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龍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梅縣圍龍屋的一角
客家民居營造技藝
(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龍南縣
分類傳統技藝
序號378
編號項目Ⅷ—28
登錄2014年

圍龍屋是一種客家人獨有的圍樓形態建築,其分佈範圍非常廣泛,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夠見到圍龍屋的蹤跡,包括在中國大陸南方的廣東省福建省江西省南部臺灣南部屏東雲林臺中市東勢,以至馬來西亞新加坡都有蹤影[1]

客家人爲了適應當地環境和氣候、滿足其生活需要,形成了集合了臥房、大院、廚房、練功房、武器庫、庭院、牌位室、神龕等多種功能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中的特色建築,也是福建圍樓這一建築概念中數量最多的樣式[2][3]:15。圍龍屋始見於、成熟於明末清朝、鼎盛於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狹義的圍龍屋特指的是圍龍式的圍屋,而廣義的圍龍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圍樓或圍屋。廣義上的圍龍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圓形、半圓形和方形三種,此外也有橢圓形狀的。圍龍屋在中國大陸被稱作「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

名稱[編輯]

作為傳統客家民居,在不同地區又有不同的俗稱,例如:在江西稱其為「土圍子」,在福建稱其為「土樓」,在北稱其「四角樓」、「角樓」或「圍」,在粵東稱其為「圍龍屋」、「四角樓」,在深圳香港一帶稱其為「圍」或「世居」,在台灣稱其為「夥房」、「圍屋」、「轉龍屋」、或「客家圍屋」等等,因為別稱實在太多,而全華人世界也只有中國大陸的對此建築規定過官方上的名稱,因此本條目採取「圍龍屋」作為正式標題。

綜述[編輯]

客家圍屋是一種極具嶺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4][2][5]

香港客家圍屋-曾大屋

客家民居中較早建造的多為「圍樓」和「圍龍屋」,隨後出現「走馬樓」、「五鳳樓」、「四角樓」、「穿堂屋」、「鎖頭屋」、「下山虎」、「多槓樓」、「殿堂式」和「中西混合式」等建造樣式。其中圓樓、方樓、走馬樓、半圓樓和圍龍屋屬於豪宅戶型,常爲商人巨賈所建;而普通的小戶人家則以簡樸實用為主,如「三堂屋」、「下山虎」和「鎖頭屋」等戶型。這些建築造型,充分反映了客家人的歷史發展及傳統民族文化之內涵,是中原宮殿式、府第式、四合院等民居建築形式的演變和發展。[6]

客家人建造圍屋,首先考慮將風水格局納入圍屋的整體形體輪廓當中,其中最常見的是「太師椅」形。根據椅形來劃分屋子的各部分:前面的水塘如椅的腳墊,後邊的圍龍如同椅的靠背,屋宇兩邊如椅的扶手。可以發現,半圓形圍屋的俯視圖輪廓都是「太師椅」形。寓意家族人的生活如同人坐在太師椅上一樣「四平八穩」,家族的社會地位「高高在上」。[7]

圍屋每層的房間結構及面積大致相同, 通常朝天井設一門一窗, 並利用樓內天井採光通風和調節四季陰陽。樓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樓梯通向各層, 每層樓都設有門廳一間, 二層以上設「走馬廊」聯繫各個房間。圍屋底層一般作廚房、膳廳、會客室及放置農具的雜間; 二層作糧倉; 三層以上通風採光良好故多用作臥室; 樓下的大廳是全樓的中心, 為宗族議事、喜慶、宴請賓客、接待親朋或舉辦其他大型活動的公共場所。有些大型土樓還在樓內修建學堂,以滿足土樓里生活的孩子從小接受教育的需求。[8]

圍龍屋有大有小,因而其「圍龍」也有多有少。小圍龍屋有二堂二橫一圍龍的,較罕見。大多是三堂二橫以上,如三堂四橫、三堂兩橫、兩堂兩橫,部分多至六橫和八橫的,橫是隨家族發展可要不斷添加的,正屋也有多種結構,如「上三下三」、「上五下五」和「上七下七」等。[註 1]。隨著橫的增加,圍龍也不斷增加。可以二橫一圍龍,四橫二圍龍,六橫三圍龍等,其規律是豎橫以偶數增長,圍龍以奇數增加。梅州興寧有一座圍龍屋,多達十橫五圍,十分壯觀。堂也有多至至四堂和五堂的,但圍龍的多少與堂的多少無關,只與橫的多少有關。[8]

客家民居都表現出對外封閉、對內開放的特性,因此客家人在建造圍屋時就將日常所需充分考慮進去:把水井、曬穀場、菜地和牲畜房、果樹和魚塘等等統統納入圍屋建造範圍,從而做到足不出戶即可自給自足。 這使得一座圍龍屋足以集中居住十幾戶、幾十戶甚至上百戶人家。[9]

梅州地區各縣有各具地方傳統特色的「二字屋」、「棋盤屋」和「合掌樓」等客家古民居。[3]:15-16,還有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花萼樓」 「泰安樓」 ,[10]這些都是客家圍屋的典型代表。[11]

圍龍屋的築法與特性[編輯]

圍龍屋的土牆表面
圍屋土牆的表面

客家人為抵禦外患,聚族而居,這種體型巨大的群體住宅便應運而生。客家人從實用觀念和家庭倫理觀念出發,採取外封閉、內敞開、對稱發展、橫向排列和前後組合成體的設計,使圍龍屋具有較強的防禦性和實用性。[9]圍龍屋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史。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建築風格處處展示了客家民風民俗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12]

築法[編輯]

客家傳統圍屋皆用版築法建造。建築者先挖牆溝,夯實,埋入大石為基,再用石塊、灰漿砌築牆基。其後,在牆基上用牆篩板相夾作模具,填入搗碎、篩淨的紅土和石子、石灰,舉(牆錘)打實為牆,接著在牆面砌以泥磚,然後架上桁條並釘上角子、蓋,最後在內外牆用硬質實木製作的揚蹄抹上石灰,使其可抗風雨剝蝕,又潔白美觀。建築材料以粘土為主,輔以石灰砂漿、批擋以及其他結構用的木桁條、木閣板、瓦屋面和木門窗等,這些建築物料都是當地人就地取材。[3]:19

特性[編輯]

與中國古代建築相比,圍龍屋的外形非常獨特,小型的圍龍屋像圓形,而規模比較大的圍龍屋像橢圓形。圍龍屋一般建在依山傍水的山坡或山丘下,之間相距數百或數十米,有的則坐落於山丘與耕地交接的坡地上,背山面,前低後高,有利於排水、通風和透光。普通的圍龍屋占地8-10,大圍龍屋的面積達30畝以上,建成一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長時間。[5]

它有著奇特結構和布局,蘊含著古代宮廷的神韻。客家圍龍屋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和中國的其他民居建築一樣,坐北朝南,這是為了抵禦冬天從北方吹來的寒風,迎夏天吹來的涼爽的南風。樓頂採用陡峭的「人」字形結構,不僅外觀美麗,更重要的是由於南方降雨較多,這種結構有利於迅速排水。圍龍屋常建有比牆面突出1到2米的屋檐,避免排下的水沿牆面流下而破壞土牆的物理結構。圍龍屋的牆壁設計呈三角形結構,下厚上薄,故異常堅固。與現代的樓房相比,圍龍屋的外牆很厚,外層的圍龍其牆體厚度甚至達1.5米。客家人就地取材,用粘質紅土配以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少量的糯米飯和紅糖混合成具有強粘滯性的「熟土」,築城土牆並在其中埋入杉木枝條或片作為「牆骨」,以之築起外牆,這使得牆體不僅具有鋼筋混凝土的強度,還具有鋼筋混凝土所沒有的韌性,使得房屋擁有良好的防風與抗能力。另外,這種厚厚的土牆還有調節室內濕度的作用,當室內過於潮濕時,土牆會吸收水分從而降低室內空氣的濕度;當室內過於乾燥時,土牆則會釋放其吸收的水分來增加濕度。[5][3]:20-21

圍龍屋的建築布局[編輯]

整體布局[編輯]

大部分圍龍屋的前半部分是半月形的池塘,後半部分是殘月形的圍屋,池塘和房屋之間是禾坪(曬穀場)。最基本的圍龍屋的結構是「兩堂兩橫一圍龍」,而大規模的圍龍屋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增加的。從一個屋的規模也可看出某家族的人丁興衰。儘管規模不盡相同,但圍龍屋的基本設施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主要包括:風水塘、禾坪、大門、斗門、伸手、正堂、花胎、龍廳、排水溝、走廊、天井、巷道、正屋、花廳、花階、圍屋、雜屋、廁所和畜棚等。

建築結構前低後高,錯落有致,主次分明,有利於採光、通風、排水及排污。關閉了通向外界的大門,這裡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會,規模較大的圍屋可供百多戶人家同住。

堂屋、橫屋和圍[編輯]

圍龍屋的主要部分是府第式的堂橫屋(即「堂屋」和「橫屋」)。所謂堂屋,就是位於建築中軸上的方形廳堂,一般都在三堂兩橫以上。三堂為上堂、中堂、下堂,又叫三進或三串。

上堂,俗謂「祖公廳」,即宗祠,用以設祖宗牌位祭祀香案,自上堂前面逐級降低,顯祖宗之尊貴。

中堂供族人聚集慶典之用,是宗族舉辦各種禮儀活動的場所;在封建社會沒有公辦學校,中堂亦作為宗族書室,即書房,請私塾先生負責教育後代,大型的書室稱「書院」。

下堂進深小,呈長方形,為門廳,婚喪禮儀時作神壇和轎夫席位。廳與廳之間有屏風相隔,屏風分一個正門和兩邊側門成品字形,正門用柱礎撐起雕刻的石柱或木柱,正門上方的橫匾刻有堂號或家風,以勉勵後人。上廳在和廳口裝有木雕的檐屏。富裕人家往往會花大筆資金,精心設計屏風圖案,廳中安裝豪華的罩燈宮燈,屏風與牆之間安置雕花的木屏和雕刻的龍(雕刻有圖騰石柱),顯得金碧輝煌。

所謂兩橫,是指三堂兩側上下連排的房門對著堂屋的橫屋,堂橫屋間以天井相隔,又以走廊相連。橫屋一般與堂屋成對稱結構,或依建築規模分橫、四橫、六橫或八橫不等。橫屋視其長短需要設有廳,俗謂「花廳」,是公共會客廳。

所謂「圍屋」是指堂橫屋後面半月形的圍屋,一般作廚房、倉庫、廁所、豬圈和雞窩之用,而中間那間則是龍廳,它正對「祖公廳」(上堂),較兩邊的房間略大,作祭拜神明之用。

花胎[編輯]

圍屋與堂橫間的半月形斜拱地面稱「化胎」(俗稱花胎、花頭),一般鑲有鵝卵石,此處可作晾曬東西的活動空間。這種半圓形龜背造型有利於排水和灌溉。化胎是圍龍屋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其功能俗謂主管「」,寓意為祈禱宗族人丁興旺,有化育萬物的之意,是全屋的風水寶地。故化胎的坡面斜度、形狀和朝向也要由風水師依據建屋者的生辰八字決定。較為講究的花階把兩角做成三級台階,根據客家人的風水觀,花階的尺寸即使是少了或者多了一厘米也會影響到子孫後代的運氣和屋主的財運。[13]

在正屋與化胎之間,開一深溝,作為圍屋與正屋的分界,其主要作用在於排水,以免正屋潮濕。靠化胎部分築有護牆,在護牆與圍屋中軸線的交匯處,立有五顆形狀不一的石塊,俗謂「五星石伯公」,安放「五方龍神」位。其按五行八卦中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來排列,因客家人認為它們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五種基礎元素,圍龍屋擁有了這五行,便擁有了與大千世界一致的結構要素和結構秩序。道、陰陽、天、地、人等概念已化為圍龍屋的內在靈魂,被有機地融合在建築要素中,寓意著家族之興旺與人才輩出。[3]:21-22

[編輯]

堂橫屋正面一般都依橫屋開有側門,有多少橫就有多少個側門。禾坪前方的大門稱為外大門(俗稱「斗門」),斗門分左右兩扇,左右斗門的根本區別在於:左邊的大門比右邊的大門更高、更寬敞。在平時,左斗門是不能開啟的,住戶們都是從右邊的斗門進出,只有當家中來了身份顯赫的達官貴人或家族要操辦大喜事,如迎親或族中長輩來臨時方可敞開左斗門迎接貴客,它象徵客家人的傳統禮節。

禾坪與屋宇之間的大門是屋宇的正門,位於屋宇中軸線的正前方。大門的側邊還有出入方便的小門。

圍龍屋的大門都做得非常牢固,門板的木料很厚實,並且多設置兩個以上的門閂。兩扇門板還帶有企口,一扇凸起,一扇凹進,對應關緊以後,兩扇門板之間將嚴絲合縫,從外邊幾乎不可能將門閂挑開。[3]:22

禾坪、風水塘、伸手、水井和風水林[編輯]

在堂橫屋門前有長方形的禾坪(或叫曬坪),可作曬穀物和其他農作物之用。亦可作為逢年過節和婚喪事宜的活動空間。禾坪的寬度十分講究,一般與正屋高度一致,尺寸由特有的一種「魯班尺」測量吉凶後而定。

禾坪前有半月形的池塘,稱為「風水塘」。池塘可用來蓄水防旱和養魚灌溉,兼具一定的調節屋宇周圍氣溫的作用以及蓄水滅火的功能。在客家人的風水觀念中,水塘之水是宗族藏風聚氣之處,俗謂水主管「財」。池塘可隨圍屋的擴建而進行人工擴大,客家人認為其建造寬度必須超過分別位於左右側門邊上的兩個狗洞之間的距離,才能保證風水「不外流」。如果從空中俯視會看到圍龍屋前有半月形水塘,後有半月形圍屋,兩個半月結合,包圍正屋,在數學上形成一個呈圓形的幾何圖案,讓圍屋的輪廓構型顯得非常和諧。在風水學上,這兩個「半月」便成了「天圓」,而堂橫屋又成了「地方」,塘水深陷屬陰,化胎高亢屬陽。如此整個圍龍屋便可謂陰陽調和,天圓地方。可見這種建築充分展示出了客家人追求道教天人合一的理念。[9]

在池塘前進入門坪處,左右橫屋各伸出兩間或四間,兩斗門則會在請風水師擇方位後建於橫屋兩邊伸出的部分,而左右斗門與外圍牆相接的部分,就謂之「左右伸手」。

客家民居無一例外地都有一口水井。只是水井的建造方位會因建築環境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大部分水井被安排在右伸手附近。水井也兼有水塘的部分作用,但還可直接作為飲用水源。

此外,圍龍屋後面有風水林,一般種植有耐貧瘠、生命力較強的紅栲楠木類等樹木,起著固水土、擋風沙、調節氣候和美化環境的作用。[14][3]:22

圍龍屋的種類[編輯]

圍龍式圍屋[編輯]

圍龍式圍屋的結構示意圖

又稱半圓形圍屋,是廣東客家民居中數量最多的一種圍屋。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興寧市[15]梅縣等地,在東江流域以至珠江口流域的深圳香港也都可以見到。[11]是一種類似中原府第風格的殿堂式民居建築,是客家圍屋中最常見的一種構型,是集中國傳統禮制倫理觀、陰陽五行風水地理觀、哲學思想及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典型民居建築。[14]

此類圍屋一般背靠山坡而建,其結構以中間的正堂或堂屋為基準。正堂一般是二進至三進,呈方形結構,分為上堂、中堂和下堂(三進)。正堂左右兩旁有同樣是方正結構的橫屋,簡稱為「橫」。自正堂向外以同心 (幾何)半圓形的房屋結構一層層擴張,其後圍部分建成馬蹄狀,叫「圍龍」,每一層稱為一「圍」或一「圍龍」。圍龍的層數和一側橫屋的排數一般是相等的。普通的圍龍屋有「兩堂兩橫一圍龍」(中間有個正堂、兩側各有一排橫屋、對應一層圍龍)、「三堂二橫一圍龍」、「四橫一圍龍」(一圍龍對應兩排橫屋)、「四橫雙圍龍」(兩層圍龍)等等,最多可達「十橫五圍龍」之多。圍龍屋前一般會有一個半圓形的人工水塘,使得其俯視效果總體如同一個太極的圖案:陸上屋為陽,屋前水為陰。這也是客家文化中的風水理論的體現。

某個進士第圍屋建築正門
一個進士第圍屋正門

圍龍式圍屋採用漢民族傳統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結構,布局嚴謹,講究座向,主次對稱,外型堂皇美觀,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實用價值。

梅州黃遵憲故居「榮祿第」

具有代表性的圍龍式圍屋建築有梅州大埔縣黃塘鄉的張弼士故居「光祿第」、黃砂鄉的「進士第」、梅縣松口鎮的「仁厚溫公祠」以及銅琶村的「榮祿第」等。[3]:16

方形圍樓[編輯]

方形圍樓有形式多樣,如閩西的方形土樓和粵北的方形碉樓等。方形圍樓通常呈正方形和長方形。閩西的方形土樓,是指用數層高的夯土牆於四周圍合,圍內各層多為木結構的通廊式住房,其中心為一矩形內院。這種圍樓對外封閉、對內敞開,外觀龐大,如同一座土堡。

這種方形圍樓在與閩西鄰近的廣東饒平蕉嶺大埔豐順等地有零星分布。[11]

圓形圍樓[編輯]

圓形圍樓

圓形圍樓是一種環形土樓,也有人稱之為「寨」、圓樓或圓寨。呈圓形布局,氣勢高大宏偉,堪稱世界民居奇觀。圓形土樓內部結構分「通廊式」和「單元式」兩種。土樓的直徑由幾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圓形土樓與方形土樓一樣,土樓內房舍結構多為單元住房。由於其正圓形的外形和全封閉的設計,較早為世人所知。客家式圓樓可能是圍龍式的客家圍屋和閩南當地的福佬人的土樓結合的結果。和圍龍式的客家圍屋相比,圓形土樓具有更強的防禦性功能。修築圓樓需要用到質地特殊的黃土,將剛挖好的黃泥堆放三個月,經過特殊的發酵過程而行成「熟泥」,再經過數道攪拌程序,將煮至融化的糯米漿加入黑糖蜂蜜,再倒入熟泥中一起攪動,方能作為建築材料使用。

永定土樓-振福樓
永定土樓-振福樓

這種圍樓在台灣的客家人傳統聚居區也有分布,自詔安來到台灣雲林的詔安客可能在當地找不到合適的建材,而無法建造圓樓,只能建造ㄇ字形的房子,並連成集村的形式。[16]

這種圍樓在西和東都有分布。[11]

橢圓形圍屋[編輯]

橢圓形圍屋是將一般的圍龍式圍屋的前坪(本來是水塘的部分)也圍起來,稱為前圍,從而成為一個類似於帶跑道的足球場的形狀。這種圍屋比起圍龍式圍屋來也是更加強調防禦性。與「閩西式」通廊房結構的圓形土樓相比,在外形上有所變化。

深圳博物館黃崇岳、楊耀林先生調查,共發現六座橢圓形圍屋。其代表性建築有閩西的長汀縣塗坊鄉的「為南堂」、潮州饒平饒洋藍畲村的泰華樓、梅州興寧黃陂的石氏中山公祠和羅崗劉氏恆豐樓、梅州大埔湖寮黃氏中憲第以及台中東勢的圍龍屋群落。[11][註 2]

槓式圍樓[編輯]

是客家民居中較為簡單的一種民居類型,因其縱向排列,山花朝前,故稱槓式圍樓。又因縱列式橫屋如同轎子兩側之槓桿而得名。槓式圍樓最少有二槓,多至八槓。在槓式圍樓中,堂屋被夾在槓與槓之間,顯然放大了「槓」,縮小了「堂」並抬升了「槓」的高度。但在平面布局上,堂仍具有決定房屋整體朝向的作用,而且必須正對大門。槓式圍樓在粵東的梅縣、大埔分布較多,如梅縣雁洋葉劍英故居、西陽的林風眠故居、蕉嶺謝晉元故居、大埔的「拱辰樓」(即田家炳舊居)和「萬卷樓」等等。[3]:18[註 3]

半月形圍樓[編輯]

外形與梅州地區興寧市、梅縣區的圍龍式圍屋的後圍相似,有的以兩個或三個半月形重疊,高二層,第一層為單元式住房,圍與圍之間有寬約數米至十餘米不等的巷道。粵東半月形圍樓多見單圍,半月形內環廣場中間建有二堂或三堂式的祖祠,前面照例有禾坪、池塘。亦有環內空曠的半月形圍樓,空地作為晾曬東西和舉行活動的空間。

半月形圍樓主要分布在與閩西交界的廣東大埔、饒平等地,其中饒平的饒洋、上饒、上善數量最多,梅州市梅縣區東部也有零星分布。[11]

四角樓和其他角樓[編輯]

梅州蕉嶺縣北礤村的四角樓群
紫金縣群豐村四角樓(寶安樓)外部

分布於粵東北地區的四角樓,與「閩西式」方形土樓和贛南「土圍子」有著淵源傳承關係,更突出防禦功能。四角樓的主要形狀是方形,圍屋四角加建碉樓。四角樓的外形和內部結構變化多端,粵東與粵北兩地又有各自的特點。

東源康禾仙坑村八角樓
東源康禾仙坑村八角樓

粵東四角樓一般中軸為堂屋,堂數以三堂居多,左右橫屋和上堂外牆相連成圍,四角建高出橫屋和堂屋一至二層的碉樓,碉樓凸出檐牆一米多,其內廣設用以窺視外部的「望孔」和槍眼,可居高臨下對房屋周圍和瓦面進行監護,便於防禦外敵。正面有三門,中間(堂屋)為大門(正門),左右兩側橫屋為小門(側門),門前與圍龍式圍屋的布局相同,都有禾坪、前護牆和半月形池塘。禾坪兩邊建「轉斗門」。有些四角樓中間不建堂屋,以形成更大空間,四周槓屋環列,這種布局有利於防衛,如梅州興寧市崗背村的「躲世圍」,當地傳說古時每逢戰亂或鬧匪,附近村莊的居民都會遷入該樓躲避固守。

一圍樓的天井下方
一圍樓的天井下方

粵北和河源的四角樓更富於變化,除碉樓頂有呈各種鍋耳狀的裝飾外,還有二碉樓甚至多至四碉樓、六碉樓或八碉樓的四角樓,幾十年前往往還會有一個望樓者位於其中實時偵察圍樓外部。 很多方形的圍樓主要分布在南,也稱為四角樓。和圓形圍樓一樣,四邊一般有二至四層的圍樓,總體形如堡壘。中間仍然保持「三堂二橫」的祠堂形式,或者濃縮為一間祖祠。[11]

四角樓既有被動防守又有主動抗擊的特點。梅州境內分布有典型的四角樓建築,並以梅州五華縣興寧等地為多。代表性的方形圍樓有關西新圍和燕翼圍、梅州五華縣的李惠堂故居「聯慶樓」、梅州興寧羅崗村的「善述圍」、葉塘村的「磐安圍」和新陂村的「馨梓圍」等。[3]:16-17

會龍樓模型

此外還有八角形圍樓,是方形和圓形土樓的綜合體,其建築方法、用材和建築結構與圓形土樓最為接近,而其施工難度要大得多。建築這種多稜角的樓宇,就面積和實用性等方面與方形和圓形土樓相比,沒有明顯的優越性。這種土樓僅在廣東饒平發現兩座,其中一座為位於三饒南聯村的「道韻樓」。[11]

走馬樓[編輯]

葛氏走馬樓

外形呈一字形、凹形或曲尺 (工具)形。多倚山而建,分上下兩層,底層為廚房、農具雜物房、欄和廁所等,上層為居室和倉庫等。

走馬樓的主要建築特性是:在二樓外部有一條用木料建成的長廊,以適應山區潮濕和多雨的氣候特點;既可防山洪和避,也可防盜及防野獸;能保持居住環境的乾爽、衛生和通風。這種建築既美觀又實用。

其代表性建築有梅州大埔的「衍翼樓」、興寧坭陂的「進士第」和「福公屋」等。[3]:16-17

城堡式圍樓[編輯]

深圳客家圍屋-鶴湖新居

這種圍樓外牆用「三合土」夯築或以青磚壘砌,是東江流域、深圳和香港客家的一大特色民居,是堂橫式圍屋、圍龍式圍屋和四角樓的綜合體,並吸收了廣府民居的優點。保留了梅州客家圍屋的堂屋、橫屋、禾坪、月池和斗門等主要結構,四周由二層圍樓所包圍。有些城堡式圍樓在保留四角碉樓的基礎上,在後圍中央增建「望樓」,望樓是全樓的最高點。其頂層周圍還建有「走馬樓」。

這種圍樓有較為豐富的外部裝飾設計。圍屋四周建有「女兒牆」,屋檐上有用青磚砌成的數層菱角牙子;二是碉樓和望樓的頂端兩側(山花)大都做成「鍋耳」狀,並有「挑頭」裝飾。圍樓四周(前排稱倒座)是二層或三層高的單元式住房,內低外高,通常有一廳、二房、一天井和二廊。堂屋和橫屋多為二層高的單元式房間。進入大門穿過門廳為天街,天街將圍樓與堂屋、橫屋隔開。有些大門內建仿牌坊式建築,上有灰塑圖案和石刻。[11]

五鳳樓[編輯]

此類民居建築形式幾乎失傳,只在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如贛南閩西地區存留下來。五鳳樓屬堂橫式圍屋的一種,通常沿著山坡地勢而建,呈階梯式的建築結構。其主要特點是:以中軸線上的敞廳堂、敞廊和天井構成三位一體的「廳井」空間,左右有平衡對稱的廂房。中軸和橫屋部分均以「四架三間」為基本構圖,橫屋偶數對稱。由於整體結構高低有序,屋頂瓦面層層錯落,成疊式瓦面,一般為五疊,一層層的瓦頂瓦檐有如五鳳展翅,故名「五鳳樓」[註 4]。五鳳樓整體構型高低呼應、左右對稱,從建築後部觀察,整座樓宇前低後高,突出中軸,堂屋高橫屋低,廂樓部分突起,形同筆架,故又名「筆架樓」。代表性的建築有福建永定區 (龍巖市)的「福裕樓」、興寧新陂的「劉氏五堂屋」等。

這種圍樓既突出了客家民居的平面結構與特點,也保持了中原地區四合院和殿堂式結構組合特色,即廳堂、天井、天街、禾坪和池塘等配套成為一體,既完整,又實用。[3]:17

中西合璧式[編輯]

是具有特殊風格的客家僑鄉民居建築形式的一種,屬於混合型民居建築。擁有客家傳統的房屋結構,並結合了西洋建築藝術風格。

中西合璧式圍樓的建築出現年代較晚,最早出現於晚清,但大都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後的產物。漂泊海外的客家遊子們在國外經商致富,不忘故土,眷戀民族的傳統生活,榮歸故里後即常建造此類房屋。他們受到南洋及西洋文化思想的影響,基於傳統圍龍屋或堂橫屋的平面布局,作局部略微改動後設計建造。如有些屋式將弧形的圍龍和花頭部分變成了長條形或直線形,橫置如,當地人稱「枕頭屋」或「火船屋」等。其門窗、廳堂加之西式裝修,尤其是增設陽台的做法,使古老深沉的傳統建築煥發出清新的氣息。

代表性建築有梅縣的「南華又廬」、「萬秋樓」、聯芳樓、大埔百侯的「肇慶堂」和「海源樓」(又稱「中西合璧屋」)等。[3]:18

圍村[編輯]

顧名思義,圍村是由圍樓或石砌圍牆圍攏起來的村莊,故有人稱之為「寨」。圍村四周石牆高壘,固若金湯,顯然是出於防禦的需要。

圍村主要分布在客家人廣府人的臨界點或雜處地。在粵北深圳香港地區有較多的圍村。分布於深圳的客家圍村,主要特點是橫縱成行成列的房屋,四周被圍樓或圍牆包圍,平面呈方形,四角設碉樓。圍內的住房多為單元房,有斗廊式或「大齊頭」(一廳一房)等戶型。其中單姓圍村在中軸線上設祠堂,而多姓圍村則各姓家族中均設有祠堂。客家人圍村與廣府人圍村的主要區別之一在於前者大門口有禾坪和池塘。

圍村有的呈方形,有的呈不規則的圓形。圍內房屋有的排列有序,有的相對凌亂。此外,圍村內的住房形式多樣,有單間式的,也有堂橫屋和單元式的。

梅州豐順縣 有一個「建橋圍村」,四面環水,圍內是一座座獨立的堂橫屋。[11]

創新[編輯]

代代客家先民根據居住的地理條件和風水等因素,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圍龍屋,而自圍龍屋誕生以來,客家人就一直在圍龍上嘗試著創新變化,這些創新,派生出了圍龍屋的新支系,例如有形如牛角的「牛角屋」、形狀位置和傳統圍龍屋相反的「反圍龍」以及只由橫屋和天街組成枕頭狀的方形「枕頭屋」等。這些經過創新的圍龍屋,非但沒有破壞傳統圍龍屋的古典韻味,反而注入了新元素,使圍龍屋更具不同於傳統的個性。

代表性的牛角屋有梅縣白宮鎮良美村的「丘氏大夫第」,反圍龍有梅縣雁洋鎮橋溪村的「善慶樓」[註 5]、梅縣丙村鎮橫石村的「上溫屋」,枕頭屋的代表有梅縣程江鎮的「濟濟樓」等。[3]:28

現狀[編輯]

由於生活條件提高、交通和經濟進步等原因,願意居住在圍龍屋的客家人已經漸漸減少,新建的房屋樣式也不再是這種形式。大部分圍龍屋的保存狀況令人擔憂。九十年代後,中國大陸大部分相關的地方政府開始重視起圍龍屋作為文化遺產的價值,開始進行保護和維修[17]。圍龍屋作為客家的特色民居,也漸漸被開發為旅遊資源,以吸引遊客。[7]

電視電影[編輯]

2020年客家話喜劇電影《圍屋喜事》講述圍龍屋裡的客家人住進了商品房,一對老夫婦與來徵地的地產商角力的故事。[4]

備注[編輯]

  1. ^ 正屋廳的兩邊各建一個正間與廳合成三間,上下對稱,叫上三下三;上五下五是正廳的兩側各設兩個正間,與廳合成五間,為上五下五;正廳的左右各建三個正間,與廳合成七間,叫上七下七
  2. ^ 中山公祠和中憲第的外形雖呈橢圓形(中山公祠為「螃蟹形」),但其用材、建築結構與「閩西式」圓形土樓有很大的差異,平面布局與圍龍式圍屋比較接近
  3. ^ 槓式圍樓與圍龍式圍屋在建造原則上有所不同。圍龍式圍屋是先建堂屋,後建橫屋和圍龍,隨著家族的興旺不斷向外擴建更多的「圍」。而槓式屋的建築原則是根據經濟條件,首先建造最簡單、實用的槓屋,留出空間待經濟條件許可後再建造祖堂
  4. ^ 五鳳樓與圍龍式圍屋的主要區別在於五風樓後面不帶花胎和圍龍
  5. ^ 梅縣善慶樓是中國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反圍龍結構的圍屋

參見[編輯]

參考來源[編輯]

  1. ^ 宋健軍. 詳解古民居圍龍屋. 梅州: 梅州日報社. 2010年6月13日. 
  2. ^ 2.0 2.1 吳念民. “客家围屋”新解. 新浪博客. 2016-06-15 [2019-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2).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胡旭紅. 客家文化讀本. 梅州: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客家文化教研組. 2013年 8月15日. 
  4. ^ 4.0 4.1 卡生. 客家话:正在消逝的中古汉语活化石. 《三聯生活周刊》. 2020年12月21日, 1118 (51) [2022-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5. ^ 5.0 5.1 5.2 黃崇岳; 楊耀林. 客家圍屋 Di 1 ban.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6年: 45 [2019-09-02]. ISBN 97875623228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2). 
  6. ^ 羅香林. 客家研究导论 據希山書藏1933年年11月初版影印. 廣東: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8年4月1日: 130. ISBN 9787218111995. 
  7. ^ 7.0 7.1 張嫻. 廣東客家人的圍龍屋. 中原河南文化網. [2010-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2).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幫助)
  8. ^ 8.0 8.1 小寒. 客家围龙屋建筑构造分析. 學術堂. [2019-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2). 
  9. ^ 9.0 9.1 9.2 曾昭璇. 客家围屋“屋式”研究.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4年: 280–292. 
  10. ^ 梅州5围龙屋村申遗,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 人民網. 2009年7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3月28日).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土围楼. 建築百科. 2019年2月18日. [失效連結]
  12. ^ 梅州客家围龙屋百年风华 演绎客家居住文化. 中國發展門戶網. [2019-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0). 
  13. ^ 何曉昕. 风水探源.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0年: 481. 
  14. ^ 14.0 14.1 李婷婷. 广东客家传统民居资源调查研究——以梅州村镇传统民居现状调查为例. 藝術百家. 2008, 1. 
  15. ^ 溫蘭娟. 兴宁客家围龙屋. 廣州: 中國文藝出版社. 2011. 
  16. ^ 彭武文. 淺談台灣客家建築.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2010-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17. ^ 客家围屋如何走向世界,尚需多方不懈努力.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