濊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濊貊[1](韓語:예맥)是歷史上存在於東北亞的一支部族,分布於古代中國東北,近朝鮮半島北部至中南部,朝鮮人認為是其先民之一[2]。古文獻稱之為「白民」,「亳人」或「發人」。濊貊是濊人與貊人的合稱,以定居農業為特點,不同於游牧民族。濊人的地域在高句驪、沃沮之南 ,辰韓之北,東濱大海,西至樂浪。在今天的清川江與漢江之間的東部。即日本海、東朝鮮灣的咸興至江陵一帶,亦即朝鮮中部偏東地區。

早期社會[編輯]

濊人原居住在松嫩流域,後來逐漸向東南遷移[3],濊族從事農業漁獵業成為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濊族是有很多分支,其中高夷(後來的沸流國)在渾江流域,今遼寧丹東北部區域,良夷在今大同江中下游(即古朝鮮人,樂浪夷)。東濊是分布在今朝鮮江原道

貊人有大水貊(有爭議)、小水貊、梁貊之分。梁貊分布在集安新賓之間。小水貊分佈在璦河,大水貊分布在鴨綠江。貊人又叫貉,有九貉、蠻貊、胡貊的說法,濊貊勢力最大。

後來濊人和貊人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建立政權的夫餘沃沮高句麗百濟,就是濊貊族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

貊人最早是在松嫩平原生活,後受匈奴壓力入鴨綠江,最遠到朝鮮清川江,至江原道建立貊國。另一說法是在遼河東北。他們是周朝時開始東遷。

立國[編輯]

之際,松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晉代扶餘庫房中有傳世之寶「濊王之印」[4]。其「國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文化遺址就是索離人(貊人)的文化遺存。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已出現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已跨入文明的門坎。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中原漢族王朝譯作夫餘,後改為扶餘。時受玄菟郡管轄,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漢朝曾經在濊貊人地方置蒼海郡。而濊人的文化是西團山文化,有人說是古亞細亞人科里亞克族有關。

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的昂昂溪區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夫餘人文明的發祥地。肇源縣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自治縣官地遺址、富裕縣小登科遺址。都屬於夫餘族文化遺址。同屬於濊貊語族的還有,高句麗百濟沃沮等。夫餘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農安,到魏晉南北朝時,夫餘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高句麗人渤海人融合了。

東漢的百科全書《釋名》介紹了當時濊貊人的燒烤文化,「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5]

消亡[編輯]

在五世紀末,夫余被東部勿吉族和高句麗打敗,大部分的夫余族融合到高句麗。殘留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室韋人的襲擾下,從北齊直至之際。

濊貊族與高句麗立國神話[編輯]

相傳高句麗的開國君主朱蒙在年青時,與烏伊(有時叫鳥伊)及摩離是好友。有後世歷史學家認為:「烏伊」及「摩離」其實很可能是「濊族」和「貊族」兩個民族的擬人化描述,就如故事其後提及的麻衣人、海藻衣人一樣。烏伊的原型是扶餘國的鳥夷人,摩離就是貊人,有人認為闕特勤碑文中的bok-eli即mok-el(日出之方的莫離人),就是貊人,也指代高句麗國名。

現代研究[編輯]

濊貊這個國家的名稱,來自濊人與貊人兩個部落,濊人與貊人之間的關係,長期有爭論。有主張濊人與貊人是同一個族群的不同名稱,也有認為濊人與貊人是兩個不同民族。

注釋[編輯]

  1. ^ 「濊貊」,拼音huìmò注音ㄏㄨㄟˋ ㄇㄛˋ南京官話uei45上古擬音*/qʷʰˤat-mɡraːɡ/,於廢切、莫白
  2. ^ Xu, Stella Yingzi. That Glorious Ancient History of Our Nation: The Contested Re-readings of "Korea"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Their Legacy on the Formation of Korean-ness. Ann Arbor: Proquest. 2007: 220 [2018-06-25]. ISBN 97805494403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The majority of the Kija Choson and Wiman Choson people were Yemaek, the ancestors of the Korean people 
  3. ^ 民族探幽:夫余与秽貊. [2018-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4. ^ 陳壽. 三國志. 中華書局. 2000: 625 [2020-09-13]. ISBN 7-101-0209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5. ^ 劉學銚. 胡馬渡陰山: 活躍於漢人歷史的異族. 知書房出版集團. 2004: 263 [2020-02-22]. ISBN 98676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1). 

參考資料[編輯]

  • 三國志·卷三十·夫余傳》「今夫余庫有玉璧、珪、瓚數代之物,傳世以為寶,耆老言先代之所賜也。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國有故城名濊城,蓋本濊貊之地,夫余王其中,自謂『亡人』,抑有似也」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穢貊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85》,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30》,出自陳壽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