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肃 (三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肃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tán(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三国时期经学大师,曹魏重臣王朗之子,也是西晋奠基人之一司马昭的岳父,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外公。王肃注释的儒家六经曾经是从三国一直到南北朝的官方儒学教材,直至唐代孔颖达重新编撰确立了儒家六经的注释。著有《孔子家语》、《孔从子》、《尚书传》、《论语注》、《孝经注》等五部书籍。[1]

生平

[编辑]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出生于会稽郡[2],十八岁时(212年)向宋忠学习《太玄》,融合今古文经学两家学说以为已用[3],并注解《尚书》、《诗经[4]。王肃推崇贾逵马融,不好郑玄之学,曾针对《月令》是否以十月为岁首的问题提出论难;又如“曰若稽古”一辞,郑玄解释“稽古同天,言尧同于天”,王肃解释为“顺考古道而行之”。王肃日后自立门户,当时称“王学”[5]

王肃于黄初年间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王肃嗣兰陵侯。太和三年拜散骑常侍,此后又兼任秘书监、祟文观祭酒正始元年(240年),出任广平太守,后因公事召回朝廷,拜议郎,很快又任侍中,再迁太常。曹爽执政时,由于牵连上宗庙事宜而被免职,不过此后又担任河南尹

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被废,王肃持兼任太常,去元城迎接曹髦来继帝位。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叛乱,王肃建议司马师立刻前往征讨,破敌之后被封为中领军,加散骑常侍。

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谥景侯。子王yùn嗣爵,但无子而亡,封国绝嗣而除。直到景元四年(263年),王肃的另一个儿子王恂又重新被封为兰陵侯。咸熙元年(264年),开建五等诸侯时,王恂因为王肃的功劳被封为第四等的氶子。

轶事

[编辑]

明帝曹叡时期,散骑常侍王肃著作经传解说和议定朝仪,都改易郑玄的版本,作为郑玄再传弟子的王基因而与王肃抗衡,坚持要跟从郑玄的原意。

神算朱建平曾帮他看面相,说其可活到七十多岁,位至三公。但王肃于六十二岁就得病了,那些医师都说治不好了。王肃之妻问其遗言,王肃还对其妻说:“建平说我可活七十多岁,官位可达三公,现在我还未到七十岁,有什么好担忧的!(建平相我逾七十,位至三公,今皆未也,将何虑乎!)”不久,想不到王肃就这样病逝了。

纪念

[编辑]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诏令王肃等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6]

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09年)七月,下诏追赠王肃为司空,并命近臣撰赞。[7]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下诏将王肃等十三人罢祀孔庙。[8]

家庭

[编辑]

父族

[编辑]

妻妾

[编辑]
  • 羊氏,王元姬母,晋武帝追赠平阳靖君。
  • 夏侯氏,王元姬继母,晋武帝时追赠为荥阳乡君。

子嗣

[编辑]

女儿

[编辑]

[编辑]
  • 王康,字士文,王虔子,历任右卫将军、南中郎将。
  • 王隆,王虔子,晋后将军

曾孙

[编辑]

玄孙

[编辑]

八世孙

[编辑]

注释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国志·卷13》,出自陈寿三国志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皮, 锡瑞. 经学历史.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155. ISBN 9787101005349. 
  2. ^ 肃父朗与许靖书云:肃生于会稽。
  3. ^ 皮锡瑞《经学通论》:“杂糅今古与郑君同,而立意与郑君为难。郑注书从今文,则以古文驳之;郑从古文,则又以今文驳之”
  4. ^ 《隋书·经籍志》有“《扬子太玄经》七卷,王肃注。”《华阳国志·蜀郡士女·扬雄·赞》云:“其玄源渊懿,后世大儒张衡、崔子玉、宋仲子、王子雍皆为注解。”子雍是王肃的字。
  5. ^ 卢弼《三国志集解·魏书·王朗传》注引张惠言所言:“肃著书,务排郑氏。马郑不同者则从马;马与郑同则并背马。然其训诂,大义出于马郑者十七,疑出于马郑者其父朗之学也;掊击马、郑者,肃之学也。”
  6. ^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吉礼五》
  7. ^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八·宋纪二十八》
  8. ^ 《明史·卷五十·志第二十六》
  9. ^ 《晋书·卷三十一》:“郑、刘二从母,先后至爱。”

来源

[编辑]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