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戲(3世紀?—261年),文然蜀漢犍為郡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人。

生平[編輯]

少年知名,年少時與韓儼黎韜感情深厚,後來韓儼因痼疾僵臥不起而不被任用,黎韜則因品行問題被免職,楊戲經常幫助他們料理生活,感情一直很好。楊戲被丞相諸葛亮賞識。從州書佐為督軍從事,職典刑獄,後為屬主簿

234年,諸葛亮去世後,蔣琬任命他為尚書右選部郎、治中從事史、大將軍東曹掾,南中郎將、領建寧郡太守。拜護軍監軍,出領梓潼郡太守,入為射聲校尉。

延熙二十年(257年),隨大將軍姜維駐軍至芒水(今陝西西安市周至縣南之渭水支流黑河[1]),然而楊戲一向以來都不服姜維,在一次酒後嘲笑侮辱姜維,姜維表面上寬容,內心相當忌恨,因此楊戲隨大軍回歸後被司法彈劾,免官為庶民。景耀四年(261年)病逝,著有季漢輔臣贊

軼事[編輯]

楊戲性格簡單而粗略,對他人少有名不副實的的讚美,對待事物也不超出情感,書寫信件、指令時亦鮮有寫滿。然而楊戲對老朋友情不移,誠心厚待,韓儼、黎韜就是例子。[2]

於擔任東曹掾時,蔣琬跟楊戲時有談話,但其常靜默不答。便有人向蔣琬說:「蔣公您和楊戲對話時,他都不予回應,還態度傲慢,這不會太過分嗎?」蔣琬回答:「每個人不同的個性,就像是各自不同的面貌;當面稱讚卻在背後指責,此自古以來又為人避忌。楊戲如果故意稱讚,便非其本意;但若反駁,即會顯出我的不是,所以才沉默不語,這便是他坦率的表現了。」[3]這也成為日本語成語「十人十色」典故。

譙周早期時才華不被人看重,當時唯有楊戲看重,稱讚說:「我後代子孫最後都不會比譙周這個大個子更有出息。」[4]

著作[編輯]

《季漢輔臣贊》所贊人士
  1. 昭烈皇帝劉備
  2. 諸葛亮丞相
  3. 許靖司徒
  4. 關羽雲長、張飛益德
  5. 馬超孟起
  6. 法正孝直
  7. 龐統士元
  8. 黃忠漢升
  9. 董和幼宰
  10. 鄧方孔山
  11. 費觀賓伯
  12. 王連文儀
  13. 劉巴子初
  14. 糜竺子仲
  15. 王謀元泰、何宗彥英、杜微輔國、周群仲直
  16. 吳懿子遠(吳班元雄)
  17. 李恢德昂
  18. 張裔君嗣
  19. 黃權公衡
  20. 楊洪季休
  21. 趙雲子龍、陳到叔至
  22. 輔匡元弼、劉邕南和
  23. 秦宓子敕
  24. 李嚴正方
  25. 魏延文長
  26. 楊儀威公
  27. 馬良季常、衛文經、韓士元、張存處仁、殷觀孔休、習禎文祥
  28. 王甫國山、李邵永南、馬勛盛衡、馬齊承伯、李福孫德、李朝偉南,龔祿德緒、王士義強
  29. 馮習休元、張南文進
  30. 程畿季然
  31. 程祁公弘
  32. 糜芳士仁郝普潘濬 

評價[編輯]

陳壽評:「戲性雖簡惰省略,未嘗以甘言加人,過情接物。書符指事,希有盈紙。然篤於舊故,居誠存厚。」「楊戲商略,意在不群,然智度有短,殆罹世難雲。」

蔣琬評價:「人心不同,各如其靣;靣從後言,古人之所誡也。戲欲贊吾是耶,則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則顯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戲之快也。」

參考文獻[編輯]

  1. ^ 芒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詞典網,2022年
  2. ^ 《三國志·楊戲傳》戲性雖簡惰省略,未嘗以甘言加人,過情接物。書符指事,希有盈紙。然篤於舊故,居誠存厚。
  3. ^ 《三國志·蔣琬傳》東曹掾楊戲素性簡略,琬與言論,時不應荅。或欲搆戲於琬曰:「公與戲語而不見應,戲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靣;靣從後言,古人之所誡也。戲欲贊吾是耶,則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則顯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戲之快也。」
  4. ^ 《三國志·楊戲傳》又時人謂譙周無當世才,少歸敬者,唯戲重之,嘗稱曰:「吾等後世,終自不如此長兒也。」有識以此貴戲。
  • 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45》,出自陳壽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