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
劉璋 | |
---|---|
振威將軍 | |
任期 约 214年 —?年 | |
君主 | 漢獻帝 |
益州牧 | |
任期 约 194年 —214年 | |
君主 | 漢獻帝 |
前任 | 劉焉 |
继任 | 劉備 |
益州刺史 | |
任期 约 194年 —约 194年 | |
君主 | 漢獻帝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未知 江夏竟陵 |
逝世 | 220年 |
儿女 |
|
职业 | 軍閥 |
字 | 季玉 |
劉璋(2世紀—220年),字季玉,荊州江夏竟陵(今属湖北省天门市)人,東漢末年三国时代割据军阀之一。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牧,振威將軍,後為劉備所敗投降,被迫离开益州,病逝於荊州。
史前时期 前200,000 – 前2,500 | ||||||||
蜀国 约前2,500 – 前316 • 蚕丛柏灌朝(传说) 约前2500 – 前1700 • 鱼凫朝 约前1700 – 前1200 • 杜宇朝 约前1200 – 前600 • 开明朝 约前600 –前316 • 甌雒國 ? –前207 | ||||||||
巴国前?年 – 前316 • 廪君巴国前?年 – 前?年 • 周属巴国 前?年 – 前316年 | ||||||||
秦国及秦朝 前770 – 前207 • 秦国(秦人) 前316 – 前221 • 秦朝(统一中国) 前221 – 前207 | ||||||||
楚国复国及西汉新朝更始帝刘盆子时期 前206 – 25 • 西楚諸侯汉国前206 – 前202 • 西汉(统一中国)前202 – 9 • 新朝(统一中国) 9 – 23 • 更始帝与刘盆子时期(统一中国) 23 – 27 | ||||||||
成家 25 – 36 | ||||||||
东汉 25 – 220 • 东汉(统一中国)36 – 188 • 汉献帝时益州牧(割据) 188 – 214 | ||||||||
蜀汉 214 – 263 | ||||||||
曹魏西晋时期 263 – 316 • 魏国(三国) 263 – 266 • 西晋(统一中国) 266 – 304 | ||||||||
成汉 304 – 347 | ||||||||
南朝十六国统治时期 347 – 405 • 第一次属东晋时期(南朝) 347 – 373 • 前秦(十六国,氐族) 373 – 383 • 第二次属东晋时期(南朝) 383 – 405 | ||||||||
譙蜀 405 – 413 | ||||||||
南朝时期 413 – 553 • 第三次属东晋时期(南朝) 413 – 420 • 刘宋(南朝) 420 – 479 • 萧齐(南朝) 479 – 502 • 萧梁(南朝) 502 – 552 • 蕭紀(割据) 552 – 553 | ||||||||
西魏、北周、隋朝及唐朝 553 – 907 • 西魏(北朝,鲜卑) 553 – 557 • 北周(北朝,鲜卑) 557 – 581 • 隋朝(统一中国) 581 – 618 • 唐朝(统一中国) 618 – 907 • 劉闢(割据) 806 – 806 • 陳敬瑄(割据) 885 – 892 | ||||||||
王建及前蜀 892 – 925 • 王建(割据) 892 – 907 • 前蜀 907 – 925 | ||||||||
后唐及後蜀 923 – 965 • 后唐(五代,沙陀) 925 – 934 • 後蜀 934 – 965 | ||||||||
后周及宋朝951 – 1279 • 北宋(统一中国)965 – 994 • 李蜀 994 – 995 • 北宋(统一中国)995 – 1126 • 南宋(南朝)1127 – 1274 • 吴曦(割据)1207 – 1207 | ||||||||
大蒙古国及元朝 1206 – 1388 • 元朝(统一中国) 1234 – 1363 | ||||||||
明夏 1363 – 1371 | ||||||||
韩宋及明朝 1351 – 1644 • 明朝(统一中国) 1371 – 1643 | ||||||||
大西 1643 – 1660 | ||||||||
后金及清朝 1616 – 1912 • 清朝(统一中国) 1660 – 1912 | ||||||||
中華民國(官方中国) 1912 – 1949 • 熊克武(割据) 1918 – 1925 • 劉湘(割据) 1920 – 1937 • 刘文辉(割据) 1920 – 1933 • 楊森(割据) 1918 – 1937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中国) 1949 – 今 | ||||||||
生平
劉璋為劉焉幼子。母费氏,是后来娶了刘璋女儿的费观的族姑。中平五年(188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只有刘瑁随刘焉入蜀。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194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权臣李傕,泄露之后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刘焉的世交议郎庞羲保护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益州。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
刘焉本屬意三子劉瑁為繼承人,但他死後,益州官吏赵韪認為刘璋温仁軟弱容易控制,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被赵韪打败后奔荆州。建安五年(200年),被刘璋派遣屯兵防御刘表的赵韪反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杀赵韪于江州。
劉璋為人懦弱,赤壁之战时听从掌握朝廷的曹操号令出兵助战。曹操兵败后,刘璋趁临江郡空虚,派袭肃等占领秭归和巫县,但在不久后的夷陵之战中,孙权部将甘宁夺取夷陵,袭肃即率三百军投降甘宁。原本依附于刘焉的漢中張魯驕縱,不聽劉璋號令[1],於是劉璋殺張魯母弟,雙方成為仇敵,劉璋派龐羲攻擊張魯,戰敗。
此后又有曹操將前來襲擊的消息。在內外交逼之下,劉璋聽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劉備入益州,想藉劉備之力,抵抗張魯、曹操。不料此舉乃引狼入室,劉備不久借故攻擊劉璋,法正又為劉備內應,劉璋麾下兩名將軍白水军督杨怀、高沛被劉備所殺。
雙方戰爭歷時兩年左右,期間劉璋軍殺死了劉備軍軍師龐統,使得劉備陷入苦戰。後來諸葛亮、張飛、趙雲三路援軍由荊州支援劉備,並成功將劉璋圍困成都內,並派簡雍勸降劉璋。
當時成都尚有精兵三萬,錢糧可以支撐一年,軍民都主張死戰,但当时张鲁部下猛将马超也投降了刘备并加入围城,屯兵城北,刘璋失去斗志。他說:「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戰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然後陪同簡雍開城投降。開城之時,城中之人莫不流淚。刘璋治下望风而降。劉備把劉璋遷至公安,並將財物歸還於他,再佩振威將軍印信。
後來孫權殺關羽,獨得荊州。孫權以劉璋為益州牧,駐於秭歸,但是不久病死。
後嗣
- 劉循,劉璋長子,娶庞羲之女,曾經在劉備攻益州時,在雒城駐守抵抗劉備的攻勢長達一年,劉璋投降後,由于岳父庞羲的推荐,一直在蜀汉任职,拜為奉車中郎將。
- 劉闡,一名緯,劉璋次子,隨父劉璋流放荊州,後來劉備失荊州,劉闡曾經於蜀漢雍闿等地作亂之時,再被東吳任命為益州刺史,驻守在交州、益州边境。诸葛亮平南蛮後,劉闡歸吳,官至御史中丞。
- 刘氏,刘璋女,嫁费观。
评价
- 诸葛亮:“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
- 彭羕:「僕昔有事於諸侯,以為曹操暴虐,孫權無道,(劉璋)振威闇弱,其惟主公(劉備)有霸王之器...」(《三国志·蜀书·彭羕傳》)
- 陈寿:“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
- 范晔:“璋能闭隘养力,守案先图,尚可与时推移,而遽输利器,静受流斥,所谓羊质虎皮,见豹则恐,吁哉!”(《后汉书·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 常璩:“刘焉器非英杰,图射侥幸;璋才非人雄,据土乱世,其见夺取,陈子以为非不幸也。”(《华阳国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
- 《益州耆旧传》:“璋懦弱多疑,不能党信大臣。”(《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
- 张璠:“刘璋愚弱而守善言,斯亦宋襄公、徐偃王之徒,未为无道之主也。张松、法正,虽有君臣之义不正,然固以委名附质,进不显陈事势,若韩嵩、刘先之说刘表,退不告绝奔亡,若陈平、韩信之去项羽,而两端携贰,为谋不忠,罪之次也。”(《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
- 叶适:“刘璋虽暗懦,然国富民盛,守之以恩,无所得罪也。”(《习学记言》)
- 郝经:“焉利本颠,堕剥维城。璋尤庸闇,迁夺犹轻。”(《续后汉书》)
- 罗贯中:“四海鲸吞百战秋,堪嗟季玉少机谋。当时若听黄、王谏,安得西川属那刘!”
- 李清植:“焉、璋以枝叶之亲,而阴怀攘窃之志,汉帝既尝收戮其二子,则亦与于叛乱之者数也。”
- 毛宗岗:“厚为无用之别名,非忠厚之无用,忠厚而不精明之为无用也。刘璋失岂在仁,失在仁而不智耳。”
- 蔡东藩:“刘璋暗弱,即使不迎刘备,亦未必常能守成;益州不为备有,亦必为曹操所取耳。”
藝術形象
漫畫
影视
参见
- ^ 《弘明集》卷8:昔张子鲁汉中解福.....丑声遐布远达岷方。刘璋教曰「夫灵仙养命,犹节松霞,而厚身嗜味,奚能尚道?」子鲁闻之,愤耻意深,罚其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