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五十二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十二位,菩萨五十二阶位,汉传佛教术语,划分出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诸经论所说,种种不同,《菩萨璎珞本业经》举出四十二贤圣位,合以经中所提十心(十信),由天台宗成立菩萨五十二阶位之说。

印度大乘佛教划分菩萨道为五位,如《成唯识论》。按法相宗说法,此十信至十回向皆摄属“资粮位”,四加行为“加行位”,十地之初地为“通达位”或“见道位”,其馀属“修习位”,妙觉佛果为“究竟位”。

五十二位[编辑]

菩萨璎珞本业经》中菩萨阶位中的“十信”,与《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教化品》所说的“习种性十心”相同。菩萨阶位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与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卷八、卷十一、卷十四、卷二十三所说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相同。明朝蕅益智旭在《梵网经菩萨心地品玄义》中,就菩萨阶位,称“《璎珞》明五十二位,位次最为周足”[1]

《华严经》中,提到四十二贤圣位中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但是是在各品分别陈述,没有明显将其组合成一系列的位阶。根据《天台四教仪》的观点,“华严明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十地为圣,妙觉为佛”,以华严经为四十一位。

《仁王经》中提到十善、三贤三十心、十地、佛地,合计五十一位。

楞严经》提到清净四十一心(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及四加行十地,合计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有人加上等觉、妙觉,而判定合计五十七位。

前位十信[编辑]

十信心        
信心 念心 精进心 慧心 定心
不退心 回向心 护法心 戒心 愿心

四十二贤圣位[编辑]

十住心 ( 习种性 )        
发心住 治地心住 修行心住 生贵心住 方便心住
正心住 不退心住 童真心住 法王子心住 灌顶心住
十行心(性种性)        
欢喜心行 饶益心行 无嗔恨心行 无尽心行 离痴乱心行
善现心行 无著心行 尊重心行 善法心行 真实心行
十回向心(道种性)        
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 不坏回向心 等一切佛回向心 至一切处回向心 无尽功德藏回向心
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 如相回向心 无缚解脱回向心 法界无量回向心
十地心(圣种性)        
四无量心 十善心 明光心 焰慧心 大胜心
现前心 无生心 不思议心 慧光心 受位心
第五十一贤 入法界心(等觉性)
第五十二贤 寂灭心(妙觉性

相关[编辑]

参考[编辑]

  1. ^ 陈士强著. 大藏经总目提要·律藏 2.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07: 616–618. ISBN 978-7-5325-7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