙場。[5]
崇禎三年(1630年),皇太極攻陷榆關未逐,便率領十萬清軍繞道萬里長城的喜峰口進攻。當他攻陷遵化後,抵達北京城城外連續攻陷永平四城。清兵其後直奔通州,秦良玉應明廷鎮邊勤王的詔旨帶領其白桿兵日夜趕往京師擊退清兵。又白桿兵助秦良玉接連收復了灤州、永平、遷安及遵化四城,解救了京城之圍。崇禎帝後來召見秦良玉。不但下詔褒美其功績,亦賞賜彩幣羊酒,並賦詩四首以彰顯其領白桿兵退敵的功績。[6]
武器
[編輯]秦良玉根據四川的地勢特點創製白桿長矛,用結實而不需要染色的白蠟木做成長桿。桿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7]在作戰的時候,白桿的鉤可砍可拉,鐵環就可以用作錘擊武器。而數十支長矛鉤環相接之後能夠協助白桿兵爬越懸崖峭壁或攀牆,適用於山地作戰。
注釋
[編輯]- ^ 見《明史·秦良玉傳》記載:「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
參考來源
[編輯]- ^ 于慶璇〈她們是歷史中最「狂」的女人!武則天還算不上〉. 中時電子報. 2016-04-02 [202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4).
- ^ 柳笛〈明末女將秦良玉故事(一)鳴玉溪畔奇女子——秦良玉〉. 大紀元. 2015-09-26 [202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 ^ 龔萌. 民族史考辨 龔萌民族研究文集. 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4: 312-314.
- ^ 柳笛〈明末女將秦良玉故事(二)一襲蜀袍殷戰血 ——女中豪傑秦良玉〉. 大紀元. 2015-09-29 [202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 ^ 長城英烈:女英雄秦良玉. 《渤海內刊》2016年07總第31期. 2017-07-24 [202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蔡石山. 明代的女人. 聯經出版公司. 2009: 151.
- ^ 女将秦良玉:崇禎寫詩讚她"鴛鴦袖裡握兵符". 北京日報. 2010-04-26 [202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