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八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八百,洪應明仙佛奇蹤》中的插圖

李八百道教神仙。蜀郡人。蜀人計其壽八百歲,所以稱他李八百。「蜀之八仙」之一。晉葛洪神仙傳》中有其故事。曾度化唐公昉夫婦。

許多道教神仙都被稱為李八百,例如紫陽真君李真[1],另外李阿[2]李脫[3]李良[4]李洞賔[5],以及蜀人李寬,也稱李八百。[6]因長壽八百年,人稱「李八百」。葛洪《神仙傳》分李八百、李阿為二人,各自立傳。符載《題李八百洞》詩:「後世何人來飛昇,紫陽真人李八百。」

葛洪《神仙傳·李八百》稱:「李八百者,蜀人也,莫知其姓名,歷世見之,時人計其年八百歲,因以為號。」到了秦代,李八百聽說漢中唐公昉有志不遇名師,欲敎授之。他到公昉家為傭人,一日染疾,通身膿血,有惡臭,唐公昉夫婦及三婢為之舐惡瘡,並奉以洗浴惡瘡美酒三十斛之試。李八百以《丹經》一卷授予唐公昉,唐公昉夫婦入雲台。[7][8]《四川通志》以及明代《白話仙佛奇蹤》、《瑞州府志》上均有記載八百洞天。

注釋[編輯]

  1. ^ 《瑞州府志》:「李八百,《續仙傳》雲蜀人,後來高安,名真,嘗得仙術,自稱年八百餘歲,故人以為號。」
  2. ^ 《抱朴子‧道意》記載:「蜀中李阿穴居不食,號稱八百歲公,後不知所在。」
  3. ^ 《晉書·周扎傳》云:「時有道士李脫者,妖術惑眾,自言八百歲,故號李八百。」
  4. ^ 《宋史·方技傳下·魏漢津》:「魏漢津,本蜀黥卒也。自言師事唐仙人李良號李八百者,授以鼎樂之法。」
  5. ^ 《茅亭客話》卷一:「詔大白九井山虎耳先生李洞賓齎香於洞前,設醮禮察視之,由以祈靈貺。虎耳先生大名府有道之士,時呼為李八百。雲已八百歲,如五十許,童顏鬒發,行速言徐。每駐足,士民聚觀者如堵。」
  6. ^ 葛洪《抱朴子·道意》:「有一人,姓李名寬,到吳而蜀語,能祝水治病頗愈,於是遠近翕然。」蘇軾《和陶〈讀山海經〉》之七:「蜀士李八百,穴居吳山陰。默坐但形語,從者紛如林。其後有李寬,雞鵠非同音。口耳固多偽,識真要在心。」
  7. ^ 《太平廣記》卷七「神仙」七云:李八百,蜀人也,莫知其名。曆世見之,時人計其年八百歲,因以爲號。或隱山林,或出市廛。知漢中唐公昉有志,不遇明師,欲教授之。乃先往試之,爲作客傭賃者,公昉不知也。八百驅使用意,異於他客,公昉愛異之。八百乃僞病困,當欲死,公昉即爲迎醫合藥,費數十萬錢,不以爲損,憂念之意,形於顔色。八百又轉作惡瘡,周遍身體,膿血臭惡,不可忍近。公昉爲之流涕曰:「卿爲吾家使者,勤苦曆年,常得篤疾,吾取醫欲令卿愈,無所吝惜。而猶不愈,當如卿何!」八百曰:「吾瘡不愈,須人舐之當可。」公昉乃使三婢,三婢爲舐之。八百又曰:「婢舐不愈,若得君爲舐之,即當愈耳。」公昉即舐。複言無益,欲公昉婦舐之最佳。又複令婦舐之。八百又告曰:「吾瘡乃欲差,當得三十斛美酒,浴身當愈。公昉即爲具酒,著大器中。八百即起,入酒中浴,瘡即愈,體如凝脂,亦無余痕。乃告公曰:「吾是仙人也,子有志,故此相試。子真可教也,今當授子度世之訣。」乃使公昉夫妻,並舐瘡三婢,以其浴酒自浴,即皆更少,顔色美悅。以丹經一卷授公昉。公昉入雲台山中作藥,藥成,服之仙去。
  8. ^ 《玉堂閑話》云:「興元斗山觀,自平川聳起一山,四面懸絕,其上方於斗底,故號之,有唐公昉飲李八百仙酒全家拔宅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