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3年3月4日) |
此条目论述以中国大陆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中国菜系列 |
---|
四大菜系 |
鲁菜 - 川菜 粤菜 - 苏菜 |
八大菜系 |
闽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
十大菜系 |
京菜 - 沪菜 |
十二大菜系 |
秦菜 - 豫菜 |
十四大菜系 |
辽菜 - 楚菜 |
十六大菜系 |
津菜 - 滇菜 |
新八大菜系 |
陇菜 - 杭菜 吉林菜 - 辽菜 浙菜 - 秦菜 晋菜 - 沪菜 |
闽系 |
福州菜 - 莆田菜 闽南菜 - 闽西菜 闽北菜 |
粤系 |
广州菜 - 顺德菜 客家菜 - 潮州菜 |
苏系 |
淮扬菜 - 金陵菜 苏南菜 - 徐海菜 |
东北系 |
辽菜 - 吉林菜 - 龙江菜 |
其他菜系 |
新疆菜 - 西藏菜 青海菜 - 内蒙菜 冀菜 - 赣菜 黔菜 - 桂菜 琼菜 - 台湾菜 香港菜 - 澳门菜 |
特种私房菜 |
宫廷菜 - 官府菜 谭家菜 - 红楼菜 |
宗教饮食 |
清真菜 - 斋菜 - 道教饮食 |
海外中国菜 |
日式中餐 - 韩式中餐 娘惹菜 - 马来西亚中国菜 印尼中国菜 - 菲律宾中国菜 印式中餐 - 巴式中餐 毛里求斯中国菜 - 澳洲中国菜 英式中国菜 - 加拿大中国菜 美式中国菜 - 加勒比中国菜 拉美式中国菜 (波多黎各式中国菜 - 秘鲁中餐) |
中国菜(又称中餐、中华料理、中国料理)是发源于中国的料理,其常见于多华人之地区,亦是目前中国文化中最主要的代表之一,对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带来深远影响。其特点为:色、香、味、意、形,被称为“国菜五品”,按烹饪特点又可分为:选料、刀工、火候、调味。
中国菜系之多是非常惊人的,这是由于中国地区广大,从南向北的热带、副热带一路到温带,由南海岛屿气候至内陆大陆性气候,还有世界屋脊的高原山脉与无数源远流长的河流、洼地与湖泊,提供了不可想像的多元食材。加上汉唐时丝路贸易交流、宋元时漠北民族的文化冲击、明清时期大航海时代的新大陆物种,也没有明显宗教忌口的风气,拥有持续发展达三千年的农渔传承与厨艺创新。近代以来,加工食材的技术、刀具也是最多样的,使各个地方菜肴差异极大。由于无法一概而论,光代表菜系就有淮扬菜、鲁菜、粤菜、川菜等菜系,深入研究可多达八到十种以上,这还不包含汉族和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与东亚其他国家的融合,多样化程度之高在全世界几乎没有类似的案例,因而中国菜式可以说是覆盖范围非常广大的饮食霸主。
烹饪特点
[编辑]选料
[编辑]中国菜的食材非常丰富,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可以做为中国菜的食材,但食材的选择关系到菜品的质量。
中国菜中常选择名贵的食材,如燕窝、鱼翅、熊掌、鹿尾、虎骨、猴脑等。但是部分食材取自保护动物,加上卫生防疫等考量,所以某些名菜在现代无法烹制,但也有厨师使用替代品进行烹饪。
食材选取
[编辑]- 时令:食材根据动植物的成熟时间不同,品质也不同。比如淮扬菜有“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的说法。
- 区域:不同区域生长的食材品质亦不同。比如蟹,以阳澄湖和盘锦产为佳。
- 品种:做一些菜肴,需要不同品种的食材。比如,北京烤鸭是用北京特有的填鸭做成;白斩鸡则用三黄鸡做成。
- 部位:食材不同的部位被制作成不同的菜。比如家常菜“肉段”应用里脊制作。
- 因材制宜:大部分菜肴对食材很讲究。例如生蚝和醉虾要求新鲜的蚝和虾。而一些菜肴,例如炒饭和回锅肉,则最好用隔夜的米饭和猪肉。
- 时代变化:例如北京烤鸭,以前是越肥越好,现代则倾向用瘦肉鸭。现代也不再利用保护动物和珍贵植物做食材。另外开始引进其他外国食材,例如法国蜗牛等。
食材六品
[编辑]- 色
- 有些食材是为了装饰用的。比如在鱼翅羹里加一点藏红花。在中国菜中,任何点缀的东西都可以食用。
- 香
- 增加香味的食材。胡椒,茴香一些香辛料主要是调味去除食材的腥味。也有一些高级菜肴如叫化鸡用荷叶包裹,闻起来有一股清香。鲜花饼加入鲜花,吃起来有临花圃之中。
- 味
- 食材的选择也可以增强食物的味道。比如虾饺中加入的虾脑,被认为使饺子更加鲜美。
- 意
- 食材的名称、形状可代表菜肴意境。古时候,举子们在赶考的时候要吃条红色鲤鱼,意为“鲤鱼跳龙门”。
- 形
- 即使是冷盘,对食材的要求也是相当讲究的。
- 养
- 一些食材本身就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传统中医学认为一些食材还具有药用性。像红枣猪手汤富含动物胶,传统认为对孕妇非常有帮助。
食材对菜系的影响
[编辑]- 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形成于秦汉。宋代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分为胶东菜、济南菜以及孔府菜等三大流派。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 川菜:四川离海较远,因此以河鲜、菌类、干货、山珍为特色。主要以“辣”为特色,对西南、华南各地区有很大影响。
- 粤菜:广东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雨量充沛,物产富饶。海鲜以“生猛”、“鲜”为主,对原料的新鲜程度要求很严格。
- 闽菜: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而福建境内山峦起伏,丛林茂密,气候温暖,加以地形复杂多变,使得闽菜极为多元化。
- 淮扬菜:淮扬处于江淮水乡,水产丰富。菜肴制作精细,淮扬菜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
刀工
[编辑]中国菜的原料大多加工成小块尺寸,不像西餐在食用时进行切割。中国菜对刀工非常讲究,工具主要是菜刀和砧板,可将原料切成片、丝、条、块、丁、粒、米茸等形状,并要求其大小、厚薄、粗细均匀。有些原料经厨师的刀工后可拼成栩栩如生的美丽图案。
种类
[编辑]- 切
- 片
- 剁
- 剞
刀工技巧
[编辑]原料成形
[编辑]- 马牙段:把葱从中间冲开,切2厘米长的段。
- 骰子丁:呈四方形,体积有1厘米立方。
- 象眼块:两头尖、中间宽,一般是4厘米长、宽1.5厘米、厚1.5厘米。其大小根据主料、盛器的大小而定。
- 菱形块:和象眼块相仿,但没象眼块那么规则。
- 骨牌块:呈长方形。一般为5厘米长、2.5厘米宽、7毫米厚。大小可根据情况而定。
- 滚刀块:采用原料滚动、斜立刀的方法,将原料切成基本相同的块,如烧茄子等。
- 绿豆丁:一种类似绿豆子的小方丁,约5-7毫米立方。
- 劈柴块:不规则的原料经过加工,形状基本一致,一般长5厘米,宽、厚各1厘米。
- 雪花片:一般1.5毫米厚,长、宽各1.5厘米。
- 柳叶片:大部分用笋尖、茭白尖制作,一般长5厘米、厚1.5毫米,一头尖,一头宽。
- 松里:熟原料的面不动,里边的大块肉撕成小片后放平。如锅烧鸭、清蒸整面鸭等。
- 卧刀片:又称坡刀片。操作方法是左手按原料,右手执刀,刀背向外,刀背略高于刀刃,使刀身呈坡斜状,成品呈斜片状,如腰片、海参、肚片等。
烹调方法与火候
[编辑]中国菜烹调方法非常多,有凉拌、炒、爆、溜、煸、蒸、熬、煮、炖、煨、烩、氽、涮、烧、焯、卤、酱、煎、炸、焖、烤、焗、熏等几十种,每一种又可分为好几类。中国菜在制作过程中还十分讲究火候,以蒸排骨为例,蒸的时间长了,肉就老了,时间短了,则没熟透。
调味
[编辑]中国菜的调味料也非常多,是影响菜肴的主要原因之一。苦、咸、甜、酸、鲜是基本味道,它们与辣(麻辣),即是中国文化中所称的酸甜苦辣。除苦味外,都是菜肴烹饪时所追求的味道。
食盐是中国,亦是全世界烹饪时,最主要的咸味剂,而酱油、蚝油、豆豉等是中国常见的咸鲜口味调味剂。西周时,中国烹饪即使用醋制造酸味。先秦以来,烹饪的甜味剂主要是蜂蜜和饴糖,饴糖以麦芽糖最为常见。发源于印度的蔗糖,虽然在前1世纪或之前即传入中国,但中国制糖业的发达和技术成熟,则是在唐代以后。明代,中国制糖技术更为成熟,采用黄泥水淋脱色法制造出白糖。随着地理大发现,辣椒在明朝末年传入中国。此前,则用花椒制造辣味。清代中期,辣椒和蔗糖在中国获得普遍的应用[1],而在食盐匮乏的贵州,辣椒则起到替代食盐的作用。或称之为穷人的油盐[2]。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发明了的味精,它与鸡精是当代普遍使用的鲜味剂。
除甜、辣、酸、鲜等调味剂外,常用的调味料依据效用有以下几类:
- 调色:酱油、红曲米。
- 调香:麻油、麻酱、黄酱、葱、蒜、八角/茴香、桂皮、丁香、肉豆蔻、白豆蔻、草果、香菜、香菇、桂花、薄荷、三奈、香叶、砂仁、甘草、木香、良姜、厚朴。
- 调型:生粉、菱粉、冰糖。
- 滋补:枸杞、桂圆、党参、西洋参、黄芪、当归、天麻、冬虫夏草、川芎、茯苓、薏米、三七、莲子。
- 其他添加剂:高汤。
分类
[编辑]地域分类菜系
[编辑]中国菜主要有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之说,其中“四大菜系”是指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八大菜系”是指闽菜、湘菜、粤菜、苏菜、鲁菜、浙菜、川菜、徽菜,除了上述汉族菜系外,还有西藏菜、新疆菜等等少数民族菜系。
菜谱
[编辑]- 馐 (酱料)
- 膳(肉类)
- 肴(煮熟的肉)
- 饮(饮料)
文化与历史
[编辑]用餐礼仪
[编辑]因中国地域辽阔,礼仪繁多而且不一致。但有些用餐礼仪还是通用的。
- 所有用餐者、特别是长辈未到时,不可以入座(视情形而定,若有可能妨碍走道动线者,则须先行入座,待长辈到达后在带领长辈入座,身体不适者切勿勉强让座);主人长辈先食;如果有长辈,应该让菜或斟酒。但若主人长辈事前有声明先让用餐者入座及用餐,则应遵循长辈之意见
- 一般来讲餐桌上正对门的位置是主人的位置,主人左右两侧应为第一、第二贵宾。妥善的做法是等待主人为你指定座位。
- 吃饭时不能发出咀嚼的声音;不狼吞虎咽,不用嘴送食他人的让菜。不用舌头舔食餐具;不伏碗吃饭,应端碗吃饭;拿饭碗时,不可以端碗底;吐出的骨头鱼刺等饭渣,应放到指定的地方。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
- 使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然而这一般只适用于街外用膳;在家用膳举碗海喝亦无伤大雅),不用筷子搅拌热汤,不呡汤而饮;夹菜时候最好一次夹走。不可以用筷子在菜盘子中乱翻。
- 等上餐时候,不可以用筷子互相敲打,或者拿筷子敲打餐具;筷子不可对夹,如果用餐时一双筷子因为夹菜而夹到另一双筷子,称为筷子打架。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如果饭没吃完,中途想放下碗筷休息片刻,筷子要平放在碗上,绝对不可以垂直插在饭里,因为这被认为是凭吊死人的;任何餐具反扣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比如碗或酒具。
- 如果多人入席,桌子很大,又不是旋转桌子,菜离你比较远,最好不要唐突地站起来去夹食,可以询问人是否能帮忙夹菜,相反,如果观察到其他人想吃自己身边的菜,可以站起来帮助对方,这样符合礼节,也显得亲切;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
- 用餐时如果餐具失落到地上而损坏是非常不好的。有些地方新年打碎餐具有说“岁岁平安”的习惯。
艺术
[编辑]中国菜很早就讲究色、香、味俱佳,《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中国菜的取名多彩多姿,以写意手法命名的有“龙虎会”、“凤爪龙衣”、“狮子头”、“佛跳墙”,以人物命名的如“东坡肉”、“宋嫂鱼羹”、“宫保鸡丁”。唐朝皇帝唐懿宗命皇宫内准备各种美味给同昌公主食用,其中“灵消炙”这道菜,是用喜鹊舌、羊心尖等材料调制而成。
文学
[编辑]中国菜在文学作品中记录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著名菜肴,例如《红楼梦》、《金瓶梅》等,现代美食家经常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找到创新和恢复古代菜肴的方法。《红楼梦》第六十回【牛奶茯苓霜】:“……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我们想着,正宜外甥女儿吃。……”。
哲学
[编辑]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古代的哲学家经常用烹饪方式来进行比喻,如《吕氏春秋·察今》载:“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曾提到:“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和“肉不正不食”以比喻身正和严格要求自己。班固在《汉书》中也写道:“王者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将饮食看成是治理国家首要的问题。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讲的是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君子远庖厨”,来源于《礼记》。意为心胸广大的人应该仁慈,不应进入厨房宰杀动物以备食用。中医学家认为,饮食是健康之本。药王孙思邈说过:“救急之道在于药,安身之本在于食。” 而《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也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比赛
[编辑]在中国和海外,每年都有纷繁种类的中国烹饪比赛,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等。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清代辣椒在贵州的传播及其影响 中国知网. [202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趣味历史:辣椒明朝才进入中国 先秦人“重口味”爱用花椒. 人民网,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5-12-27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