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華民國—美國關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民國—美國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中華民國

美國
代表機構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
代表
代表 俞大㵢 大使[註 1][4]處長 谷立言[5][6]
Raymond Greene

中華民國—美國關係(英語:United States–Republic of China relations),是指中華民國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雙邊關係。1913年至1979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後因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與中華民國斷交;但兩國斷交後,皆於雙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保持一定程度的往來。由於美國對於中華民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高度重要性,被中華民國政府視作外交工作的重點。美國亦曾自1951年至1979年在臺灣駐軍,參與過多次亞洲的軍事行動。隨着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後,已與臺美關係重疊。

歷史

[編輯]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於1960年6月18日訪問臺北時,與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敞篷車前往圓山大飯店途中。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遷臺後與美國的雙邊關係。

代表機構

[編輯]

美國

[編輯]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

1979年1月1日,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以後,與中華民國之間即不存在正式的外交關係。但美國透過《台灣關係法》、設立美國在臺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與中華民國保持雙邊關係。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舊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的土地是向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租用,由於臺北市議會決議將該地收回興建國中,必須另覓新址。經過多次討論會勘後,在2000年12月選定內湖區金湖路100號為新址地點,共約6.5公頃,自2005年1月起租期99年,建築費用約76億新臺幣,是首座由外國駐臺機構打造的建築。[7][8]2018年6月12日落成啟用,新館前方有美國國旗、大門則有美國國務院院徽。[9][10]2019年5月6日對外營運。[8]

中華民國前總統陳水扁曾這樣表述臺美關係,其在任期間為「美軍政府代理人」,聽命於美國在臺協會(以下簡稱AIT[11][12],美方對此予以否認。在維基解密釋出AIT公文後,AIT被稱為「藍綠政治人物告解室」,因為能與AIT聊天、交換意見的臺灣政治人物對AIT都頗為坦白;中華民國許多政府官員也習於直接跳過中華民國政府體系、向AIT報告重要資訊。[13][14]

各州駐臺辦事處

[編輯]

美國亞利桑那州佛羅里達州夏威夷州愛達荷州路易斯安那州馬利蘭州明尼蘇達州密芝根州密蘇里州蒙大拿州新澤西州俄亥俄州華盛頓州新墨西哥州賓夕凡尼亞州南卡羅萊納州北卡羅萊納州維珍尼亞州西維珍尼亞州懷俄明州德州紐約州印第安納州共23州,以及關島在臺灣設有辦事處,並成立美國各州政府辦事處協會[15]

中華民國

[編輯]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1979年3月1日,中華民國行政院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Coordination Council for North American Affairs),作為美國在臺協會的對等機構,由外交部掌管。1986年11月26日,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新館啟用,所屬各組合署辦公。[16]1994年10月10日,駐美國辦事處更名為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nited States)。2019年5月25日,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Taiwan Council for U.S. Affairs,TCUSA)。[17]

2014年3月24日,美國聯邦政府於《聯邦公報》登載,將駐美國代表處及各辦事處指列為《外國駐團法》所稱之「外國駐團」(Foreign Mission),並將駐美國代表處之館舍列為外交館舍英語Chancery (diplomacy)[19]12月,美國國務院全面換發臺灣駐美人員與眷屬之身分卡、免稅卡及駕照,再將臺灣納入國務院「外交機動車輛計劃」(Diplomatic Motor Vehicle Program),並於2015年2月11日起換發駐美各處及人員車輛車牌,使享有與各國駐美使領館英語List of diplomatic mi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幾乎相同的特權待遇[20]

2020年12月,美國聯邦眾議院有78名眾議員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籲請美國政府同意將「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21]2021年5月,多名眾議員提出《臺灣外交檢討法》,內容包括正名為臺灣代表處、要求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須經國會參議院確認通過、為臺灣駐美官員創建專用簽證等。[22]

駐處維安

[編輯]

2018年7月29日,臺灣《自由時報》報導,美國透過管道向中華民國國安高層告知,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新館於9月正式運作後,將派海軍陸戰隊進駐,其隊員隸屬於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隊,稱為「海軍陸戰隊衛兵」。這是兩國自1979年斷交以來,美國首度比照海外使領館,也在臺灣設立「陸戰隊之家」(Marine House)。基於對等立場,中華民國國防部也爭取恢復憲兵進駐駐美代表處及雙橡園,以彰顯兩國軍事合作交流進入新的里程碑。[23]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9月13日的報導指出,美國國防部已拒絕國務院的請求,原因是資源有限,且國務院未事先告知國防部在臺北辦事處新館完工後,需要進駐陸戰隊,才導致請求被拒絕,並非怕激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24]2019年4月3日,美國在臺協會發言人孟雨荷表示,新館的維安如同舊館,由少數美方人員搭配人數較多的當地聘僱人員,並與地方當局合作共同負責。也首度證實自2005年起,派駐舊館的美方人員就有現役軍人,包括陸軍海軍空軍與陸戰隊。[25]

駐外使節

[編輯]

經貿關係

[編輯]

貿易

[編輯]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於美國第1大城設立紐約辦事處,以及在洛杉磯芝加哥達拉斯三藩市設立臺灣貿易中心[26]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則在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立駐美國代表處經濟組,以及在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侯斯頓阿特蘭大、三藩市設立駐在辦事處經濟組[27]

近年的兩國貿易額,金額美元[28]
年分 貿易總額 年增減 排名 出口至美國 年增減 排名 自美國進口 年增減 排名
2018 72,598,303,896 11.396% 2 39,491,214,291 7.390% 3 33,107,089,605 16.583% 3
2019 81,099,368,953 11.710% 2 46,247,551,928 17.108% 2 34,851,817,025 5.270% 3
2020 83,065,954,631 2.425% 2 50,550,417,983 9.304% 2 32,515,536,648 6.703% 3
2021 104,947,485,462 26.342% 2 65,686,791,797 29.943% 2 39,260,693,665 20.744% 3
2022 120,745,453,147 15.053% 2 75,052,586,258 14.258% 2 45,692,866,889 16.383% 3
2023 116,854,017,143 3.223% 2 76,234,542,860 1.575% 2 40,619,474,283 11.103% 3

2023年,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臺灣是美國第8大貿易夥伴、第13大出口夥伴、第8大進口夥伴。[29]

2023年的兩國貿易項目如下:

出口至美國的前10大項目為:自動資料處理機、磁性或光學閱讀機電話機(包括智能手機),以及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之有線或無線網絡通訊器具;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與附件集成電路機動車輛所用之零件與附件;鋼鐵製螺釘螺栓螺帽、螺旋鈎、車用螺釘、鉚釘、橫梢、開口梢墊圈與類似製品;碟片磁帶固態非揮發性儲存裝置智能卡與其他錄音或錄製之媒體;變壓器、靜電式變流器與電感器單車或機動車輛用之電氣照明或信號設備、擋風板刮刷器、去霜或去霧器;一般或競技運動、戶外遊戲用物品與設備游泳池與袖珍游泳池等。[30]

自美國進口的前10大項目為:石油原油與自瀝青質礦物提出之原油;集成電路;製造半導體、集成電路與平面顯示器用之機器與器具、零件與附件;渦輪噴氣引擎螺旋槳推動用渦輪機與其他燃氣渦輪機;特殊物品,含進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計量或檢查用儀器與器具定型投影機英語Optical comparator石油氣與其他氣態碳氫化合物航空器太空船(包括人造衛星)、次軌道飛行物與太空船發射載具大豆小客車與其他主要設計供載客之機動車輛等。[31]

中華民國商品佔美國進口市場的比重,自1991年最高點的4.72%,逐年下降至2008年1.73%、2009年1.82%、2010年1.87%、2011年1.88%、2012年1.71%、2013年1.67%、2014年1.73%、2015-2018年維持在1.8%、2019年增至2.2%、2020年2.6%、2021-2022年2.7%,2023年2.8%。[32]

中華民國在美國各州的貿易排名(2022年)

[編輯]

[33][34][35][36][37][38][39]

州分 排名 州分 排名
西維珍尼亞州 第06大進口夥伴、第16大出口夥伴 維珍尼亞州 第10大進口夥伴、第09大出口夥伴
馬利蘭州 第28大進口夥伴、第18大出口夥伴 特拉華州 第25大進口夥伴、第09大出口夥伴
緬因州 第27大進口夥伴、第17大出口夥伴 紐罕布什爾州 第13大進口夥伴、第30大出口夥伴
佛蒙特州 第04大進口夥伴、第02大出口夥伴 康涅狄格州 第15大進口夥伴、第12大出口夥伴
紐約州 第12大進口夥伴、第17大出口夥伴 新澤西州 第15大進口夥伴、第19大出口夥伴
賓夕凡尼亞州 第16大進口夥伴、第19大出口夥伴 麻省 第11大進口夥伴、第08大出口夥伴
羅德島州 第18大進口夥伴、第12大出口夥伴 佐治亞州 第12大進口夥伴、第21大出口夥伴
阿拉巴馬州 第12大進口夥伴、第16大出口夥伴 肯塔基州 第12大進口夥伴、第18大出口夥伴
北卡羅萊納州 第14大進口夥伴、第24大出口夥伴 南卡羅萊納州 第13大進口夥伴、第10大出口夥伴
田納西州 第08大進口夥伴、第24大出口夥伴 佛羅里達州 第18大進口夥伴、第40大出口夥伴
加利福尼亞州 第06大進口夥伴、第06大出口夥伴 夏威夷州 第07大進口夥伴、第13大出口夥伴
新墨西哥州 第07大進口夥伴、第06大出口夥伴 內華達州 第02大進口夥伴、第12大出口夥伴
亞利桑那州 第04大進口夥伴、第09大出口夥伴 科羅拉多州 第04大進口夥伴、第11大出口夥伴
猶他州 第04大進口夥伴、第12大出口夥伴 華盛頓州 第04大進口夥伴、第07大出口夥伴
懷俄明州 第14大進口夥伴、第10大出口夥伴 愛達荷州 第01大進口夥伴、第02大出口夥伴
蒙大拿州 第07大進口夥伴、第07大出口夥伴 俄勒岡州 第07大進口夥伴、第06大出口夥伴
南達科他州 第06大進口夥伴、第10大出口夥伴 明尼蘇達州 第07大進口夥伴、第09大出口夥伴
阿拉斯加州 第12大進口夥伴、第09大出口夥伴
進口為2021年資料
北達科他州 第09大進口夥伴、出口未知
俄亥俄州 第08大進口夥伴、出口未知 威斯康星州 第09大進口夥伴、出口未知
堪薩斯州 第03大進口夥伴、出口未知 阿肯色州 第08大進口夥伴、出口未知
伊利諾州 第08大進口夥伴、出口未知 密芝根州 第10大進口夥伴、出口未知
愛荷華州 第08大進口夥伴、出口未知 內布拉斯加州 第08大出口夥伴、進口未知
德克薩斯州 進出口未知 奧克拉荷馬州 進出口未知
密蘇里州 進出口未知 密西西比州 進出口未知
路易斯安那州 進出口未知 印第安納州 進出口未知

投資

[編輯]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司統計,截至2024年5月,臺商在美國總投資金額338.9億美元,計有6,028件,佔中華民國對外投資15.62%,排名第2,次於加勒比海英國屬地;美國在臺灣總投資金額274.4億美元,計有8,059件,佔外資來源12.34%,排名第3,次於加勒比海英國屬地與荷蘭[29][40]

臺商在馬利蘭州投資以從事電腦電子餐飲、小型超市為主;在特拉華州進行商業註冊多基於稅賦考量而設籍,實際投資活動則於其他各州進行;[33]在佛蒙特州有1家臺商;在康涅狄格州投資不多,主因於物價較高、人口較少不具經濟規模,多數選擇鄰近的紐約州或新澤西州設立據點;在紐約州設立投資據點約300餘個,以金融銀行資訊電子、運輸貿易房地產食品、餐飲為主;在新澤西州以塑膠化學(例如台塑企業美國總部)、進出口貿易、資通訊軟件、旅館、餐飲、生物科技綠能環保為主;在賓夕凡尼亞州設立投資據點約20餘個,以餐飲、化工、金屬、進出口貿易為主;在麻省以製藥醫材、通訊、金融、法律保險、房地產、餐飲為主,亦有透過創投基金投資新創事業[34]在佐治亞州以空運物流為主;在北卡羅萊納州以電子、塑膠、首飾家具、電腦、貿易、食品、海運為主;[35]在美國投資以加州為最多,總金額近85億美元,設廠、設立分支、營運據點等至少1,500餘個,創造超過10萬個工作機會。以電腦、電子、貿易、旅遊、金融、研發行銷、物流、貿易、批發為主。臺資銀行在加州的總資產約80億美元,僅次於日本;在夏威夷州以不動產、餐飲為主;在新墨西哥州以電子零件汽車零配件、貿易為主;在亞利桑納州以半導體清潔能源、資通訊產品及其零組件、房地產、餐館為主;[36]在華盛頓州投資早期偏重餐飲、房地產、旅館等,近年逐漸轉向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如航空、銀行、高科技工程、高級大飯店為主;在猶他州以電腦、生物科技、印刷、房地產、旅館為主;[37]在伊利諾州投資者約100家,以運輸、貿易、倉儲、配銷中心為主,少數有製造、研發;在密芝根州以汽車零組件為主;在內布拉斯加州有1家臺商;[38]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投資具有相當規模,以台塑、南亞石化廠與塑膠廠為主;在德州以塑膠、石化、化學、電腦、電子零件、電機、汽車零配件、超市商場、金融、貿易、運輸為主。[39]截至2022年,在緬因州、紐罕布什爾州、[34]阿拉斯加州[36]、蒙大拿州[37]、密西西比州[39]無臺商直接投資紀錄。

臺美投資案例

[編輯]

1981年,臺灣台塑石化在特拉華州併購美商Staffauer Chemical,至今聚氯乙烯(PVC)廠年產能約5萬4,000公噸,是美國最大的乳化PVC粉工廠,市場佔有率26%。[41]在德州投資約60億美元,建立石化園區。[39]2017年,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資94億美元購買土地設廠,原定2024年完工投產,後因景氣前景不明而暫緩。[39]

臺灣南亞塑膠美國公司投資9億美元,在南卡羅萊納州生產聚酯纖維[35]國泰金融控股以2.4億美元併購康涅狄格州康利資產管理公司英語Conning (company)[42]漢翔航空工業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與美國航太業者合作生產戰鬥機噴射引擎,中華民國經濟部航太小組並負責執行相關回饋計劃,以加速技術移轉[36]環球晶圓併購GlobiTech公司,2022年投資10億美元在德州興建12吋矽晶圓廠[39]

2014年,美國蘋果公司在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竹科)的龍潭園區設立顯示技術中心,是蘋果在美國總部之外,繼日本、韓國之後的第三個海外研發重鎮。2020年5月,竹科管理局證實,已通過蘋果在龍潭新建新廠案,相關資料也完成登記,但細節無法透露。據了解,整體投資案達百億新臺幣[43]

美商德州儀器早已在臺灣投資,提升臺灣半導體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技術,也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外商之一。[44]其他例如微軟思科IBMGoogle亞馬遜等企業,自2018年以來紛紛將其研發或創新中心設於臺灣。[40]Under Armour長期與臺灣紡織業者合作,不僅是最重要供應來源,也是主要紡織品研發夥伴。[33]

特朗普/拜登時期之臺商投資美國計劃

[編輯]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二)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中)、眾議院議長瑞安(右一)、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左二)出席位於威斯康星州的動工儀式。

2017年7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白宮宣佈富士康[註 2]將在威斯康星州設立8K LCD面板廠(赴美國投資計劃名為「飛鷹(flying eagle)」),投資金額100億美元,將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未來帶動1,3000個就業機會。在場陪同的還有美國副總統彭斯、眾議院議長瑞安、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45]郭台銘是第一位臺灣企業家和白宮主人共同舉行記者會,白宮也在Facebook全程直播。[46]9月14日,威斯康星州眾議院英語Wisconsin State Assembly以64票對31票,表決通過30億美元的獎勵方案,這是富士康設廠的最後一道關卡,全案送交州長簽署後即可執行。[47]10月4日,富士康決定在威斯康星州拉辛郡蒙特普萊森村英語Mount Pleasant, Wisconsin(Mount Pleasant Village,又譯快樂山村)建廠。[48]11月11日,正式簽約,成為該州史上最大的外國企業投資案。[49]2018年6月28日(美東時間)舉行動工儀式,由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美國總統特朗普、眾議院議長瑞安、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共同參與。[50]2019年2月,傳出投資計劃生變後,特朗普在Twitter中證實已與郭台銘通話,並指富士康決定繼續推動投資計劃是「好消息」。[51]5月2日,郭台銘前往美國,與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面,郭台銘向特朗普詳述投資進度,並保證計劃沒有生變,也安排與威斯康星州新州長艾佛斯英語Tony Evers會面。[52]

興建中的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2023年11月)。

由於特朗普力推製造業回流美國,台塑企業義联集團已計劃赴美投資擴廠,台灣中油也初步規劃在美國設立石化廠,總計台塑、義联、中油以及鴻海等企業計劃未來幾年投資美國的金額已達兆元新臺幣的規模。[53]美國國防部亦鼓勵業者在美國開設新生產線,並特別點名台積電,因為擔心香港持續的不穩定會迫使臺灣限制甚至切斷對矽谷的晶片出口。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已和美國商務部討論在美國成立新廠,主要卡關在於錢,因為在美國的生產成本比在臺灣高出許多,所以需要聯邦政府大量補貼,「全都取決於何時能夠填補成本的缺口」。[54]

2020年5月,在美國強力支持下,台積電宣佈將投資約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興建5納米製程先進晶圓廠[註 3]。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這項投資案將強化美國與臺灣的關係,並將提升美國的經濟獨立性。[55]州長杜瑟亦表示台積電設廠是亞利桑那州的重大新聞,具有世界級的重要性。[56]2022年12月6日,台積電宣佈亞利桑納州晶圓廠開始興建第二期工程,生產3納米製程技術,兩期工程總投資金額約400億美元,將是亞利桑納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也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兩座晶圓廠將提供約4.4萬個工作機會,每年可生產60萬片晶圓,終端產品市場價值超過400億美元。7日(臺灣時間),舉行「首批機臺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美國總統拜登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等人出席[註 4][57]。魏哲家先前對於外界質疑台積電設廠恐淘空臺灣半導體,表示「門都沒有」,另針對臺灣半導體恐將步入日本後塵,則回應「不可能,臺灣努力30多年,怎麼可能被擊倒」;[58]經濟部長王美花亦對於外界「台積電變美積電」的說法,表示「台積電保護專利功夫一流,去臺化是不可能的事」。[59]

經貿交流議題

[編輯]

《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輪流在臺北華盛頓舉行,1994-2016年共召開10次會議。2021年6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與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召開視像會議,戴琪強調美臺貿易與投資重要性,並將重啟TIFA會談。[60]6月30日,雙方代表召開第11次會議。[61]2014年3月,成立「投資及技術性貿易障礙工作小組」。[62]

2020年9月,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宣佈創立美臺雙邊「經濟與商業對話」(Economic and Commercial Dialogue),由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次國務卿克拉奇主持。中華民國駐美國代表蕭美琴表示,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不僅涵蓋貿易議題,還包括半導體5G醫療能源等各領域。對話機制與《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相輔相成。[63]9月17日,克拉奇訪臺,先前傳出將參與經濟與商業對話,但不明原因取消。[64]11月10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佈由克拉奇於20日與臺灣展開「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臺灣方面由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赴美與會。[65][66]其後在兩人的見證下,由蕭美琴與美國在臺協會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D. Larson)簽署合作瞭解備忘錄。就經濟合作領域、全球健康安全、科學與技術、5G與電信安全、供應鏈、婦女經濟賦權基礎建設合作、投資審查等議題展開討論。[67]

2021年12月,中華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舉行視訊會談,宣佈共同建立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以促進臺美雙邊貿易、投資擴展與產業合作,達成半導體、5G、電動車等關鍵供應鏈多元化目標。[68]

2022年5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臺灣將不會成為「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首輪參與國家,但強調期盼深化與臺灣的經貿夥伴關係,以及美臺雙邊關係的強化將與IPEF同時並進。對此,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遺憾,但未來仍會積極爭取參與。[69]

2022年6月,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與美國副貿易代表比安奇召開視訊會議,宣佈啟動「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根據倡議內容,臺美將啟動貿易談判,以便在未來能夠獲得高標準、具有經濟利益的貿易協議。倡議的首次會議在6月底於華盛頓舉行。[70]8月,雙方同意正式啟動臺美貿易協商談判。[71]

2022年9月,由美國主導並要求臺灣、日本與韓國加入的晶片四方聯盟,舉行首場局長級官員預備會議。[72]2023年2月,舉行首次正式會議的「美國-東亞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工作小組」資深官員視訊會議。[73]

2023年5月,「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已就12項議題中的貿易便捷化英語Trade facilitation、良好法制作業(Good Regulatory Practices)、服務業國內規章(Services Domestic Regulation)、反貪腐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完成談判,並完成中英文法律約本。6月1日,簽署首批協定,是自1979年兩國斷交後簽署結構最完整的貿易協定。目標在年底前完成所有議題的談判。[74][75]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由國會通過的《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 First Agreement Implementation Act)。[註 5]

會展

[編輯]

兩國舉辦的有:《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1994-2021年已舉辦11屆)、臺美數字經濟論壇(2015-2019年已舉辦3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2020-2023年舉辦4屆))、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2022年起),以及中美工商界聯合會議(2004年後停辦)、臺美金融會議(2007年)、臺美能源科技雙邊聯合會議(2009年)等。[29]

臺商組織

[編輯]

目前成立的有: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62]大華府臺灣商會、大華府地區玉山科技學會[33]紐約臺灣商會與青商會、紐約中華總商會、新澤西臺灣商會、紐英倫大波士頓臺灣商會、波克萊臺灣商會、紐英倫臺灣青商會、紐英倫玉山科技協會、波士頓臺灣人生技協會、[34]阿特蘭大臺灣商會、甘斯維爾臺灣商會、北卡大三角區英語Research Triangle臺灣商會、邁阿密臺灣商會、佛州臺灣廠商聯誼會、大奧蘭多臺灣商會、新諾美臺灣商會、美東南玉山科技協會、[35]洛杉磯臺美商會、北加州臺灣工商會、三藩市灣區臺灣商會、鳳凰城臺灣商會、大丹佛地區臺灣商會、南加玉山科技協會、南加州臺灣旅館業同業公會、華美資訊協會、[36]西雅圖臺灣商會、大鹽湖區臺灣商會、[37]大芝加哥臺美商會、大底特律臺灣商會、[38]紐奧良臺灣商會、奧克拉荷馬市臺灣商會、侯斯頓臺灣商會、達褔英語Dallas–Fort Worth metroplex臺灣商會、北德州英語North Texas歌林郡臺灣商會、奧斯汀臺灣商會、美南臺灣旅館公會等。[39]

臺資銀行

[編輯]

目前設立的有:臺灣銀行(紐約、洛杉磯、鳳凰城分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矽谷分行)、第一商業銀行(美國總行及阿罕布拉分行,紐約、洛杉磯、工業市、矽谷、爾灣、侯斯頓分行)、彰化銀行(紐約、洛杉磯分行)、華南銀行(紐約、洛杉磯分行)、台北富邦商業銀行洛杉磯分行、玉山商業銀行洛杉磯分行、美國中信銀行(工業市、爾灣、蒙市聖蓋博聖瑪利諾托倫斯羅蘭崗庫柏蒂諾、矽谷、愛迪生布碌侖法拉盛分行)、[62]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西雅圖、侯斯頓分行)[37][39]等。

交流

[編輯]

僑民

[編輯]

1971年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及1979年中美斷交時,造成一定規模的臺灣人移美潮。1979年,美國通過的《台灣關係法》,將給予中國的移民配額,區分為出生地在臺灣者與出生地在中國大陸者。另外,在戒嚴時期,一些留學生由於被列入黑名單而無法返國,形同被迫加入美國國籍,這些屬於離散的臺灣人(Taiwanese diaspora)。1980年代,由於臺灣經濟起飛,有一定數量的臺灣人基於經商、求學、或追求更好生活環境品質而移民美國。根據2010年保守估計,在臺美國僑民數量為5萬人[77]

學術

[編輯]

有鑒於美國學界對美國政府的政策制定及輿論形成具有影響力,中華民國官方與民間向來注重與美國重要智庫大學的合作與互動,積極參與相關研討會,雙方官員或專家學者並經常互訪。[78]以加強美國政策研究界對臺灣的瞭解與支持、增進與美國意見領袖及未來政要的關係,進而對美國行政部門發揮影響力。目前的合作計劃甚多,項目包括政策研究計劃、訪問學者計劃、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培訓臺灣相關官員等。例如與美國國務院合作辦理傅爾布萊特國際教育計劃(The Fulbright Program),每年雙方共同捐助百餘名學者赴美國或臺灣進修、協助華語英語教學。[79]

中華民國前外交部長與駐美代表程建人指出臺灣與美國交流的智庫包括:傳統基金會布魯金斯研究所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蘭德公司美國企業研究所凱托研究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美國進步中心亞洲協會大西洋理事會國家利益中心外交政策研究所等智庫。其中,傳統基金會、美國企業研究所、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等智庫傾向共和黨;布魯金斯研究所、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美國進步中心亞洲協會等智庫傾向民主黨[80]

組織

[編輯]

目前成立的有:特拉華臺灣同鄉會、特拉華臺大同學會[33]紐約臺灣同鄉聯誼會、大紐約臺灣留學生聯合會、[34]蕃薯味臺灣同鄉會[35]明州華人學術聯誼會[38]等。

協定

[編輯]

因項目眾多,詳見中華民國外交部條約協定查詢系統[81]、外交年鑑[82]

雙邊文件[62]
日期 簽署 備註
1928年7月25日 《整理中美兩國關稅關係之條約 邦交時期簡稱中美
1930年6月27日 《中美公斷條約》
1930年10月31日 《中美外交官領事官等用品相互免稅辦法換文》
1942年3月21日 《中美關於對華財政援助之協定》
1942年6月2日 《中美關於進行抵抗侵略戰爭期間適用互助原則之協定》
1943年1月11日 《中美關於取銷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條約》
1946年11月4日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1947年8月29日 《中美關於中國同意美軍駐華之換文》
1948年4月30日 《中美關於美國一九四八年援華法案之換文》
1951年1月30日 《中美關於美軍援顧問團來華換文》
1954年12月2日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1955年12月20日 《中美護照簽證互惠辦法》
1965年8月31日 《在中華民國之美軍地位協定》 [83]
1972年2月26日 《中美互免海空運入息稅換函》
1986年1月28日 《臺美農業科學合作計劃綱領修正案》 斷交後簡稱臺美
1991年12月6日 《臺美勞工業務合作計劃綱領》
1994年9月19日 《臺美貿易投資諮商原則與程序架構協定》(TIFA)
1996年6月25日 《臺美貨品暫准通關證英語ATA Carnet協定》
1998年2月20日 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與美國有關世界貿易組織入會雙邊談判瞭解書》
2001年1月17日 《臺美關務互助協定》
2002年7月30日 《臺美漁業養殖合作瞭解備忘錄
2004年1月20日 《臺美淨及先進發電系統技術合作協定》
2004年7月27日 《臺美消費者產品安全合作備忘錄》
2004年8月18日 《臺美貨櫃安全計劃原則性聲明》
2006年5月25日 《臺美大港倡議合作備忘錄》
2006年9月 《臺美貨櫃安全計劃英語Container Security Initiative擴及我各港口之原則性聲明》
2007年3月1日 《臺美稻米關稅配額制度雙邊協議》
2007年7月10日 《臺美建立雙邊農業諮詢委員會瞭解備忘錄及工作規範》
2008年12月5日 《臺美教育合作瞭解備忘錄》
2009年1月27日 《臺美航空情報交換協議》
2012年11月26日 《臺美優質企業相互承認協議英語Mutual recognition agreement
2013年12月20日 《臺美核能和平利用合作協定》
2014年5月29日 《臺美防治人口販運合作瞭解備忘錄》
2015年6月1日 《臺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瞭解備忘錄》 [84]
2015年11月4日 《臺美遺失、失竊及註銷護照資訊分享協定》
2016年10月20日 《臺美氣象預報系統發展技術合作協定》
2017年2月22日 《臺美知識產權執法合作備忘錄》 [85]
2019年4月12日 《臺美合作處理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瞭解備忘錄》 [86][註 6]
2020年8月10日 《臺美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 [註 7]
2020年9月17日 《臺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 [89]
2021年3月26日 《臺美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 [90]
2022年6月7日 《臺美就律定不符合雷希法英語Leahy Law單位協定》
2023年6月1日 臺灣與美國間貿易協定 [75]

簽證

[編輯]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簽證要求分佈圖:入境美國適用「免簽證計劃」。
美國護照美國國民簽證要求分佈圖:入境中華民國可以免簽證

持有載明身分證字號的普通晶片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國民可以「免簽證計劃」的方式入境美國,觀光或商務停留最多90天。美國將臺灣名列「六個月效期」(Six-Month Validity)成員,所持護照效期只須與預計在美國停留期間相同即可,不受預計自美國離境日起必須具有6個月以上效期之限制。行前須事先上網申請「旅行授權電子系統(ESTA)」取得授權許可,且無其他特殊限制而無法適用者,即可免除預先申請B1/B2簽證而直接前往美國。但免簽證不代表能自動獲准入境美國,仍需符合美國的入境規定與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官員核可。經美國轉機,可至美國在臺協會確認簽證申請及注意事項。[91][92][93][94]

所有參與免簽證計劃的41個國家都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而且大多被認為是發達國家,中華民國更是此計劃唯一的非聯合國成員國,亦成為繼日本汶萊新加坡韓國之後第五個加入該計劃的亞洲國家。2012年12月5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奧巴馬總統指示下,開始到臺灣的美國在臺協會推廣「全球入境計劃(Global Entry)」[95],2017年11月1日,在加入免簽證計劃5周年後,臺灣正式加入美國的全球入境計劃,只需事先申請、完成安全查核再通過面試後,入出境美國就可以使用專用通道,省去排隊查驗通關時間。[96]

持有美國護照美國國民則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90天。[97]

其他

[編輯]

中華民國國民申請入籍美國證明,在美國國土安全部網站上關於入籍美國申請辦法中,註明寫着持臺灣護照的入籍申請者,原國籍將會標註為「Taiwan」,不會標註為「Taiwan, PRC」、「Taiwan, China」或「Taiwan, ROC」等。[98]

交通

[編輯]

航空

[編輯]

雙邊航班來往的城市如下(截至2023年7月4日)[99]

客運

[編輯]
 中華民國  美國(按照都會區人口排列)
臺北

貨運

[編輯]
 中華民國  美國(按照都會區人口排列)
臺北
  • 紐約(中華航空貨運、長榮航空貨運)
  • 洛杉磯國際(中華航空貨運、長榮航空貨運)
  • 芝加哥(中華航空貨運、長榮航空貨運)
  • 達拉斯(中華航空貨運、長榮航空貨運)
  • 侯斯頓(中華航空貨運)
  • 邁阿密(中華航空貨運)
  • 阿特蘭大(中華航空貨運、長榮航空貨運)
  • 三藩市(中華航空貨運)
  • 西雅圖(中華航空貨運)
  • 安克雷奇(中華航空貨運、長榮航空貨運、聯邦快遞航空UPS航空亞特拉斯航空

駕車

[編輯]

中華民國與美國36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關島波多黎各均有免試換發駕駛執照的互惠安排,符合申請條件者,可持中華民國汽車駕駛執照免試(部分地區仍須筆試)換發美國駕駛執照英語Driver's licenses in the United States;或事先申辦中華民國國際駕駛執照,即可立即駕車,但宜知曉美國各州是否接受國際駕駛執照。[99]

註釋

[編輯]
  1. ^ 2012年9月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辦事處設總領事、副總領事,對外仍稱處長、副處長。[1][2]
    代表處館長為特任或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者任大使銜代表、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者任公使銜代表;辦事處長為簡任第十二職等者任總領事銜處長、副處長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者任副總領事銜副處長。[3]
    註:部分駐外機構名稱雖使用「辦事處」,但層級等同「代表處」,館長為代表。
  2. ^ 鴻海以富士康(英語:Foxconn)做為商業名稱
  3. ^ 後改為4納米製程
  4. ^ 以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張淑芬夫婦、中華民國駐美國代表蕭美琴、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蘋果行政總裁、超微行政總裁蘇姿丰、NVIDIA(輝達)行政總裁黃仁勳、美光行政總裁梅洛特拉
  5. ^ 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的生效雖不須國會核准,但民主、共和兩黨議員仍提出實施法案,除盼透過跨黨派核准程序表達國會對協定的支持,也為加強國會監督。[76]
  6. ^ 2019年5月29日,美國國務院主管兒童議題資深顧問蘿倫斯(Suzanne Lawrence)訪臺,出席首屆「臺美合作處理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聯合委員會」。[87]
  7. ^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與美國衛生暨公共服務部部長艾薩爾見證下,由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珍妮與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於臺北簽署。[88]
  8. ^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而暫停臺北航點。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外交部針對本(8)月31日媒體報導我駐無邦交國家代表對內改稱「大使」事,特澄清說明. 公眾外交協調會 (新聞稿).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2. ^ 陳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中央通訊社.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9). 
  3. ^ 駐外機構組織通則. 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8-06-13 [202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9). 
  4. ^ 4.0 4.1 駐外館處.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3-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4). 
  5. ^ Raymond F. Greene Assumes Position as AIT Director.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2024-07-09. 
  6. ^ 6.0 6.1 駐臺外國機構.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4-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31). 
  7. ^ 公眾外交協調會.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將遷至內湖新址.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4年12月22日 [2018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8. ^ 8.0 8.1 徐偉真. AIT新館啟用 建築展現台美友誼. 經濟日報. 2019年5月6日 [2019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3日). 
  9. ^ 洪哲政. AIT證實:今年夏天啟用金湖路新館. 聯合新聞網. 2018年3月2日 [2018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10. ^ 呂伊萱. AIT新館啟用「台美關係 推升到新高度」. 自由時報. 2018年6月13日 [2018年6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4日). 
  11. ^ 林濁水. 論陳水扁控告美國政府. 自由電子報. 2009-10-19 [201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5) (中文(臺灣)). 
  12. ^ 曹郁芬. 向美請願 扁沒告歐巴馬. 自由電子報. 2009-10-11 [201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6) (中文(臺灣)). 
  13. ^ 王鼎鈞. 維基解密爆料時機曝光 部落客諷藍綠AIT大告解室打烊. NOWnews. 2011-09-08 [2011-09-08]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
  14. ^ 維基解密 讓AIT七大「保密對象」曝光 | 財訊. [2019-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15. ^ 美國各州政府辦事處協會. 
  16.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新辦公大樓.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6年11月25日 [2019年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9月1日). 
  17. ^ 周佑政. 更名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府:台美關係更緊密. 聯合新聞網. 2019年5月25日 [2019年5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2日). 
  18. ^ 國防部軍備局. 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第33次全體委員會議 (PDF).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 2009年6月8日 [2023年7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年8月13日). 
  19. ^ 《中華民國103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1-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05). 
  20. ^ 《中華民國104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8-30). 
  21. ^ 呂伊萱. 駐美外館更名「台灣代表處」進行式?外交部:無確切時程. 自由時報. 2020年12月21日 [2021年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8日). 
  22. ^ 中央社. 美眾議員提台灣外交檢討法案 正名「台灣代表處」. 聯合新聞網. 2021年5月29日 [2021年5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6月9日). 
  23. ^ 高德順. 美陸戰隊 傳9月進駐AIT內湖新館. 中時電子報. 2018年7月29日 [2018年7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24. ^ 鄭鴻達、曾盈瑜. 美國防部拒派陸戰隊進駐AIT 總統府:不評論. 蘋果日報. 2018年9月14日 [2018年9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2月21日). 
  25. ^ 鄭媁. AIT新館5月6日啟用 首度證實有陸戰隊軍官進駐. 聯合新聞網. 2019年4月3日 [2019年4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26. ^ 全球網絡.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1月13日). 
  27. ^ 本部駐外單位.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1月13日). 
  28. ^ 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202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29. ^ 29.0 29.1 29.2 雙二組美加科. 美國經貿檔 (PDF).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2024年7月10日. 
  30. ^ 近二年我國對當地出口主要產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31. ^ 近二年我國自當地進口主要產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32. ^ 市場環境分析.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投資環境簡介(一)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3年9月.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投資環境簡介(二)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3年9月.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投資環境簡介(三)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3年9月.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投資環境簡介(四)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3年9月.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投資環境簡介(五)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3年9月. 
  38. ^ 38.0 38.1 38.2 38.3 投資環境簡介(六)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3年9月.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投資環境簡介(七)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3年9月. 
  40. ^ 40.0 40.1 與我國經貿關係.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41. ^ 投資環境簡介(一)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0年8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1月21日). 
  42. ^ 陳慧菱. 國泰人壽擬砸2.4億美元 併購美國Conning資產管理公司. 鉅亨網. 2014年11月12日 [2021年11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22日). 
  43. ^ 李珣瑛. 蘋果砸百億龍潭蓋新廠 研發新世代顯示器. 聯合新聞網. 2020年5月11日 [2020年5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44. ^ 投資環境簡介(七) (PDF).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2020年8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1月21日). 
  45. ^ 張加. 有片/川普與郭台銘白宮同台 宣布富士康投資美國. 聯合新聞網. 2017年7月27日 [2017年7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46. ^ 陳俊宏. 快訊/郭台銘宣布投資美3千億 川普讚:世上最偉大企業家. ETNEWS新聞雲. 2017年7月27日 [2017年7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4日). 
  47. ^ 綜合報導. 鴻海威州設廠定案!威州眾議會通過900億獎勵金. 自由時報. 2017年9月15日 [2017年9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13日). 
  48. ^ 黃惠玲. 威州富士康百億工廠興建地點公布. 聯合新聞網. 2017年10月5日 [2017年10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3日). 
  49. ^ 綜合報導. 郭董正式簽約威州投資案 鴻海美國製造計畫啟動. 自由時報. 2017年11月11日 [2017年11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13日). 
  50. ^ 李靖棠. 川普罕見為鴻海動土站台 讚其創造1.5萬工作機會. 中時電子報. 2018年6月29日 [2018年7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51. ^ 張加、吳凱中. 川普、郭台銘通話 富士康威州計畫仍續推動. 聯合新聞網. 2019年2月2日 [2019年2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2月3日). 
  52. ^ 中央社. 郭台銘掛保證!威州投資案未生變 邀川普明年親往見證. 三立新聞臺. 2019年5月2日 [2019年5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4月25日). 
  53. ^ 陳仲興. 【赴美投資潮】川普魅力大?台商搶進美國投資逾兆元. 鏡周刊. 2017年8月2日 [2017年8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54. ^ 張佑生. 美國力保軍事優勢 找台積電去設廠卻卡在這一關. 聯合新聞網. 2019年10月25日 [2019年10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55. ^ 柯婉琇. 台積赴美設廠 蓬佩奧:將強化美台關係. 工商時報. 2020年5月15日 [2020年5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56. ^ 中央社. 亞利桑那州喜迎台積電 州長杜席因冰淇淋結緣台灣. 風傳媒. 2020年5月16日 [2020年5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57. ^ 劉煥彥. 拜登跟劉德音、魏哲家同框! 他說台積電加碼至400億美元投資 對全球影響巨大 「各位,美國製造回來了!」. 今周刊. 2022年12月7日 [2022年12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2月12日). 
  58. ^ 邱怡萱. 台積電赴美掏空台灣半導體?魏哲家霸氣回嗆一句. 中時新聞網. 2022年12月6日 [2022年12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1月16日). 
  59. ^ 顧嘉真、彭志華. 台積電變「美積電」? 經濟部長:「去台化」不可能. 鏡新聞. 2022年12月7日 [2022年12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2月13日). 
  60. ^ 中央社. 美台TIFA重啟會談 酈英傑:將深化供應鏈合作. 聯合新聞網. 2021年6月11日 [2021年6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6月13日). 
  61. ^ 新聞傳播處. 第十一屆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順利結束. 行政院. 2021年6月30日 [2021年11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2月23日). 
  62. ^ 62.0 62.1 62.2 62.3 國家基本資料表.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63. ^ 中央社. 蕭美琴:台美經濟對話與TIFA相輔相成. 新頭殼. 2020年9月2日 [2020-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64. ^ 莊雅婷. 柯拉克來台只為悼念李登輝? 政府與美方先前說法大比對. 中時電子報. 2020年9月18日 [2020年9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3日). 
  65. ^ 梁珮綺、陳韻聿. 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 外交部:重大里程碑. 中央社. 2020年11月11日 [2020年11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66. ^ 美國務卿蓬佩奧宣佈與台灣開啟「美台經濟繁榮對話」 背後的考量. BBC. 2020年11月12日 [2020年11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67. ^ 潘姿羽. 台美經濟對話確認半導體優先戰略合作 9項事實清單全文. 中央社. 2020年11月21日 [2020年11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68. ^ 謝佳興. 台美建立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 王美花點名3關鍵領域合作. 中央廣播電臺. 2021-12-07 [2022-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7). 
  69. ^ 杜冠霖. 美指台灣不會列入印太經濟架構 外交部稱遺憾:未來仍會積極爭取. ETtoday新聞雲. 2022年5月22日. 
  70. ^ 林淑慧.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來了! 重點與影響QA一次看. ETtoday財經雲. 2022年6月2日. 
  71. ^ 李欣芳. 政院宣布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正式啟動談判. 自由時報. 2022年8月18日 [2022年8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8月28日). 
  72. ^ 簡國帆. 晶片四方聯盟 下周首場預備會議. 聯合新聞網. 2022年9月21日 [2022年1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1月16日). 
  73. ^ 呂伊萱. AIT證實主持「晶片聯盟」首次視訊會議 討論加強半導體供應鏈. 自由時報. 2023年2月27日 [2023年3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3月28日). 
  74. ^ 餘弦妙. 台美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完整內容曝光 上半年將完成簽署. 聯合新聞網. 2023-05-19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5). 
  75. ^ 75.0 75.1 曹悅華. 台美貿易倡議首批協定 簽了. 工商時報. 2023-06-02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76. ^ 徐薇婷. 美台貿易倡議實施法案 拜登簽署生效. 中央社CNA. 2023-08-08 [2023-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0) (中文(臺灣)). 
  77. ^ 自立晚報 -維基解密:台6海底電纜 列美安全設施. [2010-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78. ^ 《中華民國96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7). 
  79. ^ 《中華民國105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1-29). 
  80. ^ 程建人專欄:談談傳統基金會及華府智庫(程建人)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 2019-03-27 (中文(臺灣)). 
  81. ^ 條約協定查詢系統.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82. ^ 外交年鑑.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83. ^ 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在中華民國之美軍地位協定. 全國法規資料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8). 
  84.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臺美簽署「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瞭解備忘錄.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5年6月1日 [2019年4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85. ^ 《中華民國10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02). 
  86.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我與美國簽署「臺美合作處理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瞭解備忘錄」.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年4月13日 [2019年6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9月18日). 
  87. ^ 侯姿瑩. 美國務院顧問出席台會議 關注跨國父母誘拐兒童. 中央社. 2019年5月30日 [2019年6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88. ^ 林惠琴. 層級提高、範圍擴大! 台美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 自由時報. 2020年8月10日 [2020年8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2日). 
  89. ^ 新聞傳播處. 臺美完成簽署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 行政院. 2020年9月30日 [2020年9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4日). 
  90. ^ 張文馨. 台美簽署備忘錄 成立「海巡工作小組」. 聯合新聞網. 2021年3月26日 [2021年3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6月9日). 
  91. ^ 簽證及入境須知.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92. ^ 免簽證資訊. 中華民國外交部. 
  93. ^ 赴美國免簽證常見問答集. 中華民國外交部. 
  94. ^ Six-Month Validity Update. 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2024-03-18. 
  95. ^ 美國在台協會. 美國在臺協會. 2012-12-05 [2020-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中文(臺灣)). 
  96. ^ 黃仲明. 台灣加入美國全球入境計劃 赴美通關更快速. 蘋果日報. 2017年10月26日 [2017年10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0月31日). 
  97. ^ 外籍人士來臺免簽證適用國家名單.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98. ^ 美聯邦政府網站:臺灣人「國籍就是Taiwan」文件拒寫RO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7.10.26 東森新聞
  99. ^ 99.0 99.1 生活資訊.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