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洞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代戴進《洞天問道圖》

洞天,中國道教傳說中的仙境,位於山嶽之內,有洞穴與山外相通,當中有日月照明、草木鳥獸、仙人城市,景象與世間相似,各有地道相連。道士修道精誠,或可進入洞天,得以登仙度世,亦偶有凡人誤入其中。洞天傳說形成於晉代,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說,影響了中國文學作品,啟發志怪小說有關遊歷仙境的故事。

構思

[編輯]

洞天位於山中空虛之處[1]:193,其想像可能源自石灰岩地質溶洞的奇特景觀,基本概念可見於漢代緯書[2]:355、351,當中記述名山之間各有洞穴相通。洞天內有日月照明[2]:352、354,晝夜交替,「日月分精照之」,與山外之天相似,自成一時空世界[3]:53,有樹林和珍禽異獸,宛如仙境[2]:354。洞天中世代和時間轉瞬即逝[3]:53,身處其中,日月可能甚為短暫,但人間同時已經過幾百年[2]:376。地道接通各地洞天,神仙可來往其中,縮短兩地的距離[3]:53、69。在洞天修道,是登仙捷徑[4]:218,道士要進入洞天,須誠心誠意,預先齋戒。一些修道之士因有仙緣,進入洞天獲得道術或經訣,得以悟道度世;也有些人因採藥、斬柴或遊山而誤入洞天之中[2]:361、351,當中景象或與俗世相似,人們進入後可能全然不覺。洞天裏的仙官掌管生人的生籍和死籍[3]:66、64,當中仙人較天庭中的仙官更逍遙自在,不受拘束[2]:384

洞天傳說乃道教探求樂園的神話,符合六朝時江南士人的亂世期望[1]:191,是人們心中不可征服的避難所,反映人們對幸福天堂的強烈渴望[5]:202、195

發展

[編輯]

晉代《靈寶五符經》詳述遊歷洞天的故事[6]:160:夏治水時,獲神靈賜予仙經《靈寶五符》,得以治理洪水,大功告成後,藏《靈寶五符》於太湖洞庭島下林屋洞天中。孔子時,龍威丈人在黑暗迷宮中跋涉過千里,抵達一座光亮朗煥的城市,終於發現《靈寶五符》[3]:641。4世紀時,洞天的概念詳載於《茅君傳》等上清經三十六洞天十大洞天傳說先後出現,謂五嶽及各大名山皆有洞天,茅山下的金壇洞天被視最神聖的洞天之一[3]:58-59、61。上清經認為道士勤於修練瞑想法,才能進入洞天[1]:190。唐代道士司馬承禎杜光庭使洞天理論系統化,司馬承禎《天宮地府圖》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都列出十大洞天及三十六小洞天[3]:58、55

影響

[編輯]

受洞天傳說影響,道教視名山洞穴為舉行齋醮等儀式的最佳地點,唐朝進行「投山水龍簡」的儀式,為皇帝及皇室祈福,把刻有祝文的銅版投入名山洞穴中[3]:60-61。洞天傳說影響了文學作品。柏夷(Stephen Bokenkamp)認為,《靈寶五符經》所記洞天故事,啟發陶潛撰寫〈桃花源記[6]:173、160。兩者情節相似,深入洞穴都始於尋找流水源頭,入口既窄且暗,然後豁然開朗,到達人們聚居之處;回到世間後向官員報告其事,而洞天和桃花源對凡人來說都是難以企及的[6]:164。晚唐皮日休曾造訪洞庭山洞穴,寫下〈太湖詩〉:「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連亘三十六,各各為玉京。」[6]:173-174其〈入林屋洞〉詩亦強調洞天奇景[2]:361

志怪小說發揮洞天傳說的主題,往往講述一個人無意中闖入洞天,卻因眷戀塵世,或厭倦極樂而暫時返回人世間,之後就永遠失去天堂[3]:65-66劉義慶幽明錄》講述,黃原打獵時誤入穴中,進入洞中世界,與洞中女子妙音結婚,最後思歸辭別[2]:378。王嘉《拾遺記》記述採藥者進入洞庭山洞天[5]:195。9世紀鄭還古《博異志》記載一人鑿井時,聽到地下傳出雞犬雀鳥之聲,深入穴內探查,發現光彩流離的仙境,「乃別一天地日月世界」[3]:65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講述蜀氏進入白鹿山洞天[5]:195,又記前秦人李班因山洞中流出的溪水常有瓜果樹葉,深入洞穴考察,發現原來是神仙所居的山洞[3]:67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李豐楙. 〈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游觀〉 (PDF). 《東華漢學》. 2009, 9: 157–197 [2017-12-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4-20) (中文(繁體)).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李豐楙. 《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象》. 北京: 中華書局. 2010. ISBN 710107541X (中文(簡體)).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 程薇譯. 〈超越的內在:道教儀式與宇宙論中的洞天〉. 《法國漢學》. 1997, 2: 50–75 (中文(簡體)). 
  4. ^ 鄭素春. 《道敎信仰、神仙與儀式》.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02. ISBN 9570517468 (中文(繁體)). 
  5. ^ 5.0 5.1 5.2 鮑吾剛. 《中國人的幸福觀》. 嚴蓓雯等譯.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4. ISBN 7214038498 (中文(簡體)). 
  6. ^ 6.0 6.1 6.2 6.3 柏夷(Stephen Bokenkamp). 〈桃花源與洞天〉. 《道教研究論集》. 謝一峰譯. 上海: 中西書局. 2015: 160–177. ISBN 7547508855 (中文(簡體)).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