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Semi-protection-shackle.svg

蔡英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蔡英文
蔡英文官方元首肖像照.png
中華民國總統府官方肖像
 中華民國第14、15任總統
選舉:20162020
現任
就任日期
2016年5月20日
行政院院長林全(2016-2017)
賴清德(2017-2019)
蘇貞昌(2019-2023)
陳建仁(2023-)
副總統陳建仁(第14任)
賴清德(第15任)
秘書長
前任馬英九
多數票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第13、15、17任主席
任期
2020年5月20日-2022年11月30日辭職
秘書長林錫耀
前任卓榮泰
繼任陳其邁(代理)
賴清德(正任)
任期
2014年5月28日-2018年11月28日辭職
秘書長吳釗燮
洪耀福
前任蘇貞昌
繼任林右昌(代理)
卓榮泰(正任)
任期
2008年5月20日-2012年1月14日辭職
秘書長王拓
吳乃仁
蘇嘉全
前任謝長廷(代理)
陳水扁(正任)
繼任陳菊(代理)
蘇貞昌(正任)
 中華民國第26任行政院副院長
任期
2006年1月25日-2007年5月21日
總統陳水扁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
前任吳榮義
繼任邱義仁
 中華民國第10任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主任委員
任期
2006年1月25日-2007年5月21日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
前任吳榮義
繼任邱義仁
 中華民國第6屆立法委員
任期
2005年2月1日-2006年1月23日
繼任吳明敏
選區全國不分區
 中華民國第6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
任期
2000年5月20日-2004年5月19日
總統陳水扁
行政院院長唐飛 張俊雄 游錫堃
前任蘇起
繼任吳釗燮
個人資料
性別女性
別名Tsai Ing-wen
出生 (1956-08-31) 1956年8月31日66歲)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中山區馬偕紀念醫院
籍貫臺灣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
國籍 中華民國臺灣
政黨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2004年9月7日-)
父母蔡潔生(父親)
張金鳳(母親)
親屬林美珠(表姐)
居住地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總統官邸
母校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康奈爾法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職業
  • 政治人物
  • 法律學者
  • 律師
[註 1]
獲獎2020年馬侃公共事務領袖獎[1]
2020年國際領袖先鋒獎[2]
簽名
學術背景
論文《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措施》(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1983)
博士導師Michael J. Elliott
學術工作
主要領域競爭法國際經濟法

蔡英文排灣語Tjuku,英語:Tsai Ing-wen;1956年8月31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法律學者與律師,民主進步黨籍,現任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文化總會會長[3][4]。她曾擔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行政院副院長立法委員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等職務。生於臺北市中山區本籍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是客家人福佬客)和臺灣原住民族排灣族之後裔。求學期間先後獲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士、康乃爾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以及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法學博士的學位[註 2],並曾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東吳大學法學院[5][6]

1986年,她參與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談判,獲得政府賞識[7]。在李登輝政府時期,她是國安會諮詢委員,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理論的主要起草人。2000年陳水扁政府上臺後,她以無黨籍學者身分擔任陸委會主委。2004年,她加入民進黨擔任不分區立法委員。2006年,她擔任蘇貞昌內閣的行政院副院長,直到隔年總辭[8]

2008年,民進黨因總統選舉敗選下野,她在黨聲勢低落時當選黨主席,是該黨首位女性黨主席[9],她帶領該黨轉型並在幾場選戰中勝出。2010年11月,她參與新北市市長選舉,敗給中國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10]。2012年她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是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候選人,但敗給競選連任的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她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11]

2014年,她再度當選民進黨主席,並贏得九合一選舉13席地方縣市首長[12]。2016年1月16日,她代表該黨參加總統選舉,擊敗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同時,該黨在立法院取得過半席次,首度完全執政,為中華民國第三次政黨輪替。同年5月20日,她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首位女總統,也是第一位擁有原住民血統的總統,更是華人世界第一位女性總統[13]。同時她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任命了部長級跨性別人士的國家元首[註 3]。2018年,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後,她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14]。2019年2月19日,她接受專訪時表態要競選連任[15],6月亦在初選勝出,正式代表該黨參選[16]2020年總統選舉,蔡英文以約817萬的得票數順利連任,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是中華民國自1996年開放直選至今得票數最高的總統[17][18],亦成為首位當選連任的東亞女性元首,後再兼任民進黨主席;同時民進黨在立法院取得過半席次,繼續完全執政[19][20][21]。2022年,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後,她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

早年生活

家庭背景

蔡英文在屏東縣長潘孟安的陪同下回到位於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的祖厝

1956年8月31日,蔡英文在臺北市中山區馬偕紀念醫院出生[22][23][24][25][26],後來搬到陽明山透天宅第「生園」[27][28]。原本她依家譜譜名應命名「蔡瀛文」,但父親蔡潔生覺得「瀛」字筆劃太多,將名字改為「蔡英文」[29][30]。家族來自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31][32][33]。她是福佬客家人臺灣原住民族的後裔,有四分之一排灣族血統[34]。父親那方,蔡英文的祖父出身廣東省嘉應州梅縣[35][36],後來成為楓港村的客家裔望族[37],祖母是屏東縣獅子鄉排灣族[38][39][40]。蔡英文的排灣族族名叫「Tjuku[41][42],意思是太陽形狀渾圓之意,也有頭目女兒之意[43]

父親蔡潔生,過去為躲避日本軍徵召至南方作戰,到當時的滿洲國(今中國東北地區),在機械學校學習修理固定翼飛機[29][44]。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後,他返回臺灣[29],逐漸成為富有商人[31]。他與妻子經營汽車修理店,為駐臺美軍及美國籍顧問們維修汽車[27][32],後來投入房地產投資[31][39][40]。他共有四個配偶和家庭,蔡英文的母親張金鳳是最後交往的一位[31],蔡英文便自嘲父親很厲害[45]。他共有11個孩子,蔡英文是最小的一位[28][31][34][46][47][48]

學歷背景

蔡英文從小備受父母與兄姐的疼愛[27]。早期就讀臺北市私立雙連幼稚園[49],啟蒙教育完成後,便接受國民教育[30]

1963年,就讀臺北市中山區長安國民小學[50]

1966年,四年級的她轉學到新成立的臺北市中山區吉林國民小學[50]

1971年,她以臺北市立北安國民中學第一屆畢業生畢業[50]

高級中學時,就讀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51],前立法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是大她八屆的學姐[52]。與前總統夫人曾文惠(第三女高)、雕塑家楊英風的女兒楊漢珩、釋寬謙法師都是中山女中校友。

1984年,蔡英文曾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就讀,隨後返回臺灣。

1974年,高中畢業後,因家族企業需要法律相關背景[53],最終考取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54],在就讀時曾有學科不及格[27][55],1978年,從臺灣大學畢業[37][56][57][58],取得法學士學位[59],隨即前往美國攻讀碩士[32][55]

1980年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58],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7][37][56][57][59][55],隨後多留於美國1年,並考上該國律師執照[27][60]

後來她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法學博士,研究計劃的題目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措施》(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61][62][63]。1984年,她從該校畢業[58],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7][37][56][57][59][64][65][註 2]

早期工作

蔡英文曾在國立政治大學長期任教,專長為國際經濟法與競爭法。

學術工作

1984年,蔡英文遵從父親意思離開倫敦,返回臺灣[27][66]、定居臺北市[47]。同年,她在臺北市的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先後任副教授及教授[32][67]。作為法律學者[68],專長為國際經濟法與競爭法[32],主要教授法律國際貿易等科目[24][66][65][69][70][71][72][73]。教書期間,她先後受聘在幾家法律律師事務所工作,包括早年聘任陳水扁為律師的聯合法律事務所、及本土色彩濃厚的萬國法律事務所[27],主要擔任國際經濟法的諮詢顧問[74][75]

1991年,在臺北市的東吳大學邀請她,到新設的法律學研究所博士班、碩士班任專任教授[24][72][74][76]。由於必須辭去國立政治大學職務,她在7月向該校法律學系所長兼系主任法治斌遞交辭職書[74]。在辭意堅定的情況下,法治斌尊重個人意願,將其原本在法律學系的專任教授職,改聘為兼任教授[74]

1993年至2000年,蔡英文轉往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77]。1996年,她取得中華民國律師資格[74]。1997年,經登記取得執業資格[69][70][71][74][78]

貿易談判代表

蔡英文在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1986年,由於自身的國際貿易專業知識,蔡英文首次投入中華民國政府的工作[34],在1980年代後期開始參與臺灣對外的經濟貿易談判[32]。後來成為首席談判代表,在第一線參與關鍵談判[32][34]。同時還加入政府,開始出任一系列重要、且政策導向的職務[66]。在1993年至2000年,她擔任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委員[77]。在1995年至1998年,她獲委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56]、及內政部著作權委員會委員[64][79]

在1990年到2002年期間,臺灣的經濟體系試圖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32]。從1992年至2000年,她加入中華民國經濟部,擔任國際經濟組織的首席法律顧問[37][56],協助臺灣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64][80]。從1998年起,她更直接參與臺灣與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並向政府提出建議[81],從而發揮重要作用[82][83][84]

另外在1990年代,她還經常性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會議,曾擔任貿易及投資委員會服務業小組主席[32]。2000年,在給民主進步黨政黨領袖陳水扁上過「世界貿易組織專案課程」後,讓陳水扁對她讚賞不已,後來因看重其主導「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多次參與國際談判、及參與海峽兩岸「辜汪會談」等,決定延攬當時尚不知名的她進入執政團隊[27][73]

兩岸關係幕僚

蔡英文受到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右)的賞識,並參與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1994年,在經過長期的國際事務歷練後,蔡英文深深獲得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等高層賞識[67],選中她擔任李登輝政府兩岸問題專家[46][64][81]。從1994年至1998年,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委員[56][64],協助統籌處理海峽兩岸關係事務[85][79]。其政治生涯因這次機緣,長期與兩岸問題有密切關係[85]。在1994年至1995年,擔任《香港澳門關係條例》起草研究小組召集人,負責起草管理臺灣、香港與澳門間經濟關係的法案[64][86]

從1990年代後期起,海峽兩岸關係歷經數次波動[32]。1998年,她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身分,出席第二次辜汪會談,擔任隨團發言人[75]。1999年至2000年,李登輝聘請她兼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56],及出任第六屆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成為身邊的重要幕僚之一[27][79]。1999年,在國家安全會議的專案委託下[87],擔任李登輝執政最著名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研究小組召集人[37][72][79]

在這期間,她由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丁渝洲提撥研究經費[88][89],參與「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解決方案的起草[72][90],是研究報告的主筆人[85][67][87],此後李登輝採用該研究成果,公開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理論[87],導致1999年海峽兩岸關係陷入緊張[46]。這段歷史曾讓馬英九在出席競選活動時要求說明[85]中國共產黨也藉此指控她是「分裂中國的始作俑者」[87]

步入政壇

陸委會主委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內,蔡英文最重要的海峽兩岸政策便是建立小三通模式

2000年,民主進步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總統,並在5月20日執政[91]。這是該黨首次執政[73],對內需要擴展民意支持、鞏固政權基礎,對外則要穩定海峽兩岸關係、安撫美國[27]。經過邀請,陳水扁任命蔡英文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37][56][91],並參加國家安全會議,開始其高層政治生涯[24]。這是她第一次真正步入政壇[67],也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手[87][92][93]。作為陳水扁任內首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她還是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首位女性主任委員[67]、及首位完成4年任期的主任委員[87]

在這期間,她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是開創海峽兩岸關係新架構的提議[29],並緊急阻止陳水扁為了改善兩岸關係而接受「九二共識」的做法[87]。在這期間,蔡英文最重要的海峽兩岸政策,是在第一線與中國大陸協商,最後促成「小三通」模式自2001年1月1日起開放,實現小規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郵[85][94]。她還曾自稱是臺灣人,也是文化和血緣上的中國人[95]。2001年,陳水扁對中國大陸釋出善意,又提出「統合論」,蔡英文則避開新聞媒體不斷追問的實質內涵,只以「善意」和「彈性」解釋[27]。蔡英文也以其英語口才和精確表達聞名,在2002年擔任調解人員,前往美國解釋陳水扁提出的臺灣和中國是「一邊一國」的說法[72]。2004年,她還參與公民投票辯論,不過認為這具有表演性質[27]

在缺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交流和合作的管道下[96],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還協調立法院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法[97]兩岸春節包機直航[98]、完成臺灣和香港航權談判等[99]。蔡英文致力處理、主持海峽兩岸政策的發展[47][32][93],也因為這是一份備受矚目的困難任務,讓她在臺灣很快受到注意[40]。她在連續4年的內閣閣員滿意度輿論調查都是第一名[87]。相對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是把其視為「鬥爭與談判的對手」,並運用「文攻武嚇」的策略[87]

不分區立委

在擔任立法委員時,柯建銘(左一)和蔡英文分別擔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正副總召集人。

蔡英文原本是一位無黨籍人士[34],直到2004年9月7日才正式加入民主進步黨[24][37][58],使得她的政治生涯很晚才開始[47][90][100]。在2004年至2005年間,她轉而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34][56]。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預料到民主進步黨在2004年以些微支持險勝而還能執政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系統受到嚴厲批判,迫使他們重新評估蔡英文等人[87]

同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她接受民主進步黨提名為政黨不分區立法委員第六名候選人[24][32][100]。12月11日,當選民主進步黨籍不分區立法委員[24][37][93]。2005年2月11日,正式就任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法委員,除了加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56],還擔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集人[101]。2005年初,陳水扁準備接受「九二精神」來重啟海峽兩岸談判時,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亦十分關注蔡英文的意向[87]

不過到了2006年,蔡英文則是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的提名,被延攬進入蘇貞昌內閣,並任命其擔任行政院副院長[32][37][102]。1月23日,蔡英文在確定會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後,依法辭去立法委員的職務[24],改由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教授吳明敏遞補缺職[29][103]

副揆之路

蘇貞昌(右三)第一次擔任行政院院長時期,蔡英文便接任行政院副院長

2006年1月25日,蔡英文接任行政院副院長(副閣揆)一職,主導財經政策[67],同時還兼任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24][102]。作為第一位女性副行政院院長[68],就是在這時期,臺北市政壇也流傳出「小龍女」這個封號,不過這個綽號的背後便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意思[87]。而在同年,當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追加龍門核能發電廠預算448億元時,蔡英文曾經親臨龍門核能發電廠工地,並要求如期完工,這在後來引發爭議[85]

2007年3月28日,蔡英文因不滿國光石化開發案卡在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要求簡化環境影響評估的流程[104]。而在4月底,她則是主持國家永續發展會議,在該次會議上便有許多成員熱烈提案討論[72]。在這期間,她還與臺灣著名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及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合作,協助起草《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34]。而作為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其施政滿意度則是維持在第一名[105]

根據一份遭洩密的2006年美國外交電報中指出,蔡英文以技術官僚身分奠定「堅定的談判者」、「聰明的內行人」以及「經濟歷練令人驚豔」的名聲,並且被認定其能力極強、很有說服力[47]。不過在5月17日,隨着新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其內閣獲得任命,蔡英文在這波內閣改組中遭到撤換,並由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出任行政院副院長[106][107]

宇昌董事長

2007年5月21日,行政院院蘇貞昌宣佈總辭職當日[85],蔡英文便和其他幾位蘇貞昌內閣的部長跟進辭職[24][106][107]。在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後,蔡英文返回家鄉屏東縣,暫不從事任何政府或政黨職務[85]。隨後她則接任家族投資的臺灣生物技術公司宇昌生技董事長[108][109][107]。不過中國國民黨後來指控她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時候,批准政府投資臺灣製藥公司,同時計劃離開政府後便領導該公司[108][109]。對於這項質疑[109],最終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澄清並沒有相關指控的不當行為[110]

儘管蔡英文已經兩度接受總統陳水扁的重要任命,但較晚才成為民主進步黨黨員的她,被認為是與陳水扁或民主進步黨沒有緊密的聯繫[40]。蔡英文甚至曾被中國國民黨認為是一個誠實而有才華的人,並且作為競選夥伴,能夠吸引民主進步黨的選民[40]。2008年,中國國民黨參選人馬英九開始尋覓中華民國副總統的人選時,曾表示性別、行業甚至政黨色彩都不會被視為阻礙,就有傳出提名蔡英文的想法[40][111]。同年,楊甦棣則是撰寫外交電報,認為蔡英文這位「深思熟慮的」臺灣政治人物將在政壇崛起[47]

在野時期

出任黨主席

2008年8月30日,蔡英文出席在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的830百日怒吼大遊行活動。

2008年3月,民主進步黨面臨陳水扁執政8年的腐敗等醜聞,及在立法委員選舉、和正副總統選舉的慘敗[57][92]。中國國民黨重新掌握政權後[73],轉為在野黨的民主進步黨聲勢處在最低點[22][32][40],除了失去臺灣民眾信賴[96],也遭遇基本盤瓦解、及經濟困難等危機[27][73]。蔡英文接受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的力勸,參選民主進步黨主席[90][112][101]。當時蔡英文經陳水扁不斷栽培、快速歷練竄升[67],其完整的政治歷練超過許多黨內成員,所參與累積的決策經驗也十分豐富[27]

5月20日,就在馬英九就職總統之際[113],迅速崛起的蔡英文在選舉中獲得73,865張選票(得票率57.14%)[24][57],以壓倒性英語Landslide victory票數擊敗蔡同榮辜寬敏[92],成功當選黨主席[29][34][37][114][115]。5月21日,蔡英文接替謝長廷出任第十二屆黨主席[92][115],除了是民主進步黨歷史上首位女性正式黨主席[29][113],也是臺灣第一位女性主要政黨領袖[32][114]。蔡英文隨後表示該黨將致力推動深化臺灣本土化運動,同時捍衛社會正義[40][113]

蔡英文還批評馬英九只提及更緊密的海峽兩岸關係[47],質疑其在臺灣國家主權問題的立場,並駁斥馬英九政府的「九二共識」[40][113][116]。在總統府抨擊蔡英文為獨立極端分子後,她則批評政府未回答其問題,並給其他人貼上標籤[116]。學者出身的她投入政黨事務,一開始讓各界感到訝異[67];但她也給民主進步黨帶來深遠影響,支持者認為她是敗選後改變轉型的功臣[47],帶領該黨重新找回支持者對其的信心[68],並且逐漸扭轉情勢[73]。在擔任黨主席後,她尋求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黨員競選公職,並且領導該黨[117]

對於陳水扁被以貪污罪起訴[66],在其承認將競選資金轉移海外後,蔡英文便對洗錢嫌疑向公眾道歉,表示不會掩蓋其作為[118],以也以廉政委員會展開內部調查[119]。11月6日,因應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首次訪問臺灣[120]、並簽署經濟協議[121],民主進步黨舉辦「嗆馬圍陳」遊行,抗議馬英九打壓臺灣主權[122]。但儘管事先收到情報,遊行過程仍爆發嚴重流血衝突[123]。蔡英文後來將責任歸咎到臺灣黑社會分子[120],不過竹聯幫四海幫松聯幫天道盟四大幫派否認介入[123]

連任黨主席

2009年11月,蔡英文以民主進步黨主席身分,為該黨新竹市議員候選人林智堅助選造勢。

2009年9月26日,蔡英文擔任黨主席的第一次選戰,是雲林縣第二選舉區舉行的立法委員缺額補選,民主進步黨提名的劉建國壓倒性地大勝[85]。在其有效領導下,該黨連續在2009年各式選舉、和2010年初立法委員補選等多次重要選戰中取得勝利[40][67][68]。2009年9月,在高雄市市長陳菊邀請下,蔡英文與訪問臺灣的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會面[124]。12月,蔡英文計劃訪問日本,與支持民主進步黨的日本政治人物交流,此舉引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強烈反對[125]

2010年1月1日,她在新年致詞中正式宣告開始制定在野黨的「十年政綱」,並於3月表示「十年政綱」要分四階段進行[29]

4月25日,蔡英文和馬英九針對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進行電視辯論[126],這場由朝野兩位黨主席親自進行的辯論被稱作「雙英辯論」,亦有媒體將此視為2012年總統選舉的前哨戰[29]。馬英九認為貿易協議將增加臺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並降低失業率,蔡英文則表示協議迫使臺灣開放中國大陸廉價出口產品,一些臺灣產業會受到中國大陸貿易入侵的衝擊,且使臺灣在海峽兩岸關係失去獨立性[126]。後者認為臺灣應該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與中國談判,以提供更多貿易保護[126]

5月23日,蔡英文再次競選民主進步黨主席,對手為尤清[127]。最後她以90.33%得票率成功當選,成功再次連任[24],是民主進步黨第一位黨員直接選舉連任的黨主席[67]。這鞏固其領導地位,成為泛綠陣營共主[22][127]。在這期間,她則提出有爭議的見解,認為中華民國是在臺灣的「流亡政府[128]。8月,民主進步黨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十年政綱」,正式成為該黨正式文件[29]

同年,她參選新北市市長選舉,與中國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朱立倫競爭,這是其首次角逐政治大位[47][129]。因兩人都曾任行政院副院長(副閣揆),被戲稱為「副揆之戰」[130][131][132][133]。11月27日,蔡英文在新北市市長選舉以得票率47.39%敗選,敗給獲得52.61%選票的朱立倫[24],雙方約有11萬張票(得票率5.22%)的差距[47][129]

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新北市)[134]
號次 候選人 性別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朱立倫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15,536 52.60% Vote1.svg
2 蔡英文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004,900 47.39%

選舉失利

2011年12月25日,蔡英文參加在臺北市舉行的「公平正義、撲滿臺灣」造勢晚會。

2011年3月11日,蔡英文正式宣佈競選民主進步黨第十三任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135],首次表態參選總統[136]。她在該黨全國範圍的電話輿論調查中勝出[137][136]。4月27日,民主進步黨宣佈她在初選勝出,成為該黨在總統選舉提名的候選人,除了首度代表該黨參選總統[32],也成為臺灣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候選人[29][137][138]。在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後,其競選活動試圖帶動社會問題關注[96],同時提出臺灣共識主張[29],寄望能夠重新奪回執政權[27]

但因海峽兩岸關係政策細節不清楚[139],她遭該黨前立法委員郭正亮質疑過於抽象[140][141],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還認為十年政綱也是「空心政見」[142][143]。9月9日,蔡英文宣佈前中華民國內政部部長、民主進步黨秘書長蘇嘉全為副總統搭檔候選人[24][144]。在10月8日的國慶日前兩天,蔡英文改變其描述,稱「臺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臺灣」,且中華民國並非外來政府[128][145]。但在這次激烈的競選中[34],因為她拒絕「九二共識」,及民主進步黨的臺灣獨立運動的立場[96],中國並沒有正面回應其參選提名,甚至大肆抨擊,將她稱做「麻煩製造者」或「分裂主義者」[46][66][117]

最初美國對於其提名並未發表官方評論,但在前往美國尋求更密切關係後,反而讓巴拉克·奧巴馬政府質疑其「繼續維持海峽兩岸關係穩定的能力」[46][117]。2012年1月14日的總統選舉投票日,蔡英文對上中國國民黨現任總統馬英九[146]、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144]。開票結果是馬英九以得票數689萬票(得票率51.60%)成功連任[147],擊敗蔡英文獲得的609萬票(45.63%)[148],後者高票落選[149]。在雨夜中,蔡英文向支持者發表總統選舉的敗選感言[47][150],因其真摯深刻而打動人心,被譽為臺灣有史以來最具風度的落選感言[151]

2012年第13任總統暨副總統選舉[152]
號次 候選人 性別 推薦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蔡英文蘇嘉全 女、男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6,093,578 45.63%
2 馬英九吳敦義 男、男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6,891,139 51.60% Vote1.svg
3 宋楚瑜林瑞雄 男、男 未經政黨推薦 369,588 2.76%

再任黨主席

2014年3月18日,蔡英文在立法院前抗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行動中演講。

蔡英文除了在記者會上承認敗選,也宣佈會承擔責任辭去民主進步黨主席職務[147][148][153][154][155]。後來她留任至2月底,除了在黨內進行選戰檢討,也在農曆年後展開謝票行程[156]。隨後陳菊被任命為代理主席[157],並在2月29日與蔡英文交接,後者正式卸下黨主席一職[37]。同年5月,蘇貞昌當選成為新任黨主席[158]。在卸任黨主席後,沒有擔任公職、甚至沒有政黨工作的蔡英文[73],除了維持一個辦公室[159][160],也開始思考規劃未來的走向[151]

敗選後的她也曾經考慮過放棄政壇[47][73],並被批評管理不善、理念未說服選民,且過分依賴少數顧問[46]。但她認為選戰展現的意志力與熱情,及許多人共同投入,遠超過先前幾次總統選舉[160]。群眾也讓她感受到期待很深,且臺灣仍有許多結構性障礙及長期性問題[160]。8月5日,她先是創立「想想論壇」,希望藉此與中國研究人員展開學術交流,並逐步與中國政府對話[96][151]。隔天,她進一步成立「小英教育基金會」,由林全擔任行政總裁[149]。當中拋出「三根火柴」的論點,繼續結合研擬「十年政綱」、政策的學者專家[159][160],並廣邀各界人士參與茶會[149]

在這期間,蔡英文也盡可能訪問臺灣各地,起草有關臺灣未來的計劃,開始醞釀第二次競選活動[73]。最終在2014年3月15日,她宣佈再次參加民主進步黨於5月份舉辦的黨主席選舉[29][161],與現任黨主席蘇貞昌、要角謝長廷角逐[162]。但在太陽花學運之後,蘇貞昌和謝長廷退出選舉,蔡英文因而僅與前任高雄縣副縣長郭泰麟競爭黨主席[161][163]。5月25日,蔡英文以85,410張選票(得票率93.71%)擊敗唯一的對手郭泰麟,成功第三度當選[24][29][164],回任成為黨主席[161][165][166][163],也是該黨當選最多任的黨主席[68]

蔡英文得到傳統民主進步黨的支持,包括南部選民、年輕選票、還有認同自己是臺灣人[66]。期間,蔡英文也批評馬英九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91]。在面對黨內要求凍結臺獨黨綱,蔡英文則未積極處理[29]。為了11月29日舉行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她為全國各地的候選人站臺,藉此激勵對國家方向感到失望的選民團結[34]。在她的領導下,民主進步黨在這次全國性地方選舉首次取得重大勝利[34],贏得13席直轄市長及縣市長席次,聲勢也因而壯大[73][163]

中華民國總統

第一任期

競選總統

2016年1月15日,蔡英文和陳建仁出席民主進步黨在凱達格蘭大道的造勢活動。

2015年2月15日,蔡英文宣佈再次競選提名初選,並正式登記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167]。隨後賴清德和蘇貞昌表態不會參與初選[168]。4月15日,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正式提名蔡英文為總統候選人[169],參加2016年第十四任總統選舉[170][171][172],這也是其第二次代表該黨參選總統[32][163]。她公開表示該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是「維持兩岸現狀[24][29],包括在經濟發展上支持維持與中國合作的現狀,但也希望能與日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認為有必要在美國支持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84][91]

5月30日,蔡英文展開為期12天的訪問美國行程[173]。其中除了會見美國參議院議員約翰·麥凱恩美國眾議院議員傑克·里德等政界人士外[174],還進入白宮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官員會面、及進入美國國務院會見美國副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開創臺灣總統候選人先例[173]。對此,美國國務院表示這次訪問「富有建設性」[46]。在與紐約臺灣裔美國人發表講話時,蔡英文表示願意在即將舉行的選舉中,與臺灣第三勢力合作[175]。10月16日,她展開高規格訪問日本行程,期間傳出「巧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176]

2015年10月17日國民黨中央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廢止洪秀柱總統選舉提名資格,徵召朱立倫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蔡英文又一次與朱立倫對壘。不同於上次爭奪新北市長副揆之戰[131],這次總統大選被戲稱為英倫之戰雙關二次大戰英倫空戰[177]

11月14日,蔡英文競選辦公室宣佈民主進步黨副總統參選人,選擇的競選夥伴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流行病學家陳建仁[178][176]。11月27日,兩人正式登記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176]。2016年1月16日,在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中,參與對手還有中國國民黨推出的朱立倫和王如玄組合,與親民黨和民國黨合作的宋楚瑜和徐欣瑩搭檔[22][179][180][181][182],蔡英文的輿論調查一直大幅領先另外兩組候選人[85][144]。總統選舉結果是蔡英文以絕對優勢當選[73][183][184][185],獲得6,894,744張選票(得票率56.12%)[186][187][188],擊敗獲得31.04%選票的對手朱立倫[189][190][176]、和獲得12.83%選票的對手宋楚瑜,正式成為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統。[191]

2016年第14任總統暨副總統選舉[192]
號次 候選人 性別 推薦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朱立倫王如玄 男、女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3,813,365 31.04%
2 蔡英文陳建仁 女、男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6,894,744 56.12% Vote1.svg
3 宋楚瑜徐欣瑩 男、女 親民黨 親民黨 1,576,861 12.83%

交接準備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宣誓就任第十四任中華民國總統。

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取得席次過半的勝利[73][181][193],同時亦贏得總統選舉締造臺灣第三次政黨輪替[186],蔡英文在勝選演說時以總統當選人的身分提出「謙卑、謙卑、再謙卑」的訴求[176]。對於民主進步黨重返執政,中國大陸則是強調反對臺灣獨立[194]。2月19日,民主進步黨和馬英九政府各自成立交接小組,並舉行第一次會議,商討政權交接工作的內容[186]

隨着政黨輪替將近,即將上任的蔡英文政府有上千名能夠重新任命的職務空缺,當中經政治任命的行政院所屬各機關首長、次長及機要有數百人[186]。3月30日,現任總統馬英九與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正式舉行「雙英會」[186],雙方針對年金、外交、南海、能源等議題進行討論[195]。而隨着準行政院院長林全內閣人事底定,蔡英文親自到4月30日的共識營監督[195]

5月20日,蔡英文在中華民國國旗國父遺像前,正式宣誓就任第十四任中華民國總統[186][196][197][198],成為中華民國建國105年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統[34][181][199],也是亞洲首位非出身政治世家的女性國家元首[32][200][201][202]。隨後,由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授予其「中華民國國璽[186]。蔡英文首次進入總統辦公室後即簽署林全接任行政院院長的任命令[186]

內政

2017年4月19日,蔡英文發表年金改革談話,並強調年金改革的重要性。
蔡英文上任後的臺股走勢

蔡英文視臺灣為一個民主國家,她批評美國聯邦政府自1979年以後將臺灣定義為政治實體,導致臺灣內部有「不同的中國觀」[203]。她於2016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針對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政策,以及戰後中華民國的方針,代表政府向臺灣原住民族道歉[204][205]。行政院在同年8月31日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調查並沒收中國國民黨的部分黨產[206]。2018年5月31日,中華民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掛牌成立[207]。蔡英文政府早前也成立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重新討論軍公教年金優惠政策,但在2016年9月3日引發任內首次大規模示威活動[208]

蔡英文的願景強調以臺灣為核心,希望打造一個經濟上更加獨立的臺灣[66],並提出五加二產業創新計劃[209]。她在2016年9月29日《給民主進步黨黨員的信》中,表示要力抗中國壓力,並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210]。她認為海峽兩岸的經濟競爭多於互補,致力降低處境艱難的臺灣經濟,對於中國大陸經濟的依賴[211],從而行塑健康、正常的經濟架構[210]。2017年3月23日,行政院公佈預算達8年新臺幣8,825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內容包括鋪設軌道、開發綠色能源與建構超寬頻網絡等[212]。2018年12月6日,立法院通過《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加入一例一休[213]。在所得稅制優化方案中提高綜合所得稅標準扣除額,減輕薪資所得者及免於經濟弱勢者的稅賦。[214][215]蔡英文也承諾處理年輕人就業問題,並推動社會住宅[84]長照2.0[216]

蔡英文認為同性婚姻意味着高度平等和保護人權[84][217][218],任內三讀通過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在2019年5月24日生效,是亞洲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首例[219]。她還提出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分額,並在2025年內全面廢除核電廠的「2025年非核家園」主張[84][220]。但為了解決2016年5月高溫的供電困境,臺灣電力公司很快就考慮重啟已停機17個月的第一核能發電廠一號機[221]。對此,中華民國經濟部部長李世光表示非核家園承諾,並不等於馬上廢除核電廠[221]。同年10月,行政院會議批准民間參與可再生能源事業的《電業法》修正案,以在2025年實現「零核電」目標[222]。此修正案於2017年1月11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是亞洲首個非核法案[223]。但同年8月15日,臺灣600萬(約全臺戶數的一半)戶家庭發生停電事故,導致蔡英文向國民致歉、經濟部部長李世光辭職,同時也出現對於廢除核電廠政策的批判[224]

2016年11月7日,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針對禁止進口日本5個災區食品的議題,向立法院提出排除福島縣食品後的部分進口方案[225]。但因民主進步黨提出的資料不足和討論態度,便有民間組織提出批評[225]。11月12日至11月14日,行政院在全臺灣辦理10場公聽會[226]。但舉行公聽會時,由於遭到中國國民黨、民眾和民間團體等反對,各地出現騷亂場面[227]。2018年11月24日,因九合一選舉失利,蔡英文宣佈辭去民主進步黨主席[228]

兩岸國防外交

2016年12月3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在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左)、外交部部長李大維(右)等人陪同下與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通話。
蔡英文身穿軍裝視察指導漢光36號演習「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2020年7月)

蔡英文將美國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民主國家[229],也是臺灣最重要的戰略夥伴[230]。因此,她認為臺灣和美國應有穩定的政策[231],並保證臺灣是美國的可靠夥伴[229]。而從民主進步黨上臺以來,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則是維持現狀[232],同時呼籲承認臺灣選擇民主的現實[233]。蔡英文還敦促其他國家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張,及捍衛民主自由[234]。不過與其前任不同,儘管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235],蔡英文仍然希望不預設條件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234][211]。但因未確認共同的政治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凍結與中華民國的談判[236],雙方的聯繫溝通機制亦停擺[235]

7月13日,由於常設仲裁法院判決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是沒有專屬經濟區的礁,蔡英文表示「這損害臺灣權利」而無法接受[203],並派遣康定級巡防艦巡航[237][238]。立法院也聲明表示中華民國不承認國際仲裁的片面決定,並抗議判決書中的「中國臺灣當局」稱呼[239]。7月19日,蔡英文因應南海爭議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提出四項原則[240][241]。為了避免與日本發生爭議,原定7月底舉行的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推遲[242]。8月16日,蔡英文召開「對外經貿戰略會談」,通過強化東南亞國家聯盟、南亞、新西蘭、澳洲關係的「新南向政策[243][244]

2016年12月3日,蔡英文與美國總統當選人當勞·特朗普進行電話會談[231],並向後者表達祝賀[81][245]。這是自1979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以來[81],中華民國總統首次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公開電話會談[231][245][246][247]。儘管蔡英文曾希望再次進行會談[248],也表示不會出現重大的政策轉變[231]。在特朗普就任總統後,轉而着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習近平「建立個人的良好關係」[248][249]。但這仍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震驚與憤怒[81],而對臺灣展開報復[250]。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了進行軍事演習外,也對其他國家和公司施加外交壓力,這使得邦交國數量減少[234],中華民國在2017年5月也未獲得世界衛生大會的邀請函[251]

2017年5月25日,蔡英文視察應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奇襲登陸的演習,表示作為三軍統帥,將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後盾」[252]。而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在監禁期間逝世,她呼籲:「中國大陸當局展現自信,推行政治改革,讓中國大陸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天賦權利。[253]」9月15日,儘管臺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她則指示全力協助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經濟制裁措施,在9月22日全面禁止與北韓貿易[254],包括拘留本地走私業者[255][256]、禁止北韓船艦入港及展開臨檢等[257]

2019年1月2日,蔡英文召開臨時記者會回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習五條[258],表示:「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堅決反對一國兩制[259]

第二任期

競選連任

2020年第15任總統暨副總統選舉[260]
號次 候選人 性別 推薦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宋楚瑜余湘 男、女 親民黨 親民黨 608,590 4.26%
2 韓國瑜張善政 男、男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5,522,119 38.61%
3 蔡英文賴清德 女、男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8,170,231 57.13% Vote1.svg

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以817萬票打敗國民黨的韓國瑜及親民黨的宋楚瑜兩位對手,成功連任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為中華民國史上連任得票數最高的總統,亦是第一位成功連任的女總統。

中國大陸央視對於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就職典禮上仍然未提「九二共識」,以及對「一國兩制」表達「絕不接受」的立場,表示答卷相比四年前更加不合格。包括央視在內的中國大陸多家官方媒體亦於典禮後表示抗議,並稱支持「臺獨」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給蔡英文發賀電的行為屬於在臺灣問題上開倒車。[261][262][263][264][265][266]

內政

2020年蔡英文成功連任後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即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同年4月時代力量委託趨勢民調公司對於蔡政府在對抗該疫情的表現進行民調,該份民調顯示其創下執政以來新高的支持度,高達七成民眾滿意施政,八成四的民眾認同政府處理疫情的施政作為[267]。然而,隨後發生的萊豬進口風波第三級防疫警戒使其受到民意輿論的挑戰[268]

國防

2022年3月11日,特戰部隊士兵阿忠電郵致呈總統,投訴國軍補給、整訓與政戰等存在多方弊端,士兵自費外購戰鬥個裝,相對教召內容成對比,並建請免除大兵日記制。處理過程中,其陳情文號與個資遭人自總統府內非法拍照並外洩而曝光[269][270]國防部長邱國正回應不會放過他,要修理「靠北」的人;但經立法院朝野立委質詢後澄清不知是誰,不會去抓;戰鬥個裝撥補按優先順序,見不得人家好是偏、幼稚、很窩囊[271][272]。該事件引發政、軍、社各界對國軍後勤補給與總統府密資處理程序等國安問題的注意和討論[272][273]

個人生活

生活方式

在2016年國慶日酒會上,蔡英文手持一個「蔡想想」麵塑。

蔡英文的個性內斂、具有文才[67],被形容是「那種喜歡在早上喝黑咖啡或烏龍茶時,跟你辯論保護主義的人」[66]。由於沒有獨特的魅力或天賦,她習慣以真誠、智慧和堅持來說服他人[274]。不過她的行事風格向來低調、不刻意表現[67],並且是通過競選公職的經歷,才使自己能夠更加接近民眾[73]。蔡英文當前住在中華民國總統官邸,代號「永和」[275][276];她通常是每天早上6時起床,大約在上午9時到辦公室,並有自己手沖咖啡的習慣[277][278]

過去蔡英文住處位在敦化南路,其家人長期將仍然將她當作小女兒般照顧[27]。她幾乎每週固定與父母親一起吃飯,並陪伴母親逛畫廊,住在陽明山的母親也常到其住處打理家務[27]。根據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11年12月的財產申報資料中,蔡英文名下擁有4筆土地、2筆建物,並有1,800萬元存款、4,600萬餘元債券等[279]。而在監察院於2016年的《廉政專刊》,其名下有4,927萬元存款,以及臺北市、新北市兩房產,身家近上億元[280]

蔡英文從小就喜歡,並在臺北市飼養「蔡想想」和「蔡阿才」兩隻貓[281],在競選活動期間也經常出現[282]。「蔡想想」原本是流浪貓,是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蕭美琴2012年至花蓮縣勘查風災時,在路邊撿到後交給蔡英文收養[281]。2015年春節,蔡英文便抱着「蔡想想」一起錄製拜年影片[281]。同年7月,蔡英文又收養另一隻來自臺東縣的虎斑貓「蔡阿才」[283]。2016年10月,蔡英文收養「Bella」、「Bunny」和「Maru」三隻退役導盲犬[284]。2020年,蔡英文使用貓咪頭像作為Twitter的用戶頭像。

感情生活

蔡英文一直處於沒有結婚的單身狀態[121][285],也沒有孩子[286]。蔡英文對於婚姻感情的話題保持低調態度,[67]在大學時期,曾經有三位男同學追求蔡英文,但是當時的她專心學業[52];在前往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碩士期間,蔡英文當時有一位論及婚嫁的優秀男友,但是因最終發生登山意外而身亡[52]。這件事情讓她難忘,也是她唯一公開過的一段感情[52]。另外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求學時,據傳她還有過一位男友,雖然兩人的感情很好,但因為父親反對而最終分手[287]

在2012年競選總統期間,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曾經要求蔡英文公開透露自己的性取向[288],然而後者拒絕回答,大多數媒體則是譴責施明德的談話內容[289]。而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性別差異在選民意識中已經不重要[288][289]。不過在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媒體仍然以蔡英文單身為由,而指稱蔡英文的風格「極端化」、「情感化」[285][286][288][290]

影響

公眾形象

蔡英文是亞洲首位非出身政治世家的女性總統。

蔡英文曾經留學英國,並以戴卓爾夫人為政治榜樣,她成為亞洲首位非出身政治世家的女性總統[32],在以男性為主的政治圈中屬於特例[291][292]。蔡英文具有專業的國際觀和海峽兩岸關係事務的經驗[67]。而就像馬英九一樣,在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民主進步黨主席、總統候選人期間,蔡英文也獲得是一位學院派學者的風評[66],同時也是一位「沒有意外」的保守領導人[117]。然而在許多方面,她仍然是民主進步黨不尋常的選擇,代表着該黨在許多方面與過去決裂[117]。其支持者大多會稱呼她為「小英」[34]

除了是亞洲具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她亦被認為是勇於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81]。2015年6月,其照片登在美國雜誌《時代亞洲版封面[293],標題為「她將可能領導華人世界唯一民主國家,這讓北京感到緊張」[24],並收錄專訪[66][294]。同年,英國《經濟學人》年刊將她和各國元首、重要影響力人物並列[295][296]。12月11日,英國《金融時報》選出2015年度全球代表女性,指出其堅忍不拔的意志,使其成為2016年臺灣總統候選人中的領先者,也是該年最具有權勢的華人女性代表[297][298][299]

2016年4月21日,《時代》將蔡英文列入2016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百大人物名單[195][300]。同年,美國《華盛頓郵報》旗下刊物《外交政策》期刊公佈2016年「FT 100全球知識分子」,蔡英文因「勇於挑戰強權」,而在政治類決策者項目獲選為百大思想家[301],該網站亦有相關報導[302][303][304]。蔡英文也被認為是全球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47]。2017年,《福布斯》雜誌公佈「世界百名權威女性」名單,她便名列15名[305]。同年,美國商業雜誌《財星》公佈全球前五十大領袖,蔡英文排名第八位[306]。2020年,時代雜誌認為她是當年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307]。2021年,《福布斯》雜誌公佈「世界百名權威女性」名單,因臺灣優秀的防疫表現以及臺海局勢,使得蔡英文名列第9名。[308]

不過因為2008年遊行時發生嚴重流血衝突[121],及蔡英文將當時的暴力事件描述成「零星事件」,泛藍陣營稱她為「暴力小英」[123][120]。而從2011年8月以來,批判者則因其政策抽象、模糊,將她稱作「空心菜」或「空心蔡」[139][309][310]。爾後她一直面臨這類批評,並延續至2016年總統選舉,譏諷其海峽兩岸政策仍然「空心」[311][312]。中國大陸網絡輿論亦認同她執政能力欠佳的觀點,並出於武統臺灣的意願,表現出對她的「支持」[313]。另一方面,其眼鏡和學生妹頭造型,和日本網絡遊戲《艦隊Collection》中的角色「霧島」相似,因此有「霧島蔡英文」或「霧島小英」的暱稱[314]。甚至在2015年11月14日,便有「霧島」的黏土人被送到全國競選總部[315]

2019年1月2日,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9年1月1日發佈《告臺灣同胞書》的四十周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紀念儀式並發表談話,宣誓兩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258][316]。對此,蔡英文表示臺灣人民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並表現出堅持維護臺灣主權的態度[317],此言論在Facebook等社群網站上引發熱烈討論[318]。對於蔡英文的回應,饒舌歌手大支改編臺灣嘻哈團體頑童MJ116的歌曲《辣台妹》,表面上聲稱這是愛情小品歌曲,但歌詞中指出臺灣面臨的困境,並稱讚蔡英文的應對[319][320],之後便有媒體及網友以「辣台妹」稱呼蔡英文。蔡英文起初不知其涵義,在聽過大支的歌曲後理解其內容,表示「辣台妹之所以辣,是在於有自己的態度跟立場」,並指出「若臺灣有需要時,我們都是辣台派」[321],就此建立出辣台妹與辣台派的形象,之後蔡英文於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勝選連任,被認為與這樣的形象有關[322]

2020年12月,因為臺灣在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控制被視為全球典範,蔡英文在《福布斯》2020年「全球百大最有權勢女性」的榜單中,被評選為第37名[323]

勳章榮譽

2016年6月28日,蔡英文接受巴拉圭總統奧拉西奧·卡特斯贈勳。
贈勳日期 國別 勳章名稱 贈勳人 參考資料
2016年6月28日 巴拉圭 索拉諾·羅培斯元帥國家懋績勳章英語National Order of Merit (Paraguay) 巴拉圭總統奧拉西奧·卡特斯 [324]
2016年10月3日 洪都拉斯 弗朗西斯科·莫拉桑金質大十字大授勳章西班牙語Orden de Francisco Morazán 洪都拉斯總統胡安·奧蘭多·埃爾南德斯 [325]
2017年1月11日 危地馬拉 元首國鳥勳章英語Order of the Quetzal 危地馬拉總統吉米·摩拉利斯 [326]
2017年1月13日 薩爾瓦多 荷西·馬蒂亞斯·德爾嘉多金質大十字勳章英語Order of José Matías Delgado 薩爾瓦多總統薩爾瓦多·桑切斯·塞倫 [327]
2018年4月17日 斯威士蘭 大象勳章意大利語Ordine reale della Grande Elefantessa 斯威士蘭國王恩史瓦蒂三世 [328]
2018年5月29日 海地 國家懋績大十字金質勳章英語National Order of Honour and Merit 海地總統喬夫內爾·摩依士 [329]
2018年8月17日 伯利茲 伯利茲勳章英語Order of Belize 伯利茲總督楊可為 [330]

個人著作

年分 書籍名稱 出版社 簡介 國際標準書號
2011年 《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蔡英文的人生滋味》 圓神出版社 蔡英文發表的第一本自傳,提到她的家庭背景、求學工作等[331][332] ISBN 978-9861333861
2012年 《一直同在Together&Forever:我們和小英一起走過的旅程》 蔡英文發表的攝影集,記錄發生的故事[333][334] ISBN 978-9861334196
2015年 《英派:點亮臺灣的這一哩路》 蔡英文發表的著作,提到她對自己角色的看法,及對未來臺灣的期望[335][336] ISBN 978-9861335544

參見

註釋

  1. ^ 中華民國律師證書字號:(86)臺檢證字3579號
  2. ^ 2.0 2.1 2.2 關於論文爭議議題,請參見蔡英文學位門事件
  3. ^ 間接任命,即通過行政院長的任命

參考資料

  1. ^ 總統:全體臺灣人民的榮耀[失效連結]
  2. ^ 台灣總統獲頒「國際領袖先鋒獎」 繼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後第2國際領袖獲獎. [2021-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2). 
  3. ^ 存档副本. [202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2). 
  4. ^ 存档副本. [202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4). 
  5. ^ 第十四任總統暨副總統就職專輯.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6. ^ 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公報 (PDF).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6-14). 
  7. ^ 郭建志. 小英 人生三轉折 造就台灣首位女總統. 工商時報. 2016-01-17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8. ^ 李文.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 BBC中文. 2016-01-04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9. ^ 蔡曉穎. 新聞背景:台灣第一任女總統蔡英文. BBC中文. 2016-05-20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10. ^ 盧賢秀、何玉華. 朱入主新北市 蔡得票破百萬. 自由時報. 2010-11-28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11. ^ 周佩虹. 國際記者會承認敗選 小英宣布辭黨主席. ETtoday新聞雲. 2012-01-14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12. ^ 陳慧萍. 民進黨橫掃13席縣市長 蔡︰誠惶誠恐 面對人民託付. 自由時報. 2014-11-30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13. ^ 李文. 台媒:蔡英文創造歷史民進黨完全執政. BBC中文. 2016-01-17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14. ^ 楊淳卉. 民進黨大敗 蔡英文請辭黨主席. 自由時報. 2018-11-24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15. ^ 陳頡. 接受CNN專訪 蔡英文表態:競選連任2020總統. TVBS. 2019-02-19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16. ^ 周佑政. 【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蔡英文大勝賴清德 拚連任闖頭關. 聯合報. 2019-06-13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17. ^ 顧荃. 林淑媛 , 編. 蔡英文得票破817萬 創總統選舉最高紀錄. 中央通訊社. 2020-01-11 [2020-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1). 
  18. ^ 李忠衛. 狂掃800萬票 蔡英文呼籲北京須體認台灣民意來處理兩岸歧異. 公民新聞. 2020-01-11 [202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4). 
  19. ^ 楊文琪、翁至威. 蔡總統817萬票連任 綠完全執政. 經濟日報. 2020-01-12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20. ^ 陳韋宗. 再次完全執政!學者:蔡英文會加速推動這件事. 自由時報. 2020-01-11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21. ^ 蔡英文 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22. ^ 22.0 22.1 22.2 22.3 3張圖帶你認識台灣總統候選人. 端傳媒. 2015-12-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1) (繁體中文). 
  23. ^ 談父墳風波 蔡英文“不能把帳全算我爸頭上”.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10-05-0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1) (繁體中文). 
  24. ^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24.11 24.12 24.13 24.14 24.15 24.16 About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presidential candidate Tsai Ing-wen. 《英文臺灣日報》. 2015-09-2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5) (英語). 
  25. ^ 曾韋禎. 感謝支持 蔡現身長老教會年會. 自由時報. 2011-04-29 [2019-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26. ^ 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報 (PDF).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9-12-13 [2021-10-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6-14). 
  27. ^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27.16 27.17 27.18 對蔡英文政治性格的觀察與思考.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繁體中文). 
  28. ^ 28.0 28.1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4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29. ^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29.12 29.13 29.14 29.15 22个关键词带你认识蔡英文. 騰訊.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Chinese (China)). 
  30. ^ 30.0 30.1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4頁.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田習如. 解密 富商之女蔡英文. 《商業周刊》. 2015-11-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3) (繁體中文). 
  32. ^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32.12 32.13 32.14 32.15 32.16 32.17 32.18 蔡英文 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3. ^ 蘋果日報》. 出身富商家庭 至今仍未出嫁. 《蘋果日報》. 2014-03-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4. ^ 34.00 34.01 34.02 34.03 34.04 34.05 34.06 34.07 34.08 34.09 34.10 34.11 34.12 Progressive Leadership. 《今日臺灣》. 2016-05-0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35. ^ 許智鈞. 全台掃街 楓港出發 小英:讓屏東女兒做總統. 中時電子報. 2016-01-1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2) (簡體中文). 
  36. ^ 周昭平、吳柏源和楊適吾. 【影片】楓港小鎮出總統 蔡家故事傳鄉里. 《蘋果日報》.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簡體中文). 
  37. ^ 37.00 37.01 37.02 37.03 37.04 37.05 37.06 37.07 37.08 37.09 37.10 37.11 方曄雲和鄧志慧. 组图:盘点民进党历届党主席. 人民網. 2012-05-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38. ^ 林修卉. 蔡英文也有原住民血統 祖母是獅子鄉「排灣族」. NOWnews今日新聞. 2011-08-0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9. ^ 39.0 39.1 Cindy Sui. Taiwan's first female leader, shy but steely Tsai Ing-wen.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9) (英語). 
  40.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41. ^ 蔡英文. 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第三場電視政見會 第一輪政見發表全文. 點亮臺灣LIGHT UP TAIWAN. 2016-01-0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8) (繁體中文). 
  42. ^ 雒效文. 第三场政见发表会蔡英文政见全文. 鳳凰衛視. 2016-01-0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43. ^ Tsai’s campaign stop to woo indigenous support attracts former KMT members (2011/12/29). 民視新聞臺. 2011-12-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3) (英語). 
  44. ^ 黃詩婷. 小英父親修個飛機也被罵「漢奸」專家:在當時相當普遍. 三立新聞臺. 2015-06-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9) (繁體中文). 
  45. ^ 歷經4段感情生11子女 蔡英文自嘲:父親很厲害. 《自由時報》. 2015-11-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1) (繁體中文). 
  46. ^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Nathan VanderKlippe. Tsai Ing-wen: Taiwan’s quiet revolutionary. 《環球郵報》. 2016-01-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6) (英語). 
  47. ^ 47.00 47.01 47.02 47.03 47.04 47.05 47.06 47.07 47.08 47.09 47.10 47.11 47.12 Tom Phillips. Tsai Ing-wen: former professor on course to be most powerful woman in Chinese-speaking world. TheGuardian.com英語TheGuardian.com. 2016-01-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7) (英語). 
  48. ^ Li Xueying.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s Tsai Ing-wen becomes Taiwan's first woman president. 《海峽時報》.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英語). 
  49. ^ 王烱華. 【更新】小英當選 雙連幼兒園學弟妹:我長大也要當總統. 《蘋果日報》. 2016-0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繁體中文). 
  50. ^ 50.0 50.1 50.2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4頁.
  51. ^ 許秩維. 總統回母校中山女高 勉學妹溫柔有企圖心. 中央通訊社. 2016-06-0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52. ^ 52.0 52.1 52.2 52.3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5頁.
  53. ^ 臺灣啟示錄》. 中華民國首位女總統,是誰改變蔡英文?1050117. YouTube. 2016-0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繁體中文). 
  54. ^ 陳歆怡. 蔡英文非典型學者. 《臺灣光華雜誌》. 2012年7月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55. ^ 55.0 55.1 55.2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5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56. ^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蔡英文委員. 立法院.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2) (繁體中文). 
  57. ^ 57.0 57.1 57.2 57.3 57.4 Profile: Tsai Ing-wen.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2012-01-1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6) (英語). 
  58. ^ 58.0 58.1 58.2 58.3 Arnaud Vaulerin. Tsai Ing-wen, la force tenace de Taiwan. 《解放報》. 2016-0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法語). 
  59. ^ 59.0 59.1 59.2 Ing-Wen Tsai Ph.D.: Executive Profile & Biography. 彭博有限合夥企業.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6) (英語). 
  60. ^ 陳慧萍. 蔡:台灣人民是我唯一主考官. 《自由時報》. 2015-06-0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6) (繁體中文). 
  61. ^ 蔡英文.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 University of London: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1984 [2020-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英語). 
  62. ^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 大英圖書館.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英語). 
  63. ^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6頁.
  64. ^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蔡英文. A New Era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Taiwan and China in the WTO. 美國傳統基金會. 2002-01-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英語). 
  65. ^ 65.0 65.1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6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66. ^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Emily Rauhala. 'Reunification Is a Decision to Be Made By the People Here:' Breakfast With Taiwan's Tsai Ing-Wen. 《時代》. 2015-06-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英語). 
  67. ^ 67.00 67.01 67.02 67.03 67.04 67.05 67.06 67.07 67.08 67.09 67.10 67.11 67.12 67.13 民視新聞臺. 2015.03.15【台灣演義】蔡英文傳奇. YouTube. 2015-03-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繁體中文). 
  68. ^ 68.0 68.1 68.2 68.3 68.4 民視新聞臺. 2016.01.17【台灣演義】亞洲女領袖與蔡英文密碼. YouTube. 2016-0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繁體中文). 
  69. ^ 69.0 69.1 徐偉真. 藍軍再踢爆 蔡英文任教時非法兼職. 聯合新聞網. 2015-12-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繁體中文). 
  70. ^ 70.0 70.1 徐政璿. 蔡英文非法兼職長達6年! 邱毅爆:離開政大的原因. ETtoday新聞雲. 2015-12-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71. ^ 71.0 71.1 邱珮文. 邱毅質疑小英在政大任教時 非法兼差遭調查. 新頭殼. 2015-12-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7) (繁體中文). 
  72. ^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Jimmy Chuang. Vice Premier Tsai is nobody's fool. 《臺北時報》.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30) (英語). 
  73. ^ 73.00 73.01 73.02 73.03 73.04 73.05 73.06 73.07 73.08 73.09 73.10 73.11 73.12 Jay Chen. Resolute Tsai scores historic victory. 中央通訊社.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9) (英語). 
  74. ^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陳雅芃. 【更新】民進黨出示蔡英文親筆信 打臉邱毅兼職說. 《蘋果日報》. 2015-12-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1) (繁體中文). 
  75. ^ 75.0 75.1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
  76. ^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6頁至第217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77. ^ 77.0 77.1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7頁.
  78. ^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6頁至第217頁.
  79. ^ 79.0 79.1 79.2 79.3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80. ^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6頁.
  81. ^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Romain Rosso. Taïwan: Tsai Ing-wen, la présidente qui défie Pékin. 《快訊週報英語L'Express》. 2017-07-1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法語). 
  82. ^ 吳家翔. 適應選舉 蔡英文:因有過15年談判生活. 《蘋果日報》. 2015-02-2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2) (繁體中文). 
  83. ^ 陳芃和楊舒媚. 柯P:小英個性沒那麼「殺」. 中時電子報. 2015-12-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84. ^ 84.0 84.1 84.2 84.3 84.4 Not trying to cause a big sensation. 《經濟學人》. 2016-01-2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85. ^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刘斌 0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6. ^ 陳以信. 今批一國兩區…蔡英文昔倡一國四區. 臺灣新北: 《聯合報》. 2012-03-26: A15版 (繁體中文). 
  87. ^ 87.00 87.01 87.02 87.03 87.04 87.05 87.06 87.07 87.08 87.09 87.10 87.11 董立文. 中國如何看待蔡英文. 美麗島電子報. 2011-10-0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8) (繁體中文). 
  88. ^ 方濬哲和林思慧. 邱毅再爆816專案 小英研究兩國論索262萬. 中時電子報. 2015-12-2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89. ^ 賴映秀. 蔡英文草擬兩國論領262萬 邱毅:沒看過這麼好賺的. ETtoday新聞雲. 2011-12-2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90. ^ 90.0 90.1 90.2 李振廣和蕭師言. 台民进党主席,靠暴力当家. 搜狐. 2010-01-1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簡體中文). 
  91. ^ 91.0 91.1 91.2 91.3 Владимир Григорьев. Тайваньские выборы: напрасна ли встреча лидеров Тайваня и КНР?. ЭКД. 2015-11-2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俄語). 
  92. ^ 92.0 92.1 92.2 92.3 Tsai elected as new DPP head. 《英文中國郵報》. 2008-05-1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英語). 
  93. ^ 93.0 93.1 93.2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7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94. ^ 陳冠霖. 抵金造勢 蔡英文:將致力兩岸和平. 《金門日報》. 2015-12-0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95. ^ 郭匡超. 蔡英文18年前自稱中國人 游梓翔:再說一次很難?. 中時電子報. 2018-09-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3) (繁體中文). 
  96. ^ 96.0 96.1 96.2 96.3 96.4 Hubert Kilian. Taïwan : Tsai Ing-wen, la prochaine présidente ?. Asialyst. 2015-09-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法語). 
  97. ^ 陸委會對推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過程說明暨兩岸條例協商時程及處理情形. 大陸委員會. 2003-06-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98. ^ 陳世圯和塗維穗. 「兩岸直航」政策之研究—從「春節包機直航」個案談起.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05-03-1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繁體中文). 
  99. ^ 李靜. 台港航約 主權歧見終獲解決. 《新臺灣新聞周刊》. 2002-04-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繁體中文). 
  100. ^ 100.0 100.1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7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101. ^ 101.0 101.1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8頁.
  102. ^ 102.0 102.1 葉柏祥 2015年,第220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8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103. ^ 中央通訊社. 【興新聞/中央社】蔡英文內定副閣揆 立委遺缺由行銷系教授吳明敏遞補. 國立中興大學. 2006-01-2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04. ^ 馬辦諷蔡英文拿爭議當政績自曝善變.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11-08-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05. ^ 施政民調:蘇貞昌滿意度下跌 陳水扁墊底.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06-09-0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06. ^ 106.0 106.1 美聯社. Taiwan's new premier picks tough strategist as deputy in limited Cabinet reshuffle. 《英文中國郵報》. 2007-05-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英語). 
  107. ^ 107.0 107.1 107.2 葉柏祥 2015年,第221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108. ^ 108.0 108.1 Taiwan DPP presidential candidate Tsai Ing-wen strongly defends integrity in biotech investment case. 《英文臺灣日報》. 2011-12-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英語). 
  109. ^ 109.0 109.1 109.2 Chris Wang. 2012 ELECTIONS: Yu Chang papers altered twice: DPP. 《臺北時報》. 2011-12-2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31) (英語). 
  110. ^ Rich Chang. Tsai cleared of Yu Chang allegations. 《臺北時報》. 2012-08-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111. ^ 又傳創意組合 蔡英文會是馬英九副手搭檔?.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07-06-0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4) (繁體中文). 
  112. ^ 蔡英文新书上市 透露不解扁为何找她掌“陆委会”. 中國新聞社. 2011-10-2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113. ^ 113.0 113.1 113.2 113.3 Loa Iok-sin. New DPP chief bothered by what Ma did not say. 《臺北時報》. 2008-05-2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9) (英語). 
  114. ^ 114.0 114.1 葉柏祥 2015年,第221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8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115. ^ 115.0 115.1 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 民進党が蔡英文氏を党主席に選出.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8-05-1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日語). 
  116. ^ 116.0 116.1 Ko Shu-ling. Tsai rejects independence criticism. 《臺北時報》. 2008-06-0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6) (英語). 
  117. ^ 117.0 117.1 117.2 117.3 117.4 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9頁.
  118. ^ Dimitri Bruyas. Disgraced Chen quits the DPP. 《英文中國郵報》. 2008-08-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英語). 
  119. ^ David Young. Chen Shui-bian checkmates DPP chair. 《英文中國郵報》. 2008-10-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英語). 
  120. ^ 120.0 120.1 120.2 李柏濤. 台当局批蔡英文“江山易改、暴力难移”(图). 《環球時報》. 2010-07-0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121. ^ 121.0 121.1 121.2 新闻人物:蔡英文. 《財經》. 2012-01-0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簡體中文). 
  122. ^ 邱燕玲、李欣芳和胡清暉. 嗆馬圍陳 10萬人今上街. 《自由時報》. 2008-11-0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23. ^ 123.0 123.1 123.2 圍城血戰 馬要蔡英文扛責. 《蘋果日報》. 2008-11-0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2) (繁體中文). 
  124. ^ Tsai Ing-wen, la présidente du DPP, s’entretient avec le dalaï-lama à Kaohsiung. 《今日臺灣》. 2009-09-0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法語). 
  125. ^ 蔡英文为何被大陆定性为“台独分子”?. 《聯合早報》. 2009-12-1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126. ^ 126.0 126.1 126.2 Taiwan president and opposition debate China deal. 《彭博商業周刊》. 2010-04-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英語). 
  127. ^ 127.0 127.1 葉柏祥 2015年,第221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9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8頁.
  128. ^ 128.0 128.1 Lin Heng-li、Lin Shen-hsu、Kelven Huang和Jamie Wang. KMT blasts Tsai Ing-wen for flip-flop on ROC. 中央通訊社. 2011-10-0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129. ^ 129.0 129.1 葉柏祥 2015年,第221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9頁.
  130. ^ 藍4巨頭拚總統誰勝算高?比選舉戰績…朱立倫墊底. [2019-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6). 
  131. ^ 131.0 131.1 《人物側寫》朱三度扮演救火隊. [2015-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1). 
  132. ^ 馬主席盛讚 五都候選人都是強棒中的強棒. 中國國民黨官方網站. 2010-05-12 [2010-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9) (中文(臺灣)). 
  133. ^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9頁.
  134. ^ 99年直轄市長選舉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2). 
  135. ^ Vincent Y. Chao. Tsai Ing-wen officially launches presidential bid. 《臺北時報》. 2011-03-1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英語). 
  136. ^ 136.0 136.1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19頁;John F. Copper 2016年,第189頁.
  137. ^ 137.0 137.1 Cindy Sui. Taiwan's first female presidential candidate picked.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2011-04-2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3) (英語). 
  138. ^ 葉柏祥 2015年,第221頁;John F. Copper 2016年.
  139. ^ 139.0 139.1 王崑義. 蔡英文是否“空心菜”.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11-09-3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40. ^ 郭正亮. 蔡英文不能迴避ECFA善後主張. 美麗島電子報. 2011-08-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繁體中文). 
  141. ^ 郭正亮:兩岸經貿 蔡英文政策抽象. 美麗島電子報. 2011-08-2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繁體中文). 
  142. ^ 陳淞山. 蔡英文兩岸罩門的矛與盾. 臺灣e新聞. 2011-08-1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繁體中文). 
  143. ^ 陳淞山“補一槍”:蔡英文十年政綱 空心政見.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11-08-1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繁體中文). 
  144. ^ 144.0 144.1 144.2 葉柏祥 2015年,第221頁.
  145. ^ Yang Su-jui和Sofia Wu. DPP chair attends flag-raising ceremony in southern Taiwan. 中央通訊社. 2011-10-1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英語). 
  146. ^ Paul Mozur. Taiwan Opposition Makes Its Pick. 《華爾街日報》. 2011-04-2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147. ^ 147.0 147.1 角谷志保美. 蔡氏、民進党主席辞任を表明…総統選敗北で. 《讀賣新聞》. 2012-01-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30 (日語). 
  148. ^ 148.0 148.1 Chris Wang. 2012 ELECTIONS: Tsai’s defeat surprisingly large. 《臺北時報》. 2012-01-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英語). 
  149. ^ 149.0 149.1 149.2 葉柏祥 2015年,第221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20頁.
  150. ^ 蔡英文:民進黨的轉型和改革不會停止, 我的心永遠跟台灣人民站在一起. 民主進步黨. 2012-01-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51. ^ 151.0 151.1 151.2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20頁.
  152. ^ 第13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153. ^ 蔡英文選後記者會致詞內容. 民主進步黨. 2012-01-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54. ^ Sofia Wu、Jamie Wang、Kendra Lin和James Lee. Tsai steps down as DPP chair after election defeat (update). 中央通訊社. 2012-01-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 (英語). 
  155. ^ 吉村剛史. 人材不足に危機感 民進党内に「解党的出直しを」の声も 台湾. 《產經新聞》. 2012-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日語). 
  156. ^ 黨內紛慰留 蔡英文留任至2月底. 《自由時報》. 2012-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57. ^ Chris Wang. Chen Chu to take the helm at DPP. 《臺北時報》. 2012-02-2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158. ^ Rich Chang. Su takes over DPP, pledges promotion of social justice. 《臺北時報》. 2012-05-3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159. ^ 159.0 159.1 林修卉. 2016年再起?蔡英文將設辦公室 研擬政策為方向. NOWnews今日新聞. 2012-01-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60. ^ 160.0 160.1 160.2 160.3 林朝億. 蔡英文成立辦公室 初五開始謝票. 新頭殼. 2012-01-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61. ^ 161.0 161.1 161.2 Chris Wang. Tsai Ing-wen elected as DPP chair. 《臺北時報》. 2014-05-2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2) (英語). 
  162. ^ Taiwan's Tsai Ing-wen announces bid for DPP chairperson. 新華社. 2014-03-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英語). 
  163. ^ 163.0 163.1 163.2 163.3 葉柏祥 2015年,第221頁;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21頁.
  164. ^ Lauly Li. Tsai Ing-wen elected to former DPP chairwoman post by landslide. 《英文中國郵報》. 2014-05-2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8 (英語). 
  165. ^ 劉剛. 蔡英文当选民进党新一任党主席. 搜狐. 2014-05-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166. ^ Chang Jung-hsiang和Elizabeth Hsu. Tsai Ing-wen wins DPP chair election (update). 中央通訊社. 2014-05-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5) (英語). 
  167. ^ Loa Iok-sin. Tsai Ing-wen makes bid official. 《臺北時報》. 2015-02-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 (英語). 
  168. ^ Loa Iok-sin. Tsai Ing-wen declares candidacy. 《臺北時報》. 2015-02-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4) (英語). 
  169. ^ 新華社. Цай Инвэнь стала кандидатом от ДПП на предстоящих выборах главы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и Тайваня. 中國網. 2015-04-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俄語). 
  170. ^ Lu Hsin-hui和Evelyn Kao. DPP to nominate chairwoman to run for president in 2016. 中央通訊社. 2015-04-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4) (英語). 
  171. ^ Sophia Yeh和Flor Wang. Tsai Ing-wen to run for president as DPP's candidate. 中央通訊社. 2015-04-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5) (英語). 
  172. ^ DPP nominates Tsai as 2016 candidate. 《臺北時報》. 2015-04-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0) (英語). 
  173. ^ 173.0 173.1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21頁.
  174. ^ Chris Fuchs. Tsai Ing-wen greets about 1,000 in NYC. 《臺北時報》. 2015-06-0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1) (英語). 
  175. ^ Loa Iok-sin. Tsai signals more space for third-party hopefuls. 《臺北時報》. 2015-06-0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4) (英語). 
  176. ^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22頁.
  177. ^ 「英倫之戰」開打 蘇煥智:民進黨壓力增. [2019-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6). 
  178. ^ Chen Chi-fon、Chen Chi-chung和Lilian Wu. Academia Sinica VP confirmed as running mate of Tsai Ing-wen. 中央通訊社. 2015-11-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5) (英語). 
  179. ^ 李霈韻. 2016台湾“大选”候选人号次抽签举行. 中國新聞社. 2015-12-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180. ^ 人民網. 台湾"大选"开票结果显示蔡英文当选台湾领导人. 網易.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181. ^ 181.0 181.1 181.2 台湾総統選、民進党の蔡英文主席当選…初の女性. 《讀賣新聞》. 2016-0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日語). 
  182. ^ Tsai Ing-Wen historisk – blir Taiwans första kvinnliga president. 瑞典電視臺.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瑞典語). 
  183. ^ Tsai Ing-wen elected Taiwan's first female president.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2016-0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184. ^ Líder da oposição é eleita presidente em Taiwan. 德國之聲.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6) (葡萄牙語). 
  185. ^ Tsai Ing-wen é eleita a primeira presidente de Taiwan. 埃菲通訊社.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葡萄牙語). 
  186. ^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186.7 在台灣,換一個總統的5個步驟. 端傳媒. 2016-05-1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187. ^ Von Petra Kolonko. Ein Erdrutschsieg und eine Andeutung. 《法蘭克福匯報》.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5) (德語). 
  188. ^ Arnaud Vaulerin. Tsai Ing-wen, première présidente élue à Taïwan. 《解放報》.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法語). 
  189. ^ Linette Lim. Taiwan gets first female President as DPP sweeps election. 亞洲新聞臺.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190. ^ Tom Phillips. Taiwan elects first female president. TheGuardian.com英語TheGuardian.com.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191. ^ 紐約時報:蔡英文是亞洲首位不「靠爸」女領導人. 自由時報. 2016-01-16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192. ^ 第14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193. ^ Historische overwinning voor Taiwanese oppositie. 荷蘭廣播聯盟英語Nederlandse Omroep Stichting.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荷蘭語). 
  194. ^ Maria Kruczkowska. Opozycja wygrała wybory na Tajwanie. Tsai Ing-wen pierwszą w historii kraju kobietą-prezydentem. 《選舉報》.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波蘭語). 
  195. ^ 195.0 195.1 195.2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23頁.
  196. ^ 陳鍵興和章利新. 蔡英文今日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鳳凰衛視. 2016-05-2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197. ^ 台湾 蔡英文総統が就任 演説へ. 日本廣播協會. 2016-05-2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3 (日語). 
  198. ^ Klaus Bardenhagen. Taiwans neue Präsidentin vereidigt. 德國之聲. 2016-05-2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5) (德語). 
  199. ^ 蔡英文宣布勝選 成台灣首位女總統. 東方報業集團.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4) (繁體中文). 
  200. ^ 紐時:蔡英文是亞洲第一位不靠爸的女總統. 中天快點TV. 2016-0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5) (繁體中文). 
  201. ^ 亞洲首位不「靠爸」女總統,蔡英文能成就「性別平權」的台灣嗎?. 關鍵評論網. 2016-01-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202. ^ 葉俊傑和余玫鈴 2016年,第222頁至第223頁.
  203. ^ 203.0 203.1 劉洋、徐亦超. 蔡英文首对“九二共识”清晰表态:拒绝大陆设置时限. 《環球時報》. 2016-07-2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中文(中國大陸)). 
  204. ^ 呂欣ケイ、呉欣紜和戴雅真. 蔡英文総統、先住民に謝罪 平等な国家建設呼びかけ/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6-08-0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05. ^ 楊思瑞和呂欣ケイ. <先住民>総統府に専門委員会設置へ 地位向上や問題解決目指す/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6-08-0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06. ^ 鈴木玲子. 国民党資産没収へ調査本格化 政府委が発足. 《每日新聞》. 2016-08-3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07. ^ 季節、方濬哲. 行政院促轉會今成立掛牌 竟不讓媒體入場提問. 中時電子報. 2018-05-3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中文(繁體)). 
  208. ^ 鈴木玲子. 年金改革に反発、大規模デモ 蔡政権発足後、初. 《每日新聞》. 2016-09-0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09. ^ Timothy Ferry. 「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 《TOPICS》. 2017-05-0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9) (中文(繁體)). 
  210. ^ 210.0 210.1 蔡英文致信民进党员号召“力抗大陆” “维持现状”成空谈?. 觀察者網. 2016-07-2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中文(中國大陸)). 
  211. ^ 211.0 211.1 周驥瀅. 蔡英文借美媒喊话大陆:台湾不在压力下屈服. 《環球時報》. 2016-10-0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中文(中國大陸)). 
  212. ^ 顧セン. 3兆円規模のインフラ整備計画が閣議決定 林首相が会見/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7-03-2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13. ^ 周毓翔、楊孟立. 貫徹總統令 一例一休過了. 中時電子報. 2016-12-0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中文(繁體)). 
  214. ^ 曾韋禎. 稅改方案三讀通過 月薪3萬免稅. 自由時報. 2018-01-18 [2018-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8) (中文(臺灣)). 
  215. ^ 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得稅制優化方案. 財政部賦稅署. 2018-01-18 [2018-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8) (中文(臺灣)). 
  216. ^ 范正祥. 所得稅法修正 長照扣除額12萬元有排富條款. 中央通訊社. 2019-07-01 [2019-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中文(臺灣)). 
  217. ^ 田中靖人. 台湾・蔡英文総統、同性婚への支持を再表明. 《產經新聞》. 2016-10-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18. ^ Власти Тайваня обсуждают легализацию однополых отношений. ЭКД. 2015-07-2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俄語). 
  219. ^ 王揚宇. 同婚專法亞洲第一 立院三讀通過. 中央通訊社. 2019-05-17 [201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220. ^ 王聖藜. 核一1號機重啟? 李世光挨告. 臺灣新北: 《聯合晚報》. 2016-05-30: A8版 (中文(繁體)). 
  221. ^ 221.0 221.1 尹俞歡. 台電重啟核一違背廢核承諾?經長:不是今天就要廢核. 風傳媒. 2016-05-2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 (中文(臺灣)). 
  222. ^ 台湾「2025年に原発ゼロ」 再生エネで代替 閣議決定. 《朝日新聞》. 2016-10-2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7 (日語). 
  223. ^ 迫田勝敏. 台湾、25年に全原発廃止 アジア初、法案を可決. 《中日新聞》. 2017-01-1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6 (日語). 
  224. ^ Samson Ellis. 台湾で大規模停電、蔡総統が謝罪-脱原発姿勢や対処能力に批判高まる. 彭博有限合夥企業. 2017-08-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 (日語). 
  225. ^ 225.0 225.1 北田. 日本産食品の輸入解禁にまっしぐらの台湾政府、「余計なこと言うな」の強権的姿勢に民間から怒りの声—台湾メディア. BIGLOBE. 2016-11-0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2) (日語). 
  226. ^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 政院召開日本食品輸臺公聽會 傾聽各界意見. 行政院. 2016-11-1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中文(繁體)). 
  227. ^ 葉子綱、李先鳳、程啓峰和唐佩君. 日本食品の輸入規制めぐる公聴会、各地で大荒れ 緩和に足かせ/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6-11-1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28. ^ 葉素萍、呂欣憓和顧荃. 為九合一選舉大敗負責 蔡英文辭民進黨主席. 中央通訊社. 2018-11-25 [2018-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6) (中文(臺灣)). 
  229. ^ 229.0 229.1 Tsong-Ming Hsu. Präsidentin Tsai Ing-wen gratuliert Donald Trump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11-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2-05) (德語). 
  230. ^ 黃筱筠. 蔡英文晤薄瑞光 盼強化台美軍事關係.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16-09-1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231. ^ 231.0 231.1 231.2 231.3 Susan Heavey. Taiwan's Tsai: no major policy shifts, despite Trump call - reports. 路透社. 2016-12-0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9) (英語). 
  232. ^ 田中靖人. 蔡英文総統の「現状維持」に苦言、期待の裏返し. 《產經新聞》. 2016-1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33. ^ 傅才德. 蔡英文「雙十」講話:北京應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 《紐約時報》. 2016-10-1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234. ^ 234.0 234.1 234.2 Taiwan's Tsai urges world to stand up to China: AFP interview. 法新社. 2018-01-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英語). 
  235. ^ 235.0 235.1 李寧. 国台办:打击电信诈骗受到两岸民众支持. 中國臺灣網. 2016-06-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236. ^ Taiwan 'will not bow' to Beijing on sovereignty issue, says President. 德國之聲. 2016-10-1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0) (德語). 
  237. ^ 田中靖人. 蔡総統「裁定は台湾の権利傷つけた」 南シナ海に軍艦を派遣. 《產經新聞》. 2016-07-1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38. ^ 台湾、南シナ海に軍艦派遣. 法新社. 2016-07-1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39. ^ 溫貴香. 仲裁裁判決、「一切認めない」立法院が抗議声明/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6-07-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40. ^ 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 蔡英文総統、国家安全上層部会議で南シナ海仲裁案.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07-2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41. ^ 呂欣ケイ. <南シナ海問題>蔡総統、平和的解決など「4原則」提案/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6-07-2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42. ^ 田中靖人. 台湾側が日台海洋協力対話を延期、島めぐり対話紛糾避けたか. 《產經新聞》. 2016-07-2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43. ^ 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 新南向政策綱領を採択、中国大陸との対話も=総統府.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08-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44. ^ 楊淑閔和謝佳珍. 台湾、中国大陸依存からの脱却目指す「新南向政策」綱領採択. 中央通訊社. 2016-08-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45. ^ 245.0 245.1 鄭崇生、呂欣ケイ和廖漢原. 蔡総統、トランプ氏と電話会談 関係強化に期待 断交後初/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6-12-0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46. ^ Nadia Tsao. Tsai-Trump telephone call scheduled. 《臺北時報》. 2016-12-0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6) (英語). 
  247. ^ Tom Phillips. China asks US to block Taiwan president trip after talk of Donald Trump meeting. TheGuardian.com英語TheGuardian.com. 2016-12-0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248. ^ 248.0 248.1 蔡総統が米大統領との再会談希望、米側は否定的. NNA Japan日語エヌ・エヌ・エー. 2017-05-0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49. ^ 田中靖人. トランプ氏、台湾の蔡英文氏と再度の電話に慎重 対北強調で中国に配慮か. 《產經新聞》. 2017-04-2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50. ^ Cyrille Pluyette. Taïwan déstabilisé par la discorde sino-américaine. 《費加洛報》. 2017-03-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法語). 
  251. ^ 葉素萍. 蔡英文総統「WHOの原則に反する」 総会招待状届かず/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7-05-1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52. ^ 呂欣ケイ. 蔡英文総統、澎湖で演習視察 「わたしは国軍最大の後ろ盾」/台湾. 中央通訊社. 2017-05-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53. ^ Nectar Gan. World leaders call for release of Liu Xiaobo’s widow but stop short of hard line. 《南華早報》. 2017-07-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4) (英語). 
  254. ^ 侯姿瑩. 台湾も対北朝鮮制裁強化 貿易全面禁止へ. 中央通訊社. 2017-09-2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55. ^ 北朝鮮石油精製品密輸. 《每日新聞》. 2018-01-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56. ^ 牧野田亨. 北の無煙炭密輸容疑、台湾検察が男を拘束. 《讀賣新聞》. 2018-01-3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2) (日語). 
  257. ^ 田中靖人. 台湾、対北制裁対象の船舶2隻の入港拒否 立ち入り検査も. 《產經新聞》. 2018-01-2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58. ^ 258.0 258.1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两岸关系发展定向领航. 中國日報網. 2019-01-03 [201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259. ^ 回應習近平對台原則 蔡總統中英文談話全文. 中央通訊社. 2019-01-03 [201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 
  260. ^ 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261. ^ 罕见!外交部、国台办、国防部同日表态!. 環球網. [202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262. ^ 国台办发言人就民进党当局领导人“5·20”讲话应询表态. 新華網. [202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1). 
  263. ^ 胡锡进:蓬佩奥在5·20前夕祝贺蔡英文 这是在试图消磨北京的底线. 鳳凰網. [202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264. ^ 外交部声明. 外交部. [202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1). 
  265. ^ 国防部就蓬佩奥涉台言论发表声明:以台制华注定徒劳. 鳳凰網. [202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266. ^ 央视:蔡英文520老调重弹 两岸难题何时才能有解. 鳳凰網. [2020-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1). 
  267. ^ 防疫有成 時力民調:總統閣揆滿意度逾7成. 中央社. 2020-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268. ^ 台中市宣布抗美豬 行政院:持續溝通. 經濟日報. 2030-08-29 [2020-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5) (中文(臺灣)). 
  269. ^ 白錫鏗. 特戰兵寫信給總統 有怎樣三軍統帥就有怎樣國軍. 臺中: 聯合新聞網. 2022年3月18日 [2022年5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5月25日) (中文(臺灣)). 
  270. ^ 范揚光. 「裝備自購教召用全新」特戰兵怒嗆蔡英文 網看末段驚:整個連要起飛. 臺北: 中時新聞網. 2022年3月18日 [2022年5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5月25日) (中文(臺灣)). 
  271. ^ 特戰兵寫信向總統陳情 邱國正烙狠話「不會放過他」. 解讀國軍軍事聞. 臺北: 中廣新聞網. 2022年3月23日 [2022年5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5月25日) –透過雅虎新聞 (中文(臺灣)). 
  272. ^ 272.0 272.1 特戰兵向小英告狀裝備爛 邱國正撂話要修理「靠北」的人 網酸:當兵不可以說實話.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Taipei: 臺灣好新聞. 2022年3月23日 [2022年5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5月25日) (中文(臺灣)). 
  273. ^ 王烱華. 特戰兵向蔡英文陳情!身分內容竟遭總統府曝光 官員憂:恐引發國安危機. 臺北: 菱傳媒. 2022年3月25日 [2022年5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5月9日) (中文(臺灣)). 
  274. ^ Bà Thái Anh Văn cảnh báo Trung Quốc. 《勞動報越南語Người lao động (báo)》. 2016-0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越南語). 
  275. ^ 侯慶莉和楊清波. 蔡英文入住永和官邸 特勤:維安全部到位. TVBS新聞臺. 2016-11-0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8) (繁體中文). 
  276. ^ 黃揚明. 【你不知道的小英】總統秀廚藝 她的蚵仔煎跟別人不一樣. 《鏡週刊》. 2018-04-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277. ^ 呂雪彗和張語羚. 蔡總統每日行程大公開 手沖咖啡展開美好一天…. 中時電子報. 2018-04-3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278. ^ 談日常生活 蔡英文:六點多起床九點去辦公室.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18-04-1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279. ^ 楊琇惇和鍾家豪. 總統候選人財產申報 馬存款奪冠、蔡墊底. ETtoday新聞雲. 2011-12-2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280. ^ 王家俊和林修卉. 財產申報曝光 蔡英文身家破億. 《蘋果日報》. 2016-10-0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6) (繁體中文). 
  281. ^ 281.0 281.1 281.2 張暉. 宠物比一比 洪龟龟vs.蔡想想(图). 華夏經緯網. 2015-06-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282. ^ Nectar Gan. Cat Woman: Taiwan’s first female president huge fan of felines. 《南華早報》. 2016-01-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3) (英語). 
  283. ^ 邢曉婧. 蔡英文和她的猫,政客和他们的宠物. 《環球時報》. 2016-0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284. ^ 中央通訊社. President Tsai adopts three retired guide dogs 蔡英文總統 收養三隻退役導盲犬. 《臺北時報》. 2016-11-0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英語). 
  285. ^ 285.0 285.1 Tom Phillips. Chinese news agency: Taiwan's leader is radical because she is single. TheGuardian.com英語TheGuardian.com. 2016-05-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0) (英語). 
  286. ^ 286.0 286.1 赫海威. 中國官媒稱蔡英文單身致風格極端化. 《紐約時報》. 2016-05-2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287. ^ 劉強. 资深媒体人周玉蔻新书爆料:蔡英文有两段情史. 東南網. 2011-11-1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1) (簡體中文). 
  288. ^ 288.0 288.1 288.2 EDITORIAL: It comes with the territory, Tsai. 《臺北時報》. 2016-05-2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0) (英語). 
  289. ^ 289.0 289.1 Sophie Theneaud. Gender and Stereotypes in the News Coverage of Female Political Candidates: An Analysis of Taiwanese Newspapers' coverage of Tsai Ing-wen’s presidential campaigns in 2012 and 2016 (PDF). 國立中山大學. 2016年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10) (英語). 
  290. ^ 王衛星. 新華社:單身或導致蔡英文政治風格偏向極端化. 新華網. 2016-05-24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5). 
  291. ^ Julian Ryall和Richard Spencer. China sends warning to Taiwan as it prepares to elect first woman president. 《每日電訊報》. 2016-01-01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292. ^ 華智豪. 英媒專訪蔡英文:效法柴契爾夫人 開創東亞政治圈特例. 風傳媒. 2016-01-0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繁體中文). 
  293. ^ 【日本語訳全文】TIME誌アジア版の表紙に蔡英文・民進党総統候補. 日本李登輝之友會. 2015-06-2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日語). 
  294. ^ 葉素萍. 時代雜誌:蔡英文自信又堅定. 中央通訊社. 2015-06-1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繁體中文). 
  295. ^ 《經濟學人》年刊封面 赫見小英與各國元首並列. 《自由時報》. 2015-11-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繁體中文). 
  296. ^ 梁姍樺. 《經濟學人》2016年刊封面,赫見蔡英文與各國領導人並列. 風傳媒. 2015-11-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繁體中文). 
  297. ^ 林敬旻. 蔡英文獲選全球女性代表 外媒評:氣質外表藏有鋼鐵決心. 三立新聞臺. 2015-12-1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6) (繁體中文). 
  298. ^ 朱喬蔓. 《金融時報》票選2015全球代表女性 蔡英文上榜. 風傳媒. 2015-12-1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繁體中文). 
  299. ^ 《金融時報》:蔡英文可能成華人最有權勢女性. 《蘋果日報》. 2015-12-1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繁體中文). 
  300. ^ Tsai Ing-wen. 《時代》. 2016-04-20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6) (英語). 
  301. ^ 勇於挑戰強權 小英獲選「全球百大思想家」. 《自由時報》. 2016-12-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02. ^ 葉素萍. 總統列全球思想家 府:人民的正面力道. 中央通訊社. 2016-12-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03. ^ 李傑. 外媒:蔡英文是什麼樣的“思想家”?. 中國臺灣網. 2016-12-2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04. ^ Президент Тайваня Цай Инвэнь – одна из мировых мыслителей 2016 года. Readit.Today. 2016-12-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俄語). 
  305. ^ #15 Tsai Ing-wen. 《福布斯》. 2017年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英語). 
  306. ^ 《財星》公布全球50大領袖 蔡英文排名第八. 《自由時報》. 2017-03-2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07. ^ 《时代》杂志2020年百大影响人物揭晓 台湾总统蔡英文二度上榜. [2020-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8). 
  308. ^ #9 Tsai Ing-wen. 《福布斯》. 2021-12-09 [2021-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2) (英語). 
  309. ^ 林連金. 台媒:蔡英文如何甩掉“空心蔡”的封号?. 臺海網. 2011-08-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310. ^ 之光和海潮. 蔡英文被讽“空心菜”. 閩南網. 2011-08-1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1) (簡體中文). 
  311. ^ 王思羽. 蔡英文两岸政策虚无缥缈 “空心菜”依旧“空心”. 中國臺灣網. 2015-02-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312. ^ 馥馨. 兩岸無論述 蔡英文依舊難脫“空心”. 華夏經緯網. 2015-04-2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13. ^ 哪里最支持蔡英文连任?台媒:大陆网友. 觀察者網. 2018-01-16 [2020-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 (簡體中文). 報道稱,大陸網友表示「菜英文當選無論是從經濟層面還是國家統一層面,對大陸都是有益的,只要菜英文當選,臺灣經濟必定繼續衰敗、臺灣人民繼續被奴役,一個落後貧窮的臺灣,是大陸人最樂意見到的,只要不碰觸底線,臺灣就繼續窮,如果碰到底線,武力統一臺灣,無論是從哪方面來看都要對國民黨當選要好」、「強烈要求小英連任,窮臺亂臺全靠小英」、「民進黨再干兩屆,興許就臺灣省人求統一了。」 
  314. ^ 終於知道那是什麼!霧島小英現身讓動漫迷好瘋狂. 《民報》. 2016-01-03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15. ^ 受贈超萌公仔 網友笑道「請小英放過艦娘」. 《自由時報》. 2015-11-16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16. ^ 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 習近平談話全文. 自由時報. 2019-01-02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中文(臺灣)). 
  317. ^ 辣台妹撿到槍》10天增6萬人討論熱度!小英總統臉書尺度大開 幕後推手是一個8年級女生. 中央社. 2019-01-19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中文(臺灣)). 
  318. ^ 總統臉書、IG最近比較辣 幕後8年級正妹小編曝光!. 自由時報. 2019-01-19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中文(臺灣)). 
  319. ^ 徐筠庭. 大支《辣台妹》讚蔡英文 網:習大大按了dislike. 華視. 2019-01-10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中文(臺灣)). 
  320. ^ 「辣台妹」讚小英!大支寫歌誇獎蔡總統有魄力. 東森新聞. 2019-01-11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中文(臺灣)). 
  321. ^ 葉素萍. 網友封辣台妹 蔡總統:我們是辣台派 該辣就辣. 中央社. 2019-01-10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中文(臺灣)). 
  322. ^ 溫貴香. 蔡總統從谷底到高峰 變身辣台妹逆轉勝. 中央社. 2020-01-12 [2020-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1) (中文(臺灣)). 
  323. ^ 被擺在超顯眼位置!蔡英文登《富比士》百大權勢女性. 華視新聞. 2020-12-09 [2020-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324. ^ 林人芳. 蔡英文接受贈勳 感謝巴拉圭為台灣仗義執言. NOWnews今日新聞. 2016-09-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25. ^ 黃筱筠. 宏都拉斯總統兒女都曾在台灣留學. 臺灣中評網. 2016-10-0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26. ^ 彭媁琳. 踏實外交 蔡英文盼瓜地馬拉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 NOWnews今日新聞. 2017-01-12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27. ^ 葉素萍. 蔡總統被贈勳:薩國把台灣當成親密朋友. 中央通訊社. 2017-01-1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28. ^ 陶本和. 蔡英文獲贈史國象王勳章 美國、歐盟、卡達大使皆出席典禮. ETtoday新聞雲. 2018-04-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29. ^ 葉素萍. 海地總統告訴蔡總統:盼近期見大型合作計畫. 中央通訊社. 2018-05-29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繁體中文). 
  330. ^ 李欣芳. 貝里斯總督贈勳 蔡英文:台貝邦誼堅定. 《自由時報》. 2018-08-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8) (繁體中文). 
  331. ^ 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蔡英文的人生滋味. 圓神出版社. 2011-10-25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9) (繁體中文). 
  332. ^ 朱真楷和劉潔妍. 口述自传即将出版 蔡英文回忆和亡父的幸福滋味. 人民網. 2011-10-1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3) (簡體中文). 
  333. ^ 一直同在Together&Forever:我們和小英一起走過的旅程. 圓神出版社. 2012-09-2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9) (繁體中文). 
  334. ^ 王義銘. 蔡英文苏贞昌争议题主导权:或拼经济 或聚焦大陆. 中國新聞社. 2012-09-04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335. ^ 英派:點亮台灣的這一哩路. 圓神出版社. 2012-09-28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4) (繁體中文). 
  336. ^ 馮雪. 蔡英文又推出新书 称学习美国“一种不由自主展现的骄傲”. 觀察者網. 2015-09-17 [2018-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簡體中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國家元首
前任:
馬英九
中華民國總統
第十四、十五屆
2016年5月20日-
現任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行政院
前任:
蘇 起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六任
2000年5月20日-2004年5月20日
繼任:
吳釗燮
前任:
吳榮義
行政院副院長
第二十六任
2006年1月25日-2007年5月21日
繼任:
邱義仁
前任:
吳榮義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十任,行政院副院長兼任
2006年1月25日-2007年5月21日
繼任:
邱義仁
政黨職務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前任:
謝長廷
民主進步黨主席(首次)
第十二、十三屆
2008年5月20日-2012年2月29日
繼任:
陳 菊(代理)
正任:
蘇貞昌
前任:
蘇貞昌
民主進步黨主席(再次)
第十五、十六屆
2014年5月28日-2018年11月24日
繼任:
林右昌(代理)
正任:
卓榮泰
前任:
卓榮泰
民主進步黨主席(三次)
第十七屆
2020年5月20日-2022年11月26日
繼任:
陳其邁(代理)
正任:
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