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空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梵语śūnya)或空性梵语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空性是内在而言,外在的显示,即为空相。

语源

[编辑]

是梵文śūnya的意译,音译舜若;其对应的名词形式梵文是śūnyatā,意译是空性,音译舜若多

藏文(སྟོང་ཉིད།),“空”不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不存在或者没有,而是“不执著”自性的意思;“性”是本质的意思。换句话说:“空性”就是“不执著”事物的本质。

部派佛教诠释

[编辑]

对“空”的论述,在佛教中源远流长,如《杂阿含经》有《大空法经[1]和《第一义空经[2],《中阿含经》有《小空经[3]、《大空经[4]和《频鞞娑逻王迎佛经[5],等等。在部派佛教共通的“无”、“无众生”、“无寿命[6]之基础上,更有加上“无[7]而合称为第一最空之法[8],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无我无我所,不实来实去[9],是假名法、因缘[10]

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引《施设论》说十空对治萨迦耶见[11]: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边际空(无始空),本性空(性空)[12],无所行空[13],胜义空(第一义空),空空[14]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说空定有六空[15]巴利小部无碍解道》说二十五空以释“世间是空”[16]

大乘佛教诠释

[编辑]

龙树大智度论》,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在性空的解释上有根本分歧:

在大乘佛教中,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缘和合所出生,而没有实在自体,不能单独存在,藉因藉缘故,缘散则灭;终灭故,非真实常住法,故称自性空。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归结为四空。

大乘佛教中,一旦因为说空而无视因果业报则被称为“恶取空”,也有不准随便解说的戒律。

十八空

[编辑]

大品般若经》说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龙树大智度论》有详细解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大智度论
内空 何等为内空?内法名眼、耳、鼻、舌、身、意。眼眼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耳耳空、鼻鼻空、舌舌空、身身空、意意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空。 内空者,内法内法空。内法者,所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无我、无我所、无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色空者,无我、无我所、无色法;声、香、味、触、法,亦如是。
内外空者,内外法内外法空。内外法者,所谓内外十二入。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无内外法。
外空 何等为外空?外法名色、声、香、味、触、法。色色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声声空、香香空、味味空、触触空、法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外空。
内外空 何等为内外空?内外法名内六入、外六入。内法内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外法外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外空。
空空 何等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空空。 空空者,以空破内空、外空、内外空,破是三空故,名为空空。
复次、先以法空,破内外法,复以此空,破是三空,是名空空。
复次、空三昧观五众空,得八圣道,断诸烦恼,得有余涅槃,先世业因缘身命尽时,欲放舍八道故,生空空三昧,是名空空。
大空 何等为大空?东方东方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大空。 大空者,声闻法中,法空[17]为大空,如《杂阿含大空经》[1]说:“生因缘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见。”是人老死,则众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诃衍经》说十方,十方相空,是为大空。
第一义空 何等为第一义空?第一义名涅槃。涅槃涅槃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第一义空。 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无著故。若诸法实相有者,应受应着,以无实故,不受不着,若受着者,即是虚诳。复次、诸法中,第一法,名为涅槃,如《阿毘昙》中说。
有为空 何等为有为空?有为法名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欲界空,色界色界空,无色界无色界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有为空。 有为空、无为空者,有为法[18],名因缘和合生,所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无为法[19],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
今有为法,二因缘故空,一者、无我、无我所、及常相不变异不可得故空,二者、有为法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
问曰:我、我所、及常相不可得,故应空,云何言有为法有为法相空?答曰:若无众生法,无所依,又无常故,无住时,无住时故,不可得知,是故法亦空。……
复次、离有为,则无无为,所以者何?有为法实相,即是无为,无为相者,则非有为,但为众生颠倒故分别说。有为相者,生、灭、住、异;无为相者,不生、不灭、不住、不异,是为入佛法之初门。若无为法有相者,则是有为,有为法生相者,则是集谛,灭相者,则是尽谛。若不集则不作,若不作则不灭,是名无为法如实相。若得是诸法实相,则不复堕生、灭、住、异相中。是时不见有为法与无为法合,不见无为法与有为法合,于有为法、无为法不取相,是为无为法,所以者何?若分别有为法、无为法,则于有为、无为而有碍;若断诸忆想分别,灭诸缘,以无缘实智,不堕生数中,则得安隐常乐涅槃。
无为空 何等为无为空?无为法名若无生相、无住相、无灭相。无为法无为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无为空。
毕竟空 何等为毕竟空?毕竟名诸法毕竟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毕竟空。 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如漏尽阿罗汉,名毕竟清净;阿那含乃至离无所有处欲,不名毕竟清净;此亦如是,内空、外空、内外空、十方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更无有余不空法,是名毕竟空。
复次、若人七世百千万亿无量世贵族,是名毕竟贵,不以一世二三世贵族为真贵也;毕竟空,亦如是,从本已来,无有定实不空者。有人言:今虽空,最初不空,如天造物始及冥初微尘。是等皆空,何以故?果无常,因亦无常;如虚空不作果,亦不作因,天及微尘等,亦应如是;若是常,不应生无常。若过去无定相,未来、现在世,亦如是,于三世中,无有一法定实不空者,是名毕竟空。
无始空 何等为无始空?若法初来处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 无始空者,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因缘有,前世复从前世有,如是展转,无有众生始;法亦如是,何以故?若先生后死,则不从死故生,生亦无死;若先死后有生,则无因无缘,亦不生而有死;以是故,一切法,则无有始,如经中说,佛语诸比丘:“众生无有始,无明覆,爱所系,往来生死,始不可得。”破是无始法,故名为无始空。
散空 何等为散空?散名诸法无灭。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散空。 散空者,散名别离相,如诸法和合故有;如车以辐、辋、辕、毂众合为车,若离散各在一处,则失车名;五众和合因缘故,名为人,若别离五众,人不可得。
性空 何等为性空?一切法性,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是性非声闻、辟支佛所作,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是性性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性空。 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业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诸法性亦如是,未生时空无所有,如水性常冷;诸法众缘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热;众缘若少若无,则无有法,如火灭汤冷。如经说:“眼空,无我、无我所,何以故?性自尔;耳、鼻、舌、身、意、色乃至法等,亦复如是。”
问曰:此经说我、我所空,是为众生空[20],不说法空[17],云何证性空?答曰:此中但说性空,不说众生空及法空。“性空有二种,一者、于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二者、十二入相自空,无我、无我所。”是声闻论中说。摩诃衍法说:“十二入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入性无故空。”复次、若无我、无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多着我及我所故,佛但说无我、无我所,如是应当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尚不着,何况余法,以是故,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复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诸法中皆无性,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从因缘生,则是作法;若不从因缘和合,则是无法,如是一切诸法,性不可得故,名为性空。
自相空 何等为自相空?自相名色坏相、受受相、想取相、行作相、识识相,如是等有为无为法,各各自相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自相空。 自相[21]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
问曰:何等是总相?何等是别相?答曰: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
一切法空 何等为诸法空?诸法名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诸法诸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为诸法空。 一切法空者,一切法,名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是诸法皆入种种门,所谓:一切法,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依相。……如是等一法门相,摄一切法。复次、二法门摄一切法,所谓:色、无色法,可见、不可见法,有对、无对法,有漏、无漏法,有为、无为法,内法、外法,观法、缘法,有法、无法,如是等种种二法门相,三、四、五、六、乃至无量法门相,摄一切法。是诸法皆空,如上说,名一切法空。……
或有利根梵志,求诸法实相,不厌老病死,著种种法相,为是故说法空,所谓先尼梵志[22],不说五众即是实,亦不说离五众是实。复有强论梵志[23],佛答:“我法中,不受有无,汝何所论有无,是戏论法,结使生处。”及杂阿含中《大空经》[1]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罗陀经》[24]中说:“色众破裂分散,令无所有。”《筏喻经》[25]中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波罗延经》、《利众经》中说:“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若受着法,则生戏论,若无所依止,则无所论;诸得道圣人,于诸法无取无舍,若无取舍,能离一切诸见。”如是等三藏中,处处说法空[17],如是等名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何等为不可得空?求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不可得空。 不可得空者,有人言:于众、界、入中,我法、常法不可得故,名为不可得空。有人言:诸因缘中,求法不可得,如五指中,拳不可得故,名为不可得空。有人言:一切法及因缘,毕竟不可得故,名为不可得空。
无法空 何等为无法空?若法无,是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法空。 无法空者,有人言:无法,名法已灭,是灭无故,名无法空。
有法空者,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法,有法无故,名有法空。
无法有法空者,取无法、有法相不可得,是为无法有法空。
复次、观无法有法空故,名无法有法空。
复次、行者观诸法生灭,若有门,若无门,生门生喜,灭门生忧,行者观生法空,则灭喜心,观灭法空,则灭忧心,所以者何?生无所得,灭无所失,除世间贪忧故,是名无法有法空。
复次、十八空中,初三空,破一切法,后三空,亦破一切法。有法空,破一切法生时住时;无法空,破一切法灭时;无法有法空,生灭一时俱破。
复次、有人言:过去、未来法空,是名无法空;现在及无为法空,是名有法空,何以故?过去法灭失,变异归无,未来法因缘未和合,未生未有,未出未起,以是故名无法;观知现在法及无为法,现有是名有法;是二俱空故,名为无法有法空。
复次、有人言:无为法,无生住灭,是名无法;有为法,生住灭,是名有法;如是等空,名为无法有法空。
有法空 何等为有法空?有法名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有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有法空。
无法有法空 何等为无法有法空?诸法中无法,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无法有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无法有法空。

四空

[编辑]

大品般若经》在广说十八空后略说为四空:法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大智度论
法法相空 何等名法法相空?法名五荫,五荫空,是名法法相空。 法法相空者,一切法中,法相不可得,如色中色相不可得。复次、法中不生法故,名为法法空。
无法无法相空 何等名无法无法相空?无法名无为法,是名无法无法空。 无法无法空者,无为法[19]名无法,何以故?相不可得故。
问曰:佛以三相说无为法,云何言无相?答曰:不然,破生故言无生,破住故言无住,破灭故言无灭,皆从生、住、灭边有此名,更无别无生、无灭法,是名无法无法空。是义如无为空中说。
自法自法相空 何等名自法自法空?诸法自法空,是空、非知作、非见作,是名自法自法空。 自法自法空者,自法名诸法自性,自性有二种:一者、如世间法地坚性等,二者、圣人知、法性、实际。此法空,所以者何?不由智见知故。有二性空,如先说。
问曰:、法性、实际,无为法中已摄[19],何以复更说?答曰:观时分别说五众、实相、法性、、实际,又非空智慧观故令空,性自尔。
问曰:如色是自法,识为他法,此中何以说、法性、实际、有佛无佛、常住,过是名为他法空?答曰:有人未善断见结故,处处生著,是人闻是、法性、实际,谓过是已更有余法,以是故说过、法性、实际亦空。
他法他法相空 何等名他法他法空?若佛出、若佛未出,法住、法相、法位、法性、、实际,过此诸法空,是名他法他法空。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此处“他空”或“他法空”义为“过、法性、实际等无为法[19]之余法为空”,在《大品般若经》的其他版本中,此处为 “异空”即“余事空”[26]、“他故空”[27]或“他性空”即“由他性故空”[28]

自性”(sva-bhāva)中的“性”和十二因缘中的“情”(bhāva)在梵语中是一个词,“他性”(para-bhāva)这个概念在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也出现过[29]龙树中论》对“他性”(para-bhāva)进行了辨析,其义为“ 他自性”(para-sva-bhāva[30]

中观学派

[编辑]

空性为大乘佛教理论基础。中观派以空性的八不中道为根本正见。中观派用“缘起性空”来解释世间的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之法,因为是依缘而起,故不是“本来自在”的法,依缘灭而坏灭,所以不真实,是苦、空、无常、无我。

断灭空”、“沉空”、“恶取空

[编辑]

以“无常无我”说“空”,可名之为“由变坏观空”,有可能导致“断灭空”、“沉空”、“恶取空”的危险。仍然无所适从、持续流浪漂泊。正知正见般若正法,由甚深般若智开展,面对五蕴世间,观照世间诸法,超越其变坏相。正知正见的般若正法,示现诸法实相世间转为法界安住法界就在当下[31]

显发真如本心的甚深般若智,如实觉知法界真如,则当下就成为如来证入虚妄、不变异的真如法界[32]甚深般若智开展的般若正法,真正使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真正使流浪漂泊倏然而止,真正使常乐我净朗朗而现。

学术研究

[编辑]

近代学者认为,缘起性空是佛教区别于一切宗教或哲学的世界观[33]。为人所见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可见,人们因特定条件下的功用(因缘)来确定诸法的生或灭,任何可见的事物(诸法)都随着变化而生灭,因此世间万物没有所谓的“绝对本质”(自性)。

参考条目

[编辑]

注释与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杂阿含经·二九七经》:“云何为大空法经?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
    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
    若复问言:谁是行?行属谁?彼则答言:行则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彼见命即是身者,梵行者无有;或言命异身异者,梵行者亦无有。离此二边,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所知,所谓缘无明行。
    诸比丘!若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老死,老死属谁者,老死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谁生,生属谁,乃至谁是行,行属谁者,行则断,则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大空法经。”
  2. ^ 杂阿含经·三三五经》:“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3. ^ 中阿含经·双品·小空经》:“尔时。世尊答曰。阿难。彼我所说。汝实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从尔时及至于今。多行空也。”
  4. ^ 中阿含经·双品·大空经》:“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当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者。彼比丘当念外空。……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彼比丘当念内外空。……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彼比丘当念不移动。”
  5. ^ 中阿含经·王相应品·频鞞娑逻王迎佛经》:“世尊知诸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为摩竭陀王洗尼频鞞娑逻说法。……大王。色生灭。汝当知色生灭。大王。觉、想、行、识生灭。汝当知识生灭。大王。犹如大雨时。水上之泡。或生或灭。大王。色生灭亦如是。汝当知色生灭。大王。觉、想、行、识生灭。汝当知识生灭。大王。若族姓子知色生灭。便知不复生当来色。大王。若族姓子知觉、想、行、识生灭。便知不复生当来识。……
    于是。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无常。觉、想、行、识无常者。谁活谁受苦乐。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痴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著于我。但无我、无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我以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
    于中或有作是念。此不相应。此不得住。其行如法。因此生彼。若无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灭者。彼便灭也。所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无明灭。则行便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
    大王。于意云何。色为有常。为无常耶。答曰。无常也。世尊。……大王。于意云何。觉、想、行、识。为有常。为无常耶。答曰。无常也。世尊。复问曰。若无常者。是苦。非苦耶。答曰。苦、变易也。世尊。复问曰。若无常、苦、变易法者。是多闻圣弟子。颇受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耶。答曰。不也。世尊。
    大王。是故汝当如是学。若有色。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或内、或外。或麤、或细。或好、或恶。或近、或远。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当以慧观知如真。大王。若有觉、想、行、识。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当以慧观知如真。大王。若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彼便厌色。厌觉、想、行、识。厌已便无欲。无欲已便得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6. ^ 杂阿含经·二九六经》:“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7. ^ 增一阿含经·利养品·七经》:“尔时。尊者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一切所有皆归于。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无士。无夫。无形。无像。无男。无女。”
    增一阿含经·听法品·五经》:“尔时。尊者须菩提便舍缝衣之业。从坐起。右脚着地。是时。彼复作是念。此如来形。何者是世尊。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如世尊所说偈言。……此中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容、有教、有授者。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无主。我今归命真法之聚。”
  8. ^ 增一阿含经·六重品·七经》:“世尊告曰。彼云何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起时则起。亦不知来处。灭时则灭。亦不知灭处。除其假号之法。彼假号法者。此起则起。此灭则灭。此六入亦无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无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无。因缘而有。此亦假号。要前有对。然后乃有。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缘合会。然后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复如是。皆由缘会于中起病。此六入起时则起。亦不见来。灭时则灭。亦不见灭。除其假号之法。因由父母合会而有。”
  9. ^ 杂阿含经·二七三经》(《抚掌喻经》):“比丘!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谓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空心,观察欢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时,彼比丘闻世尊说合手声譬经教已,……成阿罗汉。”
    杂阿含经·二三二经》:“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10. ^ 佛说稻芉经》:“地亦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风、乃至识等亦皆无我、无众生、无寿命、乃至亦非此非彼。”“复次欲乐父母精气。众缘和合故。生色牙。无主、无我、无造、无寿者。犹如虚空、如幻。从众因缘和合而生。”“如火得薪便然薪尽则止。如是业结生识周遍诸趣。能起名色果。无我、无主、亦无受者。如虚空、如热时炎、如幻、如梦。无有实法。而其善恶因缘果报随业不亡。”
  11. ^ 大毘婆沙论》:“佛说有二十句萨迦耶见。尊者舍利子。于《池喻经》中。虽略分别此二十句萨迦耶见。而皆未说几是我见几我所见。彼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未说者。今欲说之故作斯论。……此二十句萨迦耶见。几我见几我所见耶。答五我见。谓等随观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十五我所见。谓等随观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识中。”
    “《施设论》说空有多种。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边际空。本性空。无所行空。胜义空。空空。”“复次萨迦耶见。是十种空近所对治。所以偏说。十种空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
  12. ^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一时佛住室罗筏城东鹿母精舍。尊者阿难来诣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忆一时佛住释种迷主卢园。亲从世尊闻如是义。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广说。我于是义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说无异。……
    问:尊者阿难闻持第一。如来所说八万法蕴。以正念器皆能受持。宁于一句而生疑惑。答:闻此法时心忧恼故。诛诸释种是此因缘。谓毘卢宅迦愚痴甚故。破劫比罗城。诛诸释种已。至第二日。尊者阿难将一苾刍。入彼城内。此城昔日如妙天宫。当于尔时其犹丘冢。……阿难复至母猪池侧。见诸释种。昨为痴王埋以半身。铁磨磨杀。证圣死者七万七千。尊者阿难见是事已。极生忧恼。于后世尊诸根闲寂。觉慧安住。不动如山。心意宴然。犹持石钵。摄念安静。若持油器。诸根调顺。如宝马王正视安庠。来入城内。观有为法变坏无常。尔时阿难观世尊面。威光转盛。颜貌熙怡。见已念言。世尊与我。生地眷属毁丧无异。世尊安静不动如山。而我身心极生苦恼。佛知其念。告阿难言。由我多住空三摩地。汝起城邑想处。我起阿练若想。汝起亲属想处。我起中庸人想。汝起有情想处。我起圆满法想。故我安静不动如山。……
    问: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有说:多住无所行空。于四威仪顺此空故。谓若有一。余三便空。是故此空。佛所多住。评曰:应作是说。住本性空。观法本性空、无我故。虽见变坏。而不忧恼。”
  13. ^ 阿毘昙毘婆沙论》:“《施设经》广说空,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佛说十种空,十种空者,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第一义空,无所行空,无始空,性空,空空。”“问曰:身见有二种,一行于我,二行我所;空有二种,一行于空,二行无我。此行与彼何行作近对治耶?答曰:无我行对于我见,空行对我所见。复次、无我行对五我见,空行对十五我所见。复次、无我行对己见,空行对己所见。复次、无我行对我亲爱,空行对我所亲爱。复次、阴非是我,是无我行。阴中无我,是空行。复次、眼入非我,是无我行。眼入中无我,是空行,乃至意入说亦如是。复次性空是无我行。无所行是空行。”“问曰:佛说我多住空。为住何空?答曰:或有说者,住无所行空;所以者何?无所行空,随顺四威仪法,行时余三威仪空,余威仪时亦尔。评曰:应作是说,住性空,所以者何?但观法性故。”
  14. ^ 大毘婆沙论》:“《施设论》说。云何空空三摩地。谓有苾刍。思惟有漏有取诸行皆悉是空。观此有漏有取诸行空。无常恒不变易法、我、及我所。如是观时无间。复起心心所法。思惟前空观亦复是空。观此空观亦空。无常恒不变易法、我、及我所。如人积聚众多柴木。以火焚之。手执长竿周旋敛拨。欲令都尽既知将尽。所执长竿亦投火中。烧令同尽。”
  15. ^ 舍利弗阿毘昙论》:“何谓空定。如比丘。一切法。若一处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空定。复次空定六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
  16. ^ 无碍解道·俱存品·空论》:“空空、行空、坏空、最上空、相空、消除空、定空、断空、止灭空、出离空、内空、外空、俱空、同分空、异分空、寻求空、摄受空、获得空、通达空、一性空、异性空、忍空、摄持空、深解空、及正知者之流转永尽一切空性中之胜义空。”
  17. ^ 17.0 17.1 17.2 龙树大智度论》:“声闻乘狭小。佛乘广大。声闻乘自利自为。佛乘益一切。复次声闻乘多说众生。佛乘说众生空、法空。如是等种种分别说是二道故。”
    空门者。生空、法空。如《频婆娑罗王迎经》中。佛告大王。色生时。但空生。色灭时。但空灭。诸行生时。但空生。灭时。但空灭。是中无吾我。无人、无神。无人从今世至后世。除因缘和合。名字等众生。凡夫愚人。逐名求实。如是等经中。佛说生空
    法空者。如佛说《大空经》中。十二因缘无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谁老死。皆是邪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亦如是。若有人言。身即是神。若言。身异于神。是二虽异。同为邪见。佛言。身即是神。如是邪见。非我弟子。身异于神。亦是邪见。非我弟子。是经中佛说法空。若说谁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生空。若说是老死。当知是虚妄。是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如是。
    复次、佛说《梵网经》中六十二见。若有人言。神常。世间亦常。是为邪见。若言。神无常。世间无常。是亦邪见。神及世间常亦无常。神及世间非常亦非非常。皆是邪见。以是故知。诸法皆空。是为实。……
    复次、毘耶离梵志名论力。诸梨昌等。大雇其宝物。令与佛论。取其雇已。即以其夜思撰五百难。明旦与诸梨昌至佛所。问佛言。一究竟道?为众多究竟道?佛言。一究竟道。无众多也。梵志言。佛说一道。诸外道师各各有究竟道。是为众多非一。佛言。是虽各有众多。皆非实道。何以故。一切皆以邪见着故。不名究竟道。佛问梵志。鹿头梵志得道不。答言。一切得道中。是为第一。是时长老鹿头梵志比丘在佛后扇佛。佛问梵志。汝识是比丘不。梵志识之惭愧低头。是时佛说《义品》偈:‘各各谓究竟。而各自爱着。各自是非彼。是皆非究竟。是人入论众。辩明义理时。各各相是非。胜负怀忧喜。胜者堕㤭坑。负者堕忧狱。是故有智者。不随此二法。论力汝当知。我诸弟子法。无虚亦无实。汝欲何所求。汝欲坏我论。终已无此处。一切智难胜。适足自毁坏。’如是等处处声闻经中说诸法空
    摩诃衍空门者。一切诸法性常自空。不以智慧方便观故空。如佛为须菩提说色、色自空。受想行识识自空。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萨婆若、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自空。”
  18. ^ 龙树大智度论》:“何等为有为法。若法生、住、灭。欲界、色界、无色界。五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为法。”
  19. ^ 19.0 19.1 19.2 19.3 龙树大智度论》:“何等为无为法。不生、不住、不灭。若染尽、瞋尽、痴尽。、不异、法相、法性、法住、实际。是名无为法。”
  20. ^ 龙树大智度论》:“是众生空。声闻法中多说。一切佛弟子皆知。诸法中无我。佛灭后五百岁。分为二分。有信法空。 有但信众生空。言五众是定有法。但受五众者空。以是故。佛说众生空以况法空。”“众生空者。众生法无所有故。众生不可得者。以实智求索不可得故。”
  21. ^ “自相”的梵语为 sva-rūpa。“别相”的梵语是 sva-lakṣaṇa,“共相”的梵语是 sāmānya-lakṣaṇa鸠摩罗什译《中论》里“自相”的梵语为 ātmanā
  22. ^ 杂阿含经·一〇五经》:“佛告仙尼。色是常耶。为无常耶。答言。无常。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问。云何。仙尼。色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识有如来耶。答言。不也。世尊。”
  23. ^ 义足经·勇辞梵志经》:“
    自说净法无上,余无法明及我,著所知极快乐,因缘谛住邪学。
    常在众欲愿胜,愚放言转相烧,意念义忘本语,转说难慧所言。
    于众中难合义,欲难义当竟句,在众穷便瞋恚,所难解众悉善。
    自所行便生疑,自计非后意悔,语稍疑忘意想,欲邪难正不助。
    悲忧痛所言短,坐不乐卧喑咋,本邪学致辞意,语不胜转下意。
    已见是尚守口,急开闭难从生,意在难见对生,出善声为众光。
    辞悦好生意喜,著欢喜彼自彼,自大可堕漏行,彼不学从何增?
    已学是莫空诤,不从是善解脱,多倚生痛行司,行求辈欲与难。
    勇从来去莫惭,令当谁与汝议?抱冥柱欲难曰:‘汝邪谛自守痴,汝行花不见果。’
    所出语当求义,越邪度转求明,法义同从相伤,于善法勇何言?彼善恶受莫忧。
    行亿到求到门,意所想去谛思,与大将俱议军,比萤火上遍明。”
  24. ^ 杂阿含经·一二二经》:“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苦尽者我说作苦边。譬如聚落中。诸小男小女嬉戏。聚土作城郭宅舍。心爱乐着。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心常爱乐、守护。言。我城郭。我舍宅。若于彼土聚。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则以手拨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罗陀。于色散坏、消灭、爱尽。爱尽故苦尽。苦尽故。我说作苦边。”
  25. ^ 中阿含经·大品·阿梨吒经》:“世尊告曰。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令弃舍。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者。当以舍是法。况非法耶。”
  26. ^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须菩提!有以有为空,无以无为空,异以异为空。……何等为余事空?有佛无佛,法性法寂如,及尔真际住如故。以是异空,是为余事空。”
  27. ^ 西晋竺法护译《光赞经》:“须菩提!其所有者,所有空。无所有者,无所有空。自然者,自然空。为他故者,他故亦空。……彼何谓为他故空?假使怛萨阿竭兴出现者,若怛萨阿竭不兴出现,其法常住,其法界亦寂灭故无本,无本斯则本际,其于此者为他空,是谓为他故空。”
  28. ^ 唐朝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二会》:“善现!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谓一切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离生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故空,是谓他性由他性故空。”
  29.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佛告须菩提:若诸欲恶不善法若有性,若自性、若他性,我本为菩萨行时,不能观诸欲恶不善法无所有性入初禅。以诸欲恶不善法无有性,若自性、若他性,皆是无所有性故,我本行菩萨道时,离诸欲恶不善法,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
    龙树大智度论》:“佛意若诸欲不善法。有定性实法若多若少自相者。若自身中若有净常等性。性有二种。若自性。若他性。自性名自身不净性。他性名衣服等庄严身具。此皆无常虚诳苦恼因缘。内外五欲中无有常乐我净实。”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佛告须菩提:若淫怒痴及余诸非法之事,若有所有无所有者,我为菩萨时不于有无中起四禅。是故,须菩提!亦不有所有、亦不无所有,是故我初发意行菩萨道时行四禅。”
    唐朝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二会》:“佛告善现:若诸欲恶不善法等有少自性或复他性为自性者,我本修行菩萨道时,不应通达一切欲恶不善法等皆以无性为自性已,离欲恶等入初静虑乃至能入第四静虑具足安住,以诸欲恶不善法等都无自性、亦无他性,但以无性为自性故,我本修行菩萨道时,通达欲恶不善法等皆以无性为自性已,离欲恶等入初静虑,乃至能入第四静虑。”
  30. ^ 龙树中论》:“na hi svabhāvo bhāvānāṁ pratyayādiṣu vidyate। avidyamāne svabhāve parabhāvo na vidyate॥5॥
    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
    【青目释】诸法自性不在众缘中。但众缘和合故得名字。自性即是自体。众缘中无自性。自性无故不自生。自性无故他性亦无。何以故。因自性有他性。他性于他亦是自性。若破自性即破他性。是故不应从他性生。若破自性他性即破共义。无因则有大过。有因尚可破。何况无因。于四句中生不可得。是故不生。”
    kutaḥ svabhāvasyābhāve parabhāvo bhaviṣyati। svabhāvaḥ parabhāvasya parabhāvo hi kathyate॥3॥
    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
    【青目释】诸法性众缘作故。亦因待成故无自性。若尔者。他性于他亦是自性。亦从众缘生相待故。亦无无故。云何言诸法从他性生。他性亦是自性故。”
    buddhaḥ skandhānupādāya yadi nāsti svabhāvataḥ। svabhāvataśca yo nāsti kutaḥ sa parabhāvataḥ॥2॥
    阴合有如来。则无有自性。若无有自性。云何因他有。
    【青目释】若如来五阴和合故有。即无自性。何以故。因五阴和合有故。问曰。如来不以自性有。但因他性有。答曰。若无自性。云何因他性有。何以故。他性亦无自性。又无相待因故。他性不可得。不可得故不名为他。”
  31. ^ 所以 《大般若经》说:“佛说五蕴,名为世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示世间色等五蕴,无变坏相。故说般若波罗蜜多,能示世间,诸法实相。所以者何?色等五蕴,无自性故,说名为空、无相、无愿,即真法界。”
  32. ^ 所以《大般若经》也说:“依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觉诸法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由如实觉真如相故,说名如来、应、正等觉。”
  33. ^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质》:“原始佛教排斥形而上学,只阐明有关世界人生现象之存在,而加以极合理、客观的考察。其理论中心即是所谓的“缘起论”。同时,成为缘起论之基础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与加上[一切皆苦]之四法印,以及缘起论之另一形态——四谛说,亦被视为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原始佛教之阿含经中,随处皆述及无我说。然其中含无我的最高意义而究意者极少,而以通俗低微的立场叙说者为多。这如前所述,是因为现存的原始佛教圣典,皆由部派佛教所传,而部派佛教凡事皆舍去原始佛教的第一义立场,而仅采用世俗立场的学说之故。因此若以现存的原始圣典之无我说、多为低俗之说为理由,将释尊与原始佛教的无我说视为皆是低俗者,乃是错误的看法。大乘佛教兴起的理由之一,乃在于欲改正部派佛教之此种低俗性。故大乘佛教为了其无我或不致与部派佛教之无我混淆,乃用空(sūnya或sunyatā空性)一语代替无我之语,以解说高一层的无我。在般若经龙树中论中所说的空,才是原始佛教无我的真义。”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