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慧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招提慧朗 (738年—820年)[1],又称招提朗大朗禅师中国唐代佛教禅宗比丘禅师,为石头希迁禅师之徒。[2]

生平[编辑]

慧朗俗姓欧阳,名惠明[3],为始兴曲江(今广东韶关曲江县)人,于十三岁时依邓林寺模禅师出家,十七岁游学南岳 ,二十岁从南岳石头希迁和尚受具足戒[1][4][5]

此后史料产生两种说法。北宋余靖《武溪集‧韶州月华山花界寺传法住持记》指出慧朗于受戒后说“戒岂律我哉?”,便前往虔州南康龚公山(在今江西南部)参谒马祖道一,并向其询问何谓知见,道一禅师表示佛无知见。此后慧朗归返南岳,“昼操井臼之役,夜与其徒发坼齿键”,直到希迁禅师圆寂后才离开。[5]

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则记载慧朗往江西参谒道一禅师时,道一禅师询问其“汝来何求?”,慧朗表示其来“求佛知见”,道一禅师表示“佛无知见、知见乃魔界”,并认为慧朗禅师未得到希迁禅师之心法,应归返南岳。慧朗回南岳后,询问希迁禅师如何是佛,希迁禅师说慧朗没有佛性含灵则有。慧朗追问为何其没有,希迁禅师则表示是慧朗“不肯承当”,慧朗于当下悟道[2][4]

慧朗后随希迁禅师驻锡于潭州梁端招提寺说法接众[1],常对参学者说:“去去汝无佛性”[5],且三十多年未曾出门,时人尊称为“招提朗”[1][3][5][4]、“大朗禅师”(与希迁禅师另一位法嗣小朗禅师(兴国振朗)相对[1][6])。希迁禅师圆寂后,慧朗与同门师兄弟振朗、波利(或作“尸利”)、天皇道悟、道铣、智舟等人共同为其于东岭(南岳南台山跖)建[1]

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慧朗前往罗浮,途中经过曲江之都渚,认为此地清幽便于此驻锡,前来拜访者甚多。[1][5]该寺院于慧朗过世后荒芜,到南汉中宗时才复兴,宋真宗时赐额为花界寺。[5]

慧朗于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二十二日迁化,享寿八十三岁,僧夏(受戒年数)六十四,[3]门人刘轲曾作碑记述之。[1][5]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杨曾文. 〈石頭希遷及其禪法〉. 《唐五代禅宗史》 (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020-03-27]. ISBN 750042437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中文(中国大陆)). 
  2. ^ 2.0 2.1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希遷〉.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静、筠两位禅师. 链接至维基文库 卷四#招提. 《祖堂集卷四‧招提》. 维基文库. 952年 (中文). 
  4. ^ 4.0 4.1 4.2 道原. 链接至维基文库 14#招提慧朗.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招提慧朗》. 维基文库. 1004年 (中文).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余靖. 链接至维基文库 卷09#韶州月華山花界寺傳法住持記. 《武溪集卷九‧韶州月华山花界寺传法住持记》. 维基文库 (中文). 
  6. ^ 道原. 链接至维基文库 14#興國振朗.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兴国振朗》. 维基文库. 1004年 (中文).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