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宇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Outlookxp留言 | 贡献2017年5月22日 (一) 00:14 (回退36.230.159.73 (讨论)做出的 1 次编辑,到由114.27.210.222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張宇初(1359年—1410年),子璿耆山江西貴溪人。明代正一派道士。

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之長子,生於至正十九年(1359年),自幼喜讀書,熟四書五經,“貫通三氏,融為一途。旁及諸子百家之籍,靡不窮搜,發為載道之記事之文,各及其妙”“詞賦詩歌,又各極其婉麗清新,得天趣自然之妙,可謂兼勝具美矣”,宋濂稱他“穎悟有文學,人稱為列仙之儒”。「嘗受道法於長春真人劉淵然,後與淵然不協,相詆訐」。張宇初提倡“三教合一”,他認為“孔李殊途,道本一源”,亦不排斥佛教思想,融合佛學。

洪武十三年,嗣為第四十三代天師。明太祖明成祖曾多次召見,洪武十七年奉詔於紫金山建玉錄大醮,洪武十九年奉命祈雨於神樂觀,賜“正一玄壇之印”。永樂四年(1406年),奉旨編修《道藏》,未竟而卒。著有《峴泉集》十二卷、《道門十規》一卷、《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四卷,另編纂《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七卷、《龍虎山志》十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