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澎湖
“ | 天台胜景足凝眸,奎璧联辉接斗牛。雾起香炉迷古渡,霞飞西屿灿芳洲。 龙门浪涌蛟宫幻,虎井渊澄蜃室浮。夜静案山渔火近,更闻太武白云讴。 |
” |
——吕成家(1796-1820),澎湖八景诗 |
澎湖简介
澎湖,又或澎湖群岛,位于台湾海峡东侧,由多达九十几个大小不同的岛屿组成,地质多为玄武岩,最早可信文献出现于宋代,中文记作“彭湖”或“平湖”,在西方文献则出现于16世纪,载作“Pescadores”,意即“渔人之岛”。自公元1945年起,澎湖被划为中华民国的离岛县市,即澎湖县,下辖五乡一市,分别是马公市、湖西乡、白沙乡、西屿乡、望安乡以及七美乡,其中县治设于马公市。
澎湖在14世纪之后纳入大明帝国版图,常做为渔民、商人以及海盗等航海所经休憩或窝藏之地,渐成略具规模的汉人聚落。16世纪为大航海时代,大明帝国虽实施海禁政策,但民间商贸交流不曾中断,澎湖因地理位置使然,不时涉入国际间竞争的角力;在1622年至1624年间,甚至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17世纪(明朝末年),澎湖海域则被以郑芝龙为首的海商集团掌控,后在1662年正式开展明郑的东宁王国时期。1683年,大清康熙皇帝派遣施琅击溃东宁王国,翌年将澎湖与台湾纳入大清帝国版图。1895年,清廷签署〈马关条约〉,将澎湖与台湾主权割让予日本帝国。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落幕,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派遣国民党军队接收澎湖和台湾,澎湖自此隶属中华民国,延续迄今。
澎湖居民半农半海,人口外流严重。根据1950年至1960年代间意大利灵医会会士的纪录,澎湖已有25万人口迁居高雄,留守当地约莫有高达八成居民从事渔业,尔后社会结构渐趋转变。在21世纪之后,澎湖人口职业组成逾半为军公教人员,其次为服务业,并以观光旅游从业人员为大宗。
优良条目
澎湖厅城,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码头区,马公市古名妈宫,故亦称妈宫城、又因兴建年代为大清光绪年间,亦作光绪城。澎湖厅城为砖石城,由澎湖水师镇首任总兵官吴宏洛负责督造,光绪十三年(1887年)动工、光绪十五年(1889年)落成,耗资23537两,是台湾清领时期最后一座军事防御性的城池。
澎湖厅城原有六座城门,大半部分在日治时期因都市改正计划被阶段性拆除,用以填海造港,剩余城垣因位处军事要地及驻军考量,尚有大西门、小西门(顺承门)及西侧城墙保留迄今,民国74年(1985年)8月19日被公告为“国定古迹”,现另作观光旅游之用途。
你知道吗?
-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畜产试验所澎湖工作站,中华民国政府机构,简称澎湖工作站,隶属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辖下畜产试验所的政府组织,位于台湾澎湖县西屿乡竹湾村,占地公顷15.1178公顷,以经管山羊、黄牛等相关业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