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福德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座部佛教

国家和地区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功德梵语puṇya巴利语puñña老挝语ບຸນ转写:bun;藏语བསོད་ནམས 威利转写bsod nams泰语บุญ罗马化:bun),也称功德利益梵语anuśaṃsa)、福德梵语guṇa);佛教术语,最早来自印度诸宗教共有观念英语Punya (Hinduism)。指福报与德行,一般指善业的回报,现在或未来世在世俗法上的利益与回报,譬如布施钱财、利乐众生,或者造桥铺路,或者为人义诊,这都是世间福德;有今生财宝丰饶者,皆由宿世修诸布施等福德故[1]。也指出世间法趋向涅槃道所积累的福德,如无上正等觉佛陀号称“福慧双足尊”,即福德和智慧皆已达到圆满。

由于佛法精髓,在于菩提心,因此禅宗认为:功德在于“修行的所成”,明心见性,才有功德;福德只是善业善报,并非完全等同于功德。即是说,功德和福德不是断然分别的,通常所说的两者是相同的含义,而偏重于世间福报者,多说福德,偏重于出世间福报者,则言功德。相传梁武帝曾对达摩祖师自夸,武帝说他一心护持佛法,建寺、抄经、度僧、造像甚多,达摩祖师则认为并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但武帝不能理解。[2][3][4]

简介

[编辑]

佛教中的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五种均为福德所含摄,只有般若波罗蜜属“慧”,“慧”犹如眼“福德”就像脚,缺一不可,故曰:“六度为盲,般若为导”。对修行人而言福德有多种;如一般的布施财物的福德,有接引眷属进入正法道场所得的福德,道场中随喜赞叹的福德,过去世与善知识结缘的福德,以及自己在正法中获得启示的福德,心性调柔所修的福德等等。

又譬如求生极乐世界者,当修三种福业,以累积福德: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依,一皈依佛,不堕地狱;二皈依法,不随恶鬼;三皈依僧,不堕畜生、具足众多戒律、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深相信因缘果报、读诵大乘经文、劝进行者。[5]

行者于利益众生中而得福德,既得福德果报“衣服、饮食、世间乐具”等,又以之利益众生作后世利益。末后成佛,得福德果报,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光明、无量清净,梵音柔和,无碍解脱等诸佛法,度无量阿僧祇众生。涅槃后,碎身舍利,与人供养,久后皆令得道[6]。故言:福德是菩萨摩诃萨根本,能满所愿,一切圣人所赞叹。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一切种智、自在无碍,皆从福德中生。[6]

相关概念

[编辑]
  • 三学:三无漏学,简称为戒、定、慧。
  • 波罗蜜:菩萨修习诸波罗蜜达到圆满时,就能证悟等正觉,成为一切知佛陀。
  • 功德 (道教),道教中的功德概念,主要指世间善。
  • 做功德,从功德的概念延伸而来,在民间主要偏重为亡人积累功德,即冥福,并祈求亡者消除罪业,转世为天神或人等善道。
  • 布施,佛经布施三义有智慧的法布施 (法施)、救济的资生施 (财布施),及布施他人无畏心的无畏施。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瑜伽师地论
  2. ^ 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
  3. ^ 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
  4. ^ 《碧岩录》
  5.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6. ^ 6.0 6.1 《大智度论》释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