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基督教歷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基督教歷史

基督宗教歷史,指基督宗教、基督教世界及各宗派教會的歷史,從公元一世紀耶穌及其門徒的時代開始,直到現代。

基督宗教發源於公元一世紀中葉羅馬帝國統治的黎凡特地區。起先是被壓迫的宗教,但很快從耶路撒冷傳播到整個近東,包括亞蘭亞述美索不達米亞腓尼基小亞細亞約旦埃及等地。在301年成為亞美尼亞國教,325年成為阿克蘇姆帝國國教,[1][2]337年成為格魯吉亞國教,[3]380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後,聶斯脫利派分離,形成東方亞述教會。之後451年迦克墩公會議,教會又分裂為東方正統教會迦克墩教會。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使得迦克墩教會再分裂為羅馬天主教會和希臘東正教會。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又從天主教會分離、創造出新的基督教社群-新教,並演變出許多教派。

羅馬天主教與希臘東正教在中世紀散佈到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又進一步散佈到全世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4]擁有約20億信徒。[5]現今最具規模的三大教派為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新教」為泛指稱謂。其宗派繁多,如信義宗聖公宗歸正宗等。新教至今仍在產生新的教派)。

起源

[編輯]

背景

[編輯]

基督教認為耶穌基督(受膏者、救世主)在道成肉身之前參與了創造世界。[6]信仰這個彌賽亞的人們組成猶太民族,他們的祖先是亞當夏娃[7]耶穌大約於公元前4年在伯利恆出生,在加利利地區的拿撒勒長大。他從三十歲開始傳道,又行神跡、醫病、驅邪,並招募門徒,最後在公元33年左右,被猶太祭司長、文士及法利賽人誣陷,受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總督本丟·彼拉多審判,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前曾預言自己死後三天將會復活,在他被釘死後,以傳統猶太喪葬習俗,身塗香料並裹上細麻布,放入墳墓石穴之內,並因先前預言而遭猶太祭司長派兵駐守墳墓,以防遺體被偷。但耶穌復活後人們在墳墓卻尋不着耶穌遺體,其後許多耶穌的門徒作見証看到了耶穌復活升天,耶穌被釘死卻復活的消息構成了基督教信仰的基石。耶穌生平及其言行記載於新約聖經四福音中。

耶穌和他最初的跟隨者都是猶太人,耶穌的教導也基於希伯來語聖經(猶太人的宗教典籍),後來成了基督教的舊約。但猶太教領袖認為耶穌的教導與猶太教不相符,聖殿祭司猶太公議會(當時耶路撒冷最高宗教和民事法庭)合謀借羅馬統治者之手把耶穌處死,尋找假見證治死他。[8]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猶太領袖一直試圖壓制耶穌的跟隨者。但使徒行傳記載道,在耶穌被釘死又復活後,使徒們組成與當時猶太教和希臘信仰不同的教會,容許未受割禮但受了的外邦人入會。他們被稱為基督徒,並公開宣稱耶穌為基督。基督教徒一開始採用的是猶太教典籍的希臘語譯本作為他們的聖經,之後又加入了新約各卷。

早期(31年/33年-325年)

[編輯]

公元1世紀,基督教由羅馬帝國猶太省(今以色列一帶)的一小群猶太人猶太教信徒中(約有120人[9])開始發展,到3世紀末,成為地中海地區最大的宗教,橫越了整個希臘-羅馬世界。

早期基督教可以分成2個不同的階段:使徒時代,第一代使徒仍然活着,帶領教會;後使徒時代,發展出早期的主教制度,並受到週期性的激烈迫害。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直到公元313年,剛定大帝下旨認可基督教為止。隨後在公元325年召開尼西亞公會議,開啟前七次大公會議的時代。

使徒時代(31年/33年-100年)

[編輯]

初期教會是從耶路撒冷開始的,當時的信徒縱使受苦受難也不動搖,奠定當時教會的根基。初期的教會已經頗具規模。[10]猶太教不能接受耶穌的門徒,而在耶路撒冷發生迫害基督徒的事件,基督徒因着四散逃亡,反而讓福音開始傳到各地,是教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大轉機。 公元四十九年基督徒在耶路撒冷舉行會議,決定外邦基督徒可以不受猶太教割禮。 隨後因着保羅的三次宣教旅程,使基督信仰傳至加拉太馬其頓亞該亞亞細亞等各省。使徒社群的信仰來源包括福音書和新約書信,以及早期的教義和讚美詩等文本,還有關於空墳、復活顯現的壁畫,其中一些來自公元30-40年的耶路撒冷教會。

組成

[編輯]

耶穌、他的十二使徒、和所有的早期的追隨者根本上是猶太人或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因此最早3000個改變信仰者全都是猶太人或原本信奉猶太教的人,他們在五旬節跟隨在十字架上釘死的耶穌的情形被描述在使徒行傳。羅馬百夫長哥尼流在傳統上被認為是第一個外邦人的基督徒。[11]基督教會那時主要包含希臘文化和非希臘文化的猶太人或使用希臘語阿拉姆語的人。[12]新約沒有使用用語「外邦人基督徒」或「猶太基督徒」。相反,保羅所寫的聖經部分,反對那些把自己從外邦人分離出來的猶太人。

組織

[編輯]

使徒時代的教會中,包括使徒先知長老或監督、及執事。而長老和執事們為指派的:長老可能是監督、牧師、師傅、傳道人等。執事是指僕人或事奉者,工作包括管理教會金錢、飯食、照顧貧困的人等,包括行政及一般事務,好讓長老或監督能專心在屬靈層次的教導上。[13]

崇拜方式

[編輯]

初期基督徒的聚會方式與現在的不同,當時聚會採用三三兩兩的形式。[14]在313年基督教被公開接納,不再受逼迫之前基督徒都在家庭中聚會,聚會方式也改變為與現在相同[需要解釋]。聚會時間選在安息日的早上。在其中主要是研讀猶太先知書及使徒著作或書信、教導及領聖餐。[15]

後使徒時代(100年-325年)

[編輯]

羅馬帝國一開始對基督教採取較寬容的宗教政策,讓嶄新的基督教得以發展。[16]但基督徒對基督效忠,拒絕對羅馬皇帝效忠。[17]由於羅馬皇帝尼祿指示將燒燬羅馬城的罪名由基督徒頂下,使得許多基督徒死於監獄、鬥獸場等地。[18]此後的前3個世紀,基督徒受到來自部份猶太教派和羅馬帝國政府的迫害(主要由尼祿圖密善馬可·奧里略德西烏斯瓦勒良戴克里先等皇帝發起)。[19]此外更有地區性的迫害,與社會上的種種誤解、歧視、私刑和誣陷。[20]

作品

[編輯]

在公元二世紀,許多有學問的皈依者開始寫的作品主要分兩類,分別針對當時普遍受教育的非基督教徒和基督徒,這些作品有助於我們了解當時基督教的情況。針對非基督教徒的作品一般稱為護教文,因為護教士(護教文的作者)是透過演講向受過教育的聽眾傳教並抨擊異教信仰習俗。針對基督教徒的作品一般是為了教育信徒。這段時期有不少作品是被後來天主教會視為異端並加以壓制銷毀因而隱沒,例如1945年發現的多馬福音(諾斯底主義著作)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 愛任紐里昂主教,去世後封聖),出生於約115-142年間,在示每拿長大,親眼見過坡旅甲,也聽過坡旅甲講道。以後他搬到高盧(今日的法國)的里昂城,成爲大主教,200年爲主殉道。他為傳統的基督教辯護,反對諾斯底主義。他認真研究聖經對基督的教導,在他的名著《駁異端書》中,立下了「基督論」教義的典範。[21][22]
  • 特土良,曾加入孟他努派,後來又脫離之。其首先使用「三位一體」等神學名詞,對後世多有影響。
  • 居普良,約200年生於加大果,家境富裕,受過高深教育,成爲修辭學的名師。約246年決志崇奉基督教。他曾奉特土良爲師,得到特氏的真傳。[23]
  • 馬吉安,是第一個教會改革家,生於小亞細亞的西哪坡地方。是一位富有的船主。[24]
  • 亞歷山太的革利免,生於雅典的異教徒家庭。西元180年到歷山定居,後來成為聖道學院院長及長老,在教會與學術之間建立了聯繫。西元200年他為信仰被放逐到該撒利亞,215年殉道。他是歷山一位能幹的神學教授,是俄利根的老師(但俄利根後來的聲望遠超過他),他們都藉着著作幫助初期教會信徒對基督的位格取得更清楚的認識。革利免精通希臘哲學,將基督教紮根於希臘哲學,是本土神學和西方神學的開山祖。他用哲學解釋基督教,說「凡是好東西都是從上帝而來的,但是有些是直接由上帝來的,如新約舊約;有的是間接來的,如哲學。偶然也有例外,如希臘人的哲學也是直接由上帝來的。哲學對於希臘人,好像律法對於猶太人,都是訓蒙的師傅,為要引人歸向基督。」革利免雖然認為道成肉身,就是道成了完全的人,有完整的人性,[25]但對於基督的生平,革利免卻不能脫出「幻影說」的教訓。[26][27]

早期人物

[編輯]

早期異端

[編輯]

早期教會所面臨的一些異端包括:

  • 尼哥拉黨[28]啟示錄提及的尼哥拉黨,是當時已存在了一段的期間。傳說尼哥拉是創始人,尼哥拉也是被使徒任命為執事。亞歷山太的革利免在「雜記」(Stromata)卷三記載,「尼哥拉有位美麗的妻子。耶穌升天之後,尼哥拉因妒忌被使徒責備。他指使妻子到使徒中間,並允許人娶她。這和他自己所說的一致,每個人都應該虐待肉體。那些接受他異端教訓的人,仿效這事,恣意淫亂、不感羞恥。
  • 諾斯底主義:諾斯底是希臘文「知識(gnosis)的意思。[29]這群比較強調行為。諾斯底主義強調人要靠某種神祕的「知識」才得救、[30]靈界與物界的永恆。雖舊約的耶和華是造天地萬物的,可是物質既然邪惡,耶和華也就是次等的神罷了。
  • 東西方教會三一論:西方教會受特土良影響忠於尼西亞會議結果。因而東西方教會產生兩種不同的三一論模式:一種是以希臘教父為代表的社會三一論,另一種是以奧古斯丁為代表的心理或實體三一論。奧古斯丁三一神的觀點着重闡釋神聖三一中的「三」,而反對一位一體論,解釋父、子、聖靈間平等關係,宣示父、子、與聖靈的同性同體。採用父、子、聖靈三位之間的關係,以人內在的心裏因素解釋神聖三一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所謂「心理學類比」,分別以存有、認識、及意願(記憶、悟性、行動)來說明父、子、及聖靈三者之間關係的區別。對西方神學、哲學發展影響殊深。
  • 聶斯脫里派聶斯脫里精力過人,口才出眾,廣受人們歡迎及敬重,出身於安提阿修道院,強調基督的人性。[31] 聶斯脫里在強調基督的二元性的教導上,被控告他主張基督是兩個人與「基督一位格」教義違背。聶斯脫里極力反對當時教會敬拜馬利亞,認為馬利亞只是耶穌的母親,否認她的神性

古典時代晚期(313年–476年)

[編輯]

參見: 第四世紀基督教第五世紀基督教

羅馬正統的建立

[編輯]

先前主導迫害的羅馬東部凱撒(副皇帝)伽列里烏斯,在公元311年發佈結束帝國東部奧古斯都(主皇帝)戴克里先(他在305年退休,311年去世)迫害基督教的詔書。[33]暫停對基督徒的迫害後,伽列里烏斯統治了東部另外2年,在帝國西部,立場明顯傾向基督教的剛定大帝繼任他父親君士坦提烏斯一世成為帝國西部奧古斯都。剛定大帝由他的母親聖海倫娜接觸到基督教。[34]穆爾維大橋戰役的前夕,據說剛定看到天空上出現十字架形狀的火焰,並聽到:「這是你克敵的跡象。」(或「靠此得勝」),[35]剛定並吩咐他的部隊在盾牌上畫上此記號。贏得戰爭後,剛定在西方稱帝,[36] 公元313年統一了西部的剛定大帝和統一了東部的皇帝李錫尼頒佈了《米蘭敕令》,基督教獲得合法地位,從此帝國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政府並歸還先前沒收的教產。李錫尼隨後被剛定大帝打敗,剛定大帝重新統一了羅馬帝國,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暫時中止。

公元324至330年間,剛定建造了全新的帝國首都,後來以他之名命名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擁有基督教公共建築藝術,在城牆內包含教堂,並沒有異教的神廟。[37] 根據傳言,剛定在他臨終前受洗。

羅馬帝國的傳統一向為政權與神權合一剛定接納基督教後,在教會的領導方面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公元316年,他調解了北非關於多納徒派的爭論。更重要地,為了平息阿里烏派的紛爭,他在公元325年召開第一次大公會議——第一次尼西亞會議。剛定建立了一個先例,皇帝必須為了他子民的信仰狀況對上帝負責,因此有責任要維持正統。皇帝因此強制執行教義,剷除異端,並維護教會統一。[38]

剛定的侄子是一位哲學家,被稱為背教者尤利安(又譯「朱利安」),在成為皇帝後放棄基督教,並接受新柏拉圖主義和神秘異教。尤利安影響基督教的發展,重新開放羅馬多神教的神廟,並意圖重建古老多神教信仰的威望。他也參考基督教傳統改善多神教的組織,例如設立主教制度和公共慈善機構(以前羅馬多神教所沒有的)。尤利安在東方的戰役喪生,結束短命的王朝。

阿里烏派和第一次大公會議(325年)

[編輯]

初期基督教的神學家大多認為子的地位低於父,但關於基督的本性以及基督與聖父之間的關係,一直沒有完整的解釋。亞歷山太學派的代表人物俄利根也認為聖子在位階及本質上都低於聖父,即所謂從屬論。但俄利根對於這個問題還提出了「永恆受生」、「與父同永」的概念,《教義史》中記載:「俄利根說「道」(指聖子)有自己的位格,也與父同永,乃是由於父神永恆的旨意而生。」[39]俄利根的神學思想後來引起極大的辯論。

安提阿學派創始者路迦諾門下,曾任歷山包加里教區長老的阿里烏,大約在公元318年提出: 「若說耶穌基督與神有同一的神性,就會於神之尊榮有損。」阿里烏認為聖子是在萬有之先被造的,是受造者中的第一位,之後神才藉聖子創造萬有。強調基督是聖父與人之間的半神(Semi-god),不同於神,也不同於人,只是被尊稱為神,但不真是神。安提阿學派接受阿里烏的理論。而當時的亞歷山太學派,以年輕的執事亞他那修為代表,則認為獨一的真神擁有三個位格(persons,聖父、聖子、聖靈)存在於同一的本體(substance)中。亞歷山太學派認為聖子與聖父同質(homoousios),即同本體論,另一方面安提阿學派認為聖子與聖父本體相異(heteroousia)。[40][41]

在亞歷山太學派和安提阿學派雙方爭執無法平息的情形下,羅馬皇帝剛定大帝主導了第一次的大公會議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公元325年)處理了關於基督論的糾紛,確定聖子與聖父同質,阿里烏主義被斥為異端,並產生了《尼西亞信經》。

但糾紛仍未平息,部分東方教會的主教不承認「聖子與聖父同質」而拒絕《尼西亞信經》。亞他那修接任歷山主教後,則繼續主張「若以基督為受造者,就是否認相信他而得救並與神聯合」、「基督是從聖父的本質中而生出來的」和「基督與父同質的」。剛定大帝晚年改變了想法,結束阿里烏的流放,反而將亞他那修流放高盧。之後繼位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更是信仰阿里烏派,使得阿里烏派繼續盛行。阿里烏派共有三個支派:⑴極端阿里烏派-「非同質派」(Anomoeans)⑵政治阿里烏派-「類同質派」(Homoeans)⑶半阿里烏派-「像同質派」(Homoiousians)。[42]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381年),再次確定阿里烏主義為異端,重新修訂通過《尼西亞信經》,宣告「聖神(聖靈)具有神性」的信仰,奠定三位一體的神學教義。之後阿里烏派衰微,只存在於日耳曼人中,直到七世紀從歷史上消失。

對日耳曼的宣教

[編輯]

公元341年,君士坦丁堡教會尼科米底亞主教優西比烏封出生於西哥德的烏爾菲拉哥德主教,派遣其回到他的故鄉對哥德人宣教。烏爾菲拉為阿里烏派,他在哥德地區近50年的宣教帶來極大的成果,並創造了哥德文字,保存許多日耳曼傳統文化。[43]公元370年,烏爾菲拉由希伯來文聖經翻譯出西哥德文聖經,為第一本以日耳曼文寫成的書籍。

基督教在西哥德中的普及,使得羅馬教會在公元410年西哥德人侵入時得以保存。但狄奧多西一世之後的羅馬皇帝極力對抗異教以及阿里烏派,西哥德人與正統相異的信仰也導致了相關的衝突。

成為羅馬帝國國教(380年)

[編輯]

公元380年2月2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東部皇帝)與格拉提安(西部皇帝)共同頒佈了《帖撒羅尼迦敕令》,宣佈三位一體的基督教為正統,並為羅馬帝國國教。在此之前的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337-361)和瓦倫斯(364-378),傾向阿里烏派或半阿里烏派的基督教,但瓦倫斯的繼任者狄奧多西一世支持《尼西亞信經》所闡述的三位一體的教義。

  公元325年基督教的分佈
  公元600年基督教的分佈

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以後,教區的劃分與帝國的行政區域相同。主教按照之前的傳統設於主要城市,負責監督每一個教區。其中五個主要主教具有優越地位,即羅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安提阿歷山。他們的權威來自創始的使徒,因此主教是他們信仰的繼承者。儘管名列第二的君士坦丁堡是帝國的新首都,羅馬主教仍然被視為首位。

基督教所能影響的範圍,也逐漸擴及帝國全境,包括巴勒斯坦、敍利亞、小亞細亞、波斯、馬其頓、希臘、意大利、西西里、高盧、埃及、北非、比利時、荷蘭、不列顛等地。整個帝國的疆界南邊以撒哈拉沙漠為界,西邊是大西洋,北邊是萊茵河與多瑙河,東邊是幼發拉底河。[44]

異端裁判與百基拉派

[編輯]

狄奧多西一世也下令,人們若不相信所留存的「忠實傳統」,將被視為是非法的異端[45]公元380年,以最早弟兄會形式在西班牙興起的「百基拉派」(Priscillian),因其他主教的排斥而遭到誣告,在384年被判為異端,阿維勒(Avila)主教百基拉與其他6位信徒遭到斬首,後來才得到平反,為基督教歷史首次教會公開迫害信徒的事件。[46][47]

外族入侵羅馬帝國

[編輯]

日耳曼民族威脅羅馬帝國的北境已有幾個世紀,然而日耳曼民族常被其斯基泰系民族的匈人所困擾,公元376年因匈人自西部中亞細亞侵入歐洲,於是日耳曼人中的哥德人為勢所逼,就越過多瑙河,侵入羅馬帝國,羅馬皇帝瓦倫斯陣亡;其繼承人提阿多修能幹的軍事鐵腕,阻止了哥德族的入侵,使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維持到中世紀結束。而之後的一百年西羅馬帝國充滿痛苦混亂;這期間的;哥德族大肆破壞,宗教人士及婦女都被殘暴對待,教堂及祭壇都遭毀損。西元410年西哥德人在亞拉里克的領導下攻入羅馬城,首善之都竟遭蠻族蹂躪。當時的人都大受震撼,耶柔米震驚地寫下「誰能相信立在得勝基石上的羅馬城竟會毀滅,而她這個國度之母,竟成墳墓?」奧古斯丁在震驚中,完成他偉大的著作《上帝之城》,向異教徒發出控訴。繼哥德族之後,汪達爾人在455年也越過地中海掠奪羅馬城,教宗良一世出面求情,得以免於浩劫。

蠻族攻陷了羅馬帝國的西部各省,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北非、荷蘭、高盧、不列顛等地。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然而教會仍得保全,許多蠻族接受了基督教,東哥德族西哥德族汪達爾族倫巴特族法蘭克族,都加入基督教。法蘭克王克洛維因受其妻的感召,也歸入基督教。[48][49]到了500年時,絕大多數羅馬帝國的人,都已經自稱是基督徒。基督教因着不同的神學立場,先後出現了孟他努派、諾瓦天派、多納徒派、神格唯一派、亞流派、湼斯多留派、優提克斯派等流派,帝國政府只在四世紀末確認尼西亞正統派,以維持教會正統。[50]

聶斯脫里派和東方教會的分離(428年-498年)

[編輯]

公元五世紀初,埃德薩學院對於基督論的教導,認為基督的神性與人性為不同的位格(「基督二性連接說」)。這導致瑪利亞無法被稱為是神之母(the mother of God),只能算是基督之母(the mother of Christ)。這種觀點最著名的倡導者是聶斯脫里,公元428年聶斯脫里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引起歷山宗主教區利羅的反彈。因為當時許多教會已經理所當然地將瑪利亞視為神之母,聶斯脫里的基督論引發了爭論。

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在公元431年召開以弗所公會議試圖處理此問題。以弗所公會議最終駁回聶斯脫里的觀點,聶斯脫里被革除牧首職務,最終死於埃及。許多被迫害的聶斯脫里派信徒逃往接納他們的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薩珊王朝中有許多基督徒在當時與教會的敘利亞分支緊密聯結在一起。薩珊王朝的國教為祆教,並嚴守此信仰與羅馬帝國的宗教(原來為羅馬異教,然後是基督教)區別。不過公元四世紀至六世紀,薩珊王朝容許基督徒的遷入與傳教,使得波斯的基督徒群體快速增長。[51] 公元498年,聶斯脫里派教會正式脫離羅馬教會,更名為「迦爾底教會」,又稱「亞述教會」,以中亞地區為中心進行宣教,持續發展成為唐朝的景教

第四次大公會議和東方正統教會(451年)

[編輯]

一性論

[編輯]
  • 基督一性論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協調有兩派主張:道肉的基督論(Logos-flesh)以亞歷山太學派為中心,祂的身體本身就是神的形像。道人的基督論(Logos-man Christology)以安提阿學派為中心,強調人性部分。區利羅宣告說基督只有一(That Christ is One),道成肉身只有一性,我們當作一個身體來敬拜。哈納克說區利羅是基督一性說,他卻沒說清楚定義,而是反對聶斯脫里的歐迪奇[52]

修道主義

[編輯]

在公元三世紀,許多人過着罪惡的生活,就算是受浸的基督徒中也有許多在追逐世界,為了和他們劃清界限以示區別,又可每天過着聖潔的生活,於是270年從埃及興起了一種新的主義:修道主義[53]

近古人物

[編輯]
  •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260年/275年-339年)
  • 歷山的亞他那修(296年-373年)
  • 該撒利亞的巴西流(約330年-379年)
  • 耶柔米(約340年-420年)
  • 希波的奧古斯丁是中世紀中對西方教會有很大影響者,354年生於努米底亞(現今之阿爾及利亞),其雙親是非洲羅馬化了的柏柏爾人。自幼由敬虔的母親摩尼加引導入教,但直到387年才受洗。他極富文學素養,曾在迦太基教修辭學。373年由西塞羅的著作中仰慕上帝的智慧,但對聖經舊約中的「野蠻行為」感到厭惡,故轉向摩尼教(其鼓勵苦修和對基督教絕對虔誠),共有九年之久,然而心中仍有疑問。失望之餘前往羅馬,與柏拉圖學院派哲學家Academics一樣找不到答案而深感痛苦,也放縱情慾於享樂主義之中。他於384年出任皇室修辭學教師,受到安波羅修主教和新柏拉圖主義觀念影響,得以歸回正統,在理性上有了解答,卻脫不去情慾的綑綁。一日他在米蘭的花園,得着指引閱讀手中聖經的羅馬書十三章13-14節「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頓時豁然開朗且得着力量,掙脫捆鎖。388年母親離世,他回到非洲成立苦修社團,391年出任希坡教會的聖職,396年出任公教主教,自此事奉繁多:講道、教牧、主持聖禮、主持慈善事業、代禱、護教、佈道、寫作、研究神學。《懺悔錄》是他早期之作,《上帝之城》是成熟期的作品。他對中世紀與宗教改革的領導人物,有着極大的影響。[54]奧古斯丁的思想其一,重新強調信心的位置:信仰的真正基礎不在乎理性,而在乎信心。理性雖然重要,但要降服在聖經的權威之下。名言「我們沒辦法找到生命的滿足,只有當我們來到父面前,在父的裏面才能夠找到真正的滿足。」其二,對教會的定義:是外表看得見的聚會組織,也是信徒內在生命的連結體;是有形於外的,也是無形內在的。教會也是指上帝所命定及揀選者。其三,關於罪及恩典的問題:自從始祖亞當犯罪後,人就失去行善的能力,結果就是落在罪的捆綁之中,人若要得救,必須倚靠上帝的恩典,而誰能得救?就在乎上帝的揀選了。這些看法仍是教會現今的正統。[55][56]

中世紀早期(476年–799年)

[編輯]

六世紀

[編輯]

基督教的進展進入第六世紀之時,基督教有許多標準化的產生:教階式的主教制、聖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區分、聖禮、關鍵性的神學辯論大多已有結論、偉大教父提出信仰的教義與實踐的權威詮釋。[57]

七世紀

[編輯]

基督教傳到中國

[編輯]

明朝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所載,唐朝貞觀九年(635年),大秦國景教(即基督教東方亞述教會)教徒阿羅本帶經書到長安,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曾批准教徒興建廟寺,使景教得以廣泛流傳。最後唐武宗推行滅佛時,連同景教亦予取締,逐漸衰落。

八世紀

[編輯]

717年,出現一位出身低下未受過教育卻深得軍心的皇帝利歐三世。他是驍勇善戰的東羅馬帝國皇帝,在他在位的頭十年作了許多為新的改革行動,包括將宮廷裏所使用的拉丁語改為希臘文、廢除賦稅的預征、解放農民為自由佃戶,並因着他在軍事上的優勢成功阻隔了伊斯蘭教對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傳播。[58]他有軍事及政治才能,並想以專制的手段來統治教會,遂發動一項名為潔淨教會的運動,禁止崇拜宗教偶像,袪除迷信。他在726年下令將教會的基督像換成十字架,並在許多公共場合除去相關的偶像。[59]這就是著名的圖像之爭運動的起點。其實反對在禮拜中用偶像的做法並非其首倡,在他之前阿拉伯帝國的耶齊德二世哈里發就曾下令銷毀境內基督教堂中的聖像,而利歐卻藉此達成統一帝國以及控制教會的目的,結果引起教會的叛變。修道士與民眾均拒絕遵守命令,一方面因為尊敬圖像,另一方面則因為主張教會自由,不能受政權轄制。教宗額我略三世(731年-741年)在731年開羅馬會議,將一切反對圖像者革除教籍,皇帝為了報復,把全西西里意大利排除出教宗的管轄權外。這事的結果把東方與西方教會推向真實的決裂。

中世紀時期(800年–1299年)

[編輯]

主教的任務

[編輯]

從十至十二世紀,主教中古教會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當時的主教大多是僧侶或是高僧來擔任。 但在十三世紀後主教由僧侶來擔任的則逐漸減少。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王室常以主教的職位來賞賜給那些對皇室有功的人,以報答他們傑出的表現。以致主教的人數越來越多,但都非出自修道院,致使主教的靈性越來越低落。主教雖然位高權重,但說起來任務繁重,需要每三年巡視教區一次。在出發前會昭告當時的教堂或是寺院預備款待,身邊會有一大批的侍從跟隨,聽候差遣。他們起初在教堂內檢討教士的操守或是徵詢平信徒的意向、經驗。然而因着主教越來越多的把時間花於政治利益上,以致後來沒辦法抽時間作三年一次的巡視。除了巡視教區外,尚有主持教區的法庭,以及為信徒施行堅振禮與按立的聖禮,當時的堅振禮是為年輕人而設的,因為堅振禮並不是很隆重,所以主教常常隨便為之,有時候就只是坐在馬上巡察時,順便為青年做堅振禮,類似現在所說的成年禮。[60]

中世紀組織

[編輯]

教會權勢從巔峯到衰微

[編輯]

教會權勢進入巔峯時期是在1198年至1216年,此時教宗是依諾森三世。教宗依諾森三世對教宗制度具有崇高理想,希望能管理好教會,並能得到當權皇帝的尊重,成為有影響力的教宗。他的崇高理想來源有五項因素:一是教宗額我略七世爭取教宗權勢至高無上的榜樣;二是偽文件「剛定御賜教產諭」,使依諾森三世更有文件基礎來爭取教宗的權勢;三是十字軍東征,皇帝聽從教宗的命令出去東征,使教宗成為世界之首的姿態;四是「借着罪名」的原則,如果皇帝犯了不道德的罪,教宗可以依此項原則來制裁皇帝,使教宗地位鞏固;五是當時歐洲各國勢力不強,無法挑戰教宗依諾森三世的勢力。依諾森三世在位期間,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大部分的君王都是羅馬教會的封侯,因此教會的權勢就達到巔峯。[63]

整個13世紀從依諾森三世到尼法修八世,教宗都能保持教會的屬世權威,有掌控基督教各國的權勢。但到了尼法修八世時代(1294至1303年),教宗的權勢卻開始快速衰敗,主因是尼法修八世為了聖職人員繳稅的問題,與法國國王腓力四世衝突,法王向國內的聖職人員課徵重稅。教宗禁止聖職人員繳稅,法王也禁止金、銀、寶石出口作為報復。使教宗來自法國的歲入受到影響,教宗就發佈幾道諭令,開除法王的教籍。但此時社會型態已大不同,因為十字軍東征影響,消耗貴族的權勢和財富,貴族失去權勢,產生了強烈的民族意識,特別是在法國。因此法國百姓支持國王,更加團結,使法王腓力更加有力量起來與教宗抗衡。1303年法王派遣兩位代表,帶着一支軍隊前往意大利的阿南宜,想要捉拿教宗,但百姓起來保護教宗,當時尼法修八世已是八十七歲的老人了,卻受到兵丁的拳打腳踢的侮辱,雖沒有被拘捕,但卻象徵教宗權勢的衰敗。尼法修八世帶着肉體和心靈的傷痛,回到羅馬不久之後就過世了。[64]

東西教會大分裂

[編輯]

十字軍東征

[編輯]

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早期(1300年-1520年)

[編輯]

拜占庭帝國滅亡

[編輯]

新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編輯]

新教改革(1521年-1610年)

[編輯]

反宗教改革(1545年-1610年)

[編輯]

三十年戰爭

[編輯]

近代早期(1610年-1800年)

[編輯]

啟蒙運動

[編輯]

新教和宗派的興起

[編輯]

帝俄東正教改革

[編輯]

近代晚期(19世紀)

[編輯]

大覺醒

[編輯]

復原主義

[編輯]

反對教權和共產主義無神論

[編輯]

很多革命運動都將教會視作是與壓迫性舊政權相關連的,例如自從法國大革命墨西哥革命之後,法國墨西哥一直存在明顯的反對教權的觀念。卡爾·馬克思更進一步認為宗教是「人民的鴉片[65],二十世紀馬列主義政府幾乎都是無神論的,不過只有阿爾巴尼亞正式聲明其為無神論政府。這些革命政府和馬克思政府對宗教或多或少進行壓制。

現代(20世紀)

[編輯]

基督教在20世紀加速分化,形成了自由的和保守的團體,同時西方社會還興起了政教分離的運動。羅馬天主教會也相應的進行了改革以適應現代形勢的發展。傳教活動發展到「遠東」地區,在中國大陸地區、台灣和日本發展了很多教徒,同時,共產黨對基督教及其他宗教的壓制使很多東正教徒從蘇聯遷移到西歐,使得東西基督教派(即天主教和東正教)更加頻繁的接觸。另外,自1900年愛丁堡傳教大會之後,泛基督教主義開始發展。

天主教改革

[編輯]

其他教派的發展

[編輯]

二十世紀基督教另一個發展是五旬節運動的興起,其最初開始於二十世紀初美國洛杉磯亞蘇撒街衛理公會的教徒中。他們聲稱經歷了他們信仰的上帝不可思議的行動,這些「不可思議」,其實並不新鮮,其他教派也早有體會,例如看到美國發生的兩次大覺醒等。但是亞蘇撒街被廣泛認為是「五旬節運動」的起源地,五旬節派作為靈恩派的前身成為西方基督教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派和基要主義

[編輯]

19世紀,基督教新教受啟蒙運動帶來的科學的和文化激進的影響,自由主義基督教將教會也帶入到現代主義的廣泛變革中,包括用新的批判方法研究聖經,對宗教的社會角色的重新認識,以及對幾乎公認的基督教教條提出懷疑。而對於這些發展,基督教基要主義拒絕哲學人文主義所帶來的激進影響,因為這些觀念會動搖基督教信仰。特別是對於聖經的批判科學無神論阻礙宗教的傳播,基要主義者開始在許多獨立運動中出現,以阻止人們漸漸遠離教會。基要福音運動漸漸分化為基要派和福音派。雖然這兩個基督教派別都起源於英語國家,但多數信徒卻在世界其他地方。

新正統派的興起

[編輯]

福音派的興起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時期,自由派教會是美洲發展最快的教會,很多自由主義的神學院也在當時成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趨勢開始改變,新建的神學院和教會趨向保守,新教福音教會開始快速發展,而相應的自由派教欽的影響則相對縮小。福音派基督教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大發展,其影響也一直持續。

福音派的構成並不單一,其中絕大多數教會和教徒都不是以前意義上的基要派,儘管很多人還以此為名。新的福音派比起原來狹隘的基要派更開明,能更多聽取不同方面的觀點,他們同其他教會合作,也認為應該限制教會對政治決策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影響,甚至並不強調聖經是完美的

現代的福音派主義,使視為一個跨教派、宗派的運動,全世界第一個不分宗派不分教派的合作性組織就是「全國福音派協會」是在1942年4月7日於美國舉行。近幾十年來有另一個關鍵性的福音派組織「葛培理佈道會(The Billy Graham Evanglelistic Association)」,葛理培將福音派有效率地聯結起來,於1949年在美國洛杉磯所辦的一場佈道會中一舉成名,時至今日他雖然年紀大了,但有他的兒子葛福臨接棒傳遞傳福音的棒子。葛理培的講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會提到如何將耶穌的教導應用在個人生活及社會中。幸好興起像葛培理這樣的佈道家,否則基督教在1950年代恐怕就要式微了。[66]

福音派向世界各地傳教

[編輯]

福音派認為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最應該傳播福音的地區是大致位於北緯10度和南緯40度之間的國家,他們把傳教的主要精力放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上。在這個地區多數是穆斯林國家,其中很多不允許其他宗教的傳教。

世俗化

[編輯]

歐美社會的趨在勢是向世俗主義方向發展。這種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社會的世俗化」的原因主要是世俗主義的廣泛傳播,例如2005年蓋洛普國際千年調查表明,只有六分之一的歐洲人按時去禮拜,不到一半的人認為上帝「非常重要」,大約40%的人相信存在一個「人格化的上帝」,但是絕大多數人承認自己有宗教信仰。同時,數據表明「去基督教化」的鞦韆在歐洲已經慢慢的向相反的方向擺動,很多英國教會重新建立,在歐洲大陸新教也開始有更多的經費,這些都表明了歐洲世俗化開始減弱。

在基督教占統治地位的北美洲南美洲澳洲三塊大陸,宗教的影響比歐洲高得多。美國是一個信奉基督教為主的國家,美國的很多社會風俗反映出她的保守和英國特色(維多利亞女王統治的特色)。總的來說,相對於歐洲國家,美國傾向於基督教保守派,這是因為基督教主要是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建立和發展的。

南美洲歷史上以天主教為主,但是最近很多國外基督教傳教士使她經歷了一次深刻的福音派五旬節派的影響。例如,巴西是南美洲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天主教和信仰福音派的國家,一些世界性的基督教集會在巴西舉行。

澳洲經歷了英國式教會的復興以及福音派的發展壯大。澳洲教會的根基是聖公會,但其教會的發展並不受此限制,有很多宗教節目甚至通過衛星向世界傳播。

靈恩運動

[編輯]

目前靈恩運動已經歷第一、二、三波,邁向第四波,在公元二千零二十五年人數將達八億三千萬人。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找得到靈恩派的教會和信徒,由其是在南美洲和拉丁美洲,但是在蘇俄及北歐也如火如荼地展開來了。此名稱一開始是由韋拿所提出的。

第一波:起自1901年所開始的『五旬節運動』,流行於中下階層,強調神醫。
第二波:1950~1960年代的『靈恩運動(又稱新五旬節運動)』,流行於中上階層,強調靈浸、說預言及方言等。
第三波:於1980年代開始盛行的『葡萄園運動(又稱神蹟奇事運動或權能佈道運動)』,強調聖靈充滿、內在醫治、趕鬼、說預言及啟示。
第四波:於1990年代,強調將福音派及靈恩派做整合,當這些高潮過了之後,靈恩派的獨特性消失了,教會生活也就變成了和其它福音派沒什麼不同了。[67]

研究和編纂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unro-Hay, Stuart. Ethiopia, the Unknown Land: 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Guide. I.B. Tauris. 2002: 234. 
  2. ^ Marsh, Richard. Prayers from the East: Traditions of Eastern Christianity. 2004: 3. 
  3. ^ Hinson, E. Glenn. The Church Triumphant: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Up to 1300. Merc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223. 
  4. ^ Adherents.com, Religions by Adher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Diarmaid MacCulloch英語Diarmaid MacCulloch主持.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2009. BBC. BBC Four. 
  6. ^ 見:約翰福音1:3,歌羅西書1:16,希伯來書1:2
  7. ^ 見:創世記3:15
  8. ^ 見:馬太福音26:59-61
  9. ^ 參考: 使徒行傳 1:15
  10. ^ 使徒行傳 6:1-7
  11. ^ 使徒行傳 10章
  12. ^ 使徒行傳 1:19;6章
  13. ^ 累尼克. 基督教史略. 鄭華志譯. 香港: 證道出版社. 1964: 22–25. 
  14. ^ 見:哥林多前書 14:29-31
  15. ^ 麥可·柯林斯、馬修·普瑞斯《基督教的故事》謝青峰、李文茹(台北市:台灣麥可股份有限公司,2005〕,40-1
  16. ^ F.F.brice, the book of the ACTS (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17. ^ 滕慕里。《新約綜覽》 (New Testament Survey) 。香港:宣道出版社。2004。
  18. ^ Mannix, Daniel P. Those About to Di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58: 135, 137. 
  19. ^ Heckel, Albert K.; Sigman, James G. On the Road to Civilization: A World History. Philadelphia: John C. Winston company. 1937: 237-238. 
  20. ^ 房龍. 人類的故事. 
  21. ^ 祁伯爾(英語:B.K.Kuiper). 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 李林靜芝譯. 臺北: 校園書房. 2001: 21. 
  22. ^ 華爾克(英語:Williston Walker). 基督教會史. 謝受靈譯.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05: 107. 
  23. ^ 華爾克(英語:Williston Walker). 基督教會史. 謝受靈譯.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05: 113. 
  24. ^ 華爾克(英語:Williston Walker). 基督教會史. 謝受靈譯.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05: 92. 
  25. ^ http://www.mbcla.org/chinese/publication/doctrine/big5/Chap13.htm. [2008-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4).  外部連結存在於|title= (幫助)
  26. ^ 華爾克(英語:Williston Walker). 基督教會史. 謝受靈譯.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05: 125–128. 
  27. ^ 祁伯爾(英語:B.K.Kuiper). 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 李林靜芝譯. 臺北: 校園書房. 2001: 21–22. 
  28. ^ 啟示錄2:6; 2:15
  29. ^ Lea, Thomas D.; Black, David Alan. The New Testament: Its Background and Message 2nd edition. Nashville, Tennessee: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 2003: 51. 
  30. ^ 華爾克(英語:Williston Walker). 基督教會史. 謝受靈、趙毅之譯.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70: 88. 
  31. ^ 華爾克(英語:Williston Walker). 基督教會史. 謝受靈、趙毅之譯.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70: 234. 
  32. ^ 華爾克(英語:Williston Walker). 基督教會史. 謝受靈、趙毅之譯. 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70: 231. 
  33. ^ Lactantius, De Mortibus Persecutor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 the Deaths of the Persecutors" ch. 35–34
  34. ^ R. Gerberding and J. H. Moran Cruz, Medieval World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p. 55
  35. ^ 大公会议时期的教会(323-843年). Orthodox.cn. [2013-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36. ^ R. Gerberding and J. H. Moran Cruz, Medieval World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p. 55; cf. Eusebius, Life of Constantine
  37. ^ R. Gerberding and J. H. Moran Cruz, Medieval World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4) p. 56
  38. ^ Richards, Jeffrey. The Popes and the Papacy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476–752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9) pp. 14–15
  39. ^ 比爾·柯士甸,《基督教發展史》,馬傑偉、許建人(香港:種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81。
  40. ^ 培克爾(Robert A. Baker),《基督教史略》,蕭維元,(香港,浸信會出版社,1989)
  41. ^ 祁伯爾(B. K. Kuiper)。《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李林靜芝。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6,35。
  42. ^ Noll A. M.,Turning Points: Decisive Moments i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Company, 1997, 52.
  43. ^ Padberg 1998, 26
  44. ^ 祁伯爾著。李林靜芝譯。《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史》。台北,校園出版社,2003)57
  45. ^ It is our desire that all the various nations... should continue to profess that religion which... has been preserved by faithful tradition, and which is now professed by the Pontiff Damasus and by Peter, Bishop of Alexandria, a man of apostolic holiness. According to the apostolic teaching... let us believe in the one deity of the Father, the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in equal majesty and in a holy Trinity. ...others... shall be branded... heretics, and shall not presume to give to their conventicles the name of churches. --Henry Bettenson, ed., Document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3), p. 31
  46. ^ Halsall, Paul. Theodosian Code XVI.i.2. Medieval Sourcebook: Banning of Other Religions. Fordham University. June 1997 [23 Nov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7). 
  47. ^ Lecture 27: Heretics, Heresies and the Church. 2009 [24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Review of Church policies towards heresy, including capital punishment (see Synod at Saragossa).
  48. ^ 祁伯爾著。李林靜芝譯。《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史》。台北,校園出版社,2003)58-61
  49. ^ 唐納德.特雷戈德著。孫慧民、王星譯。《基督教史》。台北,桂冠股份有限公司,1992)71
  50. ^ 沈介山著。《今日教會的淵源》。台北:橄欖文教基金會,1984)437-9
  51. ^ Culture and customs of Iran, p. 61
  52. ^ 唐納德、特雷德戈德《基督教史》。孫葦民、王星。台北:掛冠出版公司,1992,60。
  53. ^ 祁伯爾,《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李林靜芝譯 (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6),53-54。>。
  54. ^ 陶理著。《基督教二千年史》。香港:海天書樓,2001)206-7
  55. ^ 李振群著。《透視二千年》,卷四。馬來西亞,協傳培訓中心,1999)25-9
  56. ^ 穆格斯著。《像一粒芥菜種--教會史略》。香港,道聲出版社,1988)29-31
  57. ^ 沈介山著。《今日教會的淵源》。台北:橄欖文教基金會,1984)466
  58. ^ 羅金聲,(東方教會史),(香港:香港聖書公會),11-2。
  59. ^ 陶理,《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香港:海天書樓,1997),256。
  60. ^ 李兆強著,《初期教會與中古教會史》(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88),286。
  61. ^ 古勒本著。李少蘭譯。《教會歷史》。香港:道聲出版社,2000)181-3
  62. ^ 比爾.奧斯汀著。馬傑偉、許建人譯。《基督教發展史》。香港:種籽出版社,2002)140-3
  63. ^ 祁伯爾著。《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李林靜芝譯。(臺北:校園書房,2001,)147-51。
  64. ^ 祁伯爾著。《歷史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李林靜芝譯。(臺北:校園書房,2001,)159-61。
  65. ^ Marx Opium. [2005-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31). 
  66. ^ 張慕暟,《近代福音信仰運動》(香港:宣道出版社,1981),22-25。
  67. ^ 張慕暟. 近代靈恩運動. 香港: 浸道神學院. 1999: 159. 

外部連結

[編輯]

以下的連結是基督教歷史的概況:

以下連結提供基督教和其他主要宗教詳細的情況,特別是不同時期它們之間的聯繫: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