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形式逻辑
外观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1月29日)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1年1月29日) |
非形式逻辑(英文:Informal Logic), 泛指能够用于分析、评估和改进出现于人际交流、政治辩论、以及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之中的非形式推理论证理论。[1] [2]
简介
非形式逻辑(英文:Informal Logic)亦称批判性思维,[1] [2]是对自然语言论证的研究,也被认为同义于或至少是近似于批判性思维。 现任《非形式逻辑》杂志(英文:《Informal logic》 )主编拉尔夫·约翰逊(Ralph H. Johnson)和安东尼·布莱尔(J. Anthony Blair)提出:“非形式逻辑是逻辑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讲述日常生活中分析、解释、评价、批评和论证建构的非形式标准、尺度和程序”[3] 其典型特征是不如形式逻辑善于做严密分析。非形式逻辑的焦点在于分析错误的论证来辨别逻辑谬论,和辨别与分类类似的推理策略等活动。
研究谬误的历史始于亚里斯多德的著作《辨谬篇》。 这是他早期著作中的一部分,而且该作品似乎是他对辩证论据的论点的延续。[4]
用自然语言分析论证的活动和在形式逻辑系统中表现它们被称为哲学分析,而且有时被当作非形式逻辑的一部分。
报纸的评论文章提供了对非形式逻辑的示例性教科书样的例子(参见 Walton reference),这些文章通常是简短的并且经常是荒谬的。无论如何,非形式逻辑还用于推理有关人类和社会科学的事件。事实上,多数从已知事实到未知事实的推理使用自然语言,即使组合上数学或统计,可以被当作非形式逻辑的应用,只要它不依赖于额外的经验性论据。
这是一篇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相關條目
- ^ 1.0 1.1 陈波. 《逻辑学导论》第三版.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2013年第三版:219页~220页.
- ^ 2.0 2.1 《Informal logic》.
- ^ Johnson, Ralph H., and Blair, J. Anthony (1987), "The Current State of Informal Logic", Informal Logic, 9(2–3), 147–151. Johnson & Blair added "... in everyday discourse" but in (2000), modified their definition, and broadened the focus now to include the sorts of argument that occurs not just in everyday discourse but also disciplined inquiry—what Weinstein (1990) calls "stylized discourse."
- ^ Aristotle; Translated by W. A. Pickard-Cambridge. On Sophistical Refutations.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