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〇事件
九三〇事件 Gerakan 30 September | |||||||
---|---|---|---|---|---|---|---|
| |||||||
参战方 | |||||||
九三〇运动(印度尼西亚陆军中的自称派系)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翁东 | 苏卡诺 | ||||||
伤亡与损失 | |||||||
6 名印度尼西亚军方指挥官在政变中被杀。 |
印度尼西亚历史 |
---|
九三〇事件[注 1](印尼语:Gerakan 30 September,缩写为G-30-S或Gestok),或称为“印尼反共运动”[2]。被指控是以总统卫队翁东为首的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注 2],而后被亲西方的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多少将平定,并随后在全国策动反共大屠杀,是印度尼西亚新秩序时期的前奏。
背景
[编辑]自从1945年,印度尼西亚国父苏卡诺成功领导独立运动脱离荷兰殖民以来,在外交政策上便越来越向苏联靠拢及倾向共产主义阵营。在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和帮助下,苏卡诺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党执政政府发展得越来越蓬勃。同时在1965年,印尼共产党的势力已几乎无处不在,得到众多民众支持。印尼总统兼总理苏卡诺主张“大印度尼西亚”,1962年起宣称“马来西亚是新殖民地产物”,并反对马来西亚建国[3],并支持砂拉越以当地华人为主的共产党游击队。
政变及大清洗
[编辑]1965年9月30日,翁东中校宣布发动“九三〇运动”。10月1日凌晨,翁东中校指挥的部队分头袭击了陆军司令雅尼中将和纳苏蒂安等七位将领的住所,绑架了以雅尼中将为首的六名将领并将他们杀害。翁东中校透过电台向全国宣布,他已粉碎印尼“将领委员会”的政变阴谋,并成立“革命委员会”。然而将领委员会中的军事强人,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多少将,并不在逮捕之列。他在得知政变发生的消息后,召开了陆军战略司令部工作人员会议,随后接管了陆军的领导权,从苏门答腊调动大量军队进入雅加达。当天傍晚时分,苏哈多的部队夺回印尼共和国电台和中央电报大楼,午夜时分又夺取了哈林空军基地。
10月2日,印尼共产党在雅加达的日报发表社论支持“九三〇运动”,梭罗市印尼共产党的市长同日也宣布支持“九三〇运动”,印尼共产党也参加日惹支持“九三〇运动”的游行。加上印尼共产党参与杀死六名将领,导致反共的军官决心摧毁印尼共产党[4]。翁东中校等人被抓获并判处死刑,印尼共产党领导人艾地于11月22日被捕并秘密处决[5]。虽然总统苏卡诺并未公开表示支持九三〇运动,但他的权力也被政变的军方架空。
陆军在苏哈多的领导下,随即发动了对共产党的大清洗。由于印尼共产党的华人居多,许多非共产党党员的华人也受牵连被处决。军方还对共产党的村落发动突袭,杀死大部分或全部的村民。死亡人数估计在10万至300万人之间,但学界的共识约在50万人左右[6]。
在苏哈多掌权后,印尼共产党的幸存者被称为“tapol”(tahanan politik 或“政治拘留者”)。Tapol常未经审判便被监禁,财产遭没收或摧毁,配偶、子女与亲戚因“连带关系”获罪。近年来,许多tapol提出了上诉,要求公民权以及赔偿,其中最著名者是曾获国际笔会自由写作奖的作家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的强迫劳动、饥饿、拷打及其他虐待[7]。
后续发展
[编辑]除了导致大量共产党员被杀害之外,大量华人因为当时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亲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遭处决。此事件使众多的印尼华人被迫离开印尼,侨居海外生活。印尼政治从1966年起转向苏哈多威权的新秩序三十余年,这期间强调以建国五项原则来对抗共产主义[8]。
这次政变对印尼政局的影响包括:
- 印尼在外交上由倾向苏联变成倾向美国,在冷战时,印尼军方因此得到美国的支持。
- 大批华人被杀,以及逃往国外。由于两国间的双重国籍协定被印尼单方面撕毁,令不少印尼华人的国籍身份,至今仍有含混不清之处。而在当地幸存的华人,在1970年代被迫归化印尼国籍,放弃原有中文姓氏,在多方面受到种族歧视至今[来源请求]。而华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农历新年要偷偷摸摸的庆祝。但在华裔穆斯林学者瓦希德当选总统,以及美加华蒂总统、苏西洛总统努力下,情况渐有改善。
- 印尼反共大清洗发生后,1966年底起至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印尼共撤出中国国籍的华侨4000多人[9]。
- “九三〇事件”对中共而言,虽然是外交上很大的挫败,但却被中共拿来政治动员文化大革命[10]。
- 中华民国在1960年代亦有派遣船只撤回亲中华民国的华侨[11]。
- 印尼在政变后,被苏哈多独裁统治多年,因缺乏民主和言论自由,当地吏治亦因此长期败坏,得不到合理解决,至今仍有后遗症。
- 苏哈多掌权后,改善印尼与马来西亚的外交关系,印尼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增加。1966年6月1日,印尼与马来西亚签订曼谷协定,中止两国冲突;1966年8月11日,印尼与马来西亚签订雅加达协定,两国重新建交。1967年8月6日,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于8月8日发表了《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正式成立。[12][13]
国际人民法庭判决
[编辑]2016年7月20日,位于荷兰海牙的非政府机构国际人民法庭(英语:International People’s Tribunal)作出判决,印尼政府在1965年镇压共产党支持者时犯下大屠杀等反人类罪行,并建议印尼政府向受害者道歉,惩罚作恶者,赔偿幸存者。但是,此判决没有法律约束力,发布次日印尼政府即表示拒绝接受和执行。该法庭同时认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当时印尼政府反人类罪行的共犯:如美国在清楚知道印尼军方正在策动大规模屠杀计划时仍向印尼军方提供武器等支持并提供了大量共产主义分子名单、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利用本国媒体帮助印尼军方进行虚假的国际政治宣传,并且在知道反人类罪行发生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停止。[14][15][16]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同年7月21日报道称,国际人民法庭在调查该案期间曾邀请印尼和美英澳派员参加,遭到拒绝。澳大利亚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法庭“不是正式的国际法庭或仲裁庭,而是个人权机构”,澳方拒绝任何共谋指控。[16]
外力介入的部分猜测
[编辑]英国
[编辑]英国记者Paul Lashmar与Oliver James自1997年起在《独立报》上发表一系列文章,探讨英国与九三零事件的幕后联系。根据这些报导所述,英国外交部的信息研究部(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简称IRD)曾针对印尼共产党、印尼华人与苏卡诺展开一系列的反宣传,此计旨在复制英国对付马来亚共产党的成功经验。据当时BBC驻新加坡特派员Roland Challis之说,由于苏卡诺拒绝记者入境,英国驻雅加达的大使馆就成为资讯的唯一来源,IRD 因此有机会操作新闻。例如,BBC报导共党将血洗雅加达,就是由IRD的心战专家Norman Reddaway所编造的谣言。[17][18]
在2000年8月16日的《独立报》上,战时国防部秘书Denis Healey爵士承认IRD曾介入此事,他否认英国秘密情报局占有任何角色,并称英国对印尼军方右翼的军事支持,其“个人一无所知”。但他也指出,如果确有此计划,他“无疑会支持”。[17]
英国政府一概否认秘密情报局在事件中的角色,相关文献早年仍未解密。[19]不过,据英国《卫报》2021年10月17日报道,英国国家档案馆新近解密的一分外交部解密文件显示,苏卡诺当时反对前英国殖民地马来西亚建国而作出敌意行为,包括自1963 年起派军队到马来西亚边境引发小型冲突及武装入侵。英国外交部的IRD遂派出多名专业宣传员到新加坡,对苏卡诺政权及支持苏卡诺的印尼共产党进行“黑色宣传”。IRD的小组制作的宣传材料使用印尼语言,佯装出自新加坡的印尼侨民之手,针对印尼当地的知名及具影响力人士,包括陆军将领在内的反共分子展开宣传。[20]
美国
[编辑]从1990年起,一些美国外交官开始向《华盛顿邮报》等媒体透漏他们曾编写印尼“共产特工”名单,交予亲苏哈多的军人与情报人员。美国记者 Kathy Kadane 访问了许多前美军军官与中情局人员,他们提到一份印尼共产党特工名单,一旦其中有人被捕或身亡,美方即在名字上打勾。他们与英国密切合作,因为英国也须保护它在马来西亚的利益。[21]
2001年,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库获得了几份美国国务院的内部文件,表明美国与苏哈多的紧密联系。[22]不过国家安全档案库方面则指出这些通信文件曾被严重修改。
洛杉矶加州大学 Geoffrey Robinson 教授认为,虽然很难证实美国政府参与的程度,但有证据证明美国政策使得政变更容易成功。[23]伯恩大学的克里斯汀·格拉赫教授认为缺乏英美导演政变的证据,但是在政变后英美用宣传支持政变。[24]
澳大利亚
[编辑]近年来的资料也表明,澳大利亚对印尼的大屠杀知情。[25]如据澳大利亚《雪梨晨锋报》称,澳知道实情,但仍“一如既往地支持军队的血腥政变”。[26]1990年代初,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保罗·基廷说,苏哈多的政变,是澳大利亚战后战略史上最重要和最有益的事件。[26]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印尼总统大选:历史上的反华、排华事件. BBCnews中文. BBC. 2019年4月17日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 ^ Leo Suryadinata. Southeast Asian Personalities of Chinese Descent: Glossary and index.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年: 10 [2014-09-23]. ISBN 978-981-4414-1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英文)
- ^ 谢诗坚. 馬來西亞在磨難中誕生. 东方日报. 2012年9月12日 [2013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日).
- ^ Merle Calvin Ricklefs.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2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9–340 [2013-10-07]. ISBN 978-0-8047-44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5).
- ^ John Roosa. Pretext for Mass Murder: The September 30th Movement and Suharto's Coup d'Etat in Indonesi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5 September 2006: 69 [2013-10-07]. ISBN 978-0-299-2203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 ^ Robert Cribb. Genocide in Indonesia, 1965-1966.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June 2001, 3 (no. 2): 219–239. doi:10.1080/713677655.
- ^ Pramoedya Ananta Toer, The Mute's Soliloquy: A Memoir, Penguin (April 3, 2000). ISBN 978-0-14-028904-6
- ^ Ursula Rao; John Hutnyk. Celebrating Transgression: Method and Politics in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Culture. Berghahn Books. 2006年: 94 [2014-09-23]. ISBN 978-1-84545-02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 ^ 和平日报; 雨林; 知乎, 司马超群. 谈谈中国1960年从印尼大撤侨的来龙去脉. 和平日报. [202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1).
- ^ 德国之声. 印尼:共产党与“930事件”为何仍是禁忌话题?. 德国之声. [2024-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5).
- ^ 叶欣玟. 從異域到在地:印尼華僑來台後的生活面貌 (PDF). [2020-08-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14).
当时台湾和大陆皆有派船到印尼
- ^ Jurgen Haacke. ASEAN'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Routledge. 13 May 2013: 40–43 [2013-10-07]. ISBN 978-1-136-1314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英文)
- ^ Franklin B. Weinstein. Indonesia Abandons Confrontation: An Inquiry Into the Functions of Indonesian Foreign Policy. Equinox Publishing. 1 July 2009: 36–42 [2013-10-07]. ISBN 978-602-8397-4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英文)
- ^ Indonesia's Mass Killings of 1965 Wer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ternational Judges Say. Time. 2016-07-20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英文)
- ^ International Court Revisits Indonesia's 1965 Mass Killings. The Diplomat. 2015-11-19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英文)
- ^ 16.0 16.1 作者:辛斌; 责编:何卓谦. 印尼屠华事件被判“反人类” 美英澳是军方的帮凶. 环球网. 环球时报. [2022-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8).
- ^ 17.0 17.1 Bandana Rai. Gorkhas: The Warrior Race. Gyan Publishing House. 2009: 238–239 [2014-04-23]. ISBN 978-81-7835-77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 ^ Obituary: Norman Reddaway. 《独立报》. November 3, 1999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6).(英文)
- ^ The Independent, December 6, 2000
- ^ 英情报文件解密印尼排华 揭英间谍煽动大屠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力报 2021年10月19日
- ^ San Francisco Examiner, May 20, 1990
- ^ CIA Stalling State Department Histories.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乔治华盛顿大学.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2).(英文)
- ^ Geoffrey Robinson. Post-Coup Massacre in Bali. Daniel S. Lev; Ruth Thomas McVey (编). Making Indonesia. SEAP Publications. 1 January 1996: 125–126 [2014-02-02]. ISBN 978-0-87727-71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英文)
- ^ Christian Gerlach. Extremely Violent Societies: Mass Violenc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October 2010: 79–81 [2014-02-02]. ISBN 978-1-139-493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英文)
- ^ Accomplices in Atrocity. The Indonesian killings of 1965. 澳洲广播公司. 2008-09-07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英文)
- ^ 26.0 26.1 The nation builder. 雪梨晨锋报. 2008-02-02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5).(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