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俟贇留言 | 贡献
现代含义:​ 修饰语句
回退俟贇 (讨论)做出的 10 次编辑,到由LHD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TW)
第43行: 第43行:
{{main|中國的稱呼}}
{{main|中國的稱呼}}
-{zh-hans:[[File:Tianxia zh-hans.svg|thumb|汉文化圈与华夷之辨]]; zh-hant:[[File:Tianxia zh-hant.svg|thumb|漢文化圈與華夷之辨]];}-
-{zh-hans:[[File:Tianxia zh-hans.svg|thumb|汉文化圈与华夷之辨]]; zh-hant:[[File:Tianxia zh-hant.svg|thumb|漢文化圈與華夷之辨]];}-
中國一詞最早在[[漢語]]中是[[首都]]的意思,「国」是城市的意思,中国則是指「中央城市」。歷史上,則有“華夏”、“漢國”、“中華”、“中夏”、“諸夏”、“諸華”、“中原”,“[[神州]]”、“中土”等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按《[[說文]]》中的釋義,“華,榮”,“夏,中國之人”。《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按照这裡的说法,华是指华美的服饰,夏指行礼仪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美服饰的礼仪之邦”。而漢語“中國”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汉语]]以及礼乐衣冠是中国的特征,<ref>刘芃,2003,《中國考試史文献集成》,高等敎育出版社</ref>后逐渐带有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中国以外称为[[四夷]]。在汉人心目中,其直接统治地区是为中国本土,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ref>中國地理学会、历史地理專业委員会,2009,《历史地理》第4辑,第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ref>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ref>石介,宋,《中國论》:“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之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祀所自用也……曰各人其人,各俗其俗,各教其教,各礼其礼,各衣服其衣服,各居庐其居庐。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如斯而已矣,则中国中国也,四夷四夷也。”</ref>汉代始建蛮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内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ref>马大正,2000,《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ref>四夷必须臣服中国。<ref>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學術年刊》第31期第27页:“這一「天下」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在方位上,是由中國居中心,蠻夷戎狄居四裔;在層次上,由中國居內服,蠻夷戎狄居外服……共享中國「天子」的皇恩浩蕩,這是歷代帝王最終極的「四海昇平」的政治理想藍圖,此即所謂:中國與夷狄,猶太陽與列星。”</ref>1840年以来列强入侵中國,傳統中國作為天下中心,中國優於四夷的預設就漸漸消失了。中国人被迫开始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
中國一詞最早在[[漢語]]中是[[首都]]的意思,「国」是城市的意思,中国則是指「中央城市」。歷史上,則有“華夏”、“漢國”、“中華”、“中夏”、“諸夏”、“諸華”、“中原”,“[[神州]]”、“中土”等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按《[[說文]]》中的釋義,“華,榮”,“夏,中國之人”。《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按照这裡的说法,华是指华美的服饰,夏指行礼仪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美服饰的礼仪之邦”。而漢語“中國”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汉语]]以及礼乐衣冠是中国的特征,<ref>刘芃,2003,《中國考試史文献集成》,高等敎育出版社</ref>后逐渐带有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中国以外称为[[四夷]]。在汉人心目中,其直接统治地区是为中国本土,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ref>中國地理学会、历史地理專业委員会,2009,《历史地理》第4辑,第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ref>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ref>石介,宋,《中國论》:“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之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祀所自用也……曰各人其人,各俗其俗,各教其教,各礼其礼,各衣服其衣服,各居庐其居庐。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如斯而已矣,则中国中国也,四夷四夷也。”</ref>汉代始建蛮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内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ref>马大正,2000,《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ref>四夷必须臣服中国。<ref>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學術年刊》第31期第27页:“這一「天下」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在方位上,是由中國居中心,蠻夷戎狄居四裔;在層次上,由中國居內服,蠻夷戎狄居外服……共享中國「天子」的皇恩浩蕩,這是歷代帝王最終極的「四海昇平」的政治理想藍圖,此即所謂:中國與夷狄,猶太陽與列星。”</ref>1840年以来列强入侵中國,傳統中國作為天下中心,中國優於四夷的預設就漸漸消失了。


=== 词源 ===
=== 词源 ===


[[File:何尊.jpg|thumb|何尊铭文]]
[[File:何尊.jpg|thumb|何尊铭文]]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銅器[[何尊]]铭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并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國,自兹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阳|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ref>{{Cite web|url=http://www.stnn.cc/collection/200909/t20090921_1129951.html|title=中国一词最早起源于西周初年青铜器铭文|publisher=星島日報|date=2009-09-22}}{{dead link|date=October 2014}}</ref>。在上古文獻《[[尚书]]·梓材》中(前六世紀彙編),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诗经民劳》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蛮]]、[[夷]]、[[戎]]、[[狄]]。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自称都城为“中国”,其中“国”就是各诸侯的封地,《[[孟子]]》记载了一次齐王的谈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此“中国”为都城之意。汉朝时则将其统治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如《[[史记]]·[[武帝]]本纪》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汉朝以来史記 五帝本紀第一鄭玄曰:「猾夏,侵亂中國也。」,“中国”一词逐渐演变称为正统的朝代的标志。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除制定国号为天下之號外,《白虎通義》“天子至尊,即備有天下之號,而兼萬國矣。夏者,大也,明當守持大道。殷者,中也,明當為中和之道也。聞也,見也,謂當道著見中和之為也。周者,至也,密也,道德周密,無所不至也。何以知即政立號也?《詩》云:“命此文王,於周於京。”此改號為周,易邑為京也。《春秋傳》曰:“王者受命而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自稱也。”在對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国”自称的是明朝,比如明太祖赐日本国书中有:“朕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万历皇帝给丰臣秀吉的诏书中称:“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到了清朝,自入主中原以来,统治者开始以“中国”自称其全部统治区。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首次将“中国”作为正式国号使用。当时国际上亦以「China」或相近的词来称呼清朝。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國父[[孫中山]]把中華民國的國號簡稱為「中國」,在中華民國國內的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中国”首次成为廣泛使用的具有现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简称“中国”汉语“中国”一词由来考,國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國家,一是指都邑。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銅器[[何尊]]铭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并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國,自兹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阳|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ref>{{Cite web|url=http://www.stnn.cc/collection/200909/t20090921_1129951.html|title=中国一词最早起源于西周初年青铜器铭文|publisher=星島日報|date=2009-09-22}}{{dead link|date=October 2014}}</ref>。在上古文獻《[[尚书]]·梓材》中(前六世紀彙編),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蛮]]、[[夷]]、[[戎]]、[[狄]]。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自称都城为“中国”,其中“国”就是各诸侯的封地,《[[孟子]]》记载了一次齐王的谈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此“中国”为都城之意。汉朝时则将其统治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如《[[史记]]·[[武帝]]本纪》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汉朝以来<ref>"史記 五帝本紀第一鄭玄曰:「猾夏,侵亂中國也。」"</ref>,“中国”一词逐渐演变称为正统的朝代的标志,{{fact|例如在南北朝时期和宋朝,北朝以据有中原正统而自称“中国”,南朝以传承前朝正统而自称“中国”}}。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除制定国号为天下之號外,<ref>《白虎通義》“天子至尊,即備有天下之號,而兼萬國矣。夏者,大也,明當守持大道。殷者,中也,明當為中和之道也。聞也,見也,謂當道著見中和之為也。周者,至也,密也,道德周密,無所不至也。何以知即政立號也?《詩》云:“命此文王,於周於京。”此改號為周,易邑為京也。《春秋傳》曰:“王者受命而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自稱也。”</ref>{{fact|如唐、宋、明等,也把“中国”作为正统朝代的标志称号}}。在對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国”自称的是明朝,比如明太祖赐日本国书中有:“朕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万历皇帝给丰臣秀吉的诏书中称:“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到了清朝,自入主中原以来,统治者开始以“中国”自称其全部统治区。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首次将“中国”作为正式国号使用。<ref>{{cite book zh|author=徐俊|title=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publisher=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date=2000年11月|location=湖北武昌|pages=27|isbn=7-5622-2277-0}}</ref>当时国际上亦以「China」或相近的词来称呼清朝。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國父[[孫中山]]把中華民國的國號簡稱為「中國」,在中華民國國內的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中国”首次成为廣泛使用的具有现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简称“中国”<ref name="xuexi">{{Cite web|author=邸永君|url=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5-10/10/content_5993084.htm|title=汉语“中国”一词由来考|publisher=学习时报|accessdate=2007年7月16日}}</ref>,國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國家,一是指都邑。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


=== 现代含义 ===
=== 现代含义 ===
第55行: 第55行:


* 从[[历史]]的角度,经历了[[三皇五帝]]、[[夏朝|夏]]、[[商朝|商]]、[[周朝|周]]、[[秦朝|秦]]、[[汉朝|汉]]、[[三国|魏]]、[[晋朝|晋]]、[[南北朝]]、[[隋朝|隋]]、[[唐朝|唐]]、[[五代十国|五代]]、[[宋朝|宋]]、[[元朝|元]]、[[明朝|明]]、[[清朝|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系列[[朝代]]和政权的连贯历史的整体。
* 从[[历史]]的角度,经历了[[三皇五帝]]、[[夏朝|夏]]、[[商朝|商]]、[[周朝|周]]、[[秦朝|秦]]、[[汉朝|汉]]、[[三国|魏]]、[[晋朝|晋]]、[[南北朝]]、[[隋朝|隋]]、[[唐朝|唐]]、[[五代十国|五代]]、[[宋朝|宋]]、[[元朝|元]]、[[明朝|明]]、[[清朝|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系列[[朝代]]和政权的连贯历史的整体。
* 从[[民族]]的角度,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中原王朝称为“中国”。《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湖北人民出版社,102页)中说道,古代“中国”一词指中原地区或汉族建立的王朝。新中国建立以后,对于中国的定义产生了变化。关于少数民族政权“外国说”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和疆域问题争论的焦点。一种史学观点则是以汉族为首的王朝政治统治所及的范围为准。<ref>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1982,《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21页</ref>以汉族或汉族建立的王朝代替中国,而且是客观历史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当外族入侵、民族矛盾达到极端尖锐的时候,汉族的王朝就更其有了“代表中国”的意义。<ref>孙祚民,《中国古代史中有关祖国疆域和少数民族的问题》,《文汇报》1961年11月4日</ref><ref>中国史学会,1987,《中国历史学年鉴》,人民出版社</ref>根据德裔美国学者[[魏特夫]]对非汉族[[中原王朝]]的定义,五胡列國、北魏、後晉、西夏是[[渗透王朝]],遼、金、元、清諸王朝或政權则是[[征服王朝]]。<ref>魏特夫,《中国辽代社会史》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上述说法是传统汉族封建统治阶级的遗产,<ref>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中国古代史》:“汉族王朝即中国,绝不是什么天经地义的真理,它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一种传统观念,是汉族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份遗产。”<ref>高凯军2006《通古斯族系的兴起》,中华书局,63页:“我国封建时代的史学家大都从大汉族主义的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把汉族王朝看作是中国。”认为不宜以中国汉族王朝疆域的变更和伸缩为历代中国领土范围的作法,而主张从现代中国领土上溯,凡在此版图之内者即为历史上的中国。<ref>翦伯赞,1982,《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不要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作为外国人对待,凡生存和活动于今日中国领土以内的古代各民族,不论这些民族和当时中原王朝的关系怎样,应该承认他们都是中国人。”以后者的中国则包括了[[费孝通]]定义的中华民族(包含主体民族[[汉民族|汉族]]和[[满族|满]]、[[蒙古族|蒙]]、[[回族|回]]、[[藏族|藏]]、[[苗族|苗]]、[[壮族|壮]]、[[维吾尔族|维]]等数十个[[少数民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划分共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整体,以少数民族利益为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反对藏独、疆独宣传的民族独立国家理念。因而在近代,一般认为,祖辈出生在中国领土里的,都可称为华人。
* 从[[民族]]的角度,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中原王朝称为“中国”。<ref>《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湖北人民出版社,102页</ref>古代“中国”一词指中原地区或汉族建立的王朝。新中国建立以后,对于中国的定义产生了变化。关于少数民族政权“外国说”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和疆域问题争论的焦点。一种史学观点则是以汉族为首的王朝政治统治所及的范围为准。<ref>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1982,《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21页</ref>以汉族或汉族建立的王朝代替中国,而且是客观历史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当外族入侵、民族矛盾达到极端尖锐的时候,汉族的王朝就更其有了“代表中国”的意义。<ref>孙祚民,《中国古代史中有关祖国疆域和少数民族的问题》,《文汇报》1961年11月4日</ref><ref>中国史学会,1987,《中国历史学年鉴》,人民出版社</ref>根据德裔美国学者[[魏特夫]]对非汉族[[中原王朝]]的定义,五胡列國、北魏、後晉、西夏是[[渗透王朝]],遼、金、元、清諸王朝或政權则是[[征服王朝]]。<ref>魏特夫,《中国辽代社会史》</ref>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上述说法是传统汉族封建统治阶级的遗产,<ref>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中国古代史》:“汉族王朝即中国,绝不是什么天经地义的真理,它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一种传统观念,是汉族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份遗产。”</ref><ref>高凯军,2006,《通古斯族系的兴起》,中华书局,63页:“我国封建时代的史学家大都从大汉族主义的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把汉族王朝看作是中国。”</ref>认为不宜以中国汉族王朝疆域的变更和伸缩为历代中国领土范围的作法,而主张从现代中国领土上溯,凡在此版图之内者即为历史上的中国。<ref>翦伯赞,1982,《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不要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作为外国人对待,凡生存和活动于今日中国领土以内的古代各民族,不论这些民族和当时中原王朝的关系怎样,应该承认他们都是中国人。”</ref>以后者的中国则包括了[[费孝通]]定义的中华民族(包含主体民族[[汉民族|汉族]]和[[满族|满]]、[[蒙古族|蒙]]、[[回族|回]]、[[藏族|藏]]、[[苗族|苗]]、[[壮族|壮]]、[[维吾尔族|维]]等数十个[[少数民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划分共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整体,以少数民族利益为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ref>[http://www.cctb.net/llyj/xswtyj/zdjs/201005/t20100521_22030.htm 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ref>,反对藏独、疆独宣传的民族独立国家理念。因而在近代,一般认为,祖辈出生在中国领土里的,都可称为华人。
* 从[[地理]]的角度,是位于[[欧洲|欧]][[亚洲|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多于13亿)、[[世界政区|面积排行]]全球第3(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km²]],以[[两岸]]实控面积总和來说)的国家。
* 从[[地理]]的角度,是位于[[欧洲|欧]][[亚洲|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多于13亿)、[[世界政区|面积排行]]全球第3(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km²]],以[[两岸]]实控面积总和來说)的国家。
* 从[[政治]]和[[行政]]的角度,目前包括二个互不统辖的[[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互相宣称包括对方控制的领土。
* 从[[政治]]和[[行政]]的角度,目前包括二个互不统辖的[[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互相宣称包括对方控制的领土。

2015年2月17日 (二) 05:35的版本

中國
繁体字
简化字
字面意思中央之国[1][2][3]

中國,是東亞的一个國家地理區域,原本泛指炎黄子孙前21世纪建立夏朝以后的各个朝代[4],至現代國際體系成形後才開始做為國家的通稱,現今指以漢族為主并以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为辅、中華文化為基礎之國家。作為其根基的華夏文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对周边国家、民族文化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其範圍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中國本土為中心。民族構成上雖以漢族為中心,事實上透過歷代與周邊民族的交流與征戰,而將眾多民族融入華夏文明之中,構成了今日的中華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漆器、家具、装潢、祭祀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对歌、祭祀等。中国的国术(即武术和孔子所说的“六艺”)举世闻名。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其中,鲁菜、川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享称为“八大菜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汉族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汉族饮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是至今较为健康的厨艺之一),春节舊曆新年、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二十四节气、寒食节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和墨学、法学、佛学、道学国家,以夏历(今称农历、阴历)为历法,以五伦(纲常)、三从四德(女子)为道德准则。中国人有强烈的父系宗族观念和祖先崇拜和忠君观念,因此将代表家庭姓氏置于人名之前,同时也有用曾经的官名加上姓氏的。中国还重视教育及对人才的选拔,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魏晋南北朝时施行九品中正制(即对官员的品行和才能进行考察之后再任用,但是这个制度导致门阀制度),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中国古代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有巨大成就,以来則因政府闭关锁国和强烈的思想钳制,本国的思想技术停滞不前,西方的近代科學與民主政治思想传入,使得西方的思想體系在今日中國佔有重要地位。

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等,同时也有许多笔记杂谈和私人立史,被称为“稗官野史”,如《国榷》、《翁同龢日记》、《梦溪笔谈》等一个庞大的体系。距今约4千多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之後中國便長期處於君主政體的統治之下。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改採共和政體,但是以袁世凯为首的立宪派中间短暂地尝试过君主立宪制,但1949年兩岸分治後,存在两个自称擁有中国主權但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且雙方在法理上均不承認對方的國家地位:

由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實際領土佔中國傳統領域的絕大部分,並且於1971年取代中華民國擁有聯合國中國席次,故現今“中国”較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與此相對,現今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為臺灣本島,加上臺灣本土化思想崛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厲行一個中國政策的影響,因而通稱為「臺灣」,或以「中華臺北」等權宜名稱加入國際組織。

名稱釋義

以繁体字(上)和简化字书写的“中国”二字。“中”指“中间”或“中心”,“国”即指“国家”。
汉文化圈与华夷之辨

中國一詞最早在漢語中是首都的意思,「国」是城市的意思,中国則是指「中央城市」。歷史上,則有“華夏”、“漢國”、“中華”、“中夏”、“諸夏”、“諸華”、“中原”,“神州”、“中土”等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按《說文》中的釋義,“華,榮”,“夏,中國之人”。《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按照这裡的说法,华是指华美的服饰,夏指行礼仪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美服饰的礼仪之邦”。而漢語“中國”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汉语以及礼乐衣冠是中国的特征,[5]后逐渐带有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中国以外称为四夷。在汉人心目中,其直接统治地区是为中国本土,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6]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7]汉代始建蛮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内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8]四夷必须臣服中国。[9]1840年以来列强入侵中國,傳統中國作為天下中心,中國優於四夷的預設就漸漸消失了。

词源

何尊铭文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銅器何尊铭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并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國,自兹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10]。在上古文獻《尚书·梓材》中(前六世紀彙編),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自称都城为“中国”,其中“国”就是各诸侯的封地,《孟子》记载了一次齐王的谈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此“中国”为都城之意。汉朝时则将其统治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如《史记·武帝本纪》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汉朝以来[11],“中国”一词逐渐演变称为正统的朝代的标志,例如在南北朝时期和宋朝,北朝以据有中原正统而自称“中国”,南朝以传承前朝正统而自称“中国”[來源請求]。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除制定国号为天下之號外,[12]如唐、宋、明等,也把“中国”作为正统朝代的标志称号[來源請求]。在對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国”自称的是明朝,比如明太祖赐日本国书中有:“朕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万历皇帝给丰臣秀吉的诏书中称:“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到了清朝,自入主中原以来,统治者开始以“中国”自称其全部统治区。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首次将“中国”作为正式国号使用。[13]当时国际上亦以「China」或相近的词来称呼清朝。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國父孫中山把中華民國的國號簡稱為「中國」,在中華民國國內的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中国”首次成为廣泛使用的具有现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简称“中国”[14],國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國家,一是指都邑。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

现代含义

现代中文中“中国”一词的含义有:

  • 历史的角度,经历了三皇五帝南北朝五代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系列朝代和政权的连贯历史的整体。
  • 民族的角度,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中原王朝称为“中国”。[15]古代“中国”一词指中原地区或汉族建立的王朝。新中国建立以后,对于中国的定义产生了变化。关于少数民族政权“外国说”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和疆域问题争论的焦点。一种史学观点则是以汉族为首的王朝政治统治所及的范围为准。[16]以汉族或汉族建立的王朝代替中国,而且是客观历史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当外族入侵、民族矛盾达到极端尖锐的时候,汉族的王朝就更其有了“代表中国”的意义。[17][18]根据德裔美国学者魏特夫对非汉族中原王朝的定义,五胡列國、北魏、後晉、西夏是渗透王朝,遼、金、元、清諸王朝或政權则是征服王朝[19]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上述说法是传统汉族封建统治阶级的遗产,[20][21]认为不宜以中国汉族王朝疆域的变更和伸缩为历代中国领土范围的作法,而主张从现代中国领土上溯,凡在此版图之内者即为历史上的中国。[22]以后者的中国则包括了费孝通定义的中华民族(包含主体民族汉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划分共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整体,以少数民族利益为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23],反对藏独、疆独宣传的民族独立国家理念。因而在近代,一般认为,祖辈出生在中国领土里的,都可称为华人。
  • 地理的角度,是位于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多于13亿)、面积排行全球第3(国土面积约960万km²,以两岸实控面积总和來说)的国家。
  • 政治行政的角度,目前包括二个互不统辖的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都互相宣称包括对方控制的领土。

历史

博物馆复制的“北京人”头骨

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独立创建文字体系的文明之一(另外还有古埃及古印度玛雅文明以及两河文明)。中国文明还是世界现存的所有古文明中持续时间最长的[24]

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距今约4000多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有等。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战,如匈奴突厥鲜卑蒙古女真满族)等,其中,魏晋时代曾经有五胡乱华,而蒙古和女真甚至入主中原,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众多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中国文化,原先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文明有3600年,即开始于公元前1556年左右的商王朝,中国的歷史文明時代从商朝的甲骨文發明算起。后来由于大地湾文化、二里头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明、古蜀文明的相继发掘遗迹骨刻文的发现,使得中国文明史与中国官方宣传的5000年相对应甚至超过五千年。从而出现了中国历史有4000年,5000年,6000年,8000年等不同的观点。[25][26]据最新可考古数据与文字记载现实中国最先属于邦国时代,之后再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在约前20世纪,古代中国黄河流域进入世袭皇朝阶段,共经历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多个朝代,在朝代交替时还经历的很多动乱和分裂时期,有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五胡十六国时期五代十国等。清朝末年,随着西方民主主义等思潮传入中国,3000多年的中国王朝时期结束,1912年中华民国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後成立。

遠古時代

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图

中国特有的文字及文化延绵数千年未曾中断。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文明的历史至少可以溯源到六千年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四千七百多年之久[27]。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28]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造人,是中国神话中关于世界与人类起源的説法。上古的历史,传説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八卦文字,神农开创农业及医药,燧人发明钻燧取火,此即三皇。三皇之后的首领,黄帝颛顼帝喾五帝。上古伏羲、女娲时代便以龙为图腾,神农之后黄帝时代文明突进从而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炎黄两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因而中国人又自称「龙的传人」[29]、「炎黄子孙」。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五帝时期,黄河水患严重,大禹以疏导之法成功治水,受舜禅让继帝位[30]

历代王朝

上古時期:夏商周 約前2100年至前221年

据文献记载,的儿子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四百余年后汤武推翻夏,创建商朝。这是文献上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世袭朝代,也是目前国际上已通过考古确认的第一个中原王朝。商朝时青铜器工艺非常发达,甲骨文也十分成熟(甲骨文就是现代中文的前身,甲骨文考古发现于河南安阳的商代殷墟,有中国第一座中国文字博物馆)。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朝后迁都雒邑(史称东周),东周朝逐渐衰落,中国进入诸侯争霸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周经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代的治理,建立了完备的礼治社会。前841年国人暴动成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自唐尧、虞舜至周朝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3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大发展,出现了如老子墨子庄子孔子荀子诸子百家

中古時期:秦汉晋、隋唐宋 前221年至1206年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同时、头曼单于统一北方,中国形成统一,建立秦朝(北方为匈奴单于国),结束了分封体系,开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时代。秦末农民战争项羽、刘邦和六国遗民、诸路义军联合灭秦,随后刘邦与项羽争霸,项羽兵败自杀,史称楚汉战争刘邦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期間經歷文景之治漢武盛世乃至昭宣之治,中國的國勢來到第一個輝煌的高峰,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大帝國。经历王莽夺权后,刘秀公元25年复东汉。东汉末年中国又进入80餘年的分裂战乱的三国时期。280年司马炎重新统一,建立晋朝西晋)。此后不久外族入侵,在北方先後建立十六国的割據政权,与南方的东晋并存。晋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长达170余年的南北朝对立局面,南朝历四朝,北朝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直到589年被隋朝统一。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治国,他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修建长城,但焚書坑儒。汉朝初期採黃老之術,開創了文景之治。及至汉武帝时代,开始独尊术,中国进入儒家社会。汉朝史官司马迁编《史记》开创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而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宗教方面,汉时道教形成,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另外,华夏民族經歷過汉朝和唐朝以后,國威遠播,也自称或被稱为汉人或唐人。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于589年重新统一中国,結束长达270余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統一中国。618年隋末农民战争李渊建立唐朝,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稱「貞觀之治」。唐太宗之後,经历了长达50年的武则天之治。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的「开元盛世」達至鼎盛,其后发生安史之乱後國勢漸衰,藩镇割据形成,唐朝于907年灭亡。之后中国进入分裂动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即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吴越荆南南唐南汉北汉前蜀后蜀十国。50多年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但宋朝一直受到西夏和蒙古的威胁,最終于1279年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所灭。

隋文帝首创科举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并开凿京杭大运河唐太宗则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良臣,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国家走向繁荣,史称爲「贞观之治」,其间玄奘前往印度取经发展中国佛教。宋朝时军事力量相对积弱,但经济手工业却比较发达,甚至超过汉、唐的水平,是中國經濟與人文發展面向的巔峰時期。唐宋时期的出现的大量发明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方面唐宋时诗歌散文大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诗人文学家,而宋朝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则是中国史书的奇葩。

统一時期:元明清(近古) 1206年至1840年

元朝最大地理范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消灭西夏。其孙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地理、文化、制度等概念),1279年全灭南宋。蒙古人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種</ref>,於1368年朱元璋领导起义攻克元大都(即北京)建立了明朝

明朝历276年后于1644年被李自成所灭,同年清兵入关,設立鄉約制度,宣講治国宝典《聖諭廣訓》。清朝历268年后于1911年在辛亥革命中被革命黨推翻,中華民國成立,至此中国历史上長達2132年的帝皇專制朝代更迭结束。元朝时期戏曲大发展,而明清时期小说则开始繁荣,出现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傳》等四大名著。明朝时,西班牙英国欧洲国家逐渐崛起并开始向外扩张,外国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與中國爆發戰爭與衝突,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是当时其他国家不可企及的。清朝时在黑龙江沙俄交战,其後簽訂尼布楚條約。明朝遗臣郑成功台湾击败荷兰殖民者,之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开创了康雍乾盛世

清後期:鸦片战争(近代) 1840年至1911年

1892-1911年大清帝國國旗

由於長期閉關鎖國,清朝终于暴露出科技和军事实力的落后,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战败,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等,战后清朝被迫同列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喪权辱国。

1840年,大清与英国发生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攻陷了广州厦门定海镇海吴淞等沿海城镇,其后攻下了镇江,军舰直抵南京的江面,中国被逼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此后列强强逼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法联军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赖神父事件」为藉口,出兵中国,先后攻陷广州等沿海城镇,再攻破了北京天津附近的要塞大沽,威逼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其后又因为一些问题而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北塘天津北京,烧毁圆明园,清帝逃往热河,被逼签订《北京条约》。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在1842年后分批割让香港島九龍,然後及將新界租借给英国,1887年又被迫承认澳门葡萄牙永久管治。1895年与日本发生甲午战争(日方称“日清战争”),战败后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及附属岛屿被割让给日本,其后俄、法、德三国强逼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1900年的八国联军

中国当时除了外患,内部也发生农民起义,以太平军捻军影响最大,虽然太平天国英法联军之役后被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的官军攻灭,但清朝的衰落已不可挽救。清朝于1860年代起开展「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于甲午战争后宣告失败。1898年康有为等依托光绪皇帝施行「戊戌变法」,但在「戊戌政变」后被废除。1902年清廷实行新政,史称“清末新政”;清廷亦在1905年开始推行君主立宪制(或称“虚君共和”),但其实还是皇帝掌握专政大权,内阁大员几乎全为皇亲国戚,这令许多立宪派官员也深感失望。

中華民國

五族共和五色旗

北洋政府:1911年至1927年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中國各省先後宣告脱離滿清政府;1912年1月1日,中国及亞洲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南京成立,孫文在南京的十八省代表會議上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由孫文所领导的民主共和制开始建立,并逐步廢除固有的封建社會制度。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告遜位,袁世凯取代孫文继任大總统,遷都於北京。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領導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運作,史稱北洋政府;同時,中國各地的軍閥勢力也各自崛起。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北洋政府代表中國在巴黎和會上企圖自收回山東權利未果,这引发了五四运动,結果北洋政府拒絕簽署凡爾賽條約。在五四運動的推波助瀾下,中国共产党於1921年7月在上海成立。1924年,孫文改組中國國民黨,在同年確立與共产党合作的「聯俄容共」政策,並創辦黃埔軍校。1925年7月,由國民黨一黨專政的黨國體制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成立,並在隔年在蔣中正的領導下發動北伐,1927年,蔣中正發動四一二清黨運動,開始剿共清黨,中国共产党開始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與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進入北京,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北洋政府統治結束,國民黨形式上統一了全中國。

青天白日滿地红

南京國民政府:1927年至1949年

開赴抗日前線的國軍士兵

北伐結束後,中華民國正式定都南京,開啟往後以經濟建設為主的南京十年時期。但同時,國民黨與共產黨自1929年起爆發國共內戰,國民黨先後對中共的武装根据地發動五次圍剿;1930年國民黨內部各派鬥爭,中原大战發生。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占領中國東北,開始侵略中國。1934年,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根据地被國民政府突破,被迫開始長征。1936年發生西安事变,導致國共兩黨再次合作。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中日战争全面爆發,南京淪陷後,國民政府被迫西遷重慶。1945年,中國在歷時八年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收復清代被割讓給日本的臺灣與澎湖,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逐漸废除部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條約。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问题上分歧日益严重。1946年,国共两党爆發第二次內戰[註 1],在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反對下,國民政府仍於1947年通過《中華民國憲法》,開始行憲,並改組國民政府,蔣介石於翌年正式就任中華民國總統。1949年,仍在國民黨領導之下的中華民國政府於內戰中失敗,中國大陸在两年之内迅速为中国共产党所攻占,中華民國政府於該年12月7日遷至臺灣,开始了两岸分治的局面。

臺灣時期:1949年至今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大中至正」現已被改為「自由廣場」,這是台灣推行民主化的體現

國民黨退守臺灣後,初期仍堅持「据守台澎金馬,準備反攻大陸」而把大批政府開支用於軍事,但後來吸取在大陸失敗的教訓,推行了比較徹底的減租和土地改革,穩定了社會秩序,但維持威權獨裁的黨國體制。

1970年代末,由於十大建設及數期經濟計畫的成功使得臺灣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除臺灣地區自1949年以來實行之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推動政治全面民主化,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

臺灣在政治上的民主化,也使得國家體制趨向本土化,減少中國的色彩。2000年,由本土派人士組成的民主進步黨贏得總統大選,達成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和平的政黨輪替2008年的總統選舉中,國民黨重新執政,政權再次和平轉移,第二次和平的政黨輪替,標誌著臺灣的民主制度漸趨成熟。[32]隨著兩岸ECFA協議的簽署,三通的實現以及開放中國大陸遊客及學生來臺,兩岸的交流變得更加緊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五星红旗
File:PRCFounding.jpg
毛泽东在1949年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后改名北京实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公有制计划经济制度。从此出现领导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管治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隔海分治對立的局面。

入朝參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發,1950年10月1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同以美國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抗美援朝战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場對外戰爭。

毛泽东领导中国近三十年,其间建立独立和完整的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但基于意识形态纷争以及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他發动連串激烈的政治运动,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對中国的经济文化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在这些政治运动中,中国的科技技术并未完全止步,两弹一星顺利实现, 获得拉斯克奖青蒿素也首次被成功提取。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中华民国在联合国中代表「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1976年7月28日發生唐山大地震。1978年,中国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国民生产总值在2010年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并成为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1989年,中国发生了六四事件,受到西方国家全面的经济封锁和武器禁運,这些制裁在中国支持亚洲邻国渡过199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之后逐步取消,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武器禁令到現在還未解除。

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2008年5月12日發生汶川大地震,八月舉辦北京奧運會。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海舉行。2013年4月20日,發生雅安大地震。2014年八月举办南京青奥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核武器以及世界上现役士兵最多的军队,是具备发射衛星及实施載人航天,航天器对接以及深空探测技术的国家之一。

地理和人口

自然地理

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万里长城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西南部是“世界屋脊”,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势最高,为第一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向东向北下降为一系列高原和盆地,为第二阶梯;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多为平原和丘陵,为第三阶梯。中国山区广阔,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中国地理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之说,依次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另有大地形区东南丘陵

长江黄河是中国最长的两条河流,其他主要河流有黑龙江珠江淮河等。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中国南北方向跨纬度较大,达49度,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最冷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各地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中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黑龙江的漠河镇,1月平均气温为-30.6℃,极端最低气温-52.3℃;气温最高的地方在西沙群岛附近,1月平均气温为22.9℃。中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极端最高气温49.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张領土(目前不控制台湾地区和藏南)

中國地大物博,在其領土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其中在中國東北和山西有大量而江西省的藏量是世界第一,此外稀土等礦產也很多,除此之外,中國也有石油天然氣等資源。

胡溫時代提出「美麗中國」口號,環境保護被列為二十五個計劃重點項目,然而2013年中國出現霾害城市超過一百,是半世紀霾害最嚴重的一年[33]中國社科院公布《全球環境競爭力報告(2013)》,中國名列第87,生態環境競爭力倒數第9,空氣品質倒數第2。[33]

人文地理

有多种对中国地区的习惯的划分方法。

  • 按照大行政区划分有以下两种:
  1.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
  2. 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中华民国无宪法明确规定之首都,初期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南京,抗战时期曾迁至重庆,内战时期曾迁至广州,后期迁至台北洛阳西安南京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都,此外安阳开封杭州重庆大同等古都或陪都也曾作爲国家不同朝代或政权的施政中心。

当今中国的领土范围请参见: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臺海現狀臺灣問題釣魚台列嶼南海诸岛黑瞎子岛藏南外蒙古帕米尔高原

中国疆域之流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分别宣称的疆界比较图

大約在距今7000年到10000年以前並無領土版图劃分,但依照族群活動範圍大約是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帶,活跃于此地是华夏族,其他地带则分布着东夷百越匈奴鲜卑等约四百个族人、部。到了以后中国的疆域逐渐扩大,开始了同化民族运动。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地区(汉阴、豫南)被接纳为华夏的组成。秦帝国的大统一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核心地带(中原九州)的主要基础,并把疆域扩张到珠江流域两汉西晋则让西域(今新疆全境和中亚部分地区)纳入“西域都护府”,开始了又一轮民族同化运动。之后中国进入长期南北分裂的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才结束这几百年的分裂。在唐朝由于文明昌盛、多国自降或来贡,使得版图向西和向北扩展,最远到达中亚外兴安岭、库页岛地带。经历五代十国的战乱,北宋形成的疆域已经缩小。元朝時,重新控制了蒙古西藏,以及新疆西伯利亚部分地区,為中國歷史上疆土最大的一次。元朝设立行省,为现代省制基础。明朝中国的疆界又回缩,失却对蒙古的控制。清朝前期的领土扩张控制了蒙古新疆西藏等地,成为现今中国领土的模版。最后在清末政府积弱不振且屡受外国侵略的影响之下,中国失去大片北部领土,包括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等属地;中华民国建立后,外蒙古于1924年独立,中国地区的版图北面凹陷,變成一隻雞的形狀。[來源請求]

1998年的中华民国官方地图仍视外蒙古为中国的一部分,若以这个方式看待中国,它的范围形状如同一片秋海棠的叶子。而實際上目前中國的版圖,從文化、政治、血統、民族意識而論,已非中华民国官方地图的國界,而现实的中国疆域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区域,版图像一只大公鸡,也有人将300万平方公里领海加入说中国版图像只火炬。

中華民國現管轄2省與5直轄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轄22省、5自治區、4直轄市、港、澳2特別行政區。

人口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部分解释了中华民族虽屡遭外夷侵略,但其文化却得以延续不断的原因。

1950年以后,中国相对和平,人口大幅增长,至19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由此产生的人口结构使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分解释了中国内地自1980年代以来的快速经济成长[34]性别比例失调,未来劳动力的短缺及人口高龄化等各种社会问题。中国内地在2008年12月31日的人口为1,358,560,000,中国内地的新生人口为1600万,净增人口为8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大陆:1339724852人,香港:7097600人,澳门:552300人),大陆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面對人口老化,中國一胎化生育政策,從2011年「雙獨二胎」開放為「單獨二胎」,預計每年帶來100萬以上新生嬰兒。[35]

民族

身穿漢服的漢族男子,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
身穿壯服的壮族妇女,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历史上的汉族国家自称“中国”,其他国家称为“四夷”。漢人炎黄华夏民族为起源、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華夏族在黃河幾乎是對半分治狀態,因此、中華的概念裡應當將同樣位於黃河(有的大量在春秋戰國時期由中原被各豪強驅逐到北方)上游的北方少數民族至少並列於漢本位時常獨宰的概念中,南北朝時期、“胡族”南遷約1000萬人至中原、經北魏發展初步奠定一個多元(佛教、景教正式進入)多民族的超前大國之雛形,往後、統一時代各朝君主基本是可汗兼任皇帝,領轄龐大的全中華,于唐朝遼朝等不斷進展逐漸形成延续至今的地理及多民族概念。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国家,由于汉本位思想下往往闡述為單一民族的國家,而“北方少數民族”的對等政權往往排斥在漢本位的中華意識形態之外。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民族大融合,往往由于「華夏族」與「胡族」的爭奪、時而国家分裂、最终又统一,循环不断。如秦汉與匈奴對西域黃河地帶的爭霸、南北朝、隋唐統一戰爭、辽宋夏金爭霸,蒙古建元、满洲建清两朝统一中国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融合。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以后,革命派主张革命「排满」和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立宪派则主张「合满」和建立包括五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36],并为此与革命派展开过激烈论战,最後通过《中華民國憲法》建立了一個各族平等的国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国共产党在列宁的民族自治思想指导下允诺对少数民族的扶助政策。1953年,有超过400个不同少数民族申请被政府承认独立出来设置民族自治区域,但是政府压制了西藏民族,导致达赖出走[來源請求]。1978年,中国共产党请费孝通进行民族核查后宣布全国有56个民族一直沿用到现在,全國民族由以往五大民族變成56個民族。

到了20世纪中期,历史学家翦伯赞針對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问题,指出凡活动于今日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都算中国人;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都是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成员。[3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56个民族。汉族是主体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以及等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总人口为12.9533亿,其中汉族占91.59%。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中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以及内地许多城市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他各少数民族(如苗族哈萨克族等)也分布在全国不同地方。

政治

古代中国

中國古代政治核心之一的紫禁城

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构成。后来逐渐出现中央政权时代采用禅让制继承统治权。史学家认为禹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商周都采用分封制诸侯贵族的权力很大。秦朝将行之已久的郡县制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域的主体架构,皇帝取代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秦以后,中国主要采用宗法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各个朝代又有较多差别,如西汉的中央集权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主流)。通常的情况是一个王朝在建立的初期可以励精图治,国家处于上升阶段。之后开始守成,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在王朝的末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最终通过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旧王朝,建立异姓的新王朝。或者是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导致旧王朝的覆灭。

古代中国的政治是人治法治并行。

宗法制和政府中央集权强化了统一的国家观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描述了国家在统一和分裂的状态间不断循环的历史。

近代中国

“共和万岁之兩面中華民國國旗

清朝末期,满清统治者受到内外压力,中国出现了立宪保皇之争。清朝统治的结束后,中国告别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开启了共和的大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北伐结束后,时任东北领导者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得到了统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实际控制了一些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国共内战后,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大陆地区的控制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国政府行宪并撤退至台湾。两岸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

当代中国

中华民国政权治理地区及政体

東亞主要國家經第三波民主化的政體民主或獨裁的歷史變化,根據 政體資料集Polity2

中華民國政府在其实际管辖之台澎金马地区,施行民主宪政制度。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二次北伐,全國歸於統一。於是國民政府訂定《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而後,八年抗戰成功,則於1946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實行五權分立中華民國總統原由國民大會推選產生,但憲法經多次增修後,先是於1991年進行國會全面改選,之後再於1996年將總統副總統改由臺灣地區人民直接選舉產生。自1935年首度舉行地方層級的選舉以來,臺灣已歷經長期的民主化及2000年的首度政黨輪替

政體

中華民國歷經從獨裁體制轉變成民主體制的國家[38][39][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治理地区及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实际直接管辖之内地地区,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政权,其政党制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际上不是。

中国共产党作为宪法序言明确规定的执政党,经过权力核心的更替,四个重要执政思想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科学发展观。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其政治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凯恩斯主义形式。现时中国大陆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压制风起云涌的民主运动,推广「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香港澳门英国葡萄牙殖民统治下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按照一国两制原则,先后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与内地相同的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实行移交前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有限度的民主制度。两个特别行政区均有自己的基本法和独立的司法系统。但是这些权利被一步一步地收窄了。

政體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政體民主或獨裁的歷史變化,根據 政體資料集IV 資料中的Polity2數據製圖

受到广泛使用的Polity IV显示,从1966年毛泽东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极权主义,中国的「权利趋势」至1970年代向稍自由方向移动了两格,随后進展就停止了(參見圖右)。[41]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法学教授裴文睿(Randall Peerenboom)撰文《中国的民主和法治发展是一个问题案例还是范例》中,援引「政体第四指数」(Polity IV Index)來提問:「我们同样不知道中国将在什么时候在普遍选举(甚至是对最高领导职务进行普遍选举)的意义上实现民主化,或者什么时候会在“政体第四指数”(Polity IV Index)中得到8到10分。」此文亦收錄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中国干部学习網[42]

两岸关系

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后,海峡两岸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自宣称为代表中国之唯一合法政府,双方在宪法层次没有放弃对方领土的主权。经过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华民国政党轮替,换由民主进步党执政后,逐渐改变了迁台以后国民党政府的两岸政策,转而积极推进臺灣「正名運動」,并強力推行「本土化」教学的教育改革,強調「台灣主體性」與“去中国化”,并表明只要台湾人民同意,不排除台湾海峡两岸将来建立任何一种关系的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积极在外交上主张「中华民国已被取代」,中國共產黨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台湾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大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之间经贸交流日深,虽然两岸在经贸交流、文化交流方面已不可分割,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对台湾问题仍然非常敏感,亦藉由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制约中华民国在国际上的部分活动。

2008年,中华民国政党再轮替,由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的兩岸政策為一中各表,「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表示,“雖然大陸距離民主社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理性精神跟開放的潮流,終將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我相信未來仍然會成為兩岸人民對話的共同語言。”[43]由此,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进入了回暖的交流时期,两岸再次爆发战争的军事危机概率逐渐降低,两岸和平稳定的交流前景更加广阔。

军事

軍事历史

中国有悠久的军事史。中国历史上历次王朝更替大都是以大规模战争導致的。在清朝以前,中华帝国连续三千年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商王朝即使在灭亡时还拥有30万正规军(当时在南方执行作战任务),和数以十万计的奴隶作战部队。[44]战国时,中国陆军人数更是达到了世界历史上的鼎盛,约有300至400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在此时也发生了历史上伤亡最大的单场战役——长平之战,战役中两军死亡人数为60至80万人。[45]而在明朝,中国更是组建了当时最大的海军舰队,其总排水量和现代美军单个航母编队相当。

中国历史上不断有民变起义。中国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有不断的冲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的军事力量无力抗击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和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一次例外,即中法战争,还迫使法国内阁倒台,但是最终法国“不胜而胜”,取得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还让中国开放了西南口岸,允许法国在西南地区筑路。自清朝后期,中国的军事开始效仿西方。十九世纪末期以来,日本作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大规模侵略中国。中国在美国盟国帮助下,终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亚战场,即中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是历时四年的国共内战,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对大部分中国的领导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民党中华民国中央政府退守台湾。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参与了朝鲜战争中印战争越南战争中越战争等大规模对外战争。目前台湾海峡依然存在较高的战争风险。

著名战役

滇西缅北战役和日軍作戰的中國士兵

中国史上著名的战役数不胜数,倒戈相向的周武王伐商的牧野之战田单火牛阵救的齐即墨之战,退避三舍的城濮之战,坑杀40万人的长平之战项羽伐秦的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戰,助刘秀打敗新莽东汉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曹操袁绍官渡之战,曹操与刘备孙权赤壁之战,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前秦东晋淝水之战,斬盡戰俘手指的北魏後燕參合陂之戰岳飞扬名的郾城之战曾国藩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的天京攻防战,1933年冯玉祥西北军阻止日本入侵的长城抗战,1937年的抗日战争淞沪会战薛岳于抗日战争中的长沙会战,有东方莫斯科保卫战之称的衡阳保卫战国共内战时期的三大战役等等。

对外的成功战争事例,有西汉反击匈奴之霍去病封狼居胥之战唐朝与日本、百濟白江口之战李靖袭阴山亡东突厥之战侯君集奔袭高昌之战明朝抗日援朝击退丰臣秀吉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大捷;清朝与俄罗斯帝國雅克萨之战郑成功擊敗在台灣的荷兰人,中法镇南关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等等。

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

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和理论重视谋略,这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据传还有《司马法》、《吴子》、《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同属武经七书的著作、《三十六计》、诸葛亮所著的《将苑》、刘伯温所著的《百战奇略》,孫臏所作的《孙膑兵法》,但《孙膑兵法》已大多散轶不可考。[46]还有一些关于军事的篇章,诸如《左传》中“曹刿论战”一篇关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论述,为后世所称道。

對外交流

古代中國時期

榜葛剌进麒麟图》被視為吉祥物的麒麟(長頸鹿)為郑和下西洋的的朝貢物

在古代,中国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的皇帝是这个文明世界的领导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以中原为世界的中心,中国视周边地区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认为中国以外之人为未开化之人,中国以外之地称为“化外之地”,词语皆带有蔑视的意味。中国因为其文化影响力,在其周围一直存在着一个“中华文化圈”,其传统范围一般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地区。另外,周边国家历代向中国朝贡,这种制度到了清朝达到最成熟的地步。历史上尼泊尔、朝鲜、琉球、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八个属国及朝贡国。朝鲜越南(旧称安南)、琉球国是朝贡国的典型。

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北边是大漠,西边是高山,东南是大海,限制了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很大的威胁。战国期间中国就开始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攻击。汉初对匈奴以防御为主,典型的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并且一度将匈奴赶到漠北。但汉武帝身故后的国库空虚,使得汉朝政府又改为和亲政策,以保政治平安和经济繁荣稳定,其间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事件,据说汉元帝当时因惊为天人还舍不得将其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和中亚的交流就非常频繁,中亚的汗血马深受汉朝皇帝青睐,同时中亚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进到中土。

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以丝绸之路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丝绸和茶叶等商品。从汉朝开始,朝鲜半岛和日本就和中国有贸易往来和交流。自东汉起,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并最终在中国扎根,还经由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唐朝的繁荣时期,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宽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新罗在唐王朝支持下统一了朝鲜半岛,和中土的往来非常密切。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全盘学习和接受了大唐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还仿制汉字,以为日本文字,其都城也仿造长安的样子打造;遣唐使中最著名的就是晁衡吉备真备等人,其中晁衡和王维李白等人是好友,王维为其回国饯行的时候还亲手写了一篇《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并序》相赠;鉴真和尚也东渡日本,讲经说法,将佛教教义播撒到这个东瀛岛国。另外,阿拉伯商人在长安街头也经常可见,并且有人通过科举考试在大唐做了官。大唐和史称天竺的印度交往也很频繁,唐僧玄奘法师历经艰险,过沙漠、翻山越岭,终于在印度取到真经,宣扬大乘佛法,成为众所仰慕的三藏法师,其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广为流传的《西游记》,为后世所称道。

宋朝时期,虽然中国版图内国家林立,战乱频仍,陆路交通不便,但是造船业和海上贸易发达,且罗盘针已经应用于航海,使得对外贸易超过了历史水平。

元代的疆域广阔,国力强盛,中国和欧洲国家以及伊儿汗国钦察汗国等多个国家有广泛的交流。马可波罗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在元朝都城大都做过官,见识过“会燃烧的黑色石头”(),回国途中还做过元朝赴伊儿汗国的赐婚使。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三宝太监郑和的宝船比哥伦布的远洋船结实、庞大得多,当时中国的国策是宣扬国威,而不是掠夺式的殖民,所以近有东南亚,远有东非索马里和阿拉伯半岛,众皆欢喜以待。自明朝开始,有许多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其中就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一大批开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带到了中国,例如《几何原本》等。

清朝时,英国使者带礼品到中国来为乾隆皇帝祝寿时,被中国当以“朝贡”对待,并因英国从东部海路过来,而称之为“英夷”,且要英国使臣以三拜九叩礼参拜,后来经过妥协,使臣以见英王礼,单膝跪地而告终。

近代中國時期

19世纪末一幅著名的时事漫画——《时局图》,可大致反映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被迫正视自己的衰败与西方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屡次被迫割地赔款,例如《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法新约》(第一个中国战胜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法国茹费理内阁中法战争而倒台),《中俄密约》。

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即今下关)而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并默认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吞并琉球的事实,后来因为德国法国俄罗斯三国的干涉才以三千万两白银的价格赎回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划定势力范围和抢占租借地的狂潮,比如英国占据长江流域,俄罗斯划定长城以北地区和新疆,德国划定山东,日本划定福建,法国划定广东广西云南等。

另外,《朴次茅斯和约》(即《日俄讲和条约》)虽然是俄罗斯和日本所签订的和约,但是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在中国东北,且该条约也涉及两国在中国东北利益和特权的划分,因而也算是一个涉及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是代表中国的清政府和八国列强的最后一个大的不平等条约,赔款巨大(参见庚子赔款),允许外国驻兵,且要严办义和团和支持义和团的官员。大清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较低,直到辛亥革命後,隨着不平等條約陸續廢除、抗日戰爭勝利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才逐漸有所提升。

即便如此,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清朝的GDP在世界總額中佔到將近三分之一[47],公元1900年人口約占世界的人口比例28%[48],所以自从义和团运动之后,列强发现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独“统治世界三分之一之生灵”,在清政府倒台后对中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别支持各地的军阀

現代中國

中华民国外交

通过辛亥革命席卷全国而占据大部分省区的新生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一开始并没有获得列强的承认,虽然孙中山为了获得列强承认和支持而倾向于接受1840年以后的各个不平等条约;在袁世凯掌握北京政府大权以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通电共和”,通过逼宫迫使清帝退位和要求革命党人妥协而获得大总统职位,还组织向英、法、德、俄、日銀行團“善后大借款”,最终使得该政权为列强承认。1915年,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称帝,袁世凯还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但由于影响其他列强在华利益,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宣布废除部分条款;随后条约内容被不断改写,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得以彻底废除。

由于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是弱国,虽然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且经顾维钧等外交代表据理力争,在巴黎和会上仍不能获得公平的待遇:1910年代中期日本与袁世凯称帝前私下订立的“二十一条”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并与德国在一战中被日本强占的山东权益一道,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与列强讨价还价的砝码;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全国性罢工罢学的「五四运动」,并最终导致中国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并于其后的华盛顿会议与日本就山东悬案达成协议,签署了《九国公约》(《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和《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自中华民国建国以来内战不断,经常出现几个代表中华民国的政府,并且直到北伐的最后阶段东北易帜前,中国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来全力发展外交关系,虽然“北伐”前,民国中央政府一直是为各军阀交替掌权的北洋政府。各个派系的军阀也都依仗不同的国家来对自己的地区加以控制。同时,北伐期间还出现了三个自称代表中央政府的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北洋政府,但随着“宁汉合流”和两次北伐的胜利,获得英美支持的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确立了其中央政府的地位,直到1949年。

1943年1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埃及首都開羅發表開羅宣言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才开始显着提高。开罗会议中国是三大国之一。对日抗战后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废除了自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大部分不平等条约,并陆续与世界各国签订平等新约(“修订新约运动”)。政府还积极与英国交涉,欲收回香港,但被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所拒绝。

中华民国也是联合国的五个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国共内战失败后,中華民國政府陆续迁往广州重庆成都,并最后迁直到台北。虽然仅仅踞有台湾,但中華民国政府在国际上仍持續代表中国参与世界交流位置。1970年代,伴随着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退出聯合國,以及与美国等国断交等一系列事件,中华民国的國際地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这对中华民国造成影响并形成外交问题。1980年代以后,中華民國面临着退出国际组织和邦交国断绝正式外交关系的问题。目前中華民國有22个邦交国,主要为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在欧洲梵蒂冈一国与之建交;另外,以中华台北的身份[註 2]参与奥运会,以台湾、澎湖、金门及马祖特别关税领域名义[註 3]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以中华台北的身份[註 4]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以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名称积极与各国保持接触。

中華民國目前的外交问题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一个中国”的壓迫下,中华民国的国际空间受到限制,与部份邦交国的关系维持建立在金援而非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为了突破“一中”框架,陳水扁政府時代的中华民国政府表示:海峡两岸“一边一国”,接受「双重承认」,并发动邦交国连署及公民投票,要求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註 5]和其下属机构世界卫生组织,但2006年要求加入世卫组织未达目的。國民黨在2008年重新执政後,兩岸關係始有進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北京政府近年来加大对非洲的投资的援助,图为科特迪瓦中國非洲醫療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策略,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第一次以大国身份[來源請求]参加解决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派出周恩来领导的代表团,1955年总理周恩来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席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日本等非東方集團国家的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并取代中華民國政府獲得联合国的中國代表权,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70年代末期,副总理邓小平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访美。

20世纪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与英国葡萄牙的谈判,用一国两制的方式,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分别收回对香港澳门的领土主权,并分别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一直较为融洽,但由于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等事件,西方对华进行经济和贸易制裁,其中军备禁运至今未能解除。

经济

以28种颜色分类描述此国的产品出口,每种颜色盒代表一类产品。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经济,其经济规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领先于世界。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

明(明朝前期实施海禁,后来隆庆开关,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清以来,中国固守农业经济,而西方世界在同一时期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遂落后于西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原来保守的农业经济体系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极大挑战。

中国效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后至中日战争开战前夕已顺畅发展,尽管其间受到内外因素的多重干扰。尔后直至中日战争和国共战争的结束,中国始有较为长期的和平发展时期。

中国大陆的经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苏式计划经济为主,政府建设重工业的资本源于对农产品的低价征购。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应用在大跃进时达到顶峰,但也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其后经济的发展又被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所严重影响。尽管如此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农业体系。1980年代以来,邓小平政府宣布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大陆近年至2010年,GDP超过72000亿美元,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普遍认为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位于世界中等水平(第83位),并逐渐受到资源限制和贫富差距加大的制约。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中,广东为GDP最高的第一强省,浙江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中国经济被普遍认为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这也引起了国际上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讨论。2013年中國大陸汽車新車銷售量達21,370,922輛,是全球第一個一年內汽車新車銷量超過兩千萬輛的國家。

香港和台湾在1970年代为亚洲四小龙之二。台湾的经济发展较为倚重与美國等西方国家和日本的贸易,從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為止,台湾的經濟成長率平均都在9%以上。香港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建政起至1980年代以来的主要对外贸易窗口。

中国大陆、香港、澳門、臺灣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日益紧密。

全世界海拔最高(最高處超過3.6公里)高鐵,連結蘭州和烏魯木齊的「蘭新高鐵第二雙線」2014年年底通車,總長1776公里。+[49]

科技

中國瓷器

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科技传统。古代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诸多发明创造,而且在天文数学医药机械冶金纺织建筑等众多方面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先进成果。

一些由古中国先于其他国家发明的包括:四大发明造纸术雕版印刷指南针火药)、地震仪(现今所用,能张开收回的伞)、丝绸瓷器、石油井、纸币火柴漆器风筝热气球連弩中国青铜器等等。其中絲綢、瓷器和茶葉更一度成為中國主要出品貨品,例如為了運送絲綢出而出現的絲綢之路和瓷器一詞在英語又叫china。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学习西方科技,现代科学研究不断发展。2003年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科学

今天常用的包含位值制十进制系统,其实是商朝人开始的。在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算经《九章算术》中,自由地引入了负数,有了系统的分数运算方法。

生在南朝刘宋王朝的祖冲之已使圆周率的计算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他把圆周率的近似值算定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他把圆周率的近似值355/113称为密率,22/7称为约率。宋代沈括后继创立会圆术和隙积术。

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首先提出了关于十进小数的概念。

宋代沈括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偏角,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录。沈括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这个中文名称也是沈括首先使用的。[50]

梦溪笔谈》中的记载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沈括明确指出化石是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蹟,并且根据化石推论了古代的自然环境。

战国时的《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当时120余颗恒星的位置,次於《巴比倫星表》,被认为是世上第二早的星表,有从公元前613年到1910年间共十三次的记录。现今举世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纪事,就是载于《汉书·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3月出现的太阳黑子。祖冲之测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这比现今科学家测算的结果只差50秒。

中国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成功代表中国已经在这一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并于2007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从而拉开了探月的序幕。2008年9月24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发射升空的24小时裡,神七航天员经历了16个日出日落,飞行了大约68万公里。26日22时左右,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分别组装完成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海鹰”舱外航天服顺利通过各项测试,并出舱行走,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行走技术的国家。2010年“嫦娥2号”探月器成功发射,成功探测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点和小行星4179,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探测月球和小行星的深空探测器。随着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中国成功的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以上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雨海着陆,并成功释放了玉兔号月球车,使得中国成了美苏之后第三个成功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类似,也是具有各种建筑类型和构造做法的完整建筑体系。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的建筑文化受中国影响很深。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注重环境地形风水,建筑单体以低层多层的木结构为主,采用坡屋顶,外观简洁但细部精巧,建筑群体采用水平方向发展的院落方式组合。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追求人工模仿的自然形式,“虽由人作,宛若天成”。中国城市规划很早就考虑到城市交通、排水、防灾等要求,在世界城市规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医学

中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食疗、音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藏医学是藏族发展的医学体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藏医学十分重视自然与人体的关系,将其称为大、小宇宙。藏药多出自青藏高原,据说对许多疾病具有神奇的疗效。

蒙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蒙古族结合蒙古人生活在高寒地区、多户外活动、多肉食的特点,逐渐发展出来的独特的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其间受藏医、中医的影响很大,也掺杂着萨满教的影响。基本是用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病。

武術

中國武術俗稱中國功夫,意即打鬥技巧,它也被分成多個門派,由拳腳至運用刀劍等的技巧也有,中國人不單把武術作為打鬥技巧同時也作為一種健體強身和養生的方法,現在中國武術也作為電影的主題。

文化

黃河流域是中國文化發源地,黃河也因此被中國人稱為母親河
反映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秦兵馬俑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发源地。时代是华夏文化的初步形成时期,经过尧、舜、禹和夏、商、周等时期的发展而日臻成熟。近代考古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存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跨越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二里头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0年前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已经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河南安阳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当华夏文明在中原发展的时候,现在的中国疆域内还分布着其他各种文化。距今5000年到10000年的文化,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其它文化遗存有金陵北阴阳营文化高邮龙虬庄文化、嘉兴马家浜文化余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布于长江流域等地。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青铜器时代古蜀文明,更是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正统中华文化中,有尊王攘夷的观念,春秋大义中的华夷之辩,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礼乐衣冠作量度。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汉文化礼义和炎黄血统作标准。种族民族主义只是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51]华夏文化随着中原王国的对外交流和扩张而传播,史载大禹的活动范围已经达到越地;周泰伯建立了吴国;在春秋时期,等地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随后秦朝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变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华夏文化和各地原有文化融合,并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古代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思想文化飞跃发展的局面,涌现出了老子庄子孔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众多思想家。古代中国文化自西汉尤其是宋以后,以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等为主体,并含有阴阳五行等观念。中国文化自成一体,有较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比如历史上源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就深深地影响了中国。

清明上河图》描繪宋朝京都(东京)汴梁城(今河南开封)的節日熱鬧風貌

传统中国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周边的东亚国家,比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同时,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和近代化也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文化在古代也吸收外来文化,以佛教融入中国为代表,不过对外来文化往往是把外來文化融入本土文化中。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国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为了自保、发展,“师夷长技以制夷”,起初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向西方学习近现代科学技术,再后来到民国采用民主共和政体,建立现代国家。民初有識之仕發起「新文化運動」,与此同时,各种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也传入中国。“保持中国文化”和“全盘西化”两种主张长期斗争。中華文化在中国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较大损失,全國各地被毀文物、被殺文人较多。目前,在政治思想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烙有马列主义的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崛起,很多大陆民众逐渐恢复民族自信,建立在现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信仰的恢复、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國民政府遷臺早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強力推行國語教育。1960年代起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動文化,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強調中華文化的復興,對抗当时大陆的「文化大革命」以示政權正當性及道統。文化呈現反共、中華傳統、一元的特質,但日治時期的日式文化及1950年代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仍為重要組成。1987年政治解嚴後,對非國語(北京話)的限制減輕,闽南话、客家話及原住民語言等母語和本土文化重獲發展機會。來自歐洲、中國、日本、美國等地的影響,使臺灣富含自由多元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也很强烈。除了一些普遍的特征之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员向各个主要城市的迁移(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其目的主要为经济利益),导致各地不同的风俗大量涌入少数几个城市,并对目的城市的文化造成影响。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过度关注于经济发展,未能完好地保护或保存当地的民俗文化,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濒临失传。[52]

語言

正在唱粵語流行曲的香港歌手李克勤

中國的主要語言是漢語,漢語是屬於漢藏語系的語言,漢語現在主要是指普通話,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和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的教學語言,除此之外,漢語又可細分成多種不同的方言,例如粵語吳語等,再加上其他少數民族的語言,也因此經常發生不同地區的中國人無法用言語互相溝通的情況,但中國文字(漢字)是不受語音影響(汉语的书面语高度统一,各地通用),故即使雙方語言不同但仍可以文字溝通,報紙和書籍等出版刊物也可以全國流通而無需翻譯。

文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殷墟甲骨文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中的一种(另外两种为:古埃及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亦是唯一沿用至今的一种,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极少数不使用字母拼写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3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历经演化,早已逾越了象形文字的阶段,汉字的字体依历史演进顺序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千年来,中文的发音不断演化,不同地区的中国人的方言也有很大差异,但中文的书写符号汉字极少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汉字对于维系一个统一的中国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在中国,除了汉字以外,还有藏文蒙文满文女书维吾尔文等文字,以及一些消亡了的文字如西夏文契丹文等。

中国的书法有着两千多年的传统,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及国画家。

汉字对于日本朝鲜半島越南形成了深远影响,這些地區稱為漢字文化圈日本语在汉字的基础上发明了假名,到今日本文中留保留了大量的汉字。韩国在十四世纪时根据汉字创造了“谚文”,称之为“训民正音”。越南则根据汉字发明“字喃”,在法國殖民時期又改用羅馬化的國語字,並废除汉字在官方的使用。1960年代,中共发布简化字方案,与时同时期,日本将汉字省略化為新字體。但当时两国处于非正常状态下,在这一文字改革中未能取得沟通,此外,由於臺灣並沒有被中共佔領,所以延續 傳統中國漢字。形成了现在的中国大陆地區臺灣地區港澳朝鮮半島地區、日本使用着不同形态的漢字。

典籍

熹平石经残石,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史子集是传统中国的学问。东晋李充正式确定甲乙丙丁即经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经史子集之名。唐初编成《隋书·经籍志》,这是正式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四部分类法中现存的第—部目录。它分经史子集4部,下分40细类,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余卷,译本书千三百二十余册,释藏七千零八卷,书画图象等约二百余种。其外又有藝術志、道書志、書志、畫志、通爲八目。

易經 《归藏》《周易》《周易系辞》《周易集注系辞》《周易卦序论》《周易系辞义疏》
尚书 《古文尚书》《今字尚书》《尚书洪范五行传论》
詩經 《韩诗》《韩诗外传》《毛诗》
《周官礼》《周官礼义疏》《周官礼图》《仪礼》《丧服经传》《集注丧服经传》《五服图》《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章句》《中庸讲疏》《礼论要钞》《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
《乐社大义》《乐论》《古今乐录》《管弦记》《乐府声调》《乐经》《琴谱》《乐谱》《太常寺曲名》《历代乐名》《黄钟律》
春秋 《春秋经》《春秋左氏长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训》《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解诂》《春秋繁露》《春秋决事》《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论》
孝经 《古文孝经》《集解孝经》《孝经义疏》《孝经敬爱义》《孝经义》《孝经义疏》《古文孝经述义》
论语尔雅、五经总义 《论语》《集解论语》《论语释疑》《论语义疏》《孔子家语》《孔丛》《尔雅》《集注尔雅》《尔雅音》《广雅》《小尔雅》《方言》《白虎通》《五经大义》《五经通义》《六艺论》
纬书 《河图》《河图洛书》《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礼记默房》《乐纬》《春秋灾异》《春秋纬》《孝经勾命诀》《孝经援神契》《论语谶》
经解 白虎通义》《五经通义》《谥法》
小学 《急就章》《千字文》《古今字诂》《说文》《字林》《玉篇》《音书考源》《声韵》《四声》《河洛语音》
正史 史記》《漢書》《後漢書》《魏書》《魏武本紀》《吳書》《東觀漢記》《後漢書音》《論三國志》《後漢紀》《三國志》《晉書》《宋書》《齊書》《梁書》《齊紀》《梁史》《梁書帝紀》《陳書》《後魏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周書》《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编年 汉纪》《后汉纪》《资治通鉴
霸史 《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三十国春秋》《十国春秋》
杂史 戰國策》《戰國策論》《楚漢春秋》《古今注》《越絕記》《贞观政要
起居注 实录》《大唐创业起居注
故事 西京杂记
职官 唐六典》《十通
杂传记 列女传
仪注 《汉官仪》《唐会要
刑法 唐律疏议》《大明律
目录 七略
谱牒 世本》《元和姓纂
地理 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
儒家 晏子春秋》《曾子》《子思子》《孟子》《新語》《鹽鐵論》《說苑》《揚子法言》《潛夫論》《要覽》
道家 《老子道德經》《老子義疏》《文子》《鶡冠子》《列子》《莊子》《南華論》《抱樸子內篇》《孫子》《夷夏論》《玄子》《廣成子》
法家 管子》《商君書》《慎子》《韓子
名家 鄧析子》《尹文子》《士品》《人物志
墨家 墨子》《隋巢子》
縱橫家 鬼穀子
兵家 孫子兵法》《太公六韜》《太公金匱》《周書陰符》《大將軍兵法》《象經》《玄女戰經》《兵法三家軍占秘要》《棋圖勢》《圍棋品》《棋法》《二儀十博經》
雜家 《抱樸子外篇》《博物志》《博覽》《古今注》《玉燭寶典》
農家 四民月令》《齊民要術》《禁苑實錄》
天文 周髀》《渾天義》《天文集占》《天文集要鈔》《星占》《京氏釋五星災異傳》《洪範占》《二十八宿分野圖》
歷數 四分曆》《七曜曆術》《漏刻經》《曆注》《九章算術》《孫子算經》《黃鐘演算法》《二十八宿分野圖》
五行 《九宮行棋經》《地形志》《周易占》《周易通靈決》《東方朔書》《五姓歲月禁忌》《九天嫁娶圖》《占夢書》《灶經》《祥瑞圖》《災異圖》《宅吉凶論》
醫家 本草圖經》《本草綱目》《張仲景方》《華佗方》《素問》《針灸甲乙經》《明堂孔穴圖》《靈樞經》《養生要集》《神仙服食經》《食經》《脈經》《種植藥法》《黃帝養胎經》《針灸圖要決》《養生術》
小說家 博物志》《太平廣記
文集 楚辭》《司馬相如集》《賈逵集》《何晏集》《杜預集》《韓康伯集》《陶弘景集》《樂府新歌》《女鑒》
道經 《靈寶經》《洞玄籙》《上清籙》
佛經 法華經》《長阿含經》《四方律》《華嚴經

艺术

宋徽宗所作的听琴图

中国艺术包括中国传统的各种工艺(如陶瓷玉器)、美术(如书法国画文学(如诗词小说)、音乐(如古琴古筝)、表演艺术(如舞蹈戏曲)等。

文学

先秦始,诗经楚辞汉赋晋书唐诗宋词元曲,描绘了中华古代文学史的灿烂。後來的明清章回小说民国杂文、共產文學、網路文章等持續發揚中文。

绘画

中国画在中国被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和国画颜色在帛或宣纸上作画。

中国画按照内容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及人物画;按照技巧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重彩画、水墨画白描画壁画内画;按照艺术层次可分为具象国画和抽象国画等。

中国画擅长写意,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强调观察总结不强调现场临摹,运用散点透视法不用焦点透视法,重视意境不重视场景。

音乐

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骨,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管乐器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了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中国传统音乐有鲜明的特色。常用的乐器有等,音律以五音为基础。

中国传统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而且和武术杂技戏曲有着密切关系。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舞台艺术,综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方式,包括了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秦腔评剧粤剧越剧昆曲黄梅戏潮剧晋剧花鼓戏等多个剧种。

服饰

File:Hanfu man and lady.jpg
汉服

中国每个民族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民族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53]。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字、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中國的衣飾文化在中華數千年歷史裡亦有相當的造詣,不同朝代的常服則不盡相同,對不同身份不同客層階級的人在衣裝方面也有細緻的規定[54]。後來清朝統治者實行「剃髮易服」政策,在清朝初期的暴力血腥鎮壓到中後期潛移默化的推行下,對整個中國的服飾文化都有明顯影響[55]

宗教信仰

中國神話

龍這種中國遠古神話中的動物後來也成為中國的像徵

中國遠古原始先民已有其獨特的神話,中國古老神話記載遠古時世界因盤古開天辟地而出現,之後又有女媧造人和補天的神話,當中神話中的後來也成為中國皇帝以至是中國的像徵,除此之外,中國民間也流行有關十二生肖的神話。

大多数中国神话主要发生在很古老的三皇五帝时代,其中主要由一本名叫《山海經》的書記載。

儒教

祭天的天坛圜丘
祭祖

中国上古存在上帝及祖先崇拜原始宗教信仰,祭神祀祖自商朝为中国的国家宗教,祖先神是人们祈求上帝的媒介。[56]尧舜禹的臣子皋陶兴“五教”、定“五礼”、创“五刑”、立“九德”、亲“九族”。《尚書·皋陶謨》曰:「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因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教即是儒教。

春秋战国之时,思想进步,人文理性精神勃发,上古嬗变而来之宗教观念革新。季梁曰:「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神为人创,民为神主,则前古神秘观念渐消。上古「上帝」之概念渐由自然之「」取代,天为道德民意之化身,这构成了儒教信仰的一个基础。儒教以孔子为至圣先师,以昊天上帝为至上神,上帝给人类指派了君和师,让他们来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57]

「敬天祭祖」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儒教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祇。儒教百神,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级体系。每个神的品级、爵位,一般说来,是由儒者规定的,并载入国家祀典。平素,它们依照规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时,则依品级配享、从祀于天坛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称为“淫祀”。[58]天子是上帝之子、是受天命,即奉天命治理天下。人间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方上帝轮流所感应而生的,因此也称为“感生帝”。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经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祭天的圣所是天坛。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59]宗庙供奉祖先灵位。供奉和祭祀祖先的祠堂往往又被稱為「家廟」或「祖堂」。

传统的儒家典籍有三类,孔子所定谓之经,弟子所释谓之传,或谓之记。汉武帝“独尊儒术”把儒家立为国教,并设立了五经博士,五经成为国家法典,开启了春秋决狱的时代。熹平四年,汉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共刻《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鲁诗》、《仪礼》七经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隋唐时代,儒家思想法典化,中华法系形成并覆盖了汉文化圈。

孔子是儒家的始創人,由此而出現儒教,但儒教是一種宗教還是祇不過是一種哲學思想卻有爭議。
天神 地祗 人鬼
昊天上帝 皇地祇(后土 先王
五帝(黄帝 炎帝 颛顼 少昊 太昊 神州 先公
日月 社稷(城隍 文宣王孔子
五星(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 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武成王姜太公
十二辰 四渎、四镇、海 关帝
二十八宿 山林名川 文昌帝君
风师、雨师、司命 门神、户神、灶君、行、中溜 妈祖

中國在儒教的影響下,以四書五經為基礎形成了冠昏喪祭的習俗,以及衣冠制度。

儒教傳統里,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取字[60],女子行笄禮[61],為成人之道。[62]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日本近代以來稱之為成人式

中國遵循婚禮六禮,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就是求婚,问名为请教女子的姓名(同姓不婚之故),纳吉为占卜生辰八字是否合适,纳征为交纳彩礼,请期为确定迎亲日期,亲迎为迎接新娘。

中國遵循喪服、喪制的禮儀,主要表現為披麻戴孝、招魂等等禮節。办丧礼的时间越长,越能表现家人对死者的敬重和爱意。在古时代,在葬礼过后还需守一百天的哀悼期,并且在接下来的一到三年内,家中的人都不可嫁娶。

  • 祭禮

根據儒教經典,漢人祭祖,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大儺。

道教

太極

道教是中國其中一種主要宗教,一般认爲,道教是中国本土创立的宗教。春秋时期(约公元前六世纪),老子创立道家战国以后又产生了神仙家时期在道家和神仙家的基础上,吸收阴阳家墨家儒家诸家思想,先后兴起方仙道黄老道,经过长期发展,到东汉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道,正式形成道教

佛教

佛教本是外來宗教但卻成為中國其中一種主要宗教信仰

西汉末年,佛教印度传入中国,汉朝成立后,有鉴于朝的法家思想并不能有效地帮助朝廷维持帝国的长久统治,继而以无爲而治的黄老之道取代严管苛治的法家,汉武帝时,实行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成爲中国文化的主轴。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并深受玄学影响。

佛教在中國唐朝時發展最興盛,因為當時有一名叫玄奘的僧人,原因是他感於當時傳入中國的佛經翻譯不善而有太多不明所以之處,故唐三藏親自去天竺(印度)取佛經,他於古印度那爛陀寺鑽研和翻譯佛經,然後把這些成果帶回中國,這就是有名的唐三藏取西經

由於儒家具有的包容性,加之道教、佛教吸收儒家思想以及相互的影響,形成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國宗教信仰傳統,這些俱有中國特色的佛教不單深深影響中國,還通過交流而影響日本、韓國和越南等東亞國家。

伊斯蘭教

中国伊斯兰教起源于穆罕默德的叔父带领使团出使中国,并且修建了世界最古老清真寺之一的怀圣寺[63]宋朝时期,中国穆斯林(伊斯蘭教徒)控制了出入口贸易,也在朝廷中逐渐有了影响力,著名的穆斯林有郑和、带领设计和修建元大都(今为北京)的也黑迭兒丁等。明朝时期,早期穆斯林移民的后代在语言、姓名及习俗方面融入了中国社会,同时南京也成为了重要的伊斯兰教学习中心。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群主要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个民族。

根據2006年的統計資料,中國現在有大約2000萬人為穆斯林。

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早,唐代景教传入,到天主教传入中国,伴随天主教传入的还有西方科技,这些宗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儒家社会而本土化,到代,因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祭天祀祖,雍正年间清政府禁止天主教在中国活动,1840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先后在大清帝国中华民国开办了一些教育、医疗等事业。

無神論

近代由於中國人接受了西方的科學理论思想,因而對傳統的某些或全部宗教信仰提出質疑甚至否定。而有些信奉共產主義的人更是否定各種宗教信仰。他們是無神論者

中國的宗教现状

1949年后,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因在196070年代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各种宗教事业均受到严重破坏。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情况逐步好转,宗教信仰逐渐得到复苏。如今在中国内地,有自称是无神论者的人(“共产主义者不能信仰宗教”),也有许多信教者。

現在中國人的信仰以儒教祖先信仰道教佛教和各種中華民間信仰為主。此外,中国还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等,并有萨满教东巴教万物有灵信仰等本土地方宗教。佛教徒的构成中,包括信仰藏傳佛教藏族蒙古族珞巴族门巴族土族裕固族,信仰南傳佛教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以及信仰漢傳佛教汉族等。

岁时民俗

陰历,又称农历,是源于夏朝的汉族传统历法,在儒教“行夏之时”的影响下沿用了四千多年[64],属于阴阳合历,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二十四节气来反映季节变化,在東亞文化圈影响广泛,汉族根据夏历形成的祭享民俗构成了民俗节日。中國的歲時、歲事、月令、時令在日本被稱為“年中行事”或者“名節”,在韓國稱為“歲時風俗”。江戶時代齋藤月岑著有《東都歲事記》,朝鮮時代柳得恭著有《京都雜志(경도잡지)》(1800年前後)、金邁淳著《洌陽歲時記(열양세시기)》(1819年)、洪錫謨著《東国歲時記(동국세시기)》(1840年前後)。

汉族的部分主要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日期 説明
春节 夏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元宵又称汤圆、汤团))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日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庆团圆。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但是在元宵节这一天,情侣可以一起去看灯,约会。因此,有人把这一天和西方的情人节相比较,说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到现在,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还被各地很好的保留。
上巳节 夏历三月三 全家出去踏春、采青、放风筝、荡秋千,有亲近自然,享受春天之意。有些地方还有采荠菜包饺子的习俗。
清明节 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祭祖、扫墓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
七夕 夏历七月初七 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星期,即中国情人节,神话传説中鹊桥相会之日,“男乞文、女乞巧”
中元節 夏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北方人吃月饼,南方人吃糍粑,现在南方人受北方影响吃月饼。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还有信奉佛教的藏族使用源自天竺佛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使用阿拉伯人的伊斯兰历傣族有傣族历法。

法定節假日

節日 日期 中國大陸 香港[65] 澳門[66] 台灣
星期日 星期日 休假 休假 休假 休假
星期六 星期六 休假 通常放假半天 通常放假半天
(政府部門全日休假)
休假
元旦 公曆1月1日 1天公休假 1天法定假日 1天強制性假日 1天公休假
春節/農曆新年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
(公曆1月底或2月)
3天公休假
除夕日至正月初二
3天法定假日
正月初一至初三
3天強制性假日
正月初一至初三
6天公休假
除夕日至正月初五
和平紀念日 公曆2月28日 —— —— —— 1天公休假
婦女節 公曆3月8日 婦女放假半天 —— —— ——[67]
復活節 公曆3月或4月
(日期依復活節計算表冊而定)
—— 3天公眾假期
耶穌受難日
耶穌受難翌日
復活日翌日3日連休
2天公眾假期
耶穌受難日
復活節前日2日連休
——
兒童節 公曆4月4日或6月1日(大陸) —— —— —— 1天公休假[68]
清明節 公曆4月4日或4月5日 1天公休假[69] 1天法定假日 1天強制性假日 1天公休假
勞動節 公曆5月1日 1天公休假 1天法定假日 1天強制性假日 勞工放假
青年節 公曆5月4日 14週歲以上青年放假半天 —— —— ——[70]
佛誕 農曆四月初八
(公曆5月)
—— 1天公眾假期 1天公眾假期 ——
兒童節 公曆6月1日 不滿14週歲少年兒童放假1天 —— —— ——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公曆5月底或6月)
1天公休假[71] 1天法定假日 1天公眾假期 1天公休假
香港特別行政
區成立紀念日
公曆7月1日 —— 1天法定假日 —— ——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 公曆8月1日 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 —— ——
軍人節 公曆9月3日 —— —— —— 軍人依國防部規定放假
教師節 公曆9月10日 (通常不放假) 部份學校放假1天 部份學校放假1天 ——
教師節
(孔子誕辰紀念日)
公曆9月28日 —— —— —— 部份學校放假1天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公曆9月或10月上旬)
1天公休假[72] 1天法定假日
(中秋節翌日)
1天強制性假日
(中秋節翌日)
1天公休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公曆10月1日 3天公休假 1天法定假日 國慶日:1天強制性假日
國慶翌日:1天公眾假期
——
中華民國國慶日 公曆10月10日 —— —— —— 1天公休假
追思節 公曆11月2日 —— —— 1天公眾假期 ——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
(公曆10月)
—— 1天法定假日 1天強制性假日 ——
耶母無原罪瞻禮 公曆12月8日 —— —— 1天公眾假期 ——
澳門特別行政
區成立紀念日
公曆12月20日 —— —— 1天強制性假日 ——
冬至 公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 —— 非公眾假期,但可取代耶誕節作法定假日之用 1天公眾假期 ——
聖誕節 公曆12月25日 —— 2天公眾假期
(聖誕日與聖誕翌日)
(其中聖誕日為法定假日,但可以冬節取代)
2天公眾假期
(聖誕前日與聖誕日)
——

註:

  • 台灣原住民族放假日期,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參酌各該原住民族習俗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中国大陆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香港假期由香港相關法規規定,澳门假期由澳门相關法規規定。
  •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 中国大陆放假一天的节假日,如遇星期三则不调休。
  • 農曆公曆節假日的排列順序可能與本表有出入,日期僅供參考,實際變動以政府公示為準。

教育

北京大學是中國著名大學之一,圖為其校園一角
武汉大學是中國历史悠久的大學之一,圖為其校園原址大门

根据记载,中国在虞舜时代已经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学校,以后夏、商、周时代均有发展。自汉朝独尊儒术后,中国开始了以儒学为正统学问的教育,并以太学为国学,同时开始兴办地方官办学校。隋朝时确立科举制度并改太学为国子监。唐朝时开始兴建书院。在古代,国家设有中央官学(隋以后称国子监),地方政府设有府学、县学等地方官学,私学则有书院、义学、社学、私塾、蒙学等。清末教育制度开始效法西方国家,1903年清廷颁布壬寅学制,由儒学为主体的教育转入近代新式学科教育,并取消科举制度。1922年民国时期颁布壬戌学制,建立起完备的现代教育制度。详见國民政府國立大學列表

在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模仿苏式教育,改革开放后开始回归,中小学教育采用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规定学龄儿童均要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目前已在深圳、珠海、浙江、福州、唐山、山东部分地区采用十二年制小学到高中免费教育体制,大学入学制度方面如今主要实行自主招生高考相结合等制度来选拔学生进入大学,同时实行考研制度选拔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中國大陆,目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著名大學有北京大學清华大学等。在香港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在台湾,目前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并有推展至十二年国民教育的声浪,台灣有名的大學有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

社会

摄于20世纪的上海南京路上的人群

中國傳統社會被分成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士即是學者(大部份是儒生)和官員,由於他們幫皇帝治理國家而排在第一層,農即是農夫,中國以農立國而且有龐大人口,故解決吃飯問題最為重要,而農夫也是中國傳統上最多人從事的職業,農田也往往由父傳子,所以,農夫被排在第二層,工即工匠,他們負責製造瓷器和刀劍等用品,故是第三層,商即商人,雖然商人富有但由於被視為以作投機買賣而致富,在中國傳統社會是被人卑視為滿身銅臭,故是最低的第四層,至於士兵由於很多都是臨時由農民組成,中國傳統社會也流行好男不當兵的思想,故即使是職業軍人都無屬於他們的社會階層。

中國傳統的婚姻是女子出嫁從夫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以人倫來維繫的社會,中国社会重视家庭血缘关系人际关系。古代中国社会是等级化的,皇亲国戚最有权势,接下来是各级官员,然后是士大夫,最后是普通百姓。数千年的皇权统治使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官本位思想浓厚。读书人钻研儒家经典,参加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把握机会,学以致用以求一展所长)。古代皇权政府提倡三纲五常,这对于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有正面的作用,但是也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国传统社会还被各种潜规则支配。

妇女在古代中国社会裡的地位不高,“女子无才便是德”。社会重男轻女,认为只有男丁才能传宗接代。对于父母要有孝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就是不告知父母就娶妻这也是没有尽孝道的一种。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其余的皇帝皆为男性,他们拥有三宫六院、大量的妃嫔。富有的男人通常都会纳妾。在礼教盛行的年代,男女婚姻不是靠自由恋爱,而是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清时代盛行的缠足之风,对女性身体造成了残害,辛亥革命后开始有所改观,1950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废止了这一习俗。现代民主共和思想是在十九世纪末才由西方传入中国,随后掀起了民主宪政风潮。

饮食

中国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中国有着悠久而发达的饮食文化。

中式點心

中国是的故乡,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

中国是造的古国。在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自然发酵的果酒;后来发展了将谷物糖化再酒化的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曲法酿酒;汉代以后发展了制曲技术;东汉引进了葡萄酒;宋代出现了药酒;元代、明代出现从阿拉伯传入的蒸馏法酿制的烧酒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不但用于祭祀、会盟、祝捷等公务活动,还用于民间的喜丧礼仪、欢聚迎送等场合。中国酒文化和诗歌、戏曲也有着丰富的联系。

中国菜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以及不同的风味的地方菜系所组成。著名的菜系有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等,上述菜系为中国知名的八大菜系。中国菜选料范围广泛,制作精细,品类繁多,注重色香味的统一和调料的使用,体现了精湛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菜的食物大多加工成小块宜食的尺寸,固体食物使用筷子进食。

珍稀動植物

大熊貓是中國最有名的珍稀動物

中國的領土和領海皆有各種珍稀動植物,當中大熊貓甚至成為中國的標記和國際親善大使,除此之外,還有中華白海豚藏羚羊等。

至於植物方面有蘭花銀杏等。

参见

注釋

参考文献

  1. ^ Tang, Xiaoyang. Guo, Sujian; Guo, Baogang , 编. Greater China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0: 52–53. ISBN 9780739135341. 
  2. ^ Challen, Paul. Life in ancient China. New York: Crabtree Publishing. 2005: 6. ISBN 9780778720379. 
  3. ^ 邸永君. 汉语“中国文化”之词源.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 [201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3) (中文(简体)).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4.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还有“华夏”、“九州”、“天下”、“四境”等称谓。
  5. ^ 刘芃,2003,《中國考試史文献集成》,高等敎育出版社
  6. ^ 中國地理学会、历史地理專业委員会,2009,《历史地理》第4辑,第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7. ^ 石介,宋,《中國论》:“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之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祀所自用也……曰各人其人,各俗其俗,各教其教,各礼其礼,各衣服其衣服,各居庐其居庐。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如斯而已矣,则中国中国也,四夷四夷也。”
  8. ^ 马大正,2000,《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9.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學術年刊》第31期第27页:“這一「天下」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在方位上,是由中國居中心,蠻夷戎狄居四裔;在層次上,由中國居內服,蠻夷戎狄居外服……共享中國「天子」的皇恩浩蕩,這是歷代帝王最終極的「四海昇平」的政治理想藍圖,此即所謂:中國與夷狄,猶太陽與列星。”
  10. ^ 中国一词最早起源于西周初年青铜器铭文. 星島日報. 2009-09-22. [失效連結]
  11. ^ "史記 五帝本紀第一鄭玄曰:「猾夏,侵亂中國也。」"
  12. ^ 《白虎通義》“天子至尊,即備有天下之號,而兼萬國矣。夏者,大也,明當守持大道。殷者,中也,明當為中和之道也。聞也,見也,謂當道著見中和之為也。周者,至也,密也,道德周密,無所不至也。何以知即政立號也?《詩》云:“命此文王,於周於京。”此改號為周,易邑為京也。《春秋傳》曰:“王者受命而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自稱也。”
  13.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27. ISBN 7-5622-2277-0. 
  14. ^ 邸永君. 汉语“中国”一词由来考. 学习时报. [2007年7月16日]. 
  15. ^ 《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湖北人民出版社,102页
  16. ^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1982,《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21页
  17. ^ 孙祚民,《中国古代史中有关祖国疆域和少数民族的问题》,《文汇报》1961年11月4日
  18. ^ 中国史学会,1987,《中国历史学年鉴》,人民出版社
  19. ^ 魏特夫,《中国辽代社会史》
  20.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中国古代史》:“汉族王朝即中国,绝不是什么天经地义的真理,它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一种传统观念,是汉族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份遗产。”
  21. ^ 高凯军,2006,《通古斯族系的兴起》,中华书局,63页:“我国封建时代的史学家大都从大汉族主义的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把汉族王朝看作是中国。”
  22. ^ 翦伯赞,1982,《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不要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作为外国人对待,凡生存和活动于今日中国领土以内的古代各民族,不论这些民族和当时中原王朝的关系怎样,应该承认他们都是中国人。”
  23. ^ 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
  24. ^ 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失效連結]:“China is occupied by a quarter 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It has the longest continuous culture surviving from ancient times.”牛津大学
  25. ^ 乔大海. 中國究竟有多少年文明史. [2010-07-30] (中文(中国大陆)). 
  26. ^ 光明日报. 让中华文明五千年得到世界认同. 
  27. ^ 贾湖文化遗址内出土的一批具有文字性质的契刻符号距今八千到九千年,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发现的文字之前的最早符号图形资料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文化遗址. 2006-08-28 [2007-01-16]. [失效連結]
  28. ^ 韩国河,张松林.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 科学出版社. 2006-03-01. ISBN 7030169565. 
  29. ^ 王文元,崇拜龙的习俗至少有8000年,新华网甘肃频道(简体中文)
  30. ^ 唐金培. 第二届颛顼帝喾与华夏文明研讨会”会议侧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2008-05-15 [2009-05-15]. 
  31. ^ 柳翼谋:《中国文化史
  32. ^ 馬英九表示:自由民主將是兩岸未來共同語言. RFI. 2009-05-05 [2013-10-01]. 
  33. ^ 33.0 33.1 [龔招健,《防污染商機無限,中國環保股好好賺》,《Money錢雜誌》77期,2014年2月號]
  34. ^ 中国当前的人口态势及战略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劳改基金会:计划生育专辑[失效連結]
  35. ^ [洪嘉蓮,《指尖上的中國,精眾行銷來了》,《30雜誌》2014年1月號]
  36. ^ 《政體進化論》
  37. ^ 翁有为,1999,《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
  38. ^ 任雪麗. 台灣為什麼重要?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台灣觀察報告. 貓頭鷹出版. 2013: 150–. ISBN 978-986-262-130-1 (中文(臺灣)). 
  39. ^ 汪子錫 (大眾傳播). 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 中央警察大學. 1 October 2012: 148–. ISBN 978-986-7663-95-5 (中文(臺灣)). 
  40. ^ 陳茂雄. 一個中國兩個台灣. 前衛出版社. 2007 (中文(臺灣)). 
  41. ^ 安迪慕克吉,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30日 美学者尝试破解“中国崛起之谜”
  42. ^ 裴文睿,肖辉(譯) 《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03期
  43. ^ 台湾总统馬英九表示:自由民主將是兩岸未來共同語言
  44. ^ 王录. 《商王朝》. 科学出版社. 
  45. ^ 刘向. 《战国策》. 
  46. ^ 李少林; 刘正梅. 中国兵法全书.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年. ISBN 978-7-5402-1907-9. 
  47. ^ 停滯的帝國:清朝GDP佔世界總額1/3[失效連結]
  48. ^ 中国历史上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49. ^ [劉光瑩譯,《中國蓋高鐵 速度與子彈比快》,《天下雜誌》535期,2013年11月號]
  50. ^ 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誌一,原文:「……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
  5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2007,《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2. ^ 东乡族学者联合保护其濒临失传文化. 中国新闻网. [2013-05-15]. 
  53. ^ 「從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朝末年,漢服是五千年來華夏漢人所習慣穿的服飾。漢服的基本特徵為交領右衽、無扣結纓以及褒衣大袖等。周朝曾就漢服制定出一系列冠 服制度,並逐漸演變為表現文化禮儀的方式之一,影響了之後三千多年的服飾理念。新唐人舉辦該大賽的目的在於復興傳統文化及正宗漢服。」《新唐人第四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回顧》,大紀元2013年09月21日訊
  54. ^ 《中國古代人物服式與畫法》,黃輝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191頁
  55. ^ 《清初遺民社會》,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91-192頁
  56. ^ 《诗经·大雅》:“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57. ^ 《孟子·梁惠王下》
  58. ^ 《礼记·王制》:“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59. ^ 《曲礼》“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
  60. ^ 《禮記·內則》:“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
  61. ^ 《禮記·喪服小記》“男子冠而婦人笄。”
  62. ^ 《禮記·冠義》:“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見於母,母拜之;見於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為禮也。”
  63. ^ Islam in China (650-present)[失效連結]
  64. ^ 《论语》“子曰:行夏之时。”
  65. ^ 公眾假期條例[失效連結]》規定每年的公眾假期為元旦、春節(農曆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復活節(耶穌受難日、耶穌受難翌日和復活日翌日)、勞動節、佛誕、端午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秋節翌日、重陽節 、國慶日、聖誕節(包括聖誕翌日)共計17天。其中的12日被《僱傭條例》規定為法定假日,包括元旦、春節(農曆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秋節翌日、重陽節 、國慶日、冬節或聖誕節(二擇其一)。除《公眾假期條例》規定的機構外,僱主只須根據《僱傭條例》的規定給予僱員12天的法定假日,但亦有不少機構給予僱員公眾假期條例規定的17日假期。
  66. ^ 澳門公眾假日:2001年1月1日(2000年9月29日發佈)生效的《澳門政府第60/2000號行政命令》規定每年的公眾假期為元旦、勞動節、國慶節(國慶日、國慶翌日)、追思節、聖母無原罪瞻禮、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聖誕節(聖誕節前日、聖誕節);春節(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復活節(耶穌受難日和耶穌復活前日)、佛誕、端午節、重陽節、冬至節和中秋節(即中秋節翌日)共15個節日累計20日為公眾假期。其中的10日被《勞動關係法》規定為強制性假日,包括元旦、春節(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勞動節、中秋節翌日、國慶日、重陽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澳門公眾假日逢週日不實行補休:從澳門特區政府每年訂定公眾假日公示來看,公眾假日逢週日不自動補假調休,而是由行政長官另行作出批示決定是否進行豁免上班。
  67. ^ 1991年以前婦女放假一天,1991年起合併兒童節為俗稱之婦幼節,全國放假一天,參見:婦女節、兒童節合併假期
  68. ^ 1931至1991年,國小以下學童放假一天,1991年起合併婦女節為俗稱之婦幼節,1998年配合實施隔週休取消放假,2011年起恢復,參見:婦女節、兒童節合併假期
  69. ^ 2008年起
  70. ^ 中華民國青年節為3月29日,自1954年起,全國放假一天,2001年配合實施週休二日制度取消放假,因被譏為國民黨的青年節,2007年在民進黨執政任內,改為革命先烈紀念日,不放假。
  71. ^ 2008年起
  72. ^ 2008年起