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發明: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Frysun留言 | 贡献
→‎先秦:​ 条目过长。
取消Frysun (对话)的编辑;更改回EmausBot的最后一个版本
第1行: 第1行:
{{Toolong}}
{{multiple image| align = right | direction = horizontal | header = | header_align = left/right/center | footer = 一把于[[战国]] (约[[前403年]]-[[前221年]])或[[汉朝]]早期 (约[[前202年]]至[[220年]])制造的、带底盘嵌银的中国青铜[[弩]]机关(木制部分已经腐烂消失)。| footer_align = left | image1 = Warring States or Western Han crossbow.jpg | width = 150 | image2 = Warring States or Western Han crossbow2.jpg }}
{{multiple image| align = right | direction = horizontal | header = | header_align = left/right/center | footer = 一把于[[战国]] (约[[前403年]]-[[前221年]])或[[汉朝]]早期 (约[[前202年]]至[[220年]])制造的、带底盘嵌银的中国青铜[[弩]]机关(木制部分已经腐烂消失)。| footer_align = left | image1 = Warring States or Western Han crossbow.jpg | width = 150 | image2 = Warring States or Western Han crossbow2.jpg }}


第37行: 第36行:


==史前==
==史前==
在[[中国新石器文化列表|中国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中国考古遗迹列表|青铜器时代]]依笔画顺序列于下面。
{{main|中国史前发明列表}}
[[Image:Bronze ritual bell, Western Zhou Dynasty.jpg|thumb|right|[[周朝]](前10世纪至前9世纪)的[[青铜]]礼钟]]
在[[中国新石器文化列表|中国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中国考古遗迹列表|青铜器时代]]有:[[钟 (东亚)|钟]]、[[铃]]、[[玉器|玉礼器]]、[[长方形棺椁]]、[[戈]]、[[鼓]]、[[中国酒|酿酒]]、[[生漆]]、[[陶器|三足陶器]]、[[小米|粟]]、[[面条]]、[[桨]]、[[龟卜]]、[[犁|三角犁]]、[[稻|稻谷]]、[[饕餮]]等等。
*'''[[钟 (东亚)|钟]]、[[铃]]''':考古学家在下列几个考古遗址发现的陶铃:[[河南]][[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1个、[[湖北]]易家山[[大溪文化]]遗址发现1个、[[甘肃]][[马家窰文化]]遗址发现7个、[[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发现2个、[[甘肃]]永靖大河庄[[齐家文化]]遗址发现2个;其中陶钟在[[河南]][[庙底沟文化]]遗址发现1个、[[陕西]]斗门镇[[龙山文化]]遗址发现1个、[[湖北]]天门市[[石家河文化]]遗址发现1个。<ref name="huang 2002 20 27">Huang (2002), 20–27.</ref>在[[陶寺文化]]遗址所发现1个,和[[二里头文化]]遗址所发现4个可追溯到前2000年之前的最早金属钟,可能是源自早期陶器原型制成。<ref>Falkenhausen (1994), 132, Appendix I 329, 342.</ref>早期的钟不仅在产生金属声音上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可以说在文化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商代]](约前1600年-前1050年)随著其他类型钟的出现,它们功能被简单细化;在商[[周]]遗址,考古学家发现这些钟被当作战车马具的一部分,而且也用来作狗铃铛。<ref>Falkenhausen (1994), 134.</ref>
[[Fil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bronze dagger-axe.jpg|thumb|一把来自[[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韩国的青铜[[戈]],这类型的武器自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已经存在]]
[[File:Chinesericewine.jpg|thumb|left|[[米酒]]容器]]
[[Image:Jade deer.jpg|thumb|[[商朝]]的鹿纹装饰玉器]]
* '''[[玉器|玉礼器]]''':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有大量的玉器出土。最早的玉器来自位于[[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前6200–前5400年);玉石雕刻工艺在[[红山文化]](前3500–前3000年)时期达到了顶峰,如[[牛河梁]]遗迹;在[[长江]]下游地区,玉器首先出现于[[马家浜文化|马家浜]]及[[崧泽文化]](前5000–前3200年),并盛行于[[良渚文化]](前3200–2000年);在长江中游地区,玉器在[[大溪文化]]中期与[[屈家岭文化]](前4000–前2600年)出现,到了[[石家河文化]](前2600–前2000年)时期得到了普及化;在[[黄河]]下游地区,玉器年代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大汶口]]与[[龙山文化]](前4300–前2000年)时期,<ref name="liu 2003 4">Liu (2003), 4.</ref>但在更早的[[后李文化]](前6500–前5500年)遗迹中也出现过玉器。<ref>Wang (2002), 26.</ref>在[[安徽]][[凌家滩]]遗迹,还发现了玉版[[八卦]]图,年代可追溯到前2500年。<ref>Liu (2007), 65–66.</ref>后世人将不同形状的玉器称之为圭、璋、璧、琮、琥、璜六种礼器,在《[[周礼]]》中陈述过;<ref>Wang et al (2006), 36.</ref>最早的璧、璜型玉器皆在红山文化牛河梁及东山嘴遗迹中出土;琮型玉器在良渚文化反山及瑶山遗迹中大量被发现;圭型玉器也在龙山文化大量被发现,如大城山遗址;璋、琥型玉器出现最晚,在商遗迹的[[二里岗]]与[[殷墟]]曾各发现一个。<ref>Zhu (2008), 85.</ref>
*'''[[长方形棺椁]]''':目前最早的木棺残馀的证据是在[[陕西]]宝鸡北首岭4号墓发现,可追溯到前5000年。而明确的长方形木棺证据可于[[半坡遗址]]152墓里发现。半坡棺的主人是一位4岁大的女童,长1.4米,宽0.45-0.55米,木板厚度为3-9公分。至少在前3000年,在[[山东]]诸城呈子[[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的12座墓葬中发现了有木椁者10例。<ref name="wang 1997 93 96">Wang (1997), 93–96.</ref><ref>Underhill (2002), 106.</ref>根据在《[[礼记]]》<ref>Legge (2004), 525.</ref>、《[[荀子]]》<ref>Watson (2003), 101.</ref>、《[[庄子]]》<ref>Mair (1997), 336.</ref>中的记述,木棺往往使用超过一层以上的木材加厚以彰显死者的[[中国爵位|身分地位]];且这样的木棺已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有双重木质棺椁(一棺一椁结构)为浙江普安桥[[良渚文化]](前3400年-前2250年前);棺椁由两重发展到三重,成为地位、权力和身份的指示物,最早的三重棺(一棺二椁结构)是于山东临朐西朱封与泗水尹家城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遗址所发现。<ref name="luan 2006 49 55">Luan (2006), 49–55.</ref>双层棺结构到了[[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仍旧使用,这样的例子有[[曾侯乙墓]]出土的双重木质漆棺,<ref>{{cite web | url=http://www.nga.gov/education/chinatp_myi.shtm | title=More about Excavations at the Tomb of Marquis Yi | publisher=nga.gov | accessdate=2008-08-3}}</ref>在[[内蒙古]][[匈奴]]贵族墓葬中也发现了双重结构棺。<ref>Di Cosmo (2002), 274.</ref>
*'''[[戈]]''':戈是在新石器时代从从农业石器发展而来。考古学家在[[河南]]苗店镇[[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遗址发现石制的戈。自[[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两件可追溯到前2500年的玉制武器显示戈在当时,亦有象征权力的礼仪之器。<ref name="lu 2006 123 124">Lu (2006), 123–124.</ref>第一个青铜戈出现在青铜时代早期[[二里头]]遗址,<ref name="lu 2006 123 124"/>是截至2002年为止被发现超过200个青铜文物中的两件,<ref>Liang (2004),35&38</ref>在同一地点还发现了3个玉戈。<ref>Chen (2003), 24.</ref>总共有72件青铜戈在[[安阳]]侯家庄1004号墓被发现,<ref>Ma (1987), 122.</ref>而有39件玉戈在[[妇好墓]]以及50多件玉戈在[[金沙]]遗址被发现。<ref name="lu 2006 123 124"/>戈是[[商]](约前1600年-前1050年)[[周]](约前1050年-前256年) 时期[[步兵]]基本的武器,虽然它有时为[[古战车]]打前锋的乘员所使用。该武器可向下或向内挥甩,分别可钩或砍伤敌人。<ref name="gabriel 143">Gabriel, 143.</ref>在早期[[汉朝]](前202年-220年),军事用途的青铜戈发展已受到限制(主要是礼仪上点缀);它在汉朝由于铁制[[矛|枪]]与[[戟]]的降临慢慢被淘汰。<ref>Wang(1982),123</ref>
*'''[[鼓|鼍鼓]]''':由黏土制成、可追溯到前5500年-前2350年之前的鼓已在东起[[山东]]西至[[青海]]这广阔地域里的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里为考古学家们所发现。在古文纪录里,鼓是用来担任迎神驱鬼的功能,并常常用于祭祀与礼仪。<ref>Liu (2007),123</ref>以鼍皮(即扬子鳄鳄鱼皮)制鼓作为仪礼用途纪录可见于《诗经·大雅·灵台》篇。<ref>见《[[诗经]]》[[:s:诗经/灵台|大雅灵台篇]],原文:「……于论鼓锺,于乐辟廱。鼍鼓逢逢,蒙瞍奏公。……」</ref><ref>Sterckx (2002), 125.</ref><ref>Porter (1996), 53.</ref>在古代,[[扬子鳄]]可能居住于中国东部沿海,包括[[山东]]南部。最早的鼍鼓,由木框以鳄鱼皮覆盖而成,是在[[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遗址、以及于许多[[山东]]的[[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遗址、[[山西]]南部[[陶寺文化]](前2300年-前1900年)遗址为考古学家所发现。<ref>Liu(2007),122</ref>
*'''[[中国酒|酿酒]]''':考古学家在[[河南]][[贾湖文化]]遗址发现了位于陶罐中有9,000年之久的残馀发酵酒。<ref>McNamee (2008), 156</ref><ref>Angier (2007), 142.</ref><ref>E. McGovern (2007), 314.</ref><ref name="PNAS 17593">[http://www.pnas.org/content/101/51/17593.full?sid=deed5ba2-d55a-40a6-89f0-e4051226b236 E. McGovern et al.] (2004), 17593.</ref>化学试验(包括气相液相色层分析质谱、红外光谱、以及稳定同位素分析)显示发酵酒成分为山楂和野生葡萄、蜂蜡蜂蜜、以及稻米。考古学家发现5,000年后密封在商朝与西周青铜容器里的药草酒及筛选稻或粟饮料,经分析鉴别出包含了特制[[大米|稻]]或粟、以药草、花、以及有可能放松香调味。<ref name="PNAS 17593"/><ref>{{cite web | url=http://ancienthistory.about.com/od/wine/a/ChineseWine.htm | title=Oldest Wine Comes From China | publisher=About.com | accessdate=2008-7-4}}</ref>考古学家发现这些样本的化学组成类似中国现代[[米酒]]、[[葡萄酒]]等里的稻米、蜂腊、单宁酸、多种草药及山渣。<ref>{{cite web | url=http://www.physorg.com/news2439.html | title=Chinese People Were Drinking Wine 9,000 Years Ago | publisher=Physorg.com | accessdate=2008-7-4}}</ref>
[[File:Red lacquer tray with gold engraving, Song Dynasty.jpg|thumb|left|[[宋朝]]红色镶金箔[[漆器|漆盘]],12到13世纪早期]]
*'''[[生漆]]''':生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即为中国人所利用,它的来源是[[漆树]]树皮乳胶。<ref>Loewe (1968), 170–171.</ref>在[[河姆渡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4500年)遗址出土<ref name="wang 1982 80">Wang (1982),80</ref>的木胎红漆碗,是考古学家目前所知最早的漆器。<ref>Stark (2005),30</ref>学者鲁维一(Michael Loewe)表示,许多在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现的棺材似乎皆已上漆,且漆器在当时可能也已经很普及,但是最早保存良好的漆器样品是在[[东周]](前771年-前256年)遗址里发现。<ref>Loewe (1999),178.</ref>然而,学者王仲殊不同意鲁维一的观点,他表示最早保存良好的漆器物件是1977年在[[辽宁]][[夏家店下层文化]](约前2000年-前1600年)遗址所挖掘出土者。该物件为红漆酒樽,外表为[[:File:Gu wine vessel from the Shang Dynasty (2nd version).jpg|商朝古铜酒樽]]形状。<ref name="wang 1982 80"/>王仲殊指出,许多为考古学家发现的[[商朝]]时期(前1600年-前1050年)漆盒漆盘残片有著外覆[[龙]]纹与[[饕餮]]纹黑漆,以红漆作底的设计。<ref name="wang 1982 80"/>商朝王后[[妇好]](死于前1200年)亦以漆木棺[[妇好墓|下葬]]。<ref name="temple 1986 75">Temple (1986), 75.</ref>在[[汉朝]]时期(前202年-220年)有三个官方作坊专为[[漆器]]雕刻而设计;对史学家来说幸运的是,汉朝漆器物件皆题献有其作坊制造地点与日期,例如在今朝鲜[[平壤]][[乐浪郡]]遗址所发现漆碗题献显示它来自[[四川]][[成都]],制造日期精确至55年。<ref>Loewe (1968), 186–187.</ref>
* '''[[叉]]''':叉在中国的使用远较[[筷子]]年代更为久远;考古学家在属早期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前2400年-前1900年)墓地发现骨叉,且在[[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及后来朝代的坟墓陪葬品里皆发现叉子。<ref>Needham (1986), Volume 6, Part 5, 105–108</ref>
[[Imag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white pottery gui (2).jpg|thumb|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鬶,约前2500—前2000年]]
* '''[[陶器|三足陶器]]''':三足陶为独特的陶制容器,其主要在中国北方的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至[[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遗迹中发现。<ref>Stark (2005), 44.</ref>三足陶碗、罐在数个裴李岗遗迹(前7000–前5000年)中出土,包括裴李岗、及[[贾湖]]、水泉、石固、北岗遗迹。<ref>Jin (2007), 28–36.</ref><ref>Zhang (1997), 32–44.</ref>三足烹调器,如空心足鬲与实心足鼎,和饮罐如鬶,都有三个短而粗的构架支柱。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三足陶容器仅在[[台湾]]与[[中南半岛]]被发现。如在班考遗址中的发现,被专家提出了有关于新石器时代的中南半岛与其他中国大陆三足陶器文化的关系。<ref>Miksic et al (2003), 183.</ref><ref>Bellwood (2004), 133.</ref>在陕西华县发现的鸟型三足陶器,<ref>Howard (2003), 18–19.</ref>及[[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发现的鬶可能与传说中的[[三足乌]]或金乌有关。<ref>An, 67–71.</ref>最早的三足乌描画出现在河南[[庙底沟文化]](前4000–前3000年)的陶器上,<ref>Allan (1991), 31.</ref>在后来的《[[淮南子]]》与《[[史记]]》中亦有描述。<ref>Sterckx (2002), 266.</ref>
*'''[[丝绸]]''':中国于[[中国新石器文化列表|新石器时代]]发明丝绸,而最古老的丝绸可追溯到前3630年在[[河南]]省发现的残片。<ref name="schoeser 2007 17">Schoeser (2007), 17.</ref>[[浙江]][[吴兴区]][[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丝绸品,经推断大约于公元前2570年织成,该品包括丝线、丝带、与绢片。<ref name="schoeser 2007 17"/>在[[安阳]](或[[殷墟]])遗址发现的[[商朝]]青铜碎片,上刻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关于丝绸的书面记录。<ref>Simmons (1950), 87.</ref>
[[File:Instant lamian (cup noodle).jpg|thumb|[[拉面]],与在[[喇家遗址]]发现有4,000年之久的[[粟]]制[[面条]]类似]]
*'''[[小米|粟]]''':在中国北方所发现的多种[[高粱]]与[[粟|狐尾粟]]种可追溯到前8500年之前,这表明了粟种植可能比在亚洲许多区域的稻作更早。<ref>Murphy (2007), 114, 184.</ref>粟开始种植的明确证据在早于前6500年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以及[[贾湖文化]]等遗址发现。<ref>Sagart (2005), 21.</ref>从磁山出土的考古遗迹总共超过300个储藏坑,有80个有粟的残留物,据估计该遗址的总共约可储存100,000公斤的粮食。<ref>Bellwood (2004), 121.</ref>到了前4000年,大多数[[仰韶文化|仰韶]]地区采用密集式粟种植,有著完善的储存坑且精心准备用来掘土收割作物的农具。中国早期种粟农民祖先的成功仍反映在今日许多东亚人种的[[DNA]]上,如研究显示这些农民祖先大约于距今30,000到20,000年前间到达该区域,且其[[结核杆菌|细菌]]的单倍体基因型在今日整个东亚地区人种里仍皆到处可见。<ref>Murphy (2007), 186–187.</ref>
*'''[[面条]]''':2005年,在[[齐家文化]](前2400年-前1900年)[[喇家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4000年前以[[粟]](而不是传统的面粉)制成的面条。由于面条被保存在翻转过来的陶器碗里,在它与它被发现的沉积物间创造出一种真空状态而保留了下来;根据BBC新闻报导,该面条类似于传统中国手[[拉面]]。<ref>{{cite news | author=[[BBC]]新闻 | date=October 12, 2005 | url=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4335160.stm | title=Oldest noodles unearthed in China | publisher=News.bbc.co.uk | accessdate=2008-08-02}}</ref>
*'''[[桨]]''':中国老祖先们自[[中国新石器文化列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知晓用桨;在[[浙江]][[馀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形陶器和六根桨可以追溯到前6000年。<ref>Deng (1997), 22.</ref><ref>Nelson (1995), 85.</ref>另外于1999年,一根长63.4公分(2尺)的桨在[[日本]][[石川县]]出土,可追溯到前4000年。<ref>{{cite web | publisher=[[The Japan Times]] | date=February 10, 1999 | url=http://www.trussel.com/prehist/news110.htm | title=Oldest oar unearthed from Ishikawa ruins | accessdate=2008-08-13}}</ref>
*'''[[龟卜]]''':考古学家从[[贾湖遗址]]所发现的龟壳是最古老的骨卜证据。这些壳内含有大小不一、色泽不一、数目不等的鹅软石,并钻有小孔,显示原本这些小石原本是成对绑在一起的。在约可追溯到前4000年-前3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甚至到湖南、[[四川]]、[[江苏]]、及[[陕西]]皆有类似的发现。<ref>Liu (2007), 65.</ref>这些由龟壳骰大部分由陆龟(考古学家鉴别为[[食蛇龟]]<ref>Liu (2007), 126.</ref>)的壳制成。<ref>Wu (1990), 349–365</ref> 这些骨卜骰出土数量众多,例如在贾湖遗址发现70个,江苏邳县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遗址及[[山东]]柳临、王因[[标准遗址]]发现52个。<ref name="huang 2002 20 27"/>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壳骰在祭祀庆典里用来作为节拍伴舞、或作为医疗的工具、甚或作为一连串传统占卜的引物。<ref>Liu (2007), 66.</ref>
*'''[[犁|三角犁]]''':在[[太湖]]附近[[马家浜文化]]发现的三角形石犁可追溯到大约前3500年。在附近的[[良渚文化|良渚]]和马桥遗址也发现了大致同时期的犁。学者大卫·R·哈里斯(David R. Harris)说,这表明在固定、可能是在江边修筑的田地上较密集耕作技术在当时已经开发了。根据学者牟永抗与宋兆麟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三角犁被认为许多种,是从河姆渡和罗家角发现的圆锹分离而来,而松泽文化发现的小犁则介于其中。后良渚犁使用畜力牵引。<ref>Harris (1996), 427–428.</ref><ref>[http://http-server.carleton.ca/~bgordon/Rice/papers/YouXiuling99c.rtf You] (1999), 1–8.</ref>
[[File:LongjiTerraces.jpg|thumb|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龙脊种[[稻]]的梯田]]
*'''[[稻|稻谷]]''':2002年,一群中日联合考古小组的报告指出于中国东部发现驯化稻种的植物化石似乎可至少追溯到前11,900年。然而,植物化石年份数据由于潜在的污染问题在某些方面有争议。<ref>Murphy (2007), 187.</ref>该数据显示稻米很可能在前7000年就已经在[[长江]]流域中部种植,一如[[湖南]][[承德]]八十壋彭头山文化出土所示。到了前5000年,稻米于靠近[[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所驯化,当时先民们已知在锅里煮饭。<ref>Murphy (2007), 187–188.</ref>虽然直到[[明朝]]末年(1368年-1644年),粟类仍是中国北方的最重要的农作物,然而早在1世纪就曾尝试将稻米从南方地区引入北方的[[渤海]]湾地。据Brook (2004)的研究,明清时期的[[北直隶]]地区的稻米生产量以[[隆庆]]、[[崇祯]]和[[雍正]]年间为最高。直至[[17世纪]]清代学者[[朱彝尊]]还注意到,稻米在北方社会仍很不受欢迎,北方人不喜欢吃稻米,认为吃了稻米会生疾病。<ref>Brook (2004), 81–89, 97.</ref>目前,稻米仍是主要[[南华|华南]]与[[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以及[[韩国]]、[[日本]]的主食。
[[Image:Masque Shang Musée Guimet 1107.jpg|thumb|left|[[商朝]]晚期[[象牙]]雕刻文物上的饕餮图形]]
* '''[[饕餮]]''':饕餮为出土文物上的装饰图形面具。最早的饕餮原型在[[湖南]][[高庙]]遗迹(前5400–前4800年)中于1991年发现。饕餮图形亦在[[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500年)、[[山东]][[龙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石家河文化]](前2500–前20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前2200–前1600年)的陶器、玉器文物上出现。<ref name="he 2002 52 59">He (2002), 52, 59</ref>最复杂的新石器时代饕餮图形来自[[良渚文化]](前3000–前2000年)反山及瑶山遗迹的玉礼器上。<ref name="li 1991 42 48">Li (1991), 42–48.</ref>山东龙山文化、[[二里头]]青铜文化出土文物上所见的饕餮为晚商(约前1600年-前1050年)的中间发展过程图形。<ref name="he 2002 52 59"/><ref name="li 1991 42 48"/>尽管饕餮图形在晚商青铜器上皆可见,到了[[西周]]中期(前1050年-前771年)便迅速的从文物上消失了。<ref name="li 1991 42 48"/>“饕餮”一名最初在《[[左传]]》出现,而最早对饕餮的文字上描述与其它在青铜器上的出现来自《[[吕氏春秋]]》。<ref name="he 2002 52 59"/>
[[File:Shang skull with saw cuts.JPG|thumb|[[郑州]]商城二里岡遗迹(前1600—前1400年)出土的带锯痕头颅器皿]]
*'''[[盐|用盐]]''':学术界仍在争论[[山西]][[运城]]可追溯到前6000年前的发现是否为盐最早的使用记录。<ref>{{cite web | url=http://www.ajcn.org/cgi/content/full/81/2/341 | title=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diet: health implic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 publisher=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 accessdate=2008-7-5}}</ref>而关于制盐有力的考古证据则归[[重庆]]中坝遗址,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历史记录显示,盐铁垄断往往会提供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且一直到20世纪为止,仍然是重要的国家财政来源。<ref>{{cite web | url=http://www.pnas.org/cgi/reprint/102/35/12618.pdf?ck=nck | title=Rowan Flad et al. |date=2005 | id=12618–12622}}</ref><ref>{{cite web | url=http://www.sciencenews.org/view/generic/id/6523/title/A_Seasoned_Ancient_State_Chinese_site_adds_salt_to_civilizations_rise | title=A seasoned ancient state: Chinese site adds salt to civilization's rise | publisher=Sciencenews.org | accessdate=2008-7-5}}</ref>西汉桓宽于前1世纪所著《盐铁论》,写的正是涉及国家垄断盐铁生产与分配的辩论。
[[Fil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pottery ding.jpg|thumb|[[仰韶文化]](约前5000年-前3000年)用于烹调的陶制[[鼎]]]]
*'''[[丝绸]]''':目前最古老的丝绸是[[湖南]]省出土的绸片,来自[[中国新石器时代]],可追溯到前3630年。<ref name="schoeser 2007 17">Schoeser (2007), 17.</ref>于[[浙江]][[吴兴区]][[钱山漾遗址|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绸制品有绸片、细丝带、丝线等,约于前2570年制造。<ref name="schoeser 2007 17"/>[[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青铜碎片上的铭刻是已知首次关于丝绸的[[甲骨文|书面记录]]。<ref>Simmons (1950), 87.</ref>
* '''[[大豆|大豆种植]]''':大豆种植始于纪元前2000年中国东北,但学者几乎肯定实际上更早。<ref>Murphy (2007), 121.</ref>学者刘克顺(Ke-Shun Liu)等人于1997年研究指出,大豆最初起源于中国,并于约纪元前3500年自野生驯化。<ref>Siddiqi (2001), 389</ref>到5世纪,大豆大量在亚洲东部栽培,但一直到20世纪为止该作物都没有超越这一地区。<ref>Murphy (2007), 122–123.</ref>中国大豆种植及使用的书面记录可追溯到至少[[西周]]。<ref>Murphy (2007), 135.</ref>
* '''[[骷髅杯|头盖饮器]]''':最早的两个头盖饮器考古证据来自[[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遗迹。<ref name="hao 1992 95 99">Hao (1992), 95–99.</ref>其次在[[二里岗]]青铜文化遗迹的东北角,该地发现了近100个头盖废积物,主要来自年轻男性,其头盖被割下一半至眉骨位置,年代可追溯到前1460–前1384年。<ref>Luo (2004), 42.</ref><ref>Loewe (1999), 166.</ref>这些头盖饮器主要来自战犯,并用于早期[[商朝|商人]][[祭祖]]仪式。有关于头盖饮器在文字上描述,在《[[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史记]]》、《[[说苑]]》及《[[战国策]]》皆记载了同样一个事件,即[[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一位叫[[智伯]](死于前455年)的[[晋国]]人被杀了之后,其头盖被敌人漆成饮具享用。<ref name="hao 1992 95 99"/><ref>[http://www.nucba.ac.jp/cic/pdf/njlcc032/02ZHAO.pdf Zhao] (2001), 21–42.</ref>
* '''[[蒸|蒸锅]]''':考古发掘显示,中国先民利用蒸气做饭作菜是始于陶制炊具:甗(与眼睛的眼同音)。甗是由两个器皿组成。上为底部带孔的乘器甑(与赠送的赠同音),覆盖在有三袋足基座、乘水、称之为鬲(与直立的立同音)的锅上并附锅盖。目前最古老的甗是于[[半坡]]遗址出土,于前5000年前制造。<ref>Chen (1995), 198.</ref>在长江下游区域,甑首先于[[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前4500年)与[[良渚文化]](前3200年-前2000年)出现,被用来蒸饭;在许多良渚文化遗址亦有许多甗出土,其中3个在[[江苏]]南部绰墩与罗墩村遗址里发现。<ref>Cheng (2005), 102–107.</ref>在[[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遗址亦发现3个大型甗。<ref>Underhill (2002), 156 & 174.</ref>在[[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时期,代表不同炊具 — 包括甗 — 的符号皆被雕刻在铜制器皿表面。<ref>Underhill (2002), 30.</ref>这种情况在公元前13世纪的[[妇好墓]]里所发掘出的甗亦是如此。<ref>Underhill (2002), 215 & 217.</ref>
[[Imag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painted basin (1).jpg|thumb|来自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前5000年-前3000年)自[[陕西]]出土的瓮棺盖子,主要用于埋葬小孩]]
*'''[[舟形木棺]]''':又称独木棺。船棺是华南地区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安葬方法。最早为数不多的舟形木棺是在[[浙江]][[嘉兴]]崧泽文化(前4000年-前3000年)遗址的92座坟墓里为考古学家所发现,而在东部沿海的[[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中期遗址亦有类似的发现。<ref name="luan 2006 49 55"/>2006年,[[四川]][[成都]]出土了一套长6.84米的船棺,年代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ref>{{cite web | url=http://en.epochtimes.com/news/6-12-17/49439.html | title=3000-Year-Old Boat Coffin Contents Suggest Owner of Prominence | publisher=大纪元时报 | accessdate=2008-08-3}}</ref>
*'''[[瓮棺]]''':最早的瓮棺证据是在前7000年前[[贾湖遗址|贾湖]]早期遗址所发现,一共有32个瓮棺出土,<ref>Hu (2005), 159.</ref>另一个早期发现则在[[陕西]][[老官台文化|老官台]]。<ref name="luan 2006 49 55"/>在[[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区域,大约有700个瓮棺出土。这些瓮棺样式与形状超过50多种。这些瓮棺主要是用来埋葬小孩使用的,不过偶尔也会有大人,如[[河南]]伊川、鲁山、[[郑州]]出土所示。<ref name="wang 1997 93 96"/>后来内含小孩大人葬丧瓮棺是在[[河南]]洪山庙发现。<ref>Liu (2007), 132.</ref>大部分瓮棺上皆钻附小孔,考古学家认为是让灵魂进出之用。<ref>{{cite web | url=http://www.cultural-china.com/chinaWH/html/en/History617bye1969.html | title=Red Pottery Urn Coffin | publisher=cultural-china.com | accessdate=2008-08-3}}</ref>根据《礼记》记载,入殓陶土制棺材是在神话时代所使用,<ref>Legge (2004), 108.</ref>瓮棺埋葬一直延续到[[汉朝]](前202年-220年)才逐渐消失。<ref name="luan 2006 49 55"/>大部分始于[[战国时代]](前403年-前221年)的瓮棺皆在[[河北]]与[[辽宁]]出土。<ref>Zheng (2005), 48.</ref>


==先秦==
==先秦==
在新石器时代之后考古挖掘首先出现在中国的发明,特指是在[[商朝]](前1600年-前1050年)期间或之后者,列于下方。
{{main|中国先秦发明列表}}
*'''[[针灸]]''':针灸,是将针头插入穴位以达成治疗与减轻疼痛的传统[[中医学]]疗法。它在前3世纪到2世纪([[战国时代]]至[[汉朝]])完成的著作《[[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到。<ref name="omura 15">Omura (2003), 15.</ref>已知最古老针灸用针是[[金]]子做的,是在西汉(公元前202-后9年)中山靖王[[刘胜]](殁于前113年)墓中发现;目前所知最古老、描述针灸的石雕是在东汉(25年-220年);而已知最古老的[[针灸铜人]]是在[[宋朝]](960年-1279年)王惟一于1027年完成的「天圣铜人」。<ref>Omura (2003), 19 & 22.</ref> 针灸目前仍用于治疗小儿夜尿症,即所谓[[尿床]]症状。<ref>Helmer (2006), 51, 107, & 120.</ref>
在新石器时代之后考古挖掘首先出现在中国的发明,特指是在[[商朝]](前1600年-前1050年)期间或之后者,有:[[针灸]]、[[生肖]]、[[日本清酒|醴酒]]、[[编钟]]、[[铸铁]]、[[高炉]]、[[熔铁炉]]、[[地图学|经济地图]]、[[蹴鞠]]、[[筷子]]、[[弩|手持弩]]、[[马带|胸式马带]]、[[抛石机|牵引抛石机]]、[[风筝]]、[[营养失调|通过适当食疗矫正营养缺乏病症]]、[[针孔相机]]、[[斗栱]]、[[织布机]]、[[星表]、[[刀币]]、[[铲币]]、[[方位|以颜色对应方位]]、[[兵书|兵家理论书]]、[[伞|折叠伞]]、[[笙]]、[[古琴]]、[[围棋]]、[[六博]]等等。
[[Image:Zodiaco Chino.jpg|thumb|[[隋朝]](581年-618年)年间制造的[[铜镜]],显示[[生肖|12生肖]];12生肖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前403年-前221年)]]
*'''[[生肖]]''':在过去提到12生肖的文献中最早最完整的版本与现今版本略有不同(例如,龙不存在,其位置由虫代替)。<ref>Zhao (2000), 6–9.</ref>每种动物与一相[[地支]]相匹配,并记录在竹简上。这种竹简即是[[睡虎地秦简]]之一,可追溯到前4世纪晚期;<ref name="loewe 1999 847">Loewe (1999), 847.</ref>在天水放马滩亦有此发现,可追溯到前3世纪后期。<ref name="loewe 1999 847"/>在这些考古发现之前,东汉[[王充]](27年-97年)在1世纪期间所著《[[论衡]]》提供了最早并广为流传的完整12生肖循环。<ref>Sterckx (2002), 66–67.</ref><ref>见《[[论衡]]》[[:s:论衡/14|物势篇第十四]]与[[:s:论衡/66|言毒篇第六十六]]</ref>对后世的[[突厥]]、[[蒙古]]、[[哈萨克]]族历法皆有影响。<ref>Lewis (1994), 10.</ref><ref>Gleadow (2001), 89.</ref><ref>Svanberg (1989), 211.</ref>
*'''[[日本清酒|醴酒]]''':从[[巴比伦尼亚]]到[[古埃及]]的古代世界中普通[[啤酒]]酒精含量仅有的4%到5%,而在[[西方世界]]一直要到12世纪[[蒸馏酒]]在[[意大利]]制造出来,酒精含量才达到11%以上。<ref>Temple (1986), 77 & 103.</ref>中国古人自[[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即开始消耗普通啤酒,甚至在殷商[[甲骨文|骨卜铭文]]中提到它是一种献祭给神明的贡品。<ref name="temple 1986 77">Temple (1986), 77.</ref>学者罗伯特·坦普尔(Robert Temple)写道:「普通啤酒的主要问题是米粒内含的[[淀粉]]不能[[酿酒|发酵]]。几千年前,人们发现发芽中的稻作里含有一种物质(现在知道这种[[酶|酵素]]叫做[[淀粉酶]]<ref>淀粉酶,古称「曲蘖」</ref>),这种物质将谷物中的淀粉降解为糖,而糖可稍后再发酵。这是世界各地酿造古啤酒的基础。」<ref name="temple 1986 77"/>然而,于前1000年左右,中国老祖先们酿制出一种酒精饮料,其酒精含量高于11%。这种新酒精饮料在整个[[周朝]](约前1050-前256年)[[中国古典诗歌|诗歌]]里皆被提及。<ref>例如《[[楚辞]]》[[:s:楚辞/招䰟|招魂篇]],原文:「……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又见《[[尚书]]》[[:s:尚书/说命下|说命下]],原文:「……若作酒醴,尔惟麴糵……」</ref><ref name="temple 1986 77"/>这种新制程酿制出小米酒,而坦普尔介绍说:「这包括磨碎的半熟米(或偶尔使用小米)谷物,已让其[[发霉]]。这些霉所制造的淀粉消化酶比起发芽中谷物里的淀粉酶更有效率。[这种饮料]因此是一种霉加[[酵母]]的混合物。中国先民们将之与熟米在水中混合,这结果酿出了啤酒。淀粉酶将淀粉降解成糖而酵母将之发酵成酒。」<ref name="temple 1986 77"/>古人发现,若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更多熟米则酒精含量增加。<ref name="temple 1986 78">Temple (1986), 78.</ref> 这种制程与日后日本人利用来酿造[[日本清酒|清酒]](或称日本酒)制程一模一样。<ref>Temple (1986), 77–78.</ref>
* '''[[编钟]]''':最早的一套完整编钟,共十六枚,出土于[[山西]][[曲村]]晋侯墓地中的8号[[晋侯稣编钟|晋侯稣]]墓。<ref>Wang (2007), 8 & 26.</ref>这套十六枚钟上共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描述了晋侯稣在一次[[周厉王]]领导下征战参与。<ref>Xu (1996), 197 fn. 20, 204.</ref><ref>Li (2006), 86.</ref>晋侯稣墓为加速器质谱(AMS)14测年技术限制在前815–前786年。<ref>Guo et al. (1996), 1112–1114.</ref>早在周代(约前1050—前771年),就出现了能发出两个不同[[音高]]的编钟。<ref name="temple 1986 199 200">Temple (1986), 199–200.</ref>于前433年下葬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六十四枚编钟]],四十七件能敲出小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其余十六件能敲出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钟的前身为金属量谷器;前6世纪后,编钟还曾作为[[度量衡]]的基准,中国的度、衡、量、容积之单位皆以钟的音声乐调确立标准,如《[[国语]]》所言。<ref name="temple 1986 199">Temple (1986), 199.</ref>钧,2.1米长的调音器为钟长度的标准单位。钟本质上为古代[[十二律]]中的[[音叉]],后为十二个定音管所取代。<ref name="temple 1986 199 200"/> 在制作金属编钟的过程,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不同金属合金的合理比例、物质的弹性与厚度、密度、直径、曲线、铸造温度及冷却速率等。<ref name="temple 1986 200 201">Temple (1986), 200–201.</ref>
[[Image:Wushu saber.jpg|thumb|一把[[刀 (兵器)|中国刀]];其材质为合成[[钢]],是[[熟铁]]与[[铸铁]]的混合产物。这种钢在6世纪前用来锻造[[中国剑|剑]]也用来锻造[[镰刀]]]]
*'''[[铸铁]]''':由熔融[[生铁]]所制造出的铸铁,目前所确认的考古证据,是在[[周朝]](前1122年-前256年)前5世纪早期,最古老的样本是在[[江苏]]省六合县中一处陵墓所发现;尽管如此,考古学家所发现最早的[[高炉]]和[[熔铁炉]],是在[[汉朝]](前202年-220年)[[汉武帝]](约前141年-前87年)于前117年颁行国家垄断铁的生产之后;学者唐纳德·瓦格纳(Donald Wagner)指出,迄今无任何古老的[[锻铁炉|锻铁]]制程出土的一种可能原因是因为政府垄断铁的生产制造,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1世纪为私人商贾及地方行政的权益方才废止,此举消灭了对过去在世界其他地区仍旧使用之持续、低效锻铁过程的任何需要。<ref name="wagner 7 36 37 64 68">Wagner (2001), 7, 36–37, 64–68.</ref><ref>Ebrey, Walthall, and Palais (2006), 30.</ref><ref>Gernet (1996), 69.</ref><ref>Wagner (1993), 335.</ref><ref name="pigott 1999 177">Pigott (1999), 177.</ref>瓦格纳指出,大部分早期中国的铁工具由于考虑到生产铸铁的经济负担较轻,故以铸铁制造,而相较之下大部分[[中国军事史|铁制武器]]皆以更昂贵的[[熟铁]]与[[钢]]制造,这意味著「武器的高性能至关重要」,并倾向使用后者打造。<ref>Wagner (1993), 336.</ref>
*'''[[高炉]]''':尽管在中国所发现的[[铸铁]]制工具和武器可追溯到前5世纪,不过所发现最古老生产[[生铁]]的中国高炉是建于前3到2世纪,其生产出来的生铁可在[[熔铁炉]]中重熔和精炼成[[铸铁]],而早期发现绝大多数的高炉遗址是在[[汉朝]](前202年-220年)[[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前87年)随著[[汉朝历史|前117年国家垄断盐铁业的确立而建造]];大部分建于前117年前铁工遗址仅作[[铸造厂]]之用,而这些铸造厂将四散于远离人口中心许多偏远地区里高炉冶鍊出的产品铸造成铁。<ref name="wagner 7 36 37 64 68"/><ref>Pigott (1999), 183–184.</ref>
[[Image:Earthenware architecture models, Eastern Han Dynasty, 6.JPG|thumb|left|一座[[东汉]](25年-220年)时期熔铁炉陶土陪葬模型;先民们自古代起就在使用[[熔铁炉]]。]]
*'''[[熔铁炉]]''':学者文森特·C·毕翰道(Vincent C. Pigott)指出,熔铁炉在中国至少在[[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就已存在,<ref name="pigott 1999 191">Pigott (1999), 191.</ref>而学者唐纳德·C·瓦格纳(Donald C. Wagner)写道,某些[[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可能已被[[铸铁|直接铸入模具]],不过在[[汉朝]](公元前202-后220年)大部分铁,即使不是全部,在高炉熔鍊者皆在熔铁炉再熔过;其目的是使[[冷风]]于底部注入[[风口]]管,经过酬载(即[[木炭]]、废铁、或[[生铁]])倒下处顶部送出,空气在到达炉底前就被预热成了[[热风]],铁在炉底融化并稍后被注入适当的模具以铸造。<ref>Wagner (2001), 75–76.</ref>毕翰道指出,即使在现代的熔铁炉,有时注[[氧]]过多足以导致[[脱碳]],这将导致低碳铁的疙瘩在炉内出现,类似于[[锻铁炉]]里的[[熟铁]];虽然古人约在铸铁出现([[春秋时期]],前722年-前481年)的同时(约前500年)鍊出了熟铁(毕翰道表示,这毫无疑问的是从熔铁炉产生),然而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锻铁炉在中国曾经存在过。<ref name="pigott 1999 177 191">Pigott (1999), 177 & 191.</ref>
* '''[[地图学|经济地图]]''':在[[天水]][[秦国]]墓中出土的[[放马滩]]七幅战国地图,年代可追溯到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战国晚期]](前403–前221年),徐美苓(Mei-ling Hsu)指出其中两幅以[[嘉陵江]]流域为中心的地图描绘出数个木料聚集处与采集地点的测量距离,能视为古经济地图。这两幅出土地图早于后来[[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约前64–约24年)所绘制的经济地图。<ref name="hsu 1993 92-93">Hsu (1993), 92-93.</ref>
[[Image:Bellows (PSF).svg|thumb|left|[[风箱]]在中国并不只是应用在[[冶金史|冶金]]上,它亦用在[[化学武器]]上]]
*'''[[化学武器|使用风箱、芥末烟雾、和石灰进行化学战]]''':如在前4世纪[[墨家]]信徒的书面描述,先民们于[[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即将[[芥末]]植物(不要与现代[[芥子气]]混淆)烧结成球应用于战争中作为一种毁灭性战剂。<ref name="temple 1986 215">Temple (1986), 215.</ref>在[[攻城战]]时,攻城的一方往往会在[[挖坑道|城墙下挖坑道]]以破坏防守方的防御工事。<ref name="temple 1986 215"/>如墨家的书面描述,防守方亦可选择开凿竖井以与敌方的地下隧道交会,并在此连在火炉的风箱可用来将燃烧中的芥末和其它植物产生的毒气打进竖井。<ref>见《[[墨子 (书)|墨子]]》[[:s:墨子/备穴|卷十四备穴]]</ref><ref name="temple 1986 215"/>[[汉朝|汉]](前202年-220年)末178年为对抗[[黄巾之乱|农民起义]],汉朝战车驭者利用便携式风箱将[[石灰|石灰烟]]打向敌方,最终将之击败。<ref name="temple 1986 217">Temple (1986), 217.</ref>粉状石灰也用在抛射[[催泪瓦斯]]炸弹上,如[[宋朝]](960-1279年)[[岳飞]](1103年-1142年)在1135年利用它非常成功地讨灭杨么;根据其战役记述,当时石灰在空气中形成大雾,杨部「贼兵不能开目」。<ref>见《[[老学庵笔记]]》[[:s:老学庵笔记/卷一|卷一]],原文:「鼎澧群盗如钟相、杨么(乡语谓幼为么)……官军乃更作灰炮,用极脆薄瓦罐,置毒药、石灰、铁蒺藜于其中,临阵以击贼船,灰飞如烟雾,贼兵不能开目。欲效官军为之,则贼地无窑户,不能造也,遂大败。……」</ref><ref name="temple 1986 217"/>
[[Image:Shuihu5.PNG|thumb|一幅15世纪[[明朝]](1368年-1644年)木刻印本《忠义水浒传》的[[蹴鞠]]插图]]
*'''[[蹴鞠]]''':身为现代[[足球]]的前身,蹴鞠由两种历史文献:《[[战国策]]》(于前3世纪至前1世纪编纂)<ref name="战国策蹴鞠">见《[[战国策]]》[[:s:战国策/卷08#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卷八]],原文:「……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踘者……」</ref>与[[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的《[[史记]]》(于前91年发表)<ref name="史记蹴鞠">见《[[史记]]》[[:s:史记/卷069|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第九]],原文:「……临灾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ref>中首次提及。<ref name="speak 1999 32">Speak (1999), 32.</ref>这两种史书皆记载,在[[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齐国]]首都[[临淄]]的老老少少皆喜欢参与多人蹴鞠,以及其他如[[斗鸡]]等消遣活动,<ref name="战国策蹴鞠"/><ref name="史记蹴鞠"/><ref name="speak 1999 32"/>玩蹴鞠除了身为平民的一种娱乐性体育竞技外,它也被视为是一种军事训练活动及一种让士兵保持身体健康的手段。<ref name="speak 1999 32"/>司马迁<ref name="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见《[[史记]]》[[:s: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而骠骑尚穿域蹋鞠。……」</ref><ref>Watson (1961 II), 178.</ref>与[[班固]](32年-92年)在其《[[汉书]]》<ref name="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见《[[汉书]]》[[:s:汉书/卷055|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原文:「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ref>中皆写道大将[[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在带领其部队攻击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后,让其士兵建造一座球场以便蹴鞠之用。<ref name="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ref name="汉书卫青霍去病传"/><ref name="speak 1999 32"/>
[[Image:Wooden and plastic chopsticks.jpeg|thumb|木制与橡胶制筷子]]
*'''[[筷子]]''':史家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于《史记》中所记商[[纣王]]是第一位自[[象牙]]制出筷子的人,时间于前11世纪;<ref>见《[[史记]]》[[:s:史记/卷038|宋微子世家]],原文:「……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ref>考古所发现最古老的筷子出土于安阳侯家庄1005号商墓,铜制,约可追溯到前1200年。<ref>{{cite journal | last=Lu | first=Maocun | title=An Introduction to Chopsticks | journal=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 year=2004 | volume=No. 1 | pages=209-216. | issn=1006-2335}}</ref><ref name="chopstick_italian">{{cite web|url=http://italian.cri.cn/441/2008/06/19/43@104984.htm |title=Le due leggende sulle bacchette cinesi |publisher=Italian.cri.cn |date=2008-06-19 |accessdate=2009-07-14}}</ref>到了前600年,筷子的使用已经传播到云南([[大理]]大波那),<ref>Lu (2004), 209–216.</ref><ref name="chopstick_italian"/>到了1世纪则传播到蒙古[[托夫省]]。<ref>{{cite web | url=http://depts.washington.edu/silkroad/museums/ubhist/xiongnu.html | title=The National Museum of Mongolian History | publisher=华盛顿大学 | accessdate=2008-07-20}}</ref>已知书面上最早提到筷子的使用是[[韩非]]于前3世纪所撰之《韩非子》。<ref>见《[[韩非子]]》[[:s:韩非子/喻老|喻老]]篇,原文:「……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ref><ref name="needham volume 6 part 5 104 footnote">Needham (1986), Volume 6, Part 5, 104, footnote 161.</ref>
[[Image:ChineseCrossbow.JPG|thumb|一把前2世纪[[汉朝]]制手持、带扳机的[[弩]]<ref name="you 1994 80"/>]]
*'''[[弩|手持弩]]''':在中国,青铜[[弩]]箭可追溯到前5世纪中期、位于[[湖北]]云台山的一处[[楚国]]墓葬遗址。<ref>Wagner (1993), 153, 157–158.</ref>最早装有青铜板机的手持弩,可追溯到前6世纪、位于当时[[鲁国]]首都[[山东]][[曲阜]]的第3号与第12号墓。<ref name="you 1994 80">You (1994), 80.</ref><ref>{{cite web | url=http://www.atarn.org/chinese/bjng_xbow/bjng_xbow.htm | title=A Crossbow Mechanism with Some Unique Features from Shandong, China | publisher=Asian Traditional Archery Research Network | author=Stephen Selby | year=2001 | accessdate=2008-08-20}}</ref>其它早期发现的弩是在[[湖南]]扫把塘第138号墓里发现,可追溯到前4世纪中期。<ref>Mao (1998), 109–110.</ref><ref>Wright (2001), 159.</ref>首先于《[[三国志]]》中提及的[[连弩]],于1986年在湖北秦家嘴第47号墓里发现,可追溯到前4世纪左右。<ref>Lin (1993), 36.</ref>最早于[[马陵之战|战斗中]]使用手持弩的文字证据,可追溯到前4世纪。<ref>见《[[百战奇略]]》[[:s:百战奇略/卷03|卷三]]</ref><ref name="wright 2001 42">Wright (2001), 42.</ref>有著复杂青铜扳机机关的手持弩亦在[[秦始皇]](约前221年-前210年)陵墓里[[兵马俑]]上发现,与后来[[汉朝]](前202年-220年)出土样品类似,而在汉朝所描述弩手认识到队列操练,某些甚至武装到[[骑兵#中国/蒙古|骑兵]]上,而汉朝学者将很多次[[汉匈战争]]胜利的原因归功于弩箭集射。<ref>Needham (1986), Volume 5, Part 6, 124–128.</ref><ref>Lewis (2000a), 45.</ref>晁错(约前200年-前154年)于前169年写了一篇奏章上呈汉文帝,该奏章中涵盖了他认为汉弩优于[[匈奴]]弓的主张。<ref>见《[[汉书]]》[[:s:汉书/卷049|卷四十九 爰盎晁错传第十九]]</ref><ref>Di Cosmo (2002), 203.</ref>与其他设计出弩的同时期文明交叉比较,[[古希腊]]人有一种称之为[[:en:gastraphetes|gastraphetes]]的希腊弩(字义为「腹弓」,[[:File:Gastraphetes.jpg|得名于射手得用其腹部顶住弩柄后端凹面处]]),这种弩在[[希罗]]的《武器制造法》(Belopoeica,写就于1世纪)一书中提及,<ref>Campbell (2003), 3–6</ref>然而许多学者断言手持弩(一如在中国发明者)一直到10世纪才现身于欧洲。<ref>Needham (1986)Volume 5, Part 6, 170–172</ref><ref>Brodie & Brodie (1973), 20 & 35.</ref><ref>DeVries (2003), 127–128.</ref>不像中国发明的弩那样,希腊弩笨重体积巨大故它需要支架以让其保持固定,例如得将其架设在防御城墙上或者使用可移动的支架。<ref>Campbell (2003), 4.</ref>
[[Image:Cernuschi Museum 20060812 147.jpg|left|thumb|一座[[隋朝]](西元581-618年)时期[[牛]]拉[[车]]的雕像]]
*'''[[马带|胸式马带]]''':古代世界从始至终,颈式马带被人们使用于驾驭拉车的马匹身上;然而这种马带大大限制马匹的能力,此乃因那种设计会不断地揪住马颈造成呼吸困难而使之无法挥洒自如。<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2 305">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305.</ref><ref name="temple 1986 20">Temple (1986), 20.</ref>一幅可追溯到西元前4世纪、来自[[楚国]]的[[漆器|漆奁]]上的图案,显示了已知最早将轭置放在横跨马胸部的使用范例。这种枷带有靷,连接到古战车车辕上。<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2 310">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310.</ref><ref name="temple 1986 21">Temple (1986), 21.</ref>横跨马胸、质地坚硬的轭逐步为靳所取代,而这是从[[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以来墓葬浮雕和盖砖常常描绘的主题。<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2 308 312">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308–312.</ref>最后,[[马鞅]]终于在中国诞生,时间至少不晚于西元5世纪。<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2 319 323"/><ref>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22–23.</ref>
* '''[[抛石机|牵引抛石机]]''':最早的抛石机是人力牵引式抛石机,最先是在西元前5至4世纪的中国[[战国时代]](前403—前221年)被发展;抛石机的操作是由人力拉动连在与木架上的旋转轴分开的一根长木杆绳索,使杆的另一端将石弹抛出;到了9世纪,一种人力配重式混合抛石机,采用人力和绕轴旋转重力,在[[中东]]、[[地中海]]与[[北欧]]被使用;到了12世纪,完善的配重式抛石机在[[阿尤布王朝]]的[[叙利亚]]与[[埃及]]出现(为Mardi bin Ali al-Tarsusi所描述),并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使用;到了13世纪,配重式抛石机被[[蒙古]]可汗[[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引入[[中国]],并在1267—1273年的[[襄樊之战]]中使用。<ref>Chevedden (1998), 179–222.</ref><ref>Turnbull (2001), 9, 45–46.</ref><ref>Chevedden (1999), 36.</ref>
[[File:Chinese Kite.jpg|left|thumb|正在飞翔的风筝]]
*'''[[风筝]]''':一如《[[墨子 (书)|墨子]]》所著,[[鲁国]][[公输班]](活跃西元前5世纪)用木头雕成鸟形在空中飞行3天,<ref>见《[[墨子 (书)|墨子]]》[[:s:墨子/鲁问|鲁问篇]],原文:「……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ref>其基本上就是个风筝;据记载,风筝在[[梁武帝]](约西元502-549年)京城[[南京|台城]]为[[侯景]](死于西元552年)所围时曾被用作求救信号,<ref>见《独异志》[[:s:独异志#卷中|卷中]],原文:「梁武帝大清三年,侯景反,围台城,远近不通。简文与太子大器为计,缚鸢飞空,告急于外。……」</ref>,而与此类似以风筝用于军事信号的记述可见于[[唐朝]](西元618-907年),<ref>见《[[新唐书]]》[[:s:新唐书/卷210|列传第135藩镇魏博]]</ref>与[[金朝]](西元1115-1234年);<ref>见《[[金史]]》[[:s:金史/卷113|卷一百一十三 列传第五十一]],原文:「……城上悬红纸灯爲应,约灯起渡壕,又爲围者所觉。又放纸鸢,置文书其上,至北营则断之,以诱被俘者。识者谓前日纸灯、今日纸鸢,宰相以此退敌难矣。……」</ref>风筝作为一种消遣,可追溯至[[北魏]](西元386-534年)时期的[[敦煌]]壁画,而描写同样用途的文字叙述,可见于[[宋朝]](960年-1279年)与[[明朝]](1368年-1644年)的文献。<ref>宋代表性著作见宋徽宗《宣和风筝谱》</ref><ref>例如明[[徐渭]]《风筝诗》:「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我亦曾经放纸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ref><ref>Day & McNeil (1996), 295.</ref><ref>Needham (1986), 577–578.</ref>
[[File:Principles of Correct Diet, Yuan Dynasty, 1330.jpg|left|thumb|[[忽思慧]]出版于1330年([[元朝]])的《[[饮膳正要]]》卷头插画;标题「食疗诸病」,在中国,这种看法可向前延伸到至少3世纪。<ref name="temple 1986 131"/>]]
*'''[[营养失调|通过适当食疗矫正营养缺乏病症]]''':早在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前的记录显示,周朝宫廷聘用了食医。<ref>见《[[周礼]]》[[:s:周礼/天官冢宰|天官冢宰]],原文:「……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凡君子之食,恒放焉。……」</ref><ref name="temple 1986 131">Temple (1986), 131.</ref>首次以有规律的饮食来控制某些症状的明确描述可见于[[汉]](前202年-220年)末[[张仲景]](约150-约219年)所作《[[金匮要略]]》一书。<ref>见《[[:s:金匮要略|金匮要略]]》</ref><ref name="temple 1986 131"/>虽然张仲景不懂[[维生素]]的真正性质,他开立处方中的食品现今已为世人所知富含某些特定的维生素,而这些结果是在其大量试误后才发现对人有助益的。<ref name="temple 1986 131"/>[[唐代]](618年-907年)诗人[[韩愈]](768年-824年)观察到营养缺乏病症:[[脚气病]](由于缺乏维生素B<sub>1</sub>产生)在[[长江|江南]]远较江北更为普遍,<ref>见《[[:s: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原文:「……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ref>这考察结果在20世纪证实。<ref name="temple 1986 131"/>[[元朝]](1271年-1368年)饮膳太医[[忽思慧]](活跃于1314年-1330年)出版其著作《饮膳正要》,汇编了过往与此主题相关的大量书面材料。<ref name="temple 1986 131"/>在书中,忽思慧鉴识出两类型的脚气病(今日称为「湿性」与「乾性」脚气病)并开立富含维生素B1和以及他种维生素的食疗调补方。<ref name="temple 1986 131"/>后来,[[克里斯蒂安·艾克曼]](1958年-1930年)在1929年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其发现脚气病是因为缺乏至关重要的维生素B<sub>1</sub>的不良饮食习惯所造成。
[[Image:Pinhole-camera.svg|thumb|[[针孔相机]]的原理:从物件发出的光通过一个小孔形成倒影]]
*'''[[针孔相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西元前384-322年)观察到,介于树叶间的细缝可如小针孔般投射部分[[日蚀]]的影像到地面上。<ref name="clee 2005 6">Clee (2005), 6.</ref>他亦利用带小针孔的金属板来完成相同的实验。<ref name="clee 2005 6"/>恰好活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之前、[[诸子百家]]时代[[墨家]]的创始人[[墨子]](西元前470-前391年),在其《[[墨经]]》(大概是其弟子所编)之中描述了个针孔相机。<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82">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1, 82.</ref>《墨经》表示了「端」(针孔)是一处空洞「像在描绘皇旗上的太阳月亮般煦煦照射」,在此影像可在中心交叉点上下颠倒地投射,而该交叉点「影响影像大小」。<ref name="墨子经说下">见《[[墨子 (书)|墨子]]》[[:s:墨子/经说下|经说下]],原文:「...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与[[:s:墨子/经下|经下]],原文:「...景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ref><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82"/>《墨经》所述似乎与[[伊壁鸠鲁主义|伊壁鸠鲁学说]]中所述光线如何行进入眼符合(而不是如在[[毕达哥拉斯主义]]般反之亦然),<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85">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1, 85.</ref>因为墨经指出,从「受光照射的人」反照出的光辉,通过针孔后变得颠倒,即「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82"/>阿拉伯学者[[海什木]](西元965-1039年)在其《[[光学书]]》(撰于西元1021年)中写到有关他的[[暗箱]]实验;而该实验后来由[[沈括]](西元1031-1095年)跟进。沈括是根据[[唐朝]](西元618-907年)《[[酉阳杂俎]]》一书作者[[段成式]](死于西元863年)所述[[塔]]倒影现象所做的辨正。<ref>见《[[酉阳杂俎]]》[[:s:酉阳杂俎/卷四|卷四 物革]],原文:「咨议朱景玄见鲍容说,陈司徒在扬州,时东市塔影忽倒。老人言,海影翻则如此。」以及《[[梦溪笔谈]]》[[:s:梦溪笔谈/卷03|卷三辨证一]],原文:「...《酉阳杂俎》谓『海翻则塔影倒』,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ref><ref>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1, 97–98.</ref>
[[File:Earthenware architecture models, Eastern Han Dynasty, 11.JPG|thumb|[[汉朝]](前202年-220年)了望塔的陶瓷模型,显示[[斗拱]]托架的使用]]
*'''[[斗栱]]''':斗栱是一种[[中国建筑|中式建筑物]]特有的[[建筑托架]]。古人至少自[[西周]](约前1050年-前771年)以来,就将它置于介于立柱顶与横梁间,用以支撑典型中国三层建筑的内凹式屋顶。<ref name="fletcher 693">Fletcher (1996), 693.</ref>每个斗栱由木制、在每边承重木块(斗)支撑双弓形臂(拱)组成。<ref name="fletcher 693"/>斗栱也被用于装饰和礼仪,而非皆具有支撑的实际用途,如建于1049年[[开宝寺琉璃塔]]的实心砖[[塔]]。由[[宋朝]](960年-1279年)[[将作监]][[少监]][[李诫]]于1103年所刊行的《[[营造法式]]》[[:File:Yingzao Fashi 3.JPG|插图介绍并描述了斗栱]]。<ref>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3, 100.</ref>
[[File:Tiangong Kaiwu Drawloom.jpg|thumb|left|一部巨大的[[织布机]]用于大量纺织,本图取自1637年[[宋应星]]出版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织布机]]''':经考证最早织布机纺织品是来自[[楚国]],可追溯日期约为前400年。<ref name="broudy 1979 124">Broudy (1979), 124.</ref>大多数学者将织布机归属于中国古代发明,尽管某些学者推测其为古[[叙利亚]]的发明,此乃因在[[杜拉欧罗普斯]](Dura-Europos)城遗址所发现的织布机纤维被认为是256年之前之作。<ref name="broudy 1979 124"/><ref>Forbes (1987), 218 & 220.</ref>学者迪特尔·库恩(Dieter Kuhn)指出,对来自[[汉朝]](前202年-220年)文献与纺织品的一项分析证明,那时样式华丽的织物也是利用织布机缝制而成。<ref name="beaudry 2006 146">Beaudry (2006), 146.</ref>到了6世纪,可以肯定织布机已传入[[波斯]]。<ref name="broudy 1979 124"/>学者埃里克·布劳迪(Eric Broudy)声称,在17世纪之前,几乎没有任何证据可证明织布机在[[欧洲]]使用,而小型织布机据说于15世纪由让·勒卡拉布里亚(Jean le Calabrais)所发明。<ref>Broudy (1979), 130–133.</ref>而学者玛丽·卡罗琳·鲍崔(Mary Carolyn Beaudry)则持不同观点,她指出织布机在中世纪被应用于[[意大利]]丝绸业。<ref name="beaudry 2006 146"/>
* '''[[星表]]''':最早的星表为前4世纪天文学家[[齐国]]人[[甘德]]与[[魏国]]人[[石申]]所编制,大约比[[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约前190–约前120年)的星表早两个世纪。<ref>Needham (1986), Volume 3, 295.</ref><ref name="bowman 2000 594">Bowman (2000), 594.</ref> 星表成了中国天文学上的重要工具,天文学家[[张衡]]的星表编入了2500颗亮星与124个认可的星官。<ref name="crespigny 2007 1050"/><ref name="balchin 2003 27">Balchin (2003), 27.</ref>
* '''[[刀币]]、[[铲币]]''':Robert S. Wicks指出贝壳曾在商代(约前1600—约前1050年)时期作为原始钱币。<ref>Wicks (1992), 28.</ref> 到了周朝(约前1050—前256年),不同形状的青铜钱币,如易于用绳子穿起来方孔或圆孔的环钱,<ref>Hartill (2005), 80–83.</ref> 与同时期的独特刀币、铲币成了通用的货币;据考古表明,它们主要用于春秋至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的[[燕]]、[[齐]]、[[赵]]、[[韩]]、[[楚]]、[[梁]]、[[秦]]各国。<ref>Hartill (2005), 4–76.</ref>司马迁(前145—前86年)在他的《史记》写道龟壳、贝、刀与金曾在古代作为货币。<ref>Hartill (2005), 4.</ref>
* '''[[方位|以颜色对应方位]]''':在中国古代建造祭坛时常将五色土施于五方。<ref>Isabel (1995), 370.</ref><ref>Li (2002), 54. (For photo of Altar of Land and Grain five different soil colors).</ref><ref>Twitchett (1998), 874.</ref>最早的考古例子证据来自[[安徽]][[双墩]]的[[春秋时期]](前771—前481年)古墓。<ref>[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6/26/content_8440385.htm Tomb.1 of Shuangdun burial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hinese). [[Xinhua]]. Retrieved on 2008-[[July 25|7-25]] </ref> “五色”一名在《[[尚书]]》与《[[左传]]》出现,而最早关于运用五色(即南红、中黄、东青、西白、北黑)的记载来自成书于战国时期(前403—前221年)的《[[考工记]]》,<ref>Shao (2002), 52.</ref> 到了前2世纪中期因缺《冬官》,才把《考工记》编入《[[周礼]]》一书。<ref>Ko (2007), 265.</ref><ref>Lewis (2006), 177.</ref><ref>Loewe (1999), 457.</ref>
* '''[[兵书|兵家理论书]]''':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为[[孙子]](活跃于前6世纪)所撰的《[[孙子兵法]]》。<ref>Giles (2007), VII–VIII.</ref> 最早有关孙子的文字记载是不晚于前122年所编的《[[淮南子]]》,<ref>Giles (2007), XIV.</ref> [[司马迁]]在前109—前91年所撰的《[[史记]]》中为孙子立传。<ref>Giles (2007), XI–XII.</ref>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副本是1972年[[山东]][[临淄]]汉墓中出土的[[银雀山汉简]],墓主人约前140年—前118年下葬。银雀山汉简还包括了孙子后裔[[孙膑]]所撰的《[[孙膑兵法]]》。<ref name="tan 2002 18">Tan (2002), 18.</ref>
[[Image:Borehole.jpg|thumb|left|一座现代的地热钻井;古人凿井始于[[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以取得[[天然气]]作为燃料来煮沸[[卤水]]产生[[盐]]。]]
*'''[[天然气|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罗罗伯特·坦普尔(Robert Temple)声称,保守估计约在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中国人最早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和灯。<ref name="temple 1986 78"/>他指出,从上古到西元前1世纪([[汉朝]]时期)为提取[[卤水]]所进行系统化[[钻探]],结果在[[四川]]意外发现了许多的出产天然气的「火井」。<ref name="temple 1986 78"/>根据2世纪的记载,这导致古人系统化地寻找天然气。<ref name="temple 1986 78"/>卤水和天然气两者皆[[管道运输|以竹管运送]];自小型钻井流出的天然气可以直接输送到锅炉中作为燃料,在此处可用铸铁锅煮沸并蒸发卤水以提取盐,不过从深达2000英尺(610米)抽出的刺鼻天然气得需先与空气混合以免发生爆炸。<ref name="temple 1986 78 79"/>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把天然气先输送到一座置于低于地平面3米(10英尺)、木制大型锥状气室里,由另一个管道输送空气,从而把该气室转化成一种大型[[化油器|汽化机]]。<ref name="temple 1986 78 79"/>为避免瓦斯突然过剩造成火患,一个附加的「冲天笕」被当成[[排气系统]]使用。<ref name="temple 1986 79">Temple (1986), 79.</ref>
* '''[[伞|折叠伞]]''':虽然阳伞在古[[巴比伦]]、[[古希腊|希腊]]和[[古罗马|罗马]]普遍存在,不过史上第一个有关于带机械滑杆并可折叠的伞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国祚不长的[[新朝]](9-23年),当时[[王莽]](约9-23年)在21年时要求匠人将之安装在仪式用四轮马车上。<ref>见《[[汉书]]》[[s:汉书/卷099下|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原文:「或言黄帝时建华盖以登仙,莽乃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金瑵羽葆,载以秘机四轮车,驾六马,力士三百人黄衣帻,车上人击鼓,挽者皆呼「登仙」。莽出,令在前。成官窃言:『此似软车,非仙物也。』」</ref><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2 70">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70.</ref>[[汉朝]](前202-220年)学者服虔于2世纪时注释道可折叠的伞备有可蜷曲的关节,供其延展或缩回。<ref>《汉书》服虔注:「盖髙八丈,其杠皆有屈膝,可上下屈伸也」</ref><ref>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70–71.</ref>实际上王莽时期(或稍晚时期)可折叠雨伞残骸已于考古挖掘汉代[[乐浪郡]](位于今[[北朝鲜]])王光墓时出土。<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2 71"/>然而,有强烈的证据支持可折叠伞早在前6世纪[[周朝]](前1122-256)时期就已出现,一如考古发掘出土,可追溯到那时的[[洛阳]]青铜制带沟槽、滑座、插销的复杂枢纽所建议。<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2 71">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71.</ref>到了[[曹魏|魏朝]](220-265年),常见伞面已由丝绸制变换到[[桑树]]皮厚油纸制,虽然当时仍能找到丝绸制伞。<ref name="temple 1986 96">Temple (1986), 96.</ref>
[[Image:sheng.london.arp.jpg|thumb|演奏家郭艺在[[泰晤士河]]畔吹笙]]
*'''[[笙]]''':使用金属活塞鼓风[[管风琴|管风琴乐器]]在[[西方世界|西方]]已有悠久的历史。<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211"/>这是一项[[亚历山大港历史|希腊亚历山大港居民]]的发明,并由[[古罗马]]工程师[[维特鲁威]]于西元前1世纪晚期[[建筑十书|详细描述]],虽然目前大众提到它时更常联想到[[基督教礼拜仪式]]。<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211">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1, 211.</ref>不过,西方管风琴没有利用上[[簧片]],而中国古代[[口琴乐器]]则有。<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211"/>中国古乐器:[[笙]],传统上使用[[竹]]管制造,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周朝]](西元前1050-前256年)的《[[诗经]]》。<ref>见《[[诗经]]》[[:s:诗经/宾之初筵|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原文:「……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s:诗经/鹿鸣|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原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s:诗经/鼓锺|小雅‧谷风之什‧鼓锺]],原文:「……鼓锺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ref><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211"/>笙被认为是[[口琴]]、[[小风琴]]、[[六角手风琴]]、[[手风琴]]、和所有其他簧风琴乐器的鼻祖。<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211"/>在西元13世纪时[[伊斯兰国家|西域大食]]发明了簧管风琴,而德国辛里奇.塔克斯多夫(Heinrich Traxdorf,活跃于西元15世纪)在西元1460年左右于[[纽伦堡]]重造了一把。<ref>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1, 211–212.</ref>学者认为,中国古笙在19世纪向西传播经过了[[俄罗斯]],鉴于它当时在[[圣彼得堡]]的记述。<ref name="needham volume 4 part 1 211"/>
[[File:Bodhisattva musicien Musée Guimet 2418.jpg|left|thumb|[[北魏]](西元386–534年)[[菩萨]][[古琴|抚琴]]像,出土于[[山西]],藏于[[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古琴]]''':以西方观点来说,古琴是来自中国、世界上最古老的[[齐特琴]]弦乐器,并至少自[[商朝]](约西元前1600-前1050年)就已存在,鉴于出土的商朝[[卜骨]]上刻有[[wiktionary:琴|琴]]字的[[甲骨文]](为目前所知最古老的铭文)。<ref name="san diego museum">{{cite web | author=San Diego Chinese Historical Museum. (2001年5月 - 8月) | url=http://www.sdchm.org/exhibit_template.php?exhibit=Gu%20Qin:%20Traditional%20Chinese%20Zithers | title=Gu Qin: Traditional Chinese Zithers | publisher=Sdchm.org | accessdate=2008-08-03}}</ref>古琴最古老的样本是出土自[[曾侯乙]](西元前433年)[[墓]];学者[[博·拉文格林]](Bo Lawergren)认为,它可能从像[[箜篌]]这种中东[[竖琴]]发展而来,而箜篌最早出土样本是在[[新疆省]][[且末县]],可追溯到西元前400-前200年。<ref>{{cite web| url=http://www.silkqin.com/09hist/origins.htm | title=Origins of the Qin | publisher=silkqin.com | accessdate=2008-08-22}}</ref>许多学者表示它在[[周朝]](西元前1050-前256年)时期流行,而已知最古老的成文古琴[[指法乐谱]]可追溯到[[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ref name="san diego museum"/>当自唐朝以来文人雅士将古琴尊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以及[[沈括]]将其描述为「九客」之一时,<ref>见《[[梦溪笔谈]]》章节不详,原文:「……游于泉,舫于渊,俯仰于茂木美荫之间,与之酬酢于心月之所寓者:琴、棋、禅、墨、丹、茶、吟、谈、酒,谓之九客。……」</ref>它后来演变成与古[[绅士|仕绅]]阶层高度相关的一种乐器;<ref>Lian (2001), 20.</ref>它甚至成为某些绘画艺术品中的特色,[[:File:Songhuizong8.jpg|如在西元12世纪由宋徽宗本人所作《听琴图》]]。
[[Image:Go board.jpg|thumb|right|[[围棋]]]]
*'''[[围棋]]''':虽然古代传说(可能[[汉朝]]后人所托伪作)记载神话时代的[[尧]]造了围棋,<ref>见《世本》清张澍稡集补注本·作篇,原文:「……尧造围棋,丹朱善之。……」</ref>不过现有文献中得知围棋自至少西元前10世纪的[[周朝]]就已经存在(西元前1050-前256年),并且甚至以书面形式为[[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年)、<ref name="论语弈">例如,见《[[论语]]》[[:s: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篇]],原文:「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ref>[[孟子]](西元前371-前289年)<ref name="孟子弈">见《[[孟子 (著作)|孟子]]》[[:s:孟子/离娄下|离娄下]],原文:「……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ref>所提到,虽然孔孟两者皆对围棋稍稍抱持著负面看法。<ref name="论语弈"/><ref name="孟子弈"/><ref>Lasker (1960), xiii.</ref><ref>Shotwell, Yang, and Chatterjee (2003), 133.</ref>
[[File:Earthenware figures playing liubo, Han Dynasty.JPG|thumb|一对[[东汉]](西元25-220年)时期、正在玩[[六博]]的墓刻雕像]]
*'''[[六博]]''':现已佚失的棋盘游戏六博,其游戏的大部分对现今千方百计去解密该游戏怎样玩的学者仍是个谜;它与赌博及占卜两者的关连性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游戏。<ref name="Loewe">Loewe (1986), 141.</ref><ref name="loewe 1968 144 145">Loewe (1968), 144–145.</ref>最早的两个六博棋盘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国|中山]]3号墓中发现。<ref name="li 2004 8 9 13">Li (2004), 8–9 & 13.</ref><ref>Handler (2001), 181.</ref>与之类似可追溯西元前4世纪中叶的发现,亦在[[湖北]][[江陵]][[楚]]197号与314号墓中发现。<ref name="li 2004 8 9 13"/><ref>Loewe (1999), 839.</ref>许多[[西汉]](西元前202-后9年)时期墓葬的六博棋盘已为考古学者所发现;,1块木制棋盘在[[江苏省]]江都市出土;1块木制棋盘在湖北凤凰山8号墓发掘;一整套漆器六博在[[湖南]][[马王堆]]3号墓出土;一漆器棋盘于[[云南]]大坟头1号墓;一铜制棋盘于[[广西]][[西林]]。<ref>Li (2005), 66–68.</ref>在汉朝时期,对一局六博终局占卜徵兆的争论导致当时仍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与吴国太子刘贤之间的斗殴。刘贤后来丧生,这挑起了其父吴王刘濞掀起[[七国之乱]](西元前154年)造反。<ref>见《[[史记]]》[[:s:史记/卷106|卷106 吴王濞列传 第46]],原文:「……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ref><ref name="Loewe"/>历史学家迈克尔·洛伊由此断言,一套六博棋子布局象徵著中国古代的物质观:[[五行]]。<ref name="loewe 1968 144 145"/>
*'''[[重型带犁板铁犁]]''':虽然在中国,古人何时使用简易木制犁的确切时代一定较后面日期更早,不过目前所发现最早的铁犁可追溯大约至西元前500年[[周朝]](西元前1122-前256年)时期。当时的原始铁犁底部是平坦、V型、且装有木杆与手把。<ref name="greenberger 2006 11">Greenberger (2006), 11.</ref><ref>Bray (1978), 9 & 19–21.</ref>到了西元前3世纪,铸铁铸造技术的改善导致重型带犁板铁犁的发展,一如[[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时期墓刻砖等等艺术作品所示。<ref name="greenberger 2006 11"/>犁板让古人在翻土同时利用手推车两侧的犁板将泥推到两边,使得[[犁头]]不为土壤所阻塞。<ref>Greenberger (2006), 11–12.</ref>虽然现今出土的[[战国时期]](西元前403-前221年)犁头与犁架除铁铲大部分以木制,易于腐朽,不过到了汉朝时期的犁头与犁架整件已完完实实都是铁制,且其上装有犁板可将土翻起。<ref>Wang (1982), 53–54.</ref>


==秦汉至宋元==
==秦汉至宋元==

2012年2月26日 (日) 09:26的版本

一把于战国 (约前403年-前221年)或汉朝早期 (约前202年220年)制造的、带底盘嵌银的中国青铜机关(木制部分已经腐烂消失)。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某些发明最重要的发源地,这包括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包括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下表包括四大发明以及其他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发明。中国人独创的发明涉及机械学水力学数学,这些学问应用在计时、冶金天文农业工程乐理工艺导航、以及军事上。时至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中国已拥有先进的冶金技术,包括高炉和熔铁炉,而工匠汉朝前202年220年)才掌握百炼钢铣铁重熔的技巧。后来在宋朝960年1279年)复杂经济制度的崛起促使了如纸币的发明。中国人至少在10世纪之前发明的火药引发了一系列独一无二的发明的诞生,如火枪、地雷、水雷手铳、爆炸炮弹、多节火箭、以及带气动翼及爆炸酬载物的火箭弹。中国古航海家靠著十一世纪发明的指南针及一世纪发明的尾等发明的帮助,让船隻得以穿越远洋到达非洲东部埃及[1][2][3]。至于水力钟表机构,古代中国人自8世纪起已使用擒纵机械,而自11世纪起使用环状传动链条。中国老祖先们亦建造了由水车舵轮驱动的大型木偶剧院,以及由明轮所驱动的侍酒机器人

于约前7000年形成的裴李岗文化彭头山文化代表了最古老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4],在许多第一批史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发明中,发现了半月形和矩形石刀、石锄头和石锹、、米和大豆等农作物、养蚕缫丝、夯土结构、以白灰土坯抹地的建筑、辘轳的发明、陶器泥条盘筑法的发明、陶器三角架与夯土结构、以及为占卜用途所发展的祭器与骨卜器具[5][6]学者白馥兰(Francesca Bray)认为约在龙山文化时期(约前3000年 - 前2000年),人们驯化了肉牛水牛,龙山时代灌溉或高产作物的缺乏,充分显示当时只有种植旱地谷物「仅只有在精心耕种下」才能使农作物高产,而这又揭示了中国老祖先在龙山文化时期就懂得使用,这也解释了农业生产高效的原因。此使得中华文明于商朝时期(约前1600年-前1050年)兴起[7]。后来如多管播种机曲辕犁的发明,使得中国农作产量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本列表的目的在列出首先在中国发展的科技发明,故并不包括中国与外国接触过程中流入的技术,如从伊斯兰中东流入的风车或自早期近代欧洲流入的望远镜。本列表亦不包括在其他地方开发、后来由中国独立发明的科技,如里程表链式泵。由于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是最早发明书写或历法的国家,故中国的发明如汉字书写农历不需在下面述及。同理,条目如戏曲中国数学中国建筑下表并不赘述。本条目亦不应当成中国发现的自然现象 — 如人体内器官生理、其他生物、世界环境、以及目前的太阳系 — 列表来看待。

目录 四大发明 - 史前 - 先秦 - 秦汉至宋元 - 明清至近代 - 书目 - 参见 - 参考资料

四大发明

下面列出李约瑟(1900-1995年)所称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依照该发明在中国出现顺序排列。

造纸

汉武帝时代(前141年-87年)用来包装纸的纤维织料残片

虽然照古书记载,东汉25年220年)宦官蔡伦63年121年)发明了造纸过程,并建立了造纸新材料的使用,不过在中国发现的古老填充及包装纸制品 — 如天水放马滩地图 — 可追溯至前2世纪;[8]时至3世纪,做为书写媒介的纸已广泛为大众所使用,它取代了传统但更昂贵的媒介如竹简帛书、木板、以及可后来入窑烧硬的湿黏土板等。[9][10][11][12][13]目前所知最早、上书文字的纸片是在阿拉善盟查科尔帖的一处烽火台遗迹里发现。当时正值110年,汉朝军旅在一次匈奴南侵后放弃驻防该地。[14]105年由蔡伦确立的造纸过程中,将桑树树皮、麻纤维、旧亚麻布、与渔网混合物加水煮烂,均匀搅拌成泥;然后置入带芦苇织成底垫的木制平板木筛以捞起纸浆,这可在稍后抖掉水分并摊在阳光下晒乾;K.S.汤姆表示该制程后来以压制过滤、精炼、抛光方式逐渐改进,得以生产出表面光滑、质地强韧的纸张。[11][12]

印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已知最古老的印刷书籍,在868年出版(唐朝618年-907年)期间)

雕版印刷: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15]1966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发现了一本微型《陀罗尼佛经》,该经内含唐朝女皇武则天(约690年-705年)颁行的则天文字。学者断定该经不早于704年,后来被珍藏在一座建于751年统一新罗时代的舍利塔里。[16]不过,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书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间刊行的《金刚经》。该经长5.18米(17英尺),卷轴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咸通9年农历4月15日(即868年)。[17]学者李约瑟和钱存训(Tsien Tsuen-hsuin)的记述表示金刚经的书法雕刻远较较早印行的单页版陀罗尼经更为先进,更为精巧。[17]另外,两个最古老的印刷农历日期为877年和882年,它们是在当时佛教圣地敦煌被发现;学者伊沛霞(Patricia Ebrey)写道,某些最早期印刷品为历书的发现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中国老祖先认为计算并标下哪天是否为黄道吉日有其必要。[17][18]

王祯(活跃于1290-1333年)于1313年所著《王祯农书》附撰《造活字印书法》中的插图显示在原型表的区间内依照音韵方式排列的活字

活字印刷宋朝(960年-1279年)沈括是第一位描述活字印刷过程的学者,在他写于1088年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将此发明归于不知名的工匠毕升(990年-1051年)。[19][20][21][22][23]随著烧结陶土字符的使用,沈括描述毕升制作字形、捡字排列、印刷、并在印刷后拆解留待后来使用。[19][23][24]毕升曾尝试木制活字,但木制活字一直要到元朝(1271年–1368年)王祯(活跃于1290年至1333年)的木模才趋完善。王祯亦将文字按照音韵组合置于有小隔间的转轮排字盘以方便捡字。[21][25]至于铜版活字要等到明朝(1368年-1644年)华燧(1439年至1513年)于1490年的印刷作品才趋完美。[26][27]清朝(1644-1912年)山东泰安的学者徐志定于1718年发展出瓷版印刷[28]
古书装订:在9世纪印刷术的降临对古书装订起了革命性变化。在晚唐纸本书经历了从书卷到如摺页成的历程,而它在宋朝(960年-1279年)进一步发展成书页纸张朝中央下折、如现今常见的书般的「蝴蝶」装订;然后到了元朝(1271年至1368年)包住书背装订的部分加了两片书页到书脊并以厚纸罩住保护书背;明朝(1368年至1644年)期间,书终于使用线缝合书背装订。[29]一直到20世纪初,传统的中国线缝装订才改为西式装订。而西式装订是一种以现代印刷机、并行于传统中国印刷方法的替代品,由约翰内斯·古腾堡(约1400至1468年)所发明。[30]

火药

绢画《降魔变》是中国最早的火药火枪使用艺术描绘,于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绘成,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

虽然有证可查的首次火药使用是在五代十国(907年-960年),[31]不过已知最早火药配方的书面记录是在宋朝年间(960年-1279年),由曾公亮、丁度、和杨惟德在1044年《武经总要》里的记述;[32]《武经总要》描述火药用于旋风车炮抛射引火球抛过城墙,或者用铁鍊操作降低甩摆高度以击碎城墙。[33][34][35]由水军船只搭载的霹雳炮(一种用火药弹丸的投石机)使得宋军在1161年采石之战大败金军,而元朝(1271年-1368年)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入侵日本时使用过铁火炮[34]在13和14世纪期间,火药配方杀伤力变得更加强大(硝酸盐含量高达91%),且火药武器更为先进更为致命,这在明朝(1368年-1644年)由焦玉(活跃时期14世纪到15世纪初)与刘基(1311年-1375年)军事著作《火龙经》中充分体现。该书于刘基死后不久完成并由焦玉作序于1412年在南阳出版。[36]

指南针

开封展示的勺碗形、用于汉朝(前202年-220年)风水堪舆指南针模型;该模型的历史真实性一直受到李书华(1954年)的质疑。[37]

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圣罗伦索特诺奇提特兰,一件来自奥尔梅克时代的古老赤铁矿手工艺品可追溯到大约前1000年,显示在当时中美洲有可能使用天然磁石的指南针,远较在中国所描述者年代更为久远。然而奥尔梅克文明中并不懂得如何提炼生铁,中国老祖先当时已发现如何提炼生铁,并将之与天然磁石接触以进行磁化。[38]古文献对天然磁石吸引铁以制备磁铁的描述于《管子》、[39]吕氏春秋》、[40]和《淮南子[41]中提及。[42][43][44]到了汉朝(前202年-220年)开始使用指南北天然磁石磨制的勺碗状指南针,用来占卜风水堪舆,尚未用在导航方面。[45][46][47]东汉王充(27年-约97年)在其所著《论衡》卷17是应篇第52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48][49]虽根据根据李约瑟(1986)的研究,《论衡》卷16乱龙篇第47说提及另外两处相同文字提及磁铁吸力,[50]但学者李书华(1954)认为那是天然磁石,并指出,《论衡》中并没有明确提及磁铁。[37]宋朝(960年-1279年)的沈括在其1088年著述《梦溪笔谈》中是第一位准确地描述地磁偏角(即磁北与正北间的差异)和利用磁化的绣花针做成的指南针的人,[51]朱彧(活跃于12世纪)在其1119年发表的《萍洲可谈》中是第一位具体提到利用指南针在海上航行的人。[52][22][46][53][54][55][56][57]然而,在此之前,1044年出版的《武经总要》描述了指南鱼:铁片或者钢片制成鱼状,放入炭火烧红,尾指北方斜放入水,便形成热剩磁的指南针,可放在盛水的碗内,透过剩磁与地磁感应作用指南。《武经总要》记载该装置与纯机械的指南车并用于导航。[58][59][60][61]

史前

中国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依笔画顺序列于下面。

周朝(前10世纪至前9世纪)的青铜礼钟
一把来自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韩国的青铜,这类型的武器自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已经存在
米酒容器
商朝的鹿纹装饰玉器
  • 玉礼器: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有大量的玉器出土。最早的玉器来自位于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前6200–前5400年);玉石雕刻工艺在红山文化(前3500–前3000年)时期达到了顶峰,如牛河梁遗迹;在长江下游地区,玉器首先出现于马家浜崧泽文化(前5000–前3200年),并盛行于良渚文化(前3200–2000年);在长江中游地区,玉器在大溪文化中期与屈家岭文化(前4000–前2600年)出现,到了石家河文化(前2600–前2000年)时期得到了普及化;在黄河下游地区,玉器年代可追溯到大汶口龙山文化(前4300–前2000年)时期,[65]但在更早的后李文化(前6500–前5500年)遗迹中也出现过玉器。[66]安徽凌家滩遗迹,还发现了玉版八卦图,年代可追溯到前2500年。[67]后世人将不同形状的玉器称之为圭、璋、璧、琮、琥、璜六种礼器,在《周礼》中陈述过;[68]最早的璧、璜型玉器皆在红山文化牛河梁及东山嘴遗迹中出土;琮型玉器在良渚文化反山及瑶山遗迹中大量被发现;圭型玉器也在龙山文化大量被发现,如大城山遗址;璋、琥型玉器出现最晚,在商遗迹的二里岗殷墟曾各发现一个。[69]
  • 长方形棺椁:目前最早的木棺残馀的证据是在陕西宝鸡北首岭4号墓发现,可追溯到前5000年。而明确的长方形木棺证据可于半坡遗址152墓里发现。半坡棺的主人是一位4岁大的女童,长1.4米,宽0.45-0.55米,木板厚度为3-9公分。至少在前3000年,在山东诸城呈子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的12座墓葬中发现了有木椁者10例。[70][71]根据在《礼记[72]、《荀子[73]、《庄子[74]中的记述,木棺往往使用超过一层以上的木材加厚以彰显死者的身分地位;且这样的木棺已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有双重木质棺椁(一棺一椁结构)为浙江普安桥良渚文化(前3400年-前2250年前);棺椁由两重发展到三重,成为地位、权力和身份的指示物,最早的三重棺(一棺二椁结构)是于山东临朐西朱封与泗水尹家城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遗址所发现。[75]双层棺结构到了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仍旧使用,这样的例子有曾侯乙墓出土的双重木质漆棺,[76]内蒙古匈奴贵族墓葬中也发现了双重结构棺。[77]
  • :戈是在新石器时代从从农业石器发展而来。考古学家在河南苗店镇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遗址发现石制的戈。自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两件可追溯到前2500年的玉制武器显示戈在当时,亦有象征权力的礼仪之器。[78]第一个青铜戈出现在青铜时代早期二里头遗址,[78]是截至2002年为止被发现超过200个青铜文物中的两件,[79]在同一地点还发现了3个玉戈。[80]总共有72件青铜戈在安阳侯家庄1004号墓被发现,[81]而有39件玉戈在妇好墓以及50多件玉戈在金沙遗址被发现。[78]戈是(约前1600年-前1050年)(约前1050年-前256年) 时期步兵基本的武器,虽然它有时为古战车打前锋的乘员所使用。该武器可向下或向内挥甩,分别可钩或砍伤敌人。[82]在早期汉朝(前202年-220年),军事用途的青铜戈发展已受到限制(主要是礼仪上点缀);它在汉朝由于铁制的降临慢慢被淘汰。[83]
  • 鼍鼓:由黏土制成、可追溯到前5500年-前2350年之前的鼓已在东起山东西至青海这广阔地域里的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里为考古学家们所发现。在古文纪录里,鼓是用来担任迎神驱鬼的功能,并常常用于祭祀与礼仪。[84]以鼍皮(即扬子鳄鳄鱼皮)制鼓作为仪礼用途纪录可见于《诗经·大雅·灵台》篇。[85][86][87]在古代,扬子鳄可能居住于中国东部沿海,包括山东南部。最早的鼍鼓,由木框以鳄鱼皮覆盖而成,是在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遗址、以及于许多山东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遗址、山西南部陶寺文化(前2300年-前1900年)遗址为考古学家所发现。[88]
  • 酿酒:考古学家在河南贾湖文化遗址发现了位于陶罐中有9,000年之久的残馀发酵酒。[89][90][91][92]化学试验(包括气相液相色层分析质谱、红外光谱、以及稳定同位素分析)显示发酵酒成分为山楂和野生葡萄、蜂蜡蜂蜜、以及稻米。考古学家发现5,000年后密封在商朝与西周青铜容器里的药草酒及筛选稻或粟饮料,经分析鉴别出包含了特制或粟、以药草、花、以及有可能放松香调味。[92][93]考古学家发现这些样本的化学组成类似中国现代米酒葡萄酒等里的稻米、蜂腊、单宁酸、多种草药及山渣。[94]
宋朝红色镶金箔漆盘,12到13世纪早期
  • 生漆:生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即为中国人所利用,它的来源是漆树树皮乳胶。[95]河姆渡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4500年)遗址出土[96]的木胎红漆碗,是考古学家目前所知最早的漆器。[97]学者鲁维一(Michael Loewe)表示,许多在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现的棺材似乎皆已上漆,且漆器在当时可能也已经很普及,但是最早保存良好的漆器样品是在东周(前771年-前256年)遗址里发现。[98]然而,学者王仲殊不同意鲁维一的观点,他表示最早保存良好的漆器物件是1977年在辽宁夏家店下层文化(约前2000年-前1600年)遗址所挖掘出土者。该物件为红漆酒樽,外表为商朝古铜酒樽形状。[96]王仲殊指出,许多为考古学家发现的商朝时期(前1600年-前1050年)漆盒漆盘残片有著外覆纹与饕餮纹黑漆,以红漆作底的设计。[96]商朝王后妇好(死于前1200年)亦以漆木棺下葬[99]汉朝时期(前202年-220年)有三个官方作坊专为漆器雕刻而设计;对史学家来说幸运的是,汉朝漆器物件皆题献有其作坊制造地点与日期,例如在今朝鲜平壤乐浪郡遗址所发现漆碗题献显示它来自四川成都,制造日期精确至55年。[100]
  • :叉在中国的使用远较筷子年代更为久远;考古学家在属早期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前2400年-前1900年)墓地发现骨叉,且在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及后来朝代的坟墓陪葬品里皆发现叉子。[101]
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鬶,约前2500—前2000年
  • 三足陶器:三足陶为独特的陶制容器,其主要在中国北方的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遗迹中发现。[102]三足陶碗、罐在数个裴李岗遗迹(前7000–前5000年)中出土,包括裴李岗、及贾湖、水泉、石固、北岗遗迹。[103][104]三足烹调器,如空心足鬲与实心足鼎,和饮罐如鬶,都有三个短而粗的构架支柱。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三足陶容器仅在台湾中南半岛被发现。如在班考遗址中的发现,被专家提出了有关于新石器时代的中南半岛与其他中国大陆三足陶器文化的关系。[105][106]在陕西华县发现的鸟型三足陶器,[107]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发现的鬶可能与传说中的三足乌或金乌有关。[108]最早的三足乌描画出现在河南庙底沟文化(前4000–前3000年)的陶器上,[109]在后来的《淮南子》与《史记》中亦有描述。[110]
  • 丝绸:中国于新石器时代发明丝绸,而最古老的丝绸可追溯到前3630年在河南省发现的残片。[111]浙江吴兴区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丝绸品,经推断大约于公元前2570年织成,该品包括丝线、丝带、与绢片。[111]安阳(或殷墟)遗址发现的商朝青铜碎片,上刻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关于丝绸的书面记录。[112]
拉面,与在喇家遗址发现有4,000年之久的面条类似
  • :在中国北方所发现的多种高粱狐尾粟种可追溯到前8500年之前,这表明了粟种植可能比在亚洲许多区域的稻作更早。[113]粟开始种植的明确证据在早于前6500年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以及贾湖文化等遗址发现。[114]从磁山出土的考古遗迹总共超过300个储藏坑,有80个有粟的残留物,据估计该遗址的总共约可储存100,000公斤的粮食。[115]到了前4000年,大多数仰韶地区采用密集式粟种植,有著完善的储存坑且精心准备用来掘土收割作物的农具。中国早期种粟农民祖先的成功仍反映在今日许多东亚人种的DNA上,如研究显示这些农民祖先大约于距今30,000到20,000年前间到达该区域,且其细菌的单倍体基因型在今日整个东亚地区人种里仍皆到处可见。[116]
  • 面条:2005年,在齐家文化(前2400年-前1900年)喇家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4000年前以(而不是传统的面粉)制成的面条。由于面条被保存在翻转过来的陶器碗里,在它与它被发现的沉积物间创造出一种真空状态而保留了下来;根据BBC新闻报导,该面条类似于传统中国手拉面[117]
  • :中国老祖先们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知晓用桨;在浙江馀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形陶器和六根桨可以追溯到前6000年。[118][119]另外于1999年,一根长63.4公分(2尺)的桨在日本石川县出土,可追溯到前4000年。[120]
  • 龟卜:考古学家从贾湖遗址所发现的龟壳是最古老的骨卜证据。这些壳内含有大小不一、色泽不一、数目不等的鹅软石,并钻有小孔,显示原本这些小石原本是成对绑在一起的。在约可追溯到前4000年-前3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甚至到湖南、四川江苏、及陕西皆有类似的发现。[121]这些由龟壳骰大部分由陆龟(考古学家鉴别为食蛇龟[122])的壳制成。[123] 这些骨卜骰出土数量众多,例如在贾湖遗址发现70个,江苏邳县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遗址及山东柳临、王因标准遗址发现52个。[62]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壳骰在祭祀庆典里用来作为节拍伴舞、或作为医疗的工具、甚或作为一连串传统占卜的引物。[124]
  • 三角犁:在太湖附近马家浜文化发现的三角形石犁可追溯到大约前3500年。在附近的良渚和马桥遗址也发现了大致同时期的犁。学者大卫·R·哈里斯(David R. Harris)说,这表明在固定、可能是在江边修筑的田地上较密集耕作技术在当时已经开发了。根据学者牟永抗与宋兆麟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三角犁被认为许多种,是从河姆渡和罗家角发现的圆锹分离而来,而松泽文化发现的小犁则介于其中。后良渚犁使用畜力牵引。[125][126]
位于广西龙脊种的梯田
  • 稻谷:2002年,一群中日联合考古小组的报告指出于中国东部发现驯化稻种的植物化石似乎可至少追溯到前11,900年。然而,植物化石年份数据由于潜在的污染问题在某些方面有争议。[127]该数据显示稻米很可能在前7000年就已经在长江流域中部种植,一如湖南承德八十壋彭头山文化出土所示。到了前5000年,稻米于靠近长江三角洲河姆渡文化所驯化,当时先民们已知在锅里煮饭。[128]虽然直到明朝末年(1368年-1644年),粟类仍是中国北方的最重要的农作物,然而早在1世纪就曾尝试将稻米从南方地区引入北方的渤海湾地。据Brook (2004)的研究,明清时期的北直隶地区的稻米生产量以隆庆崇祯雍正年间为最高。直至17世纪清代学者朱彝尊还注意到,稻米在北方社会仍很不受欢迎,北方人不喜欢吃稻米,认为吃了稻米会生疾病。[129]目前,稻米仍是主要华南东北以及韩国日本的主食。
商朝晚期象牙雕刻文物上的饕餮图形
  • 饕餮:饕餮为出土文物上的装饰图形面具。最早的饕餮原型在湖南高庙遗迹(前5400–前4800年)中于1991年发现。饕餮图形亦在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500年)、山东龙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石家河文化(前2500–前20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前2200–前1600年)的陶器、玉器文物上出现。[130]最复杂的新石器时代饕餮图形来自良渚文化(前3000–前2000年)反山及瑶山遗迹的玉礼器上。[131]山东龙山文化、二里头青铜文化出土文物上所见的饕餮为晚商(约前1600年-前1050年)的中间发展过程图形。[130][131]尽管饕餮图形在晚商青铜器上皆可见,到了西周中期(前1050年-前771年)便迅速的从文物上消失了。[131]“饕餮”一名最初在《左传》出现,而最早对饕餮的文字上描述与其它在青铜器上的出现来自《吕氏春秋》。[130]
郑州商城二里岡遗迹(前1600—前1400年)出土的带锯痕头颅器皿
  • 用盐:学术界仍在争论山西运城可追溯到前6000年前的发现是否为盐最早的使用记录。[132]而关于制盐有力的考古证据则归重庆中坝遗址,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历史记录显示,盐铁垄断往往会提供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且一直到20世纪为止,仍然是重要的国家财政来源。[133][134]西汉桓宽于前1世纪所著《盐铁论》,写的正是涉及国家垄断盐铁生产与分配的辩论。
仰韶文化(约前5000年-前3000年)用于烹调的陶制
  • 丝绸:目前最古老的丝绸是湖南省出土的绸片,来自中国新石器时代,可追溯到前3630年。[111]浙江吴兴区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绸制品有绸片、细丝带、丝线等,约于前2570年制造。[111]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青铜碎片上的铭刻是已知首次关于丝绸的书面记录[135]
  • 大豆种植:大豆种植始于纪元前2000年中国东北,但学者几乎肯定实际上更早。[136]学者刘克顺(Ke-Shun Liu)等人于1997年研究指出,大豆最初起源于中国,并于约纪元前3500年自野生驯化。[137]到5世纪,大豆大量在亚洲东部栽培,但一直到20世纪为止该作物都没有超越这一地区。[138]中国大豆种植及使用的书面记录可追溯到至少西周[139]
  • 头盖饮器:最早的两个头盖饮器考古证据来自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遗迹。[140]其次在二里岗青铜文化遗迹的东北角,该地发现了近100个头盖废积物,主要来自年轻男性,其头盖被割下一半至眉骨位置,年代可追溯到前1460–前1384年。[141][142]这些头盖饮器主要来自战犯,并用于早期商人祭祖仪式。有关于头盖饮器在文字上描述,在《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史记》、《说苑》及《战国策》皆记载了同样一个事件,即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一位叫智伯(死于前455年)的晋国人被杀了之后,其头盖被敌人漆成饮具享用。[140][143]
  • 蒸锅:考古发掘显示,中国先民利用蒸气做饭作菜是始于陶制炊具:甗(与眼睛的眼同音)。甗是由两个器皿组成。上为底部带孔的乘器甑(与赠送的赠同音),覆盖在有三袋足基座、乘水、称之为鬲(与直立的立同音)的锅上并附锅盖。目前最古老的甗是于半坡遗址出土,于前5000年前制造。[144]在长江下游区域,甑首先于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前4500年)与良渚文化(前3200年-前2000年)出现,被用来蒸饭;在许多良渚文化遗址亦有许多甗出土,其中3个在江苏南部绰墩与罗墩村遗址里发现。[145]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遗址亦发现3个大型甗。[146]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时期,代表不同炊具 — 包括甗 — 的符号皆被雕刻在铜制器皿表面。[147]这种情况在公元前13世纪的妇好墓里所发掘出的甗亦是如此。[148]
来自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前5000年-前3000年)自陕西出土的瓮棺盖子,主要用于埋葬小孩
  • 舟形木棺:又称独木棺。船棺是华南地区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安葬方法。最早为数不多的舟形木棺是在浙江嘉兴崧泽文化(前4000年-前3000年)遗址的92座坟墓里为考古学家所发现,而在东部沿海的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中期遗址亦有类似的发现。[75]2006年,四川成都出土了一套长6.84米的船棺,年代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149]
  • 瓮棺:最早的瓮棺证据是在前7000年前贾湖早期遗址所发现,一共有32个瓮棺出土,[150]另一个早期发现则在陕西老官台[75]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区域,大约有700个瓮棺出土。这些瓮棺样式与形状超过50多种。这些瓮棺主要是用来埋葬小孩使用的,不过偶尔也会有大人,如河南伊川、鲁山、郑州出土所示。[70]后来内含小孩大人葬丧瓮棺是在河南洪山庙发现。[151]大部分瓮棺上皆钻附小孔,考古学家认为是让灵魂进出之用。[152]根据《礼记》记载,入殓陶土制棺材是在神话时代所使用,[153]瓮棺埋葬一直延续到汉朝(前202年-220年)才逐渐消失。[75]大部分始于战国时代(前403年-前221年)的瓮棺皆在河北辽宁出土。[154]

先秦

在新石器时代之后考古挖掘首先出现在中国的发明,特指是在商朝(前1600年-前1050年)期间或之后者,列于下方。

  • 针灸:针灸,是将针头插入穴位以达成治疗与减轻疼痛的传统中医学疗法。它在前3世纪到2世纪(战国时代汉朝)完成的著作《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到。[155]已知最古老针灸用针是子做的,是在西汉(公元前202-后9年)中山靖王刘胜(殁于前113年)墓中发现;目前所知最古老、描述针灸的石雕是在东汉(25年-220年);而已知最古老的针灸铜人是在宋朝(960年-1279年)王惟一于1027年完成的「天圣铜人」。[156] 针灸目前仍用于治疗小儿夜尿症,即所谓尿床症状。[157]
隋朝(581年-618年)年间制造的铜镜,显示12生肖;12生肖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前403年-前221年)
  • 生肖:在过去提到12生肖的文献中最早最完整的版本与现今版本略有不同(例如,龙不存在,其位置由虫代替)。[158]每种动物与一相地支相匹配,并记录在竹简上。这种竹简即是睡虎地秦简之一,可追溯到前4世纪晚期;[159]在天水放马滩亦有此发现,可追溯到前3世纪后期。[159]在这些考古发现之前,东汉王充(27年-97年)在1世纪期间所著《论衡》提供了最早并广为流传的完整12生肖循环。[160][161]对后世的突厥蒙古哈萨克族历法皆有影响。[162][163][164]
  • 醴酒:从巴比伦尼亚古埃及的古代世界中普通啤酒酒精含量仅有的4%到5%,而在西方世界一直要到12世纪蒸馏酒意大利制造出来,酒精含量才达到11%以上。[165]中国古人自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即开始消耗普通啤酒,甚至在殷商骨卜铭文中提到它是一种献祭给神明的贡品。[166]学者罗伯特·坦普尔(Robert Temple)写道:「普通啤酒的主要问题是米粒内含的淀粉不能发酵。几千年前,人们发现发芽中的稻作里含有一种物质(现在知道这种酵素叫做淀粉酶[167]),这种物质将谷物中的淀粉降解为糖,而糖可稍后再发酵。这是世界各地酿造古啤酒的基础。」[166]然而,于前1000年左右,中国老祖先们酿制出一种酒精饮料,其酒精含量高于11%。这种新酒精饮料在整个周朝(约前1050-前256年)诗歌里皆被提及。[168][166]这种新制程酿制出小米酒,而坦普尔介绍说:「这包括磨碎的半熟米(或偶尔使用小米)谷物,已让其发霉。这些霉所制造的淀粉消化酶比起发芽中谷物里的淀粉酶更有效率。[这种饮料]因此是一种霉加酵母的混合物。中国先民们将之与熟米在水中混合,这结果酿出了啤酒。淀粉酶将淀粉降解成糖而酵母将之发酵成酒。」[166]古人发现,若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更多熟米则酒精含量增加。[169] 这种制程与日后日本人利用来酿造清酒(或称日本酒)制程一模一样。[170]
  • 编钟:最早的一套完整编钟,共十六枚,出土于山西曲村晋侯墓地中的8号晋侯稣墓。[171]这套十六枚钟上共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描述了晋侯稣在一次周厉王领导下征战参与。[172][173]晋侯稣墓为加速器质谱(AMS)14测年技术限制在前815–前786年。[174]早在周代(约前1050—前771年),就出现了能发出两个不同音高的编钟。[175]于前433年下葬的曾侯乙六十四枚编钟,四十七件能敲出小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其余十六件能敲出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钟的前身为金属量谷器;前6世纪后,编钟还曾作为度量衡的基准,中国的度、衡、量、容积之单位皆以钟的音声乐调确立标准,如《国语》所言。[176]钧,2.1米长的调音器为钟长度的标准单位。钟本质上为古代十二律中的音叉,后为十二个定音管所取代。[175] 在制作金属编钟的过程,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不同金属合金的合理比例、物质的弹性与厚度、密度、直径、曲线、铸造温度及冷却速率等。[177]
一把中国刀;其材质为合成,是熟铁铸铁的混合产物。这种钢在6世纪前用来锻造也用来锻造镰刀
  • 铸铁:由熔融生铁所制造出的铸铁,目前所确认的考古证据,是在周朝(前1122年-前256年)前5世纪早期,最古老的样本是在江苏省六合县中一处陵墓所发现;尽管如此,考古学家所发现最早的高炉熔铁炉,是在汉朝(前202年-220年)汉武帝(约前141年-前87年)于前117年颁行国家垄断铁的生产之后;学者唐纳德·瓦格纳(Donald Wagner)指出,迄今无任何古老的锻铁制程出土的一种可能原因是因为政府垄断铁的生产制造,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1世纪为私人商贾及地方行政的权益方才废止,此举消灭了对过去在世界其他地区仍旧使用之持续、低效锻铁过程的任何需要。[178][179][180][181][182]瓦格纳指出,大部分早期中国的铁工具由于考虑到生产铸铁的经济负担较轻,故以铸铁制造,而相较之下大部分铁制武器皆以更昂贵的熟铁制造,这意味著「武器的高性能至关重要」,并倾向使用后者打造。[183]
  • 高炉:尽管在中国所发现的铸铁制工具和武器可追溯到前5世纪,不过所发现最古老生产生铁的中国高炉是建于前3到2世纪,其生产出来的生铁可在熔铁炉中重熔和精炼成铸铁,而早期发现绝大多数的高炉遗址是在汉朝(前202年-220年)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前87年)随著前117年国家垄断盐铁业的确立而建造;大部分建于前117年前铁工遗址仅作铸造厂之用,而这些铸造厂将四散于远离人口中心许多偏远地区里高炉冶鍊出的产品铸造成铁。[178][184]
一座东汉(25年-220年)时期熔铁炉陶土陪葬模型;先民们自古代起就在使用熔铁炉
  • 熔铁炉:学者文森特·C·毕翰道(Vincent C. Pigott)指出,熔铁炉在中国至少在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就已存在,[185]而学者唐纳德·C·瓦格纳(Donald C. Wagner)写道,某些铁矿石高炉中熔化可能已被直接铸入模具,不过在汉朝(公元前202-后220年)大部分铁,即使不是全部,在高炉熔鍊者皆在熔铁炉再熔过;其目的是使冷风于底部注入风口管,经过酬载(即木炭、废铁、或生铁)倒下处顶部送出,空气在到达炉底前就被预热成了热风,铁在炉底融化并稍后被注入适当的模具以铸造。[186]毕翰道指出,即使在现代的熔铁炉,有时注过多足以导致脱碳,这将导致低碳铁的疙瘩在炉内出现,类似于锻铁炉里的熟铁;虽然古人约在铸铁出现(春秋时期,前722年-前481年)的同时(约前500年)鍊出了熟铁(毕翰道表示,这毫无疑问的是从熔铁炉产生),然而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锻铁炉在中国曾经存在过。[187]
  • 经济地图:在天水秦国墓中出土的放马滩七幅战国地图,年代可追溯到前4世纪的战国晚期(前403–前221年),徐美苓(Mei-ling Hsu)指出其中两幅以嘉陵江流域为中心的地图描绘出数个木料聚集处与采集地点的测量距离,能视为古经济地图。这两幅出土地图早于后来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约前64–约24年)所绘制的经济地图。[188]
风箱在中国并不只是应用在冶金上,它亦用在化学武器
  • 使用风箱、芥末烟雾、和石灰进行化学战:如在前4世纪墨家信徒的书面描述,先民们于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即将芥末植物(不要与现代芥子气混淆)烧结成球应用于战争中作为一种毁灭性战剂。[189]攻城战时,攻城的一方往往会在城墙下挖坑道以破坏防守方的防御工事。[189]如墨家的书面描述,防守方亦可选择开凿竖井以与敌方的地下隧道交会,并在此连在火炉的风箱可用来将燃烧中的芥末和其它植物产生的毒气打进竖井。[190][189](前202年-220年)末178年为对抗农民起义,汉朝战车驭者利用便携式风箱将石灰烟打向敌方,最终将之击败。[191]粉状石灰也用在抛射催泪瓦斯炸弹上,如宋朝(960-1279年)岳飞(1103年-1142年)在1135年利用它非常成功地讨灭杨么;根据其战役记述,当时石灰在空气中形成大雾,杨部「贼兵不能开目」。[192][191]
一幅15世纪明朝(1368年-1644年)木刻印本《忠义水浒传》的蹴鞠插图
  • 蹴鞠:身为现代足球的前身,蹴鞠由两种历史文献:《战国策》(于前3世纪至前1世纪编纂)[193]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的《史记》(于前91年发表)[194]中首次提及。[195]这两种史书皆记载,在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齐国首都临淄的老老少少皆喜欢参与多人蹴鞠,以及其他如斗鸡等消遣活动,[193][194][195]玩蹴鞠除了身为平民的一种娱乐性体育竞技外,它也被视为是一种军事训练活动及一种让士兵保持身体健康的手段。[195]司马迁[196][197]班固(32年-92年)在其《汉书[198]中皆写道大将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在带领其部队攻击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后,让其士兵建造一座球场以便蹴鞠之用。[196][198][195]
木制与橡胶制筷子
  • 筷子:史家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于《史记》中所记商纣王是第一位自象牙制出筷子的人,时间于前11世纪;[199]考古所发现最古老的筷子出土于安阳侯家庄1005号商墓,铜制,约可追溯到前1200年。[200][201]到了前600年,筷子的使用已经传播到云南(大理大波那),[202][201]到了1世纪则传播到蒙古托夫省[203]已知书面上最早提到筷子的使用是韩非于前3世纪所撰之《韩非子》。[204][205]
一把前2世纪汉朝制手持、带扳机的[206]
  • 手持弩:在中国,青铜箭可追溯到前5世纪中期、位于湖北云台山的一处楚国墓葬遗址。[207]最早装有青铜板机的手持弩,可追溯到前6世纪、位于当时鲁国首都山东曲阜的第3号与第12号墓。[206][208]其它早期发现的弩是在湖南扫把塘第138号墓里发现,可追溯到前4世纪中期。[209][210]首先于《三国志》中提及的连弩,于1986年在湖北秦家嘴第47号墓里发现,可追溯到前4世纪左右。[211]最早于战斗中使用手持弩的文字证据,可追溯到前4世纪。[212][213]有著复杂青铜扳机机关的手持弩亦在秦始皇(约前221年-前210年)陵墓里兵马俑上发现,与后来汉朝(前202年-220年)出土样品类似,而在汉朝所描述弩手认识到队列操练,某些甚至武装到骑兵上,而汉朝学者将很多次汉匈战争胜利的原因归功于弩箭集射。[214][215]晁错(约前200年-前154年)于前169年写了一篇奏章上呈汉文帝,该奏章中涵盖了他认为汉弩优于匈奴弓的主张。[216][217]与其他设计出弩的同时期文明交叉比较,古希腊人有一种称之为gastraphetes的希腊弩(字义为「腹弓」,得名于射手得用其腹部顶住弩柄后端凹面处),这种弩在希罗的《武器制造法》(Belopoeica,写就于1世纪)一书中提及,[218]然而许多学者断言手持弩(一如在中国发明者)一直到10世纪才现身于欧洲。[219][220][221]不像中国发明的弩那样,希腊弩笨重体积巨大故它需要支架以让其保持固定,例如得将其架设在防御城墙上或者使用可移动的支架。[222]
一座隋朝(西元581-618年)时期的雕像
  • 胸式马带:古代世界从始至终,颈式马带被人们使用于驾驭拉车的马匹身上;然而这种马带大大限制马匹的能力,此乃因那种设计会不断地揪住马颈造成呼吸困难而使之无法挥洒自如。[223][224]一幅可追溯到西元前4世纪、来自楚国漆奁上的图案,显示了已知最早将轭置放在横跨马胸部的使用范例。这种枷带有靷,连接到古战车车辕上。[225][226]横跨马胸、质地坚硬的轭逐步为靳所取代,而这是从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以来墓葬浮雕和盖砖常常描绘的主题。[227]最后,马鞅终于在中国诞生,时间至少不晚于西元5世纪。[228][229]
  • 牵引抛石机:最早的抛石机是人力牵引式抛石机,最先是在西元前5至4世纪的中国战国时代(前403—前221年)被发展;抛石机的操作是由人力拉动连在与木架上的旋转轴分开的一根长木杆绳索,使杆的另一端将石弹抛出;到了9世纪,一种人力配重式混合抛石机,采用人力和绕轴旋转重力,在中东地中海北欧被使用;到了12世纪,完善的配重式抛石机在阿尤布王朝叙利亚埃及出现(为Mardi bin Ali al-Tarsusi所描述),并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使用;到了13世纪,配重式抛石机被蒙古可汗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引入中国,并在1267—1273年的襄樊之战中使用。[230][231][232]
正在飞翔的风筝
  • 风筝:一如《墨子》所著,鲁国公输班(活跃西元前5世纪)用木头雕成鸟形在空中飞行3天,[233]其基本上就是个风筝;据记载,风筝在梁武帝(约西元502-549年)京城台城侯景(死于西元552年)所围时曾被用作求救信号,[234],而与此类似以风筝用于军事信号的记述可见于唐朝(西元618-907年),[235]金朝(西元1115-1234年);[236]风筝作为一种消遣,可追溯至北魏(西元386-534年)时期的敦煌壁画,而描写同样用途的文字叙述,可见于宋朝(960年-1279年)与明朝(1368年-1644年)的文献。[237][238][239][240]
忽思慧出版于1330年(元朝)的《饮膳正要》卷头插画;标题「食疗诸病」,在中国,这种看法可向前延伸到至少3世纪。[241]
  • 通过适当食疗矫正营养缺乏病症:早在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前的记录显示,周朝宫廷聘用了食医。[242][241]首次以有规律的饮食来控制某些症状的明确描述可见于(前202年-220年)末张仲景(约150-约219年)所作《金匮要略》一书。[243][241]虽然张仲景不懂维生素的真正性质,他开立处方中的食品现今已为世人所知富含某些特定的维生素,而这些结果是在其大量试误后才发现对人有助益的。[241]唐代(618年-907年)诗人韩愈(768年-824年)观察到营养缺乏病症:脚气病(由于缺乏维生素B1产生)在江南远较江北更为普遍,[244]这考察结果在20世纪证实。[241]元朝(1271年-1368年)饮膳太医忽思慧(活跃于1314年-1330年)出版其著作《饮膳正要》,汇编了过往与此主题相关的大量书面材料。[241]在书中,忽思慧鉴识出两类型的脚气病(今日称为「湿性」与「乾性」脚气病)并开立富含维生素B1和以及他种维生素的食疗调补方。[241]后来,克里斯蒂安·艾克曼(1958年-1930年)在1929年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其发现脚气病是因为缺乏至关重要的维生素B1的不良饮食习惯所造成。
针孔相机的原理:从物件发出的光通过一个小孔形成倒影
  • 针孔相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西元前384-322年)观察到,介于树叶间的细缝可如小针孔般投射部分日蚀的影像到地面上。[245]他亦利用带小针孔的金属板来完成相同的实验。[245]恰好活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之前、诸子百家时代墨家的创始人墨子(西元前470-前391年),在其《墨经》(大概是其弟子所编)之中描述了个针孔相机。[246]《墨经》表示了「端」(针孔)是一处空洞「像在描绘皇旗上的太阳月亮般煦煦照射」,在此影像可在中心交叉点上下颠倒地投射,而该交叉点「影响影像大小」。[247][246]《墨经》所述似乎与伊壁鸠鲁学说中所述光线如何行进入眼符合(而不是如在毕达哥拉斯主义般反之亦然),[248]因为墨经指出,从「受光照射的人」反照出的光辉,通过针孔后变得颠倒,即「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246]阿拉伯学者海什木(西元965-1039年)在其《光学书》(撰于西元1021年)中写到有关他的暗箱实验;而该实验后来由沈括(西元1031-1095年)跟进。沈括是根据唐朝(西元618-907年)《酉阳杂俎》一书作者段成式(死于西元863年)所述倒影现象所做的辨正。[249][250]
汉朝(前202年-220年)了望塔的陶瓷模型,显示斗拱托架的使用
一部巨大的织布机用于大量纺织,本图取自1637年宋应星出版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 织布机:经考证最早织布机纺织品是来自楚国,可追溯日期约为前400年。[253]大多数学者将织布机归属于中国古代发明,尽管某些学者推测其为古叙利亚的发明,此乃因在杜拉欧罗普斯(Dura-Europos)城遗址所发现的织布机纤维被认为是256年之前之作。[253][254]学者迪特尔·库恩(Dieter Kuhn)指出,对来自汉朝(前202年-220年)文献与纺织品的一项分析证明,那时样式华丽的织物也是利用织布机缝制而成。[255]到了6世纪,可以肯定织布机已传入波斯[253]学者埃里克·布劳迪(Eric Broudy)声称,在17世纪之前,几乎没有任何证据可证明织布机在欧洲使用,而小型织布机据说于15世纪由让·勒卡拉布里亚(Jean le Calabrais)所发明。[256]而学者玛丽·卡罗琳·鲍崔(Mary Carolyn Beaudry)则持不同观点,她指出织布机在中世纪被应用于意大利丝绸业。[255]
  • 星表:最早的星表为前4世纪天文学家齐国甘德魏国石申所编制,大约比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约前190–约前120年)的星表早两个世纪。[257][10] 星表成了中国天文学上的重要工具,天文学家张衡的星表编入了2500颗亮星与124个认可的星官。[258][259]
  • 刀币铲币:Robert S. Wicks指出贝壳曾在商代(约前1600—约前1050年)时期作为原始钱币。[260] 到了周朝(约前1050—前256年),不同形状的青铜钱币,如易于用绳子穿起来方孔或圆孔的环钱,[261] 与同时期的独特刀币、铲币成了通用的货币;据考古表明,它们主要用于春秋至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的各国。[262]司马迁(前145—前86年)在他的《史记》写道龟壳、贝、刀与金曾在古代作为货币。[263]
  • 以颜色对应方位:在中国古代建造祭坛时常将五色土施于五方。[264][265][266]最早的考古例子证据来自安徽双墩春秋时期(前771—前481年)古墓。[267] “五色”一名在《尚书》与《左传》出现,而最早关于运用五色(即南红、中黄、东青、西白、北黑)的记载来自成书于战国时期(前403—前221年)的《考工记》,[268] 到了前2世纪中期因缺《冬官》,才把《考工记》编入《周礼》一书。[269][270][271]
  • 兵家理论书: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为孙子(活跃于前6世纪)所撰的《孙子兵法》。[272] 最早有关孙子的文字记载是不晚于前122年所编的《淮南子》,[273] 司马迁在前109—前91年所撰的《史记》中为孙子立传。[274]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副本是1972年山东临淄汉墓中出土的银雀山汉简,墓主人约前140年—前118年下葬。银雀山汉简还包括了孙子后裔孙膑所撰的《孙膑兵法》。[275]
一座现代的地热钻井;古人凿井始于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以取得天然气作为燃料来煮沸卤水产生
  • 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罗罗伯特·坦普尔(Robert Temple)声称,保守估计约在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中国人最早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和灯。[169]他指出,从上古到西元前1世纪(汉朝时期)为提取卤水所进行系统化钻探,结果在四川意外发现了许多的出产天然气的「火井」。[169]根据2世纪的记载,这导致古人系统化地寻找天然气。[169]卤水和天然气两者皆以竹管运送;自小型钻井流出的天然气可以直接输送到锅炉中作为燃料,在此处可用铸铁锅煮沸并蒸发卤水以提取盐,不过从深达2000英尺(610米)抽出的刺鼻天然气得需先与空气混合以免发生爆炸。[276]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把天然气先输送到一座置于低于地平面3米(10英尺)、木制大型锥状气室里,由另一个管道输送空气,从而把该气室转化成一种大型汽化机[276]为避免瓦斯突然过剩造成火患,一个附加的「冲天笕」被当成排气系统使用。[277]
  • 折叠伞:虽然阳伞在古巴比伦希腊罗马普遍存在,不过史上第一个有关于带机械滑杆并可折叠的伞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国祚不长的新朝(9-23年),当时王莽(约9-23年)在21年时要求匠人将之安装在仪式用四轮马车上。[278][279]汉朝(前202-220年)学者服虔于2世纪时注释道可折叠的伞备有可蜷曲的关节,供其延展或缩回。[280][281]实际上王莽时期(或稍晚时期)可折叠雨伞残骸已于考古挖掘汉代乐浪郡(位于今北朝鲜)王光墓时出土。[282]然而,有强烈的证据支持可折叠伞早在前6世纪周朝(前1122-256)时期就已出现,一如考古发掘出土,可追溯到那时的洛阳青铜制带沟槽、滑座、插销的复杂枢纽所建议。[282]到了魏朝(220-265年),常见伞面已由丝绸制变换到桑树皮厚油纸制,虽然当时仍能找到丝绸制伞。[283]
演奏家郭艺在泰晤士河畔吹笙
北魏(西元386–534年)菩萨抚琴像,出土于山西,藏于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围棋
  • 围棋:虽然古代传说(可能汉朝后人所托伪作)记载神话时代的造了围棋,[291]不过现有文献中得知围棋自至少西元前10世纪的周朝就已经存在(西元前1050-前256年),并且甚至以书面形式为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年)、[292]孟子(西元前371-前289年)[293]所提到,虽然孔孟两者皆对围棋稍稍抱持著负面看法。[292][293][294][295]
一对东汉(西元25-220年)时期、正在玩六博的墓刻雕像
  • 六博:现已佚失的棋盘游戏六博,其游戏的大部分对现今千方百计去解密该游戏怎样玩的学者仍是个谜;它与赌博及占卜两者的关连性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游戏。[296][297]最早的两个六博棋盘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3号墓中发现。[298][299]与之类似可追溯西元前4世纪中叶的发现,亦在湖北江陵197号与314号墓中发现。[298][300]许多西汉(西元前202-后9年)时期墓葬的六博棋盘已为考古学者所发现;,1块木制棋盘在江苏省江都市出土;1块木制棋盘在湖北凤凰山8号墓发掘;一整套漆器六博在湖南马王堆3号墓出土;一漆器棋盘于云南大坟头1号墓;一铜制棋盘于广西西林[301]在汉朝时期,对一局六博终局占卜徵兆的争论导致当时仍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与吴国太子刘贤之间的斗殴。刘贤后来丧生,这挑起了其父吴王刘濞掀起七国之乱(西元前154年)造反。[302][296]历史学家迈克尔·洛伊由此断言,一套六博棋子布局象徵著中国古代的物质观:五行[297]
  • 重型带犁板铁犁:虽然在中国,古人何时使用简易木制犁的确切时代一定较后面日期更早,不过目前所发现最早的铁犁可追溯大约至西元前500年周朝(西元前1122-前256年)时期。当时的原始铁犁底部是平坦、V型、且装有木杆与手把。[303][304]到了西元前3世纪,铸铁铸造技术的改善导致重型带犁板铁犁的发展,一如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时期墓刻砖等等艺术作品所示。[303]犁板让古人在翻土同时利用手推车两侧的犁板将泥推到两边,使得犁头不为土壤所阻塞。[305]虽然现今出土的战国时期(西元前403-前221年)犁头与犁架除铁铲大部分以木制,易于腐朽,不过到了汉朝时期的犁头与犁架整件已完完实实都是铁制,且其上装有犁板可将土翻起。[306]

秦汉至宋元

  • 脚启动的自动门:根据《太平广记》记载,[307]隋朝(581年-618年)隋炀帝(569年-618年)在首都大兴(现今西安)皇宫观文殿里有个私人图书馆,其中外观装饰奢侈华丽设备气派的书堂总共有14间。[308]在每3间书堂就有一座带锦幔垂下盖住的方形门,上面有两飞仙雕像。[308]在隋炀帝到来前,宫女手持「香炉」在前引导;当他往这些入口走去时,这些宫女将走在他前面并踏下触发机关,这不仅让飞仙雕像迅速移下将锦幔拉开,并且让门往里半开,书堂里所有书橱书箱亦同时全部开启。[308]当隋炀帝离开书堂,机关再次被触发,一切都恢复到其原本关闭状态。[308]在此应指出的中国人不是第一个发明自动门的种族,第一个自动门是由亚历山卓的希罗(约10年-70年)设计发明,座落于一世纪古罗马神庙里,尽管这道门并不带一个脚踏启动的触发机关,[308]不过它是以蒸汽驱动工作。[309]
  • 水运浑象喜帕恰斯(约前190年-前120年)(可能在1世纪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一书里提到,喜帕恰斯著作皆失传)将第一位发明表示天球的浑象归功于希腊人埃拉托斯特尼(前276年-前194年)。不过,汉朝(前202年)大司农耿寿昌于前52年独立发明了浑象,而东汉学者张衡(78年-139年)是第一位将一组由水车传动复杂齿轮用于驱动浑像这种动机付诸实现的科学家。这种水车的动力是由流入的水钟提供持续不断的压头产生。后来张衡在储水器与流入容器间加了个额外的补偿水箱改进了水钟。[310][258][311][312][313][314]
于南宋期间、发行于1160年的纸币会子
  • 纸币:纸币最早是在中国开发的。其源自于唐代(618年-907年)商家的储金收据,由于商家批发商希望在大型商业交易中避免大量的重金属铜币使用。[315][316][317]宋朝(960年-1279年)期间,中央政府透过该体系的垄断盐业,但逐渐减少铜的生产 — 此肇因于多处矿山关闭,以及宋朝铸造铜币大量外流到日本东南亚西夏、和等经济体系里 — 这两种因素鼓励宋朝政府于12世纪早期除发行铜币之外也发行纸币,以减轻其国家对铸币的需求,并让铜价回稳。[318]在11世纪早期,宋朝政府授权在四川的16家私人银行进行纸币铜币兑换,但在1023年政府徵用该企业,并设立机关以监督纸币印行。[319]最早的纸币仅通用于某些地区,在该特定区域之外无法使用;不过一旦随著纸币被官方黄金白银储备担保其价值后,宋朝政府在介于1265年到1274年间将纸币推行到全国。[317]同时代的金国(1115年-1234年)亦至少在1214年前发行印制纸币。[320]
元朝王祯于1313年所著《农书》中水车操作的高炉风箱
宋应星(1587年-1666年)于1637年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里,右边描绘两人在拉动高炉,铁汁流到左边经搅炼的冶铁过程。
  • 水力风箱:尽管后来在元朝(1279年-1368年)所发现的汉朝(前202年-220年)冶铁风箱(鼓风机)是采用皮袋或者木制风扇形态仍不清楚,不过文献记载东汉杜诗(殁于38年)已开始利用水车以驱动冶高炉的风箱。根据后来的纪录证明这种方法继续为后人所采用;该发明对冶铁产量增加有重大意义,而且它利用了当时可得的所有必要元件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313][321][322][323][324]
北宋(960年-1127年)王居正的《纺车图》。中国先民在前1世纪之前发明了传动带作为卷丝用途。这项成就对后来的由中国或印度的纺车发明至关重要。[325]
  • 皮带传动:第一次有关带个大滑轮和小滑轮机械皮带传动叙述是由汉朝(前202年-220年)杨雄(前53年-前18年)在前15年著作《方言》所提到[326],用于把纤维缠绕在上为纺梭作准备的卷纬机。[327]学者裴松之(372年-451年)所注《三国志注》注引魏晋文学家傅玄(217年—278年)所提曹魏时代机械巧匠马钧(活跃于230年-232年)所发明物,[328]不但后来经改良精进为链条传动[329]而且对纺车发明是至关重要的元件。[330]宋朝(960年-1279年)秦观(1049年-1100年)于1090年所著关于纺织品养蚕业的书《蚕书》描述了机械传动的缫丝设备。[331][332] 1313年由王祯(1271年-1368年)出版的《农书》里有幅仕女操作带连续皮带传动的多轴纺车。[333]这种丝处理机械装置是飞轮的一种,作用是把丝均匀的绕在上。[334]到了14世纪,水力被应用在织舫里以带动大型纺车旋转,实现的目的仍与其老祖宗一模一样。[334]
  • 钻探:中国老祖先至少不晚于汉朝(公元前202-后220年)就知道利用深部钻探以作为开采和其他项目 — 如利用井架水透过竹制管线抽升到蒸馏炉(学者迈克·洛伊说它是用天然气加热),在此卤水含的可被处理 — 之用;这整个钻探卤水过程的场面皆被绘于四川省一处汉代陵墓砖制浮雕作品上。且洛伊指出,钻孔遗址可能达到600米(2000尺)深。[335]学者K.S.汤姆介绍了钻井过程:「中国先民深钻的方法是由一组壮丁在横梁上跳上跳下,以冲击钻头,同时钻孔工具是由水牛与家牛带动旋转。」[336]这种过程与186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用来提取石油的方法完全相同(即「踩下它」(Kick Her Down))。[336]河北省兴隆的一处西汉时期青铜铸造厂附近有著采矿竖井(内置提取设施,这可与一同冶炼成青铜),该竖井深入地底达到100米(328英尺)并附带宽敞的采矿区;竖井与采矿间皆以木料框、梯子、与铁工具完成建造。 [337][338]
  • 多管条播机:木质条播机在前3世纪中国出现,最早的耧车或多管条播机发明于前2世纪的汉朝(前202–220年)时期。[339][340]多管条播机可在短时间内将种子播成一条直线,而不仅将种子投入田地。[339]
10世纪晚期宋朝(960年-1279年)灰砂岩青瓷釉水壶;壶嘴形若
  • 青瓷:青瓷在西方世界亦用于描述灰绿色。王仲殊(1982年)声称,这类型态的陶瓷釉碎片已从浙江省一处东汉(25年-220年)古墓挖掘出土;他还声称,此类型陶瓷到了三国(220年-265年)已经家喻户晓。[341]学者理查德·杜瓦(2002年)不同意王仲殊的分类,并指出真正的青瓷烧制技术 — 炉温至少需要1260°C(2300°F),匠人一般偏好炉温范围为1285°到1305°C(2345°到2381°F),并且经过降火过程 — 一直北宋(960年-1127年)初期才被发明。[342]独特的灰绿色青瓷釉是釉胎在烧结中从三氧化二铁转换成一氧化铁氧化铁化合物转换的结果。[342]学者奈杰尔·伍德(Nigel Wood,1999年)指出最早在北宋时期制作出的龙泉青瓷器皿,有著青、蓝绿、橄榄绿色釉,并含有大量的成分,在后来脱离了粗陶器的巢臼而造就了景德瓷德化白瓷的辉煌。[343]
  • 负数符号与使用负数:于西元179年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时期编纂而由刘徽(活跃于西元3世纪)于西元263年评注的《九章算术》一书中[344]算筹记数系统,黑筹表示负数,而红筹表示正数。[345]刘徽还使用算筹倾斜摆放来表示负数。[345]负数以一「+」号表示也于古印度巴克沙利手稿(Bakhshali Manuscript)中出现,但学者们对其何时编纂的看法分歧,其意见归总在西元200至西元600年间。[346]印度人约在西元630年一定知晓负数;当时的数学家婆罗摩笈多(西元598-668年)正使用负数。[345] 在欧洲负数由希腊数学家丢番图(活跃于3世纪)于西元275年左右首度使用,然而在西方直到西元1545年,意大利数学家吉罗拉莫·卡尔达诺(西元1501-1576年)所著《大术》(Ars Magna,英文 The Great Art)出现之前一直被认为是荒谬的。[345]
  • 卡瓦列里原理:本数学原理,描述了所有等高处横截面积相等的两个同高立体,其体积也必然相等。在西方该原理是以意大利数学家博纳文图拉·卡瓦列里(1598-1647年)之名所命名,但它最早于汉朝(前202-后220年)《九章算术》(最晚于179年成书)一书所描述,并由魏朝(220-265年)数学家刘徽所评注。[347]
  • 水下打捞作业:在西元前327年前,周传国之宝九鼎佚失于泗水,[348]于西元前219年,秦始皇(约西元前221-210年)派人入河床利用绳索将其自水下拉起,不过没有成功(这在浅浮雕时代甚至成为了个艺术主题)。[349][350]到了西元11世纪的宋朝(960年-1279年),古人利用浮力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水下打捞作业。[351]考古学家由史载曹冲(西元196-208年)称一事,[352]得知古人至少在西元3世纪时即掌握浮力的概念。[353]而在西元1041至1048年间,蒲州附近、约距当时350年前建成、横跨黄河浮桥蒲津桥,毁于洪水。[354][355]这座桥是由船构成,船间以铁鍊相连,铁鍊则连到两岸8座不同的由铸铁铸成的在休憩中的水牛像上。[355]洪水把铁牛从沙岸拉入黄河,并一沉到底;在事件发生后,当地州府贴出榜文对如何取回铁牛寻求对策。[354][355]后来,僧人怀丙的计画受到采用。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对此描述道:「在僧怀丙的指示下,工人将两条大船装满土,船夫潜水将索固定在位于河床的铁牛上。然后逐渐抛弃酬载船上的土,导致船在水中吃水越来越浅。为大家所欣喜的是,产生的浮力便将铁牛自河床浮起。然后他们只需将船往岸边开就可将万斤铁牛拖到浅水区域。」[354][351]同样技术亦应用于打捞现代远洋轮船安德烈亚·多里亚(Andrea Doria)号。该船于西元1956年沉没于大西洋;在该次任务中,打捞用矿砂船不装满泥土酬载,而以水代替。它将水逐渐漏出,这将安德烈亚·多里亚废船自水下68.5公尺(225英尺)打捞上来。[350]
链条传输提供连续不断的动力传输,本图来自宋朝苏颂于其1094年出版《新仪象法要》描述其水运仪象台的构造[355]
  • 铬的利用:中国老祖先发明利用铬不晚于前210年,当时秦始皇兵马俑被陪葬于现今西安不远的遗址;现代考古学家发现在遗址里十字弓弓箭的铜制箭头被埋于地底经过超过2000年悠悠岁月后,并没有发生腐蚀,其原因是当时匠人将其铜制箭头皆镀上了铬;然而铬后来还是寂寂无名,一直到路易斯·尼古拉·沃克林(Louis-Nicolas Vauquelin,1763年-1829年)在1797-1798年间的实验之后才为世人广为应用到其他地方。[356]
  • 透光镜:在大约西元800年唐朝(西元618-907年)时期的一本小说《古镜记》,描述了古镜中描述了浇铸实心铜镜的方法。这种古镜背面装饰著文字或者图案,并且在抛光那面反射光线时,可将背面这些花纹投影在反光光晕中;由于这种看似透明效果,古镜亦得名「透光镜」。[357]不幸的是,唐本《古镜记》已佚数世纪,不过古镜在沈括(西元1031-1095年)《梦溪笔谈》中有述及,且沈家拥有三铜镜为传家之宝。[358][359]由于沈括困惑于固体金属怎样加工才可以透光,他推测这应该是用上了某种淬火技术在镜面上制造极端细小、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纹路。[358][359]虽然他利用淬火不同冷却速率的解释不正确,但是在镜面有著细微、肉眼无法分辨镜面曲度的看法是正确的;一如威廉·布拉格于西元1932年所发现那样(西方科学家在18世纪发现此物后为此莫名其妙了整个世纪,即西方称中国古「透光镜」为「魔镜」的由来),这些镜子本身并不透明。[360]罗伯特·坦普尔描述了这些学者的解释:「镜子最开始的形状 — 包括背面设计 — 是扁平浇铸的,而表面凸起是后来经过刮擦产生。镜面后来抛光后变得亮闪闪的。由这些程序累建起的应力造成表面较薄的部分向外凸起,且比较厚的部分更凸。最后,镜面敷上一层汞齐;这造成了更强的应力和选择性变形。结果是镜面不完美,与镜背花纹相匹配,尽管这种不完美对肉眼来说太小看不太出来。但是,当镜子将明亮的阳光反射到墙上时,由于镜面将产生的影像整体放大,其效果就好像光线穿过实心铜镜般其重现背部花纹。[359]
  • 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已知最早的全石开拱肩段拱桥赵州桥位于河北省南部,由隋朝(西元581-618年)匠人李春于西元605年完成。[361][362][363]该桥跨度为37.5米(123英尺),由于四个半圆形拱桥劵,故其结构在重量上相对轻,且发大水时可让更多的洪水通过。[363]其他中国桥梁大概此设计所影响,如西元1130年建成的河北赵县敞肩永通桥[364]以及西元1698年(原本在西元1189年建成)建成的简易弓形芦沟桥[365]后者刚好位于北京市西边,特点是11个圆拱形孔,每个跨度18.8米(62英尺),总跨度213米(700英尺)。[366]
  • 科举:在汉代(前202年-220年),透过正式推荐录用朝廷官员的察举制是填补官职的正式方法,虽然汉朝朝廷设有太学以培养可能的官职候选人,且某些机构要求其候选人得通过书面考试才能任用。[367][368][369][370]然而,直到隋朝(581年-618年),科举才开放给所有非阶级的成年男性(虽然科举不要求非得身具财富或声望才能应试),并至少在理论上成为一种颁行全国的任官必要条件。[371][372]在隋、(618年-907年)时期,科举制度所实施的实际规模比宋朝(960年-1279年)要小得多,当时宋朝开朝功勋菁英家族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其对朝廷的影响力转给了自全国各地较小型的仕绅阶层。[373][374]为确保科举相对公平(撇开严苛的入试要求、及家境宽裕者有受较好教育的特权不计),当时朝廷采用了许多方法,如聘用专人誊录每位考生的考试答案,以避免阅卷考官凭藉辨认字迹偏袒某位考生。[375][376]
  • 合成钢:虽然罗伯特·坦普尔和李约瑟皆推测合成钢工艺在更早前就存在了,然而第一个融合熟铁铸铁以生产钢铁的明确文字记载是来自6世纪道家匠人綦母怀文,他自543年至550年追随北魏将领高欢(496年-597年,后来被尊为北齐高祖神武帝)。[377][378][379]唐朝(618年-907年)于659年刊行的《新修本草》亦介绍了将熟铁与铸铁一起搅拌加热的过程,并指出钢铁制品是用来锻造镰刀[380] [378]至于后面《新修本草》的记载,苏颂(1020年-1101年)也提出了类似的说明,并指出钢铁在造剑上的利用。[381][378]明朝(1368年-1644年),宋应星(1587年-1666年)1637年的著作《天工开物》是第一种文献详细描述钢铁制程者,该书指出熟铁先被锻打成细小的薄板,包成铁片束,最后铸铁堆于其上后下压。[382][378]在熔炉中铸铁将先融化,「渗淋入」熟铁中;一旦融合,这半成品将进行重复多次被取出熔炉锻造、加热、并捶打等一系列过程。[382][378]坦普尔和李约瑟两位学者皆表示这些制程比后来卡尔·威廉·西门子(Carl Wilhelm Siemens,1823年-1883年)平炉年代更早。[379][383]
  • 盘山渠道:秦始皇(公元前221-前210年)讨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命令匠人史禄(活跃于3世纪晚期)建立一条新的运河航道。它穿过山脉,将湘江漓江连在一起。[57][384]这工程的结果便是灵渠,后期修补完成时最多有36道陡门。而且由于该运河非常靠近等高线(即顺著山鞍的轮廓线开凿),它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盘山渠道。[57][385]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在其《史记》(完成于前91年)所述,该运河工程开始的用意在有效地将粮草往南输送给赵佗军队,以征服百越[384]
一把开关窗户用曲柄;中国人已经使用曲柄至少有2000年
  • 曲柄:已知最早以艺术型式描述曲柄把手是来自前1世纪汉朝(前202年-220年)的农家绿釉陶陪葬模型,备有完整的旋转谷物磨坊,一名男子以脚操作一轮锤搞碎谷物,且在其左边有一座带曲柄把手的风扇车,曲柄把手用来操作风扇[386][387]曲柄把手在后来唐宋时期也用于谷物磨坊、丝绸缫丝暨麻纺纱机、水力驱动面粉筛、水力风箱、水井绞盘、以及其他装置上。[388]
  • 厕纸:厕纸最早是在589年隋朝(581-618年)时期官员颜之推(531-591年)所提及[389],并在后来的朝代里有著持续使用的充分证据。[390][391]在851年唐朝(618-907)年间,一位来自中东的大食回教旅人评注道,当时的中国人不爱乾净,在上厕所时使用纸张而非清水来清洁自己。[390]到了14世纪元朝(1271-1368)中叶,文献指出单在江淮,每年就生产高达上亿包的厕纸,而每包数量数千张到上万张。[390]明朝(1368-1644)刘若愚所著文献《酌中志》亦指出,皇帝已在使用薰过香的厕纸。[392][390]
  • 以甲状腺激素来治疗甲状腺肿:在西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提到,远离海岸的淡水地方,秃头与甲状腺肿的人较多。[393][394]后来直到1860年,卡斯柏·阿道夫·夏丁(Gaspard Adolphe Chatin,1813-1901年)才将甲状腺肿与土壤食水中缺建立起关系。碘于1896年由尤金·鲍曼(Eugen Baumann)在甲状腺里发现,在当时1890年代甲状腺萃取物被用于治疗患者。[394]而远在此之前,唐朝(618年-907年)名医甄权(殁于643年)所著《古今录验方》中即给出自公羊取得甲状腺以治疗甲状腺肿大患者;而甲状腺贺尔蒙可以以药丸(药丸载体以压碎仁制成)或整个甲状腺去除脂肪吞服。[395][396]另一剂王焘提供的处方是利用风乾的甲状腺磨成粉并佐酒吞服。[397]与同时代的名医崔知悌(活跃于650年)在其文献中分开辨识了骨瘤-是种无法治愈、触手坚硬的肿胀物-以及真正的甲状腺肿-依其描述是种位于颈部可治愈、可移动的肿胀物。[397]古人亦采用了来自水牛、以及梅花鹿的甲状腺并成功治愈了甲状腺肿。[398][399][400][397]而根据《神龙本草经》所述,古人自西元前1世纪(葛洪,284-364年,大约在340年亦建议使用一味来自马尾藻类海草的药方[401])便利用富含碘的海藻以治疗甲状腺肿,[402][403]而在西方,同样的处方来自不知名人士在民间流传,一直到义大利巴勒莫的罗杰留斯(Rogerius)于其1180年所著《手术实践》(Practica Chirurgiae)中收录才见天日。[404]
  • 糖尿病病徵鉴别与治疗:在中国古代,糖尿病被适当地称为「消渴」症,此乃因糖尿病患者过度口渴且多尿。[405]在前2世纪汉朝(前202年-220年)编纂的《黄帝内经》鉴识出糖尿病,为那些有摄取过多甜食与富含脂肪食物习惯的人所身患之疾,[406]唐朝(618年-907年)名医甄权(死于643年)所著《古今录验方》是史上第一种提到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有过多的糖之文献。[405][407]虽然该书现已失传,有关该书糖尿病的引言被王焘保留在其752年著作《外台秘要》一书中。[408][405]唐代医学家孙思邈(581年-682年)在655年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告诫糖尿病患者:「三件事必须放弃,饮酒、行房、以及进食咸、淀粉谷类食品;如果患者遵守此戒,可不药而愈。」[409][405]罗伯特·坦普尔写道,这种方法与现代避免酒精与淀粉类食物摄取的方法类似。[405]糖尿病患者甜尿在古印度亦有一处文字记载,但不像中文文献那样,该古印度文献成文时间不明确。[405]欧洲,糖尿病患者甜尿是由汤玛斯·威利斯(Tomas Willis,1621年-1675年)约于1660年发现,并在1679年发表,然而,这一直到1776年马修·多布森(Matthew Dobson)的研究成果才使糖尿病症状与糖建立起关联性;在1815年,这种糖终于被详细指明为葡萄糖[405]
一匹穿上带马鞅装饰性马具的马;据学者研究,古人打从西元5世纪以来甚或更早就在使用马鞅了
  • 马鞅:对古轭具的一个重大改进是马鞅。罗伯特·坦普尔推测,一块来自西元前1世纪汉朝的砖首次显示描绘马鞅的外观。[410]它当然在北魏(西元386-534年)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出现,日期约为西元477-499年间;不过后期的作品在衡的后面并没有画上重要的环颈垫子,而一幅约西元851年唐朝(西元618-907年)时期的壁画准确地显示位于衡后面的环颈垫子。[228][411]应当指出的是,一幅较早期隋朝西元581-618年)绘画的准确的画出了如今日所见之马鞅,不过该图显示它被套在一头骆驼上而不是一头马上。[412]
  • 擒纵器(用于钟表机械):虽然擒纵机构最早由希腊的拜占廷人斐罗Philo of Byzantium)所发明,当时用于机械式盥洗台的一部分,[413]不过用于钟表机械的擒纵机制最早是由唐代(618年-907年)比丘僧暨朝廷天文学家、数学家、工程师一行(683年-727年)开发,以供其一如张衡(78年-139年)所发明的水力推动浑象仪运转,并且这种机构也可于后来张思训(活跃于10世纪晚期)与苏颂(1020年-1101年)所作浑仪/仪象台上找到。[316][414][415][416][417][418]一行的擒纵机构让每隔一刻击鼓,每隔一时辰撞钟,其本身就是撞钟的一种。[419][420]不像现代擒纵机构采用悬吊震荡摆臂以停留/释放这机构里小型旋转齿轮上的钩子,中国古代早期的擒纵机构利用重力水力来达成目的。[421]在苏颂的仪象台中,初始时枢轮(它在机构的里扮演的脚色一如齿轮)被左、右天锁抵住轮辐,整个枢轮无法转动[422];由平水壶经导管流出的水注入枢轮上的受水壶中;[423]受水壶中无水时,受水壶被托在壶底的格叉架住,所以能接受注水;当注入壶中的水到一定重量,格叉就托不住受水壶,开始下降;[423]格叉下降,受水壶也随之下降,装在壶侧的铁拨牙就向下击开关舌;关舌拉动联在其上的天条,天条再拉下天衡(杠杆)的天权端;天衡天关端随之抬起,带动天关,打开左天锁;左天锁打开,则枢轮被允许在受水壶中水的重力作用下转过一辐;接著,因壶侧的铁拨牙已滑过关舌,天条松弛,天衡在左天锁、天关及天衡左侧杆的重力作用下,左端下落,抵住枢轮上的下一个辐板,使枢轮不能继续转动[424];同时,天衡右端抬起,并经天条拉起关舌,等候下一次拨击。右天锁的作用是防止枢轮因突然被左天锁抵住而产生的反弹。受水壶在拨过关舌后,其中的水便落入下方的退水壶中。[425][423]应当指出的是,古人发明之流体驱动、间些性工作擒纵机制与后来西方中世纪晚期机械钟里的真正擒纵机构「仅在名称上达到共识」;而该中世纪擒纵机构利用砝码取代水力以产生源源不断但平稳的节拍。[426][427][428]
1627年由邓玉函王徵所著《远西奇器图说录最》里的磨车
  • 磨车:在陆翽(活跃于350年)所撰《邺中记》中提到了几种由后赵(319年-351年)中御史解飞、尚方人魏猛变所发明的机械装置。[429][430]其中之一就是磨车,它基本上是一部在车架上配备磨石兽力车;这些皆由车轮运动机械性地带动磨石旋转以磨碎小麦和其他谷物。[429][431]解飞、魏猛变两人所发明另一类似作用的车辆是舂车,它在车顶装了木人,实际上是有机械作用的雕像。木人踩著礁舂将稻谷搞碎去壳。同样的,该装置只有在兽力车前行且车轮转动时才有作用。[429][431]磨车在后赵后不久失传,不过它后来在1580年由欧洲义大利军事工程师旁派·塔冈尼(Pompeo Targone)所独立发明。[432]该车在1607年维托里奥·宗卡(Vittorio Zonca)的论文里描述,后来1627年在由德国耶稣会传教士邓玉函明朝(1368年-1644年)王徵(1571年-1644年)所著《远西奇器图说录最》里翻译了过来,尽管在当时图说里所提及这精巧的西方世界装置咸认发源于古代中国。[433]
  • 精炼炉:在古熔铁炉除了由注入过量空气产生偶尔鍊出的低碳熟铁疙瘩外,古人亦至少在前2世纪时曾利用精炼炉炼出熟铁。考古学家所发现最早由铸铁与生铁精炼成熟铁与的样本是在汉朝(前202年-220年)早期铁生沟遗址。[434]毕翰道由出土的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熟铁古物,以及并没有锻铁炉曾在古代中国使用的文字记载推测精炼炉在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就已经存在。[435]该精炼过程涉及将铸铁在精炼炉床上加热液化,并从熔解的铸铁透过氧化还原反应去碳[434]瓦格纳写道,除了汉朝炉床料想是精炼炉床外,亦有可追溯到1世纪到2世纪、位于山东陵墓的一处描绘精炼炉床的壁画图样证据,以及在4世纪道家著作《太平经》里书面暗示。[436][437]瓦格纳和毕翰道皆写道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精炼炉床是传统中国冶炼的重要特徵。[434][438]
现代气瓶;古人至少打从唐朝(西元618-907年)就在使用竹子制的气瓶了
  • 气瓶:自从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深层钻探开采以来,古人利用竹管运输以将天然气输送到炉灶中,在此处可用铸铁锅来煮开卤水以提取[276]西元10世纪之前直至唐朝(618-907)的几本博物志描述临卭(今四川邛崃市附近)「火井」深度到达182米(600英尺),井口喷出火焰。[439][440]该文提到当地区民利用从「火井」生出的沼气将便携式竹管填满,然后该竹管可以携带超过百(约合今50公里),仍可在尾端点燃以生火。[439][440]罗伯特·坦普尔认为某种塞子被用于此。[441]一本成书于西元17或18世纪清朝(西元1644-1912年)方志指出,一种皮囊可用来装填天然气,要使用时刺破个小孔,接火点著,可立即提供光和热。[441]一本宋朝(960年-1279年)时期、成书于西元980年的书还记录了在便携式竹筒中石油(当时称为「石漆」)的使用:「如同寻常百姓家备有火炬」般可用于夜间照明。[442]一本西元16世纪明朝(1368年-1644年)的书还指出,石油可被当作蜡烛替代品油灯的燃料。[441]
一个带三轴、正在旋转中的万向轴
  • 万向轴:万向轴英文别名为「卡当」悬吊('Cardan' suspension),是在义大利人杰罗拉莫·卡尔达诺(1501年至1576年)将之重新发明后得名,但是人类实际上远在卡尔达诺发明前就已知道万向轴了。[443]李约瑟写道,在欧洲考古学家所确定万向轴最早使用是在西元9世纪秘方书《绘画小重点》(Little Key of Painting,拉丁語Mappae Clavicula)里,其中提到一个花瓶,四周以金属环环绕,这使得它碰到巅坡运动时保持稳定。[444]李约瑟和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都写到一份对拜占庭的斐洛(Philo Of Byzantium,西元前280-前220年)所著古希腊文献(即《气动学》 Pneumatica,现已佚失)的阿拉伯文翻译 — 大概可追溯到马蒙(约西元813-833年)时代 — 版,其中载有用于保持一罐墨水瓶平衡的平衡环描述。该装置可以让人从任何方向来将笔沾湿。但是李约瑟质疑阿拉伯人的翻译以及整件事的真实性,而萨顿主张大部分的阿拉伯文翻译是忠于原著,因此,应将万向轴的发明归功于斐罗。[445][446]大约在西元180年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时期,旋转风扇走马灯的发明者丁缓发明了「被中香炉」。[447][448]这个香炉有著一系列金属环,可在往任何方向移动的同时保持中央炉心停留在水平状态。[447][448]该记载是中国古文献中首次提及万向轴,不过司马相如(西元前179-前117年)所著赋中有一处暗示著该装置在西元前2世纪就已经存在(即「金鉔薰香」)[449][450]带有万向轴的香炉在随后的几个朝代都有提到,目前却只有唐朝(西元618-907年)银制品流存。[451]梁朝(西元502-557年)文献中有提到万向轴用于门窗铰链,而史载西元692年一位无名匠人曾进献武则天(约西元690-705年)一座使用了万向轴以不断保持平衡的暖[452][453]
宋朝马麟于西元1246年所作《静听松风》图,该图在绢本上使用了油墨
  • 油墨:尽管油墨英文 India Ink 得其名是在西方世界仅知碳质颜料产自印度之后,不过历史上油墨最早是在中国出现;某些学者说它早在西元前3千年就已被制造出来,而其他学者表示墨可能一直要到曹魏(西元220-265年)时期才发明。[454][455][456][457]虽然早期墨混合物中包含了,宋朝学者沈括(西元1031-1095年)是第一位从石油油烟中提取墨的人。[458]李时珍(西元1518-1593年)后来记载这种方法产生的墨光泽如,远优于松烟制成的墨。[459][460][461][462][463]
位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之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时期玉衣
  • 玉衣:殓葬衣在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时就存在。考古学家于西元1968年6月在河北省发现中山靖王刘胜(卒于西元前113年)和其妻窦绾的坟墓和殓葬玉衣,这确认了古文献所记载汉皇室和贵族是以玉衣下葬的传闻。[464]刘胜的玉衣带有12个可灵活伸展的部分,用上方型玉片2,690只;每片玉四角钻洞,以金丝缝在一起缀成。[465]该玉衣的金丝总重1,110克(39盎司)。[466]窦绾的玉衣有玉片2,156只,所用金丝703克(24.7盎司)。[466]虽然殓葬用面具与外套在在汉朝初期坟墓就已出现,殓葬玉衣整套一直要到汉文帝(约西元前180-前157年)在位期间才出现,而最早者被是在四川省遗址。在西元1954年至1996年间,总共有22件西汉(西元前202-后9年)以及27件东汉(西元25-220年)完整及残缺殓葬玉衣出土。它们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河南、以及杨家湾东园广州马王堆绵阳石寨山。殓葬玉衣自魏文帝于西元222年昭令天下禁用后逐渐消失。[467]
宋朝张择端(1085年-1145年)所绘清明上河图可见中式舟船航行过汴河的景致
  • 漕船:漕船的英文 junk,是来自葡萄牙术语 junco(而它又改编自爪哇语 djong,意思是「船」),[468]是古代中国船舶的独特设计,即使在它之前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船舶设计(如楼船)。[469][470]它起源自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中叶后,当时船舶设计开始有著方形船首船尾并且船体扁平。[471]不像西方世界南亚最早的造船传统,中式帆船有著(平坦或略圆)平铺型船体,没有龙骨尾骨(因此需要尾舵辘轳或榫咬合接合件)。[472]由于它没有龙骨设计,坚实横向舱壁取代了结构性肋材。[473]如万震(活跃于西元3世纪)《南州异物志》中所述,他那个时代漕船使用前后帆带几个斜桁四角小帆,而较大的四桅漕船可搭载700人及235,868公斤(260吨)的货物。[474][475]
  • 披水板:披水板又称下风板、下水板、腰舵、翼舵。[476]为了避免航行时风力所造成的背风漂移,故古人发明了披水板;它基本上是一种朝船与风向相反那边放下的板,现今设计常位于两弦,插入水中,以帮助船身保持垂直并在航道内。[477]保罗·约翰斯通(Paul Johnstone)和肖恩·麦克格拉尔(Sean McGrail)表示,在东山文化(集中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铜鼓中某个有著奇怪外观的附属板可能描述的是早在西元前300年使用中的背风板。[478]罗伯特·坦普尔指出,世界上首次记载披水板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西元759年,是在李筌所著、成书于唐朝(西元618-907年)年间的《太白阴经》。[479]李筌写道,战船的披水板「将船支撑住,所以即使大风大浪袭来,船只将不会被打乱航向,也不会被吹翻。」[480][479]披水板在西元9世纪后不久成为建于中爪哇印度尼西亚夏连特拉王朝时期婆罗浮屠纪念碑上雕刻艺术作品的主要特色。[478]在西方荷兰人是最先使用披水板的,时间大概介于西元15至16世纪(可能用于早期荷兰货船,或者受来自中国的发明所影响)。[481][482]
宋应星于西元1637年所著《天工开物》中的两桅漕船插图
  • 水密隔舱:于5世纪刘敬叔所著《异苑》一书提到某艘船可让水进入船底而不下沉,[483]宋朝(960年-1279年)学者朱彧(活跃于12世纪)在其1119年所著《萍洲可谈》写到当时中国船只船身即建有舱壁[484]这些有关舱壁分割文学上证据在1973年由中国南部沿海疏浚清理出水的一艘24公尺(78尺)长宋朝船舰所获得之考古证据得到确认。该舰船体分隔成12个房室,每室皆内置防水结构,建造时间可追溯到1277年。[485][486]西方作家从马可波罗(1254年-1324年)、尼科洛·达·康提(1395年-1469年)、到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年-1790年)皆对舱壁分割提出看法,他们皆将其视作中国造船独创理念,此乃因西方造船一直到19世纪初期才纳入这种船体的布局。[487][488]
工程师奥托·李林塔尔于西元1891年在德国实验其悬挂式滑翔;而最早已证实的风筝载人飞行事件是在西元6世纪中叶的中国发生。
  • 风筝载人飞行:虽然东晋葛洪(西元284-364年)曾在其著作中对风筝载人飞行作出了暗示,[489]不过史上第一件有力文字记载是在北齐(西元550-577年)期间发生。 [490][491]「放生」一向是中国古老积阴德、做好事的传统,具体行为是看到鱼鸟等动物受困/遭捕后将其释放,然而这理念遭到臭名昭著的暴君北齐文宣帝(在位期间550-559年)所扭曲。他在处死前朝东魏(西元534-550年)统治者元氏整家成员时,令他们一个一个充作其载人风筝试飞员,自高30米(100英尺)的金凤塔(近邺城)塔顶下跳,称之为「放生」。[490][491]据记载,文宣帝先要死囚「套上竹席充作双翼,并命令他们从塔顶飞到地面」,这些人全都死了。[490][492]然而,文宣帝打算让场景更壮观,到了其在位的最后一年,他下令将死囚扎上形如猫头鹰的大风筝;而前东魏太子元黄头(死于西元559年)据报飞了约3.2公里(2英里)后坠落,但后被抓并移交给御史中丞毕义云关起来饿死。[493][494]这事件被唐朝的《北史》及宋朝大臣兼史学家司马光(西元1019一1086年)在西元1084年成书的《资治通鉴》所记录了下来。[493][494] 后来旅行家马可·波罗(西元1254年至1324年)指出,中国商船船员总会有一位傻瓜或醉鬼被候选绑到柳条制成的「篮网」上,用八根索连著放飞到空中,以充作做生意勘查算命的手段。[495]
  • 自行舟搭载机械呈杯、倒酒木俑:古匠人黄衮为隋炀帝(在位期间西元604-617 年)造水饰,并写下《水饰图经》,而由学士杜宝加以扩充并注释。[496][497]黄衮建造了为数众多的机械木俑(即水饰),每座约0.6米(2英尺)高,某些是动物不过大部分是人形,种类包括歌妓、弹奏真实乐器的乐师、舞者与杂技者,并造7艘长3米(10英尺)宽1.8米(6英尺)的小「舸子」(即酒舟),上立呈杯、倒酒、划船三木俑。所有机械木俑都同时动作,栩栩如生。[496][497]这些舟是定时循著宫中特殊场合招待宾客的花园园林里蜿蜒石渠与运河绕行(由Tang Haogui设计)。[496][497]呈杯木俑立于每艘酒舟船首,旁边的是倒酒木俑;当酒舟自动地按时暂停于来宾就坐地点,呈杯木俑自动把呈著斟满酒酒杯的手臂伸长等宾客取用。[496][497]当来宾手中酒杯空空如也时,他可把杯放回木俑手中;木俑转身让倒酒木俑斟满。[496][497]当该宾客服务完了,酒船继续自动移往下一站。[496][497]李约瑟推测,小「舸子」可能备有桨轮驱动[498]如罗伯特·坦普尔所注,桨轮船技术自刘宋(西元420-479年)时期已为古人所知晓。[499] 除了来自《水饰图经》残本的记述外,这些「舸子」亦可见于与黄衮同时代的史学家颜师古(西元581-645年)著作中。[500]
  • 非摩擦火柴:最早类型的点火用火柴是在西元577年北齐(西元550-577年)朝廷宫女们所发明;当时因为北周(西元557-581年)和陈朝(西元557-589年)联军围城,她们拼命地寻找可用材料以生火取暖做饭。[501][502]早期中国火柴被设计成由现行燃烧中的火焰点燃,然后持著去点燃另一枝。这些火柴是松木制小木棒,以硫磺浸透,然后只须轻触燃著的火焰就可点燃。[503][502] 该事记载于西元950年(五代十国期间)陶谷所著《清异录》中;他亦记载人们在将之商品化为「火寸」前曾经称之为「引光奴」。[503][502]依靠划面摩擦自燃的火柴一直要到西元1827年才由约翰·沃克(John Walker)所发明出来。
李约瑟和罗伯特·坦普尔写道,在中国古立体地势图的发展可能是受到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所铸的突起香炉、香坛等的影响。如此图所示香炉为例,该炉在盖上铸了一座人造山作为装饰,而这座山往往用于描述传说中的蓬莱仙岛[504][505]
  • 立体地势图:在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西元1620-1706年)于1665年提交给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的论文中,他认为,模仿自然地貌的蜡模型暨浅地势图是一种全新发明,源自于法国[506]一些后来的学者将第一位发明立体地势图的人归功给保罗·大斯(Paul Dox),因为他于西元1510年于其立体地势图中展示了奥地利库夫施泰因地区。[506][507]20世纪历史学家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指出,伊本·白图泰(西元1304-1368年或1377年)的著述中描述了他在西元14世纪旅居直布罗陀时目睹了立体地势图。[506][507]然而,立体地势图可能自西元前3世纪在中国就已经存在,如果将史记司马迁著,西元前91年)中有关秦始皇(约西元前221-前210年)墓记载的一事证明正确(在它挖掘出来时)的话。[508][505](西元618-907年)蒋防在其《聚米为山赋》(约成书于西元845年)[509]及《后汉书[510]中的记载,汉朝马援(西元前14年-后49年)于西元32年建造了利用米堆成了立体地势图。[505]刘宋(西元420-479年)时期的谢庄(西元421-466年)建了一座显示帝国江山的0.93平方米(10平方尺)木制立体地势图,该地势图可拆卸并拼凑回去,如同一座巨型立体拼图[511][505]宋朝(西元960-1279年)学者沈括(西元1031-1095年)受朝廷命令巡边测界以解决领土纠纷时,制作了一座三维立体的立体地势图。该图利用木头、面糊、木屑、蜂蜡制成,上刻山川道路。[512][513][514][515][516]当时皇帝宋神宗(约西元1067-1085年)见后大加赞赏,后来下令所有戍边的官吏皆应制作类似的木制地势图,以便上送朝廷交内府保管。[512][515]西元1130年,黄裳制作了木制立体地势图,[517]后来引起了理学朱熹(西元1130一1200年)的注意。朱熹试图取得该图,然而后来利用黏土与木材自己做了一座。[518][515][516]该图由8片木块构成,以卡笋相连,可以折叠起来由一人随身携带。[519][515]
仿自张衡(西元78-139年)的地动仪,采用钟摆敏感对地面震动的惯性原理;该仪器于西元133年而安放在洛阳,它探测到距该地400至500公里、(250至310哩)、远在甘肃地震
  • 地震仪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朝廷官员、天文学家暨数学家张衡(西元78-139年)于西元132年发明了史上第一台地震仪,它是一座大型瓮形金属仪器,内部可能使用了悬吊或者倒摆的惯性(即地震发生时产生地表震颤现象),以透过杠杆脱扣装置将金属球释放;该球将自外部磐龙金属塑像的龙口掉落到对应的蟾嘴里,以自八个方位中指示出远方地震的确切方向;这让朝廷得以向灾区快速派遣急难救助;后来几个朝代朝廷皆采用张衡地动仪设计进行再制,一直持续到唐朝(西元618-907年)该装置的使用失传为止;[520]该事实甚至由元朝(西元1271-1368年)作家周密所记载。[520][521][522][523][524][525][526][527][528]
  • 指南车:虽然三国曹魏给事中马钧(活跃于西元220-265年)声称指南车最早由黄帝发明的陈述令人生疑,[529]不过他在西元255年设计了指南车并测试成功,[529]后来在随后的朝代中多次重建;该装置是带差速齿轮的轮式车辆,它以此确保安装在车顶的木人像不管车子如何转向总是指向南方,在本质上非磁性罗盘[530][531][532]于西元6世纪写就的宋书指出,该装置已由刘宋(西元420-479年)时期数学家暨天文学家祖冲之(西元429-500年)成功地改造。[533][534]日本成书于西元720年的古史著作《日本书纪》,指出该装置被巧妙的制作出来,并于西元666年)由唐朝(西元618-907年)僧人知由进献给天智天皇(西元661-672年)[535][536]指南车在涵盖整个宋朝(960年-1279年)的历史文献(如:在西元1345年刊行的《宋史》)里记载得钜细靡遗;举例来说,该书揭露了每个机械齿轮有多少齿、每个齿轮的直径、以及这些齿轮如何正确的摆放等等。[537][538]
  • :茶树为西土产,[539]到了西元前2000年的云南,人们已把茶叶被当作种药材来消费。[540]西元前2世纪左右,茶叶在民间已从四川流传到中国北方与长江中下游各地。由王褒于西元前59年所撰《僮约》一文来看,饮茶已经成为当时日常生活中既定之习。[541][542]这书面记述亦表明了古人不晚于晚于西元前1世纪就将茶当作是一种饮品而非仅仅医用草药。[543]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发轫于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到南北朝(西元420-589年)年间,在当时茶在仕绅阶层广泛流传,不过到了唐朝(西元618-907年)才初步成型。[544]茶器如不带柄的茶碗最早在东晋(西元317-420年)出现,而风行于唐朝品茶人士之间。[545]第一本有关茶的著作是陆羽(西元733-804年)的《茶经》。[546]
宋朝张择端(西元1085-1145年)所绘《清明上河图》里头一角所描写的中国古代独轮车。
风扇车,用于将粗糠与谷物分离。本图来自西元1637年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
  • 独轮车:有贫弱的、语言学上的证据显示,独轮车(例如:古希腊文hyperteria monokyklou,或称「单轮车」)可能在西元前5世纪后期于古希腊存在,[547]但独轮车一直到西元13世纪才于欧洲出现已为大众普遍接受,[548]而在西汉(西元前202-后9年)时期西元前1世纪的独轮车使用是有文字记载的,在东汉(西元25-220年)西元二世纪一处墓穴(今四川成都扬子山二号墓)壁画描写了其使用状况。[549][550]
  • 水车动力傀儡戏:产自罗马帝国埃及行省的机械玩偶,特别是亚历山卓的希罗(约西元10-70年)所制、重量驱动的傀儡戏,在西方世界是广为人知,并为如贝克(Beck)、蒲鲁东(Prou)、与罗莎·戴格朗(de Rochas d'Aiglun)等历史学家广泛讨论。[551]在中国,汉朝张衡(西元78-139年)记载了一场角抵戏中人造假鱼玩偶变身为假龙玩偶,[552]而西元6世纪著作《西京杂记》提到当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西元前202-前195年)于西元前206年在咸阳宫内发现秦始皇(约西元前221-210年)的整座12铜偶乐团,每座铜偶高1米(3英尺)著丝花并吹奏。而这些仅需两人一人吹空管一人扭绳即可控制。[553][554]又如《三国志》记载,巧匠马钧(活跃于220-265年) —即造出指南车差速器的那位— 发明了由木水车推动的机械玩偶剧场:水转百戏,以供魏明帝(约西元226-239年)一朝官员娱乐之用。[555][554]随著水车转动,剧场上的诸多木偶表演杂耍,如女木偶奏乐跳舞,而当其中一个木偶进场、跳球掷剑、于绳梯上倒挂时,其他木偶便打鼓吹箫。[555][554]另外一些木偶装扮成官府官员一如真人般在衙门布景中工作,还有木偶打扮成工人进行打舂与磨米(杵槌磨石),而其他木偶观赏斗鸡,所有这些运动皆同时进行。[555][554]后人在稍后的朝代中也依马钧的传统,设计出的种种傀儡剧场出来。[556]
  • 带木俑的人造山自动侍酒器:8世纪初,唐朝(西元618-907年)匠人马待封与与崔邑令李劲精心合造了一座铁铸中空人造山,高0.9米(3英尺),坐落于龟形漆木框之上。[557][558]受重力的影响,酒自假山山顶流下到倾斜的杯子中,而溢出的琼浆则流入一座人工湖;液压泵将酒抽回隐藏在山中、可存15公升(16夸脱)的贮酒库。[557][558]同样的泵将酒抽到龙首状带嘴以及可移动部件的水龙头,龙嘴在倒酒时可张开。[557][558]从龙首倒酒入杯,杯子可放于大型莲叶状铁平台上。[557][558]如果酒客喝太慢没把酒杯放回去,假山山顶一座小亭子的门将自动敞开,同时一座小木人俑带根小棒子往前弹出并嘲弄喝得较慢的酒客。[557][558]一旦杯子放回荷叶上,带根小棒子的小木人俑返回假山顶的小亭,而其身后的小门也将关闭。[557][558]
  • 风扇车:与汉朝(公元前202-后220年)旋转空调风扇发明者丁缓(活跃于西元180年)同一时期的是一座以曲柄操作旋转风扇车的陶制陪葬模型,风扇车的作用是将粗糠谷物里分离。[559][560]风扇车首次在唐代(公元618-907年)由颜师古(西元581-645年)于其对早先学者史游于西元前40年所著《急就篇》字典所作评注时提及;[561]风扇车亦于宋朝(960年-1279年)诗人梅尧臣在西元1060年时的一首诗里头提到。[562][563]已知最早的风扇车插画是来自王祯(活跃于1290年至1333年)于西元1313年所著《农书》。[564]
  • 人力和水力旋转风扇:为了空调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匠人丁缓(活跃于西元180年)发明了一种有7个扇轮、直径3米(10尺)、用手操作的旋转风扇。[565]到了西元8世纪唐朝(西元618-907年)年间,老祖先们利用水力转动扇轮来进行空调,而到了宋朝(西元960-1279年)期间,旋转风扇变得更加普及。[566][567]在欧洲,第一台旋转式风扇的使用是在16世纪,用于矿井通风,一如格奥尔格·阿格里科拉(西元1494-1555年)于其著作中所绘。[568]
象棋起始布局
  • 象棋(参见:六博):象棋的准确起源已经不可考。历史学者李祥甫(David H. Li)主张它首先由汉朝(西元前202-后220年)开国名将韩信(卒于前196年)发明。韩信由于被吕后(卒于前180年)诬陷谋反,而骗入宫内处死,因此韩信的沙盘推演很快的就与其许多流传下来的东西搭上关系。[569]不过,李祥甫表示,韩信兵棋推演后来由北周武帝(约西元561-578年)还原,成为今日两方棋子字面上同义可互换的象棋。[570]虽然后来象棋在隋朝(西元581-618年)遭禁,然而到了唐代(西元618-907年)唐太宗(约西元626-649年)却对象棋十分著迷,而当时诗人如白居易(西元772-846年)甚至专为其赋诗。[571][572]象棋后来经过各方努力,衍生出许多变种,如暗棋朝鲜将棋
  • 纸牌:在世界史上,首次提到纸牌游戏的日期当不晚于9世纪。当时苏鹗(活跃于西元880年)在其所著《杜杨杂编》中,描述了西元868年间,唐朝(西元618-907年)同昌公主丈夫韦保衡韦氏一家喜欢玩「叶子戏」[573][574][575][576]《叶子格戏》是一本跟著叶子戏纸牌刊行的书,据称由唐代妇女所著;而该书在后来的几个朝代中由许多学者所评述。[577][578][579]宋朝(西元960-1279年)学者欧阳修(西元1007一1072年)在其著作《归田录》中称,玩纸牌自唐朝中叶以来就存在,且与有关这项发明、一般充作中文书写媒介、不能印刷的卷轴到纸张同时进化。[580][575][578][579]明朝(西元1368-1644年)期间,许多来自如水浒传等通俗小说里的角色广泛出现于牌面上。[578][579]到了11世纪,在整个亚洲大陆上到处皆可见到牌戏。[581]牌戏在欧洲是最早印制的某些出版品之一,出现于14世纪(即在西元1377年于西班牙德国印制,西元1379年于意大利比利时印制,法国则于西元1381年)且由欧洲人以木板印刷制成,比约翰内斯·古腾堡(约西元1400-1468年)发明印刷机更早。[581][582]
一座维多利亚时代走马灯的现代复制品
  • 走马灯:某些证据表明了现代电影放映机的鼻祖: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583]仙音烛(唐)、[584]转鹭灯(唐)、[585]马骑灯(宋),[586]西方称魔灯,而幻灯指的是皮影戏)是亡故的秦朝(前221-前206年)秦始皇(约前221-前210年)国库中的宝物之一。[583][587][588]齐人方士少翁在西元前121年为汉武帝(约前141-年87年)办的降神会可能用到走马灯。[589][588]在中国第一个使用走马灯的明显证据,是来自汉朝(前202-后220年)晚期,工匠丁缓约于西元180年所作之「九层博山香垆」。[447][587][588]走马灯以当灯点亮时会动的鸟与其他动物图为卖点;灯点亮时上升热气对流造成灯冠顶部的叶片旋转,而叶片带动中空纸糊轴筒旋转,黏于其上的纸片跟著转,给人这些纸片上的图在动的印象。[587]这样的玩具在后来的朝代也被再制翻新。[590][591]
筒状铜制酒容器在商朝(约前1600年-前1050年)晚期制造;这些物件是由宋朝(960年-1279年)仕绅所发掘出土[592]
  • 考古学、目录学和金石学宋朝(960年-1279年)学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分析所谓的刻有金文的古文物,而他后来保留了约400片拓片[593]学者伊沛霞(Patricia Ebrey)写道欧阳修开创了金石学的早期思想。[594]由吕大临(1046年至1092年)所编纂的《考古图》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目录之一,它有系统地描述和分类出土的古文物;该目录记载绘制朝廷与私人珍藏、可追溯到商朝(前1600年-前1050年)到汉朝(公元前202-后220年)的制文物210件、制文物13件。[595]另一个目录是宋徽宗(约1082年至1135年)年间的《重修宣和博古图》(于1111年至1125年间编纂),精选840件器皿与拓片。[592][593][596]这目录曾为学者洪迈(1123年-1202年)所批评。他发现,某些器皿书面上描述可追溯至汉代是不正确的,这是他将这些器皿与他手头实际上获得自汉代的研究标本相比较下所得的结果。[596]宋朝学者们建立了一个正式系统,以透过检视其铭文、装饰基本风格、以及其天然形状来鉴定这些古物的日期。[595]宋朝学者赵明诚(1181年-1129年)强调利用古老的碑文,以纠正后来讨论古事(如日期、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族谱、以及正式头衔等)时的不一致之处与错误时的重要性。[593][595][597]古代于器皿上的明文也用在祭祀中以重演古礼。[595][598]与其讨论古礼如何重演,学者沈括(1031年-1095年)反而对发现古老制造工艺与其功能性更有兴趣。[598]不像许多跟他同代学者醉心于钻研哪位先圣先贤制作了这些古物,沈括推论这些东西不过是古匠人的产物,如同他身处的那个时代一样。[598]沈括亦纳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诸如音乐数学、以及光学等等来研究古物。[598]沈括检视了在朱鲔墓的壁刻并总结该壁刻显示者为汉朝时代衣冠[599][598]沈括在海州(今江苏省海州)出土一测量工具,这工具学者李约瑟断言其为弧矢仪[600][601]学者布鲁斯·G·崔格(Bruce G. Trigger)写道,对古老铭文与文物的收集研究的兴趣在宋朝之后消退了一阵子,但在清朝(1644年-1912年)又复兴起来。当时代表学者有顾炎武(1613年-1682年)与阎若璩(1636年-1704年)。[592]学者克雷格·克鲁纳斯(Craig Clunas)还指出,金石学一直到研究清朝才恢复,但《重修宣和博古图》明印本在16世纪的明朝(1368年-1644年)广为流传。[602]崔格声称考古学在中国从来没有作为自身独立成一门学科发展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它始终被当作史学的一门分支。[603]
味噌汤中的豆腐;如果传统上有关于刘安记载正确的话,古人最早于前2世纪西汉(前202-后220年)发明豆腐。
  • 豆腐:虽然一般传统上,以及宋朝(960-1279年)学者们如朱熹(1130-1200年)等皆将豆腐及豆浆的发明归功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122年),但在今本中所发现的《淮南子》(由刘安挂名编译)却没有提到豆腐一事。[604][605][606]而后来试图根据墓室浮雕与出土文物为本以说明豆腐在汉朝时就已经存在者仍旧令人难以完全信服。[607]已知最早提到豆腐的文献是在《清异录》,其中记载了豆腐在青阳安徽)的销售。[608][609]学者孙机(1998年)认为,虽然这本书作者挂名为陶谷(903-970年),不过该书大概是其他人在北宋初期所编纂。[610]最早记载如何做豆腐的文献是李时珍(1518-1593年)所著《本草纲目》。[611][606]根据夏利夫与青柳昭子(2001)所著,现代历史学家认为刘安时期的豆腐,一如现代的豆腐,是以海水或者盐卤凝结制成,后者即是中文所谓的卤水。[604]根据学者刘克顺(1999年)的研究,刘安制作豆腐的过程与今日本质上是一样的:「基本上,大豆经过洗净,磨碎,浸渍。然后所生浆料经过滤生成生豆浆。将其加热前加入混凝剂,形成凝乳团。凝乳最后经过压沥分离乳清形成豆腐。」[612]
  • 铸铁炸弹:第一个史料记载生铁所铸、内填装爆炸火药的炸弹 — 而非早先类型的外壳 — 出现在13世纪的中国。[613]金朝(1115年-1234年)1231年对抗蒙古人的海战中这炸弹的词(即「震天雷」)被创造出来,不过书面上并没有明确指明是否使用了铁。[614]《金史》(1345年汇编)指出在1232年,蒙古大将速不台(1176年-1248年)南征位于开封的金国据点,防卫方使用了「震天雷」,它以「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615][614]宋朝(960年-1279年)官员李曾伯于1257年写道,当他在荆州火药库应该有几十万铁火炮可用,月产约一至二千颗,一次派送一万到两万到襄阳与颍州。[616]此举的重要性,一如李约瑟所述,是「在最终业已达成高硝酸盐火药混合物工艺,因为少差一分都无法将生铁壳炸开。」[617]
一本来自香港当地餐厅的菜单,而第一本菜单是在宋朝(西元960-1279年)中土出现。
  • 菜单:在(西元960-1279年)初,商人中产阶级中在城市开店的业主,由于常常在家吃饭的时间不多,所以他们便大胆地在各式各样场所,如庙宇、客栈、茶馆、熟食档、以及做附近的妓院、歌屋、戏班场饮食生意的酒家吃饭;这些旅居中土的外国人,以及那些自全国各地聚居城市的中国人由于烹调方式间的差异,促使做饮食业生意的想尽办法满足种种不同的口味,由此而造成菜单的崛起。[618][619]
  • 八股文:八股文是过去有志考入朝廷参政之科举应试书生必须熟练的一种文体。而八股文其名得自其分成八部份的架构: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以及大结。它最早是由北宋(960-1279年)宰相王安石(1021-1086年)变法时启用,并沿用至(1368-1644年)、(1644-1912年)两代。[620]在科举考试中,每名应考人需为《四书》(依朱熹集注)写三篇、依《五经》古体写四篇八股文。[621]
  • 最早印刷地图:一如在中国考古发掘所证明,已知最早的中国地图是在前四世纪,由秦朝制图家所绘,[622]然而中国最早印刷地图,要一直到宋朝(960-1279年)才出现。该《十五国风地理之图》由博物学家杨甲所编,收录于1155年成书的《六经图》中。[623][624]
  • 最古老的印刷星图:虽然身兼天文学家、朝廷官员、工程师于一身的苏颂(1020-1101年)所制星图在世界上肯定不是最古老的,然而它却是世上最早、付诸刊印的星图。[625]其星图(浑象紫微垣星图、浑象东北方中外官星图、浑象西南方中外官星图、浑象北极星图、浑象南极星图……等14幅)与其钟表报时的研究一并收录在其著作《新仪象法要》中。该书于1092年完稿,于1094年刊印,并在后来12、17、以及19世纪皆有增补修订。[626]苏颂星图亦采用了与其同时代的沈括(1031-1095年)科研成果,将北极星位置修正3度(即介于-350度和勾陈一之间)。[627]
  • 八阶标准等级的建筑模组系统:虽然在《营造法式》之前已有其他文献(如部分保存在其他文献中的唐朝(西元618-907年)《营缮令》),不过于西元1103年由宋朝(西元960-1279年)将作监少监李诫(西元1065-1110年)出版的《营造法式》一书是充分完整地留存下来的最古老建筑论文。[628] 它包含了材份制8级标准度量的详细描述与插图,以备木材建筑和结构木工模块构件之用。[629] 在《营造法式》木材构件模块的8级标准中,第一级最大第八级最小,而它被用来确定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最终的比例和规模,例如所有大木作施工类型 — 宫殿府第一般住宅亭台楼阁 — 都被按照社会阶级分类,以对应著该采用哪一等级材份方式。[630]举例来说,宫殿型态的建筑仅用等级1到等级5的材份,而王公府第型态建筑永不会用到大于等级3的构件,也不会用等级小于6的构件。[631]在这个木工结构系统中的,最小的第八级是以一材代表;而一材等于现代的15厘米(5.9寸),而一材亦可分为15份(因此此模组体系得其名)。[632]
郭守敬(1233年-1316年)于1281年建立起农历记年,其天数约等于西方于1582年颁行的公历记年长度
  • 农历记年365.2425日春秋(公元前722-前481年)晚期,中国老祖先们制定了古四分历,将回归年定为365.25天,与西方儒略历相等长度。[633]汉武帝于前104年颁行太初历,使得回归年约等于(365 )。[633]在汉朝与元朝(1271年-1368年)间先民们制定了许多他种日历,其中包括李淳风(602年-670年)的《麟德历》和一行禅师(683年-727年)的《大衍历》。[633]1281年,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1233年-1316年)将农历回归年固定为365.2425天,与西方于1582年颁行的公历回归年天数一模一样;此农历记年,即授时历,颁行于中国用了363年。[634][635]郭守敬建立新历法是在其个人球面三角学成就辅助下,而他大部分衍生自过去在中国建立起球面三角学沈括(1031年-1095年)的学术研究。[636][637][638]
  • 不间断链条传送动力:希腊拜占庭的斐洛(Philo Of Byzantium,前3或前2世纪)[639]描述了用于连发弩(polybolos,即连发机弩(ballista),可掷镖也可掷石)上的链条传动绞盘[640][641]不过链条传动对箭杆箭杆间并没有传输连续的动力。[355][642]不间断动力的链条传动在11世纪的中国首次出现。或许其灵感来自于至少汉朝(前202年-220年)就已为老祖先所知悉、由东汉哲学家王充(27年-97年)所提及的链泵[643]不间断动力传递链条传动首次于1090年由宋朝(960年-1279年)政府官员兼数学家、天文学家苏颂(1020年-1101年)兴建在开封水运仪象台中传动装置里应用;除了早在八世纪早期发明的擒纵机械外,链条传动,也被用于机械地旋转盖于台顶的浑仪(它的作用在模拟天球上繁星的运动)并将有著600颗齿的齿轮每2分24秒朝前拨一齿,因此,每一齿代表了一天24小时的,每小时皆由133座人俑报时。这些人俑皆位于几处开放窗口后由机械轮轮转,人们可由窗口看到人俑敲锣打鼓敲钟,且在日间特殊时段举牌告知。[644][645][414]
明宣宗(约1425年-1435年)正在与太监捶丸
  • 捶丸:捶丸,是一种类似源自于苏格兰的高尔夫运动,文献中首次提到它是在宋朝魏泰(活跃于1050年-1100年)的《东轩笔录》;[646][647]该游戏在宋朝(960年-1279年)与元朝(1279年-1368年)深受男男女女喜爱,而到了明朝(1368年-1644年)则在都邑男子间流行,其程度一如网球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在居于城市欧洲人那般(根据安德鲁·莱比斯(Andrew Leibs)所述)。[648]1282年,宁志斋出版《丸经》,该书介绍了捶丸的规则、设备、场地,同时亦包括了那些精于此道人物的评注。[648]每个球员皆有10种球杆,都存放在锦囊里。[649][650]皇帝所使用的捶丸杆皆嵌,极尽奢华之能事。[649][650]该运动是在平坦及有坡度的草地,且与现代高尔夫球座非常类似的是有个球「基」 区域,在此进行开头三杆。[651]
  • 以焦炭作为燃料:到了11世纪宋朝(960年-1279年)时期,的要求,用于钢铁产业高炉熔铁炉木炭需求导致主要林地大量砍伐;为避免过度森林砍伐,宋朝先民开始使用由烟煤生产出的焦炭,以作为冶金炉燃料,来替代源于木材的木炭。[652][653][654]
  • 火枪:火枪是一种原始的枪,在10世纪发明。有著一开始用竹子、后来用金属制造的管子,用来将混合著火焰与碎片的微弱火药爆炸射出;其最早的图像是来自敦煌壁画《降魔变》。[655][656][657]
一座运河斗门水闸的上视图和侧视图,基本上是一座利用双门运河水闸于隔间调控河水水位来确保船只安全航行。它是宋初淮南转运使乔维岳于西元10世纪初为京杭大运河航运所发明
  • 斗门水闸:虽然在中国,单门运河潮闸在斗门水闸发明之前就已存在,不过西元984年宋朝(西元960-1279年)初期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发明了双门斗门水闸,因此船只可以安全地沿著有斗门调控隔间水位的运河水道航行。[658][659][660][661]宋朝科学家沈括(西元1031-1095年)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一书中描述了经济与交通上得益于此发明的种种便利。[662][659][663]
上海的当地居民于新年时施放烟花
  • 烟花:烟花于宋朝(960年-1279年)在中国以早期火药的方式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宋朝百姓可以从市场小贩买到简单的烟花,而这些烟花都是由筒装满火药而成,[664][665]纵然竹筒烟花有诸多限制,历史记载当时较华丽的烟火表演仍旧举办。在1183年,为了娱乐宋孝宗(1127年-1194年)及其宫廷成员,城管禁卫军举办了军事操演,其中穿插了大型烟花施放伴随著舞者穿过彩烟。[666]1264年,恭淑皇后韩氏在其儿宋理宗为其举办的廷宴上,因一只快速火箭推进的「地老鼠」烟花点燃后钻到她座下而受惊。[667][668]火箭推进很快地被应用在战争上,而到了14世纪中叶,已经有许多种火箭发射器研发出来。[669]
中国古代的火焰喷射器:猛火油柜,本图来自宋朝军事著作《武经总要
  • 双活塞、火药启动的火焰喷射器(猛火油柜):尽管单活塞火焰喷射器最早在7世纪拜占庭帝国就已发明,[670]不过10世纪时期的中国火焰喷射器,就能源源不断地喷出火焰,其原理利用了双活塞注射器(古人自汉朝已掌握该技术)压缩伫满的猛火油喷出。而猛火油在当时已由中国与中东地区(大食)海上贸易交流中引进。猛火油的第一个文献记载是在917年,[671]它第一次用于实战中是在932年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672]猛火油柜实物蓝图首次则见于宋朝(960年-1279年)1044年军事著作《武经总要》,该书详细记载了该装置。[673][674]不像希腊版本的火焰喷射器那样喷出时得用火点燃,猛火油柜由易燃黑火药引信启动。[673]
南宋马远(约1160-1225年)绘于1195年的《寒江独钓》图,是已知最古老的渔线轮图画
  • 渔线轮:古称钓车、钓轮,现另称卷线器。在文学记录中,有关最早的渔线轮证据是4世纪[675][676]的著作《列仙传》。[677][678][679]目前已知最早的渔线轮绘画是来自南宋(1127年-1279年)马远(约1160-1225年)于1195年所作《寒江独钓》图。该图布局为一人坐在一艘小舢舨上,并投出了钓丝[680]另一幅描绘渔线轮的作品是元吴镇(1280-1354年)的《洞庭渔隐图》。[680]介于1208至1224年之间出版的《天竺灵签》中收录了两幅不同的、当时常用的渔线轮木刻版画插图。[680]一卷13世纪亚美尼亚羊皮纸福音上显示出渔线轮(虽然不是很清楚地描述是否与来自中国样式类似)。[680]于1609年出版的《三才图会》,刊载了下一幅渔线轮的图片,且栩栩如生地显示出辘轳滑轮装置。[680]上述5幅是在1651年之前显示渔线轮的仅有图画,而1651年是第一批英国渔线轮插画绘制时期;在该年之后它就变成了世界艺术中常见的题材。[680]
早在13世纪,中国人已利用苍蝇当作破获谋杀案的媒介,是为已知最早的法医昆虫学案例。
  • 法医昆虫学:由宋朝(960年-1279年)宋慈在1247年成书的法医学案例著作《洗冤集录》含括了已知最古老的法医昆虫学案件。[681]该谋杀案于西元1235年发生,一名村民被人用刀刺死。仵作们认为死者的创伤是由镰刀造成的,而镰刀是种在收获季节用于割稻的工具,这一事实使他们怀疑同伴农工涉有重嫌。[681]地方县令将村民都聚集在衙门广场,以便暂时收缴镰刀。[681]几分钟内,一大群苍蝇循著肉眼无法识别的迹气味而来,围著一把镰刀,对其他的不屑一顾。[681]很显然地,该镰刀的所有者便是罪魁祸首,后来该农工被捕快拿下后请求宽恕。[681]
上图显示元朝(西元1271-1368年)青铜制手铳,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手铳之一。最古老的样本约可追溯到西元1288年,正好是史家将其载入成史上第一个文献记载的年代。
  • 手铳:最早的金属管手铳可以追溯到西元13世纪,这由由黑龙江省考古挖掘,以及成书于西元1370年《元史》中关于元朝(西元1271-1368年)女真族骠骑卫上将军李庭在西元1288年率领其「铳卒」[682]镇压宗王乃颜文字记载。[683]该记载是已知史上最早使用这个辞的事件。[684][685]可追溯到西元1288年、来自黑龙江的元朝青铜手铳长约超过0.3米(1英尺),重约3.6公斤(8磅)。[685]它有著一个用来点火的火门,以及一个除了在爆炸室周遭有如球根般扩大外其馀均匀的内膛,这种设计使得该武器可以支撑内部爆炸的力量。[685]
  • 弧矢仪宋朝(960年-1279年)古物研究者沈括(西元1031-1095年),在海州(今江苏省海州)一处田园出土了一个类似古十字弓的器械。这装置在其柄处有著观测刻度以做精密测量。[601][600]他写道,在查看整座山时该仪器上所占的距离很长,不过当观测山边一小部分所占距离很短,因为该仪器的十字部分已被推离观察者的眼睛,而刻度是自较远的那端开始的。[601][600]他写道,如果在装置上放枝箭并顺著其尖端看去,山的角度可被测量,因而其高度可被算出。[601][600]沈括写道,这是类似数学家利用勾股定理来测量高度。[601][600]李约瑟写道沈括当时所发现的东西是弧矢仪,这种测量工具一直到法国普罗旺斯犹太数学家列维·本·格森(西元1288-1344年)于西元1321年描述后才为欧洲人所知。[686]
西元14世纪《火龙经》所记载之「自犯炮
  • 地雷:古文献证据暗示著中国史上第一次使用地雷是在宋朝(960年-1279年)部将娄铃辖于西元1277年使用了「火炮」杀死入侵的士兵入侵蒙古广西。[687][688]不过,首次详细记述地雷是在焦玉(活跃于西元14至15世纪初)和刘基(西元1311-1375年)于(西元1271-1368年)末(1368年-1644年)初所著的《火龙经》。[689]焦玉与刘基描述当时的地雷是球形的,由铸铁制成,其导火线由一种敌人走动时不经意拌到的机关点燃;虽然焦刘两人没有仔细描述该机关的内部结构,不过一份后来于西元1606年成书的文献揭示了该机关如何运作的。该机关是个木匣,在木匣中间装铁轴、贯钢轮,绕绳铁轴上。绳的一端挂重物(一般用石块,故此绳称为「坠石绳」)。当坠石急剧下降时,它带动铁轴与钢轮转动,使钢轮与火石相摩擦并喷出火星、点燃装于匣内的引线。平时用一栓卡柱坠石板,使石不掉落;或者在游线进入木匣前装一板阀,使铁轴不转动。[690][691]
一套标准32片骨牌,它至少自宋朝(960年-1279年)就已经存在。[692]
  • 中式骨牌明朝(1368年-1644年)《五杂俎》作者谢肇淛(1567年-1624年)于1112年开始了史上第一次将骨牌呈现给朝廷的传奇。[693][692]不过,最古老的中式骨牌文献记录可见于宋末元初作家周密(1232年-1298年)的《武林旧事》(武林为杭州宋末旧称,为当时实际意义上首都),在该书中宋孝宗(1127年-1194年)年间小贩贩售杂物即有「蒱牌」与骰子[694][692]学者罗德城说,周密提到蒱牌时意味著中式骨牌,乃因明朝作家陆容(1436年-1494年)明确定义了中式骨牌就是蒱牌(在讲述一位屡次自一付蒱牌中摸一把皆得四色手艺赢得美人归的求婚者故事中)[695][692] 已知对中式骨牌的最早书面简介是由瞿佑(1347年-1433年)所撰之《宣和牌谱》(1119年-1125年)[692]在《万宝全书》中,张溥(1602年-1641年)以朴牌描述了中式骨牌游戏规则,虽然蒱牌的蒱转为朴,不过仍保留了相同的发音。[692] 传统中式骨牌玩法包括天九牌九斜钉、及其他。应当指出的是,一套总共32片的中式骨牌(它被制成代表丢两个骰子骰面所呈现的每种可能,故因此没有空白片)与18世纪中期在西方(如法国意大利)一套总共28片的多米诺骨牌不同。[696]

明清至近代

早期带气动翼火箭弹「神火飞鸦」的插图,摘自《火龙经》,由焦玉刘温于西元14世纪中叶编纂。
  • 带空气动力翼和爆炸载荷的火箭弹:已知最早配备了空气动力翼的火箭者为记载在焦玉刘基(西元1368-1644年)初所编的《火龙经》(成书于西元14世纪初到中期)中的「神火飞鸦」。[697][698]该火箭的形状很像只鸟(特别像乌鸦),塞满了火药,并形成由条编成篮状长筐。筐再以纸补强。[697][699]筐瘦长端前后分装上装饰用鸦头鸦尾,而翅膀被钉在两旁。[697][699]在每边翼下固定了两个斜角火箭以推进本体,主要导火线是点燃这引发了四倍保险丝连接到每个火箭和运行通过钻孔在后面的鸟类。[697][699]该书声称,「神火飞鸦」瞄准敌人营地或船只发射到空中,后自动导火线自动引爆内藏火药,焚烧遥远的敌营。[697][700]成书于西元1621年的《武备志》一书中亦描述了一种被称为「飞空击贼震天雷」的武器。它是另一种带空气动力翼的火箭弹,以多层油纸粘固。这种震天雷后方并备有一管管状火箭。[700]当后方管状火箭在飞行中烧尽后,它将自动点燃内藏炸药并释放出毒烟以及毒蒺藜[700]
西元14世纪中叶记载于《火龙经》中的水底龙王炮
  • 水雷:由焦玉(活跃时期西元14世纪到15世纪初)与刘基(西元1311-1375年)所著军事著作《火龙经》还介绍了用于河川湖海的水雷;它由熟铁制成,装在牛脬内。这是一种定时装置,其中漂浮在雷体上燃烧中的信香决定何时点燃导火线;而在《火龙经》中明确提到,若没了空气或者打湿了导火线将不会燃烧,因此它是放在羊肠制成的长防水管中保护起来;后来宋应星(西元1587-1666年)于西元1637年所著《天工开物》里插图的模型显示生漆皮囊取代了牛膀胱袋,而水雷由岸边拉索拉动钢轮发火机制引爆。[701]
  • 多级火箭:虽然在欧洲最早的火箭是否于西元13世纪首次开发出来还有些暧昧不明(即希腊人马克[702]约在西元1232年著作中提到的「ignis volantis in aere」(即「飞火枪」:意指飞行火标枪),尽管李约瑟和戴维斯声称该著作提及者可能是翻译自中国的「『飞火』枪」:使用致盲火药「飞火」的火枪;一字之差),不过如李约瑟所述,文献上中东(即西元1280年哈桑·拉姆玛(Hasan al-Rhammāh)所指「中国箭」阿拉伯文英拼「sahm al-Khitāi」)、中国(即「地老鼠」或西元1270年为抵抗蒙古入侵,军所使用与现代迫击炮原理类似的「冲」)、以及自元朝(西元1271-1368年)期间「火箭」一词从借用时用于指火攻箭矢来描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火箭,上述三者用词混淆皆造成史学家考证上的困难。[34][668][703]明朝(西元1368-1644年)初期由焦玉(活跃时期西元14世纪到15世纪初)与刘基(西元1311-1375年)的著作《火龙经》则介绍了多种火箭,[704]其中之一名为「火龙出水」的多级火箭,尽管与其说它不名符其实地从水下发射,倒不如说是在接近水平面发射并维持一条扁平的弹道;一如二级火箭所定义,「火龙出水」采用了数枝起飞火箭,当它们快烧完时会点燃一大群小火箭从前端龙嘴飞出,射向目标。[705][706]
  • 爆炸炮弹:由焦玉(活跃于14世纪至15世纪早期)和刘基(1311年-1375年)在14世纪中期编纂的中国古军事著作《火龙经》描述了已知最早的爆炸炮弹。该炮弹是由铸铁制造,中空,其中塞满了火药;焦玉刘基写道,当这爆炸炮弹射入敌阵可将敌营纵起熊熊大火;而在欧洲最早的爆炸炮弹证据可追溯到16世纪。[707][708][709]《火龙经》还详细记载了具「致盲」(即飞火)与「毒」(即毒火)性火药装填入爆炸炮弹在战场上应用;这种化学战的效果记述如下:「毒气烟飞,扑人眼目。毒火合飞火,人马俱伤。」[710][191]
  • 天花接种疗法:李约瑟和罗伯特·坦普尔表示,一件接种天花的案例可能在10世纪晚期的宋朝(960年-1279年)就已存在,不过他们是以朱奕梁在西元1808年的著作《种痘心法》作为此方之佐证。[711][712]万全(西元1499-1582年)在1549年所作之《痘疹心法》中明确记载了史上第一次天花接种。[713][714]喻昌于1643年出版的《寓意草》,[715]以及张琰西元1741年的《种痘新书》皆生动地描述了接种的过程。[716]正如俞天池西元1727年著作《痧痘集解》书面记载(该文字基于翁仲仁西元1579年的著作《痘疹金镜录》的纪录),该防治天花的接种技术一直到明朝(1368年-1644年)明穆宗(约1567-1572年)在位期间才在中国广为传播。[717][714][718]由于有传染的风险,中医古方避免取用自疾病(如重型天花 Variola major)已经完全发作患者身体或秽物取材;相反的,中医使用棉塞插入已经接种过、带轻微痘班(如缓和型天花 Variola minor)患者的鼻孔以取得其接种材料。[711]一旦受接种人的身体对小宗天花病症建立起免疫力,那这个人将永远不会再感染该病。[719]
  • 铁索吊桥:尽管有证据表明,许多早期文化中皆利用绳索构筑吊桥,第一个铁索吊桥的文字记载来自写于15世纪、云南当地史地方志。它描述了一座在明朝永乐帝(约1402-1424年)期间修复的铁索桥[720];虽然根据李约瑟的研究,如果照明代(1368-1644)老祖先声称,铁索吊桥自汉朝已经存在,而该15世纪的文献却不这么写,故它是有问题的。[721][722]学者K.S.汤姆亦提到一如李约瑟所述的吊桥修复文献,但他补充说,最近的研究的一篇文献揭示了那些据称是当地造桥人,在云南当地于600年左右建了这座铁桥。[723]
  • 猪鬃牙刷:据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中国人自1498年明朝(1368年-1644年)明孝宗(约1487年-1505年)在位时期就在使用猪鬃牙刷;它还补充说,牙刷一直到1780年被卖给英国克拉肯沃尔德(Clerkenwald)的威廉·艾惕思(William Addis)才大规模生产。[724]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一致的是,学者约翰·鲍曼(John Bowman)亦写道,在1490年代中国人发明了使用猪鬃刷毛的牙刷。[27]而学者邦妮·L·肯德尔在同意此一事实的同时,她亦指出,牙刷的前身在古埃及时就已存在。其形式为在底端经过磨损的树枝。[725]
麻將至少在19世纪就出现,其原型来自早期的纸牌游戏
  • 麻将:作家捷尔特·雷普(Jelte Rep)写道,超过100张骰牌一套的赌博游戏麻将,最早是由清朝(西元1644-1912年)来自宁波的三品洋务官陈鱼门发明。[726]然而,雷普追溯麻将的起源追溯到唐朝(西元618-907年)的一种使用32片木制或象牙制卡片游戏[727]这演变成40片骰牌的明代(1368年-1644年)骰牌游戏:马吊,该游戏有4套骰牌,而不是现代麻将的3套。[727]
  • 青蒿素的抗疟性质青蒿素复合物的抗疟疾药物是在蒿属植物黄花蒿上发现,而黄花蒿与青蒿同属长期以来虽为中国传统中药药方但由于主流医书记录错误,且不愿采取视为旁门左道的《肘后备急方》之方[728]而备而不用,却稍后在197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多耐药菌株恶性疟原虫疟疾收效良好。[729][730]
  • 杂交水稻:西元1973年一队以袁隆平(生于西元1930年)为首的农业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型水稻,叫做杂交水稻。这种水稻可在每公顷(10,000平方米)面积上种植约12,000公斤(26,450磅)的稻作。[729]杂交水稻已被证明对耕地极度有限情况下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为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所采用。[729]
  • 磁悬浮风力发电机:2006年,一种采用磁悬浮的新型风力发电机在北京举行的亚洲风能大会展展出。[731][732]科学家李国坤是新型磁悬浮风力发电机首席研发员,与中科院广州分院能源研究所及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偕同合作。[731][732]李国坤表示,传统风力发电机由于轴承造成摩擦的关系,需要高风速以启动。[731][732]新的无摩擦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仅需每秒1.5米(或每小时5公里),这预计将降低风力发电场运营成本的一半,即大约每千瓦小时0.4人民币的总开销。[731][732]

相关参见

参考资料

书目

Template:Link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