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三十六部尊經
外觀
道教 |
---|
道教主題 |
太上三十六部尊經,撰人不詳,約成書於南北朝末期[1],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該經要人奉道修心,強調燒香禮拜,誦經禮釋,以廣種福緣、積累功德。《中華續道藏》收有該書註解《太上無極大道三十六部尊經註解》三卷,孚祐帝君注[2]。《無上內秘真藏經》讚揚此經「最尊最貴」,「包羅無外,妙入細微」[3]。
題解
[編輯]「三十六部尊經」為道藏經書的總稱,道藏經分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每洞又各十二部,合稱三十六部尊經[4][5]。道士皈依三寶之經寶,稱為三十六部尊經,「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經,得聞正法,故曰經寶」[6][7][8]。
按《無上內祕真藏經》[3],善明童子問元始天尊,眾經名相,其數幾何?
元始天尊以「太上三十六部尊經」名目答之。並說「三十六部尊經」分藏於玉清境、上清境、以及太(泰)清境。玉清境十二經「無毀無壞,無生無滅,湛然常住,遍眾妙門」;上清境十二經「微妙清淨,為諸天根本,萬有之基」;太清境十二經「濟生度死,為萬法舟航」。
內容
[編輯]全書包括三十六部短經,各篇經文格式相似,皆先述經文,後附四言偈語及十二符文。
其內容採佛道二家之說,簡述修真理論及其方法,並解釋真空、虛無、自然、心性等術語。認為眾生皆有道性,但因未能直心正念,迷惑本性,故有種種煩惱災禍。若能奉道修心,識法性,行正法,不着色相,清靜無為,即可達到寂滅境界,成就法身,永無憂患。其修持之法強調行善積德,燒香建齋,誦經禮釋,廣種福緣,貶斥吐納咽氣,坐忘煉丹等法術。此經對隋唐道教頗有影響[9]。
參考資料
[編輯]- ^ 太上三十六部尊經. [2015-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6).
- ^ 中華續道藏. [2015-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1).
- ^ 3.0 3.1 無上內祕真藏經卷之四.
一者上清,二者妙真,三者太一,四者妙林,五者開化,六者僊人,七者黃林,八者上真,九者道教,十者上鍊,十一者上妙功德,十二者道德。此十二部經蘊在大洞玉清境藏中,無毀無壞,無生無滅,湛然常住,遍眾妙門。 一者洞玄,二者元陽,三者原辰,四者大劫,五者上聞,六者內音,七者鍊生,八者靈祕,九者消魔,十者無暑,十一者案摩,十二者上通。此十二部經在大洞上清 境藏中,微妙清淨,為諸天根本,萬有之基。一者太清,二者徹視,三者集僊,四者洞淵,五者內祕,六者真一,七者集靈,八者中精,九者無量,十者集宮,十一者黃庭,十二者小劫。此十二部配屬大洞泰清境藏中,濟生度死,為萬法舟航。此三清奧內真藏之中,示有名跡,顯眾妙經,包羅無外,妙入細微。...此經深妙,最尊最貴,諸天神聖無不敬重。汝等徒眾,宿緣有幸,得預知聞,入功德所,無以為諭
- ^ 道教大辭典. 三十六部尊經. [2015-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7).
- ^ 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太上無極大道者,萬氣之祖,萬化之源。天地象形,萬生萬類,無非出於大道也。經則道之文,師則道之臣,亦出於道也。所以齋壇既立無極大道,左有三十六部尊經,右有玄中大法師。蓋以道本一炁,無形無名。一炁分三,遂為玄元始三炁,虛極生神,故有太上三尊。雖萬化萬生,皆出於道,而太上三尊,乃道之宗主。及其立教,則龍漢劫出書號洞真部,赤明劫出書號洞玄部,上皇劫出書號洞神部,此則三十六部之經也。」}}
- ^ 張萬福 (編). 三洞眾戒文. [2015-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第二戒者,歸神三十六部尊經
- ^ 王常月. 全真教玄科戒律. [2015-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經,得聞正法,故曰經寶
- ^ 張受軒. 淺談皈依三寶 (PDF). 弘道. 2013, 56 [2015-11-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06).
- ^ 胡孚琛 (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