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清派是在晉朝時由南天師道演變、分化而形成的一個道教派別。以《上清經》(《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為主要經典,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

在上清派發展史上,發展和傳播上清經系的主要是楊羲許謐許翽等。東晉興寧二年(364年)道士楊羲聲稱魏華存(南嶽魏夫人)傳授給他上清眾經31卷。到東晉末年,道士王靈期加以增飾,開始廣泛流傳。至陶弘景時,茅山成為上清派活動的中心,因此這以後的上清派被稱為茅山宗

上清派強調人體內精氣神的修煉,重登齋入靖、存思諸神形象,不重煉外丹。該派開創人物認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主神為元始天王(後稱元始天尊),比天師道主神太上老君的「太清」更高。上清派的開創人物均為門閥人物,上流社會出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統治階級上層亦有聯繫。上清派的出現,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大夫道教發展的變化。

參考文獻[編輯]

  • 王家葵:《陶弘景叢考》
  • 鄭素春:《元朝統治下的茅山道士:1260-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