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國國民黨
歡迎蒞臨中國國民黨維基主題!
中國國民黨ー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英語:Kuomintang或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縮寫:KMT),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主要政黨之一,目前為中華民國最大在野黨及立法院最大黨。前身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共和國(今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的革命團體兴中会,後先後改組為中国同盟会、國民黨、中華革命黨,1919年10月10日經孫中山於上海法租界改組而改用現名。
自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國民革命軍北伐並在东北易帜後統一中國;1949年底由於其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失利,中央黨部隨政府遷往臺灣,之後以一党制的形式作为臺澎金馬的长期執政黨。直到2000年總統選舉時落敗而首次成為在野黨,並在2008年總統選舉和2012年總統選舉二度執政,自2016年起再度成為在野黨。現任黨主席為朱立倫、中央秘書長為黃健庭、最高從政黨員為立法院院長韓國瑜,中央黨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以該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為臺灣兩大政治陣營。
黨主席
朱立倫(1961年6月7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第7任)、新北市市長、行政院副院長、桃園縣縣長、立法委員。
朱立倫出生成長於桃園縣,在纽约大学完成碩博士學位後,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1990年代末期開始其政治事業,1999年起擔任桃園縣立法委員;2001年當選桃園縣縣長。2009年9月10日吳敦義接任行政院院長後,朱立倫辭去縣長職務並接任吳敦義內閣的行政院副院長;2010年5月17日,再度辭職以專注於年底直轄市市長選舉。其後當選新北市市長,成為臺北縣改制直轄市後首位市長;2014年連任;2018年任期屆滿卸任。
朱立倫曾三度擔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並在2015年馬英九辭去黨主席後,透過補選繼任。任內參與2016年總統選舉,與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蔡英文競爭。最終以308萬票的差距落敗,創下2000年總統選舉以來,兩黨候選人得票數差距最大之紀錄,敗選後辭去黨主席。其後有意參與2020年總統選舉,但未通過黨內提名選舉;2021年在黨主席選舉中勝出,回任黨主席。
精選條目
中國同盟會,簡稱同盟會,又稱中國革命同盟會,是清朝末年由興中会、華興會等多個團體集合而成的革命組織,1905年成立於日本東京。其組織遍布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發動多次尝试推翻清朝的起義,包括成功推翻清朝、建立共和政體的辛亥革命。
優良條目
-
Image 1
黄花岗起義,又稱黃花岗之役,是中國同盟會於1911年4月27日(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中國广东省廣州發起的一場起義。这场起义于1910年11月13日在槟榔屿会议上由孫文提出,并由黄兴主持筹划。1911年1月18日,黄兴在香港成立起义统筹部,以赵声为总司令,黄兴为副总司令。初定起义日期为4月13日,但由于武器装备尚未到位、温生才自行刺杀广州将军孚琦、策应起义的新军大部即将退伍等多种原因,起义时间最终被推迟至4月27日,即农历三月廿九日。4月23日黄兴赶赴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起义原计划配合新军、巡防营和巡警队,分十路进攻夺取广州城,并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的革命。但起义信息泄露,指挥部被迫遣散大量人员,原攻城计划则转为刺杀计划。4月27日起义正式爆发,因姚雨平、胡毅生和陈炯明按兵不动,原计划的四条进攻路线仅剩黄兴一部130余人。起义部队之后攻入两广总督署,发现总督张鸣岐已经逃跑。水师提督李准的两个防营随即前来镇压,起义部队在随后的巷战中被冲散,大多被俘或阵亡。关于起义失败的原因,黄兴认为除了武器装备运输缓慢、温生才刺杀孚琦等意外事件之外,姚雨平等人贪生怕死而不配合起义为主要原因。而姚雨平等人认为自己只是支持起义延期,并非贪生怕死。
起义中的死难者被同盟会会员潘达微组织社会力量安葬于红花岗。潘达微认为黄花岗比红花岗更能代表烈士的精神,故称烈士安葬地为黄花岗,此名后来广为接受。中华民国成立后,农历三月廿九日即为革命先烈纪念日。在1924年国民党中执委会议上,因考虑到农历存在闰三月,遂将起义纪念日期改至阳历3月29日以避免混乱。1943年国民政府将3月29日定为中华民国青年节。 (阅读全文……) -
Image 2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又稱民國時期,指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至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間,中华民国之政权(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位于中国大陆的歷史時期,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採用共和立憲制的時期。
20世紀初,黃花崗起義與保路运动先後爆發,清政府權力衰落。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響應並宣布獨立。12月20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江宁府召開十七省代表會議,並於1912年1月1日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定都南京府;2月12日,南北議和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遷往順天府,由袁世凯擔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繼承清朝。1913年10月,北京政府成立,由北洋军阀掌权,史称「北洋政府」。1917年8月14日,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對德意志帝國及奧匈帝國宣戰,以協約國身分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中華民國雖以「戰勝國」身份出席巴黎和會,代表團卻因五四運動抗議山東問題遊行而拒簽《凡爾賽條約》。國民革命軍北伐後,由中國國民黨成立的國民政府於1928年6月3日取代北洋政府,定都南京市,名义上统一全國,通过施行訓政以黨治國。在北伐戰爭後期,國民政府陷入分裂和內部軍事衝突中。蔣中正實施清黨後發生四一二事件,中國國民黨與中国共产党從合作走向對抗,爆發第一次国共内战。 (阅读全文……) -
Image 3一二·三事件(葡萄牙語:Motim 1-2-3,又稱一二·三騷亂,中華民國方面稱澳門暴動、澳門暴亂),是澳門歷史上一場大規模反對澳葡政府的動亂,名稱取自1966年12月3日發生的嚴重警民衝突,衝突中至少8人死亡,200多人受傷。事件的起因源於澳葡當局在管治澳門上多年來無所作為,行政混亂、效率低且貪污盛行,加上日積月累的族群矛盾,導致事件隨著1966年11月15日氹仔事件警民衝突後爆發。
事後澳葡政府在澳門的管治威信喪失,並徹底影響了澳門的政治格局:共產黨勢力在事實上控制了澳門,左派勢力得以在社會各個階層紮根,親共華商權貴及社團抬頭,導致現時澳門社會普遍傾向親共;國民黨在澳門的勢力則被完全肅清。左派在澳門的成功經驗助長其擴張勢力的計劃,間接促成鄰近香港的六七暴動。 (阅读全文……)
你知道嗎?
相關主題
協助完善主題
下方列出了需要关注的任务: |
- 歡迎更新中國國民黨主題的「你知道嗎?」,並感謝一直參與該項目的維基人。
- 歡迎更新相關優良條目。
- 歡迎擴展、增添精選條目欄目。
- 維護Category:中國國民黨、Category:中華民國政治及其子分類。
相關條目
人物 孫中山 - 黃興 - 宋教仁 - 楊衢雲 - 蔣中正 - 蔣經國 - 李登輝 - 馬英九 - 韓國瑜
相關圖片
-
Image 5大膽島上的心戰牆(摘自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
Image 6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印(摘自國民革命軍)
-
Image 8國民革命軍騎兵與地方部族武裝在一起(摘自國民革命軍)
-
抗戰時期的國民革命軍(摘自國民革命軍)
-
1947年全国战场战事概况(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1949年5月16日,解放军进驻汉口(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Image 15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旗(摘自國民革命軍)
-
1947年3月10日,中国共产党首都留守处人员从南京返回延安3天后,国军胡宗南兵团从洛川沿成榆公路进攻延安(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二戰結束時日本佔領區(紅色)及中共抗日根據地(紅條)(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Image 20從前在臺灣街頭常見的反攻大陸標語(摘自反攻大陸)
-
受内战影响,国统区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寄一封信需用到邮票243枚,共计邮资204万7800元(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1947年5月中旬,国军整編第七十四师在孟良崮战役中全师覆没,师长张灵甫阵亡(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Image 251952年所立寫著「移山填海,反共抗俄」字樣的兵工建設紀念碑(摘自反共抗俄)
-
Image 27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訓練總監部軍用圖書審查證(摘自國民革命軍)
-
1949年4月至10月中国战场战局概况(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1949年,解放军装备的美制M3A3斯图亚特坦克在长江附近行军(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Image 381927年北伐時國民革命軍接管位于湖北的英國租界(摘自國民革命軍)
-
1946年,通过美国运输船向东北开进的国军部队(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1946年,贫农批斗地主(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1946年5月18日,国军部队通过四平市区向北追击共军(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Image 471941年時的國民革命軍部隊在陝西(摘自國民革命軍)
-
1950年,土改工作队向农民宣传新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Image 54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师(摘自國民革命軍)
-
Image 581951年,正在上課的台灣學生。黑板上寫的課程大綱是「奉行三民主義」、「擁護反共抗俄」(摘自反共抗俄)
-
1946年11月16日周恩来在南京召开记者会,谴责制宪国大召开,宣布自己将返回延安(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Image 61持大刀的騎兵隊衝鋒(摘自國民革命軍)
-
1946年,国军部队于接管日占区城镇后在街道上成队列行进(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1948年全国战场战局概况(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
Image 671926年的蒋中正(摘自第一次国共内战)
-
Image 69作为起义军总指挥部的江西大旅社,现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摘自第一次国共内战)
-
1950年末,解放军在浙东沿海备战(摘自第二次国共内战)
頁面分類
維基導遊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主題導航
概述 | |||||||||||||||||||||||||||||||||||||||||||
---|---|---|---|---|---|---|---|---|---|---|---|---|---|---|---|---|---|---|---|---|---|---|---|---|---|---|---|---|---|---|---|---|---|---|---|---|---|---|---|---|---|---|---|
組織 |
| ||||||||||||||||||||||||||||||||||||||||||
術語 |
| ||||||||||||||||||||||||||||||||||||||||||
歷史 |
| ||||||||||||||||||||||||||||||||||||||||||
文件 |
| ||||||||||||||||||||||||||||||||||||||||||
其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