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納粹德國
簡介
納粹德國(德語:Nationalsozialistisches Deutschland),其正式國號沿用帝政時期和威瑪共和時期的國號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也稱「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簡稱納粹黨)所統治德國的通稱。在希特勒統治下,德國轉變為納粹主義極權國家,國內近乎一切事務均為納粹黨所控制,並且實施軍國主義。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也常將該國稱為「千年帝國(Tausendjähriges Reich)」,但在短短12年後,德國便被同盟國擊敗,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盟軍占領德國後,納粹黨被解散,納粹德國不復存在,最後分裂成了受美國、英國及法國控制的西德、受蘇聯控制的東德,直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
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納粹黨為鞏固自身權力宣布其他政黨為非法組織,清除國內政治反對力量。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將總理和總統職權合一,成為德國獨裁者,頭銜為「元首及帝國總理」。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追認了希特勒的這一頭銜,一切權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法令高於一切法律。納粹政府並非相互協調協作的整體,而是不同內部派別組成的集合,各派別間進行權力鬥爭,試圖獲得希特勒的偏愛。大蕭條期間,納粹透過沒收猶太人、赤色分子和神職人員的財產,大規模軍事支出和混合經濟體制穩定了經濟並結束了大規模失業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統在內的公共工程建設亦同時進行,經濟恢復穩定局面,納粹政權亦更受歡迎。
種族主義(尤其是反猶太主義)是該政權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歐人種)被認為是雅利安人種中最為純正者,由此即為優等人種。猶太人及其他不適宜的人種則受到迫害並遭屠殺。反希特勒統治的抵抗運動則遭殘酷壓制。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人士遭到殺害、逮捕或驅逐。基督教會亦受到打擊,教會領袖受監禁。教育重心集中於種族生物學、人口政策及為軍事服務的體育。女性的就業和教育機會大幅減少。力量來自歡樂組織進行娛樂和旅遊活動,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則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國的氣象。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透過電影、大規模集會以及希特勒的演說,達到控制輿論的目的。政府同時還限制藝術表達,推廣一些特定的藝術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藝術形式。
1930年代末期納粹德國對於領土的要求日益擴張,若得不到滿足則以戰爭相威脅。1938年和1939年,納粹德國先後吞併奧地利和捷克,並佔領斯洛伐克。希特勒同與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達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打響。德國同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芬蘭等國家結盟,至1940年已征服歐洲大部分地區,並對英國進行威脅。專員轄區在征服地區建立起來,而在波蘭剩餘地區則建立了總督府。猶太人和其他不受歡迎的群體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和滅絕營並被殺害。
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發動入侵,戰爭局勢在1943年2月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敗後則得到了扭轉。1944年西線英美對德國的大規模轟炸持續升級,軸心國力量開始自東歐和南歐撤退。盟軍登陸法國之後,在一年時間內蘇聯從東部入侵,其他同盟國力量則從西部入侵。希特勒拒絕承認失敗,導致戰爭最後階段德國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與戰爭相關的死亡人數繼續攀升。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入納粹德國首都柏林並占領德國國會大廈,希特勒於同日在柏林地下掩體裡自殺,卡爾·鄧尼茨接替希特勒成為納粹德國元首。1945年5月7日,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簽署投降書,隨後同盟國在6月5日簽署德國戰敗宣言,納粹政權瓦解。戰後,同盟國展開去納粹化進程,並將剩餘的納粹領導人送往紐倫堡進行戰爭罪的審判,納粹德國位於東普魯士、西里西亞、但澤和東波美拉尼亞的領土被併入蘇聯和波蘭,蘇台德區被重新併入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恢復獨立,德國西部的薩爾蘭被法國託管,位於北海的黑爾戈蘭島被英國占領,而剩餘德國領土則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軍事占領,直到1949年民主德國(東德)和聯邦德國(西德)分別成立,德國領土被一分為二。 (閱讀全文……)
典範內容
-
Image 1
1890年代至1940年代,德國海軍——確切說是德意志帝國海軍、魏瑪國家海軍和納粹德國海軍——建造一系列輕巡洋艦。1898年頒布的《海軍法》批准一個建造輕巡洋艦的重大計劃,該法規劃30艘輕巡洋艦。第一批輕巡洋艦是瞪羚級,是基於幾種無防護巡洋艦,如美洲鷹級以及通報艦,如赫拉號的過渡設計方案演進而來。瞪羚級的10艘艦隻設計和建造方案也為後來幾乎所有的德意志帝國海軍輕巡洋艦奠定基本架構。在接下來的20年裡,德國海軍又陸續建造37艘輕巡洋艦。這些艦隻的尺寸、速度、武器裝備和裝甲都在逐漸提升。最初裝備的105公釐(4.1英寸)SK L/40型艦炮(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被科爾堡級上更先進的L/45型所取代,之後又被皮勞級上裝備的更強大的150公釐(5.9英寸)SK L/45型艦炮(英語:15 cm SK L/45)所取代。防護能力方面,馬格德堡級首次引進水線裝甲帶,大大提高艦隻的防護能力。
這47艘輕巡洋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全球各地參與作戰,其中大部分跟隨德國海軍艦隊一起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海域活動,雖然有幾艘在海外的軍事基地服役,通常執行商業交通破壞作戰。16艘輕巡洋艦在戰爭中因遭遇敵方潛艇、水雷或巡洋艦分艦隊的攻擊而損失。大多數殘存艦隻部分於1919年6月在斯卡帕灣自沉,其餘在德國戰敗後被多個協約國當作戰利品瓜分。其中幾艘更被重新編入協約國的艦隊。這當中意大利海軍分到三艘,法國海軍則得到四艘。德國海軍僅被允許保留8艘最舊的巡洋艦,其中5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繼續擔任次要角色。 (閱讀全文……) -
Image 2
波蘭戰役(又稱德波戰爭,而波蘭稱其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波蘭語:Kampania wrześniowa,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凌晨4點40分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聯軍大致佔領全國領土,按《德蘇邊境條約》的補充議定書為界瓜分波蘭,波蘭戰役結束。
9月1日一早,德國分作自南、西面戰場,以及東普魯士方面的部隊發動攻擊,並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欲撤出部署於德波邊境的部隊,將其用於首都華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條防線,等待軍事同盟國的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西方戰線發動馳援,但當下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盟軍卻按兵不動。不到9月中旬,德軍已經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0月8日,經過短暫的軍政府管理後,德國直接將波蘭西部,包括西里西亞、大波蘭、波莫查、羅茲、但澤等曾為德意志帝國領土或有大量德裔人居住的地區併吞為國土,而其餘區域則由親衛隊上將漢斯·法郎克所領導的波蘭總督府進行管理,對內施行「德國化」政策,在德國佔領期間,納粹親衛隊於波蘭境內建立了大量的集中營,關押猶太人、醫生、公務員、教會人員與地主等群眾,最後將被關押人員有系統地大量處決。逃到西方國家的數十萬波軍則另外組成一流亡政府,並加入了盟軍,於其他戰場繼續與軸心國戰鬥。 (閱讀全文……) -
Image 3
德國重巡洋艦列表記錄德國海軍從1920年代至1945年間建造、計劃的一系列重巡洋艦。德國海軍——魏瑪德國海軍和後來的納粹德國海軍——從1920年代末開始建造或計劃一系列重巡洋艦,最初被歸類為「裝甲艦」(Panzerschiffe)。在此期間,德國海軍先後推出四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德國級、D級、P級和希佩爾將軍級,總共有22艘艦隻。然而最終只建造完成3艘德國級和5艘希佩爾將軍級中的3艘。
終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賽條約》,其條款將德國戰艦的排水量限制在10,000長噸(10,160公噸)。而戰後依照這一限制設計的第一批艦隻——德國級,設計於1920年代後期,通常被稱為「袖珍戰列艦」。設計部門採用一系列的創新方案來減輕重量,包括大量使用焊接結構和採用柴油發動機。1934年,「德國」級的改進版本D級也被提上日程。然而在不斷升級設計要求以因應法國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的情況下,D級方案最終被替換為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 (閱讀全文……) -
Image 4
1945年4月25日,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落幕前夕轟炸上薩爾茨堡山,最終以四人陣亡並損失兩架轟炸機的代價重創部分目標建築,德方有31人喪生。上薩爾茨堡山位於巴伐利亞,山上有為阿道夫·希特勒及納粹德國其他高層領導修築的住宅和掩體。盟軍炸毀許多建築,但對掩體群及希特勒的宅邸影響不大。
歷史學家認為盟軍發動此次空襲的原因存在多種可能,如支援地面作戰,展示英國重型轟炸機部隊的戰鬥力,摧毀德國頑固派人士繼續戰鬥的意志,為戰爭爆發前的綏靖政策模糊焦點。盟軍共派出359架重型轟炸機組成的龐大部隊,希望一舉摧毀山下掩體群,杜絕德國政府高官在此經營高山要塞的可能。設法定位並標記目標後,轟炸機共發起兩輪攻勢。上薩爾茨堡山約有3000人躲入掩體,附近小鎮貝希特斯加登未受影響。希特勒此時正在柏林,山上僅有的納粹高官赫爾曼·戈林在空襲後生還。 (閱讀全文……) -
Image 5
赫爾曼·威廉·戈林(德語:Hermann Wilhelm Göring;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納粹德國黨政軍領袖,與「元首」阿道夫·希特勒關係極為親密,在納粹黨內影響巨大。他擔任過德國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四年計劃」負責人、國會議長(德語:Reichstagspräsident (Deutschland))、衝鋒隊總指揮(德語:Oberste SA-Führung)、經濟部長、普魯士總理等跨及黨政軍三部門的諸多重要職務,並曾被希特勒指定為接班人。
戈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有著擊落22架敵機的紀錄,並獲得德國最高級別軍事勳章「功勳勳章」,戰爭後期還擔任曾為「紅男爵」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所領導的第1戰鬥機聯隊最後一任指揮官。戰後戈林加入納粹黨,為該黨最早的一批成員,並參與了1923年失敗的「啤酒館政變」,期間身中槍傷。為此,後來他一直靠注射嗎啡來減緩痛楚,結果終生毒品成癮,體型也從健壯轉為肥胖。1933年,戈林創立秘密警察機關「蓋世太保」。1934年,他還頒布了納粹統治下聞名的狩獵法案,該法保護了野生動物的繁衍與棲息,並大規模地進行都市綠化。1935年,戈林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空軍總司令,並憑藉他個人的政治影響力為空軍取得大量預算與獨立地位,令其快速建軍。 (閱讀全文……) -
Image 6
德國海軍——特別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和納粹德國海軍在1890年代至1940年代期間建造一系列戰列艦。最初為了在戰時保衛其北部和波羅的海海岸,德國建造一系列小型鐵甲艦,其中包括岸防艦和裝甲巡防艦。而隨着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德意志帝國海軍開始適合大國的海軍擴張計劃。海軍立即推動建造4艘勃蘭登堡級戰列艦,之後不久又建造5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1897年隨着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上任海軍國務秘書,海軍建設得到提速。提爾皮茨的「風險理論」計劃建立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使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英國不得不考慮規避與德國發生戰爭的風險,以保存其優勢。
提爾皮茨海軍上將在1900年至1912年間主導制定一系列海軍法,大幅增加海軍預算,並批准數十艘戰列艦的建造計劃。最終的法案設想一支由大約41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其中25艘將被分配給公海艦隊,其餘的艦隻則作為後備。繼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之後是維特爾斯巴赫級戰列艦、不倫瑞克級戰列艦和德國級戰列艦,這是德國建造的最後一批前無畏艦。1906年以「全裝重型火炮」(All-Big-Gun),為設計理念的英國皇家海軍無畏號戰列艦的下水徹底改變戰列艦的結構,並迫使提爾皮茨從根本上改變他的造艦計劃。為了繼續參加戰列艦競賽,提爾皮茨獲得德國第一批無畏艦——拿騷級戰列艦的建造資金,這些戰列艦於1907年6月開始建造。1908年有4艘黑爾戈蘭級戰列艦,1909年至1910年間又有4艘皇帝級戰列艦開始敷設龍骨。1911年至1912年間,德國開建4艘國王級戰列艦,1913年至1915年間又開建4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但最終僅建成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兩艘。1918年德國戰敗後,大部分公海艦隊艦隻被扣押在斯卡帕灣。1919年6月21日,這些艦隻最終被鑿沉,防止被英國皇家海軍繳獲。在這一事件被扣押的10艘戰列艦中,只有巴登號倖存下來,後來被皇家海軍用作炮擊練習目標。 (閱讀全文……) -
Image 7
德國級戰列艦或稱德意志級戰列艦(德語:Linienschiff der Deutschland-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建造的最後一批前無畏戰列艦所使用的船級。該船級由德國號、漢諾威號、波美拉尼亞號、西里西亞號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組成。這些艦隻建於1903年至1907年間,它們與前級不倫瑞克級類似,但具有更強的裝甲防護,副炮(英語:Secondary armament)亦進行了重新布置。它們建於1903年至1908年之間,但均是在英國革命性的「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無畏號1906年下水後才完工。因此,德國級在投入服役前便已顯過時。儘管如此,這些艦隻仍然於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在德國海軍的重要編制——公海艦隊內得到廣泛的運用,主要司職操訓練和海外巡航。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公海艦隊在五艘德國級艦隻的支持下,對英國海岸採取突襲戰略。相關行動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蘭海戰達到高潮,五艘同級艦都在那裡參與了行動,儘管它們明顯不如英國的無畏艦。無論如何,德國級艦隻出手保護被擊潰的己方巡洋艦不受英國同行的傷害,讓它們得以逃脫。但在混亂的夜間行動中,波美拉尼亞號遭一艘英國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戰鬥結束後,四艘倖存的同級艦被撤出前線,並一直用於海岸防禦直至1917年中期。此後,僅漢諾威號繼續執行巡邏勤務,其餘則用作宿營船或訓練船。隨着德國戰敗,《凡爾賽條約》允許德國保留一些老式戰列艦用於沿海防禦,其中便包括四艘德國級艦隻。 (閱讀全文……) -
Image 8
埃爾溫·約翰尼斯·歐根·隆美爾(德語: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發音:[ˈɛʁviːn ˈʁɔməl] (ⓘ);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元帥,通稱「沙漠之狐」(Wüstenfuchs,發音:[ˈvyːstn̩ˌfʊks] (ⓘ)),也是德國極少數非貴族出身、未進過參謀學校而晉升至元帥的軍人。英國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對其評價道:「我們面對的是一位大膽而熟練的對手,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一名戰功卓越的低階軍官,曾因在義大利戰區的英勇表現獲得藍色馬克斯勳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入侵法國的行動中,隆美爾擔任了第7裝甲師師長,以迅速的機動攻勢俘虜大批敵軍與物資,使該師獲得「幽靈師」的稱呼。法國戰役後,隆美爾前往北非戰場,以少數的德國師與義大利軍隊向英軍發動攻擊,收回義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後在戰斧作戰又擊退了具有裝備、人員和制空權優勢的英軍反攻,並在加查拉戰役中以寡擊眾,造成敵軍物資與人員損失過半。隆美爾因為此役的成功而被晉升為元帥,也因為其先前多次的活躍表現而產生了「隆美爾神話」。 (閱讀全文……) -
Image 9
懲罰行動(德語:Unternehmen Strafgericht)是1941年4月納粹德國針對南斯拉夫王國首都貝爾格萊德的戰略轟炸行動,報復該國以政變推翻簽署《三國同盟條約》的政府。行動當天,德國為首的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王家陸軍航空軍用於拱衛首都的只有77架現代戰鬥機,僅4月6日清晨來襲的德軍第一波攻勢就有數百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德軍行動三天前,南斯拉夫王家陸軍航空軍弗拉基米爾·克倫少校叛變投敵,向德方提供大量軍事目標位置和陸軍航空軍行動代碼,令局勢更呈一邊倒趨勢,南斯拉夫在4月17日投降。
4月6日當天還有三波轟炸機空襲貝爾格萊德,之後幾天德軍攻勢持續不斷,致使南斯拉夫平民和軍事指揮與控制體系癱瘓,首都大範圍基礎設施遭受嚴重破壞,還導致大量平民死傷。地面入侵已在空襲前不久開始,空襲目標包括陸軍航空軍機場及南斯拉夫各地的其他戰略目標。貝爾格萊德動物園等非軍事目標也不能倖免,塞爾維亞國家圖書館燒成白地,數以十萬計的圖書和珍貴手稿毀於一旦。 (閱讀全文……) -
Image 10
阿爾貝特·凱塞林(德語:Albert Kesselring,1885年11月30日—1960年7月1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位德國空軍元帥。在橫跨兩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生涯中,凱塞林成為了納粹德國最具指揮能力的將領之一,並躋身僅有27人的鑽石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之列。凱塞林是二次大戰德軍將領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其對手盟軍也給他取了個「微笑的阿爾貝特」的綽號。
凱塞林於1904年以見習軍官的身分加入了巴伐利亞陸軍,服役於砲兵部門。1912年,他完成了氣球觀測員的訓練。在不久後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曾在東西兩線服役過。之後,儘管未曾進入巴伐利亞軍事學院(英語:War Academy (Kingdom of Bavaria))研修,凱塞林還是分派至總參謀部服勤。凱塞林在戰後留於德國陸軍中,但於1933年離職,並赴任帝國航空部行政首長。在此職位上,凱塞林參與重建德國航空工業,奠定了未來德國空軍的基礎,並在1936至1938年期間擔任空軍參謀長。二戰期間,凱塞林指揮空軍參與了波蘭戰役、法國戰役、不列顛戰役和巴巴羅薩行動;他亦曾擔任南方戰區總司令,指揮地中海戰役和北非戰場全部的德軍部隊;在盟軍登陸義大利後,凱塞林也組織部隊進行極為頑強的抵抗,一直到1944年10月意外受傷;在二戰最後幾天裡,凱塞林還擔任德軍西線總司令。凱塞林的軍事才能與成就甚至贏得了盟軍的尊敬,但其名聲也因為屬下部隊在義大利的屠殺行徑而受損。 (閱讀全文……)
優良條目
-
Image 1
希臘戰役(亦叫瑪莉塔作戰,德語:Unternehmen Marit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在希臘本土及阿爾巴尼亞南部的戰爭,戰爭雙方是同盟國(希臘及大英帝國)與軸心國(德國及義大利),此戰役還包括地中海戰役等數次海上戰役,希臘戰役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爾幹戰場的大愛琴海部份。
希臘戰役一向被認為是希臘-義大利戰爭的延續,這場戰爭自義大利皇家陸軍1940年10月28日攻打希臘開始,在數個星期內義大利侵略軍就被驅逐回阿爾巴尼亞境內,希臘軍隊還攻佔了意大利控制下的阿爾巴尼亞南部山區。隨着1941年3月義大利的反攻失敗,德國決定支援盟友並同時顛覆親英的南斯拉夫政權。瑪莉塔作戰於1941年4月6日開始,同時進攻南斯拉夫與希臘,大批德國軍隊經保加利亞入侵希臘,希臘及英國聯軍頑強抵抗,但最終因人數及裝備上的劣勢而潰敗,雅典在4月27日陷落,不過英國撤出了軍隊大約50,000人,希臘的戰事在伯羅奔尼撒的卡拉馬塔陷落後以德國完全勝利而結束;整個戰事持續24天,不過德國及同盟國高層均對希臘士兵的勇敢表示欽佩。 (閱讀全文……) -
Image 2
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為諾曼底戰役的代號,是盟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功奪回德占西歐的軍事行動。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開始(海王行動;亦稱D日,D-Day),霸王行動正式打響。近1,200架飛機首先發動空降突襲,此後超過5,000艘艦船投入兩棲攻擊。當日近160,000名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至8月底超過200萬盟軍士兵已成功登陸法國。
1943年5月,同盟國領導人於華盛頓召開三叉戟會議,決定於1944年發動跨海入侵行動。美軍上將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受任為盟軍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總司令,英軍上將伯納德·蒙哥馬利則受任為第21集團軍群總司令,負責指揮參與本次行動的全部陸軍力量。諾曼底海岸為行動目標,美軍負責登陸代號為猶他和奧馬哈的兩處海灘,英軍負責登陸寶劍與黃金海灘(英語:Gold Beach),加軍負責登陸朱諾海灘(英語:Juno Beach)。為應對諾曼底海灘的特殊狀況,盟軍開發投入專項技術,包括兩個人造港(桑椹港(英語:Mulberry harbour))及一系列特型坦克(霍巴特滑稽坦克)。在入侵發起前數月,盟軍發起一系列欺敵計劃,稱保鏢行動(英語:Operation Bodyguard),成功使德軍對登陸日期及地點做出錯誤判斷。阿道夫·希特勒任命德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負責於大西洋壁壘一帶建設防禦工事,以應對未來入侵。 (閱讀全文……) -
Image 4
奧斯卡·辛德勒(德語:Oskar Schindler,1908年4月28日—1974年10月9日)是一位德國資本家、間諜和納粹黨黨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現今位於波蘭和捷克共和國境內的地區開設琺瑯和彈藥工廠,僱傭了許多猶太人作業,並最終成功挽救了近1300名工人免遭德國納粹的屠殺。1982年的小說《辛德勒的方舟》和1993年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都是以他為主題,反應了他起初作為一個投機主義者為了追求利潤而在戰爭期間僱傭廉價工人開辦工廠,但後來卻展現出過人的膽識、主動性和堅韌的奉獻精神,千方百計挽救猶太人生命的壯舉。
辛德勒出生並成長於奧匈帝國摩拉維亞斯維塔維,先後做過多種工作,後於1936年加入納粹德國的軍事情報局阿勃維爾。1938年的蘇台德區問題前,他已經開始為德國政府收集鐵路和軍隊動向的情報,後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捷克政府逮捕,但之後根據1938年慕尼黑協定的條款予以釋放。1939年辛德勒加入了納粹黨,繼續為納粹收集情報,並且在德波戰爭爆發前還在波蘭境內工作。1939年,辛德勒在波蘭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琺瑯廠,最多的時候僱傭了約1750名工人,1944年時這些工人中有約1000名是猶太人。辛德勒通過自己在阿勃維爾的人脈尤其是使用和阿勃維爾局長威廉·卡納里斯的關係(卡納里斯亦是親衛隊國家安全部部長萊因哈德·海德里希的朋友),幫助他保護自己工廠的猶太人免於被送進集中營。 (閱讀全文……) -
Image 5
Z-14「弗里德里希·伊恩」號(德語:Z 14 Friedrich Ihn)是德國國家海軍暨戰爭海軍於1930年代中期建造的十六艘1934級驅逐艦之一,得名於在一戰中陣亡的S-35號魚雷艇(德語:SMS S 35 (1914))艇長、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尉弗里德里希·伊恩(德語:Friedrich Ihn)。該艦於1935年5月30日開始在漢堡的布洛姆與福斯船廠鋪設龍骨,1936年11月15日下水,至1938年4月6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Z-14號先是被派往封鎖波蘭海岸,但不久便被轉移到德意志灣,在德國水域布設防禦性雷區。1939年末至1940年初,該艦在英國海岸附近布設了多個進攻性雷區,造成18艘商船和1艘敵對驅逐艦沉沒。它於挪威戰役期間正處於維修狀態,至1940年下半年才短暫移駐德占法國。經過在德國的長時間改裝,Z-14號於1941年初返回法國,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負責護送回國的軍艦、破交艦(英語:Commerce raiding)和補給艦穿越比斯開灣。7月回國後,它在本土度過了這一年餘下的時間。1942年初,該艦再度被調往法國,護送主力艦穿越英吉利海峽返回德國(海峽衝刺)。Z-14號隨即被轉移到挪威,在當地參加了數次針對前往蘇聯的護航船隊的襲擊,但均無功而返。之後它回到德國度過了這一年。1943年的大部分時間,該艦都身居挪威北部,但由於燃料短缺,它幾乎都處於閒置狀態。Z-14號於同年年底奉命回國接受長期改造,繼而於1944年中期完工後被派駐挪威南部。該艦一直留在當地直至戰爭結束,惟在戰事的最後幾天曾數次前往東普魯士撤離難民。 (閱讀全文……) -
Image 6
納粹德國(德語:Nationalsozialistisches Deutschland),其正式國號沿用帝政時期和威瑪共和時期的國號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也稱「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簡稱納粹黨)所統治德國的通稱。在希特勒統治下,德國轉變為納粹主義極權國家,國內近乎一切事務均為納粹黨所控制,並且實施軍國主義。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也常將該國稱為「千年帝國(Tausendjähriges Reich)」,但在短短12年後,德國便被同盟國擊敗,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盟軍占領德國後,納粹黨被解散,納粹德國不復存在,最後分裂成了受美國、英國及法國控制的西德、受蘇聯控制的東德,直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
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納粹黨為鞏固自身權力宣布其他政黨為非法組織,清除國內政治反對力量。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將總理和總統職權合一,成為德國獨裁者,頭銜為「元首及帝國總理」。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追認了希特勒的這一頭銜,一切權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法令高於一切法律。納粹政府並非相互協調協作的整體,而是不同內部派別組成的集合,各派別間進行權力鬥爭,試圖獲得希特勒的偏愛。大蕭條期間,納粹透過沒收猶太人、赤色分子和神職人員的財產,大規模軍事支出和混合經濟體制穩定了經濟並結束了大規模失業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統在內的公共工程建設亦同時進行,經濟恢復穩定局面,納粹政權亦更受歡迎。 (閱讀全文……) -
Image 7
1945年4月30日,大德意志國元首兼總理及納粹黨領袖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的元首地堡內用手槍擊中右側太陽穴自殺身亡。他的妻子愛娃也服下氰化物,與他一同自盡。兩人死亡時,這段婚姻尚不滿40小時。30日下午,根據希特勒生前的指示,希特勒的手下將二人的屍體從緊急出口搬到地堡外,隨後在地堡外的總理府花園內用汽油將屍體焚化,埋葬在花園內的彈坑中。希特勒死後,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茨成為其繼承人。而在元首地堡中,包括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夫婦在內的多位希特勒支持者紛紛尋短。
蘇聯紅軍占領總理府後,蘇聯情報機構找到希特勒和愛娃二人被焚燒過的遺骸,之後將其轉移到了其他地點,僅保留了希特勒遺骸上的部分下頜骨以作鑑定之用。蘇聯還曾因為政治目的而製造假象,堅稱希特勒在戰後仍然活着,但這一說法之後被證明是不可信的。希特勒的具體死因也在歷史上有過不同的看法,但可信度都不高。1970年,二人的屍體被蘇聯情報機構再次挖出並火化,骨灰也被丟棄一空。 (閱讀全文……) -
Image 8Z-13「埃里希·克爾納」號(德語:Z 13 Erich Koellner)是德國國家海軍暨戰爭海軍於1930年代中期建造的十六艘1934級驅逐艦之一,得名於在一戰中陣亡的原德意志帝國海軍第8掃雷艇半區艦隊司令、海軍上尉埃里希·克爾納(德語:Erich Koellner)。該艦於1935年10月12日開始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鋪設龍骨,1937年3月18日下水,在二戰爆發時尚未完工,至1939年8月29日才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1940年初,它在英國海岸成功執行了兩次布雷出擊(英語:Sortie),導致六艘商船沉沒。在挪威戰役的早期階段,Z-13號於1940年4月中旬參加了兩次納爾維克海戰,並在第二次戰鬥中遭到英國驅逐艦的嚴重破壞。該艦隨即由其船員自行鑿沉。 (閱讀全文……)
-
Image 9
塞德利茨號重巡洋艦(德語:KMS Seydlitz),係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重巡洋艦。它是希佩爾將軍級重巡洋艦的四號艦,但卻未能完工。該船於1936年12月開工,1939年1月下水,但二戰的爆發使得該艦的建造延宕,1940年夏天,在該船的完成度達95%時,裝配工作最終停了下來。沒完成的塞德利茨號被擱在船塢的碼頭邊直到1942年3月,納粹德國海軍決定在水面艦艇中優先建造航空母艦,而將塞德利茨號選爲改裝成輔助航空母艦的船舶之一時。
隨後,該船改名爲「威悉河號」(德語:KMS Weser)。按計劃,她在改造完成後能搭載10架Bf 109戰鬥機以及10架Ju 87俯衝轟炸機。但威悉河號的改造卻未能完成。最終,沒能完成改造的威悉河號被拖拽到哥尼斯堡鑿沉。後來,蘇軍在推進時擄獲了該船。蘇軍曾考慮過拆下該艦的零部件並安裝在其姐妹艦呂措號上以湊成一艘完整的軍艦。但蘇軍最終放棄了這個計劃,並將塞德利茨號解體報廢。 (閱讀全文……)
特色圖片
一般圖片
-
德意日三國國旗並列於日本駐德大使館(1940年9月)(摘自納粹德國)
-
衝鋒隊成員實施對猶太商店的抵制行動,1933年4月1日(摘自納粹德國)
-
Image 7德國大使漢斯-阿道夫·馮·毛奇(德語:Hans-Adolf von Moltke)、畢蘇斯基、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和波蘭外長約瑟夫·貝克,攝於1934年6月15日的華沙,五個月前,兩國簽署了《德波互不侵犯條約》,正處於蜜月期(摘自波蘭戰役)
-
Image 9華沙的波蘭守軍,正操作著防空砲(摘自波蘭戰役)
-
1944年納粹德國的行政區劃圖(摘自納粹德國行政區劃)
-
魏瑪德國的構成邦,在納粹德國時期被虛化(摘自納粹德國行政區劃)
-
Image 12布楚拉戰役中的波蘭騎兵部隊(摘自波蘭戰役)
-
Image 14納粹德國陸軍軍盔上的徽章(1942年)(摘自德意志國防軍)
-
Image 16蘇聯畫的1940年德國地圖(摘自波蘭戰役)
-
德國大區變遷(摘自納粹德國行政區劃)
-
1944年大德意志帝國的行政區劃(摘自納粹德國)
-
1944年納粹行政區劃(忽略戰線變化)(摘自納粹德國行政區劃)
-
Image 27蘇軍於9月17日跨過邊境,入侵波蘭(摘自波蘭戰役)
-
Image 301939年8月31日的格萊維茨電台,現在則是歐洲最高的木造建築物(摘自波蘭戰役)
-
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柏林街道上的雕塑,展示理想的身型(摘自納粹德國)
-
德國於1933年至1943年的領土擴張。紅色:1933年;紫色:1939年;橙色:1943年(摘自納粹德國)
-
Image 34標有「波蘭走廊」與但澤位置的地圖(摘自波蘭戰役)
-
Image 351938年10月,正被檢閱的德軍裝甲部隊,照片中的戰車為一號與二號戰車(摘自波蘭戰役)
-
1941年八月波蘭總督府所管轄的地域(摘自納粹德國行政區劃)
-
Image 39波軍的步兵部隊(摘自波蘭戰役)
-
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的行政區劃(摘自納粹德國行政區劃)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局勢變化圖(摘自納粹德國)
-
Image 46德國武裝部隊總司令旗(1935年至1938年)(摘自德意志國防軍)
-
Image 511939年9月1日時的德軍與波軍部隊佈署示意圖(摘自波蘭戰役)
-
茅特豪森-古森集中營中的一群蘇聯戰俘(摘自納粹德國)
-
Image 55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兩國瓜分東歐國家的情況。(摘自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
紐倫堡審判中的被告人(摘自納粹德國)
-
學生們在學校中致納粹禮(1934年)。對於兒童的思想灌輸在年輕時便開始(摘自納粹德國)
-
Image 62波蘭戰役裡的德軍摩托化步兵(摘自波蘭戰役)
-
Image 68波蘭空軍的主力戰鬥機——PZL P.11(摘自波蘭戰役)
-
Image 711944年出版的德語地圖書寫「Großdeutsches Reich」,意為「大德意志國」(摘自納粹德國)
你知道嗎
分類
維基媒體
條目導航
德國主題 | |||||
---|---|---|---|---|---|
歷史 | |||||
地理 | |||||
政治 | |||||
經濟 |
| ||||
社會 |
| ||||
簡介 |
| ||||||||||||||||
---|---|---|---|---|---|---|---|---|---|---|---|---|---|---|---|---|---|
參與者 |
| ||||||||||||||||
時間軸 |
| ||||||||||||||||
經歷 | |||||||||||||||||
---|---|---|---|---|---|---|---|---|---|---|---|---|---|---|---|---|---|
相關人物 |
| ||||||||||||||||
個別項目 | |||||||||||||||||
場所地點 |
| ||||||||||||||||
其他 | |||||||||||||||||
作品 | |||||||||||||||||
思想 | |||||||||||||||||
事物及佚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