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之患
河套之患,明朝称为套寇,是指在明英宗天顺年间和明宪宗成化年间在河套地区(河套的内蒙古部分,前套地区),因漠南蒙古的南下骚扰对明朝边疆安全的威胁。
背景
[编辑]河套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和游牧帝国的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初,北元残余势力退回蒙古,在双方的的军事斗争中明朝虽取得了一些军事胜利,但明成祖的北征成效有限,自宣德年间开始明廷便采取以守备为主的政策。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掳掠,拱卫中原腹里,在明长城一线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特别是建立在河套地区附近负责河套防务的大宁、东胜、开平等卫所极为重要。后又在边地逐渐形成九边军镇重点。朱棣时期,将大宁都司和东胜卫陆续撤到内地,这使得明初完整的防御体系上出现了漏洞,河套地区直接暴露在蒙古势力面前,蒙古诸部并以此为常驻之地频繁南下入寇明朝边地及中原地区[參 1]。
过程
[编辑]瓦剌部的领袖也先死后,蒙古诸部短暂的统一局面结束,为了扩张势力一些部落南下滋扰明朝边疆,东部的鞑靼部也再次强盛起来。明英宗天顺年间,鞑靼部的「阿罗出」(呼图克图少师)率部潜入河套地区[參 2][參 3]。
公元1461年(明英宗天顺五年),鞑靼部的孛来多次侵扰明朝西北地区,入寇永昌和甘州,但是被凉州都督毛忠打得大败,孛来遣使向明朝求和,恳求入贡互市贸易。明英宗朱祁镇批准了他的请求。但是孛来入贡有一个要求就是由陕西兰县入关纳贡。原先蒙古部落进入内地纳贡,都是从山西大同进京城,大同是明边防重镇,守卫森严,而兰县是进入河套草原的必经之路[參 4][參 5]。
于是,鞑靼部的孛来使团经兰县入贡,然后返回河套平原,为蒙古诸部入踞河套之始。后来,乜克力部(畏兀儿亲族)的癿加思兰、亦不剌也率部在这里定居下来[參 6]。盘踞在这里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中原地区每到秋收的时候,各部就成群结队出去抢掠汉地[參 4]。
公元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孛来等也率部进入河套地区。之后又有其他的鞑靼部入主河套地区。蒙古军事力量自占领河套地区后,遂于当地驻扎下来,从此河套就成了蒙古骚扰明朝内地的一个主要基地,而“套寇”也就成了明朝中期的主要边患。蒙古诸部年年深入明朝边地,杀烧抢掠,但当时的明朝政府无力收复河套,边患一直影响到明武宗期间。明穆宗时期的“俺答封贡”以后,明朝才缓和与蒙古的关系[參 7]。
影响
[编辑]由于河套地区被蒙古人佔領,明朝的北部边境从此长久承受蒙古人的肆虐,中国大陆现代有說法指这是明英宗朱祁镇埋下的祸患[參 4]。
参考资料
[编辑]- ^ 于龙. 《明朝洪武至嘉靖年间河套问题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年.
- ^ 民勤县的历史沿革. 民勤: 民勤政府网. 2007-12-12 [2014-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中文).
- ^ 韦占彬. 明代蒙古诸部对归顺汉人的任用及其军事影响. 中国边疆网. 中国边疆网 [2014-02-05]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 ^ 4.0 4.1 4.2 任用太监导致被俘的明英宗为什么像个明君?. 凤凰网. 2009-10-19 [2014-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中文).
- ^ 张嵚. 《被遗忘的盛世》. 九州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10801457.
- ^ 特木勒. 元明时期Mekrin部史事考. 《民族研究》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 2015年, (第1期).
- ^ 邢涛; 纪江红. 《中国通史·<第二十一章·集权下的统治·明朝于蒙古的关系·河套之患>》.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年10月1日: 第141页. ISBN 978720005064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