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的歐洲聯盟首頁!
歐洲聯盟(英語:European Union;法語:Union Européenne;德語:Europäische Union),簡稱歐盟(英語:EU;法語:UE;德語:EU),是根據1993年生效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所建立的政治經濟聯盟,現擁有27個成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以及其它歐洲聯盟憲制文件。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民主國家;經濟上,在與美國、中國處於在不同經濟總量排名中均屬於世界上前三大經濟體之一,其中德國、法國、意大利為八大工業國成員;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同時也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
歐盟在當前世界各項重大議題上均有很大的話語權。歐盟委員會主席也會受邀參加G7或是G20等的重要場合,參與全球決策。目前歐盟的主要議題有難民問題、英國脫歐、歐盟的擴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等。[註 1]
大國小鮮
波羅的海之路(愛沙尼亞語:Balti kett;拉脫維亞語:Baltijas ceļš;立陶宛語:Baltijos kelias)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00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 該示威也是波羅的海三國追求脫離蘇聯、各自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社會運動家藉此宣揚對獨立的看法;他們認為,蘇聯佔領三國是不合法的,三國獨立並非政治議題,而是道德議題。莫斯科的蘇聯政府以激烈的言辭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示威後6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東歐劇變之後,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洲聯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太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核心人物
德蕾莎·瑪莉·梅伊(英語:Theresa Mary May,1956年10月1日—),婚前姓布拉西耶(Brasier),英國保守黨政治家,2016年7月起出任英國首相和保守黨黨魁,1997年至今擔任下議院梅登黑德選區國會議員,並曾於2010年至2016年擔任內政大臣。她是繼戴卓爾夫人之後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出任首相的女性。
2016年6月,英國公投通過脫離歐盟,導致支持留歐的卡麥隆決定辭任首相和黨魁席位。德蕾莎·梅伊雖然也屬於留歐陣營,但在公投期間沒有高調表態,這使她得以代表黨內的留歐派競逐黨魁一位。德蕾莎·梅伊在黨內首兩輪黨魁初選都獲得最多票數,本應與另一對手利雅華進入第三輪投票。然而,李德森其後退選,使德蕾莎·瑪莉·梅伊在7月11日自動成為黨魁,並於7月13日正式接替卡麥隆成為首相。
新聞報導
2017年11月15日
歐盟的23個成員國簽署了一項歷史性協定,在防務領域進行更緊密合作。這項名為《永久結構性合作》(PESCO)的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要求籤署國參加聯合防務項目,並增加相關開支。英國作為這個集團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長期以來一直反對這種舉措,但它的退出說服了其他成員國推進這件事。
這項協定擁有58億美元的資金,用來購買武器,還有額外的現金用於運營和防務研究。各國領導人對這項協議表示歡迎,認為它對於歐盟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
資料來源
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來自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美國之音網站的《歐盟簽署歷史性協定 增進防務領域合作》文章。根據版權條款(英文)和有關美國政府作品版權的相關法律,其官方發布的內容屬於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