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綠豆椪
注音ㄌㄩˋㄉㄡˋㄆㄥˋ
台語白話字le̍k-tāu-phòng
台語羅馬字li̍k-tāu-phòng

綠豆椪台式的傳統月餅,內餡是由綠豆泥甜餡包入豬油紅蔥頭烘烤製成,有時還會加入少許豬肉[1]。近年由於較重視健康,許多業者也推出不含豬肉、豬油等材料,純以綠豆泥做內餡的版本。

傳統月餅份量大(手掌大),自1980年代初起,有台灣「餅都」美譽的台中豐原,業者發明無豬油渣,全是綠豆泥餡,份量是傳統月餅一半的小月餅

歷史[编辑]

綠豆椪起源於素有「餅窟」之稱台中豐原。在台灣日治時期期間,日本製菓文化移入,豐原本土糕餅業者為迎合日本人口味,學習了日本和菓子的技術,使用甜度較高的餡料,並縮小了糕餅的尺寸,促進了漢餅的精緻化。豐原在地餅舖也開發出一種以綠豆泥為內餡的小月餅,稱為「葫蘆墩餅」,為綠豆椪之前身[2]

注釋[编辑]

  1. ^ 遠流 - 台灣糕餅50味. [2010-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5). 
  2. ^ 李佳芳. 百年老店雪花齋──為「島內製菓」爭一口氣. 獨立評論. [2022-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5). 

參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