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重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王喆
王世雄
王喆
王重阳画像
允卿
知明
德威
重阳子
出生(1113-01-11)1113年1月11日(政和二年腊月廿二)
陝西路京兆府咸阳縣(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大魏村
逝世1170年1月22日(1170歲—01—22)(57歲)(大定十年正月初四)
南京路開封府旅邸
居住地陕西鄠县盩厔
種族汉族
宗派全真教
呼號王害疯
頭銜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世祖御封)
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元武宗御封)
徒弟與學生北七真
傳人馬丹陽
著作《重陽全真集》
《重陽教化集》
《分梨十化集》
王重陽與北七真

王重陽(1113年1月11日—1170年1月22日),原名中孚,字允卿,本金朝諸生,後為武官,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一名,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綽號王害疯京兆咸阳大魏村(今屬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道教全真派創始人,被尊为全真五祖之一,七個主要門人稱七真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有關於王重陽的描述,作者將他描寫成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而且智慧超群。

生平

[编辑]

王重陽,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1113年1月11日)出生於陝西咸陽大魏村,出身門閥。1125年北宋,其後關中地區由傀儡政權劉齊管轄,王重陽想應試,進入咸陽府府學,成為諸生,後中甲科,一甲第一名,狀元[來源請求]。1137年金廢齊,不承認劉齊政權,廢棄系列敕封。1138年金舉行武舉,王重陽前往應試,中甲科,一甲第一名,武舉狀元[來源請求],遂改名世雄,字德威。歷史上王重陽連中兩朝文武雙狀元,雖互不承認對方政權及文武舉,然亦屬王重陽創立全真道之文化根基,畢竟儒經通俗、道經晦澀,若無足夠中華文化根基,難以通透;還為後世金庸書中王重陽,中神通,華山論劍,獨敗天下無敵手之歷史原型。

入道

[编辑]

1159年6月,王重陽46歲,任甘河鎮酒監(徵收酒稅的小吏)時,時局動亂,頗不得意,難以挽天下於狂瀾,身心俱疲,遂自稱「王害風」。因傾心道教,遂生隱遁之心。一日醉遇二道者,或說是正陽真人鍾離權、純陽真人呂洞賓。他於是改名,一名,字知明,道号重阳子

1160年中秋醴泉,自稱再遇道者「二人」,給他真言五篇。「二人」其實不是指兩個人,而是暗指「兩口」人,即「」。從此王重陽自稱其師呂洞賓。遇仙後,王重陽出家修道,拋妻棄子,隱居於終南山地區,隱居時又數次遇仙。

1161年在終南山南時村自鑿一穴,廣深丈餘,號活死人墓,獨居其內,還在內中焚香供奉自己的靈位,上寫「王害風之靈位」。後王重陽開始傳教,收納史處厚嚴處常趙抱淵等三數弟子。1163年,王重陽結束在活死人墓獨居,到終南山的劉蔣村道友和玉蟾李靈陽二人,結茅同處。

1164年又遇劉海蟾,得授「仙酌」,因此尊劉海蟾為師叔。

成道宮活死人墓

傳教

[编辑]

1167年,王重陽開始雲遊,意欲東遊海岸,與道友共赴蓬萊,並東遊傳教,但門人、道友無一願意隨他遠遊。他自焚茅庵,沿途乞化,經潼關華山洛邑汴州登州,到寧海牟平縣,遇巨富馬丹陽及其妻孫不二。王重陽在馬氏南園建庵,題庵名「全真」。「全真」教名源於此。

王重陽成功吸收幾個虔誠的弟子,先後納丘處機譚處端馬丹陽王處一郝大通五人為徒。丘、譚二人聽聞王重陽寓居馬宅,請為弟子,求教皈依馬丹陽在王重陽多方勸喻下,同意出家。王處一來遊適遇王重陽,亦願從待。

1168年初,王重陽帶領馬、譚、王、丘四人離開牟平縣城,到偏遠的文登縣昆嵛山煙霞洞隱居修煉。郝大通亦入山求為弟子,師徒六人建庵而居。

王重陽「誘化」幾個弟子後,開始教化一般信眾。隱居昆嵛山時,信徒日益增多,不斷前往向他問道,亦有信士送其子上山入道。為使更多人有機會聞道,師徒六人在昆嵛山居住六個月後,返回文登縣城,傳教重心轉變為「普化」大眾。

1168年8月至1169年10月,王重陽在宁海州登州萊州先後成立五個群眾傳教組織,以「會」為名,全真教稱「三州五會」,即寧海州文登縣「三教七寶會」、牟平縣「三教金蓮會」、登州福山縣「三教三光會」、蓬萊縣「三教玉華會」及萊州掖縣「三教平等會」。「會」有門堂、廊舍、水井,如同道庵,道友可在此論道修行。自此遠近風動,與會日千餘人。

1169年,王重陽收納孫不二劉處玄為弟子,與馬丹陽等五人全真教合稱「七真」。是年,王處一郝大通先後辭師隱居查山;孫不二到牟平縣三教金蓮會出家,王重陽到萊州時,劉處玄前往迎拜。自此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四人一直追隨王重陽,是最親近的嫡系門人。

立嗣

[编辑]

1169年10月,王重陽帶馬丹陽等四門人西返關中,行到汴州開封府王氏旅邸,王體力不支,無法繼續西行,1170年正月初四,王重陽无疾而逝(羽化),享年五十八。臨終前指定「已得道」的馬丹陽為繼承人,管領其他弟子,發展其教。馬丹陽暫時將王葬於開封當地信徒的花圃,兩年後,遷葬回關中終南山劉蔣村故庵之侧。

思想

[编辑]

王重陽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勸人讀佛門的《般若心經》、儒教的《孝經》,道家的《道德經》和《清静經》。人人可以求仙學道,七十歲學道也不遲,修道者的真師是自己的心神,類似禪宗人人本有佛性之說,如果慈悲清淨,就可立刻頓悟。他吸收佛教禪宗,以打坐為修行方法,視酒色財氣為修道的大敵,主張不立文字,最好不由書面上的字義解釋道教玄理,以免受文字束縛。

重陽不重視過去道教的符籙咒語金丹。修道宗旨,應是清淨(無為)、真功真行。「真功」就是存神固氣,保持清淨不動心,使身心安定。「真行」就是善行助人,積德,拯難貧苦有難,導人行善。他勸人修道,認為人生易逝,舊業難消,輪迴難避,不修道則下地獄,萬劫不復,出家修道則可脫離欲海,消盡業障,超脫輪迴,成仙升天。

教學上,重陽對弟子十分嚴厲,往往以誚罵捶楚的方式磨練,方法更甚佛教禪宗的「棒喝」,超出常人的理解,有信徒因難以忍受而散去。劉處玄即一度不堪其苦而逃遁,重陽羽化時未能立在床邊。

影響

[编辑]
重陽宮王重陽墓
王重陽靈位

王重陽成立「三州五會」,信徒雲集,全真教開始風行山東半島,形成基層群眾組織。五會有一致的約束規矩,全真教興盛後,仍以五會為榜樣,在各地建會,向大眾傳佈全真教旨。

王重陽去世後,七真繼續傳教,四處活動,將全真教傳播到更多地區,僅僅十幾年,信徒和教團遍佈北方,在中國北方宗教中佔統治地位。經過王重陽和七真兩代大師的努力,全真教從無到有,從微小的民間修道會,發展成北方最大宗教組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創造中國宗教史上一大奇跡。

全真教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全真五祖」。王重陽在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著作

[编辑]

王重陽詩詞文章輯為《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均收入正統道藏)。

王重陽寓居馬丹陽宅時,以詩詞勸喻馬丹陽入道,馬丹陽亦作詩酬和,二人詩詞多達三百多首,多收入《分梨十化集》。

參考文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