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毛泽东思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Maoism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長期革命和建设及社会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科学的指导思想[1]:3816。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共产党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发展,是被实践证明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3816

起源和演变

[编辑]
毛泽东思想宣传海报

中国国内首次用毛泽东的姓名来指称共产党的理论,是国民党反动派理论家任卓宣(笔名叶青)1941年冬提出的“毛泽东主义”,之后延安理论家张如心在与其论战中亦沿袭了此词语。之后是邓拓吴玉章[2]

1920年代后期和1930年代前期,在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作斗争并总结历史经验过程中,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1]:3816。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爭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1]:3816。毛泽东思想一词最早则是由王稼祥于1943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3]。在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于1945年的中共七大,身为五大书记之一刘少奇的报告《论党》裡。对毛泽东思想的首次系统论述也是该报告。中共七大首次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1]:3816。1950年,史华慈首次提出了“毛主义”这一概念,并把它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并列。这是国际学术界首次用领导人的姓氏来命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來源請求]

1956年在中共八大通過的党章,取消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一规定。[5] 1969年的中共九大党章又恢复了七大的规定,并称“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崭新的阶段”。[6] 此后,毛泽东思想一直被规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后,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而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决议认为毛泽东思想在六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贯串于六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认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等理论经过了历史的实践检验,已证明其行之有效。此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再是中国官方定义的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毛泽东思想的經濟部分自改革開放以來已被弃用,但其在政治、军事、外交、文艺、哲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則仍然存在於中國大陸的社會中,也极大程度上影響了20世紀全球范围内的一些地區。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新民主主义”、“批评和自我批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人民战争”、“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三个世界”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毛泽东思想不包含“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等毛晚年论点。[7]

毛泽东思想专注于摧毁旧的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并试图建立一种完全崭新的社会体制,并提出了一整套相应的战略战术和政策策略。在中國以外,许多政党组织使用“毛主义”一词并与毛思想混用,中国官方不曾正式使用过“毛主义”或“毛泽东主义”。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并没有提出自己独立的价值系统和理论学说,他只是补充了马列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且反对修正主义,所以不足以称为“毛主义”或“毛泽东主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毛具有较深的国家主义民粹主义的观念[8],“毛主义”则可视为这些元素的混合体。

在非中日韩的语言体系下,毛泽东思想可能被译为“Maoism”,即“毛主义”[无关引用],但毛泽东本人始终反对使用“主义”称呼自己的理论思想体系[9][10]

定义及地位

[编辑]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总结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认为毛泽东思想在六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贯串于六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7]

六个方面:

  1.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2.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4. 关于政策和策略。
  5.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6. 关于党的建设。

三个基本方面(或表述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11]):

  1. 实事求是:即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用客观实践检验真理;
  2.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 独立自主:即要把方针要放在本国实际和本国人民力量的基点上,找出适合本国情况的前进道路。

中国共产党章程对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2]強調說明其群眾性質,不將毛泽东思想看作個人成就。中共在過往歷史上曾多次表示毛泽东思想是集体创立。[13]

内容

[编辑]
1978年北京,「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万岁」

毛泽东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二者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消灭私有制,从而在全球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根本基点都是唯物论与阶级论,否定有神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强调人的阶级性和阶级斗争

毛泽东思想与过去马列主义的经验相比,主要区别是:中国革命模拟俄国城市工人暴动失败,转而鼓动农民起来夺权,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到武装夺取城市,即“农村包围城市”。具体实施办法,一、强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支部建到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统一思想,整肃异己,形成军队效忠于党的局面。二、发动土地革命划分农村人口的成分,打倒地主,孤立富农,保护中农,“打土豪、分田地”,强制性再分配地主乡绅的土地和财产,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來源請求]

哲学思想

[编辑]

毛泽东支持辩证法的对立统一[14][15]:389。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16]

毛泽东支持唯物辩证法的内因论,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會轉化,量變會促成質變。[17]

政治思想

[编辑]

毛泽东政治思想主要有新民主主义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认为“世界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毛泽东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6] 阶级斗争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始终存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之后,资产阶级还有复辟的企图。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有可能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毛泽东认为必须发动群众在思想文艺战线上同资产阶级作斗争,消灭资产阶级法权

刑法思想

[编辑]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毛泽东认为,对反革命分子“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18]

改造罪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一般说是可以把犯人改造过来,只有个别人改造不过来”。

群众专政:专政要依靠人民群众。

毛泽东推动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有的“死刑缓期执行”这一刑罚。

军事思想

[编辑]
1967年人民畫報兩彈一星的氢弹成功,被表述為「毛澤東思想的又一偉大勝利」

毛泽东在长期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包括一系列军事战略战术和军事原则方法等。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游击战运动战理论;人民战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游击战、运动战等战略战术理论被认为[谁?]源于中国古代兵家道家的思想或世界觀。[19]

外交思想

[编辑]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他明确提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的外交思想,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国家间的关系方面,毛泽东认为国家无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与周恩来一起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21]。毛泽东晚年提出的划分三个世界的这一理念,被认为是对中国古代纵横家政治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2]

毛泽东认为“国家是国家的关系,党是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支持各国共产党,但中国政府不干涉各国政府镇压共产党。[23]:594

文艺思想

[编辑]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24]源于这一基本观点,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唯一源泉,文艺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为革命政治目标服务等。强调“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艺“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25] 接受了这些原则的文学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在其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体现了新的面貌。[26][27]

《讲话》以阶级观点和阶级斗争意识来批判所谓“人性”和“人道主义”。《讲话》说: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干净,“头脑里还装着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无产阶级是不能迁就你们的,依了你们,实际上就是依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毛派

[编辑]

毛泽东思想学派,简称毛派,自称信仰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毛主义或马列毛主义,且反对修正主义

邓力群魏巍李成瑞马宾林默涵吴冷西喻权域许立群梅行等,有人称为官方毛派或保皇毛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立。发声刊物《中流》、《真理的追求》2001年停刊,后继媒体有乌有之乡、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等参与创办的毛泽东旗帜网、东方红社科网。张宏良、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等是其中一支的旗帜性代表人物,其基本观点是反美帝、反、改造和挽救现今的中国共产党、消灭国内的反毛势力。[28] 还有一些尚存的造反派以及支持毛泽东思想的民间毛派,现存造反派标志性人物有袁庾华等。[29][30]中国毛派的主流立场难以界定,或可分为立场保守的“保党救国派”(保救派)和支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或“马列毛主义”的激进派。[31]

文革结束后,国际反修正主义运动分裂为毛派、亲华派和霍查派。1984年,毛派国际组织革命国际主义运动成立。中国之外的毛派组织曾自称意识形态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然而秘鲁共产党 (光辉道路)自1980年代以来认为,毛泽东思想一词不足以表达毛泽东的贡献,因此使用术语“毛主义”和“马列毛主义”,后获革命国际主义运动的成员党以及菲律宾共产党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等认同。但一些政党依旧坚持“毛泽东思想”一词,如德国马列主义党希腊共产主义组织意大利马列主义党等。

信奉毛泽东思想(或毛主义)的阿根廷革命共产党秘鲁共产党 (光辉道路)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都曾一度活跃。菲律宾共产党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土耳其共产党/马列(及从中分裂的毛主义共产党)自1960、1970年代以来坚持武装斗争至今。

评论

[编辑]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32]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8)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31)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的党的领导者和大批干部,过去是我们的事业取得巨大胜利的基本骨干,现在和今后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贵中坚。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有许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写的,但仍然是我们必须经常学习的。这不但因为历史不能割断,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了解;而且因为这些著作中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我们应该把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学著作结合起来。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种态度也是完全错误的。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辞海编辑委员会 (编). 《辞海》(1989年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ISBN 978-7-5326-0083-0. 
  2. ^ 国际显学与批判思潮:国际毛主义研究六十年.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 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著作选编 下.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04: 481. ISBN 978-7-5073-4041-9. 
  4. ^ 大陆新闻解读:十八大前老江搞笑搅场. 2012-10-22 [201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6). 
  5. ^ 中共八大不提“毛泽东思想”的苏联背景. [2015-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1). 
  6. ^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中国共产党章程 (1969年). 维基文库. 人民日报. 1969-04-25 (中文). 
  7. ^ 7.0 7.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81.
  8. ^ 刘建国.近年来学界对民粹主义的研究与争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京日报.2007-04-09
  9. ^ 王稼祥.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的解放道路》. 《解放日报》. 1943年7月8日. 
  10. ^ 陈晋. 毛泽东眼里的“毛泽东”【2】. 2016年7月1日 [2023年3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2月7日). 《不同意毛泽东主义的提法》 
  11. ^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
  12. ^ 中国共产党章程(全文). 共产党员网. [2024-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8). 
  13. ^ 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人民改革开放. 中国政府网. 2007-11-01 [2024-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8). 
  14. ^ 《矛盾论》[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五卷.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073-3992-5. 
  16. ^ 16.0 16.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7. ^ 《矛盾论》
  18. ^ 毛, 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7: 42–45. 
  19. ^ 未名. 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02-19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20. ^ 钱其琛. 毛泽东在开创新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上的伟大贡献.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9). 
  21. ^ 钱其琛. 毛泽东外交思想. 毛泽东思想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 1993. ISBN 7-5326-0284-2. 
  22. ^ 姜安.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 [2018-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2). 
  2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六卷.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073-3992-5. 
  24. ^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663–664 [2018-09-05]. ISBN 97870100091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5.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2-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8). 
  26. ^ 林默涵. 毛泽东文艺思想引导我们继续前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日报(第7版).1983-12-26.
  27. ^ 梁柱.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若干问题研究论析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9-23..党史文苑.2005(04)
  28. ^ 陈子明:试析今日中国的毛派光谱. 共识网.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9. ^ 袁庾华:邓小平思潮和老左派思潮. 共识网. 201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0. ^ NHK纪录片《走近拥毛派》. [2014-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31. ^ 多个红色网站举办纪念文革50周年活动. 红歌会网. 2016-05-26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简体)). 
  32. ^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33. ^ 颜昌海. 毛泽东为何要援助阿尔巴尼亚9千亿元?. 人生驿站. 2013-02-03 [2015-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中文). 
  34. ^ 恩維爾·霍查. 帝国主义与革命. [2015-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英语). 
  35. ^ J. Werner. Beat Back the Dogmato-Revisionist Attack on Mao Tsetung Thought.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6). 
  36. ^ Mao's China, certified copy of the bourgeois capitalist society.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 
  37. ^ Capitalism under the Red Banner: Sevent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