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陆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逊
前任:顾雍
继任:步骘
陆逊
后人所绘制的陆逊画像
丞相上大将军兼西都护荆州
国家东汉东吴
时代东汉三国
主君孙权
议→逊
姓名陆议→陆逊
伯言
封爵华亭侯→娄县侯→江陵县侯[1]
籍贯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183年
东汉吴郡吴县
逝世245年3月19日
东吴
谥号昭侯
亲属
父亲陆骏
孙氏(孙策之女)
兄弟陆瑁
陆延陆抗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2]),本名陆议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三国时代吴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负责统领吴国军事和政治多年,并同时掌管民事,辅佐太子等。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63岁去世,孙休时追谥昭侯。

生平

[编辑]

吴郡士族

[编辑]

陆逊出自吴郡陆氏,东汉光和六年(183年)出生,少孤,儿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后军阀袁术九江孙策谋攻庐江,陆康与之战于庐江达两年,因缺粮致陆氏宗族损耗大半。为避战祸,陆康令人携幼子陆绩及从孙陆逊返回吴郡。陆逊长于从父陆绩数岁,帮助他纲纪门户。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

仕于孙吴

[编辑]

东汉建安八年(203年),陆逊21岁,投入孙权旗下,历任东西曹令史,后在海昌担任屯田都尉,行县长之职务。当时县里连年旱灾,陆逊开仓分谷于贫民,并监督县里的农业发展,深深得到当地百姓的信赖。当时吴郡会稽郡丹杨郡多有山越盗贼潜匿,陆逊上疏陈述平定山越的利益,请求由他去征讨。这其中尤其是会稽山贼大帅潘临,危祸当地多年。陆逊率军平乱,所到之处皆顺服之,此时其部曲已有二千余人。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阳贼帅尤突作乱,陆逊同贺齐多次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于利浦。

议见兵势

[编辑]

孙权孙策之女许配予陆逊,并多次拜访论天下时务。陆逊建议孙权:“现今群雄如弈棋,贪残之人窥望伺探,欲战胜敌人,平定祸乱(指孙权领地内的山越),大家得要同舟共济。当今山越贼寇仍然在地方作乱,我们若要拓展更多的领地必进处处受阻、困难重重。如无法安定内部问题,对外开拓难有所作为。吾建议应扩大兵源,并从中取其精锐。”孙权纳其良策,拜陆逊为其帐下之右部督,统领宿卫兵,又授给陆逊棨戟,让他都督会稽、鄱阳、丹杨三郡。

当时丹杨贼帅费栈接受曹操的印绶,煽动山越作为内应,孙权便遣陆逊讨伐。陆逊知道费栈部众多于他所率兵马,便巧施计谋,布署其军旗和鼓于四周,潜军在黑夜中的山谷中,时机一到便击鼓而前进攻,敌军顿时胆怯,以为四面八方皆是官兵,费栈与其部众登时分崩离析。陆逊之后挥军平定扬州东部三郡的贼寇,经此役得到精兵数万人,将其中健强体扩者补充兵员,羸弱者纳入充实户口,抒解当时吴国人口与兵力不足的问题,后回军屯兵于芜湖

当时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告陆逊违法征用民众。陆逊返回知道此事后,认为淳于式意在养民,实为佳吏,孙权为陆逊的长者风范甚为佩服。

初露锋芒

[编辑]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讨魏将曹仁樊城,留兵将守备公安南郡。吴都督吕蒙意欲用计偷袭荆州,便称病前往建业。时年37岁的陆逊前往见之。谓曰:“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关羽凭借其骁勇,目中无人。立了大功便骄矜自大,他只专注于北进,未对我国有所戒心,听闻将军称病,必定更削除对我军的防备,之后出其不意攻之,便可擒拿关羽。)”吕蒙为不泄露军情,假意称关羽是无法图谋的,不过吕蒙回到建业,便推荐以“意思深长,才堪负重”、但“未有远名”的陆逊,孙权便拜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替代吕蒙的位置[3]

陆逊于陆口到任后,便写信向关羽示弱,使其对吴失去戒心[4]。关羽不虞有诈,调荆州守军北攻樊城,削弱荆州守备。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219年末),孙权乃潜军奇袭,使陆逊与吕蒙为前部,立即攻克了公安、南郡,陆逊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吕蒙追杀关羽的同时,陆逊由别路进军,攻破房陵、南乡等处,刘备手下的宜都郡守樊友、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大姓文布、邓凯或败或逃,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使得关羽经由三峡退入益州及刘备发兵救援的道路断绝。时荆州士人初降服,仕路不通,陆逊便上疏孙权曰:“今荆州始定,人物未达,臣愚㥪㥪,乞普加覆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然后四海延颈,思归大化。”此一举措成功拉拢部分荆州人士的归附,拢络了荆州人心,已经逃到刘备阵营为将的文布在陆逊诱导下率众投降。这也间接造成日后刘备征吴时难以成功策动荆州各势力响应蜀军的原因之一。孙权后封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官职已在吕蒙之上。

孙权想要彰显陆逊的功德,虽然陆逊已经是将军,获得封爵,依然想让他担任扬州举人,于是令扬州牧吕范征辟陆逊为别驾从事,举茂才[5]

夷陵扬名

[编辑]

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为夺回荆州并报关羽被杀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遣使求和不成,只得向魏国称臣,表明愿意修好,以免魏国趁机偷袭,同时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整军应战。

翌年(222年)二月,蜀军进军至夷陵秭归一带(今湖北宜昌),连营数百里,并得武陵五谿蛮土著部族的支援,声势浩大。蜀军频繁挑战,吴军手下将领皆亟欲出战,但陆逊坚守不出,陆逊深知蜀军锐气正盛,同时长江三峡地段陆路崎岖、水路惊险,又是下游作战,地形对吴军的防御和后勤供应较为不利,于是陆逊决心实施战略后撤,便先令吴军退至夷陵、猇亭一带,据守有利地形,堵住三峡河口。吴军退出三峡后,后勤运输大为改善,于平地扎营,吴军持续坚守不战,静观其变,再寻机决战。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直至六月气候正值酷暑,蜀军疲惫、斗志松懈,又因暑热,移入密林结营,陆逊才开始反击。

陆逊火焚连寨

陆逊利用火攻,火烧连营,同朱然等部协作,封锁江面,扼守夷陵道,全线出击,克营40余座,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冯习张南傅肜马良王甫、蛮将沙摩柯等将皆被吴军斩杀,驻守江北的黄权因退路被断,无法回到蜀地,不得已只好率麾下部队投降魏国。刘备遭到惨败后,连夜率余部退至白帝城

吴国众将见机不可失,向陆逊请求继续追击,但陆逊认为“曹丕集结大军到此。假借帮助吴王征讨刘备,实在怀有奸心,我决定回军江陵。”果然过不了多久,魏帝曹丕便假借合攻蜀军之名,向吴国入侵,但见吴军早有准备,便自行退兵。刘备当时听到曹丕兵分三路攻东吴,便写信给陆逊问道:“如今曹丕已开拔进军至江陵,若我再次向孙权用兵,将军(指陆逊)将如何应付呢?”陆逊回信,曰:“蜀军刚刚才打了败仗,元气大伤,应当遣使求和,切勿穷兵黩武。若不这么做的话,恐怕会招来另一个灭顶之灾,若是执迷不悟跑来送死,这次就不再客气了。”[6]战后孙权加封陆逊为辅国将军,改封江陵县侯,镇守西陵

言听计从

[编辑]

刘备不久后去世,蜀汉丞相诸葛亮秉政,再度积极谋合孙刘联盟,使孙刘消除之间的敌对关系。之后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意见陆逊可代改后再发出。孙权还专门刻了他的大印,交给陆逊,供他日常处理吴、蜀间的事务所用。

黄武五年(226年),陆逊因驻守的地方缺粮,上表命令诸将广开农田。孙权回复说:“主意很好!即日起我父子亲自领受一份农田,用给我驾车的八条牛分拉四犁耕作,虽然比不上古圣贤所作,也可以与大家一样同等劳动。”陆逊上表劝孙权广施恩德、减轻刑罚,放宽田赋的征收,停止户税的收稽。孙权表示二人情义特别不同,荣辱与共。于是孙权命令有关主管官员写好全部的法令条款,派郎中褚逢送给陆逊和诸葛瑾过目,让他们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就手增削修改。

石亭御魏

[编辑]

吴黄武七年(228年),魏大司马曹休大举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与孙权密谋后,到曹营诈降,曹休中计,以十万步骑朝向皖城接应。孙权赐给陆逊黄钺,督朱桓、全琮、周鲂等部共九万人迎战曹休。孙权亲自执鞭扶他上马,百官朝他下跪,为此战助威[7]。这就如同古时候的贤王在派遣将军出战时,跪在将军的车前,手扶车轮说:“城内由我来治理;城外就只能靠将军治理了。”[8]

曹休既知受骗,自恃兵马精多,遂交战。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路进军,双方决战于石亭,大败曹休,一举击溃魏国十万兵马,斩获万余,获车乘万辆,魏军军资器械略尽。曹休幸得逃脱,然而不久后就愤恨而死。

陆逊回军,受到孙权极大荣宠,赠送自己的车盖给他[9],命左右覆盖陆逊[10],脱下钩络带亲自给陆逊戴上[11],赠给陆逊缯彩、丹漆。孙权为群僚召开酒宴,酒酣,让陆逊跳舞,又脱下所穿的白鼯子裘赠给他[12],并与陆逊对舞[13]。等到陆逊回西陵,又赠给他御船[14]

教导皇子

[编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同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孙登、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在武昌,让陆逊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主持吴军国大事。

孙权令陆逊教育诸位皇子公子。当时孙权次子孙虑喜好斗鸭,陆逊严肃地说:“君侯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孙虑当即就拆毁了斗鸭栏。射声校尉孙松是孙权弟弟孙翊的儿子,在公子中最亲近孙权,他不整军纪,放纵士兵,陆逊当着他的面将他的手下罚以剃光头发。孙松曾有小过失,陆逊当面斥责他,孙松脸色看起来不服气,陆逊看到他脸色稍缓和,问:“你不因我粗鄙,多次来访,以明过失,我便顺从你的来意进尽忠言,为什么你却脸变色?”孙松笑答:“我只是也为自己的过失而生气,哪里敢有抱怨?”太子孙登的宾客南阳人谢景称赞刘廙先刑后礼的理论,陆逊呵斥谢景说:“礼治优于刑治,久为历史所证明,刘讷以琐屑的狡辩来歪曲先圣的教诲,完全是错误的。您如今在东宫侍奉,应当遵奉仁义以显扬善言,像刘廙之谈不必讲了。”

智变规虑

[编辑]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北征,派上大将军陆逊与大将军诸葛瑾攻襄阳。陆逊派亲戚韩扁怀揣奏疏上报朝廷,返回途中,在途中遇到敌人,抓获了韩扁。诸葛瑾听后,十分恐慌,写信给陆逊说:“大驾已还,敌人得到韩扁,将我们的虚实全部打听清楚了。而且河水快干了,最好是赶快离去。”陆逊接报后并未作答复,却催促人种葑豆,与众将领下棋射箭游戏,一如平常。诸葛瑾知道后说:“陆伯言足智多谋,他这样做一定自有考虑。”于是亲自来见陆逊。陆逊说:“敌人知道大驾已还,再不用为此筹谋,便专心对付我们。如今敌人已经守卫了要害之处,兵将已经出动,我们自己应当首先镇定自如以稳住部队,然后再巧施计谋,退出此地。如果今天就向敌人表明我们要走,敌人会以为我们害怕了,必然会来威逼我们,那就是必败之势了。”于是二人秘密定计,令诸葛瑾坐镇舟船,陆逊率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素来惧怕陆逊,见陆逊要攻襄阳,立即退回城中。诸葛瑾便引船而出,陆逊慢慢整顿好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敌人不知究竟,反而不敢追击,于是陆逊全军安然退出。陆逊撤军到白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偷偷派遣周峻、张梁等攻打江夏郡的新市、安陆、石阳,周峻等率兵进攻石阳时,恰逢大量石阳百姓在城外集市进行交易,周峻等人突然到来,吓得百姓纷纷入城,城门过于拥挤无法关闭,魏军守卫只能杀死堵在城门的百姓,强行关闭城门。周峻等斩杀以及俘虏共计千余人[15],随后陆逊对俘虏而来的百姓给予抚恤保护,令兵士不得干扰欺侮;若有带家眷前来者便派人看照;失去家人者则给予衣服粮食等资源慰劳并让他们回家,有人因此受到感动倾慕而相携归附。[16]邻近的人们也因此心向陆逊,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斐生及夷王梅颐等等皆率其党羽兵士前来依附,陆逊便拿出所有财物赡恤照料他们。[17]

又因魏国江夏太守逯式领有兵马,对东吴边境颇有危害,陆逊知情他与魏国将领文聘之子文休不合,便假装写了封回信给逯式,道:“得到您的来信,知道您与文休相处上有嫌隙,势不两立,所以打算来依附我国,我会尽速将您的来信秘密呈报给朝廷,并招集兵士人马前来相迎。您应当尽快做好暗中整备,并告知归附时间。”[18],吴军将此信放在两国边境之上,被魏国士兵给捡拾到,逯式得知后担心受怕,便赶紧将妻儿送还洛阳。自此之后逯式的部下不再亲近信任于他,不久后便被罢官免职。

太子之争

[编辑]

赤乌七年(244年),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主持三公的事务,并继续担任荆州牧右都护等职务领武昌事。但不久陆逊被卷入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间的皇储派系争夺。全琮全寄与鲁王交好,陆逊因而写信给全琮,劝全琮学习金日䃅杀掉全寄以免为家门招祸,全琮不听,引发两人间的间隙。

据《吴录》记载,孙权私下召见杨竺,杨竺支持孙霸,认为孙霸有文武英才,应为嫡嗣。于是孙权打算立孙霸,废孙和。当时有给使藏于孙权的床下偷听,将此事告知了孙和;孙和害怕被废,与正要去武昌的御使陆胤(陆逊族子)密议,欲请陆逊上疏表谏,不久陆逊上疏陈述:“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

陆逊上表了三四次,又请求至建业面见皇帝,欲口述嫡庶之分,但不被允许。孙权追查密议泄露一事,先后将杨竺、陆胤收押审问[19]。而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亲附太子以及先前芍陂之战战后封赏被全琮父子诬陷而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数次和陆逊书信来往,下狱死[20]

孙权很愤怒,多次遣中使批评陆逊[21][22]。陆逊因此而心生愤恚,于吴赤乌八年(245年)去世,享年63岁,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大事记续编》载陆逊自杀,《晋春秋》、萧方等《三十国春秋》载陆逊自缢。[23]

陆逊之子陆抗被孙权任命为建武校尉,领父兵五千人。陆抗葬父后,还都谢恩,孙权令中使以杨竺告陆逊的二十条罪状责问陆抗,陆抗一一答辩,孙权渐渐消除对陆逊的愤怒。

太元元年(251年),孙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陆抗去建业治病时,流着泪对他认错,并下令焚毁问讯陆逊的文件[24]

特征

[编辑]
  • 陆逊性格忠诚耿直,出言无私,在朝为官恭敬肃穆[25],为人素俭知足[26]孟宗曾违法弃官奔丧,虽与陆逊无关但仍为其请求减刑。
  • 陆逊有较为浓厚的儒家思想(未有相关文献指出),他在上书中多次劝说放宽徭役,育养士民。他批评谢景赞同曹魏刘廙先刑后礼的法家思想,主张礼治优于刑治。
  • 陆逊对后辈较为严厉,并不因他人出生高贵而改变态度。孙松为吴国宗室不整军纪,陆逊仍然将其亲信处以髡刑甚至当面斥责。孙虑贵为皇子,在陆逊的严厉要求下戒掉了斗鸭的爱好。
  • 陆逊掌握孙权的印玺负责对外交,又教导孙权诸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可见孙权对其十分信赖。其后陆逊虽因派系斗争激怒孙权,但去世后得到了孙权的道歉。其孙陆机亦为孙权写过诔文(孙权252年去世,陆机261年诞生)。

历任官职

[编辑]

东曹令史→西曹令史→海昌县令・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偏将军右都督→宜都太守・抚边将军・华亭侯→右护军・镇西将军・娄侯→(上将军・列侯→别驾从事・茂才)→大都督 (夷陵之战)→辅国将军・荆州牧・江陵侯→ 大都督 (石亭之战)→上大将军・右都护 · 荆州牧 · 江陵侯→丞相 · 右都护 · 荆州牧 · 江陵侯

家族

[编辑]

祖辈

[编辑]
  • 陆续,字智初,会稽会驾、扬州别驾。陆续从小是孤儿,后来在郡府做户曹史。当年年岁荒饥,太守尹兴派他在城邑的都亭中给百姓分发稀饭。他察看民众,询问姓名。事情结束后,尹兴问他能够吃到稀饭的人有多少,他不假思索回答说有六百余人,还分别说出他们的姓名,没有差错。尹兴觉得他非比寻常。刺史巡视本部召见了陆续,征召为别驾从事。因病辞官,回到郡里任门下掾。陆续生有三子:陆稠(广陵太守)、陆逢(乐安太守)、陆褒(名士)。陆稠,字伯蠃,东汉时任荆州刺史,后代号荆州枝。陆逢,汉尚书右仆射、乐安侯,后代号乐安枝。乐安,古县名,为今山东省博兴县。陆逢五子:陆涉、陆表、陆琼、陆昊、陆招,号乐安枝。陆表生汉海盐县令陆穰,字子仁。陆穰生陆恢,晋谏议大夫。陆恢生永兴县令陆弘,号谏议枝。
  • 陆褒,字叔明,陆续少子,“有志操”,努力践行,爱好学习,不贪慕荣华富贵和虚名,朝廷多次征召为官都不就。第三子为陆纡,第四子陆康
  • 陆纡,字叔盘,东汉城门校尉,敏淑有思学。[27]

[编辑]
  • 陆骏,字季才,官至九江都尉。淳懿信厚,为邦族所怀。

[编辑]

长沙桓王孙策之女,由孙权许配给陆逊为妻。

[编辑]
  • 陆瑁,(?―239年),字子璋,又字仲言,陆骏次子,官至议郎、选曹尚书。

姐妹

[编辑]

[编辑]
  • 陆延,长子,早卒。
  • 陆抗,次子,大司马、荆州牧。孙策外孙,在父亲死后继承其爵位,为东吴后期著名的大臣和将领。

[编辑]
  • 陆晏,(?—280年3月23日)字士升,陆抗长子,裨将军、夷道监。274年陆抗死后统领其部分兵士。280年晋军伐吴,晋军将领王濬攻破夷道(今湖北省宜都市)时将其杀害。
  • 陆景,(250年—280年3月23日),字士仁,陆抗次子,尚公主孙皓妹,俱张承外孙也。拜骑都尉、中夏督,封毗陵侯。274年陆抗死后统领其部分兵士,拜偏将军、中夏督。与兄一起为晋将王濬所杀。
  • 陆玄。
  • 陆氏,陆机姐,嫁顾雍同族顾悌子顾谦。《宋书·顾觊之传》:“顾觊之,字伟仁,吴郡吴人也。高祖谦,字公让,晋平原内史陆机姐夫。”
  •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陆抗五子。274年陆抗死后统领其部分兵士。公元303年时任西晋大将军司马颖右司马、平原内史、后将军、河北大都督。西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现存其文集以及中国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平复帖》。304年,在八王之乱被诬谋反,遭司马颖下令夷三族,立河北枝。
  • 陆氏,陆抗女,陆云姐,嫁顾雍之子顾穆之子顾荣。陆云著《赠顾骠骑二首·思文》乃描写其姐与顾荣结为伉俪时的场景。
  •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陆抗六子,西晋时为清河内史,被司马颖灭族。
  • 陆耽,陆抗七子,西晋时为平东祭酒,被司马颖灭族。
  • 陆氏,陆抗幼女,273年-274年间夭折,现存陆机文《吴大司马陆公少女哀辞》。

评价

[编辑]
  • 孙权:“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于君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伯言常长于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
  • 陈寿:“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逊虽身在外,乃心于国。”(《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邵字孝则,博览书传,好乐人伦。少与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皆亚焉。”(《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权嘉逊功德,欲殊显之,虽为上将军列侯,犹欲令历本州举命,乃使扬州牧吕范就辟别驾从事,举茂才。”(《三国志·吴书》)
  • 刘备:“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 贾诩:“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 孙桓:“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 诸葛瑾:“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 孙登:“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三国志·吴书·吴书五子传》)
  • 曹丕:“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 步骘:“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
  • 傅玄:“及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
  • 徐众评:“雍不以吕壹见毁之故,而和颜悦色,诚长者矣。然开引其意,问所欲道,此非也。壹奸险乱法,毁伤忠贤,吴国寒心,自太子登、陆逊已下,切谏不能得,是以潘濬欲因会手剑之,以除国患,疾恶忠主,义形于色,而今乃发起令言。若壹称枉邪,不申理,则非录狱本旨;若承辞而奏之,吴主傥以敬丞相所言,而复原宥,伯言、承明不当悲慨哉!”(《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
  • 陆机:“我大皇帝,以奇踪袭于逸轨,叡心发乎令图,从政咨于故实,播宪稽乎遗风,而加之以笃固,申之以节俭,畴咨俊茂,好谋善断,东帛旅于丘园,旌命交于涂巷。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影骛,异人辐辏,猛士如林。于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续以灞须之寇,临川摧锐,蓬笼之战,孑轮不反。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摧锋,势衄财匮,而吴藐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峙而立。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于是讲八代之礼,蒐三王之乐,告类上帝,拱揖群后。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长戟劲铩,望飙而奋。庶尹尽规于上,四民展业于下,化协殊裔,风衍遐圻。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臣象逸骏,扰于外闲,明珠玮宝,辉于内府,珍瑰重迹而至,奇玩应响而赴,𬨎轩骋于南荒,冲輣息于朔野,齐民免干戈之患,戎马无晨服之虞,而帝业固矣。”;“吴蜀唇齿之国,蜀灭则吴亡,理则然矣,夫蜀盖籓援之与国,而非吴人之存亡也。何则?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厄流迅,水有惊波之艰。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轴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喻之长蛇,其势然也。”(《辩亡论》)
  • 桓温:“东都郊庙日将曛,江左英风最出群。吴将雄韬重运火,汉皇骁骑枉屯云。两州似共龙盘国,一世原尊鸟喙君。家德幸传羊陆话,厥孙华彩续氤氲。”(《王臣八章》之三)
  • 裴松之:“逊虑孙权以退,魏得专力于己,既能张拓形势,使敌不敢犯,方舟顺流,无复怵惕矣,何为复潜遣诸将,奄袭小县,致令市人骇奔,自相伤害?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违,失律之凶宜应,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岂此之馀殃哉!”
  • 袁宏:“伯言蹇蹇,以道佐世,出能勤功,入能献替。谋宁社稷,解纷挫锐,正以招疑,忠而获戾。”(《三国名臣序赞》)
  • 萧子显:“柳世隆势居中夏,年浅位轻,首抗全师,孤城挑攻,临埤授策,曾无汗马,勍寇乖沮,力屈于高墉,乱辙争先,降奔郢路,陆逊之破玄德,不是过也。”
  • 许嵩:“性忠梗,出言无私,立朝肃如也。”“为人素俭知足。”(《建康实录·卷二》)
  • 王维:“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
  • 高适:“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 刘禹锡:“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 项安世:“周瑜方奏凯,陆逊遂成名。一觉华胥梦,千年战国情。”
  • 苏辙:“陆逊之于孙权,高颎之于隋文,言听计从,致君于五伯矣。”(《苕溪渔隐丛话·东坡五》)
  • 苏辙:“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黄州快哉亭记》)
  • 张耒:“周瑜陆逊久寂寞,千年北客嘲吴语。莫徒彩笔云锦张,要是宝剑蛟龙舞。”(次韵答天启)
  • 洪迈:“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 陈亮:“又二百余年,遂为三国交据之地,诸葛亮由此起辅先主,荆楚之士从之如云,而汉氏赖以复存于蜀;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邓艾、羊祜皆以其地显名。”
  • 林光朝:“当时称之为长才无或异辞者,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有诸葛孔明,是皆一方隽才也。”(《艾轩集·卷四》)
  • 萧常:“逊工于制胜,而谬于谋国;知袭关羽以取荆州,而不知佐汉以定中原,才有余而知不足故也。”(《萧氏续后汉书》)
  • 郝经:“云长万人之敌而吕蒙袭取,昭烈一世之雄而陆逊摧破,汉之义师不复东征,祗保梁益,吴遂蹈跨荆扬。操不可图,丕乃禅代,曹氏遂有中国,而天下三分,殆非人谋,亦天意也。蒙好谋能断,军旅之间,折节问学,终于文武备足,有国士之风。逊一旦为大帅,能昭果毅,使诸将听服,独当一面,遂成隽功。非有过人之材能若是乎?至于忠诚恳至,忧国忘身,庶几社稷之臣。逊死而蒙嗣遂废,贻祸于后,防责赍恨,不瞑九泉,权真负逊也哉!”“子明识断,骎骎遒敏,学问略奇,足继公瑾。伯言静鸷,却敌安疆,虎卧国门,威深大江。”(《续后汉书》)
  • 陈元靓:“伯言佐吴,功名光代。作相江东,护军关外。 出入殿门,曾张御盖。今遇圣朝,图形斯在。”(《事林广记·后集·卷四》)
  • 任昂:“蜀祀秦守李冰,附以汉守文翁、宋守张咏。密县祀太傅卓茂。钧州祀丞相黄霸。彭泽祀丞相狄仁杰,皆遗爱在民。李龙迁祀于隆州,谢夷甫祀于福州,皆为民捍患。吴丞相陆逊以劳定国,宜祀于吴,以子抗、从子凯配。元总管李黼立祀江州,元帅余阙立庙安庆,皆以死勤事。从阙守皖,佥家殉义者,有万户李宗可,宜配享阙庙。”
  • 冯梦龙:“陆逊多沉虑,筹无不中。”“长者之言。”
  • 王义山:“某仰惟某官学通六艺,忠贯三精,其谋略则荀攸、贾诩之密,其经济则周瑜、鲁肃之英,其吟啸则谢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则羊祜、陆逊之仁。”(《稼村类稿》)
  • 罗贯中:“坐帐谈兵按六韬,安排香饵钓鲸鳌。三分自是多英俊,又显江南陆逊高。”“陆逊运良筹,能分吴国忧。挥毫关将堕,焚铠蜀王羞。功业昭千载,声名播九州。至今巫峡地,草木尚添愁。”“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三国演义》)
  • 王世贞:“陆伯言一少年书生,受脤而据诸将之上,挥麈扬策,破天下之所惮服以为英雄。如昭烈者,若拉枯朽。然后胜北兵、奠南服、国无亡镞、算不遗筹、其孔明之流亚欤。”(《王弇州崇论卷之四》)
  •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安雅堂稿·卷四》)
  • 通鉴辑览》:“孙吴人才,周瑜而后,当推陆逊。白围之战,持以镇静,实不可及。若瑾之举措惊皇,适足偾事耳。”(《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成海应:“陆逊猇亭之绩, 殆周瑜之于赤壁也. 凭荆州上流之势而临之, 三吴将沦矣. 是以悉力防御, 卒能克之, 然吴魏方划江而守之. 魏不能越江而取吴, 吴不能越江而取魏者, 谅彼材有所限, 只可相保境而已, 不可以进取也. 伯言身兼将相之任, 其指陈于其君者, 皆任贤去谗, 安固国本诸事, 卒以此愤恚致命, 可谓有忠贞之节, 不徒一将之材也.”(‘硏经斋全集续集’ 10册, 史论, 陆逊)

总评

[编辑]
  • 陆逊是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格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 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部队番号,乘夜进入山谷,到处鸣起军号鼓角之声,造成有干军万马的声势,从心理上瓦解了叛军。然后一鼓作气勇猛进击,终于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几万人的山越暴乱。
  • 巧夺荆州一战,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全力对付曹操。这样,吕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轻取荆州。
  • 夷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著名战例。作为吴军主帅的陆逊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相机破敌的战略。并充分利用地势及天候等有利条件,巧施火攻,一举击败蜀军。大获全胜后,又适时停止追击,使曹魏无隙可乘,战略全局运筹周密,堪称用兵奇略。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刘备十万之众来势凶猛。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待蜀军锐气顿减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胜利。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 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29]。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他建议孙权要像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艺术形象

[编辑]

动漫游戏

[编辑]

影视

[编辑]

后世地位

[编辑]
  • 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写的《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吉礼五》中提到,唐代时礼仪使颜真卿曾经向皇室建议,在武成庙中,除武成王姜太公及十哲外,再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丞相娄侯陆逊”。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诸葛亮(十哲)、关羽张飞张辽周瑜吕蒙邓艾陆抗而已。
  • 同样,元代脱脱等撰写的《宋史·卷一零五·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提及宋代宣和五年时,皇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陆逊。

注释

[编辑]
  1. ^ 陆云的《陆公诔》载“惟赤乌八年二月粤乙卯,呉故使持节,郢州牧,左都护丞相,江陵郡侯陆公薨。”但同出其手的《祖考颂》有“烈祖丞相卲侯,显考大司马武侯”一句。按《诔》中的“郡”当为“卲(昭)”之误。
  2. ^ 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惟赤乌八年二月,粤乙卯……陆公(陆逊)薨。”赤乌八年二月乙卯日为西历245年3月19日。
  3. ^ 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
  4. ^ 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廪良规。"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闻徐晃等少骑驻旌,窥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
  5. ^ 《吴书》:权嘉逊功德,欲殊显之。虽为上将军列侯,犹欲令历本州举命,乃使扬州牧吕范就辟别驾从事,举茂才。
  6. ^ 吴录曰:刘备闻魏军大出,书与逊云:“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余,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7. ^ 《吴录》曰:大皇帝潜军于皖口,命陆逊为大都督,假钺。大皇帝亲执鞭以见之。
  8. ^ 《三国志集解》
  9. ^ 《吴书》又曰:陆逊破曹休于石亭,还,上脱翠帽以遗逊。(“翠帽”薛综注:“翠羽为车盖。”)
  10. ^ 《吴志》曰:曹休入皖城,陆逊破之。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
  11. ^ 《吴书》曰:陆逊破曹休于石亭,上脱御金校带以赐逊,又亲以带之
  12. ^ 《吴书》又曰:陆逊破曹休。上与群僚大会,酒酣,命逊舞,解所着白鼯子裘赐之。
  13. ^ 《吴志》曰:陆逊破曹休,上为郡僚大会酒,与逊对舞
  14. ^ 《吴书》曰:陆逊破曹休,当还西陵,公卿并为祖道,上赐御船一舫,缯彩舟也。
  15. ^ 《三国志》卷58:军到白围,托言住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然后得阖。斩首获生,凡千余人。
  16. ^ 《三国志》卷58:其所生得,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将家属来者,使就料视。若亡其妻子者,即给衣粮,厚加慰劳,发遣令还,或有感慕相携而归者。
  17. ^ 《三国志》卷58:邻境怀之,臣松之以为此无异残林覆巢而全其遗鷇,曲惠小仁,何补大虐?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斐生及夷王梅颐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
  18. ^ 《三国志》卷58:逊闻其然,即假作答式书云:“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欲来归附,辄以密呈来书表闻,撰众相迎。宜潜速严,更示定期。”
  19. ^ 吴录曰:太子自惧黜废,而鲁王觊觎益甚。权时见杨竺,辟左右而论霸之才,竺深述霸有文武英姿,宜为嫡嗣,于是权乃许立焉。有给使伏于床下,具闻之,以告太子。胤当至武昌,往辞太子。太子不见,而微服至其车上,与共密议,欲令陆逊表谏。既而逊有表极谏,权疑竺泄之,竺辞不服。权使竺出寻其由,竺白顷惟胤西行,必其所道。又遣问逊何由知之,逊言胤所述。召胤考问,胤为太子隐曰:“杨竺向臣道之。”遂共为狱。竺不胜痛毒,服是所道。初权疑竺泄之,及服,以为果然,乃斩竺。
  20. ^ 《三国志》卷58: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工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
  21. ^ 《三国志》卷58: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
  22. ^ 《建康实录》:表三四次上,帝怒,以重臣未即加法,使人责之。
  23. ^ 《大事记续编》引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吴大皇帝赤乌八年正月,吴太子和与鲁王霸礼秩如一。陆逊上疏谏,吴主切责之。二月,逊自杀。子建武校尉抗代领其众。《晋春秋》、萧方等《三十国春秋》:逊自缢死。
  24. ^ 太元元年,就都治病。病差当还,权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25. ^ 《建康实录》性忠梗,出言无私,立朝肃如也。
  26. ^ 《建康实录·卷02》“为人素俭知足。时年六十三,死之日,家无余财。”
  27. ^ 陆氏世颂曰:逊祖纡,字叔盘,敏淑有思学,守城门校尉。淳懿信厚,为邦族所怀,官至九江都尉。五子:陆党、陆愔、陆飒、陆赟、陆骏。陆骏为五子。
  28.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 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外生,即姐妹之子
  29. ^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第18条》引《吴书》:吴书曰:“逊字伯言,吴郡人,世为冠族。初领海昌令,号神君,累迁丞相。”
  30. ^ 孙策在投袁术时,奉命攻打卢江并杀害陆康


参考资料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国志/卷58》,出自陈寿三国志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吴军四大都督
周瑜 | 鲁肃 | 吕蒙 | 陆逊
官衔
前任:
首任
孙吴大都督
222年—229年
继任:
无考
前任:
首任
孙吴荆州
222-244年
继任:
无考
前任:
首任
孙吴上大将军
229年—243年
继任:
吕岱
前任:
顾雍
孙吴丞相
243年—245年
继任:
步骘
前任:
孙皎
(都护)
孙吴右都护
229年—245年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施绩丁奉
(左右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