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古籍)
列子 | |
---|---|
其他名称 | 《冲虚至德真经》 |
原名 | 《列子》 |
作者 | 古本:列御寇 今本:后人伪托(有争议) |
编者 | 注解者:晋张湛注 唐卢重玄解 |
类型 | 子部道家 |
语言 | 文言文 |
版本 | 《湖海楼丛书》本等 |
成书年代 | 东周(古本) |
伪托年代 | 魏晋(今本,有争议) |
发行信息 | |
保存状态 | 卷数:八篇 |
道教 |
---|
道教主题 |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相传由郑人列御寇(列子)所著。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斧者(亡斧意邻)”、“歧路亡羊”等。书中许多寓言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唐代时,《冲虚真经》与《道德经》《庄子》《文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
伪书争议
[编辑]一些人认为《列子》的原著在西汉以后便已散失,唐代柳宗元已经怀疑此书的来源,[1]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首先认定《列子》是伪书,现存的《列子》已经不是原著,而是晋人凑杂道家的思想而写成的,高似孙[2]、黄震[3]、叶大庆[4]、钱大昕[5]、姚鼐[6]、何治运[7]、俞正燮[8]、吴德旋[9]、汪继培[10]、钮树玉[11]、章炳麟[12]、陈三立[13]、梁启超[14]等人都以为此书为伪。
杨柏峻《列子集释》所附〈辨伪文字辑略〉亦引朱熹〈观列子偶书〉作此书辨伪例证,以为《列子》剽窃佛书,实际上朱熹的意见正好相反。〈辨伪文字辑略〉引朱熹言:“又观其言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即佛书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之所由出也。他若此类甚众,聊记一二于此,可见剽掠之端云。”然而朱熹的意见是以为佛书剽窃《列子》,在《语类》中说得更为明白:“今看《圆觉》云‘四大各散,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是窃《列子》‘骨骸反其根,精神入其门,我尚何存’语。”(卷126)。
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说:“盖《列子》晚出而早亡,魏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庄子》《尸佼》《韩非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假为向序以见重。”。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提出《列子》受佛教思想影响,可知是魏晋时代的伪书,但也指出《列子》全书“窜取佛说,声色不动”,“能脱胎换骨,不粘皮带骨”[15]。
现存《列子》的注本有晋代张湛注的《冲虚至德真经》八卷[16]。清朝即有人怀疑是张湛作品。[17]章太炎认为今本《文子》与《列子》“同出一手”,因此,“疑即张湛伪造”。[18]。季羡林更指出《列子》的作者是张湛,他的《列子·汤问篇》第五事实上抄袭了太康年竺法护译的《生经》卷第三,一个源自印度神话《国王五人经》里机关木人的故事。[19]这部书的纂成一定不会早于太康六年(285年)。[20]季羡林请胡适斧正。胡适复信:“《生经》一证,确凿之至!”。[21]钱钟书《管锥编》中提出,“伪托者未必为作注者之张湛。”但如果《列子》真是张湛所作,“不足以贬《列子》,只足以尊张湛”。
现今学者对于列子伪书说分为三种意见:伪书、非伪书、包括列子本人的思想再加上后人整理。[22]
本书相关之成语故事
[编辑]- 卷一《天瑞》:杞人忧天、男尊女卑、宋人学盗
- 卷二《黄帝》:朝三暮四
- 卷三《周穆王》:
- 卷四《仲尼》:
- 卷五《汤问》: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小儿辩日、扁鹊捩心
- 卷六《力命》:
- 卷七《杨朱》:野人献曝
- 卷八《说符》:歧路亡羊、亡斧意邻
译本
[编辑]相比其他道家典籍,《列子》英译本的数量较少。1912年,翟林奈(Lionel Giles)首次将《列子》的第一至六章及第八章译为英语,而安顿·弗克(Anton Forke)则负责第七章(杨朱)。后来A·C·格拉哈姆的译本则极具学术价值。目前,最近期的版本是于2001年由Eva Wong所翻译的。
参考文献
[编辑]- ^ 《柳河东集》卷四《辩列子》载:“刘向古称博极群书,然其录《列子》,独曰郑穆公时人。穆公在孔子前几百岁,《列子》书言郑国,皆云子产、邓析,不知向何以言之如此?……其书亦多增窜,非其实,……其言魏牟孔穿,皆出列子后,不可信。”
- ^ 《子略》,页58。
- ^ 黄震,见《慈谿黄氏日抄》卷五十五,《读诸子》:《列子》。
- ^ 《考古质疑》卷三,见《海山仙馆丛书》
- ^ 《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释氏轮回之说》
- ^ 《惜抱轩文后集》卷二,《跋列子》
- ^ 《何氏学》卷四,《书列子后》
- ^ 《癸巳存稿》卷十,《火浣布》说。
- ^ 《初月楼文续钞》,《辨列子》。
- ^ 《列子张注》八卷,附《释文》二卷,汪继培序
- ^ 《匪石先生文集》卷下,《列子跋》
- ^ 《菿汉昌言》卷四:“《列子》书汉人无引者。王何嵇阮下及乐广,清谈玄义,散在篇籍,亦无有引《列子》者。观张湛序,殆其所自造。湛谓与佛经相参,实则有取于佛经尔。”
- ^ 《东方杂志》第十四卷第9号,《读列子》。
- ^ 霍世休《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
- ^ 黄宝生《〈管锥编〉与佛经》
- ^ 黄震《黄氏日钞》认为张湛推出的《列子》是否就是刘向所说的《列子》,“殆未可知”
- ^ 姚鼐《惜抱轩文后集》卷二《跋〈列子》)云:“出于张湛,安知非湛有矫入者乎?”
- ^ 《菿汉微言》
- ^ 《生经》卷第三《佛说国王五人经》第二十四
- ^ 季羡林:《佛教十五题·〈列子〉与佛典》
- ^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 ^ 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25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至256页,ISBN 9789571134147。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在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 《列子 (四库全书本)》
- 《冲虚至德真经 (四部丛刊本)》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列子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