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家話
外觀
軍家話 | |
---|---|
軍話 | |
母語國家和地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臺灣) |
區域 | 廣東惠州、陸豐;海南三亞、昌江、儋州、東方、臨高;廣西;福建等地 臺灣桃園市[1] |
母語使用人數 | 約15萬人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 |
ISO 639-6 | jnha |
軍家話,或稱軍話、軍聲,是散布於中國南方的廣東、海南、廣西、福建以及臺灣桃園市等地具有方言島性質的官話方言,現在大約有幾十萬人使用。一般認為是南方漢語言區包圍下的官話方言島。他們與明代衛所裡的軍戶關係密切而得名。軍話是瀕危的漢語變體。
特徵
[編輯]軍話多源於明清兩朝的移民,移民有軍事、政治、經濟等種種緣由,多由軍事移民形成。明朝的衛所軍事制度具有屯墾、世襲的性質。雙方言或多方言在講軍話的族群里是普遍現象,即對內說軍話,對外說其他方言。軍事移民的另一種情況是居民為躲避戰亂而大批遷移。政治移民包括政治迫害、官吏貶謫、罪犯流放。軍話隨著衛所的北方軍人流戍江南而傳播,以官話為基本音,融合了粵語、閩南語、客家語等多種漢語變體。明朝初期在這些軍隊裡可能提倡過使用「通語」,經過六百多年的演變,各地軍話亦略有差別。
如廣東平海,每一代人說的軍聲都不太相似,現在的青年大部分外出學習工作,接觸到更多的是普通話或客家語,因此他們的軍聲會包含更多的普通話或客家語。
海南約有10萬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三亞、昌江、儋州、東方、臨高等縣市的部分地區。
分布
[編輯]目前見諸報道的軍話主要散布於閩、浙、粵、瓊、桂等地數量約二十個,使用人口共二十多萬。
- 明代形成的軍話
- 安徽祁門軍話,主要分布在祁門縣赤嶺、安凌、雷湖三個鄉的部分村莊,使用人口約4000人。居民大多是明永樂二年(1404)遷來的。因為祖先是軍人,故稱自己所說的話是「軍話」或「兵話」。
- 浙江慈谿觀城燕話,又稱「衛里話」或「城裡話」,分布於慈谿市觀城鎮城內。觀城本名「觀海衛」(現已恢復舊名),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奏定建衛,翌年築城鑿池,成為沿海軍事重鎮。其間曾調福建福寧衛軍士戍守,燕話即由福寧衛官兵帶來並流傳下來。
- 浙江象山爵溪所里話,又稱「城裡話」,分布於象山縣爵溪鎮城內,使用人口約9500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爵溪千戶所,翌年築城捍守,屬昌國衛。
- 浙江蒼南金鄉軍話,分布於蒼南縣金鄉鎮城內,使用人口約2萬,城外及周圍地區則說「蠻話」(屬閩東方言)和閩南話。明太祖朱元璋為抵抗倭寇侵擾,命信國公湯和在此築城置衛(即金鄉衛),金鄉話就是駐城御倭的官兵流傳下來的。
- 浙江蒼南蒲壯所城城裡話,分布於蒼南縣蒲城鄉蒲城城內,使用人口約三四千,蒲城城外及周圍地區說閩南話。蒲城舊稱「蒲門」,明洪武十七年(1384),信國公湯和奉命主持築蒲門、壯士兩座千戶所城,屬金鄉衛。洪武二十年(1387)二月,二所城建成。明隆慶二年(1568),壯士所與蒲門所合併,改名蒲壯所。蒲城話應該是當時守軍後裔所說的話。
- 福建武平軍家話,分布於武平縣中山鎮,使用人口約9000人。據《武平縣誌》(民國本),明洪武二十年(1387),武平謝仕貞率眾起義,汀州衛指揮黃敏提兵剿捕。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政府在此築所城,即武平千戶所。武平軍家話的形成是由武所軍籍的留駐造成的。
- 福建南平土官話,分布於南平市區梅山一帶及周圍部分鄉鎮,使用人口約2萬。明正統十三年(1448)二月,沙縣爆發了鄧茂七起義,起義被鎮壓之後,京營官兵大多囤駐南平,後即在此定居。京營官兵的北方話與當地方言逐漸融合,形成了有別於周圍方言的「土官話」。南平官話與江淮官話有較多的聯繫。
- 廣東平海軍話,也稱「軍聲」,分布於惠東平海鎮的大部分,東和鄉洞上村、舍背村,徑口鄉徑口村、大水坑村,佛元鄉佛嶺村、佛元村、麥園村、大林村,六鄉奎坑村。共約兩萬人。
- 廣東海豐龍吟塘軍話,分布在海豐縣平東鎮龍吟塘村,有約四百人。明代衛所制度,海豐因扼惠潮官道,為粵東海防重地,在境內設置了碣石衛和海豐千戶所、捷勝千戶所、甲子千戶所,因此帶來了屬於北方的屯軍文化。
- 廣東陸豐坎石潭軍話,分布在陸豐市大安區東七鄉坎石潭村,只有五百多人講這種話。
- 廣東陸豐青塘軍話,分布在陸豐市大安區坎石潭村對面的西南區青塘鄉、河西區新陸鄉大埔村和溪雲鄉安安村、兩軍村等地,共約一萬人。青塘軍話在海外也有使用者。
- 台灣水流軍話,桃園縣新屋鄉赤欄村的水流軍話,目前只有當地羅姓家族中的老年層在使用,而當地主要通行的是海陸片客家話,所以軍話的使用只限於家族互動之間。羅姓家族是從廣東省陸豐縣石堆頭遷徙來的,石堆頭就是現在陸豐縣西南鎮的青塘地區。
- 海南三亞崖城軍話,分布於崖城鎮寧遠河以北城西的西關、西元、崖城的遵一村、遵二村、崖城一隊、崖城二隊,東關市、城東馬站。共約一萬人。水南高山村(獨村)有五、六百人講十所軍話。
- 海南儋州軍話,分布於儋州市的中和鎮、那大鎮、王五、長坡、海頭、木棠等墟之內,共約四萬人。(木棠軍話、中和軍話、王五軍話)
- 海南東方軍話,分布於東方市羅帶鄉的羅帶、十所、福久、那悅、小嶺、大坡田、紅興、下名山、上名山、青山,八所鎮的八所、居龍、大磚坡、福耀、皇寧、蒲草三家鄉的樂安、嶺村、官田。(八所軍話、十所軍話)
- 海南昌江軍話,分布於昌江的昌化鎮及昌城鄉的部分村落、烏烈鎮的大部分村落。東方及昌江講軍話的共約六萬人。(昌城軍話、烏烈軍話)
- 海南臨高軍話
- 廣東深圳大鵬千音,分布於深圳市大鵬鎮鵬城村(明代「大鵬守御千戶所」所在地)及香港東平洲及汀角村。大鵬守御千戶所置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洪武二十七年(1394)始築城。大鵬話的形成應該是由大鵬守御千戶所的設置造成的。深圳市大鵬半島使用的大鵬話屬此類。
- 廣東連南軍聲,主要分布於粵北洞冠水流域的連南瑤族自治縣寨崗鎮和陽山縣黎埠鎮的少數村落。洪武廿四年至廿九年(1391-1396)調清遠衛連州守御千戶所第二百戶所。永樂二年(1404)連州千戶所奉命令,軍隊就地屯田,分為戶村、酒樓、馬槽等六屯。
- 廣東河源田心屯軍聲,主要分布於龍川縣通衢鎮華城村,洪武二十三年(1390),龍川縣境內設田心、嶺西、上莒、興隆、白芒、馬塘等六處軍屯。
- 廣東電白舊時正話,分布於廣東電白縣中部山村,使用人口6100多。舊時正話原是「神電衛」這個軍事城池和縣治駐地使用的方言,所以又叫「城話」。神電衛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成化三年(1467)電白縣移治於神電衛。清雍正三年(1725)撤神電衛及所屬千戶所,原衛所官兵俱歸附近州縣管理。外逃的居民和被遣散的官兵仍然操正話,正話也隨之散布縣內各地,流傳至今。
- 廣西欽州正話,又稱欽州正或正話,欽州市還有大約9500人左右講欽州正,主要分布在龍門港鎮的東村和北村,黃屋屯、大寺、沙掉、久隆等鄉鎮小部分村落也有分布,約七千多人,據欽州市志記載,還有零星散居於其他鄉鎮的部分居民。如久隆鎮沙田村的上東壩、下東壩和高橋村的李星坪;大寺鎮天安村的榃倫、松柏,屯強村的馬崗、屯公和大寺鎮大寺村的屯合;大垌鎮平遼村、黃屋屯鎮金竹村大埠;沙埠鎮田寮村鷓鴣田等,使用人口約兩千多人。欽州正曾經是地方標準語,直到解放初期的私塾先生都用軟州正做工作語言,各地的道公、師公做法事念唱時也大多用欽州正他們的祖先據說是清初從北方及福建等地來鎮守龍門島的軍人及其家屬。
- 廣西合浦軍話,包括永安軍話、沙尾村軍話和海戰村軍話等(2萬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處於防備倭寇的軍事需要,將永安守御千戶所由石康縣(縣治在今石康鎮)的安仁里遷至同縣的海岸鄉,永安村因此得名,永安軍話也由此而來。合浦縣軍話主要分布在山口鎮的永安村、山南村、山東村,沙田鎮的沙田村以及白沙鎮的沙尾村、那江村。山口鎮的山西村、丹兜村、高坡村、新圩村、山口村,沙田鎮的上新村、淡水村以及白沙鎮的和榮村、那潭村、東海村則有少量說軍話的人群。另外,營盤鎮青山頭村也有軍話的分布。而白沙鎮良港村、興港鎮斑鳩沖村過去曾有使用軍話的人群,現在的情況則不太清楚。沙田鎮海戰村、對達村的軍話使用情況則存疑,有待繼續調查。合浦縣其他說軍話的村落都分布在永安周圍,很明顯他們的祖先是從永安遷徙出來的。青山頭村離永安村較遠,說軍話人群的祖先係由白沙鎮沙尾村遷出,以周姓人為主,每年仍回沙尾祭祖。
- 廣西南寧周邊的軍話,史書記載明朝初年,廣西在桂林、南寧、柳州、梧州、寧明縣等地設立衛所,其中的南寧衛底下有7個千戶所,後來分撥到太平、武緣等地,武緣也就是如今的南寧武鳴區,因此武鳴的城廂鎮、府城鎮還有不少說武鳴軍話的居民。另外,馬山軍話分布在馬山鎮的金釵鎮,賓陽軍話分布在賓陽縣的蘆圩鎮、鄒圩鎮,上林軍話分布在上林縣的大豐鎮,邕寧區、羅城、融水、來賓、平果、宜州等部分地區,這些地方還有不少人在說軍話。南寧市區中明朝衛所的軍士,駐紮在下廓街一帶,由於官話在民間僅流行於下廓街以及近鄰的草鞋街(現中山路南段)、火燒地(現邕江賓館周圍)、黃泥街(今南國街)、保愛路一帶,故又稱為下廓街官話。各地軍話接近桂林話但不相同,它還夾雜了白話、平話還有壯話等方言,所處語言環境不同,各地軍話有不少差別。
- 廣西賀州賀街官話。也稱「正字」,主要分布在八步鎮、賀街鎮、南鄉龍水金礦,其他鄉鎮也有少量的分布。賀街官話主要是明朝由江蘇省、山東省到賀街戍邊而落籍的官兵傳入的,其他鄉鎮的官話是後來到八步經商或從事手工業的商人傳入的。
- 湖南堡城軍話,又叫茶陵軍話,分布於郴州宜章下鄉的笆籬堡、白沙圩、關西圩一帶。另外,東風、天塘、莽山等鄉講的土話。明朝調遣宜章戍衛的官兵所使用的,明朝洪武年以來宜章三堡-栗源堡、黃沙堡和笆籬堡,作為軍事重鎮在宜章南部,這些軍官士兵主要來自當時的茶陵衛,據《宜章縣誌》記載來到後便駐紮在了宜章的栗源、黃沙和笆籬等地,所操用是的茶陵官話。
- 清代形成的軍話
- 山東青州北城話,分布於青州市(原益都縣)北城滿族村,是由清朝駐防青州的旗兵及其眷屬帶來並保存下來的,當地人又稱之為「北城腔」、「滿族話」或「滿族腔」。《清史稿》(130卷3870頁)載,雍正八年(1730)設青州駐防。
- 湖北荊州城東邊腔,是由清朝駐防荊州的旗兵及眷屬帶來並保存下來的。清光緒六年《荊州府志》卷八載,清康熙二十二年滿洲八旗兵鎮守荊州等處。
- 湖南城步長安營話,通行於橫嶺鄉(今長安營鄉和岩寨鄉)。長安民多由各省各縣移入,因該地舊為營地,所有巡檢、游擊、千總、把總、弁兵等,均為外地人,而籍其地者,故成一種會合。乾隆八年,清政府在此築長安城,隨之而建的有游擊署、守備署等十餘所軍政機構。
- 福建長樂旗下話,也叫京都話,分布於長樂縣城關鎮琴江滿族村,是雍正年間到閩江口駐紮的水師旗營官兵帶來的。這些官兵及眷屬多來自今遼東的三韓、鐵嶺一帶。
- 福建浦城正字話,分布於浦城縣盤亭鄉深坑村,與浙江江山市二十八都村毗鄰。浦城的「正字話」以深坑為準。相傳是清同治(1862—1874年)間,京官來此任游擊所傳。
「廿八都官話」,廿八都地居浙江省衢州市仙霞嶺高山深谷之中,地處浙西、福建和江西的交界處,當地人也叫「正字」,通行於整個廿八都。有一種說法是,清初在仙霞關和楓嶺關之間設立「浙閩楓嶺營」,游擊衙門設在廿八都,「官話」就是駐紮廿八都的守關清軍的通用語,「官話」是關外口音,因此也稱「關話」,俗稱「廿八都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