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迴廊彼端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8日 (一) 09:49 (回退賈青鳳老師討論)做出的1次編輯,到由InternetArchiveBot做出的最後修訂版本)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五方佛唐卡

五方佛,又稱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1]

概述

五方佛各有不同的方位、顏色、手印、坐騎等,代表了五種智慧、降服五毒的功德[2],可以廣救餓鬼等一切眾生。

  • 中央毗盧遮那佛(化身廣博身如來)象徵五智中的 「法界體性智」 ,又化育另外四智;
  • 東方阿閦佛(化身妙色身如來)象徵「大圓鏡智」
  • 西方阿彌陀佛(化身甘露王如來)象徵「妙觀察智」
  • 南方寶生佛(化身寶勝如來)象徵「平等性智」
  • 北方西班牙语Prakuta不空成就佛(化身離怖畏如來)象徵「成所作智」

佛教密宗典籍認為五佛皆是毗盧遮那佛化現密藏道開《如來淵源攷(考)》:「五方明王為五方五佛之化現;五方五佛名號不一,皆為同體,毗盧遮那佛所化現。」雲棲蓮池《彌陀疏鈔》:「智覺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則一佛而雙二土也。」

註釋參考

  1. ^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2. ^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外部文獻

  • 《佛名釋典傳略》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