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建瓯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瓯话
Gṳ̿ing-é-dī / 建甌事
发音[kuiŋ˧˧ ɪ˥˦ ti˦˦]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国东南部
区域福建省南平建瓯市
母语使用人数
200万(1992)[1]
语系
文字汉字
建州罗马字
语言代码
ISO 639-3
ISO 639-6jaxi

建瓯话闽北语[kuiŋ33 ɪ54 ti44]罗马字Gṳ̿ing-é-dī汉字建甌事),通行于福建省南平建瓯市一带,是闽北语东片的代表方言,也被当作是闽北语的标准音。建瓯话一般以建瓯(芝城)的城关话为标准音,在建瓯全境都可通用。建瓯话之下还可以分为建安话瓯宁话两种次方言。[1]

发音

[编辑]

根据《建州八音》记载,建瓯话有15个声母、34个韵母和7个声调。但根据福建学者1984年的调查,如今的建瓯话仅存6个声调。[2]

声母

[编辑]

左边为国际音标,后附注例字,括弧内附注的是建宁罗马字的写法。

建瓯话声母
  双唇音 齿龈音 软腭音 声门音
鼻音 m 问埋 (m) n 日乃 (n) ŋ 语艾 (ng)
塞音 清音不送气 p 边拜 (b) t 直蹄 (d) k 求介 (g) ʔ 莺埃 (不标)
清音送气 坡派 (p) 他替 (t) 气概 (k)
擦音   s 时细 (s) x 非瞎 (h)
塞擦音 清音不送气   ts 曾在 (c)  
清音送气   tsʰ 出差 (ch)  
边音近音   l 柳来 (l)  

韵母

[编辑]

左边为国际音标,后附注例字,括弧内附注的是建宁罗马字的写法。

建瓯话韵母表
开韵尾 元音韵尾 鼻音韵尾
开口呼 a 鸦茶 (a) ɪ[3] 欧茅 (e) ɛ 压脐 () œ 而儿 () ʊ[4] 禾梅 (o) ɔ 荷峨 () ai 矮犁 (ai) au 袄柴 (au) 含南 (ang) aiŋ 恩田 (aing) eiŋ 音人 (eng) œyŋ 云种 (e̤ng) ɔŋ 温囥 (o̤ng)[5]
齐齿呼 i 衣时 (i) ia 野舍 (ia) 热㓟 (ie) 约茄 (io̤) iau 腰桥 (iau) iu 优油 (iu) 烟年 (ing) iaŋ 营正 (iang) ieiŋ[6] iɔŋ 央阳 (iong / io̤ng)
合口呼 u 乌吴 (u) ua 窝过 (ua) 哀麻 (uoi)[7] uai 歪发 (uai) uiŋ 安蟠 (uing)[8] uaŋ 汪黄 (uang) uaiŋ 凡贩 (uaing) uɔŋ 文放 (uo̤ng)
撮口呼 y 威鱼 () 锐蛇 (ṳe)[7] yiŋ 弯园 (ṳing)[8]

声调

[编辑]

清代中叶的建瓯话有七个声调,今日仅存六个。经过一百多年的变化,今日的建瓯话中次浊平调已被并入阴去调,全浊平调已被并入阴上调,因此平声已无法区分阴阳;全浊上调已被并入阳去调,因此上声也已无法区分阴阳。

以下是今日建瓯话的六个声调。例字均取自《建州八音》。

建瓯话声调
《建瓯县志》调序 1 2 3 4 5 6
调类 平声(阴平) 上声(阴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调值 ˥˦ (54) ˨˩ (21) ˧˧ (33) ˦˦ (44) ˨˦ (24) ˦˨ (42)
建州八音标序 五环 三环 二环
(阳平调为首环)
八环 四环 七环
建宁罗马字调号
(括弧后附使用范例)
ˊ (á) ˇ (ǎ) ̿ (a̿)
ˆ (â)(阳平)
- (ā) ̆ (ă) ˋ (à)
例字 芝依居 指椅举图 志意贵眉 字易脆上 即益菊 集实巨

此表采用的是《建瓯县志》的调序,在《福建省志·方言志》中则依次分别为:1、3、5、6、7、8。

建瓯话没有明显的变调和轻声。有些上声字组成的双音词,在连读时,前字读作阴去调。例如“老虎”为“lau˨˩+k'u˨˩”,快读时可读作“lau˧˧k'u˨˩”,但不可以普遍类推,读作原调亦可。名词词尾“仔”(tsiɛ˨˩)必须轻读,但与其上声的原调值并无明显差异。[9]

文白异读

[编辑]

同其他闽语的方言一样,建瓯话也存在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建瓯话受到了普通话南平话的严重影响,许多字词的“老派文读”被“新派文读”取代。

建瓯话的文白异读可分为以下几种:

  • 声母异读:“雷”字文读为/lo˧˧/,白读为/so˧˧/;做姓氏时用文读,在“响雷”中的“雷”字则用白读。
  • 韵母异读:“西”字文读为/si˥˦/,白读为/sai˥˦/;在“西瓜”中用文读,在“东西”中用白读。
  • 声调异读:“稻”字文读为/tʰau˦˦/,白读为tsau˨˩/;在“水稻”中用文读,在“截稻”中用白读。
  • 声母、声调皆异读:“高”字文读为/kau˥˦/,白读为/au˨˩/;做姓氏时用文读,做形容词时用白读。
  • 韵母、声调皆异读:“脐”字文读为/tsi˨˩/,白读为/tsʰɛ˧˧/;“脐带”的“脐”字用文读,“腹脐”的“脐”字用白读。
  • 声母、韵母、声调皆异读:“妇”字文读为/xu˦˦/,白读为/py˦˨/;“妇女”的“妇”字用文读,“新妇”的“妇”中用白读。

文字

[编辑]
建宁罗马字版《圣经·创世纪》第一章

1795年(乾隆六十年),福清林端材模仿闽东语福州话的韵书《戚林八音》编写韵书《建州八音字义便览》(简称《建州八音》),在建宁府刊行。该书是历史上第一部建瓯话韵书。

1900年,西方传教士参照《建州八音》,发明了“建宁府土腔罗马字”(Gṳ̿ing-Nǎing-Hǔ Gâ̤ Tǔ-kióng Lô̤-mǎ-cī)来表记建瓯话。不过,同其他众多教会罗马字一样,建宁罗马字并未走出教会圈子,如今已然为人们所忘却。

脚注

[编辑]
  1. ^ 1.0 1.1 《建瓯县志》(请参见“第三十六篇 方 言”一节)
  2. ^ 建瓯县志·第三十六篇·第一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声韵调
  3. ^ 此处实际发音比国际音标中的e嘴略闭。
  4. ^ 此处实际发音比国际音标中的o嘴收拢。
  5. ^ 昔日的ong,桐韵)今天已完全被并入此韵。
  6. ^ ieiŋ是新派读音,从分化而来。因此在《建州八音》和建州罗马字里都没有此音。
  7. ^ 7.0 7.1 有向归并的趋势,今日仅存在于老年人口语中。
  8. ^ 8.0 8.1 yiŋ有向uiŋ归并的趋势,今日仅存在于老年人口语中。
  9. ^ 《建瓯方言词典·引论》,第7页

参考资料

[编辑]
  • 《建瓯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李荣主编,李如龙、潘渭水编纂,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ISBN 7-5343-3411-X
  • 《建瓯县志》(请参见“第三十六篇 方 言”一节)

外部链接

[编辑]
  • (繁体中文)汉字古今音资料库(可查建瓯话单字读音,现代>闽语>闽北区>建瓯/建瓯(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