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大西军
大西
1643年—1647年
地位帝国王国
首都西京(今四川省成都市
常用语言明清官话蜀语
君主 
• 1643年-1647年
张献忠
历史时期明末清初
• 张献忠在黄州称西王
1643年
• 张献忠在成都称大西皇帝
1644年
• 张献忠于豪格平川陕之战中战死
1647年
• 孙可望去“大西”国号
1647年
前身
继承
明朝
清朝
南明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西(1643年-1647年)是明朝末年民变领袖张献忠建立的政权

崛起

[编辑]

1638年,张献忠在湖北谷城接受招安被授予副将。驻地王家河,易名太平镇,以示休兵。

1639年,张献忠重举反明的大旗。转战四川境。1641年,攻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1643年三月,在黄州称“西王”;五月,占领武昌,称“大西王”。1644年正月,大顺皇帝李自成封张献忠为秦王。8月9日,攻破成都巡抚龙文光、蜀王朱至澍及其嫔妃全部自杀身亡。张献忠的大军号称60万,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并自称“大西国王”。十一月庚寅(12月4日),登基成为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四川建国

[编辑]

初期张献忠领导的民变军主要在南方发展,先是控制了湖广地区,之后又改进攻四川。

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退出成都时,在成都进行大规模的烧杀破坏。十一月己巳(1647年1月2日),张献忠在盐亭县凤凰山肃亲王豪格射杀身亡。大西的官员离开成都时还有700人。到张死时只有25人,大多被他杀死。

联明抗清

[编辑]

张献忠死后,以孙可望为首的大西军自1647年进占云南贵州二省。永历元年(1647年)八月,孙可望为劝降被俘的明朝官员杨畏知,接受其提出的条件,不再使用国号“大西”和年号“大顺”,暂以干支纪年。1652年,永历朝廷接受西军部将孙可望、李定国投诚抗清建议,在贵州安隆所设立行辕,西军改编为南明军。孙可望等整编了南明其他的武装部队,经整编后的南明军足以和清军作战。

综观西军余部辅佐南明永历帝抗清数年间(1645年-1651年),南明军与清军作战中,败多胜少,大批南明的军队先后降清。先后丢失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两广、两湖等等领地,地盘尽失。直到以孙可望为主的大西军加入,再次改变了整个局势。

孙可望残暴善妒,心怀大逆之心,与李定国不和,定国屡建战功,孙可望恐定国威重难制,欲去其兵权。顺治十四年(1657年),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李定国部,因部将倒戈归李定国,孙可望大败,率部属六百余人降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十一月病死(一说狩猎时为清军射杀)。

政权

[编辑]

君主

[编辑]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张献忠
(1606年-1647年)
大顺 1643年[注 1]/1644年[注 2]-1647年[注 3]

重要官员

[编辑]

科举

[编辑]

大西政权虽然只维持了较短的时间,但也曾经在大顺元年(1644年)开科取士一次。

姓名 生卒年 籍贯
龚济民[注 5] 四川
陈珏[1] 汉阳(今湖北省汉阳县)人
张大受[2][注 6] ?─1644年12月1日 成都华阳县

注释

[编辑]
  1. ^ 1643年据武昌,称大西王。
  2. ^ (崇祯)十七年冬十一月庚寅,即伪位。
  3. ^ 顺治三年,献忠尽焚成都宫殿庐舍,夷其城,率众出川北,又欲尽杀川兵。伪将刘进忠故统川兵,闻之,率一军逃。会我大清兵至汉中,进忠来奔,乞为乡导。至盐亭界,大雾。献忠晓行,猝遇我兵于凤凰坡,中矢坠马,蒲伏积薪下。于是我兵擒献忠出,斩之。
  4. ^ 献忠遂僭号大西国王,改元大顺,冬十一月庚寅,即伪位,以蜀王府为宫,名成都曰西京。用汪兆麟为左丞相,严锡命为右丞相。设六部五军都督府等官,王国麟、江鼎镇、龚完敬等为尚书。养子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李定国等皆为将军,赐姓张氏,分徇诸府州县,悉陷之。
  5. ^ 《状元史话》说状元为龚济民;《科举奇闻》认为状元姓樊,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县)人。
  6. ^ 《状元史话》等视张大受武举状元。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末农民战争史》第187页
  2. ^ 《寄园寄所寄》(引《张献忠乱蜀始末》)、《蜀碧》卷三、《平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