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十善业(梵語:Daśa-kuśala-karmāni),或称十善行、十善、十善业道,是佛教教義中的十种善行,也是修行者所要實踐的善行[1]。
居士戒包括五戒[2],和受持一晝夜的八關齋戒[3],在大乘佛教中,十善或作為戒律受持,則稱爲十善戒、十戒,不是指沙彌十戒。
概論
[编辑]十善業道,即不做十恶業道,行十善行不犯五戒,可生欲界天[4]。十善業道中的身三善業道: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語四善業道: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5],再加命清淨[6],即是四證淨中的聖所愛戒或稱賢聖戒[7]。說一切有部等,將七善業道歸類入性戒[8],十善業道攝於而不含攝三妙行[9],比如十善業道不攝身語妙行之諸遮戒[10],和《施設論》所說諸業[11];根本[12]七善業道可稱為尸羅、妙行、律儀[13]、別解脫、別解脫律儀[14]、業道[15]、業[16],意三善業道:不貪欲、不瞋恚、正見,不是實意業、勝義意業[17]。
龍樹《大智度論》稱,行善業道及不自放逸,不論受戒與否,皆名尸羅[18],尸羅可略說為八種身口律儀及淨命[19],不飲酒是其中身律儀[20];十善業道是總相戒,在身口業七善業道所攝之戒外,不飲酒攝入不貪中[21];十善業道是持戒之根本,又稱為舊戒,佛陀出世與否都常在,而其餘律儀是佛陀出於惡世時制定的戒律,違犯十善戒,懺悔不能除去其惡報[22];十善業道中,身口七善業道是戒[23],七善業道是業,意三善業道不是業,以其能起業,又因業而生,故而合併為十善業道[24]。
內容
[编辑]十善業道,是於十惡行所依止之處,遠離故而發起之業道[25]:
- 不杀生:不杀害人类以及畜生下至昆虫等生命。[26]
- 不偷盗:不偷取他人财物。[27]
- 不邪淫:不与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监护之人发生性行为。[28]
- 不妄语:不對他人说谎话、空话,不颠倒是非。[29]
- 不两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拨离间。[30]
- 不恶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31]
- 不绮语:不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他人。[32]
- 不贪欲: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33]
-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34]
- 正見(不邪見):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35];有妙行、惡行,有妙行、惡行果[36];有此世,有他世,有化生有情[37];有父,有母[38];世間有阿羅漢,有正至,有正行此世他世[39],即於現法,知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40]
正見引領[41]諸世間善行、出世間正行[42],正見不等同於三善根中的無癡[43]。三善根為無貪、無瞋、無癡[44],是十善之因[45],是生一切善法之心所法[46]。
世間善行
[编辑]“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所有法,是眾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攝事:或有一取施者[47],或一取愛語者[48],或一取行利者[49],或一取同利者[50]。……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以此攝世間,猶車因釭運。 世無四攝事,母恩子養忘,亦無父等尊,謙下之奉事。 以有四攝事,隨順之法故,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51]。」 |
” |
《長阿含經》和《中阿含經》的《善生經》詳細解說了如何建立親善的家庭和社會關係[52]。
注釋與引用
[编辑]- ^
《雜阿含經·一〇五六經》:「世尊告諸比丘:若成就十法者,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入惡趣泥犁中,何等為十?謂:殺生,乃至邪見。若成就十法,譬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何等為十?謂:不殺生,乃至正見。」
《雜阿含經·一〇五七經》:「何等為二十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是名二十法成就,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雜阿含經·一〇五八經》:「何等為三十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常復讚歎不殺功德;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常復讚歎正見功德,是名三十法成就,如鐵鉾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雜阿含經·一〇五九經》:「何等為四十?謂:不殺生,教人不殺,口常讚歎不殺功德,見不殺者心隨歡喜;乃至自行正見,教人令行,亦常讚歎正見功德,見人行者心隨歡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鐵槍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法蘊論》:「- 成就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為十?一、離殺生,二、離不與取,三、離欲邪行,四、離虛誑語,五、離離間語,六、離麁惡語,七、離雜穢語,八、無貪,九、無瞋,十、正見。……
- 成就二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二十?謂:自離殺,亦能勸他、令其離殺,廣說乃至,自起正見,亦能勸他、令起正見。……
- 成就三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三十?謂:自離殺生,勸他離殺,見餘離殺、歡喜慰喻,廣說乃至,自起正見,亦復勸他、令起正見,見起正見、歡喜慰喻。……
- 成就四十法,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四十?謂:自離殺生,勸他離殺,見餘離殺、歡喜慰喻,稱揚讚歎離殺者事,廣說乃至,自起正見,亦復勸他、令起正見,見起正見、歡喜慰喻,稱揚讚歎正見者事。……」
- ^ 《法蘊論》:「成就五法鄔波索迦,唯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為五?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不能勸他令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成就十法鄔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廣利,何等為十?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亦能勸他令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不能見餘能離殺等歡喜慶慰。……成就十五法鄔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廣利,何等十五?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亦能勸他令離殺生,乃至飲酒諸放逸處;及能見餘離殺生等歡喜慶慰。……成就八法鄔波索迦,唯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為八?謂: 成就十六法鄔波索迦,能利自他,不能廣利,何等十六?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具淨信,亦能勸他令具淨信;廣說乃至自思擇已,為證法義,能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亦能勸他令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不能見餘具淨信等歡喜慶慰。……成就二十四法鄔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廣利,何等名為二十四法?謂:前所說鄔波索迦,自具淨信,亦能勸他令具淨信;廣說乃至自思擇已,為證法義,能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亦能勸他令正勤,脩法、隨法行,成和敬行隨法行者;及能見餘具淨信等歡喜慶慰。」
- ^ 《大毘婆沙論》:「問:近住律儀,云何而得?答:從他教得,謂:隨師教,自發誠言,恭敬受得。問:受律儀者,或先自發言,或與師俱說,得律儀不?答:不得,要隨師語,如師語而說,方受得故。問:近住律儀,從誰應受?答:從七眾受皆得,非餘,所以者何?若無盡壽戒者,則不堪任為戒師故。……世尊依後所受律儀,告毘舍佉鹿子母曰:『若有成就此八近住律儀,十六大國所有珍寶,欲比其價,十六分中,不能及一;如是百分、千分、皆千分、數分、算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又佛依後所說律儀,訶天帝釋所說讚頌,如天帝釋聞佛所說近住律儀功德殊勝,便以伽他而讚歎曰:『六齋神變月,受持八戒齋,彼功德殊勝,則為與我等。』……」
- ^
《長阿含經·弊宿經》:「迦葉言:諸天亦爾,此閻浮利地,臭穢不淨,諸天在上,去此百由旬,遙聞人臭,甚於廁溷。婆羅門!汝親族知識,十善具足,然必生天,五欲自娛,快樂無極,寧當復肯還來,入此閻浮廁不?」
《雜阿含經·一〇三九經》:「淳陀白佛:有沙門、婆羅門,……晨朝早起,以手觸地,作如是言:此地清淨,我如是淨。手執牛糞團,并把生草,口說是言:此是清淨,我如是淨。……淳陀!有白、白報,淨、有淨果,輕仙上昇。成就已,晨朝觸地,此淨我淨者,亦得清淨,若不觸者,亦得清淨。把牛糞團,手執生草,淨因淨果者,執與不執,亦得清淨。淳陀!何等為白、白報,乃至執以不執,亦得清淨?謂:有人不殺生,離殺生。……不偷盜,遠離偷盜。……離於邪婬。……離於妄語。……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離於壞語。……離於貪欲。……離於瞋恚。……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淳陀!是名白、白報,乃至觸與不觸,皆悉清淨。」 - ^ 《雜阿含經·一〇四四經》:「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持不盜戒。……受持不他婬戒。……受持不妄語戒。……不行兩舌。……於他不行惡口。……於他不行綺飾。……如是七種,名為聖戒。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成就。」
- ^ 《大毘婆沙論》:「云何無學戒蘊?答:無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謂契經說:無學支中,正業即此中身律儀,正語即此中語律儀,正命即此中命清淨。經說:此三總名戒蘊。問:離身、語業,無別正命,云何此中建立三種?答:以黑白二法相對建立故,謂:前七不善業道中,瞋、癡所起身業,名邪業,瞋、癡所起語業,名邪語;貪所起身語業,名邪命,邪活命故;遠離此三,名正業、正語、正命。有說:若為活命故,作戲樂事,……有說:若為活命故,作醫呪事,……有說:若由四種愛故,……有說:若由諂誑等五,起不善身、語業,名邪命;若由餘事,起不善身、語業,名邪業、邪語,……有說:遮罪身、語業,名邪命,性罪身、語業,名邪業、邪語,……有說:加行、後起不善身、語業,名邪命;根本業道不善身、語業,名邪業、邪語,遠離此三,名正命等。問:云何此蘊名曰尸羅?答:尸羅者,是清涼義,遠離破戒熱惱事故。復次、尸羅者,是習學義,於三學中此在初故,如說:持戒故無悔,乃至廣說。無學相續中,無漏身語業,名無學戒蘊。」「問:學及非學非無學,亦有律儀,何故此中唯說無學?答:依勝說故,謂:若法,若補特伽羅,俱無學勝,是故偏說。復次、若有律儀,非不律儀所損壞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無學身業,名身律儀;無學語業,名語律儀;無學身、語業,總名命清淨,即是正業、正語、正命。契經說戒,或名尸羅,或名為行,或名為足,或名為篋。」
- ^
《雜阿含經·六三六經》:「放捨錢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淨,習賢聖戒。守諸根門,護心正念,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而今於眼,起正律儀;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
《法蘊論》:「爾時世尊,告苾芻眾,若諸有情,汝言教信心聽受,能奉行者,汝當哀愍,方便勸勵,安立令住四證淨中,何等為四?謂: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聖所愛戒。」「云何聖所愛戒?謂:無漏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聖所愛戒。」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為聖所愛戒?答:是諸功德所依處故,謂:諸聖者愛樂功德故,愛此戒,如人愛寶,亦愛寶器,如是聖者愛樂清淨菩提分法功德寶故,亦愛如是所依戒器。復次、聖者憎惡諸破戒惡,戒能對治破戒惡故,聖者愛之。復次、聖者憎惡諸嶮惡趣,戒能超越嶮惡趣故,聖者愛之。復次、聖者憎惡生死流轉,戒能超越生死流轉故,聖者愛之。復次、聖者愛涅槃,戒能趣涅槃故聖者愛之,如契經說:『戒能展轉趣向涅槃,聖者愛樂。』」 -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語四善業道中,離虛誑語獨立學處,而非餘耶?答:……有作是說:虛誑語,性罪所攝,譏嫌最重,離間語等,雖性罪攝,譏嫌少輕,故不立為近事學處。……」
- ^ 《大毘婆沙論》:「三妙行者,謂: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云何身等妙行?如世尊說:『何者身妙行?謂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何者語妙行?謂: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何者意妙行?謂:無貪,無瞋,正見。』應知此中,世尊唯說根本業道所攝妙行,不說業道加行、後起所攝妙行。」「問:何故名妙行?妙行有何義?答:可欣讚,故名妙,遊履所依處,故名行。……復有說者:感樂受果,故名為妙,動轉捷利,故名為行。……復有說者:習近善人,能招善趣,故名妙行。……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妙行,謂:善思所思故,善說所說故,善作所作故。……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妙行,謂:善作義故,可欣讚故,決定能感可愛果故。……」
- ^ 《大毘婆沙論》:「此中三妙行,名略事廣,十善業道,名廣事略,故三妙行攝十善業道,非十善業道攝三妙行,說喻如前。不攝者何?謂:除業道所攝身、語、意妙行,所餘身、語、意妙行,此中何等身、語妙行非業道攝?謂:身、語業道加行、後起,及《施設論》所說諸業,并離遮罪所攝諸業;何等意妙行非業道攝?謂善思。」
- ^ 《大毘婆沙論》:「彼論(《施設論》)言,問:為身三妙行攝一切身妙行?為一切身妙行攝身三妙行耶?答:一切攝三,非三攝一切,不攝者何?謂:離前說以手杖等捶擊有情,及所應行諸不淨行;并飲酒等諸放逸業,而能安住正知、正念,受用食等;復能正避諸犯戒者,諸如是等所起身業,非三所攝。……」「問:何故於非梵行中,唯依離犯他妻建立學處,而不依離犯自妻耶?答:……有作是說:犯欲邪行,性罪所攝,世所譏嫌;餘非梵行,雖性罪攝,非世譏嫌,故此不制。……」「問:世尊何故於遮罪中,唯離飲酒立為學處?答:……復有說者:若不防護離飲酒戒,則總毀犯諸餘律儀,餘則不爾。……」
- ^ 《大毘婆沙論》:「今應顯示,十善業道,根本、加行、後起,三種差別,謂:離十不善業道根本,即十善業道根本;離不善業道加行、後起,即善業道加行、後起。此復云何?猶如勤策受具戒時,先整衣服,入受戒場,頂禮僧足,求親教師,受持衣鉢,往問遮處,來至眾中,重問遮難,白一羯磨,乃至第三羯磨未竟,是名善業道加行。若至第三羯磨究竟,爾時表業,及此剎那無表,是名善業道根本。從是以後,為說四依、四重等事,是名善業道後起。」「其餘貪欲、瞋恚、邪見,意三業道,起即根本,非有加行、後起差別。有說:亦有加行、後起,謂不善思。」
- ^ 《大毘婆沙論》:「云何律儀(sajvara)?謂:有七種,即離斷生命,乃至離穢雜語。」
-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唯依別解脫律儀,安立七眾差別,不依餘耶?答:以別解脫律儀,漸次而得,漸次安立故,謂:若能離四性罪、一遮罪,名鄔波索迦;若復能離四性罪、多遮罪,名室羅摩拏洛迦;若有能離一切性罪、一切遮罪,名苾芻。苾芻尼等(鄔波斯迦、室羅摩拏理迦、式叉摩那、苾芻尼),准此應知。」
-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業道?業道有何義?答:思名為業,思所遊履究竟而轉,名為業道。……問:何故不說思為業道?答:思即是業,思所行故,名為業道,當知業道,非即是思,是故不說。如王所行,說名王路,而王路非王;此亦如是,思所行故,說名業道,而業道非思;王座等喻,亦復如是。復有說者:若法與思,譬如三事和合而生,有作用轉,立為業道。……復有說者:若法與思,俱時而生,有作用轉,立為業道。……復有說者:若法與思,同在現在,與思為路,立為業道。……」
- ^
《大毘婆沙論》:「此中根本七善業道,若表及此剎那無表,各具七義:一、尸羅,二、妙行,三、律儀,四、別解脫,五、別解脫律儀,六、業,七、業道。從此已後,諸無表業,各唯有五義,謂:除別解脫及業道,已得究竟解脫諸惡非最初故,亦唯於思究竟時名業道故。」
「『若成就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譬喻者說:表、無表業,無實體性,所以者何?若表業是實,可得依之,令無表有,然表業無實,云何能發無表、令有?且表業尚無,無表云何有?而言有者,是對法諸師矯妄言耳。……為止如是譬喻者意,顯自所宗:表、無表業,皆是實有,故作斯論。……當知身表,是形非顯;語表是聲,亦非顯色;二種無表,法處色攝故,不可責以同青等。然諸色處總有四種:一、有色處唯顯可了、非形,二、有色處唯形可了、非顯;三、有色處顯形俱可了,四、有色處顯形俱不可了。顯可了、非形者,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形可了、非顯者,謂:身表色。顯形俱可了者,謂:所餘若顯若形俱可了色。顯形俱不可了者,謂:空界色。……表、無表,決定實有,然表、無表依身而起,有依一分,如彈指、舉足等,一分動轉,作善惡業;有依具分,如禮佛、逐怨等,舉身運動,作善惡業;此中隨所依身,極微數量表業亦爾;如表數量,無表亦爾。問:隨彼彼業,若有表,即有無表耶?若有無表,即有表耶?……評曰應作是說:除欲邪行,餘根本業道,無表定有,表則不定;若自作、即時究竟者,彼有表業;若遣他作,或究竟時、表已息者,則唯有無表;若欲邪行,表亦定有;加行位,決定有表,無表不定,如前說;後起位,定有無表,表則不定,若作則有,不作則無;當知此說散心所作,若隨支分,定散差別,有表、無表,如理應思。」 -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有三種意故思惡不善業,若作增長,感非愛異熟,謂:貪欲,瞋恚,邪見。』非貪欲等是實意業、勝義意業,謂意俱思;然契經中名意業者,謂是不善意業具故。」「問:造作、增長,有何差別?……復次、故思造業,具二種;非故思者,唯造作。復次、先思造業,具二種;率爾造者,唯造作。復次有加行業,具二種,無加行者,唯造作。……」
- ^ 《大智度論》卷13:「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
- ^ 《大智度論》卷13:「尸羅者,略說身口律儀,有八種:不惱害、不劫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及淨命,是名戒相。」「問曰:若八種律儀,及淨命,是名為戒;何以故,優婆塞,於口律儀中,無三律儀,及淨命?答曰:白衣居家,受世間樂,兼修福德,不能盡行戒法,是故佛令持五戒。」
- ^ 《大智度論》:「不飲酒者,酒有三種:一者、穀酒,二者、果酒,三者、藥草酒。……一切不應飲,是名不飲酒。……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儀;妄語不作,是口善律儀;名為優婆塞五戒律儀。」
- ^ 《大智度論》:「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不飲酒、不過中食,入不貪中;杖不加眾生等,入不瞋中;餘道隨義相從,戒名身業、口業,七善道所攝。……以是故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 ^ 《大智度論》:「十善業道為根本,餘者是不惱眾生遠因緣。……十善道為舊戒,餘律儀為客。復次、若佛出好世,則無此戒律;如釋迦文佛,雖在惡世,十二年中亦無此戒,以是故知是客。復次、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佛常有。復次、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 ^ 《大智度論》:「十善道,七事是戒,三為守護故,通名為尸羅波羅蜜。」
- ^ 《大智度論》:「問曰:後三業道非業,前七業道亦業,云何言十善業道?答曰:沒少從多故,通名業道。後三雖非業,能起業,又復為業故生,是故總名業道。」
- ^
《大毘婆沙論》:「十業道者,謂:身三業道,語四業道,意三業道。問:十善業道、十不善業道,豈不合說有二十耶?何故此中但說有十?答:不過十故,謂:惡行所依止處,發起十種不善業道,即依此處由遠離故,即能發起十善業道。……」
《集異門論》:「諸善男子,或善女人。……於微小罪,深見怖畏,於諸學處,能具受學。- 離害生命,棄諸刀杖,有慚有愧,具慈具悲,於諸有情,下至蟻卵,亦深憐愍,終不損害,畢竟遠離害生命法。
- 離不與取,能施樂施,若淨施物,知量而受,於諸所有,不生染著,攝受清淨無罪自體,畢竟遠離不與取法。
- 離非梵行,常修梵行、遠行、妙行,其心清潔,遠離生臭婬欲穢法,畢竟遠離非梵行法。
- 離虛誑語,常樂實語、諦語、信語、可承受語、世無諍語,畢竟遠離虛誑語法。
- 離離間語,不破壞他,不聞彼語,為破壞故,向此而說;不聞此語,為破壞故,向彼而說。常樂和合已破壞者,諸和好者,讚令堅固。常樂宣說和合他語、不破壞語,畢竟遠離離間語法。
- 離麁惡語,所發語言,不麁不礦,亦不苦楚,令他嫌恨,亦令多人不愛、不樂、不欣、不喜,障礙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麁惡語,皆能斷滅。所發語言,和軟順耳,悅意可樂,圓滿清美,明顯易了,令他樂聞,無依無盡,令多有情,可愛、可樂、可欣、可喜,能令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美妙語,常樂發起,畢竟遠離麁惡語法。
- 離雜穢語,凡所發言,應時應處,稱法稱義,有實有真,能寂能靜,有次序,有所為,應理合儀,無雜無穢,能引義利,畢竟遠離雜穢語法。」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有人不殺生,離殺生,捨刀杖,慚愧,悲念一切眾生。」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於此有一類之捨殺生、離殺生、捨刀、捨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而住於憐愍一切生類。」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殺生,棄捨刀杖,慚愧慈悲哀愍一切眾生,是名不殺生。」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不偷盜,遠離偷盜,與者取,不與不取,淨心不貪。」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捨不與取,離不與取,或在村里,或在森林凡他人之財物,其不與者不盜取。」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竊盜,不盜他物,是名不盜竊。」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邪婬,若父母護,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強干起於邪婬。」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對愛欲捨邪行、遠離愛欲之邪行,凡母所護,父所護,(父母所護,)兄弟所護,姊妹所護,親族所護,及有夫之女人,有杖罰所護之女人,乃至飾有華鬘瓔珞之女人,不與如是之女人交媾者也。」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邪婬,他所護女終不婬犯,是名不邪婬。」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妄語,審諦實說。」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於此有一類捨妄語成為離妄語者,或至集會處,或至眾會,或至親族間,或至公會間,或至王族間,被提出作證人,被問:『友!當語如汝之所知。』彼不知而言:『我不知。』知而言:『我知。』不見而言:『我不見。』見而言:『我見。』如是或為自己、或為他人、或為少許之利得,不因此故意說妄語者也。」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妄語,不知言不知,知言知,不見言不見,見言見。不為己身,不為他人,不為財物,而作妄語,是名不妄語。」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遠離兩舌,不傳此向彼,傳彼向此,共相破壞,離者令和,和者隨喜。」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有捨兩舌成為離兩舌者:由此處聞不於彼處語,而不離間此等;或由彼處聞不於語此,而無離間彼等。如是,或為諸離間之和解者,或為諸和合之促進者也。以和合為好,以和合為樂,以和合為喜,而為和合語者也。」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兩舌,在此聞不至彼說,不欲壞此。在彼聞不至此說,不欲壞彼。若破壞者,欲令和合。已和合者,欲令增歡喜,共相娛樂,是名不兩舌。」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所說。」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捨粗惡語,遠離粗惡語。柔和順耳、樂於入心,優雅為眾人所欲、眾人所好,語如是之語者也。」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惡口離麁獷言,語言柔軟眾人愛喜,是名不惡口。」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壞語,諦說、時說、實說、義說、法說、見說。」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捨綺語,遠離綺語。為應時語者、實語者、義利語者、法語者、律語者也。以守口知宜時、場所、限度。有理由,有辨別,俱義利之語者也。」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應時語,真實語,有義語,調伏語,寂靜語,順時善語,是名不綺語。」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貪欲,不於他財、他眾具作己有想,而生貪著。」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於此有一類不貪欲者,對他人之財物資具無有貪欲:『嗚呼!實無貪欲他人之財物為己有。』」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貪,不悕望他村邑財物令是我有,是名無貪。」
- ^
《雜阿含·一〇三九經》:「離於瞋恚,不作是念:『撾打縛殺,為作眾難。』」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又有無瞋害心者,無害思惟:『願此等之有情為無怨者、無恚者、無擾亂者、幸福者,自當守護之。』」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十善業道品》:「若人離瞋恚,心不欲令此眾生傷害繫閉受種種苦,是名無瞋。」
-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云何邪見?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乃至廣說。云何正見?謂: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乃至廣說。』問:施與、愛樂、祠祀,有何差別?有作是說,無有差別,施與愛樂祠祀,三聲同顯一義,無差別故。……復有說者,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此名施與,此名愛樂,此名祠祀,三名別故。有說此三義,亦差別。外論者言: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無愛樂者,謂無施別婆羅門福;無祠祀者,謂無施眾婆羅門福。……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等福;無愛樂者,謂無施婆羅門福;無祠祀者,謂無祠天福。內論者言:無施與者,謂無過去福;無愛樂者,謂無未來福;無祠祀者,謂無現在福。復次、無施與者,謂無身業福;無愛樂者,謂無語業福;無祠祀者,謂無意業福。……」
《瑜伽師地論》:「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者,謂:由三種意樂,非撥施故,一、財物意樂,二、清淨意樂,三、祀天意樂,供養火天,名為祠祀。」 - ^ 《大毘婆沙論》:「彼等起云何?尊者世友說曰:有諸外道,現見世間有殺生長壽,離殺短壽,有盜豐財,離盜乏財,有慳而富,樂施而貧,有損惱他無病安樂,有不惱他而多疾苦,見如是等相違事已,便作是念:無施與,無愛樂,乃至無妙行惡行果,若有者,則應殺生一切短壽,乃至不惱他者無病安樂,現見相違,故知決定無施與,乃至廣說。……」
- ^ 《大毘婆沙論》:「問:他世是不現見,說無可爾,此世現見,何故言無?答:……復有說者:彼諸外道,但謗因果,不謗法體,無此世者,謂:無此世為他世因,或無此世為他世果;無他世者,謂:無他世為此世因,或無他世為此世果。無化生有情者,有諸外道作如是說:諸有情生,皆因現在精血等事,無有無緣忽然生者,譬如芽生,必因種子水土時節,無有無緣而得生者,故定無有化生有情,此或撥無感化生業,或復撥無所感化生。或有說者:化生有情,所謂中有,無此世他世者,謗無生有,無化生有情者,謗無中有。……」
- ^ 《大毘婆沙論》:「問:世間父母皆所現見,彼以何故謗言無耶?答:……有說:彼諸外道,謗無父母感子之業,不謗其體,彼作是論:父母自以愛染心故,不為子故,然以精血和合緣故,彼類自生,非謂父母有感子業,如因濕葉糞土等故,有諸蟲生,非濕葉等有感蟲業,此亦如是,故彼外道有如是頌:『男女染心合,女值時無病,我從此自有,彼於我何為。』或有說者:彼諸外道,謗父母義,不謗其體,如因濕葉糞等生蟲,葉等於蟲非父非母,如是因彼不淨而生,彼復何緣獨於生者,有重恩德名父母耶?是故彼類說無父母。」
- ^ 《大毘婆沙論》:「彼等起云何?尊者世友說曰:有諸外道,見阿羅漢有老病死,及受諸苦,同餘有情,便說世間無阿羅漢,即是謗無阿羅漢法;又聞涅槃諸根永滅,便作是念:彼應是苦;復聞涅槃諸行寂滅,便作是念:彼應是無;又見聖者形貌飲食,同餘有情,便謂:彼無一切聖道。……」
- ^
《雜阿含經·七八四經》:「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雜阿含經·一〇三九經》:「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有說報,有福,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中部·薩羅村婆羅門經》:「又有正見者,持不顛倒之見:『有布施〔之功德〕,有犧牲〔之功德〕,有供養〔之功德〕,有諸善行、惡行之異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諸化生有情;於世間有沙門、婆羅門之正行、正道者。彼等於此世、他世自知、自證而教化。』」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云何邪見?若人邪見,言無施,無祠祀,無善惡業報,無此世他世,無父母,無天,無化生眾生,無沙門婆羅門,是名邪見。……若人正見,信有施,有祠祀,乃至世有沙門婆羅門,正見正趣,有證。知今世後世者,是名正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爾時實力子,便往詣彼六師之所,白晡刺拏迦攝波曰:何者是仁所宗法理?於諸弟子以何教授?勤修梵行當獲何果?彼師告曰:太子!我之所宗,作如是見作如是說:『無施,無受,亦無祠祀。無善惡行,無業因緣,無異熟果。無今世,無後世。無父,無母,亦無化生有情。於此世間,無阿羅漢,正趣正行此世他世,於現法中,得自覺悟,正證圓滿,皆悉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事皆無。於此有命,名之為生,此身謝已,五大分離,更無生理,名之為死。地歸於地,水歸於水,火歸於火,風歸於風,諸根歸空。四人輿至焚燒之處,以火燒訖,但有殘骨,更無所知,愚智同此。與者名施,取者名受,諸說有者,皆是虛妄。』」
《大毘婆沙論》:「云何邪見?答:若不安立,則五見皆名邪見,謂:若不安立薩迦耶等,五見名及行相差別,即彼五見,皆名邪見,皆於所緣邪推度故;若安立,即唯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等見,名邪見,謂:若安立薩迦耶等,五見名及行相差別,則唯作無行相轉者,獨名邪見,邪中極故。」
《大智度論》:「雖六十二種皆是邪見,無作最重。所以者何?無作言:不應作功德、求涅槃;若言天作,若言世界始來,雖是邪見,而不遮作福德。」 - ^
《法句經》:「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大毘婆沙論》:「前行是意業,如有頌曰:『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淨言作,苦樂如影隨。』」 - ^
《雜阿含經·七八七經》:「何等為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謂:正見人,若身業隨所見,若口業、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悉皆隨順;得可愛、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以見正故,謂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雜阿含經·七八八經》:「何等為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謂:若正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為,悉皆隨順,彼一切,得可愛、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善見,謂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乃至正定。」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諸正見者,如其所見,起身、語業,思求願行,皆是彼類;如是一切,能招可愛、可樂、可欣、可喜、隨所欲如意果,所以者何?由此正見,是賢善見故。』」「如契經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復得正業;由正業故,復得正命;由正命故,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 - ^ 《大毘婆沙論》:「有善根非妙行,謂:正見所不攝無癡善根,由此唯有善根相,無妙行相故。有妙行亦善根,謂:無貪、無瞋、正見,由此具有二種相故。」
- ^ 《雜阿含經·三四四經》:「云何善法如實知?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實知。云何善根如實知?謂:三善根,無貪,無恚,無癡,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實知。」
- ^
《雜阿含經·一〇四九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殺生有三種,謂:從貪生故,從恚生故,從癡生;乃至邪見亦三種,從貪生,從恚生,從癡生。離殺生亦有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乃至離邪見亦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
《大毘婆沙論》:「契經及《施設論》皆作是說:斷生命,乃至邪見,皆有三種,一、從貪生,二、從瞋生,三、從癡生。」 - ^
《大毘婆沙論》:「三善根者,謂:無貪、無瞋、無癡善根。
- 云何無貪善根?謂:心所法,與心相應,是貪對治,是名無貪善根性。
- 云何無瞋善根?謂:心所法,與心相應,是瞋對治,是名無瞋善根性。
- 云何無癡善根?謂:心所法,與心相應,是癡對治,是名無癡善根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善根?善根有何義?答:能生善義,是善根義,能養善義,能增善義,能長善義,能益善義,能持善義,能令善法廣流布義,是善根義。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善法因義,是善根義,善法種義,等起善義,能為轉因、引諸善義,為隨轉因、生諸善義,攝益一切諸善法義,是善根義。大德說曰:依止此物,遍能生長一切善法,能為轉因,為隨轉因,攝益諸善,故名善根。」
《俱舍論》:「如是諸法,唯遍善心:……二根者,謂:無貪、無瞋。無癡善根,慧為性故,前已說在大地法中,不重說為大善地法。」 - ^ 《集異門論》:「云何布施攝事?答:此中布施者,謂:諸施主,布施沙門、及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花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布施。……」
- ^ 《集異門論》:「云何愛語攝事?答:此中愛語者,謂:可喜語,可味語,舒顏平視語,遠離顰蹙語,含笑前行語,先言慶慰語,可愛語,善來語,謂作是言:『善來具壽!汝於世事,可忍、可度,安樂住不?汝於飲食、衣服、 臥具,及餘資緣,勿有乏少。』諸如是等,種種安慰,問訊語言,名善來語,此及前說,總名愛語。……」
- ^ 《集異門論》:「云何利行攝事?答:此中利行者,謂: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難,困苦無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語業,方便供侍,方便救濟,是名利行。……」
- ^ 《集異門論》:「云何同事攝事?答:此中同事者,謂:於斷生命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斷生命;若於不與取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不與取;若於欲邪行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邪行;若於虛誑語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虛誑語;若於飲諸酒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飲諸酒,諸如是等,說名同事。……」
- ^ 《中阿含經·手長者經》:「爾時,手長者,與五百大長者俱,往詣佛所。……世尊告曰:手長者!汝今有此極大眾,長者!汝以何法攝此大眾?彼時,手長者白曰:世尊!謂:有四事攝,如世尊說:『一者、惠施,二者、愛言,三者、以利,四者、等利。』世尊!我以此攝於大眾。……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手長者!汝能以如法攝於大眾,……手長者!若過去有沙門、梵志,……若有未來沙門、梵志,……若有現在沙門、梵志,以如法攝大眾者,彼一切,即此四事攝,於中或有餘。……於是手長者,佛為說法,……還歸其家。到外門已,……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昇堂敷床,結跏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 ^
《中阿含經·善生經》:「居士子!善親,當知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二者、愍念,當知是善親;三者、求利,當知是善親;四者、饒益,當知是善親。
- 居士子!因四事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為彼捨己,二者、為彼捨財,三者、為彼捨妻子,四者、所說堪忍。……
- 居士子!因四事故,愍念,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教妙法,二者、制惡法,三者、面前稱說,四者、却怨家。……
- 居士子!因四事故,求利,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密事發露,二者、密不覆藏,三者、得利為喜,四者、不得利不憂。……
- 居士子!因四事故,饒益,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便給與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常以愍念。……
居士子!有四攝事,云何為四?一者、惠施,二者、愛言,三者、行利,四者、等利。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惠施及愛言,常為他行利,眾生等同利,名稱普遠至。此則攝持世,猶如御車人,若無攝持者,母不因其子,得供養恭敬,父因子亦然,若有此法攝,故得大福祐。……』」
《長阿含經·善生經》:「世尊說已,重說偈曰:『父母為東方,師長名南方,妻婦為西方,親族為北方,僮僕為下方,沙門為上方,諸有長者子,禮敬於諸方,敬順不失時,死皆得生天。惠施及輭言,利人多所益,同利等彼己,所有與人共,此四多負荷,任重如車輪。世間無此四,則無有孝養,此法在世間,智者所撰擇,行則獲大果,名稱遠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