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4年11月3日) |
| ||||
---|---|---|---|---|
本名 | 俗姓盧 | |||
出生 | 638年(貞觀十二年) 唐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 | |||
圓寂 | 713年(先天二年,享壽約74-75歲) 唐嶺南新州國恩寺 | |||
宗派 | 禪宗 | |||
諡號 | 大鑒真空普覺圓明廣照禪師 | |||
師承 | 弘忍 | |||
徒弟與學生 | 南陽慧忠 菏澤神會 永嘉玄覺 南嶽懷讓 青原行思 | |||
著作 | 《六祖壇經》 |
中國禪宗 |
---|
佛教主題 |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惠能(638年—713年),又作慧能,俗姓盧,生於唐代嶺南道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由禪宗五祖弘忍親授衣缽,世稱禪宗六祖[1]。惠能開創了漢傳佛教禪宗南宗,是為曹溪禪。唐柳宗元 《曹溪大鑒禪師碑》:「凡言禪,皆本曹溪。」現代史學家陳寅恪贊其:「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2]。其弟子眾多,嗣法四十三人。六祖惠能的南宗頓教禪法,經其法嗣的弘揚,繁衍出臨濟宗、溈仰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以及臨濟門下的楊歧派和黃龍派,史稱南禪「一花五葉」和「五家七宗」。[3][4]
惠能主張「佛在我心,淨心自悟,見性成佛」和「暗不自暗,以明故暗,以明變暗,來去相因」等宗旨,提倡修行學法須先「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在為大眾解釋功德淨土時,提出「身中淨土」「自性西方」。又認為「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大倡直接易簡的頓悟法門,但惠能並不過分強調頓漸之分。禪宗六祖將佛教中國化、平民化,創立了中國特色的佛學教派。實際上,惠能的禪宗思想早已遠遠超出了宗教的範疇,而成為中國古代思想、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類智慧的結晶。根據惠能法語整理而成的《六祖壇經》,不僅是中國本土佛教史上惟一的經書,更是研究中國和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哲學史的典籍。[3][4][5][6]
名號
[編輯]關於六祖的法號,歷來誌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六祖天生聰穎,聽法即悟,惟不識字,但據六祖門人法海曾記載「……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7]
唐憲宗追封尊號大鑒禪師,宋太宗尊封大鑒真空禪師,宋仁宗加封大鑒真空普覺禪師,宋神宗加封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元仁宗加封大鑒真空普覺圓明廣照禪師。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惠能生於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祖籍范陽人(今河北涿州一帶),在唐高祖武德年間,因為他的父親宦於廣東,便落籍於新州(今新興縣集成鎮夏盧村)。三歲喪父,其母守志撫孤至於成立,家貧,采樵為生。[8][9][10]
《六祖壇經》中,五祖弘忍戲稱惠能為「獦獠」(未開化的蠻人),惠能也自稱「語音不正」[11]。惠能自述其祖籍為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其父親盧行瑫貶官於嶺南後早逝。《景德傳燈錄》同持此說,並稱惠能於其父貶官至嶺南後生於新州。
皈依佛門
[編輯]一日,惠能負薪到市上,聽到別人讀《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段,便有所領悟,問經從何來,念誦者告訴他從黃梅山東禪寺來,該處有五祖弘忍弘法。有一人資助惠能銀兩,惠能盡數交給老母親,於龍朔元年(661年)北行到東禪寺,禮拜禪宗五祖弘忍大師。[5][10]
五祖問:「你從何處來,欲求何物?」惠能答:「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哪能作佛?」[12]
惠能答: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五祖說他根性太利,便叫他到槽廠去做舂米的苦工。舂米是一件苦差事,惠能生得矮小,體重不夠,為了踏碓,他在腰間栓上一塊石頭。八個月後,弘忍有意傳法,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為。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告訴大家應照著這個偈修習,能得大利益。但是私下裡,他告訴神秀,並未開悟,再呈一偈。[12]
惠能聽後亦誦一偈,請人代勞題於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13]大眾皆驚,弘忍見後,用鞋掌把惠能的偈子抹掉了,並且說「亦未見性」。眾人見五祖這麼說,也就不以為意。[12]
- 神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14]
- 惠能偈
- 惠能偈(其他版本)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20]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21]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22]
第二天,五祖私下來到碓坊,見惠能腰間掛著石頭舂米,說道:「求道之人,為法忘軀,就應當象你這個樣子」,並問道,「米舂熟了嗎?」惠能回答道:「米熟久矣,猶欠篩在。」(師篩同音,如此師生問答,都是雙關語)五祖於是用拄杖在碓頭上敲了三下便離開了。惠能領會了五祖的意思,當天晚上三更的時候來到五祖的丈室。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惠能說金剛經,當時五祖曾再三征詰他初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旨,惠能大徹大悟,遂說: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於是五祖又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師、佛。」隨即傳付衣缽,為中國禪宗道統繼承人的第六代祖師。五祖說:「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即無種,無性亦無生。」[23]五祖又說:「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若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23]
五祖弘忍自傳心印以後,送六祖惠能渡江南行,親自為他把櫓說:「合是吾渡汝!」六祖答道:「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能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聽了便說:「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10]五祖自此以後,就不再上堂說法,大眾疑怪相問,便說:「吾道行矣!何更詢之!」又問:「衣法誰得耶?」五祖便答道:「能者得之。」眾人這才明白過來。
追逐眾中,有一將軍出家的惠明和尚,率先而登,追及六祖,六祖便將衣缽擲置石上說:「此衣只表示徵信而已,豈可以力爭嗎?」惠明又舉衣缽而不能動,便說:「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六祖便說:「汝既為法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惠明聽了,停了很久,六祖乃說: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唐代口語,稱這樣做與麼),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10]
惠明便在言下大悟。復問:「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意密旨否?。六祖說:「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因此,惠明即下山詭稱嶺上並無人跡,而使追者從此散去。[10]
此後六祖匿居在四會的獵人隊中十五年。因緣成熟了,才來到廣州法性寺,在印宗法師的坐下剃度,開始了他的弘法生涯。禪宗由此開枝散葉,形成五宗七派的輝煌時期。在六祖之前,禪宗一直是單傳。自六祖以後,禪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傳開來。[12]
弘法講經
[編輯]惠能歸嶺南後,於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在該寺內講《涅槃經》之際,「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爭論不休,惠能進曰:
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普通對人的尊稱)心動。[10]
印宗聞之竦然若驚。知惠能得黃梅弘忍真傳,遂拜為師,並為之剃度。[24]
儀鳳二年(677年),韶州刺史韋璩仰其道風,率同僚入山請惠能入城,於大梵寺講堂為眾說法[25],兼授無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餘人,門人法海編錄其法語,為六祖壇經。[26]。
南北爭端
[編輯]惠能到曹溪寶林寺(今廣東韶關南華寺),在此弘法長達37年之久,弘揚禪宗,主張「頓悟」,影響華南諸宗派,是為曹溪禪,人稱「南宗」。當時,六祖惠能的同門師兄神秀,主張「漸悟」,在華北勢力頗盛,有「兩京法主、三帝門師」[27]之尊號,號稱「北宗」。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和唐中宗即遣內侍薛簡往曹溪召惠能入京。惠能以久處山林,年邁風疾,辭卻不去。薛簡懇請說法,將記錄帶回報命。中宗因贈摩納袈裟一領及絹五百匹以為供養。並命改稱寶林寺為中興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給予法泉寺敕額,並以惠能新州故宅為國恩寺。
唐玄宗開元二年(730年),在河南滑台(今滑縣)的無遮大會上,惠能弟子荷澤神會辯倒了神秀門人崇遠、普寂,使得「南宗」成為中國禪宗正統。[28][29][30]
圓寂涅槃
[編輯]延和元年(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門人建報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圓寂於新州國恩寺,世壽七十六,唐憲宗時,因廣州刺史馬摠上書請諡,憲宗追諡「大鑒禪師」。[31]惠能圓寂後,其真身不壞,被運回韶州(今廣東韶關)曹溪,其門人裹綜塗漆,保持其生前形像。[32][33]
唐代三大文豪王維、柳宗元和劉禹錫分別為六祖惠能撰寫碑銘。(菏澤神會弟子王維撰寫《六祖惠能禪師碑銘》,柳宗元撰《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碑並序》,劉禹錫撰《曹溪大師第二碑》。[4]
六祖慧能的真身塑像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在六祖殿中。 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闖入南華寺「破四舊」,打掉了一些牌匾、小菩薩像以及哼哈二將,並將六祖慧能的真身塑像鑿開大窟窿,用手推車推到韶關遊行,紅衛兵將六祖慧能真身內的五臟六腑、肋骨、脊梁骨掏出,丟滿一地,說是假的,說是豬骨頭、狗骨頭,並在六祖頭上蓋個鐵缽,面上寫「壞蛋」二字,放在大佛殿[34][35][36][37]。南華寺時任住持偷偷將六祖慧能的靈骨收起,用一瓦盒上下蓋好,埋於九龍井後山的一棵大樹下,作好標記[34][35][36]。文革結束後,1979年改革開放初期,在趙朴初、習仲勛等人的干預下,六祖靈骨被取出,重新恢復供奉[34][35][36]。
佛學理論
[編輯]禪法
[編輯]惠能的禪法以定、慧為本。[38]他又認為覺性本有,煩惱本無。直接契證覺性,便是頓悟。他說自心既不攀緣善惡,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因此,他並不以靜坐斂心才算是禪,就是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動作云謂裡,也可體會禪的境界。[39]
惠能又曰「先立無念為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40]所謂無念,即雖有見聞覺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40]
典籍闡述
[編輯]惠能曾告戒僧侶法達,不要錯解《法華經》中意義。[41]神秀把佛教理論「戒、定、慧」解釋為:「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42]而惠能則另有不同解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43][44]然而,惠能亦一再強調「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所以認為頓漸只是假名,佛法只為一乘法,「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32]
禪宗從達摩始百餘年間皆以《楞伽經》相印證,故亦稱為楞伽師。達摩的三傳弟子道信開始兼以《金剛經》等經為典據,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義代替了《楞伽經》,其目的在於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而單刀直入求得開悟。[45]
經典
[編輯]惠能圓寂後,其弟子們將其經歷和言論錄整理成《六祖壇經》,簡稱《壇經》,是禪宗的經典。
傳承門派
[編輯]惠能禪法在荷澤一派的推動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為禪門正宗。
惠能為禪宗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於後來各派禪師建立門庭,影響極大。在他圓寂後,他的弟子傳承禪法,形成曹溪禪(惠能禪)的南北二宗。「曹溪北宗」即是荷澤神會門下,稱荷澤宗。「曹溪南宗」則以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與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的石頭宗為代表。
荷澤一派因後繼無人,在唐末衰亡。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反而是曹溪南宗,南宗門下,後來形成河北臨濟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溈仰宗、廣東雲門宗、江蘇法眼宗五宗,即「一花開五葉」。[46]
後來法眼宗遠傳於泰國、朝鮮;雲門宗、臨濟宗更遠播歐美。在中國、日本,則是臨濟宗、曹洞宗兩宗最盛。
法嗣
[編輯]師承
[編輯]弟子
[編輯]其弟子眾多,一說為「嗣法四十三人」[47][48],一說為「十人」[49]著名者有:荷澤神會、青原行思、南嶽懷讓、石頭希遷[50][51]等。
參考資料
[編輯]- ^ 相傳其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詳見弘忍
- ^ 陳寅恪:《論韓愈》
- ^ 3.0 3.1 六祖惠能:东方哲圣光耀岭南. news.sina.com.cn. [202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2).
- ^ 4.0 4.1 4.2 六祖慧能·岭南文化·时代意义-搜狐新闻. news.sohu.com. [202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30).
- ^ 5.0 5.1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雲浮市人民政府-惠能. [202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9).
- ^ 六祖惠能的生平和思想 – 国学网. [202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30) (中文(中國大陸)).
- ^ 《六祖法寶壇經略序》
- ^ 《宋高僧傳》卷第八
- ^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unfu.gov.cn. [202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9).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南懷瑾. 《禅宗与道家》 上编“禅宗与佛学”.
- ^ 惠能《釋門正統》
- ^ 12.0 12.1 12.2 12.3 六祖慧能大师传记. fo.sina.com.cn. [202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9).
- ^ 五燈會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滿禪師》
- ^ 震旦第三十二祖弘忍尊者《傳法正宗記》
- ^ 《壇經·行由品》
- ^ 五祖弘忍大師《釋氏稽古略》
- ^ 三十二祖弘忍大滿禪師《八十八祖道影傳贊》
- ^ 五祖弘忍大師《聯燈會要》
- ^ 曹溪六祖大鑒禪師《五家正宗贊》
- ^ 敦煌寫本《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日本學者鈴木大拙進行了編譯。
- ^ 鈴木大拙博士校訂的活字版敦煌本(昭和九年森江書店發行),川上天山著,孫伯君編譯,景永時主編的《國外早期西夏學論集》,該書2005年10月民族出版社出版。西夏語譯《六祖壇經》(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五祖弘忍大師《佛祖歷代通載》
- ^ 23.0 23.1 23.2 門人法海編集 後學德清勘校. 六祖法寶壇經 行由品第一.
- ^ 《瘞發塔記》
- ^ 《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大師告眾曰:『……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宜。』」
- ^ 即世所行《法寶壇經》(今世流通的《法寶壇經》有四本:一、敦煌本,二、惠昕本,三、德異本,四、宗寶本。
- ^ 曾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神秀禅师. [2018-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4).
- ^ 李邕的《大照(普寂)禪師碑》
- ^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 ^ 《神會語錄》卷三
- ^ 《傳燈錄》(卷五)
- ^ 32.0 32.1 《六祖壇經》
- ^ 《宋高僧傳》(卷八)
- ^ 34.0 34.1 34.2 六祖惠能真身文革惨遭开膛 习仲勋下死令保护. 鳳凰網. 2013-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0).
- ^ 35.0 35.1 35.2 郝宏翔. 六祖慧能档案的相关研究. 國學網. 201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7) (中文).
- ^ 36.0 36.1 36.2 余瑞冬. 南华寺原住持披露文革期间保护六祖真身秘事(图). 中國新聞網. 2007-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1) (中文).
- ^ 徐恆彬. 南华寺六祖慧能真身考 (PDF).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1987年, 18: 第50頁.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12) –透過香港中文大學.
- ^ 《佛教人物傳》,中華佛典寶庫編,「定是慧體,慧是定用,猶如燈光,有燈即有光,燈是光之體,這是所謂定慧一體觀」
- ^ 法海集記《法寶壇經》
- ^ 40.0 40.1 《壇經·智論》
- ^ 《六祖壇經》載:「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 ^ 《法華經·壽量品》
- ^ 《六祖壇經·偈》
- ^ 吉州志誠禪師《五燈嚴統》
- ^ 《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協會編/林子青
- ^ 什么是“禅宗一花五叶”?. 國學諮詢. 2008-04-10 [2016-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7).
- ^ 《景德傳燈錄》
- ^ 《傳法正宗記》
- ^ 《法寶壇經》
- ^ 《僧傳》
- ^ 《傳燈錄》
參考書目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惠能佛經綱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第10期 六祖惠能 一花開五葉,六祖惠十方 - 《南方都市報》
- 六祖慧能(慧能法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六祖慧能大師悟道因緣_南普陀 - 南普陀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前任: 弘忍 |
漢傳佛教禪宗 (南宗) 六祖 |
繼任: 神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