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峒瑤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八峒瑤語
區域湖南省南部
語系
漢藏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八峒瑤語是一種未分類的漢語方言,主要由中國湖南省新寧縣瑤族使用。使用者自稱為人話瑤語峒話。該語言無法與當地漢語方言(湘語新寧縣話,當地稱客話)交流,但語言面貌屬漢語,保留少量土著語的遺存[1]:41、46。該語言目前已瀕臨滅絕,在新寧縣黃金瑤族鄉的黃岩峒、麻林峒、大圳峒等農村地區仍有使用。[2]在黃金鄉東部的麻林瑤族鄉也有應用。

新寧縣瑤族聚居的山區,舊稱八峒、八峒瑤山。今麻林黃金兩個瑤族鄉大體由八峒中的六峒演變而來。八峒瑤民多是從貴州遷居而來[1]:41—42。2018年文章中、研究者指出,該語言的使用人口初步估算在六七千人左右。使用範圍已縮小至家庭。學校、集市等公共場所使用新寧話普通話。祭祀(法事)、崀山峒歌演唱等文化場合,業已逐漸使用新寧話替代八峒瑤語。2009年,對麻林鄉上林、竹里、麻林三個行政村的調查中,127人當中45人無法使用八峒瑤語交流,其餘85人水平參差不齊。達到熟練、流利水平的不到50%,年齡在40歲以上。2017年7月,麻林鄉民族中學、某個50多人的班級中,會說八峒瑤語的孩子只有兩三人[1]:46

2012年,新寧縣民宗局組織人員編撰成《八峒瑤語》一書。相關報道中,八峒瑤語稱為「瑤族語言」、「民族語言」,「只有語言而無文字」,而非漢語方言。《八峒瑤語》一書使用瑤文拼音[3]。另有作者提及,黃金瑤族鄉中心學校教師受縣民宗局委託編撰《八峒瑤語》,這一學習性教材「主要使用漢語拼音來拼注峒話」。該學校還編纂了校本教材《研究性學習課程方案》,介紹「峒話」、「峒話範文」、「峒話拼音方案」。研究者提及,麻林瑤族鄉黨委在2012年提出的「峒話進課堂」因諸多現實因素,沒有落實。2013年春,黃金瑤族鄉中心學校以《八峒瑤語》開展課堂教學。學校負責人指教學效果不理想,同時,現行的應試教育體制限制了當地教學[1]:46—47

詞彙[編輯]

以下八峒瑤詞彙列表摘自(2011:332-334)。[4]

漢字註解 八峒瑤語 頁碼
ŋai¹¹ 332
ŋau¹³ 332
ŋ̩³³ 332
i⁵⁵ 333
liə¹¹ 333
sa³⁵ 333
ɕi⁵⁵ 333
ɤŋ³³ 333
lei³³ 333
tɕʰi⁵⁵ 333
pia³³ 333
tɕy³³ 333
dzi¹¹ 333
pa³³ 333
tsʰai³⁵ 333
uai¹¹ 333
i³⁵ 333
tɕin³⁵ 333
lio³³ 333
kəu³³ 333
tɕa³³ 333
tau³⁵ 333
dy¹³ 333
ɣai¹³ 333
dio³³ 333
tsʰa³³ 333
li³³ 333
tʰiə³⁵ 333
ti¹¹ 333
ɤŋ¹³ 333
ɣoŋ³³ 333
u³³ 333
ɕio³⁵ 333
toŋ³⁵ 333
la³³ 333
西 ɕi³⁵ 333
pai³³ 333
tɕʰoŋ³⁵ 333
xa¹¹ 333
tsʰei³⁵ 333
toŋ³⁵ 333
tɕi³⁵ 333
kau³³ 333
tʰei³³ 333
dei³³ 333
diəa³³ 333
la³³ 333
kʰəa³³ 333
mai¹¹ 333
xəu³³ 333
ya¹¹ 333
xai³³ 333
ba¹¹ 333
起床 di³³tɕʰi¹¹ 333
洗臉 ɕiə³³miə¹³ 333
梳頭 ɕy³⁵dau³³ 333
炒菜 tsʰəu³³tɕʰəa⁵⁵³ 333
吃亮堂飯(早飯) y¹¹do¹³lo³⁵pai¹¹ 333
餵豬 ui⁵⁵tei³⁵ 333
看牛 lei⁵⁵ŋao³³ 333
弄柴 ləu³⁵dʑəa³³ 333
燒火 ɕy³⁵fəu³³ 333
吃半日飯(中午飯) y¹¹po⁵⁵ɣoŋ³³pai¹¹ 333
挑水 ta³⁵ɕui³³ 333
洗衣 ɕiə³³i³⁵ 333
縫衣 lai³³i³⁵ 333
洗澡 ba¹³duo¹³ 333
吃夜頭飯 yi¹¹ia¹¹dau³³pai¹¹ 333
穿衣 təu³³i³⁵ 333
穿褲 bəu¹³fu⁵⁵ 333
穿鞋 da¹¹iəa¹³ 333
戴帽子 tia⁵⁵mo³³tə¹⁰ 333
睡覺 miə³³ŋo¹³tɕo¹⁰ 333
自己 tɕiə¹¹ka³⁵ 334
我們 a³³li³⁵ 334
他們 tʰaŋ³⁵li¹⁰ 334
大家 tɕin¹¹ɕi⁵⁵ 334
老女(妻子) ləu³³ny³⁵ 334
主家人(丈夫) tɕəu³³ka³⁵ɤŋ¹³ 334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胡萍、周慧梅、楊伊玲. 《从峒话看八峒瑶山竹文化现状与对策》.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廣東省佛山市: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2018, (2018年第3期): 41—48. ISSN 1008-018X (簡體中文). 
  2. ^ 雷碧英、鄭林光:新寧縣民族宗教事務局:新寧縣黃金瑤族鄉中心學校(2012)。八峒瑤語。新寧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3. ^ 記者:伍先忠,通訊員:李小瓊. 新宁县编著第一本民族语言书《八峒瑶语》. 新浪網,來源:紅網. 2012-12-25 [2022-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4) (簡體中文). 新寧八峒瑤語,是八峒瑤族世代沿襲的傳統方言,又稱「峒話」。「峒話」從古至今,只有語言而無文字,[……]《八峒瑤語》由瑤語字詞典、學講瑤語和學唱瑤歌等三部分組成,比較全面、系統地收錄了新寧八峒瑤語的常用字詞和一些瑤歌曲調,是新寧迄今為止記錄新寧八峒瑤語最為全面的第一本瑤文拼音用書,該書將用於新寧瑤族地區學校的漢瑤語雙語教學、瑤歌教唱及瑤族方言研究,對學習、傳承和發展瑤族語言,挖掘保護瑤族文化,推進崀山旅遊文化融合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原標題:新寧縣編著第一本民族語言書《八峒瑤語》) 
  4. ^ 李志榮(編輯)。2011。湖南瑤族. 北京: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