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古典音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VERBIS DEFECTIS MVSICA INCIPIT

歡迎來到古典音樂的殿堂

古典音樂(英語:Classical music),又稱為「西方藝術音樂」,是發源於中世紀西歐的一門音樂藝術,在一千多年的形成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以樂譜為載體,以演繹者原則上遵從作曲家在樂譜上的標示的特徵,從而有別於民間音樂通俗音樂。而古典音樂史上薪火相傳的一代代作曲家對這門藝術的傳承和革新,也使古典音樂比世界其他地區的嚴肅音樂更具有技術深度、文化承載力和傳播範圍。目前,古典音樂早已走入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千家萬戶,許多經典的古典音樂作品依然被各國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家演繹著,而當代的作曲家們也繼續創作著無數新的古典音樂作品。

作曲大師

阿爾坎傑羅·科雷利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義大利作曲家之一,同時也是偉大的小提琴家,被譽為「大協奏曲之父」。他在羅馬度過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留下的作品幾乎都是器樂曲,主要為三重奏鳴曲獨奏奏鳴曲大協奏曲的形式。這些作品開拓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並對巴洛克時期奏鳴曲協奏曲的發展成熟作出了傑出貢獻。

樂壇軼事

音樂知識

十二平均律,又稱十二等程律,是一種音樂的定律方法,將一個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稱為半音,是最主要的調音法;在鋼琴上表現為7個白鍵與5個黑鍵的組合。音高八度音即為原音的二倍頻率,八度音的頻率分為十二等分,即是分為十二個等比級數,也就是每個音的頻率為前一個音的2的12次方根;此數的實際值最早由南朝數學家何承天提出,而後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的父親文森佐曾試圖求其精確值,但未成功,最後由明代音樂家朱載堉於1584年提出以正確比率將八度音等分為十二等分的算法,準確至點後第25位數字,後來傳至西方。巴哈的《平均律鍵盤曲集》可能是為以此種方法調音之樂器而作。但一直到1842年由英國樂器製造廠Broadwood實踐十二平均律的調律法,十二平均律才能普及。

Logo模板

若閣下也喜愛古典音樂,請您在用戶頁加上{{User 古典音乐}}

這位用戶喜歡古典音樂

刷新

演繹名家

約翰·艾略特·加德納爵士,英國指揮家,合唱指揮家,也是當代古樂演奏的靈魂人物,以精通巴哈各大型聲樂作品而聞名。他作為蒙台威爾第合唱團英國巴洛克獨奏家樂團的創辦者與指揮者,獨步古樂領域數十年;並擔任許多知名樂團的客席指揮。加德納指揮儀態以優雅流暢著稱,詮釋風格則簡明快速。除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外,他也對古典時期的其他聲樂作品多有涉獵。

樂壇快訊

名作選介

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和貝多芬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同類作品合稱「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844年,也是作曲家最後一部完整的大編制之作,以其旋律鋪陳與戲劇張力的表現而受歡迎。本曲除了承襲古典時期的小提琴技法需求,以及浪漫時期的樂曲結構和風格,也帶有創新的手法,像是捨棄樂曲開始時樂團長篇幅的導奏,由獨奏直接進入主題;樂章間彼此連結沒有中斷;以及裝飾奏被放在再現部前,成為樂曲進行中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點綴炫技等。

導覽

維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